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光催化法制备光催化剂/石墨烯一维核壳复合结构的方法

光催化法制备光催化剂/石墨烯一维核壳复合结构的方法

摘要

光催化法制备光催化剂/石墨烯一维核壳复合结构的方法。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溶剂中,配制氧化石墨烯胶体;将一维结构的光催化剂分散在溶剂中,配置光催化剂悬浮液;将上述溶液混合搅拌,置于开口容器中光照;反应结束后,在将产物离心分离,干燥。制备出的光催化剂/石墨烯产物具有新颖的纳米核壳结构和新颖的物理化学性质;反应体系未添加任何有机物作为表面活性剂,产物纯净,无需复杂的分离、提纯过程;可以在可见光、紫外光照条件下进行反应,因此可以利用自然光进行生产;制备方法中无任何有毒有害试剂,对环境友好,无污染;方法快速便捷、简单易学,重现性好,并且制造成本低,工艺简单,效率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22533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东南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110098807.X

  • 申请日2011-04-20

  • 分类号B01J21/18;B01J23/06;B01J23/14;B01J27/02;B01J27/24;B01J35/06;B01J35/02;

  • 代理机构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李纪昌

  • 地址 210096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四牌楼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3:34:3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6-0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01J21/18 授权公告日:20130403 终止日期:20160420 申请日:20110420

    专利权的终止

  • 2013-04-03

    授权

    授权

  • 2011-12-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01J21/18 申请日:201104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10-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剂/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备光催化剂/石墨烯一维核壳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石墨烯(GE)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平面材料,其基本重复结构单元为有机材料中最稳定的苯六元环,单层石墨烯理论比表面积高达2630 m2/g。最常用的制备方法是化学还原法。但是由氧化石墨烯还原为石墨烯的过程中,碳原子由sp3杂化转变为sp2杂化,导致石墨烯发生不可逆团聚,产物比表面积下降至仅有1 m2/g([1] 柏嵩,沈小平. 石墨烯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化学进展 2010, 22, 2010-2118; [2] 徐超,陈胜,汪信. 基于石墨烯的材料化学进展. 应用化学 2011, 28, 1-9.)。

将无机材料(如金属和半导体纳米粒子)分散到石墨烯中制备石墨烯/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由于无机纳米粒子的存在,可以大大减少石墨烯片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一定程度上防止石墨烯的团聚。因此,采用无机纳米粒子修饰石墨烯片是一种有效阻止石墨烯团聚的方法。目前,人们已经制备的石墨烯/无机氧化物(GE/TiO2、GE/Li4Ti5O12、GE/SnO2、GE/Co3O4、GE/ZnO、GE/Fe3O4、GE/Al2O3、GE/LiFePO4等)、石墨烯/金属(GE/Ag、GE/Au、GE/Pt、GE/Pd、GE/Co等)、石墨烯/高分子(GE/聚苯乙烯、GE/聚乙酸乙烯酯)的复合纳米颗粒。在已报道的文献、专利中,金属、金属氧化物均为三维的纳米颗粒([1] 柏嵩,沈小平. 石墨烯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化学进展 2010, 22, 2010-2118)。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催化法制备光催化剂/石墨烯一维核壳复合结构的方法,利用一维光催化剂光催化特性,将氧化石墨烯还原为石墨烯,生成新颖的具有核壳结构的光催化剂/石墨烯一维核壳复合纳米材料。

技术方案:光催化法制备光催化剂/石墨烯一维核壳复合结构的方法,制备步骤为: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溶剂中,配制浓度为0.01-10 mg/mL的氧化石墨烯胶体;将一维结构的光催化剂分散在溶剂中,配置浓度为0.01-1000 mg/mL的光催化剂悬浮液;将上述溶液按质量比100:1-1:100混合搅拌,置于开口容器中光照0.5-1000 h;反应结束后,在将产物离心分离,干燥。

所述氧化石墨烯分散溶剂为水或者乙醇。

所述一维结构为纳米纤维、纳米管或纳米棒。

所述光催化剂为TiO2、ZnO、ZrO2、SnO2、N掺杂TiO2、S掺杂TiO2、N和S共掺杂TiO2或N掺杂ZnO。

所述光催化剂分散溶剂为水或者乙醇。

所述光照为可见光照或者紫外光照。

所述搅拌速度为不超过800 rpm/min。

所述离心速度为500-13000 rpm/min,离心时间为1-60 min。

在光照条件下,氧化石墨烯被光催化剂还原为石墨烯,在还原反应发生过程中,光催化剂的位阻效应可以有效防止石墨烯的团聚,并且二维的片状氧化石墨烯发生卷曲包裹在一维的光催化剂表面,形成新颖的光催化剂/石墨烯核壳结构。

有益效果:

利用光催化还原法制备一维半导体/石墨烯复合纳米纤维,方法简便;采用光催化反应法还原氧化石墨烯,可以克服氧化石墨烯在还原过程中出现不可逆团聚的现象,产物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制备出的光催化剂/石墨烯产物是一种新的复合材料,具有新颖的纳米核壳结构和新颖的物理化学性质;反应体系未添加任何有机物作为表面活性剂,产物纯净,无需复杂的分离、提纯过程;以水或乙醇作为反应溶剂,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可以在可见光、紫外光照条件下进行反应,因此可以利用自然光进行生产;制作过程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无烧结工艺,节约生产能耗;制备方法中无任何有毒有害试剂,对环境友好,无污染;方法快速便捷、简单易学,重现性好,并且制造成本低,工艺简单,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光催化制备半导体/石墨烯核壳复合一维结构的设备。1、光源;2、容器;3、反应溶液;4、磁子;5、磁力搅拌器;6、载物台。

