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共混含氟聚合物组合物及用于柔性基材的涂料

共混含氟聚合物组合物及用于柔性基材的涂料

摘要

本发明提供共混含氟聚合物组合物,其在一个示例性应用中,可用作柔性基材涂层,任选地用作之前已用底漆、或底漆和/或中间漆。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为至少一种低分子量聚四氟乙烯(LPTFE)和至少一种可熔融加工的含氟聚合物的共混物。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包含含有至少一种例如高分子量聚四氟乙烯(HPTFE)的含氟聚合物的含氟聚合物基础组分,并且还另外包含LPTFE/MPF共混含氟组合物。在施加于基材(任选地在底漆、或底漆和/或中间漆上)之后,然后固化,本发明的组合物形成具有改进的耐磨性和/或改进的离型特性和/或增加的半透性/透明性和/或改进的抗渗性的涂层。本发明的涂层也可用于制造具有高度透明度和抗渗性的膜。本粉末的组合物的粉末形式可以熔融或挤出糊料以形成具有改进抗渗性的颗粒。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21638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华福涂料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980145916.3

  • 申请日2009-09-25

  • 分类号C08L27/18(20060101);C09D127/18(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顾晋伟;王春伟

  • 地址 美国宾西法尼亚州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3:26:0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8-18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08L27/18 登记生效日:20200729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90925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4-07-16

    授权

    授权

  • 2011-11-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8L27/18 申请日:200909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10-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根据Title 35,U.S.C.$119(e)要求2008年9月26日提交的发明名称为“BLENDED FLUROPOLYMER COMPOSITIONS”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1/100,311号;2008年10月31日提交的发明名称为“BLENDED FLUOROPOLYMER面漆FOR FLEXIBLE SUBSTRATES”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1/109,952号;2009年1月16日提交的发明名称为“BLENDED FLUROPOLYMER COMPOSITIONS”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1/145433号;和2009年1月20日提交的发明名称为“BLENDED FLUROPOLYMER COMPOSITIONS”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1/145875号的优先权;所述每个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全文并入本文。

发明背景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氟聚合物,尤其涉及具有改善特性的含氟聚合物组合物,例如应用到需要不粘表面和/或耐磨表面的柔性基材如玻璃布的涂层类型。尤其,本发明涉及可用于形成具有改善非粘性或离型特性和/或改善的耐磨性的含氟聚合物组合物,以及涉及形成膜和共混粉末组合物。

2.相关技术描述

含氟聚合物是包含其中部分或所有氢原子被氟取代的主要是烯键式线性重复单元的长链聚合物。例子包括聚四氟乙烯(PTFE)、全氟甲基烷氧基(MFA)、氟代乙烯丙烯(FEP)、全氟烷氧基(PFA)、聚(三氯氟乙烯)和聚(氟乙烯)。

玻璃布是柔性基材的一个实例,其可用含氟聚合物涂层涂布。涂层通常包括高分子量聚四氟乙烯(HPTFE)本身或者还包括小量另外的聚合物和/或填料。一种涂布技术涉及将玻璃布网进料通过含有含氟聚合物分散体的浸罐,然后使涂布的网向上经过干燥和烧结炉塔以固化或固定涂层。该过程通常重复几次从而可应用高至10层或以上的涂层。

所需要的是显示改善耐磨性和/或离型特性的改善用作例如柔性基材如玻璃布的涂层的含氟聚合物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共混含氟聚合物组合物,其在一个示例性应用中,可用作柔性基材涂层,任选地用作之前已用底漆、或底漆和/或中间漆涂覆的柔性基材涂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为至少一种低分子量聚四氟乙烯(LPTFE)和至少一种可熔融加工的含氟聚合物的共混物。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包括含有至少一种例如高分子量聚四氟乙烯(HPTFE)的含氟聚合物的含氟聚合物基础组分,并且还另外包括LPTFE/MPF共混含氟聚合物组合物。在施加于柔性基材(任选地在底漆、或底漆和/或中间漆上)之后,然后固化,本发明的组合物形成具有改进的耐磨性和/或改进的离型特性和/或增加的半透性/透明性和/或改进的抗渗性的涂层。本发明的组合物也可用于制造具有高度透明度和抗渗性的膜。粉末形式的本方面的组合物可以熔融或糊料挤出以形成具有改进抗渗性的颗粒。

在其一种形式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氟共聚物组合物,包含:数均分子量(Mn)为至少500,000并且占组合物中所有含氟聚合物的总固体重量的1重量%至98重量%的至少一种高分子量聚四氟乙烯(HPTFE);第一熔融温度(Tm)为335℃或更低并且占组合物中所有含氟聚合物的总固体重量的1重量%至98重量%的至少一种低分子量聚四氟乙烯(LPTFE);和占组合物中所有含氟聚合物的总固体重量的1重量%至98重量%的至少一种可熔融加工的含氟聚合物(MPF)。

施加于基材的涂层可包括含氟聚合物组合物。膜可包括含氟聚合物组合物。所述含氟聚合物组合物可为水性分散体形式或者可为粉末的形式。

在其另一种形式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氟聚合物组合物,包含:占组合物中所有含氟聚合物的总固体重量的70重量%至98重量%的含氟聚合物基础组分,所述含氟聚合物基础组分包含至少一种包括数均分子量(Mn)为至少500,000的高分子量聚四氟乙烯(HPTFE)在内的含氟聚合物;和占涂料组合物中所有含氟聚合物的总固体重量的2重量%至30重量%的共混含氟聚合物组合物,所述共混含氟聚合物组合物包含:至少一种第一熔融温度(Tm)为335℃或更低的低分子量聚四氟乙烯(LPTFE);和至少一种可熔融加工的含氟聚合物(MPF)。

在组合物中,所述至少一种含氟聚合物基础组分可占组合物中所有含氟聚合物的总固体重量的75重量%至96重量%,所述共混含氟聚合物组合物占组合物中所有含氟聚合物的总固体重量的4重量%至25重量%。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至少一种含氟聚合物基础组分可占组合物中所有含氟聚合物的总固体重量的82重量%至96重量%,所述共混含氟聚合物组合物占组合物中所有含氟聚合物的总固体重量的4重量%至18重量%。

在组合物中,所述至少一种可熔融加工的含氟聚合物可包括占共混含氟聚合物组合物中含氟聚合物的总固体重量的37重量%至65重量%的全氟烷氧基聚合物(PFA)。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全氟烷氧基聚合物(PFA)可占共混含氟聚合物组合物中含氟聚合物的总固体重量的50重量%至60重量%。

在组合物中,所述至少一种可熔融加工的含氟聚合物可包括占共混含氟聚合物组合物中含氟聚合物的总固体重量的20重量%至85重量%的氟化乙烯丙烯(FEP)。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氟化乙烯丙烯(FEP)可占共混含氟聚合物组合物中含氟聚合物的总固体重量的50重量%至75重量%。

所述至少一种低分子量聚四氟乙烯(LPTFE)的平均颗粒尺寸可选自0.9微米(μm)或更低、0.75微米(μm)或更低、0.5微米(μm)或更低、0.4微米(μm)或更低、0.3微米(μm)或更低,以及0.2微米(μm)或更低,和/或所述至少一种低分子量聚四氟乙烯(LPTFE)的第一熔融温度(Tm)可选自332℃或更低、330℃或更低、329℃或更低、328℃或更低、327℃或更低、326℃或更低和325℃或更低。

所述至少一种低分子量聚四氟乙烯(LPTFE)可经由乳液聚合获得并未经团聚、热降解或辐照;或可为经由乳液聚合获得并有或无后续分子量减小步骤的LPTFE微粉。

在其另一种形式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涂层柔性基材,包含:柔性基材;和所述柔性基材上的涂层,所述涂层包含:至少一种数均分子量(Mn)为至少500,000并占涂层中所有含氟聚合物的总固体重量的70重量%至98重量%的高分子量聚四氟乙烯(HPTFE);至少一种数均分子量(Mn)低于500,000并占涂层中所有含氟聚合物的总固体重量的1重量%至30重量%的低分子量聚四氟乙烯(LPTFE);和占涂层中所有含氟聚合物的总固体重量的1重量%至30重量%的至少一种可熔融加工的含氟聚合物。

在涂层中,所述至少一种低分子量聚四氟乙烯(LPTFE)可占涂层中所有含氟聚合物的总固体重量的5重量%至15重量%,所述至少一种可熔融加工的含氟聚合物占涂层中所有含氟聚合物的总固体重量的5重量%至15重量%。所述至少一种可熔融加工的含氟聚合物(MPF)可包含占所述至少一种低分子量聚四氟乙烯(LPTFE)和所述至少一种可熔融加工的含氟聚合物的组合总固体重量的37重量%至65重量%的全氟烷氧基聚合物(PFA)。

