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包括具有至少两个周向外侧肋的附接区域的罩

包括具有至少两个周向外侧肋的附接区域的罩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罩(10),其包括折叠区域(2)和附接区域(14、16),所述附接区域包括具有从基座表面(64)朝向外侧(48)延伸的至少两个周向肋(27)的外侧(37),并且提供结合件安置表面(38)。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12-03

    授权

    授权

  • 2011-11-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16J3/04 申请日:200909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10-0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折叠区域和附接区域的罩。

背景技术

由于需要利用结合件元件将罩安装到万向节壳上,由于从结合件元件施加应力并且进入到结合件元件下面的空间,使得彼此的连接变松散,所以存在与罩装配在万向节壳上有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US 5 094 894提出了一种具有至少一个轴环区域的罩,在其外侧包括用于张紧元件的具有矩形或梯形剖面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设置为具有倚靠于张紧元件的基本上平坦的底部并且比内部环形条宽。在内部环形条区域内的平坦的环形槽内,轴环区域包括具有矩形或梯形剖面的至少一个凹陷状环形间隙,其剖面深度大于其宽度。而且,在倚靠在万向节壳上的轴环区域的内表面上,两个环形条分配给US 5 094 894的附图所示的两个凹陷状环形间隙。然而,US 5 094 894公开的实施例的问题是它不能固定在万向节壳的环形槽内的限定轴向位置。根据US 5 094 894的罩关于利用结合件元件将罩固定在万向节壳的环形槽内,在轴向上表现出高度的灵活性,从而这种灵活性会导致罩在张紧期间变形。而且,在结合件安置区域,由结合件元件施加的压力将以非受控的方式进入罩的材料,从而引起密封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罩和一种包括这种如上面所述的罩的系统,与现有技术已知的罩相比,其表现出提高的密封和固定特性。

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通过开头所限定的罩得以实现,其中附接区域包括具有结合件安置表面的结合件安置区域、以及具有从基座表面向外侧延伸的至少两个周向肋的外侧,其中结合件安置表面由周向外侧肋提供。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至少三个,更优选地至少四个,而最优选地五个或以上,尤其是六个周向外侧肋包括在附接区域。根据本发明的罩优选地具有两个附接区域,即具有较大直径的第一附接区域,其使得罩能够安装到尤其是万向节壳上;以及具有较小直径的第二附接区域,其使得例如罩能够安装到轴上。因此,就本发明来说,术语“附接区域”是指第一和/或第二附接区域,例如,就本发明来说,第一或者第二附接区域或者两者都可以实施。位于结合件安置区域内的结合件安置表面由罩的附接区域的与折叠区域相对的第一侧区域内的定向侧表面与在另一侧附接区域的设置在折叠区域下面的第二侧区域内的定向侧壁之间的区域限定。结合件安置表面是结合件元件下面的表面,根据本发明的罩可以通过该结合件元件例如固定到万向节壳和/或轴。结合件安置表面的最大范围受到结合件安置区域的表面的限制。结合件安置表面由指向外侧的周向外侧肋的表面提供。

就本发明来说,如果关于沿着罩的主轴线方向的附接区域的剖面观察基座表面,则至少当不存在固定的结合件元件时,而且优选地如果根据本发明的罩由结合件元件固定在例如万向节壳或轴上时,基座表面位于结合件安置表面下面。基座表面沿着罩的主轴线方向的最大范围等于结合件安置表面的最大范围,从而仅由结合件安置区域的宽度限制。基座表面是由附接区域包括的基座的一部分,其支撑周向外侧肋,并且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指向例如万向节壳的第一附接区域的内侧,支撑至少一个周向内侧肋,优选地两个、三个、四个并且最优选地五个或更多的周向内侧肋。基座还在罩的附接区域的与折叠区域相对的第一侧区域内支撑环元件,并且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支撑布置装置。第一侧区域的环元件和布置装置,如果存在的话,提供限定结合件安置区域的一个边界的定向侧表面。在第一附接区域的位于折叠区域附近的第二侧区域上,基座支撑过渡元件,该过渡元件提供限定结合件安置区域的另一个边界的定向侧壁以及到罩的折叠区域的过渡区域。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周向外侧肋具有高度H1,其至多等于或小于附接区域的基座的高度H2。在沿着罩的主轴线方向的根据本发明的罩的剖视图中,高度H1和/或高度H2可以被称为周向外侧肋的厚度或基座的厚度。在本发明的最优选实施例中,周向外侧肋的高度H1小于基座的高度H2。更优选地,至少一个内侧周向肋至少部分地分配给至少两个周向外侧肋。

