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共用单一高频馈电线以传输高频、控制和监测信号以及直流供电电压的多个基站的远程天线设备

用于共用单一高频馈电线以传输高频、控制和监测信号以及直流供电电压的多个基站的远程天线设备

摘要

一种天线传输控制装置包括基站侧或天线侧多路复用器电路(11L、111L;11H、111H)。在该两个多路复用器电路之间进行交替地协议传输,以控制天线附近的组件(17)。在天线侧设置的多路复用器(11H、111H)的天线侧端子(111’a)处排队等候的电流报警或协议报警的信号可以通过多路复用器电路而被测量或探测,并可以与取决于端子或用电设备的协议一起被馈入传输线路(5;5a、5b)。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13262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凯瑟雷恩工厂两合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980140664.5

  • 发明设计人 A·希奥尔;M·莫尔;R·加布里尔;

    申请日2009-10-22

  • 分类号H04W88/08(20060101);

  •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赵科

  • 地址 德国罗森海姆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3:04:4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10-2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W88/08 专利号:ZL2009801406645 申请日:20091022 授权公告日:2015082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9-03-12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4W88/08 登记生效日:2019022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91022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5-08-26

    授权

    授权

  • 2011-11-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W88/08 申请日:200910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7-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移动无线天线设备以及相关的传输和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无线天线可以在一个或多个频带内发射和/或接受,例如在900MHz、1800MHz,1900MHz频带内,或者例如在UMTS频带内,即例如在大约1920MHz到2170MHz的范围内。原则上不存在对其它频率范围的限制。

被证明有效的移动无线天线采用例如可以向两个互相垂直的极化方向发送和/或接收的发射器或者发射装置。在某种程度上这也常被称为X极化,因为两个极化平面从原理上被定向成与水平或者垂直平面成+45°角或者-45°角。与此无关地,移动无线天线也可以常被设置为在主发射方向上与水平定向偏离一个发射角度,该发射角度优选是可远程控制的。这里说的是可远程控制的电子下倾斜角度设置和一个相关的常被简称为RET单元的设置装置。

这种类型的控制设备例如可以从文献EP1356539B1得出,以及用于运行这种RET单元的方法例如可以从文献EP1455413B1中得知。

和天线设备的构造无关,在基站的范围内要求相应的天线设备相互之间同步。

按照大部分的移动无线标准,基站的同步通过网络和交换系统确保,它也被称为“网络和交换系统”,简称为“NSS”,此外也作为主干网(Backbone-Netzwerk)而被熟知。

这里卫星信号并非必须,因为参加者的同步在各自的连接通道内实现。这种类型的移动无线系统的基本特征在例如P.Jung所著的《Analyse und Entwurf digitaler Mobilfunksystem》,出版社Teubner,斯图加特,1977,第231-240页有涉及。

在这种背景下移动无线网络的持续扩展也通过提供新的移动无线装置来实现,在可能的情况下安装在同一个位置,尤其是在同一个天线杆处。这导致基站的两倍化、三倍化,以此类推,这意味着例如两倍化通过基站来控制的天线以及两倍化基站和天线之间行进的高频馈电线,其所属的用于运行例如形式为电流报警设备(后面也部分简称为CWA设备,这里缩写CWA指“电流窗口报警,Current Window Alarm”)的设备的电子部件。较新的天线设备在这里也配备了例如被称为AISG的设备功能(这里AISG指“天线接口标准组”)。除此之外也有天线设备配备了例如不允许通过AISG协议而允许通过3GPP协议通讯的3GPP设备功能(这里“3GPP”指“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为了在这里实现一定程度的简化,同样众所周知的是,在通过添加第二天线设备和第二基站来扩展移动无线装置时,基站和天线之间的馈电线可以被尽可能地共用(馈电线共享)。在可能的情况下,除高频馈电线还需要独立的直流供给和电流报警线路。