所述涂层可具有选自以下的一种或更多种特性:小于1.5微米的表面粗糙度(Ra);和在60°下测得的至少30%反射率的光泽度。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参考本发明实施方案的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特征和优点,以及实现它们的方式将更清楚,而且发明本身将更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显示对于包括PFA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PFA和LPTFE含量绘制的RAT环境起始(实施例3)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2显示对于包括PFA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PFA和LPTFE含量绘制的RAT环境10%(实施例3)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3显示对于包括PFA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PFA和LPTFE含量绘制的TWI 1000(实施例4)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4显示对于包括PFA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PFA和LPTFE含量绘制的TWI 2000(实施例4)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5显示对于包括PFA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PFA和LPTFE含量绘制的TWI 3000(实施例4)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6显示对于包括PFA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PFA和LPTFE含量绘制的甜酥饼干面团烹饪脱离(实施例5)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7显示对于包括PFA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PFA和LPTFE含量绘制的披萨干面团烹饪脱离(实施例5)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8显示对于包括PFA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PFA和LPTFE含量绘制的鸡肉烹饪脱离(实施例5)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9显示对于包括PFA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PFA和LPTFE含量绘制的粗糙度(实施例2)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10显示对于包括PFA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PFA和LPTFE含量绘制的光泽度(实施例2)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11显示对于包括PFA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PFA和LPTFE含量绘制的接触角(实施例2)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12显示对于包括PFA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PFA和LPTFE含量绘制的瞬时力(实施例8)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13显示对于包括PFA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PFA和LPTFE含量绘制的动力(实施例8)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14显示对于包括PFA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PFA和LPTFE含量绘制的粘合测试(实施例8)的归一化结果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15显示对于包括PFA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PFA和LPTFE含量绘制的RAT和TWI摩擦力测试(实施例3和4)的归一化结果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16显示对于包括PFA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PFA和LPTFE含量绘制的烹饪脱离(实施例5)的归一化结果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17显示对于包括PFA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PFA和LPTFE含量绘制的粗糙度、光泽度和接触角测试的归一化结果(实施例2)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18显示对于包括PFA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PFA和LPTFE含量绘制的RAT和TWI摩擦力测试(实施例3和4)、粘合测试(实施例8)、烹饪脱离测试(实施例5)和粗糙度、光泽度和接触角测试(实施例2)的归一化结果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19显示对于包括FEP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FEP和LPTFE含量绘制的RAT环境起始(实施例3)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20显示对于包括FEP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FEP和LPTFE含量绘制的RAT环境10%(实施例3)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21显示对于包括FEP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FEP和LPTFE含量绘制的TWI 1000(实施例4)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22显示对于包括FEP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FEP和LPTFE含量绘制的TWI 2000(实施例4)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23显示对于包括FEP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FEP和LPTFE含量绘制的TWI 3000(实施例4)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24显示对于包括FEP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FEP和LPTFE含量绘制的甜酥饼干面团烹饪脱离(实施例5)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25显示对于包括FEP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FEP和LPTFE含量绘制的披萨干面团烹饪脱离(实施例5)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26显示对于包括FEP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FEP和LPTFE含量绘制的鸡肉烹饪脱离(实施例5)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27显示对于包括FEP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FEP和LPTFE含量绘制的粗糙度(实施例2)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28显示对于包括FEP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FEP和LPTFE含量绘制的光泽度(实施例2)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29显示对于包括FEP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FEP和LPTFE含量绘制的接触角(实施例2)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30显示对于包括FEP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FEP和LPTFE含量绘制的瞬时力(实施例8)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31显示对于包括FEP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FEP和LPTFE含量绘制的动力(实施例8)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32显示对于包括FEP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FEP和LPTFE含量绘制的粘合测试(实施例8)的归一化结果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33显示对于包括FEP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FEP和LPTFE含量绘制的RAT和TWI摩擦力测试(实施例3和4)的归一化结果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34显示对于包括FEP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FEP和LPTFE含量绘制的烹饪脱离(实施例5)的归一化结果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35显示对于包括FEP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FEP和LPTFE含量绘制的粗糙度、光泽度和接触角测试的归一化结果(实施例2)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36显示对于包括FEP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FEP和LPTFE含量绘制的RAT和TWI摩擦力测试(实施例3和4)、粘合测试(实施例8)、烹饪脱离测试(实施例5)和粗糙度、光泽度和接触角测试(实施例2)的归一化结果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37显示对于包括PFA和FEP(MPF)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MPF和LPTFE含量绘制的RAT环境起始(实施例3)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38显示对于包括PFA和FEP(MPF)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MPF和LPTFE含量绘制的RAT环境10%(实施例3)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39显示对于包括PFA和FEP(MPF)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MPF和LPTFE含量绘制的TWI 1000(实施例4)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40显示对于包括PFA和FEP(MPF)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MPF和LPTFE含量绘制的TWI 2000(实施例4)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41显示对于包括PFA和FEP(MPF)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MPF和LPTFE含量绘制的TWI 3000(实施例4)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42显示对于包括PFA和FEP(MPF)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MPF和LPTFE含量绘制的甜酥饼干面团烹饪脱离(实施例5)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43显示对于包括PFA和FEP(MPF)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MPF和LPTFE含量绘制的披萨干面团烹饪脱离(实施例5)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44显示对于包括PFA和FEP(MPF)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MPF和LPTFE含量绘制的鸡肉烹饪脱离(实施例5)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45显示对于包括PFA和FEP(MPF)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MPF和LPTFE含量绘制的粗糙度(实施例2)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46显示对于包括PFA和FEP(MPF)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MPF和LPTFE含量绘制的光泽度(实施例2)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47显示对于包括PFA和FEP(MPF)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MPF和LPTFE含量绘制的接触角(实施例2)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48显示对于包括PFA和FEP(MPF)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MPF和LPTFE含量绘制的瞬时力(实施例8)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49显示对于包括PFA和FEP(MPF)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MPF和LPTFE含量绘制的动力(实施例8)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50显示对于包括PFA和FEP(MPF)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MPF和LPTFE含量绘制的粘合测试(实施例8)的归一化结果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51显示对于包括PFA和FEP(MPF)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MPF和LPTFE含量绘制的RAT和TWI摩擦力测试(实施例3和4)的归一化结果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52显示对于包括PFA和FEP(MPF)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MPF和LPTFE含量绘制的烹饪脱离(实施例5)的归一化结果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53显示对于包括PFA和FEP(MPF)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MPF和LPTFE含量绘制的粗糙度、光泽度和接触角测试的归一化结果(实施例2)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54显示对于包括PFA和FEP(MPF)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MPF和LPTFE含量绘制的RAT和TWI摩擦力测试(实施例3和4)、粘合测试(实施例8)、烹饪脱离测试(实施例5)和粗糙度、光泽度和接触角测试(实施例2)的归一化结果的第一等高线图以及第一曲线中的富含HPTFE区域的第二曲线;

图55是通过包含HPTFE、PFA和LPTFE的涂层的玻璃布的样品F(33)(实施例6)的光源的图;

图56是通过样品对照F(46)即包括仅含HPTFE的涂层的玻璃布(实施例6)的光源的图;

图57是实施例6中所用的裸光源的图。

本文中给出的实例示意了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这样的实例不应理解为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发明详述

本发明提供共混含氟聚合物组合物,其在一个示例性应用中,可用作柔性基材涂层,任选地用作之前已用底漆、或底漆和/或中间漆涂覆的柔性基材涂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为至少一种低分子量聚四氟乙烯(LPTFE)和至少一种可熔融加工的含氟聚合物(MPF)的共混物。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包含含有至少一种例如高分子量聚四氟乙烯(HPTFE)的含氟聚合物的含氟聚合物基础组分,并且还另外包括LPTFE/MPF共混含氟组合物。在施加于柔性基材(任选地在底漆、或底漆和/或中间漆上)之后,然后固化,本发明的组合物形成具有改进的耐磨性和/或改进的离型特性和/或增加的半透性/透明性和/或改进的抗渗性的涂层。本发明的组合物也可用于制造具有高度透明度和抗渗性的膜。本发明的组合物的粉末形式可以熔融或糊料挤出以形成具有改进抗渗性的颗粒。

例如,本发明的涂料组合物可施加到的合适的柔性基材包括通常用于例如连续烤箱的食物传送带类型的玻璃布、用于运动场屋顶和雷达圆顶的类型的建筑织物,以及热密封带、电路板、烹饪板和帐篷织物。“玻璃布”或“玻璃布”是由织造纤维例如亚麻布、玻璃或棉制成的纺织品材料。