在周向外侧肋之间实施有切口。抵接在附接区域的第一侧区域内的环元件或布置装置上或第二侧区域内的过渡元件的定向侧壁上的切口可以在从第一侧区域的定向侧表面和/或到第二侧区域的定向侧壁的过渡处具有底部,该底部具有稍微弯曲的形状。进一步切口优选地具有基本上几乎平坦的底部。优选地,几乎所有切口可以具有相同的剖面深度,然而,如果尤其仅存在一个或两个周向内侧肋,那么分配给所述周向内侧肋的切口的深度可以大于周向外侧肋之间的其他切口的深度。然而,限定基座厚度的高度H2在每种情况下都由具有最低剖面深度的切口的底部限定。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有周向外侧肋的剖面平面的面积至多等于或小于附接区域的基座的剖面平面的面积,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小于附接区域的基座的剖面平面的面积。

通过设置为结合件元件提供结合件安置表面的周向外侧肋,能够将压力峰值引入基座,从而使得由结合件元件施加的压力受控地进入基座材料,从而获得根据本发明的罩的良好密封和固定特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设置特别用于接合在万向节壳或轴的环形槽中的至少两个或三个周向内侧肋,其被设置为由具有至多大约0.25mm的深度D的槽互相分隔,该深度D优选地在大约0.04mm到大约0.2mm之间的区间内,最优选地在大约0.06mm到大约0.15mm之间的区间内。由于设置了由槽分隔的至少两个相邻的周向内侧肋,并且优选地由于设置了至少四个周向内侧肋,因此万向节壳上的环形槽实现了主要仅与肋的表面接触,因此降低了径向硬度而对结合件安置区域内的轴向硬度没有任何影响。优选地,至少一个周向内侧肋分配给位于两个外侧肋之间的至少一个切口。优选地,周向内侧肋至少部分地分配给两个周向外侧肋。周向内侧肋设置在基座的底部,并且可以设置在基座底部的每个位置。如果仅存在一个或两个周向内侧肋,那么周向内侧肋位于基座底部的中部或中部与附接区域的第二侧区域的定向侧壁之间的区域内。如果存在超过四个或五个的周向内侧肋,那么周向内侧肋优选地设置在基座底部的整个区域上,并且更优选地由如上所限定的槽分隔。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罩还包括附加周向肋,该附加周向肋在所述附接区域的内侧上设置在附接区域的与折叠区域相对的第一侧区域上,附加肋具有至少两个凹部以形成至少两个肋元件。更优选地,预见有至少四个或更多的凹部,使得附加肋可限定为包括四个或更多的肋元件,从而将罩良好地定位在环形槽中。

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罩还包括附加周向肋,该附加周向肋在所述附接区域的内侧上设置在附接区域的与折叠区域相对的第一侧区域上,附加肋的剖面宽度比其他内侧肋的剖面宽度大至少30%,优选地至少40%,更优选地至少45%。由于附加肋的宽度的增大,使得能够在环形槽的第一侧区域的第一侧壁的区域内在罩与万向节壳之间实现紧密的密封。更优选地,罩的与附加肋相关的特征可以以各种方式互相组合。因此,罩可以具有带形成肋元件的一些凹部的附加肋,肋元件的剖面宽度比其他内侧肋的剖面宽度大至少30%。