通过前面提及的扩展可能产生复合或者混合的天线结构,这里例如根据现有技术的图1进行说明。

在根据图1的现有技术所熟知的天线设备中,例如在例如形式为天线杆1’的安装位置1处(或者在外壳或建筑等处)安装3个天线装置,即第一天线装置ANT1、第二天线装置ANT2和第三天线装置ANT3,它们如开头所述可以配备合适的发射器-例如X极化发射器,以便在两个极化方向发送和/或接收。

3个天线装置ANT1到ANT3中的每一个都被分配给三个基站BS1至BS3。

基站BS3可以例如是常规的控制和为第三天线设备馈电的基站。根据本实施方式,天线装置的运行不是通过协议受控地执行,而是通过“电流报警”,即通过根据故障和/或者状态变化引入不同电流来实现组件的相应控制的CWA逻辑或者CWA设备。为此第三基站BS3配备了该CWA逻辑或CWA控制设备-例如通过两条与在天线侧的位于其所属的天线装置ANT3之前的CWA设备单元17.3连接的高频/直流馈电线5.3a和5.3b,这样通过高频/直流馈电线5.3a和5.3b可以控制属于天线装置ANT3的发射器从而运行天线设备。

根据图1的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例子可以这样理解,即为例如前述的具有相应的天线装置ANT3和电流报警的天线组件17.3的基站BS3扩展另一个同样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具有天线装置ANT1和相应的基站BS1以及相应的移动无线组件17.1的天线设备,其中该附加的天线设备例如装配有设备功能AISG,即可以通过AISG协议在基站BS1和天线侧的移动无线组件17.1之间进行通信。

根据现有技术中已知、并在图1中显示的例子,额外加装了第三基站BS2,其例如配备有允许通过3GPP协议进行通信的3GPP设备功能。在基站BS2处设置相应的接口单元。此外,在天线附近为相应的天线装置ANT2(即通常在天线杆上部)设置3GPP控制或移动无线组件17.2。

为了减少全部所需的馈电线5,可以将其部分地共用。在同一实施例中,除了用于运行天线设备ANT3的两个馈电线5.3a和5.3b外,还设置了另外两个由天线设备ANT1和ANT2共用的基站馈电线(Basis-Speiseleitung)5.1和5.2。此外为两个基站BS1和BS2分配了两个双工器11,其中不仅对第一基站BS1而且对第二基站BS2,两个输出或基站馈电线5.1a和5.1b或5.2a和5.2b分别通过两个双工器11L被引导,因此这里额外需要的馈电线可以由4条减少到2条。同样的,必须通过通常设置在天线附近天线杆1’的上侧的两个双工器11H,再次对两个天线设备ANT1和ANT2进行分离,以便为各个天线设备正确地分配高频信号用于发送或接收。

此外,在图1中还说明了,例如从第一及第二基站BS1或BS2各自经过基站馈电线5.1a或5.2a,通过各分配到基站侧的双工器11L将直流供电以及AISG或3GPP协议馈入个馈电线5.1或5.2,并且通过天线侧的双工器11H和其后的天线馈电线5.1’a和5.2’a输送到移动无线组件17.1或17.2。所述的直流供电传输以及AISG或3GPP协议的传输在图1中用点表示,其中在基站和天线之间的高频馈电基本上用粗线表示。

此外图1还显示了,两条馈电线5.3a和5.3b还用于直流供电,尤其用于电流报警设备的直流供电。所述直流供电传输在图1中用虚线表示。

对于共用的馈电线5的使用还可以继续改进和优化,例如根据另一个用于全部的天线设备的图2所显示的那样。现在在基站侧设置两个双工器11L,其各与三个基站侧的端子相连,其中两个双工器11L的各端子与相应的基站BS1、BS2或BS3的各端子相连。换句话说,三个基站BS1到BS3的各第一端子与一个双工器11L连接,三个基站BS1到BS3的各第二端子与第二双工器11L的输入端连接。两个双工器11L在天线侧各有一个端子,该端子分别与两个馈电线5a或5b中的一条连接。