可用本发明的涂料组合物涂布的其他柔性基材包括含有天然或合成纤维或丝的任何材料,例如包括短纤维、填充纤维、纱、线、纺织品、非织造布、金属丝布、绳索、传动带、缆索和织带。可用本发明的涂料组合物涂布的示例性纤维材料包括天然纤维、例如蔬菜、动物和矿物纤维包括棉、全棉牛仔布、毛、丝、陶瓷纤维和金属纤维,以及合成纤维,例如编织碳面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对位芳纶纤维包括聚对亚苯基对苯二甲酰胺或得自E.I.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的Kevlar间位芳纶纤维例如得自E.I.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的Nomex聚苯硫醚纤维例如得自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的Ryton聚丙烯纤维、聚丙烯酸纤维、聚丙烯腈(PAN)纤维,例如得自Zoltek Corporation的Zoltek和尼龙-聚酯纤维,例如得自Invista North America的Dacron

所述柔性基材可在施用本发明的涂料组合物之前任选用底漆(或底涂料)和/或中间漆涂布。底漆和中间漆可为任何类型的含氟聚合物基涂料,并且广泛可用市售基于高分子量PTFE的涂料。底漆和/或中间漆的特定组合物可广泛变化,并且相对于本文中公开的涂层所显示的改进特性并不是关键的。

尤其,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涂料组合物可应用于下部涂料或底层涂料(undercoat)上。底层涂料可为底漆(basecoat),所述底漆为任选地与一种或多种中间漆一起直接施加于下面的基材上的涂料(有时称为底漆(primer))。在这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涂料在本文中称为“外涂料”或“面漆”,且这些术语通常可互换。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涂料组合物可被直接施加于基材以形成与基材直接接触的涂料,由此,所述涂料不被施加于任何底漆上。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涂料体系可自身也为底漆。

在另一个应用中,具有高透光性和极好抗渗性的自支撑膜可由本发明的组合物流延。例如,可由本发明的组合物通过将组合物流延到合适的表面并在干燥和固化后从其上移开来形成膜。

在另一个应用中,可制备具有本文所述的组合物的粉末,然后分散到溶液中,或可例如通过糊料或熔融挤出进行挤出以形成具有增强抗渗性的颗粒。

在本文所述第一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组合物通常包括至少一种低分子量PTFE(LPTFE)和至少一种可熔融加工的含氟聚合物(MPF)的共混含氟聚合物组合物。

在本文所述第二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组合物通常包括至少一种含氟聚合物基础组分和共混含氟聚合物组合物。含氟聚合物基础组分通常为高分子量PTFE(HPTFE)。共混含氟聚合物组合物包括至少一种低分子量PTFE(LPTFE)和至少一种可熔融加工的含氟聚合物(MPF)。

I.第一实施方案

在第一实施方案中,组合物为至少一种低分子量PTFE(LPTFE)和至少一种可熔融加工的含氟聚合物(MPF)的共混物。以下讨论合适的含氟聚合物组分和共混物,其也在2009年5月19日提交的名称为“Blended Fluoropolymer Compositions”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第12/468,580号中进行了讨论,所述专利转让给本发明的受让人,其公开内容清楚地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A.低分子量聚四氟乙烯(LPTFE)

本发明的共混含氟聚合物组合物的第一含氟聚合物可为聚四氟乙烯(PTFE)的液体分散体,尤其可为具有低分子量(LPTFE)和/或任选如下详述的其他性质的PTFE的液体分散体。

在大多数实施方案中,LPTFE的液体分散体将为水性分散体,但LPTFE可分散在其他溶剂中和/或原本在水相中的LPTFE可被相转移到另外的溶剂例如有机溶剂(包括己烷、丙酮或乙醇)中。

当LPTFE如上所述制备时,如通过适宜的方式例如通过激光衍射按ISO 13320所测得,其平均颗粒尺寸通常将为1.0微米(μm)或更低、0.9微米(μm)或更低、0.75微米(μm)或更低、0.5微米(μm)或更低、0.4微米(μm)或更低、0.3微米(μm)或更低、或0.2微米(μm)或更低。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PTFE的平均颗粒尺寸可小至30、50、100或150nm,或大至200、250或350nm。

LPTFE的数均分子量(Mn)通常将低于500,000,在大多数实施方案中,可例如低至10,000或更大、20,000或更大、或25,000或更大,或可高至200,000或更低、100,000或更低、或70,000或更低、60,000或更低、或50,000或更低。

表征LPTFE的分子量的一种替代方式是用通过适宜的方法例如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得的其第一熔融温度(Tm),该LPTFE第一熔融温度(Tm)可或等于或低于335℃。在其他实施方案中,LPTFE的第一熔融温度可或等于或低于332℃,或等于或低于330℃,或等于或低于329℃,或等于或低于328℃,或等于或低于327℃,或等于或低于326℃,或等于或低于325℃。

LPTFE可以经稳定的、未经稳定的或经最低程度地稳定的水性分散体的形式提供。本文中用到的“未经稳定的”或“经最低程度地稳定的”指常规表面活性剂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基于LPTFE水性分散体的重量计的含量低于1.0重量%的水性分散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PTFE分散体可以具有低于1.0重量%的表面活性剂、低于0.8重量%的表面活性剂、低于0.6重量%的表面活性剂或甚至低于0.5重量%的表面活性剂的水性分散体的形式提供。在其他实施方案中,LPTFE分散体可以“经稳定的”通常具有1-12重量%的表面活性剂的水性分散体的形式提供。但所采用的稳定方案的性质不是本发明的关键特征。

此外,如下面将讨论的,LPTFE还可以固体微粉的形式提供。

LPTFE通常将呈低分子量PTFE均聚物的形式。但在其他实施方案中,LPTFE可含少量改性共聚单体,在这种情况下,LPTFE为本领域中称为“改性PTFE”或“痕量改性PTFE”的共聚物。改性共聚单体的实例包括全氟丙基乙烯基醚(PPVE)、其他改性剂如六氟丙烯(HFP)、三氟氯乙烯(CTFE)、全氟丁基乙烯(PFBE)、或其他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如全氟甲基乙烯基醚(PMVE)或全氟乙基乙烯基醚(PEVE)。相对于PTFE而言,改性共聚单体通常以例如低于1重量%的量存在。

适宜的LPTFE分散体包括可得自中国成都Chenguang R.I.C.I(610036)的SFN-D以及可得自DuPont的TE3877N。其他示例性的LPTFE微粉包括可得自Dyneon LLC的Dyneon TF-9207、可得自Daikin Industries,Inc.的LDW-410及均可得自Laurel Products的MP-25、MP-55、MP-8T和UF 8TA。

这些含氟聚合物具有下表1中所示的特性:

表1

示例的低分子量聚四氟乙烯(LPTFE)的特性

下面讨论可用于本发明中的LPTFE的示例性类型。

i.通过分散聚合或乳液聚合制备且其后不经团聚、辐照或热降解的LPTFE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LPTFE通过本领域中称为分散聚合或乳液聚合的聚合过程制备。这些聚合过程可用链转移剂进行,链转移剂将减小所制备的含氟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和/或可经由将控制聚合过程使形成具有低分子量的PTFE(LPTFE)的直接聚合颗粒的液体分散体的其他方法进行。

在这些实施方案中,LPTFE在通过分散聚合或乳液聚合产生后不经团聚、辐照或热降解。特别地,所述LPTFE在其制备过程中未经任何团聚步骤,因此保持小的平均颗粒尺寸。此外,所述LPTFE未经热降解来减小其分子量。另外,所述LPTFE也未经例如高能电子束的辐照来减小其分子量。在这些实施方案中,当经受电子顺磁共振(EPR)或电子自旋共振(ESR)谱图法时,所述LPTFE分散体将不呈现出谱图和/或将在检测极限之下,这与被辐照的PTFE相反,后者呈现出谱图和/或将具有可检测到的自由基。

这些类型的LPTFE分散体以水性分散体提供,所述水性分散体通过制备直接聚合的LPTFE的受控分散或乳液聚合过程获得,其后不经团聚、热降解或辐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这些类型的LPTFE分散体不同于市售的其他PTFE材料。

首先,这些类型的LPTFE分散体不同于通过本领域中称为颗粒聚合或悬浮聚合的聚合过程所产生的PTFE,颗粒聚合或悬浮聚合将产生本领域中称为粒状PTFE树脂或粒状PTFE模塑粉的PTFE。粒状PTFE树脂通常具有高分子量,例如数均分子量(Mn)为至少1,000,000或更高,且第一熔融温度(Tm)高于335℃,通常远高于335℃。粒状PTFE树脂通常以包括平均颗粒尺寸为若干微米、通常10-700微米(μm)的颗粒的固体粉末形式提供。这些树脂还可提供为平均颗粒尺寸为例如20-40微米(μm)的细切树脂。