优选地,附加肋与相邻的内侧肋由槽分隔。优选地,所述槽具有与优选地被分配给第一附接区域外侧上的区域的相邻的周向内侧肋之间的槽相同的深度尺寸D,所述周向内侧肋为结合件元件提供结合件安置区域。从相邻的周向内侧肋分隔附加肋以及从彼此之间分隔相邻的周向内侧肋的槽优选地具有相同的深度,然而,所述槽的深度也可以彼此偏离,其中所述槽以及附加肋与相邻的周向内侧肋之间的槽的深度优选地是在大约0.01mm到大约0.25mm之间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更优选实施例中,附加肋部分地分配给结合件安置区域。因此,附加肋的至少另一部分不会位于安装的结合件元件下方,因此提供了足够的灵活性,以在环形槽的第一侧壁的区域内在罩与万向节壳之间实现紧密的密封。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可替代实施例中,附加肋不分配给结合件安置区域,也不部分地分配给结合件安置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罩尤其可以用于等速万向节,并且可以设计为在折叠区域具有多个折叠的褶积罩,以及设计为在折叠区域仅具有一个折叠的筒状罩。这种罩通过又称为张紧元件的结合件安装在万向节壳上,也用于在根据本发明的罩中的与第一附接区域相对设置的第二附接区域中将所述罩固定到轴上。这种轴通常由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或热弹性弹性体材料的混合物制成,例如基于聚氨酯(TPU)、聚酰胺(TPA)、聚烯烃(TPO)、聚酯(TPEE)、或热塑性弹性体硫化橡胶(TPV)、或热塑性聚醚酯弹性体(TEEE)制成。根据本发明的罩的材料或材料的混合物可以由其他材料制成或者还包括其他材料,尤其像促进扩散添加混合物的添加剂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讨论的罩的使用,尤其是如果罩用于汽车的话根据汽车行业的需要会意识到的任何其他添加剂。然而,根据本发明的罩也可以由常见橡胶弹性材料制成。

可以利用现有技术已知的各种紧固件,例如夹持元件、特别是夹持带,还有夹持或压缩环,将根据本发明的结合件元件固定到万向节壳上。所述紧固件展现出在罩的结合件安置区域上的夹持和/或压缩力。

优选地,可以以一种限定且受限的操作方式来闭合结合件元件,因此可以仅在某种清楚地限定的程度上紧固结合件元件,从而使得罩之间具有良好的张力,尤其是使得外侧肋与结合件元件之间具有良好的张力。当安装结合件元件时,外侧肋可以用作弹簧元件。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环元件由设置在附接区域的第一侧区域的外侧上的至少一个布置装置中断。然而,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环元件设置为在附接区域的第一侧区域内附接区域的外侧上没有任何中断,并且将其分配给附加肋。结合件元件的定向侧表面可以由垂直侧壁提供。在剖视图中,环元件可以具有矩形或梯形形状,但也可以使用其他可能的剖面形状。更优选地,与定向侧表面相对的另一侧表面由环元件提供,该环元件优选地以均匀的方式终止使得朝向特别是万向节壳的环形槽的第一侧壁定向的表面没有任何不规则。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万向节壳或轴的环形槽由基座或周向肋、以及附加周向肋(如果存在)基本填充。就本发明来说,本文中的“基本填充”指的是在沿着罩的主轴线以及与罩的主轴线相对应的万向节壳的主轴线的方向的剖视图中,环形槽填充有附接区域的材料,并且尤其与环形槽的第一和第二侧壁接触。然而,就本发明来说,基本填充并不是指环形槽由基座或周向内侧肋、以及附加周向肋(如果存在)贴身,而是可以存在一些没有填充的空间,上述都指的是罩在万向节壳或轴上的不固定状态。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当沿着罩的主轴线方向观察时,周向内侧肋和附加肋的其中至少一个具有剖面弯曲形状。优选地,所有的周向内侧肋具有剖面弯曲形状。可以将具有剖面弯曲形状的至少一个周向内侧肋和附加肋称为环形条。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周向内侧肋设置在附接区域的内侧上并且具有剖面组合形状,当沿着罩的主轴线方向观察时该剖面组合形状包括倾斜段、中间段和弯曲段。优选地,虽然仅设置了一个这种具有所述剖面组合形状的周向内侧肋,但是可以另外设置至少一个这种具有所述剖面组合形状的周向内侧肋。

可以有利地进行设置使得倾斜段在底线的高度处开始并且向罩的折叠区域和主轴线笔直地倾斜直到它平滑地转换到中间段,并且中间段向折叠区域延伸并且抵接在弯曲段上,并且弯曲段远离主轴线向底线向上转弯直到它平滑地转换到基座的底部。中间段可以如期望的那样根据需要来形成,并且作为一个有利的示例,可以是笔直的并且与底线平行,或者作为另一个有利的示例,可以相对于底线凹陷地形成。

优选地可以进行设置使得具有所述剖面组合形状的周向内侧肋至少部分地分配给至少两个周向外侧肋。在至少四个周向外侧肋的情况下,优选地具有所述剖面组合形状的周向内侧肋不分配给两个最外部的周向外侧肋,即,最靠近折叠区域的周向外侧肋和最远离折叠区域的周向外侧肋。