在天线侧,结构基本对称,其中现在通过另两个双工器11H将通过两个单独的馈电线5a、5b输送的高频信号通过两个双工器11H的三个端子分别相应得分离并输送到三个天线设备ANT1到ANT3。因此第一双工器11H的三个输出电和移动无线组件17.1、17.2和17.3的三个输入端连接,其中第二双工器11H的三个输出端与移动无线组件17.1、17.2和17.3处的各第二端子连接。因此两个相应的高频信号分别在移动无线组件17.1到17.3处等待,并且可以通过连接线路5.1”a、5.1”b被传输到天线ANT1,通过连接线路5.2”a、5.2”b被传输到第二天线ANT2,连接线路5.3”a、5.3”b被传输到第三天线ANT3。

因此三个天线设备ANT1到ANT3借助于AISG和/或3GPP协议或通过CWA电流报警(不使用协议)而被控制。

关于天线设备ANT3,在基站侧或天线侧还分别设置所谓的偏置设备BT(即用于耦入或耦出高频透明的直流电的设备),以便在此一方面为CWA组件供应直流电,另一方面在天线侧设置的CWA设备或者控制组件17.3可以根据故障或状态的改变引入不同的电流,其随后在基站处可以相应地被分析。

换句话说,在天线设备ANT1到ANT3例如在天线杆1’处,在建筑的墙1处等设置配置好的移动无线组件17,例如TMA放大器(所谓的低噪音的“塔装放大器”接收放大器)和/或用于可远程调整天线的下降角-即发射角(也简称为下倾斜角)的RET单元。

因此区别于图1和图2可以考虑,现有技术中必须的馈电线的数量也可以基于费用的原因而减少。

在如根据图1和图2说明的已知的设备中,可能出现问题,即不清楚哪一个基站BS1到BS3实际上为相应的ALD移动无线组件供应直流电压。通常一个基站不能为所有的ALD移动无线组件提供和/或覆盖全部的直流电功率,所述ALD移动无线组件例如是分配给另一基站的。

如果不同的直流电供电电压通过多个并联的基站提供,则当ALD移动无线组件应当通过共同的高频馈电线路馈电时,还可能出现问题。

最后在根据图1和图2说明的复合、即组合的移动无线设备中继续减少馈电线时,所述较旧的电流报警的CWA组件可能出现其他的问题。因为使用这种电流报警(CWA)的ALD设备或移动无线组件根据故障和/或状态改变引入不同的电流,其监测相应的基站并且必须分析,以便据此将状态和故障改变传送到上级系统。通过由共用的馈电线将不同的ALD移动无线组件直流联接,各个ALD移动无线组件的电流在基站侧不再能被分离。因此正好在具有CWA系统的天线设备中,不再能保证正确地报警和/或显示可能的状态改变。

在所述的较旧的电流报警(CWA)系统和较新的例如通过AISG或3GPP协议进行的报警和/或控制的系统的组合中,(当这些设备通过共用的馈电线馈电结构而被馈电时)还可能出现其他问题。如果不同的、相互无关使用的协议(不同的“首选”)被使用时,可能导致在共用的馈电线上不兼容。换言之,在数据总线上可能出现数据冲突,而不能在所述的混合的天线结构的框架内正确地运行整个天线设备。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即例如AISG或3GPP协议信号或在可能的情况下附加的特定于客户的协议通过CWA-ALD组件被短路(即根据不同的电流报警的ALD组件而不同),因此完全不可能进行正确的数据通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因此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复合的天线设备以及因此所需的中央的传输和控制装置,该中央的传输和控制装置允许在使用不同组件的“混合”环境中运行多个具有相应的基站(即用于传输不同频带)的单独的天线设备。