此外,这些类型的LPTFE分散体可不同于由高分子量粒状PTFE树脂经辐照或热降解而降解形成平均颗粒尺寸通常介于0.2到20微米(μm)之间的称为粒状PTFE微粉的低分子量材料所制备的低分子量材料。粒状PTFE微粉的实例包括可得自DuPont的ZonylMP1200、MP1300和MP1400树脂(Zonyl为E.I.du Pont de Nemours & Co.的注册商标)。

其次,这些类型的LPTFE分散体也不同于不使用链转移剂进行的分散或乳液聚合所制得的高分子量PTFE分散体,无链转移剂的聚合形成数均分子量(Mn)至少为1,000,000或更高且第一熔融温度(Tm)高于335℃、通常远高于335℃的高分子量PTFE。这些高分子量PTFE分散体通常利用含量高于1.0重量%、通常远高于1.0重量%的常规表面活性剂稳定。

此外,这些类型的LPTFE分散体也不同于通过分散或乳液聚合产生并在其后凝聚或团聚的高分子量PTFE分散体。

此外,这些类型的LPTFE分散体不同于通过分散或乳液聚合产生的高分子量PTFE分散体在其后凝聚或团聚、然后经热降解或辐照形成本领域中称为PTFE微粉的低分子量PTFE粉,所述低分子量PTFE粉以颗粒尺寸介于0.2和20微米(μm)之间的固体粉形式提供以用于例如挤出或其他应用。PTFE微粉的实例包括可得自DuPont的ZonylMP1000、MP1100、MP1500和MP1600树脂(Zonyl为E.I.du Pont de Nemours & Co.的注册商标)。但如下面所讨论的,这些类型的LPTFE微粉也可用在本发明中。

第三,这些类型的LPTFE分散体不同于通过在链转移剂的存在下经分散或乳液聚合得到并然后团聚形成平均颗粒尺寸介于例如0.2和20微米(μm)之间的PTFE微粉的LPTFE微粉。

ii.LPTFE微粉

在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方案中,LPTFE可为LPTFE微粉的形式。

第一类型的LPTFE微粉得自通过分散或乳液聚合产生的高分子量PTFE分散体,其在其后凝聚或团聚、然后经热降解或辐照形成本领域中称为PTFE微粉、而在本文中称为LPTFE微粉的低分子量PTFE粉,所述低分子量PTFE粉通常以颗粒尺寸通常介于0.2和20微米(μm)之间的固体粉形式提供。

这些类型的LPTFE微粉的实例包括可得自DuPont的ZonylMP1000、MP1100、MP1500和MP1600树脂(Zonyl为E.I.du Pont de Nemours & Co.的注册商标);和均可得自Laurel Products的MP-25、MP-55和UF-8TA。

第二类型的LPTFE微粉得自高分子量粒状PTFE树脂,其经辐照或热降解形成颗粒尺寸通常介于2和20微米(μm)之间的称为粒状PTFE微粉的低分子量材料。

这些类型的LPTFE微粉的实例包括可得自DuPont的ZonylMP1200、MP1300和MP1400树脂(Zonyl为E.I.du Pont de Nemours & Co.的注册商标)和可得自Laurel Products的MP-8T和MP-10。

第三类型的这些类型的LPTFE微粉通过在链转移剂的存在下的分散或乳液或悬浮聚合聚合,并可随后团聚形成平均颗粒尺寸通常介于例如0.2和20微米(μm)之间的LPTFE微粉。

B.可熔融加工的含氟聚合物(MPF)

共混含氟聚合物组合物的第二含氟聚合物可为一种或多种可熔融加工的含氟聚合物(MPF)的液体分散体,所述可熔融加工的含氟聚合物为例如全氟烷氧基聚合物(PFA)(四氟乙烯(TFE)与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包括甲基氟代烷氧基聚合物(MFA)(四氟乙烯(TFE)与全氟甲基乙烯基醚(PMVE)的共聚物)和乙基氟代烷氧基聚合物(EFA)(四氟乙烯(TFE)与全氟乙基乙烯基醚(PEVE)的共聚物);和氟化乙烯丙烯(FEP)。

MPF可通过本领域中称为分散聚合或乳液聚合的聚合过程产生。这些聚合过程可利用链转移剂进行,链转移剂减小所产生的含氟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和/或可经由由此控制聚合过程形成MPF的直接聚合颗粒的液体分散体的其他方法进行。

在大多数实施方案中,MPF在通过分散聚合或乳液聚合产生后不经团聚、辐照或热降解。特别地,如下所述,MPF在其制备过程中不经任何团聚步骤,因此保持小的平均颗粒尺寸。

在大多数实施方案中,MPF的液体分散体为水分散体,但MPF可分散在其他溶剂中和/或原本在水相中的MPF可被相转移到另外的溶剂例如有机溶剂(包括己烷、丙酮或乙醇)中。

当如上所述产生时,MPF的平均颗粒尺寸通常为1.0微米(μm)或以下、0.9微米(μm)或更小、0.75微米(μm)或更小、0.5微米(μm)或更小、0.4微米(μm)或更小、0.3微米(μm)或更小、或0.2微米(μm)或更小。特别地,MPF的平均颗粒尺寸可例如小至30、50、100或150nm,或大至200、250或350nm。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也可使用MPF粉。

MPF可以提供经稳定的、未经稳定的或经最低程度地稳定的水分散体的形式。本文中用到的“未经稳定的”或“经最低程度地稳定的”指常规表面活性剂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基于MPF水分散体的重量计的含量低于1.0重量%的水分散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MPF分散体可以提供为具有低于1.0重量%的表面活性剂、低于0.8重量%的表面活性剂、低于0.6重量%的表面活性剂或甚至低于0.5重量%的表面活性剂的水分散体的形式。在其他实施方案中,MPF分散体可以提供为通常具有1-12重量%的表面活性剂的“经稳定的”水分散体的形式。

通常,如按ASTM D1238所测得,MPF的熔体流动速率(MFR)高于0.5g/10分钟,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为约2g/10分钟或更高。

此外,MPF通常含共聚单体,即含约3.0重量%或更高例如4.0重量%或更高、4.5重量%或更高、5.0重量%或更高、5.5重量%或更高、或6.0重量%或更高的一种或多种非四氟乙烯(TFE)的单体。

适宜的MPF分散体包括可得自DuPont的TE7224(PFA)、可得自Dyneon LLC的6900Z(PFA)、可得自DuPont的TE9568(FEP)、可得自Daikin的Neoflon ND-110(FEP)和可得自Solvay的Hyflon XPH 6202-1。这些MPF分散体具有下表2中所示的特性:

表2

示例的可熔融加工含氟聚合物(MPF)的特性

C.LPTFE/MPF共混组合物

为形成本发明的共混含氟聚合物组合物,将LPTFE液体分散体与MPF液体分散体共混在一起。当使用液体分散体时,分散体可具有不同的固含量,本领域技术人员会认识到,液体LPTFE和MPF分散体的湿重可基于分散体的固含量和所得共混组合物中所需的LPTFE和MPF的所需相对重量百分数比率来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当LPTFE和MPF以具有上述小平均颗粒尺寸的液体分散体的形式提供时,在共混分散体后,在其中分散体被例如干燥或熔融的后续加工步骤之前,LPTFE和MPF的颗粒将在亚微米水平上彼此接触。如上面所讨论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LPTFE和MPF在共混前不团聚,以致LPTFE和MPF的亚微米相互作用被认为将促进干燥或固化的含氟聚合物共混物的特定结晶形式的形成,据认为,这对于获得用本共混组合物所获得的有利结果很重要。尽管在很多应用中预期液体状态的组分的共混,在其他应用中,粉末共混也是可取的,如在本实施例中当用作LPTFE组分应用的微粉的有效性所示的那样。

下面所述的共混含氟聚合物组合物中LPTFE和MPF的相对比率、分数或重量百分数基于的是LPTFE和MPF含氟聚合物的总固体重量,不包括非LPTFE和MPF的其他含氟聚合物以及可能存在的非含氟聚合物组分如水或其他溶剂、表面活性剂、颜料、填料和其他组合物。