优选地,当沿着罩的主轴线方向观察时,周向外侧肋具有矩形或梯形的剖面。周向外侧肋的剖面形状优选地是基本上相同的,但是也可以彼此偏离。而且,周向外侧肋的剖面形状也可以以任何其他可能的方式来设计。而且,在本发明的最优选的实施例中,周向外侧肋的剖面宽度和剖面高度是相同的,但是不但剖面宽度而且剖面高度也可以彼此偏离,例如剖面高度可以比剖面宽度大。与可以被称为具有剖面弯曲形状环形条的周向内侧肋和附加肋相比,周向外侧肋可以被称为具有条状的实施例。

外侧切口的剖面宽度和剖面深度优选地是基本上相同的,然而,尤其如果存在仅一个或两个周向内侧肋,那么在所述实施例中尤其切口的剖面深度可以彼此偏离,分配给该仅一个或两个周向内侧肋并设置在基座底部上的切口的深度大于其他切口的深度。

周向内侧肋和附加肋可以具有不同的内径D1和D2。尤其如果存在至少两个周向内侧肋时,周向内侧肋可以具有不同的内径D1和D2。优选地,如果存在不同的内径,那么与可能存在的其他周向内侧肋相比,仅一个周向内侧肋可以具有较小的内径D1或D2。仅具有较小内径的所述周向内侧肋可以接合在万向节壳或轴的环形槽中。

因此就本发明来说,附接区域包括用于支撑至少两个周向外侧肋、以及至少一个周向内侧肋和/或附加(内侧)肋(如果存在)的基座。而且,附接区域在附接区域的第一侧区域中包括环元件和可能的布置装置,并且在位于罩的折叠区域附近的附接区域的第二侧区域中包括为结合件元件提供定向侧表面的过渡元件。附接区域还包括设置在指向附接区域外侧的基座外表面的上方的结合件安置表面。在至少两个周向外侧肋之间限定有优选地以条状形状实施的切口。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周向外侧肋之间的切口的尺寸与周向外侧肋的剖面形状尺寸相同,除了设置为接近附接区域的第一侧区域的定向侧表面和第二侧区域的定向侧壁的切口之外。周向内侧肋和/或附加(内侧)肋优选地由槽彼此分隔。

第一布置装置可以设置在附接区域的第一侧区域内,优选地为互相相对地成对。例如,八个布置装置,从而形成四对布置装置,可以设置在位于附接区域的外侧上的第一侧区域上。相似地,在位于罩的折叠区域下面的第二侧区域内的附接区域的外侧,可以设置第二布置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二布置装置与第一布置装置相对设置,使得产生一对第一布置装置和第二布置装置。第二布置装置可以具有与第一布置装置不同的另一形状。优选地,第一布置装置和第二布置装置都为结合件元件提供定向表面,从而也限定了结合件安置区域。结合件元件可以通过它的侧壁与第一和/或第二布置装置接触,然而由于结合件安置区域的宽度大于结合件安置表面的宽度,所以这不是必须发生的。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如前和如下所述的罩以及万向节壳、还优选地包括至少一个结合件元件。

通过阅读下面参考附图用例子示出本发明的特征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显而易见地明白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应该参考在附图中更详细示出并且下面通过本发明的示例描述的实施例。

在图中:

图1为用于等速万向节的褶积罩形式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为通过根据图1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附接区域的局部剖视图,其中剖面是在布置装置之间的区域中并且沿着罩的主轴线方向剖开的。

图3为系统形式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附接区域的局部剖视图,该系统包括罩、优选地是用于等速万向节的褶积罩,其中剖面是在布置装置之间的区域中并且沿着罩的主轴线方向剖开的。

图4为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附接区域的局部剖视图,其中剖面是穿过布置装置并且沿着罩的主轴线方向剖开的。

图5为垂直于罩的主轴线并且沿着第一实施例的图4的A-A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系统形式的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一附接区域的局部剖视图,该系统包括罩,优选地是用于等速万向节的褶积罩、以及万向节壳,其中剖面是在布置装置(如果存在)之间的区域中并且沿着罩的主轴线方向剖开的。

图7为通过根据图6的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罩的第一和第二附接区域以及折叠区域的局部剖视图。

图8为通过用于等速万向节的褶积罩形式的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第一附接区域的局部剖视图。

图9为系统形式的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第一附接区域的局部剖视图,该系统包括设置在万向节壳上的罩,优选地是用于等速万向节的褶积罩,其中剖面是在布置装置(如果存在)之间的区域中并且沿着罩的主轴线方向剖开的,如图8的情况。