本任务中涉及的基本的中央传输和控制装置根据本发明相应地由权利要求1或8解决,而涉及的天线设备,尤其是使用前述根据本发明的中央传输和控制装置的移动无线天线设备,根据本发明相应地由权利要求20解决。本发明有益的构造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基于,在基站侧以及天线侧分别使用多路复用器(MUX),即多路复用电路,下文部分地简称为MUX。

此外还涉及所谓的“智能”多路复用电路,其根据要求可以设计为双工器、三工器,即一般为多路复用器的形式,根据为充分利用共用的馈电线结构一起应当使用多少基站和相应的天线装置。

此外,多路复用结构在基站侧扫描在分配给基站的端子侧,是否由相应的基站传输例如一个或多个AISG协议、一个或多个3GPP协议和/或在可能的情况下只传输一个或多个直流信号而没有相应的协议,其中在最后一种所述的情况下,就涉及电流报警(CWA)的设备控制或在可能的情况下涉及一种设备控制,其只通过天线侧的移动无线组件的从移动无线组件到基站的通信而给出(其中,作为替代或补充还存在一种设备控制,其中天线侧的移动无线组件和基站之间的通信例如从基站处开始或被执行)。相应的采样结果之后经过合适的协议化通过共用的馈电线结果传输到天线装置,即传输到在天线装置前连接的天线侧的多路复用电路。对此再次进行反传输(反翻译)例如回到AISG协议或3GPP协议或提供单纯的直流电信号,因此就好像从相应的基站在分离的路径上传输了AISG协议、3GPP协议或任意其他的协议(例如专有的协议)或者相应的天线控制只通过电流报警的设备(CWA)或只由天线侧到基站侧通信的设备进行。换言之,在基站侧和天线侧的多路复用电路之间交换和/或传输的协议对应正确地被输送到相应的天线装置或基站。

天线侧的多路复用电路检验用户是否连接在其天线侧的输出端,在可能的情况下测量其电流消耗并将这个结果通报给基站侧的多路复用电路。因此还可以相应地为CWA设备提供刚好在某数量级的直流电功率,即例如在使用较老的基站时以相应的量被馈入高频馈电线中。

因此可以精确地调整各所需的直流电并且可以模拟在基站侧的多路复用电路的基站侧端子处相应的天线单元的相应的直流电供电。

最后,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实现在基站处联结不同的直流电压源,其中进行多路复用器基站侧的端子与多路复用器天线侧的端子间的电隔离。因此,基站侧的多路复用器可以在相应的、为连接基站设置的输入端处模拟功率消耗,所述功率消耗与分配给各基站的ALD组件处的状态(例如在运行或故障状态中相应的功率消耗)相对应(要么固定地设置和/或例如完全的可配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相应的多路复用器处还提供另一个单独的接口,所述接口可以要么用于控制多路复用器和/或由此可实现的天线装置和/或提供直流电。

所述位于多路复用器的附加的接口,在基站侧端子处直流电整体功率足够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

附图说明

本发明其他的优点、细节和特征由根据附图提供的实施例得出,其中:

图1示出了移动无线设备示意性的第一实施例,其中该移动无线设备具有根据现有现有技术的三个基站和三个相应的天线装置;

图2示出了相对图1做出改动的实施例,如同样根据现有技术已知的那样;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天线设备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其中使用两个工作方式不同的基站;

图4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天线设备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其中使用三个工作方式不同的基站;

图4b示出了天线设备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其中使用三个工作方式不同的基站;

图5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路复用器(三工器)的示意性的描述,用于说明用于问询通向不同基站的多端子的集成的采样装置;

图5b示出了在确定了哪一个接口上有HDLC协议信号后,将接口(表示连接到多个基站之一)连通到天线侧组件的说明;

图5c示出了在通过HDLC协议信号与天线侧组件建立连接后,将接口(表示连接到多个基站之一)连通到天线侧组件的示意性的描述;

图5d示出了用于说明在通过两个可能不同的HDLC协议信号(例如AISG和3GPP)与天线侧组件建立连接后,将两个接口(表示连接到相应基站)连通到相应的天线侧组件的描述;

