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干旱区红枣膜下滴灌节水方法

干旱区红枣膜下滴灌节水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旱区红枣膜下滴灌节水方法,该方法是由播种、铺设滴灌带、覆膜和嫁接步骤完成,该方法根据红枣生长的特点,结合干旱区少雨和普遍盐渍化较重的实际情况,将传统滴灌技术与覆膜措施相结合,能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有利于土壤压盐碱和保熵。通过大量的实验表明,在覆膜条件下,枣树的灌溉周期由不覆膜条件下的10天延长至15-16天即可满足红枣生长需求,节水50-55%;红枣膜下滴灌每亩比传统的滴灌方式节水50-55%。该方法解决了控制条件下开展大规模林果种植中缺水、盐害、越冬难的技术难点,降低果树越冬死亡率4-6%,适于干旱区大面积林果工程的推广,为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在林果业中的运用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1-1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G17/00 授权公告日:20120919 终止日期:20151115 申请日:20101115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9-19

    授权

    授权

  • 2011-09-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7/00 申请日:201011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7-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旱区红枣膜下滴灌节水方法,属于林果节水种植技术,是一种针对大规模红枣种植的干旱区绿洲农业节水措施。

背景技术

干旱区以降水稀少、蒸发强烈为主要气候特征,水资源是制约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因子。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绿洲的开发日益加剧,绿洲面积不断扩大、人口急剧增加,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绿洲经济发展最为突出的问题。同时,干旱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导致盐分随水分强烈蒸发沿毛管积聚于地表,造成农作物减产;因此,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单方水产值和减轻盐分对作物品质危害成为绿洲农业发展中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随着新疆若羌红枣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红枣种植规模呈几何式的增长,实现节水灌溉成为南疆许多团场和乡镇迫切的需求。

但是,目前大面积种植红枣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难点,主要表现在:(1)如何实现红枣种植的节水问题是其能否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得以大范围推广的前提;(2)在干旱地区普遍存在的土壤盐渍化问题影响红枣的产量和品质,如何通过滴灌措施将盐压至根系层以下;(3)由于红枣根系浅,在1-2年生长期无法越冬,因此如何保障安全越冬也成为制约其大规模种植的一个关键因子。

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在干旱区的农业种植中已被广泛应用,技术相对成熟。但是由于林果种植的特殊性,导致其在林果业推广中还有很多技术问题没有解决,本发明即针对干旱区红枣种植的难点,结合膜下滴灌节水技术提供一种干旱区红枣膜下滴灌节水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根据红枣生长的特点,结合干旱区少雨和普遍盐渍化较重的实际情况,提供一种干旱区红枣膜下滴灌节水方法,该方法是由播种、铺设滴灌带、覆膜和嫁接步骤完成,该方法将传统滴灌技术与覆膜措施相结合,能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有利于土壤压盐碱和保熵。通过大量的实验表明,在覆膜条件下,枣树的灌溉周期由不覆膜条件下的10天延长至15-16天即可满足红枣生长需求,节水50-55%;红枣膜下滴灌每亩比传统的滴灌方式节水50-55%。同时该方法可以减轻盐分的向上运移,同时可实现红枣根系保温的作用,该方法解决了控制条件下开展大规模林果种植中缺水、盐害、越冬难的技术难点,降低果树越冬死亡率4-6%,适于干旱区大面积林果工程的推广,为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在林果业中的运用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干旱区红枣膜下滴灌节水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

a、播种:选择耐旱、耐盐的酸枣种子做为砧木品种,采用机械穴盘式精量播种,做到一穴一种,每亩播种种子重量为150-250克;

b、铺设滴灌带:滴灌带铺设与播种同时进行,滴灌带每一滴头对应一个种穴;

c、覆膜:选择地膜厚度为0.07mm,膜宽125cm,利用机械对种穴进行铺设,铺设完成后在膜边覆土3cm、膜中部铺设土0.5cm;

d、种子萌发后,对幼苗进行放苗,使全部幼苗能从膜下露出地表;

e、对酸枣幼苗实施定苗,灌溉,酸枣苗长至50cm后进行摘心打顶,田间管理,于第二年将酸枣砧木距离地面30cm以上部分剪除,嫁接优质的红枣穗,并进行常规的灌溉和田间管理即可当年产枣。

步骤a中的播种株距为20cm,行距为4.0-4.2m。

步骤c地膜覆盖为双层铺设。

本发明所述的干旱区红枣膜下滴灌节水方法,该方法在覆膜条件下,枣树的灌溉周期由不覆膜条件下的10天延长至15-16天即可满足红枣生长需求,节水50-55%。对比不覆膜条件下,覆膜可使枣树根系层0-35cm土壤可以实现脱盐,35-60cm土壤返盐周期延缓5-8天,并可延缓土壤盐分向根区迁移。覆膜后20cm地温高于不覆膜状况0.3-0.5℃,可有效降低幼苗冬季死亡,试验表明覆膜可使枣树越冬死亡率降低4-6%。

根据实验结果,红枣膜下滴灌每亩比传统的滴灌方式节水50-55%。如果以每亩节水270方,一方水按0.3元计算,单以研究区34团为例,10万亩枣园就可节水540-1080万方,年降低成本162-364万元。同时由于覆膜延缓土壤返盐、保水保熵等作用,按亩产提高5%,以每公斤红枣20元计算,可提高经济效益10000万元,充分说明采用干旱区红枣膜下滴灌节水方法经济效益可观,推广潜力巨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发明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34团、35团进行红枣膜下滴灌节水方法实验:

选地与整地:在沙漠边缘选取5亩弃耕沙壤土地作为实验地,前一年11月份施底肥深翻入土,平整土地后4月初进行春灌,为春季播种酸枣做准备;

播种:选择耐旱、耐盐的酸枣为砧木品种,于4月中旬播种,播种方式采用机械穴盘式精量播种,做到一穴一种,播种株距为20cm,行距为4.0-4.2m,每亩播种种子重量为150-250克;

铺设滴灌带:采取机械化铺设滴灌带铺设与播种同时进行,滴灌带每一滴头对应一个种穴;

覆膜:选择地膜厚度为0.07mm,膜宽125cm,利用机械对种穴进行铺设,地膜覆盖为双层铺设,铺设完成后在膜边覆土3cm、膜中部铺设土0.5cm,以防风蚀地膜,田间地膜覆盖度以60-70%为宜,地膜覆盖遵循铺平、拉紧、埋严、压实、紧贴地面的原则;

种子萌发后,对幼苗进行放苗,使全部幼苗能从膜下露出地表;

嫁接:对酸枣幼苗实施定苗,灌溉,酸枣苗长至50cm后进行摘心打顶,田间管理,将10cm以下的裙枝、多头枝抹去,为嫁接工作做准备,于第二年4月中旬将酸枣砧木距离地面30cm以上部分剪除,嫁接优质的红枣穗,并进行常规的灌溉和田间管理即可当年产枣。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