图2为二氧化钛/石墨烯核壳复合纳米纤维透射电镜(TEM)照片。

图3为二氧化钛/石墨烯核壳复合纳米纤维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a、将氧化石墨分散在乙醇中,浓度为1 mg/mL。

b、将TiO2纳米纤维分散在水中,浓度为2 mg/mL。

c、将上述溶液按照氧化石墨烯/TiO2纳米纤维质量比为1:4进行混合,置于烧杯中,进行磁力搅拌,转速为50 rpm/min,用紫外灯照射21 h。

d、反应结束后,在8000 rpm/min转速下离心3 min,将产物分离出来,室温干燥。

反应产物见图2、3。

实施例2:

a、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去离子水中,浓度为2 mg/mL。

b、将TiO2纳米管分散在乙醇中,配置浓度为0.01 mg/mL。

c、上述溶液按照氧化石墨烯/TiO2纳米管质量比为10:1进行混合,置于烧杯中,磁力搅拌,转速为500 rpm/min,用紫外灯照射4 h。

d、反应结束后,在将复合纤维在13000 rpm/min转速下进行离心1 min,将产物分离出来,室温干燥。

实施例3:

a、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去离子水中,浓度为0.05 mg/mL。

b、将ZnO纳米纤维分散在去离子水中,浓度为100 mg/mL。

c、将上述溶液混合,氧化石墨烯/ZnO纳米纤维质量比为100:1,置于烧杯中,磁力搅拌,转速为100 rpm/min,用紫外灯照射1000 h。

d、反应结束后,在将复合纤维在15000 rpm/min转速下进行离心1 min,将产物分离出来,室温干燥。

实施例4:

a、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去离子水中,配置浓度为10 mg/mL。

b、将ZnO纳米棒分散在乙醇中,配置浓度为100 mg/mL。

c、将上述溶液混合,氧化石墨烯/ZnO纳米棒质量比为20:1,置于烧杯中,磁力搅拌,转速为800 rpm/min,用紫外灯照射4 h。

d、反应结束后,在将复合纤维在15000 rpm/min转速下进行离心1 min,将产物分离出来,室温干燥。

实施例5:

a、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蒸馏水中,配置浓度为5 mg/mL。

b、将ZrO2纳米纤维分散在乙醇中,配置浓度为0.1 mg/mL。

c、将上述溶液混合,氧化石墨烯/ZrO2纳米纤维质量比为1:100,置于烧杯中,转速为300 rpm/min,在紫外光下连续照射0.5 h。

d、反应结束后,将复合纤维在1000 rpm/min转速下离心5 min,将产物分离出来,室温真空干燥。

实施例6:

a、以氧化石墨烯作为碳源,超声分散在蒸馏水中,配置浓度为1 mg/mL。

b、将SnO2纳米纤维分散在水中,配置浓度为10 mg/mL。

c、将上述溶液混合,其中氧化石墨烯/SnO2纳米纤维质量比为2:1,置于烧杯中,磁力搅拌,转速为50 rpm/min,在紫外光下连续照射96 h。

d、反应结束后,在将复合纤维在1000 rpm/min转速下离心10 min,室温干燥。

实施例7:

a、以氧化石墨烯作为碳源,超声分散在蒸馏水中,配置浓度为1 mg/mL。

b、将静电纺丝制备的N掺杂TiO2纳米纤维分散在水中,配置浓度为0.1 mg/mL。

c、将上述溶液混合,其中氧化石墨烯/SnO2纳米纤维质量比为10:1置于烧杯中,在可见光下连续照射96 h。

d、反应结束后,在将复合纤维在1000 rpm/min转速下离心10 min,室温干燥。

实施例8:

a、以氧化石墨烯作为碳源,超声分散在蒸馏水中,配置浓度为1 mg/mL。

b、将静电纺丝制备的S掺杂TiO2纳米纤维分散在水中,配置浓度为0.1 mg/mL。

c、将上述溶液混合,其中氧化石墨烯/S掺杂TiO2纳米纤维质量比为5:1置于烧杯中,磁力搅拌,转速为400 rpm/min,在可见光下连续照射24 h。

d、反应结束后,在将复合纤维在500 rpm/min转速下离心60 min,将产物分离出来,室温干燥。

实施例9:

a、以氧化石墨烯作为碳源,超声分散在蒸馏水中,配置浓度为1 mg/mL。

b、将静电纺丝制备的N和S共掺杂TiO2纳米纤维分散在水中,配置浓度为0.1 mg/mL。

c、将上述溶液混合,置于烧杯中,在可见光下连续照射1 h。

d、反应结束后,在将复合纤维在8000 rpm/min转速下进行离心,将产物分离出来,室温干燥。

其中氧化石墨烯/N和S共掺杂TiO2纳米纤维质量比为1:10。

实施例10:

a、以氧化石墨烯作为碳源,超声分散在蒸馏水中,配置浓度为1 mg/mL。

b、将S掺杂的ZnO纳米棒分散在水中,配置浓度为0.1 mg/mL。

c、将上述溶液混合,置于烧杯中,磁力搅拌,转速为500 rpm/min,在可见光下连续照射120 h。

d、反应结束后,在将复合纤维在8000 rpm/min转速下进行离心,将产物分离出来,室温干燥。

其中氧化石墨烯/S掺杂的ZnO纳米棒质量比为20:1。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