图6a示出了另一个示意性的描述,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天线附近的多路复用器(三工器),其使得可以在高频馈电线路和属于相应基站的天线装置之间进行通信,即在通过HDLC协议信号建立连接之后;

图6b示出了一个描述,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天线附近的多路复用器(三工器),其使得可以通过两个接口与相应的天线侧组件进行通信,即在通过两个可能不同的HDLC协议信号(例如AISG和3GPP)与天线侧组件建立连接后;以及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路复用器的相对于图6a和图6b有改动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图3。

根据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为具有第一天线装置ANT1和第二天线装置ANT2的两个天线系统,其中图3基本上只能看到雷达天线罩,在雷达天线罩下设置了通常例如在一个、两个或多个频带内发射的发射装置。优选地,发送和/或接收运行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极化平面内进行。在此范围内参阅已知的解决方案。原则上下面从此出发,即所谓的基站分别在一个频带内传输或接收高频信号。在根据图3的实施例中,两个天线在两个频带内发射,其中,将基站分配给频带。如果例如基站也要在多个频带频带内发送和/或接受,则下文涉及控制(与协议有关的控制)的描述适用于各频带,同样当例如用于两个不同的频带的发送和接收单元综合在所谓的单一基站中时。

如在现有技术中的那样,为两个天线系统ANT1和ANT2分配两个基站BS1和BS2,其中基站BS1例如属于较旧的天线系统,在该系统中继站通过电流报警的移动无线组件被控制。

在天线杆1’处,原则上还是只提供两个馈电线5a和5b,两个天线系统应共用这两条馈电线。

天线系统ANT1在天线侧还是通过电流报警(CWA)的ALD移动无线组件17.1控制,所述移动无线组件17.1通过高频连接线路5.1”a和5.1”b与相应的天线ANT1连接。

同样在该实施例中也设置了两个基站双工器11L,其中对于一个极化,输出端BS1-A1通过基站侧的连接线路5.1a与双工器11L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并且双工器11L的天线侧端子通过高频馈电线5a和两个天线侧双工器11H之一连接,其天线侧的一个端子与电流报警的ALD移动无线组件17.1通过连接线路5.1”a连接。

对于第二个极化,另一个基站侧的连接线路5.1b从输出端BS1-A2与第二双工器11L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其天线侧端子通过第二高频馈电线5b和天线侧的第二双工器11H连接,该第二双工器的一个输出端再次通过相应的连接导线5.1’b与电流报警的ALD移动无线组件17.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由图(虚线表示)还可以看出,经由虚线的两条高频馈电线5a、5b,从基站BS1到第一天线装置ANT1不仅传输高频信号,还一起进行用于电流报警的相应的直流供电。

相应地,第二基站BS2的两个输出端BS2-A1和BS2-A2与两个基站侧的双工器11L的相应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现在,为了运行规定,上部的多路复用装置-在本情况中以双工器11H的形式,在其天线侧的接口处测量功率消耗,并且向基站侧双工器传输例如HDLC协议形式的相应的信息信号,例如以115.2kb/sec的传输速率。

该信息可以涉及所测量的电流或停机状态,例如涉及低噪声的接收放大器或涉及两个低噪声、设置于外壳内的接收放大器TMA,如它们被设置用于天线装置ANT1那样。

基站侧的双工电路11L可以将该信息从电流或数据线路中提取出来并根据该信息相应地调整所需的电流。因此天线侧的外部的电流和电压供给降到最低负荷。

多路复用器电路-在本情况中为双工器电路,使得可以进行各所需要的调制、解调、功率转换以及涉及电流消耗的调整。

根据多路复用器电路或双工器电路的结构还可以保证,将相应的功率供给从基站的电流和功率供给中分离。换言之,可以在基站之外单独设置对于双工器单元的功率供给。

具有第二基站BS2的第二天线装置ANT2例如通过3GPP协议控制相应的天线装置ANT2,其中基站的两条端子线路同样地通过两个双工器11L和其后连接的两个高频馈电电缆5a和5b与两个天线侧的双工器11H连接,即与上部的双工器11H的各第二端子连接。在这两个双工器11H中再次进行高频信号的分离,为此双工器11H处在天线侧设置的各第二端子与相应的3GPP移动无线组件17.2的两个输入端通过连接线路5.2’a和5.2’b连接。然后,3GPP移动无线组件17或17.2通过相应的天线装置ANT2的另两个端子通过连接线路5.2”a和5.2”b连接。