LPTFE可包含少至5重量%、10重量%或15重量%、或多至85重量%、90重量%或95重量%的共混含氟聚合物组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LPTFE可包含40重量%至60重量%的共混组合物,例如约50重量%的共混含氟聚合物组合物。MPF可包含多至85重量%、90重量%或95重量%、或少至5重量%、10重量%或15重量%的共混含氟聚合物组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MPF可包含40重量%至60重量%的共混含氟聚合物组合物,例如50重量%的共混组合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LPTFE和MFA的共混物可包含35重量%至90重量%的MFA和10重量%至65重量%的LPTFE。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这样的共混物可包含35重量%至76重量%的MFA和24重量%至65重量%的LPTFE。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这样的共混物可包含56重量%至76重量%的MFA和24重量%至44重量%的LPTFE。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这样的共混物可包含63重量%至70重量%的MFA和30重量%至37重量%的LPTFE。在再一个实施方案中,这样的共混物可包含67重量%的MFA和33重量%的LPTFE。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LPTFE和FEP的共混物可包含25重量%至90重量%的FEP和10重量%至75重量%的LPTFE。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这样的共混物可包含35重量%至90重量%的FEP和10重量%至65重量%的LPTFE。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这样的共混物可包含35重量%至55重量%的FEP和45重量%至65重量%的LPTFE、或60重量%至90重量%的FEP和10重量%至40重量%的LPTFE。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这样的共混物可包含40重量%至50重量%的FEP和50重量%至60重量%的LPTFE、或75重量%至85重量%的FEP和15重量%至25重量%的LPTFE。在再一个实施方案中,这样的共混物可包含50重量%的FEP和50重量%的LPTFE、或75重量%的FEP和25重量%的LPTFE。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LPTFE和PFA的共混物可包含37重量%至80重量%的PFA和20重量%至63重量%的LPTFE。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这样的共混物可包含37重量%至65重量%的PFA和35重量%至63重量%的LPTFE。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这样的共混物可包含43重量%至63重量%的PFA和37重量%至57重量%的LPTFE。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这样的共混物可包含50重量%至60重量%的PFA和40重量%至50重量%的LPTFE。在再一个实施方案中,这样的共混物可包含53重量%的PFA和47重量%的LPTFE。

当使用液体分散体时,分散体可具有不同的固体含量。待共混的第一和第二含氟聚合物的水性分散体的湿重可基于分散体的固体含量和含氟聚合物的期望相对重量百分比来选择。也可以共混含氟聚合物的粉末,然后,根据需要进行分散。

根据需要,本文所述的涂料组合物还可包含合适的添加剂,例如表面活性剂、填料、强化添加剂和颜料。

所述涂料组合物可通过任何标准配制技术如简单添加和低剪切混合制备。所述涂料组合物可通过任何已知技术施加于底漆和/或中间漆上,然后固化以提供涂层具有改进的光泽度、不粘性及耐磨和耐划伤性的经涂覆的柔性基材。底漆和/或中间漆的具体组成可宽幅变化,且对于本文中所公开的涂料所具有的改进性质而言不认为是关键的。然而,如在下列实施例中观察到的,当在本发明涂层下不使用底漆或中间漆的情况下,可获得改进的对油和油脂侵入的耐受性。

所述涂层可施加至介于15到80微米之间的干膜厚度(DFT),具体取决于应用,并且可在约400℃以上的温度下固化2到10分钟,具体取决于施加厚度。取决于期望的应用和厚度的程度,所述涂层可应用为几层。

II.第二实施方案

在第二实施方案中,组合物包含含氟聚合物基础组分,例如高分子量聚四氟乙烯(HPTFE),以及上述量的LPTFE/MPF共混含氟聚合物组合物。

A.含氟聚合物基础组分

含氟聚合物基础组分包含至少一种含氟聚合物,例如聚四氟乙烯(PTFE)、四氟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ETFE)、四氟乙烯与全氟(烷基乙烯基醚)(PAVE)的共聚物、四氟乙烯与全氟(乙基乙烯基醚)(PEVE)的共聚物、四氟乙烯与全氟(丙基乙烯基醚)(PPVE)的共聚物、四氟乙烯与全氟(甲基乙烯基醚)(PMVE)的共聚物、四氟乙烯与六氟丙烯(FEP)的共聚物、四氟乙烯和全氟乙烯基醚(PFA)与聚偏二氟乙烯(PVDF)的共聚物、及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和偏二氟乙烯的共聚物(THV)、以及其他全氟化聚合物。也可使用基于PTFE的含氟弹性体。

通常,含氟聚合物基础组分将为一种或多种全氟化的含氟聚合物,特别地,将为一种或多种常规的高分子量PTFE(HPTFE)组分。

HPTFE的数均分子量(Mn)通常为至少500,000或更高,并可为至少1,000,000或更高,液体分散体和/或粉形式的适宜HPTFE可从许多商业来源得到。液体HPTFE分散体通常含表面活性剂以便稳定,但表面活性剂通常低于1.0重量%的“未经稳定的”HPTFE分散体也可得到并也可使用。当使用粉末时,通常将所述粉末分散在液体中来制备涂料组合物。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HPTFE可包含少量改性共聚单体,在这种情况下,HPTFE为本领域中称为“改性PTFE”或“痕量改性PTFE”的共聚物。改性共聚单体的实例包含全氟丙基乙烯基醚(PPVE)、其他改性剂如六氟丙烯(HFP)、三氟氯乙烯(CTFE)、全氟丁基乙烯(PFBE)、或其他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如全氟甲基乙烯基醚(PMVE)或全氟乙基乙烯基醚(PEVE)。改性共聚单体通常以例如低于HPTFE的重量的1重量%的量存在。

B.LPTFE/MPF共混组合物

LPTFE/MPF共混组合物为以上针对第一实施方案描述的那些。

C.HPTFE/LPTFE/MPF共混组合物

为形成本发明组合物,可将本发明的涂料组合物的组分的水性分散体在例如缓慢搅拌下或通过将最大限度地减少含氟聚合物颗粒的团聚、凝聚或原纤化可能性的另一低或中剪切方法以任何顺序共混。当使用液体分散体时,分散体可具有不同的固含量,本领域技术人员会认识到,液体HPTFE、LPTFE和MPF分散体的湿重可基于分散体的固含量和所得共混组合物中所需的HPTFE、LPTFE和MPF的所需相对重量百分数比率来选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基于本发明组合物的所有含氟聚合物组分的固含量计,含氟聚合物基础组分的含量可为少至1重量%、2重量%、4重量%、10重量%、30重量%、35重量%、40重量%、45重量%、55重量%、60重量%或70重量%、或多至80重量%、90重量%、95重量%、96重量%或98重量%,或前述值的任何对之间限定的范围,共混含氟聚合物组合物的组分的一种或两种的含量为少至1重量%、2重量%、4重量%、5重量%、10重量%或20重量%、或多至30重量%、40重量%、45重量%、55重量%、60重量%、65重量%、70重量%、96重量%、98重量%、99重量%,或前述值的任何对之间限定的范围。

在特定的实施方案中,基于组合物的所有含氟聚合物的总含量计,含氟聚合物基础组分可为例如60重量%至98重量%之间、70重量%至98重量%之间或82重量%至96重量%。基于组合物的所有含氟聚合物的总含量计,LPTFE/MPF共混含氟聚合物为例如2重量%至40重量%、2重量%至30重量%、或4重量%至18重量%。

就LPTFE和MPF相对于彼此的量而论,在特定的实施方案中,基于LPTFE和MPF组分的合并固含量计,LPTFE的含量可为33重量%至66重量%、40重量%至60重量%、45重量%至55重量%或为50重量%,基于LPTFE和MPF组分的合并固含量计,MPF的含量为33重量%至66重量%、40重量%至60重量%、45重量%至55重量%或为50重量%。换句话说,基于LPTFE和MPF组分的合并固含量计,LPTFE/MPF比率可介于2∶1和1∶2之间、1.5∶1和1∶1.5之间、1.2∶1和1∶1.2之间、或可为1∶1。

当使用液体分散体时,分散体可具有不同的固体含量。第一和第二含氟聚合物的水性分散体的湿重可基于分散体的固体含量和含氟聚合物的期望相对重量百分比来选择。也可以共混含氟聚合物的粉末,然后分散。

根据需要,本文所述的涂料组合物还可包含合适的添加剂,例如表面活性剂、填料、强化添加剂和颜料。

所述涂料组合物可通过任何标准配制技术如简单添加和低剪切混合制备。所述涂料组合物可通过任何已知技术施加于底漆和/或中间漆上,然后固化以提供涂层具有改进的光泽度、不粘性及耐磨和耐划伤性的涂布基材。底漆和/或中间漆的具体组成可宽幅变化,且对于本文中所公开的涂层所具有的改进性质而言不认为是关键的。然而,如在下列实施例7中观察到的,当在本发明涂层下不使用底漆或中间漆的情况下,可获得改进的对油和油脂侵入的耐受性。

所述涂层可施加至介于15到80微米之间的干膜厚度(DFT),具体取决于应用,并且可在约400℃以上的温度下固化2到10分钟,具体取决于施加厚度。取决于期望的应用和厚度的程度,所述涂层可应用为几层。

已发现,分散体的共混将促进HPTFE、LPTFE和MPF在亚微米水平上的相互作用,从而促进均匀共混,以便当共混含氟聚合物组合物被干燥时形成代表含氟聚合物的真正合金的晶体结构,这样的晶体结构的熔化特性不同于个体含氟聚合物的那些。该共混含氟聚合物组合物可被用来提供具有改进的耐磨性、光泽度和更高的接触角的涂层。

