首页> 中国专利> 具有多级阻尼力特性曲线的阻尼阀装置

具有多级阻尼力特性曲线的阻尼阀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级阻尼力特性曲线的阻尼阀装置。一种用于减振器的阻尼阀装置,所述阻尼阀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阻尼阀体,其中,对于阻尼介质的一个流动方向,设有至少两个液压并联连接的通流通道,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通流通道的出口横截面分别由至少一个阀盘影响,从而得到第一和第二阻尼阀,其中,所述两个阻尼阀体固定在同一个支架上,并且一个所述通流通道被设计在支架中,其中,所述第一阻尼阀体由一个紧固元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该紧固元件构成所述第二阻尼阀的阻尼阀壳体,其中,所述第二阻尼阀的至少一个阀盘与所述第一阻尼阀体的固定无关地通过一个单独的紧固元件进行固定,以及所述第二阻尼阀的阻尼阀壳体被设计成单件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24278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110125712.2

  • 发明设计人 H·布劳恩罗伊特;R·莫勒;

    申请日2011-05-10

  • 分类号F16F9/34;

  • 代理机构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苏娟

  • 地址 德国腓特烈斯哈芬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3:38:5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6-2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F16F9/34 授权公告日:20150429 终止日期:20160510 申请日:20110510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04-29

    授权

    授权

  • 2013-05-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16F9/34 申请日:201105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11-1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具有多级阻 尼力特性曲线的阻尼阀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具有常规的阻尼阀装置,也就是不能通过致动器任意调整的 减振器中,阻尼力特性曲线的调整结果总是一种折中方案。一方面, 要保证行驶安全性,对此,大的阻尼力是合适的;而另一方面,要 满足舒适性要求。利用常规的阻尼阀很难解决这个矛盾。

DE 2022021A1公开了一种带有阻尼阀装置的减振器,该阻 尼阀装置的阻尼力特性曲线具有至少四个阻尼力特性曲线区域(图 9)。为此,使用两个并联连接的阻尼阀,通过这两个阻尼阀获得不 同的开启特性并且在最大开启状态下获得不同的节流作用。

利用这种结构,可使所需的阻尼力明显更好地适应各种不同的 要求。

DE 1780003A1涉及一种减振器,该减振器在按照图2的实 施方式中同样具有第一和第二阻尼阀,这两个阻尼阀具有不同的开 启特性。通过在活塞杆中的轴向通道,阻尼介质被供给到第二阻尼 阀。如果作用于减振器的激励达到一个规定频率,则一个滑阀阻止 阻尼介质流入第二阻尼阀,从而阻尼力可以再次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级式阻尼阀装置,该阻尼阀装置 总体上具有简单的结构并且能以低的费用使该阻尼阀装置符合预先 规定的阻尼力特性曲线。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得以解决:第一阻尼阀体 由一个紧固元件固定在支架上,该紧固元件构成第二阻尼阀的阻尼 阀壳体,其中,第二阻尼阀的至少一个阀盘与第一阻尼阀体的固定 无关地通过一个单独的紧固元件进行固定,并且第二阻尼阀的阻尼 阀壳体被设计成单件式。

对于设置在作为支架的活塞杆上的阻尼阀,所述阻尼阀壳体构 成活塞螺母,从而不需要附加的装配花费。此外,需要的空间非常 小,因为在考虑结构空间时要考虑一个本来是必需的部件例如活塞 螺母。

在另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在第二阻尼阀的阻尼阀壳体中设 计至少一个横向通道,该横向通道将在支架中的通流通道连通到所 述至少一个阀盘。所述阻尼阀壳体通过横向通道可以保持轴向长度 很短且结实。

在所述阻尼阀壳体中,至少一个轴向通道的一端与横向通道相 连,其中,轴向通道的另一端构成出口横截面。所述轴向通道承担 使阻尼介质从通流通道朝第二阻尼阀的至少一个阀盘的方向转向。

根据一项有利的从属权利要求,所述横向通道设置在所述阻尼 阀壳体的一个位于外部的平面的区域中。设计两个平行的平面,这 两个平面用作工具表面,以能够引入用于第一阻尼阀体的规定拧紧 力矩。

所述横向通道可以延伸穿过支架,而所述支架可以延伸穿过第 二阻尼阀的阻尼阀壳体。通过一个唯一的螺纹段可以固定第一阻尼 阀体,和第二阻尼阀的至少一个阀盘。

在所述阻尼阀壳体中的横向通道在端部借助于一个密封体封 闭。例如简单的球体可以用作密封体。

在一种替代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倾斜通道将所述通流通道与 至少一个阀盘连通。

附图说明

借助于下面的附图说明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附图中:

图1示出了带有至少一个轴向通道的阻尼阀壳体;