在图3中还说明了,至少通过一条高频线路5a由第二基站BS2的一个端子还传输直流供给或3GPP协议。这在图3中用点画出,其中两条传输线路(高频线路)中只用一条用作直流供给线路和用于3GPP协议的传输线路。

如果将相应的天线设备投入运行,则可能有例如下面的情形:

1.在天线侧的双工器单元11处,直流电旁路和控制旁路是打开的。

2.基站侧的多路复用单元或双工器单元11为天线侧的组件提供功率供给(在可能的情况下由外部的功率供给提供)的必要的部分并且该功率向高频馈电线中馈入12V的直流电。

3.基站双工器11L的所有基站侧的接口传输控制信号(在可能德情况下以多路复用方法或静态)。控制信号一般是指被相应地调制以传输协议或协议信号的载波信号。

4.天线侧的ANT1双工器11H通过高频馈电线被馈电,并且问询其端子和接口,是否在可能的情况下连接有ALD组件17(例如是否存在直流短路)。

5.为了以相应的功率(直流)供应所连接的ALD组件17,天线侧的ANT双工器11H根据所问询(扫描)的ALD状态激活并提供功率。

6.天线侧双工器11H测量所连接的ALD组件17的功率供给,即持续地并且基于AISG协议或3ms时隙方法或者其他任意的协议或方法-例如利用频分复用方法或专有的协议或方法-将该信息传输到基站侧的双工器11L。

7.基站侧双工器11L相应地设置所希望的功率需求。

8.基站侧的双工器装置11L例如以多路复用方法(例如0x7E或其他比特/位)持续地扫描或持续地问询其接口。

9.相应的扫描结果(问询结果)被传输到天线侧的双工器11H,该天线侧的双工器根据该信息打开其控制旁路。如果天线侧的双工器11H在相应的天线侧探测到相应的控制信号,也自己打开其控制旁路。例如当不是CWA组件而是只从天线侧到基站侧通信的设备时,就有可能这样。

10.基站侧和天线侧的双工器11L和11H之间的数据率例如被设置为115.2kbps。

在所述的在基站侧和天线侧的多路复用电路之间传输例如多个AISG和/或多个3GPP协议的过程中涉及例如根据“高级数据链接控制方法”的数据传输。此外还涉及规格化的网络协议,其使得点对点连接或点对多点连接成为可能。

因为例如通过HDLC帧传输比传输AISG或例如3GPP协议更快,使得不同的AISG或3GPP协议可以在两个多路复用电路之间的高频馈电线路上在一个或多个HDLC帧内交错地传输。例如不同的协议还可以同时地,例如利用频分复用方法传输。之后在天线侧的多路复用电路上,在高频馈电线路上结合或传输的协议通过各对应的端子正确地输送到相应的由各自的协议控制的天线装置或连接在天线装置之前的天线组件。

理论上自然也可能,例如在基站侧的多路复用电路中将那里接收的协议翻译或转换成与其不同的协议,并且通过高频线路例如时间交错地或同时地或以其他的调制方式传输到天线侧的多路复用电路,并且在那里翻译回各自原来的协议,例如AISG或3GPP协议。