III.物理性质

由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案的组合物制备的涂料和膜可显示一种或更多种下列特性,以及由下列实施例证实的其他特性。

当施加于基材(或直接施加于基材或施加于下面的涂层上)时,如对水滴应用杨氏公式所测得,本发明的涂料组合物显示至少100°的接触角,并可具有例如至少110°、120°、125°、130°、或135°的接触角。接触角可用任何适宜的市售仪器如可得自德国汉堡Kruss GmbH的“Drop Shape Analysis”系统(DSA10)按ASTM D7334-08测定。

当施加于基材(或直接施加于基材或施加于下面的涂层上)或形成为膜时,如下列实施例2中根据EN ISO 13565所测得,本发明的涂料组合物显示低于1.5微米的表面粗糙度(Ra,粗糙度轮廓的算术平均差,单位微米),并可具有例如低于1.3微米、1.2微米或1.0微米的表面粗糙度。

当施加于基材(或直接施加于基材或施加于下面的涂层上)或形成为膜时,如用任何适宜的市售仪器如可得自Byk-Gardner的Micro光泽度60°光泽计按如下标准:BS3900/D5、DIN EN ISO 2813、DIN 67530、EN ISO 7668、ASTM D523、ASTM D1455、ASTM C346、ASTM C584、ASTM D2457、JIS Z 8741、MFT 30064、TAPPI T 480于60°下所测得,本发明的涂料组合物显示至少15的光泽度测定值(以%反射率表示),并可具有例如至少25、30、35、40或45的光泽度测定值。测定单位以%反射率表示。

当施加于基材(或直接施加于基材或施加于下面的涂层上)或形成为膜时,根据下述实施例6获得的本发明的组合物显示至少60%的透光性,并且可具有例如至少70%、至少75%或至少80%的透光性。

当施加于基材(或直接施加于基材或施加于下面的涂层上)或形成为膜时,如通过下述实施例8中所述的剥离试验所测量的,根据下述实施例8获得的本发明的组合物显示粘性,至少4lb/f、至少5lb/f、至少6lb/f或至少7lb/f的瞬时力,和至少4lb/f、至少5lb/f、至少6lb/f或至少7lb/f的动力。

实施例

下面的非限制性实施例将示意本发明的各种特征和特性,这些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整个实施例中和本文中的其他地方,百分数以重量计,另有指出除外。

实施例1

示例性组合物和向柔性基材如玻璃布的施加

在本实施例中,涂料由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案的共混含氟聚合物的组合物制成,和由高分子量PTFE(HPTFE)以及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共混含氟聚合物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这些组合物涂布到玻璃布的底漆和/或中间漆上,并且所得的涂层体系用于检测耐磨性、离型特性和在其他实施例中的其他特性。

表3A和3B分别给出了底漆和中间漆的配方并以湿重分数表示,而表3C给出面漆组分,以干重分数表示。

表3A

底漆配方

表3B

中间漆配方

表3C

面漆配方

面漆的含氟聚合物组分如下:

PTFE(HPTFE)-Solvay D3112X,固体=60%。

MFA-Solvay Hyflon MFA XPH 6202-1,Lot#Lab,固体=27.2%。

PFA-du Pont PFA TE7224,Lot#0804330005,固体=58.6%)。

FEP-du Pont FEP TE9568,固体=54.0%。

LPTFE-SFN-D,成都,除了面漆F(44)为Dyneon 9207TF PTFE微粉制造,面漆F(45)为UF 8TA表面处理的PTFE微粉制成。

THV-Dyneon THV 340C,固体=50.0%,使用Versamid交联剂。

PAI-PPS-PAI:Whitford D7949 PAI溶液,PPS:Chevron Phillips Ryton PPS。

所有涂料组合物在中等剪切力下用标准混合机混合5-7分钟。所有混合的涂料在实验室中用取样棒施加到玻璃布上。玻璃布基材等级如上述表3A所示,由PD Interglas或Porcher Industries制造。涂层基材在设定为260℃(500℉)的实验室箱式烤箱进行闪蒸2分钟,然后在设定为400℃(752℉)的实验室箱式烤箱中固化1分钟。

对照样品是利用常规PTFE分散体由SFC(先进的柔性复合材料)产生的标准产品,并且没有对这些样品施加修饰或进一步涂层。底漆、中间漆和对照样品的面漆的PTFE都是标准PTFE分散体。

由于在一些试验中的线速度条件,温度下的停留时间下降。在这些实例中,样品在实验箱烤箱中在430℃温度下后固化2分钟。测量基材温度并保持在430℃温度下45至52秒。样品经过全测量步骤以测定停留时间对特性是否有影响。前述样品在表中标注为“再固化”或“再固化的”。

实施例2

测定粗糙度、光泽度和接触角

在该实施例中测定涂层的粗糙度、光泽度和接触角。试验记录如下。

粗糙度。根据EN ISO 13565使用提供痕量表面的装配有分析仪的指针型表面粗糙度检测仪,例如如下:Mitutoyo Surftest 402表面粗糙度检测仪和分析仪,得自Mitutoyo Canada,2121 Meadowvale Blvd,Mississauga,Toronto,Ontaria,ON L5N 5Nl,和Perthometer M2P/M3P/M4P表面粗糙度检测仪和分析仪(Mahr GmbH-Carl-Mahr-Str.1,D-37073 Góttingen,德国)。这些仪器测量Ra(粗糙度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以微米测量)和Pc(峰计数)。

程序如下。首先,制备待测样品。由于大多数测量仪的构型,其可要求切割样品以获得可用于检测仪的平的表面。将检测仪粗糙度范围设定为比预计待测粗糙度稍高的水平。设定路径长度、标尺放大和测量单位(英制或米制)。使用已知参考标准根据制造商说明校对检测仪。以相同的方式测量样品表面的粗糙度。进行至少6次试验。

光泽度。光泽度的测量通过得自Sheen Instruments的Mini光泽度meter 110V 20°-60°在60°角获得。光泽度计符合以下标准:BS3900/D5,DIN EN ISO 2813,DIN 67530,EN ISO 7668,ASTM D523,ASTM D1455,ASTM C346,ASTM C584,ASTM D2457,JIS Z 8741,MFT 30064,TAPPI T480。测量单位以%反射率表示。

接触角。按ASTM D7334-08用得自德国汉堡的Kruss GmbH的“Drop Shape Analysis”系统(DSA 10)按杨氏公式对水滴测定接触角并以度表示。

下列表4中给出结果:

表4

粗糙度、光泽度和接触角

上述表4的结果显示当施加到玻璃基材上时,相对于对照面漆,根据本发明第一和第二实施方案中制造的涂料组合物显示显著的光滑度提高、光泽度提高和水的接触角增加。

实施例3

往复磨损试验

往复磨损试验(RAT)根据本实施例最后给出的试验程序在各个涂层上进行。结果示出于下表5中:

表5

往复磨损试验(RAT)

上述表中结果显示当施加到柔性玻璃基材上时,相对于对照面漆,根据本发明第一和第二实施方案中制造的面漆的线性耐磨性有高达200%的改进。

往复磨损试验(RAT)

往复磨损试验在相对于下面给出的完整试验程序的如下改进条件下进行:(1)涂层样品进行试验直至暴露出10%基材;(2)用3kg负荷在环境温度下进行试验;和(3)每1000次循环更换一次Scotchbrite 3M(7447)垫。

完整试验程序如下:

范围。本试验测定涂层耐受往复的Scotch-Brite垫的耐磨性。试验涂层进行往复运动的磨损。该试验量度的是进行刷擦及因清洗所致的其他类似损伤形式的涂层的使用寿命。TM 135C专门针对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西切斯特Whitford Corporation的试验装置。但其适用于类似的试验方法,例如英国标准7069-1988中所描述的那种。

装置和材料

(1)能以固定的力支托特定尺寸的Scotch-Brite研磨垫于待试表面并能在10-15cm(4-6英寸)的距离上以往复运动移动所述垫的试验机。所述力和运动由自由下落的负载压头施加。机器必须装配计数器,优选可设定为在给定的循环数后关闭的计数器。

(2)将具有所需研磨性的Scoth-Brite垫切割成所需尺寸。Scotch-Brite垫是3M Company,Abrasive Systems Division,St Paul,MN 55144-1000制造的。不同级别的垫具有如下不同的研磨性水平:

最低--7445,7448,6448,7447,6444,7446,7440,5440--最高

Scotch-Brite垫可在最高150℃(300℉)的温度下使用。可使用与之相当的垫。

(3)加热试样的热板(任选)。

(4)在液体中进行试验所用的洗涤剂溶液或油(任选)。

程序

开始试验前必须定义结束点。通常,结束点定义为当暴露出一定量的基材时。但结束点可定义为给定的行程数,即便基材未暴露。本发明人使用受磨损区域上基材暴露10%作为结束点的标准定义。可使用其他结束点。