图2示出了带有至少一个倾斜通道的阻尼阀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减振器1在阻尼阀装置3的区域中的部分,该阻尼 阀装置设置在缸体7内的作为支架的活塞杆5上。作为第一阻尼阀 体且作为阻尼阀装置3的一部分的活塞9将缸体7分成活塞杆侧的 工作腔11和远离活塞杆的工作腔13。在活塞9中,在位于缸体7 中的阻尼介质的每个通流方向上设置至少一个通流通道15,该通流 通道的出口至少部分由至少一个阀盘17遮盖,由此构成第一阻尼阀 19。在这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画出了在活塞杆5移出运动情况下用 于通流的两个通流通道。为移入运动提供的通流通道被设计在活塞9 的另一剖面中,因而是看不到的。

在活塞杆5内的通流通道21与活塞杆侧的工作腔11相连,通 过该通流通道21,第二阻尼阀23与第一阻尼阀19液压并联连接。 该通流通道在朝向远离活塞杆的工作腔的端部上由一个密封体51封 闭。第二阻尼阀23被设置在远离活塞杆的工作腔13中的阻尼阀壳 体25上。该阻尼阀壳体25固定在活塞杆轴颈27上,该活塞杆轴颈 也支撑着用于第一阻尼阀19的活塞9。阻尼阀壳体25的盖子用作用 于活塞9的活塞螺母。第二阻尼阀23例如包括至少一个可轴向运动 的阀盘31,该阀盘由一个碟形弹簧33预紧在阻尼阀壳体25的底部 35上。与第二阻尼阀23的阀盘31有关的具体结构依赖于所要求的 阻尼力特性曲线。阀盘31由设置在螺栓形式的中央的活塞杆轴颈27 上的套筒37导向。通过单件式阻尼阀壳体25,第一阻尼阀体9与第 二阻尼阀无关地固定在支架上,更确切地说固定在活塞杆轴颈27上。 倘若想要拆除第二阻尼阀23的阀盘31,那么不必触碰活塞9的固定 部位。

在第二阻尼阀23的阻尼阀壳体25中设置至少一个横向通道 39,该横向通道将在活塞杆5中的通流通道21连通到所述至少一个 阀盘31。横向通道39被设计成盲孔并且从阻尼阀壳体25的一个位 于外部的平面41开始延伸。横向通道39在端部由一个密封体43, 例如一个球体封闭。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活塞杆轴颈27延伸穿过整 个阻尼阀壳体25,从而所述至少一个阀盘31能够通过一个螺母45 固定。作为替代方案,可以使用一个单独的螺钉并将活塞杆轴颈27 设计得相应较短。

同样被实施为盲孔的至少一个轴向通道47的一端与横向通道 39相连并且另一端构成出口横截面,该出口横截面与所述至少一个 阀盘31共同作用。可选地,可以安装节流孔板32,该节流孔板限制 所述至少一个轴向通道的出口横截面并由此在阻尼介质流过阻尼阀 23的流动速度很大的情况下朝阻尼力变大的方向改变特性曲线的特 性。

在活塞杆沿箭头方向运动时,有两个阻尼阀19;23可供使用, 这两个阻尼阀是针对不同的阻尼力范围设计的。因此,第一阻尼阀 19在活塞杆速度较小的情况下就已通过本身已知的预开启横截面49 产生阻尼力并接着通过抬起阀盘17产生阻尼力。因此,例如可以实 现一种抛物线形状的阻尼力特性曲线,该特性曲线随后具有递减的 特性曲线走向。当在活塞杆速度再次升高时第二阻尼阀23开启,第 二阻尼阀23和它的至少一个阀盘31一起实现另一个阻尼力特性曲 线级。阻尼介质可以通过通流通道21、横向通道39以及轴向通道 47作用在所述至少一个阀盘31上,从而阻尼介质将阀盘从阻尼阀壳 体25抬起并且以或多或少的程度打开出口横截面。

图2示出了一种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遵循图1的技术原理。 不同的是,在阻尼阀壳体25中没有设置横向通道39和密封体43; 51。作为替代方案,使用倾斜通道53,这些倾斜通道执行如图1的 轴向通道47的功能,也就是将通流通道21连通到第二阻尼阀的至 少一个阀盘31。

此外,所述至少一个阀盘31在第二阻尼阀23中的固定是通过 一个相对于活塞杆轴颈27独立的紧固螺钉55得以解决。如果相应 地设计紧固螺钉55的尺寸和活塞杆轴颈27长度的尺寸,那么可获 得一个分配室57,所述倾斜通道连通到该分配室。

附图标记清单:

1 减振器                   55 紧固螺钉

3 阻尼阀装置               57 分配室

5 活塞杆

7 缸体

9 活塞

11 活塞杆侧的工作腔

13 远离活塞杆的工作腔

15 通流通道(活塞)

17 阀盘

19 第一阻尼阀

21 通流通道(活塞杆)

23 第二阻尼阀

25 阻尼阀壳体

27 活塞杆轴颈

29 盖子

31 阀盘

32 节流孔板

33 碟形弹簧

35 底部

37 套筒

39 横向通道

41 平面

43 密封体

45 螺母

47 轴向通道

49 预开启横截面

51 密封体

53 倾斜通道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