图10为根据图9的第五实施例的系统的剖视图,其中剖面是在布置装置(如果存在)之间的区域中并且沿着罩和万向节壳的主轴线方向剖开的。

图11为等速万向节的筒状罩形式的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剖视图,其中剖面是沿着罩的主轴线方向剖开的。

图12为通过根据图11的第六实施例的第一附接区域的局部剖视图。

图13为等速万向节的筒状罩形式的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剖视图,其中剖面是沿着罩的主轴线方向剖开的。

图14为通过根据图13的第七实施例的第一附接区域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关于罩描述本发明,但是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调整并用于与可伸长部件的周向表面配合的其他可固定密封应用,包括等速万向节领域之外的应用。特别地,根据本发明的罩可以是筒状罩或褶积罩。然而,任何其他机械形成部件也可以由根据本发明的罩来保护。根据本发明的罩通常示为两个附接区域。如果将罩设计成固定到轴和万向节壳上,那么第一附接区域分配给万向节壳而第二连接区域分配给轴。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使用了专门的定向术语,例如“左”、“右”、“外侧”、“内侧”、“下面”、“邻近”、“在下面”等。应该理解,这些术语用于参考附图方便地对部件和实施例进行描述。这些术语无需描述任何部分必须呈现的绝对空间位置,例如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而且,在下面的描述中,针对几个不同构造的实施例,描述了各种操作和数值参数以及部件。将这些具体的参数和部件作为示例包括在内但不意味为作为限制。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词“分配给”意味着周向内侧、外侧和/或附加肋和/或切口分别设置在第一或第二附接区域的外侧或内侧上至少部分地在沿着罩的主轴线方向的剖视图中的相似区域内。特别地,外侧切口不能设置在肋元件或肋的宽度内,而是可以仅部分地设置在与由肋或肋元件限定的宽度对应的区域内。然而,优选地,周向切口设置成基本上位于周向内侧肋宽度内的中心位置。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对术语“剖面宽度”、“剖面平面”、或“剖面高度”的理解如下:剖面宽度指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所讨论的实施例的剖视图,并且尤其指的是外侧肋和基座。当沿着所描述的实施例的主轴线即可以从图1中获得的主轴线62的方向观察时获得所述剖视图。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对术语“剖面深度”的理解如下:在本发明全文中使用的术语“剖面深度”指的是设置在周向外侧肋之间的外侧切口。剖面深度是从本发明的图2中的基座表面64直到由线39限定的结合件表面38测量的。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对与尤其是环元件的侧表面或壁或附接区域的第二侧区域一起使用的术语“定向”理解如下:结合件元件决不能与定向表面全部或部分地直接接触,但是可以与定向表面接触。定向表面或壁提供用于安装结合件元件的帮助装置,其也适用于第一和/或第二布置装置。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对与附接区域的结合件安置区域一起使用的术语“厚度”T理解如下:厚度是在图2的线39所示的结合件安置区域的表面和由例如图2的线57所限定的周向肋和/或附加肋的最大外部形状之间测量的,或者如果这种内侧肋不存在时,则是在与由如图6中的线56限定的基座的底部所限定的周向肋和/或附加肋的最大外部形状之间测量的。如果,优选地,连接周向内侧肋和/或附加肋的峰部的线基本上平行于结合件安置区域平面(线58),那么厚度T是在结合件安置区域的平面和所述虚拟线之间测量的。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对与相邻的周向内侧肋之间的槽以及附加肋与相邻的周向内侧肋之间的槽一起使用的术语“深度”的理解如下:深度D是在未安装的罩的由例如图2中的线57限定的周向内侧肋和/或附加肋的最大外部形状之间测量的。至少两个相邻的周向内侧肋和/或附加肋应该由所述线57连接。如果,优选地,连接周向内侧肋和附加肋的峰部的线基本上平行于结合件安置区域平面(如图2中的线57),那么深度D是在所述虚拟线和一条底线(如图2的线56)之间测量的,所述底线连接设置在周向肋和/或附加肋之间的至少两个相邻槽。优选地,连接周向内侧肋和/或附加肋之间的所有槽的底面的底线(如图2的线56)基本上平行于结合件安置区域平面(由线39限定)。在这样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底线以及连接周向内侧肋和附加肋的峰部的线基本上平行于罩的主轴线。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对与至少两个周向外侧肋以及基座的高度(或厚度)一起使用的术语“高度”H1和H2的理解如下:在本发明全文中使用的术语“高度H1”指的是也用于限定基座33的基座表面64的线31与限定结合件安置表面38的线39之间的距离。所述距离限定至少两个周向外侧肋的高度H1。相反,术语基座的“高度”H2指的是由所述线31和已经在上文提到并且在图2中示出的线56之间的距离限定。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对与示出了多于一个的周向内侧肋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使用的术语“内径” D1和D2的理解如下:两个内侧肋的内径D1和内径D2是关于整个罩在沿着主轴线方向的剖视图中的附接区域内测量的,并且关于内径D1如图10所示进行限定。当在剖视图中观察时,一个或多个周向内侧肋的内径D1是在罩的内侧上位于互相相对的两点上的所述周向内侧肋的峰部区域的最大值之间被限定和测量的,而其他周向内侧肋的内径D2是在罩的内侧上位于互相相对的两点上的所述其他周向内侧肋的最高峰部区域之间被测量和限定的。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矩形”表示在剖视图中周向外侧肋和一个或多个切口具有矩形轮廓,从而切口的开口侧可以由图2的限定结合件安置区域的线39限定。周向外侧肋和/或切口的剖面也可以具有正方形的轮廓,落在就本发明意义上的术语“矩形”的限定范围内。