将待试件固定在往复的垫下。所述件必须用螺栓、夹具或带子紧固。所述件应尽可能平整并足够长以便垫不会跑到边缘外。表面中的凸起将首先磨损,而跑到边缘外可能使垫撕裂并导致过早的划痕和错误的结果。

将一片具有所需研磨性的Scotch Brite切割成压头的“脚”的精确尺寸。本发明人使用7447级作为标准,试验机上压头的“脚”的直径为5cm(2英寸)。将垫安到“脚”的底部。借助粘在脚底部的“Velcro”将Scotch-Brite垫固定于“脚”。

如果机器具有可调的行程长度,则设定所需长度。本发明人使用10cm(4英寸)行程长度作为标准。将垫下降到待试件的表面上。确保负荷是完全自由的。本发明人使用3.0kg负荷作为标准,但这是可以改变的。

如果机器装配了计数器,则设定计数器至所需的行程数。一个行程为一个方向上的运动。如果机器没有自动计数器,则必须注视计数器以便于在适当的时间关掉机器。在各种时间间隔下停止机器以更换研磨垫。垫的研磨性随着垫中填入碎屑而改变(通常变差)。本发明人每1,000个行程的时间间隔更换垫。优选以一千次行程为更换垫的时间间隔。

启动试验机。让其运行直至达到结束点或直至达到所需的行程数。

在每次启动的开始和结束时仔细检查试件。随着结束点的接近,基材将开始依稀可见。当接近结束点时,不断观察试件。当达到结束点时,停止机器。

评价

对试验机记录如下信息:

1.Scotch-Brite垫的级别和尺寸

2.压头上的负荷

3.垫更换间的行程数

4.行程长度

5.结束点的定义

6.到结束点的行程数

平行试验将提供更高的可靠性。指出结束点为单一结果还是若干结果的平均。

记录涂层的描述、膜厚及基材和表面处理。

如果试验进行到特定的行程数,则记录行程数。记录磨损量的描述,例如暴露的基材的百分数或到最初基材暴露的行程数。任选记录试验前后的膜厚和/或重量。

如果试验在升高的温度下进行,则记录试验的温度。如果用液体进行,则记录液体的详细情况。

备注/注意事项

Scotch-Brite垫的两面均可使用。垫必须精确切割至适“脚”。边缘参差不齐或垫上有麻点时将给出错误的结果。试件必须平整且无污物或其他颗粒。该试验方法与BS 7069:1988附录A1中描述的磨损试验相似。当按BS 7069试验时,试件被浸没在50cm35g/升的家用餐具洗涤剂的水溶液中。试验运行250次循环,每50次循环更换一次垫。

实施例4

泰伯(Taber)往复磨损试验

泰伯往复磨损试验根据ASTM D3389在如下条件下进行:(1)试验在泰伯5135磨耗试验机上用失重法完成;(2)弹性Calibrase轮H-18用250g负荷在各个磨耗臂上使用,并且每1000次循环更换一次轮的表面;和(3)泰伯磨损指数的计算为:

TWI=Wt(损失)(mg)/循环次数

泰伯测试一般涉及将样品(通常厚度小于12.5mm)安装到以固定速度旋转的转盘平台。以特定压力施加的两个磨耗轮下降到样品表面上。当转盘旋转时,轮被样品以大约与样品轴的切线离开的水平轴的相反方向驱动。一个磨耗轮向外周向外磨损样品,另一个向内向中心,同时真空系统移除测试中松散的碎片。

下表6中给出结果:

表6

泰伯往复磨损试验

上表6中结果显示,当施用到柔性玻璃基材时根据本发明第一和第二实施方案制造的面漆的泰伯磨损指数下降,说明相对于对照面漆改善了交叉定向耐磨性。

实施例5

烹饪脱离测试

烹饪脱离测试根据以下程序对饼干面团,披萨面团,鸡腿和蛋进行。结果分级为1-5,(1-不能移除,5-无残留物和无变色极好的脱离)。

饼干面团。面团的小圆片(直径大约5cm)放在涂层基材中心并在160℃烹饪12分钟。冷却5分钟。脱离评估包括脱离容易度、残留物和变色。

披萨面团。面团的小圆片(直径大约5cm)放在涂层基材中心并在160℃烹饪12分钟。冷却5分钟。脱离评估包括脱离容易度、残留物和变色。

鸡腿。一个鸡腿放在涂层基材中心并在225℃烹饪30分钟。冷却5分钟。脱离评估包括脱离容易度、残留物和变色。

。蛋的测试根据与其他脱离测试稍有不同的程序进行,在该情况下引用了失败的循环次数(在表7中等价于其他脱离测试的水平3)。

下表7给出结果:

表7

烹饪脱离测试

上表结果显示,当施用到柔性玻璃基材时,相对于对照面漆,根据本发明第一和第二实施方案制造的面漆对于测试的所有类型的食物脱离改善,变色减少和清洗特性容易。

实施例6

透光测试

透光测试用得自台湾,台北的TES Electronic Corp.的TES 1334测光仪进行。测量单位为lux(lx)。

样品固定在光箱前2英寸前的框上,测量峰值读数。透光率用百分比(%)表示,用涂层样品测量lx值除以未涂层样品测量lx值。

以下表8A给出结果:

表8A

透光测试

涂层F(对照46)与涂层F(33)相当,因为其应用相同的HPTFE基底漆和中间漆,在其面漆中包括HPTFE,并涂覆到相同的漂白的玻璃纤维基板上,因此透光测试直接与HPTFE/PFA/LPTFE的共混物的涂层F(33)比较。如下表8B中所示,其中透光率%根据涂层重量的变化而调整,涂层F(33)透光比涂层F(对照46)多31%。此外,涂层F(33)不仅是半透明的,而且还发现半透明的程度为能够识别图像和通过它读取打印文本。

由F(33)配方流延的膜是光透明的,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会认识到这些膜可层叠到多种基材上。据信这些膜的透明性说明含晶体结构的无空洞材料太小以至于不能干扰可见光。

以下描述了本文中所用的膜流延方法但是并不认为是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会认识到任何膜流延方法都是一样合适的。

膜如下制备:

1.以预期比例制造MPF,LPTFE和HPTFE的共混物。

2.向步骤1产生的共混物中加入合适的配方。使用下列配方和百分比以制造提取的共混物:

a.对于PFA,使用下文表8B的混合A。步骤1产生的量乘以2/3。

b.对于FEP,使用下文表8B的混合B。步骤1产生的量乘以0.70。

3.小心共混混合物以避免气泡。

4.使用吸管,取小量应用到铝脱脂面板。

5.利用3mil湿路径鸟状施放器以平滑动作将涂层沿面板移动。

6.在93℃(200℉)将板闪大约5-10分钟。

7.将板移到204℃(400℉),再闪3-5分钟。

8.在399℃(750℉)固化板10分钟。

9.小心地从固化的板上剥离膜。

表8B

混合A

  DIW  71.15  CARBOWAX聚乙二醇/DIW溶液(50/50)  15.15  三乙醇胺  4.00  Silwet L-77  2.85  Aromatic 100  3.75  Carbopol EP-1  3.00

混合B

  CARBOWAX聚乙二醇/DIW溶液(50/50)  29.25  DIW  52.00  Surfynol 440  4.50  10%FC-4430在DIW中  6.95  吗啉  0.40  ASE60  6.90

在玻璃布涂层样品F(33)的情况下,该样品的透明性不仅说明涂层基本上没有孔隙,而且还存在涂层和织物的纤维之间的亲密接触。这种亲密接触避免了当光穿过材料时的内部反射和折射,因此材料是透明的。附加条件是识别图像和通过涂层玻璃布样品读取打印文本的能力有些难以在黑白打印件中显示,图55和56分别示出涂覆有F(33)的彩色的玻璃布测试样品相对于以对照F(46)涂覆的玻璃布的样品的这项对比。

这些样品置于小光源前侧(图57)并拍照。图55和56的对比可以清楚看到F(33)相对于对照F(46)具有相当好和明亮的画面质量。图57示出裸光源作为对比。

表8B

透光测试

F(33)对比F(对照46)调整涂层重量的结果

实施例7

油导湿测试(oil wicking test)

油导湿测试通过在160℃(320℉)下将一片基材悬浮在花生油中进行。测量油沿着基材的网格前行的距离。所用测量单位为毫米(mm)。

每24小时补充油以免凝胶化。

下列表9中给出结果:

