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地下工程后浇带超前止水的方法及超前止水钢板构造

一种地下工程后浇带超前止水的方法及超前止水钢板构造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工程后浇带超前止水的方法及超前止水钢板构造,用于地下工程混凝土后浇带超前止水。本发明在后浇带的部位直接设置带有止水结凸起的超前止水钢板,止水凸起可以由两边的钢板上弯,也可以满焊角钢,可以是一侧一道,也可以在其里侧再焊接角钢形成多道止水凸起,弯起的止水槽内还可以镶嵌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采用本发明后,可以在地下建筑结构重量能够平衡上浮力之后,提前撤掉降水,不仅节约地下水资源,降低施工成本,还可以减少因降水对周边建筑稳定性的影响。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超前止水效果可靠、调节变形能力强、不用下挖垫层、工程量小、施工简单、节省工期、降低工程造价等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22634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申请/专利号CN201110085922.3

  • 发明设计人 赵顺增;刘立;

    申请日2011-04-07

  • 分类号E02D31/02;E02D29/16;

  • 代理机构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鲁兵

  • 地址 100024 北京市朝阳区管庄东里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3:34:3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8-28

    授权

    授权

  • 2011-12-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2D31/02 申请日:201104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10-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建筑结构地下工程施工领域,涉及一种地下工程后浇带超前止水的方法和超前止水钢板的构造设计。

背景技术

后浇带是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用于释放收缩变形和应力的构造措施,尤其是在高层建筑的地下工程中,为了调节不同高差建筑之间的沉降,往往需要设置沉降后浇带。这种后浇带需要在结构沉降变形稳定之后(一般在结构封顶之后)才能浇筑,留置时间很长。这期间,周边或内部的降水井必须不断抽水,确保地下水不从留置的后浇带渗入地下室中。长时间抽取地下水,一是工程费用很大,另外也会造成周边地下水位变化,引发周边建筑发生沉降变形。因此,在这些后浇带部位设置超前止水构造措施,对于节省工程造价,安全施工非常必要。

近年来在施工过程中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效果并不理想。如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中建议的做法,是在后浇带调节变形部位的伸缩缝底部设置宽度300~400mm的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并用填缝材料预留出调节变形量的伸缩缝,基础底板需要下挖250mm以上,超前止水板与基础底板同时浇筑混凝土。另外,也有提前在后浇带部位下挖300mm左右,预先浇筑一块宽度约1500~2500mm,两边设置遇水膨胀橡胶条的钢筋混凝土防水铰接板,铰接板底部预做防水层。

公开号CN201581510U的中国专利(发明人肖华锋、刘干等)公开了一种基础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其构造与《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中的建议做法区别在于,将设于伸缩缝底部的外贴式橡胶止水带改为中置式,并明确伸缩缝部位的填充材料为挤塑聚苯板。

公开号CN201598645U的中国专利(发明人洪忠卫;陈克荣;刘建华)公开了一种基础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其构造与公开号CN201581510U的中国专利基本相同,区别是明确伸缩缝部位的填充材料为木质纤维沥青板。

上述技术均需要在垫层混凝土施工前,就预先在后浇带部位下挖土方,如果底板下有外防水层,尚需施工防水层,费工费时;用橡胶止水带,施工中很容易损坏,止水效果不理想;另外,由于预留的伸缩缝宽度很窄,调节变形的能力有限,因此,需要对上述技术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浇带超前止水钢板构造,进而提供一种地下工程后浇带超前止水的方法,可以在混凝土结构沉降变形的时候,允许在预留后浇带部位发生较大的变形,并能够有效防止地下水渗入后浇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地下工程后浇带超前止水钢板构造,铺设于地下工程后浇带的部位,包括水平方向延伸的钢板和设于钢板长度方向两侧边的向上延伸的止水凸起。其中,