罩可以由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或任何其他种类的弹性体材料制成,特别是橡胶弹性体材料或其混合物。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具有优点。这些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包括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具有两个不同的聚合物链段即相对硬的树脂段和弹性软段的材料。单个聚合物链段由具有相似单体的较长链组成。树脂段通过物理的网络状结合将软段保持在一起。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罩的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是在DuPont公司的商标“Hytrel”名下注册的热塑性材料。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罩的第一和/或第二附接区域至少部分地由弹性体材料制成。与热塑性弹性体材料不同,弹性体材料具有有降低的处于紧固元件下面的所谓的“冷流”的优点。该“冷流”被理解为这样一种现象,即当受到夹持或压缩应力时,在第一和第二附接区域中的塑性材料差不多完全“逃离”紧固件,因此罩在操作期间会变松,尤其是在受到热应力的情况下。第一和/或第二附接区域的其他区域仍然可以由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制成。如果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层放置在弹性体材料下面,则也可以实现相同的优点。可能的弹性体材料包括例如聚氨酯橡胶、聚酯基的聚氨酯/橡胶混合物或聚氯丁二烯。

罩的第一附接区域有利地至少部分包括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层或弹性体材料层。很大程度上,这样避免了在轴环的夹持区域中使用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所造成的已知的缺点。也可以将包括弹性体材料的层以永久的方式一体地接合到紧固机构。

尽管能以注射吹塑机注射吹塑成形工艺来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但也可以用注射/挤入工艺、注模工艺、注射/冲压工艺和/或挤出/吹塑成形工艺来生产。有利地使用注射吹塑机注射吹塑成形工艺和注射/挤出工艺,因为通过所述工艺可以生产出具有精确尺寸的罩。

现在参考附图,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各视图中用于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示出了褶积罩10形式的第一实施例的目视图。褶积罩10包括具有七个折叠处18.1到18.7的折叠区域12、用于将所述罩10安装到万向节壳(未示出)的第一附接区域14以及用于将罩10安装到轴(未示出)的第二附接区域16。穿过罩10限定有主轴线62。第一附接区域14包括设置为彼此相对的第一侧区域34和第二侧区域36,从而第二侧区域36设置在折叠区域12下面,而第一侧区域34设置为与第二侧区域36相对。第一侧区域34包括八个第一布置装置20,而第二侧区域36包括八个第二布置装置22,第一和第二布置装置34、36布置成成对地彼此相对。而且第一侧区域34包括环元件24。