表9

油导湿测试

表9示出油沿着涂层玻璃布片上行的高度作为时间的函数。易于看出应用HPTFE/LPTFE/PFA系统的涂层,涂层F(33)对油进入和沿着织物纤维爬行有相当大的耐性。据信这种改善是由于在F(33)涂层情况下与对照F(20)相比涂层和玻璃布之间有大得多的亲密接触。另外,还相信本发明涂层体系的基本上无孔隙的特性更有利于这种渗透性的下降,如上述实施例6的透光测试中讨论的那样。

实施例8

粘性测试

粘性测试以下列条件进行:(1)测试在Lloyd LRX Tensometer上完成;(2)通过密封两条具有PFA膜的织物制备宽25mm、长200mm的样品(温度375℃,25秒)。

测试在100mm/分钟的速度下进行25mm的距离。记录平均3次测量的读数,测量单位为lbs/f。

下列表10给出结果:

表10

粘性测试

表10的结果显示当施加到柔性玻璃基材上时对照面漆或保持或显示在本发明涂料组合物中的稍微改善,说明添加涂料组合物不会干扰涂层与基材的粘合性。

实施例9

LPTFE微粉作为LPTFE组分在HPTFE/MPF/LPTFE共混物中的用途的统计分析

测量两种作为HPTFE/MPF/LPTFE面漆的LPTFE组分的LPTFE微粉,并且与分散体LPTFE等价物比较。将结果示出于表11中。表11的测试显示,表示为″HPTFE+HPTFE+HPTFE,PFA,MicroP″的微粉TF9207(面漆F(44))和UF8TA(面漆F(45))制造的共混物表现类似于通过乳液聚合并未经团聚、热降解或辐照的包括LPTFE的面漆。也观察到包括LPTFE微粉的面漆一般优于纯HPTFE基面漆。

然而,与HPTFE/MPF/LPTFE面漆相比,HPTFE+HPTFE+HPTFE,PFA,MicroP面漆不表现差的耐磨性,因此可以认为性能介于HPTFE面漆和HPTFE/MPF/LPTFE面漆之间。

应注意的是,对于泰伯磨损测试/泰伯磨损指数(TWI)数据,较低的值等于性能优越。

表11

实施例10

LPTFE/HPTFE/MPF涂料组合物与HPTFE/MPF和HPTFE/LPTFE涂料组合物的比较

下表12给出类型HPTFE/MPF和HPTFE/LPTFE的两组分面漆的特性与三组分面漆HPTFE/MPF/LPTFE的特性的比较。对于HPTFE/MPF面漆,相对于HPTFE/MPF/LPTFE面漆最显著的弱点在于大大降低磨损性能,尤其在RAT测试中,其中这些材料的表现甚至劣于纯HPTFE面漆。HPTFE/LPTFE面漆比HPTFE/MPF面漆具有更糟糕的总体耐磨性,并且在其他方面也普遍次于HPTFE/MPF/LPTFE面漆。当归一化所有测试的所有数据,获得表12中最后一部分显示的排名(0-1尺度),其中可清楚看到HPTFE/MPF/LPTFE面漆总体优于其他类型。

“归一化”数据由下列方程获得:

方程1:归一化表面特性计算

{[(Ra)最大值-(Ra)]/[(Ra)最大值-(Ra)最小值],[光泽度-(光泽度)最小值]/[(光泽度)最大值-(光泽度)最小值],[接触角-(接触角)最小值]/[(接触角)最大值-(接触角)最小值]}的平均值

方程2:归一化粘性计算

{[瞬时力-最小值(瞬时力)]/[最大值(瞬时力)-最小值(瞬时力)],[动力-最小值(动力)]/[最大值(动力)-最小值(动力]}的平均值

方程3:归一化磨损计算

{[RAT初始环境-(RAT初始环境)最小值]/[(RAT初始环境)最大值-(RAT初始环境)最小值],[RAT环境10%-(RAT环境10%)最小值]/[(RAT环境10%)最大值-(RAT环境10%)最小值],[(TWI 1000)最大值-(TWI 1000)]/[(TWI 1000)最大值-(TWI 1000)最小值],[(TWI 2000)最大值-(TWI 2000)]/[(TWI 2000)最大值-(TWI 2000)最小值],[(TWI 3000)最大值-(TWI 3000)]/[(TWI 3000)最大值-(TWI 3000)最小值]}的平均值

方程4:归一化脱离计算

{[蛋脱离-最小值(蛋脱离]/[最大值(蛋脱离)-最小值(蛋脱离)],[脱离饼干-最小值(脱离饼干)]/[最大值(脱离饼干)-最小值(脱离饼干)],[脱离披萨-最小值(脱离披萨)]/[最大值(脱离披萨)-最小值(脱离披萨)],[脱离鸡肉-最小值(脱离鸡肉)]/[最大值(脱离鸡肉)-最小值(脱离鸡肉)]}的平均值

方程5:归一化所有数据计算

{归一化表面特性,归一化粘性,归一化磨损,归一化脱离}的平均值

即,对于期待最大值的各个测试而言,对于所有样品测量的[该测试观察到的实际值-最小值]除以该测试的值的范围,这将数据归一化为0-1比例内,1为最好。然而,如果测试期待最小值,则对于所有样品测量的[最大值-实际值]除以该测试的范围,同样将数据归一化为0-1比例内,1为最好。然后,组合同一类型的测试,例如脱离,取所有归一化值的平均值。然后可根据上述方程5计算所有测试的单一值。

表12

实施例11

等高线图

图1-18是对于包括PFA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PFA和LPTFE含量绘制的测量特性(包括RAT和TWI磨损测试(实施例3和4),烹饪脱离测试(实施例5),和粗糙度,接触角和光泽度测试(实施例2))的等高线图。

图19-36是对于包括FEP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FEP和LPTFE含量绘制的测量特性(包括RAT和TWI磨损测试(实施例3和4),烹饪脱离测试(实施例5),和粗糙度,接触角和光泽度测试(实施例2))的等高线图。

图37-54是对于包括PFA、MFA和FEP(MPF)的实施例中的面漆,相对于MPF和LPTFE含量绘制的测量特性(包括RAT和TWI磨损测试(实施例3和4),烹饪脱离测试(实施例5),和粗糙度,接触角和光泽度测试(实施例2))的等高线图。

在图15、33和51中,归一化了实施例3和4的磨损测试的结果。在图16、34和52中,归一化了实施例5的烹饪脱离测试结果。在图17、35和53中,归一化了实施例2的表面特性测量(接触角、光泽度和粗糙度)的结果。在图18、36和54中,归一化了实施例3和4的磨损测试、实施例5的烹饪脱离测试以及实施例2的粗糙度、接触角和光泽度测试的结果。

从图18的测试来看,对于HPTFE+HPTFE+HPTFE、PFA、LPTFE系统获得普遍的总体最优特性。尤其当[PFA]在2-25wt.%范围内和[LPTFE]在2-14wt.%范围内即PFA∶LPTFE的比例为12.5∶1~1∶7的范围内时获得好的特性。当[PFA]=4-18wt.%和[LPTFE)=1-7wt.%区域内时,获得优越的整体性能。这也在图54的数据中得到证实,其中包括所有考察的FEP和PFA实施例。从图36的测试可以看出对于HPTFE+HPTFE+HPTFE、FEP、LPTFE系统,当[FEP]在1-6wt.%范围内和[LPTFE]在3-7wt.%范围内时,一般获得总体最优特性。

通过图54的所有数据的归一化线的考察,显而易见对于HPTFE,MPF,LPTFE面漆,对于一定范围的组合物尤其是[LPTFE]为2-15wt.%和[MPF]为2-30wt.%或更高时,可获得增强的特性。另外区域[LPTFE]可为15-90wt.%或更高,和[MPF]可为15-85wt.%或更高,显示比未共混的HPTFE或LPTFE或MPF增强的特性。

通常,从图1-54可见,这三种聚合物(HPTFE、LPTFE和MPF)的共混物相对宽范围的组合物显示增强特性,最优配方取决于这些共混物的职责所需的确切性质。

例如,更详细研究耐磨性测试数据说明,最好的RAT性能是在样品[MPF]或[PFA]或[FEP]为2-6wt.%和[LPTFE]为4-8wt.%时发现的,而泰伯磨损测试得到稍微不同的最佳范围,其中[MPF]或[PFA]或[FEP]为5-30wt.%或更高,和[LPTFE]的范围为2-10wt.%或更高。这种区别说明对于系统的机械伤害的性质将确定何种配方可预期进行得最好。

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共混物的使用最适合的职责的确切配方可通过考虑图1-54中所示的最佳特性区域来确定。

虽然本发明已描述为具有优选的设计,但本发明可在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进一步改变。本申请因此旨在涵盖使用本发明的一般原理的对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改动。此外,本申请旨在涵盖虽然不属于本发明所公开内容范畴但属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公知技术或常用技术手段并落在附随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变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