所述止水凸起直接由钢板的边缘上弯形成,或用角钢满焊在钢板上形成。

在钢板两侧止水凸起的里侧另设有内侧止水凸起,内侧止水凸起由角钢满焊在钢板上形成;内侧止水凸起为一道或多道。

在止水凸起的里侧设固定件,在外侧止水凸起和里侧固定件之间镶嵌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所述固定件为水平焊接在钢板上的角钢或间隔分布并与钢板垂直焊接的钢筋。

止水凸起的边缘向外弯折形成横向止水外沿。所述止水外沿宽度为50~100mm。

所述钢板厚度0.5~7.5mm,优选2~3mm;钢板的宽度为后浇带宽度加15~1000mm,优选加400mm;止水凸起高度为10~100mm,优选为30~40mm;。

所述钢板表面涂刷防锈漆或环氧漆。

本发明提供的地下工程后浇带超前止水的方法,是在地下工程基础垫层混凝土或其之上的防水材料的保护层上预留后浇带的部位直接水平铺设本发明的后浇带超前止水钢板构造,超前止水钢板构造的中心线与预留的后浇带中心线重叠;然后绑扎钢筋和后浇带侧模,在侧模之外浇筑基础底板混凝土并使所述超前止水钢板构造的止水凸起嵌入基础底板的混凝土之中。

综合而言,本发明在后浇带的部位设置带有止水构造的超前止水钢板,钢板厚度0.5~7.5mm,钢板的宽度为后浇带宽度加15~1000mm,两边有止水构造。这种止水构造可以由两边的钢板上弯,也可以满焊角钢,两边钢板上弯的高度或焊接角钢的高度为10~100mm。钢板两端的止水构造仅采用钢板上弯时,可以是一侧一道,或将上弯的止水凸起外折,形成有外沿的止水凸起,也可以在其里侧再焊接角钢,形成是一侧多道止水凸起构造,弯起的止水槽内可以镶嵌或不镶嵌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镶嵌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时,需要在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另一侧点焊固定件,防止浇筑混凝土时,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发生移位。为防止使用期间超前止水钢板锈蚀损坏,超前止水钢板的表面涂刷防锈漆或环氧漆。超前止水钢板沿后浇带长度方向铺设,两块钢板之间的接缝采用焊接或粘接相连接。

本发明的最佳方案是:

(1)超前止水钢板的宽度为后浇带宽度加400mm,钢板厚度为2~3mm,钢板两边上弯30~40mm,外沿宽度50~100mm;

(2)超前止水钢板的宽度为后浇带宽度加400mm,钢板厚度为2~3mm,钢板两边上弯30~40mm,内侧焊有固定件,槽内镶嵌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本发明地下工程后浇带超前止水的方法,是在地下工程基础垫层混凝土或其之上的防水材料的保护层上预留后浇带的部位直接水平铺设上述后浇带超前止水钢板构造,超前止水钢板构造的中心线与预留的后浇带中心线重叠;然后绑扎钢筋和后浇带侧模,在侧模之外浇筑基础底板混凝土并使所述超前止水钢板构造的止水凸起嵌入基础底板的混凝土之中。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不用下挖垫层,工程量小,施工简单,节省工期。

2、超前止水效果可靠,在地下建筑结构重量能够平衡上浮力之后,可以提前撤掉降水,不仅节约地下水资源,降低施工成本,还可以减少因降水对周边建筑稳定性的影响。

3、调节变形能力强,由于超前止水钢板可以变形的宽度为后浇带宽度,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更大的调节变形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使用本发明超前止水钢板构造进行地下工程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带有一道止水凸起的超前止水钢板构造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带多道凸起的超前止水钢板构造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一种镶嵌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的超前止水钢板构造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另一种镶嵌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的超前止水钢板构造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带止水外沿及一道止水凸起的超前止水钢板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设置在地下工程后浇带部位的一种超前止水构造以及后浇带超前止水的方法。