现在转到图2,其为穿过根据图1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附接区域的局部剖视图,其中剖面在两个第一布置装置20之间剖开,可以清楚地看出第一附接区域14包括具有由线39限定且上面可以安装结合件元件(未示出)的表面的第一结合件安置区域37。结合件安置区域37的位于已安装的结合件元件下面的部分限定了结合件安置表面38。第一附接区域14还在外侧42上包括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剖面深度和宽度的六个周向外侧肋27.1到27.6(也请参考图4)。在内侧40上,具有剖面弯曲形状的六个周向肋26.1到26.6设置在基座33上的底部。周向肋26.1到26.6由具有大约0.1mm深度D的槽52.1到52.5互相分隔。而且,作为肋元件实施的附加肋28(见图5)设置在第一附接区域14的第一侧区域34(见图1)的内侧40,也具有剖面弯曲形状,然而,当相对于底线56测量时,所述附加肋28的宽度比其他周向肋26.1到26.6的宽度大出大约50%。在所述附加肋28与相邻周向肋26.1之间设置有也具有大约0.1mm深度D的槽54。

而且,第一附接区域14的第一侧区域34内的环元件24分配给附加肋或肋元件28,其具有大约矩形剖面形状并且为结合件元件(未示出)提供定向侧表面58。所述侧表面58限定结合件安置区域37的一个边界,另一个边界由在第二侧区域36内的定向侧壁35限定,其可以由第二附接装置22提供。

外侧肋27的剖面高度H1是在线39与57之间限定的结合件安置区域37的厚度T的大约35%,并且是与基座33的厚度对应的高度H2的大约40%。槽52和/或54的深度D是在底线56和线57之间测量的。线57由周向肋26和/或附加肋28的每一个的最高峰部限定,并且平行于罩10的主轴线62,线56也是如此,因为所有的肋26.1到26.6和28具有相同的厚度。线56由槽52和/或54限定,从而限定肋26和/或28的底部。

基座33在其基座表面64上支撑六个周向外侧肋27.1到27.6。所有肋27.1到27.6的剖面平面比基座33的剖面平面小。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即系统66,其中罩10利用用作结合件元件的夹持带60安装到万向节壳44上。在本发明的所述第二实施例中,可以容易地得出附加肋28仅部分地贡献于结合件安置区域37,并且与万向节壳44外侧上的环形槽46的第一侧壁48接触。而且,周向肋26.6与环形槽46的第二侧壁50接触并且设置在第一附接区域14的第二侧区域36内。肋元件28和内侧肋26的所有峰部与环形槽46的底部接触,从而基本上填充环形槽46,并且不但尤其是在罩10和万向节壳44之间在第一侧壁48的区域实现了紧密的密封,而且在第二侧壁50的区域也实现了紧密的密封。

现在转到图4,其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附接区域14的剖视图。与图2的剖视图的不同在于这里的剖面是穿过布置装置20剖开的,如可以从图1剖开的那样。从图4可以得出具有七个切口30.1到30.7的结合件安置区域37具有基本上相等的剖面宽度和剖面深度。靠近第一侧区域34和第二侧区域36的切口30.1和30.7在底部显示出稍微不同的轮廓,其中从第一侧区域34和第二侧区域36到所述切口30.1和30.7的底部的过渡显示出稍微弯曲的轮廓,而其他切口30.2到30.6的底部基本上是平坦的,到周向外侧肋27.1到27.6没有任何弯曲的过渡。与切口30.2到30.7不同,切口30.1并不是以位于中心的方式分配给附加肋元件28,而是稍微设置为偏向第二侧区域36,而其他切口30.2到30.7基本上以位于中心的方式分配给周向内侧肋26.1到26.6。所述实施例也可以从图2得到。

而且,一个布置装置20分配给附加肋28并设置在第一侧区域14的外侧42上。所述布置装置20包括从第一附接区域14的内侧40延伸到外侧42的切口21,其中所述切口21表示通向第一附接区域14的内侧40的开口。然而,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口21可以省略,或可以具有其他可能的形状。

图5示出了沿着图4的线A-A的剖视图。可以得出位于第一布置装置20内的切口21相对于其底部具有弯曲的形状,并且可以得出环元件24被布置装置20中断。而且,环元件24为罩10的第一附接区域14的第一侧区域34提供材料块。附加肋28可以实施为由凹部29.1到29.3中断的肋元件28.1和28.2。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系统66的局部剖视图,系统66包括罩10和万向节壳44,罩具有折叠区域12和第一附接区域14。本发明的所述第三实施例的第一附接区域14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附接区域很相似,然而,在第一附接区域14的内侧40上没有设置周向内侧肋或附加周向内侧肋。万向节壳44的环形槽46基本上由位于环形槽46的第一侧壁48和第二侧壁50之间的基座33填充。在基座33的基座表面64上设置有六个周向外侧肋27.1到27.6,从而用于结合件安置表面。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罩10的局部剖视图。除了第一附接区域14,还示出了第二附接区域16,然而,第一附接区域14和第二附接区域16以不同的方式实施,其中第二附接区域16示出为没有周向外侧肋设置在基座表面64上,而在内侧40上仅一个周向内侧肋26几乎位于第二附接区域16的结合件安置区域的中间。