本发明后浇带超前止水方法施工如图1所示,在基础垫层混凝土(基础垫层无外防水层)或其之上的防水材料的保护层(基础垫层有外防水层)1上预留后浇带的部位直接水平铺设超前止水钢板构造2,超前止水钢板构造2的中心线与预留的后浇带中心线重叠,超前止水钢板构造2为多块,沿长度方向搭接,相邻超前止水钢板构造2的接缝满焊或用防水胶粘接(两块相邻的超前止水钢板底缘的宽度相差2倍板厚度,这样的超前止水钢板可以形成连锁搭接),焊缝刷防锈漆;然后按常规绑扎钢筋3和后浇带侧模4(侧模4一般用钢板网或钢丝网,也可以支模板),接下来就可以浇筑基础底板混凝土5,在侧模4中不浇筑混凝土形成的空间为后浇带6,超前止水钢板构造2的边缘止水凸起嵌入基础底板的混凝土5之中,起到止水作用,后浇带部位的超前止水钢板构造2不仅可以防止地下水渗入后浇带6,而且钢板的延性足以适应后浇带变形的要求。

本发明的后浇带超前止水方法不仅适用于地下工程的基础底板止水,还适用于地下工程的外墙止水。外墙的超前止水钢板安装方式与底板基本相同,只需要将钢板立在后浇带部位,并点焊在钢筋上或固定在外墙模板上,浇筑混凝土即可。

用于本发明后浇带超前止水方法中的超前止水钢板构造2,其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变化:

构造一:图2是两侧各有一道止水凸起的超前止水钢板构造示意图。其中,主体为钢板7,钢板7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边各设一道向上延伸的止水凸起8,止水凸起8可以直接由钢板7的边缘上弯形成,也可以用角钢焊接(满焊)在钢板7上形成。

构造二:图3是有多道止水凸起的超前止水钢板构造示意图。和构造一类似,钢板7两侧的外侧止水凸起8可以直接将钢板的边缘上弯形成,也可以用角钢焊接(满焊)在钢板7上;同时还设两条内侧止水凸起9,分别位于两外侧止水凸起8里侧,是用角钢焊接(满焊)在钢板7上形成。内侧止水凸起9也可设多道(图3仅显示了钢板两侧各设一道内侧止水凸起9的情形)。

构造三:图4是一种镶嵌有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的超前止水钢板构造示意图。在构造一的基础上,在钢板7止水凸起8的内侧再设固定件10,固定件10可以是用角钢水平焊接(点焊或满焊)在钢板7上;在外侧止水凸起8和内侧固定件10之间镶嵌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11。

构造四:图5是另一种镶嵌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的超前止水钢板示意图。在构造一的基础上,在钢板7止水凸起8的内侧再设固定件10,内侧的固定件10是间隔分布并与钢板7垂直焊接的钢筋;在外侧止水凸起8和内侧固定件10之间镶嵌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11。

构造五:图6是有止水外沿的一道止水凸起的超前止水钢板构造示意图。和结构一类似,钢板7两侧不仅设有向上的止水凸起8,止水凸起8的边缘进一步向外弯形成横向的止水外沿12。止水凸起8和止水外沿12可以直接由钢板边缘弯折形成。

用于上述各种构造中的钢板厚度0.5~7.5mm,优选2~3mm,钢板的宽度为后浇带宽度加15~1000mm,优选加400mm;止水凸起的高度为10~100mm,优选30~40mm;止水外沿宽度可为50~100mm;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宽度30mm,固定件的设计是为了防止浇筑混凝土时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发生移位;为防止使用期间超前止水钢板结构锈蚀损坏,钢板的表面涂刷防锈漆或环氧漆。

综上,本发明在后浇带的部位直接设置带有止水构造的超前止水钢板,止水构造可以由两边的钢板上弯,也可以满焊角钢,可以是一侧一道止水构造,也可以在其里侧再焊接角钢形成一侧多道止水凸起构造,弯起的止水槽内还可以镶嵌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采用本发明后,可以在地下建筑结构重量能够平衡上浮力之后,提前撤掉降水,不仅节约地下水资源,降低施工成本,还可以减少因降水对周边建筑稳定性的影响。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超前止水效果可靠、调节变形能力强、不用下挖垫层、工程量小、施工简单、节省工期、降低工程造价等优点。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