图8以局部剖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具有折叠区域12和第一附接区域14的罩10。所述第四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之间的仅有区别在于:在第一附接区域14的内侧40,在由线56限定的基座33的底部上,设置有具有剖面弯曲形状的一个周向内侧肋26。位于周向外侧肋27.4和27.5之间的切口30.5分配给所述周向内侧肋,所述切口30.5的剖面深度大于其他的外侧切口30.1到30.4 和30.6到30.7。然而,如可以从图8中得出的那样,基座33的高度H2由线31和56限定。在第一到第三实施例中也是如此,同样在第四实施例中,所有周向外侧肋27.1到27.6的剖面平面小于基座33的剖面平面。周向外侧肋27.1到27.6的剖面宽度和剖面深度是相同的,从而实现提供条状轮廓的正方形剖面实施例。再次,如以上关于图4中的第一实施例已经描述的那样,外侧切口30.1和30.7的剖面轮廓偏离外侧切口30.2到30.6的轮廓。

图9示出了安装在万向节壳44上的根据图8的第四实施例的罩10,从而形成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系统66。从图9中尤其可以得出,在万向节壳44的外侧上设置有具有剖面弯曲形状的环形槽46,其基本上由周向内侧肋26填充。

图10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系统66的局部剖视图,该系统66包括罩10和万向节壳44以及轴68。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一样,第一附接区域14和第二附接区域16的不同在于第二附接区域16没有周向外侧肋。然而,第二附接区域16还示出为在外侧40上具有一个周向内侧肋26,该周向内侧肋26与在轴68的外表面上相应地实施的环形槽46接合。

图11和图1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其与图6和图7的第三实施例相似,所以下面仅更详细地描述其不同点。仅有的主要不同点在于:根据第六实施例,罩10是用于等速万向节的筒状罩,并且折叠区域12仅具有一个折叠处18。

图13和图14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其与图11的实施例相似,所以下面仅详细描述其不同点。根据第七实施例,第一附接区域14具有设置在由底线56限定的基座33的底部上的一个周向内侧肋26。如图14所示,该周向内侧肋26具有剖面组合形状,在图14中从左到右看,其包括倾斜段70、中间段72和弯曲段74。倾斜段70在底线56的高度处开始并且笔直地向罩10的折叠区域12和主轴线62倾斜直到它平滑地转换到中间段72。中间段72向折叠区域12延伸并且以其右端抵接在弯曲段74上。在该第七实施例中,中间段72是笔直的且与底线56平行。弯曲段74远离主轴线62朝向底线56向上转弯,直到它平滑地转换到基座33的底部。周向内侧肋26设置在外侧切口30.3到30.5、周向外侧肋27.2到27.4、以及周向外侧肋27.5的部分的下面。因此,周向内侧肋26至少部分地分配给至少两个周向外侧肋27,并且还不分配给两个最外端的周向外侧肋,即最靠近折叠区域12的周向外侧肋27.6和最远离折叠区域12的周向外侧肋27.1。

就本发明来说,如在第一到第七实施例中特别示出的周向外侧肋通常也可以由空间中断,但是,为了使待被安装的结合件元件的压力均等地进入基座中以实现紧密的固定和密封,使外侧肋具有相等的剖面高度H1是有利的,从而在结合件安置区域37内提供均等且平坦的结合件安置表面39。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到第七实施例,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一般原理,结合件安置表面仅由周向外侧肋提供,即条状设计的周向外侧肋的外表面。也由线39(参见图2和图8)限定的结合件安置表面38位于基座33的基座表面64上方,使得当安装根据本发明的罩时由结合件元件将夹持力特别施加在万向节壳和/或轴上从而提供根据本发明的系统时,压力峰值可以进入基座的材料中,并且如果存在的话也进入周向内侧肋。

因此,本发明发明了一种罩,尤其在连接部件的情况下,该罩允许更紧密的密封并且至少部分地允许更简单的安装。

虽然已经结合一个或以上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罩,但是本公开不是意在进行限制。相反,本发明将具体描述考虑在内覆盖了落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范围内的所有替换、修改和等同物。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