出于完整性说明,例如五个连接的基站中的一个到例如两个、三个、四个或全部基站可以没有问题地以AISG协议工作并控制其所属的天线装置,或例如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全部基站只以3GPP协议工作。无论如何各个协议部分必须被处理,使得涉及高频频带或基站(其中简化地由此出发,即为高频频带分别设置基站,即使常规来讲在一个基站中还可以综合多个分别负责在一个频带内传输的子基站)的被分配的控制信号分别对应正确地在正确的合起来的基站和在这上面受控的天线系统ANT或相应的前面连接的天线组件17之间交换。

下文将参考图4a,其中显示了一个扩展的实施例,其中现在又接通了一个以AISG协议工作的第三天线单元BS3。

根据本变体,不论基站侧还是天线侧都使用三工器111替代双工器,其中在所有三个基站上各有一个输出端通过单独的线路5.1a、5.2a或5.3a与基站侧的第一三工器111L的一个单独的输入端连接,并且三个基站上各有一个第二输出端分别通过另一条线路5.1b、5.2b或5.3b分别与基站侧的第二三工器111L的一个单独的输入端连接。这样,所述基站侧的第一三工器111L就和一条馈电线5a电气连接,并且所述基站侧的第二三工器111L就和第二馈电线5b电气连接。之后在上部的天线侧,反过来从高频馈送电缆5a、5b中借助两个天线侧的三工器111H分离到各移动无线组件17,其中涉及天线装置ANT3使用了基于AISG协议的组件17。

通过两个馈电线5a和5b进行的直流电供给,包括借助于AISG或3GPP协议(或其他协议,如专有的协议)的通信在图4a中用点画出。从图中还可以看出,例如在基站BS3和天线侧设备17.3之间AISG协议通过馈电线5a传输,然而在基站BS2和相应的天线侧设备17.2之间3GPP协议通过第二馈电线5b传输。相应的电流报警信号从CWA设备17.1经过两条馈电线5a和5b传输到基站BS1。此外其他经过两条馈电线5a、5b中每一条的用于实现电流报警的直流供给用虚线画出。

多路复用电路在这里以三工器的形式持续地问询所有输入端,是否存在AISG协议、3GPP协议(或其他协议)和/或是否仅仅探测出电流报警的CWA设备需要的直流电信号或直流电平。

相对于根据图4a的实施例,根据图4b仅仅显示了,这里在基站BS1或BS2或BS3与相应的天线侧设备17.1到17.3之间可以只通过馈电线线路-即馈电线路5a传输例如AISG协议以及3GPP协议或其他协议(例如专有的协议),即以一种适合的方法,例如还是时分复用方法或频分复用方法或与此不同的其他方法,例如使用一个或多个专有的协议。所述的基站侧三工器111L或天线侧的三工器111H为此服务,其中相应的协议聚集到共用的馈电线线路上或者被分散到不同的天线侧设备17.1到17.3或基站。

根据图5a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路复用器111L(例如以根据本发明的三工器111的形式),其三个输入端111a、111b和111c例如通过三个单独的连接线路与基站BS1、BS2和BS3连接。在多路复用器内部,三个输入端的每一个111a到111c前后顺序地或同时被采样,即问询,例如是否存在包括相应数据信息的HDLC信号(HDLC帧)。如果例如像图5中显示的那样,在问询完所有的接口端子之后确定,在输入端111c上存在例如来自第三基站BS3的AISG协议信号,则该信号在输出端39被馈入高频传输线路5,优选的以HDLC帧的形式。这样使得在持续地或时间上前后错开地或同时地采样各个输入端111a到111c时,各个在那里排队等候的协议信号可以较高的传输速度交错地-例如作为HDLC帧-在共用的传输线路5上传送到天线侧的三工器,如在图5b中表现的那样。完全相同地,还可以将排队等候的协议信号例如以频分复用方法或其他的调制方法或借助于不同调制方法的组合在共用的传输线路5上传输,例如还可以嵌入专有的调制方法。此外在图5b中说明,在这个时刻,例如在第三输入端111c排队等候的协议信号-例如AISG信号,通过集成在本基站侧的三工器111L的扫描装置37被编入HDLC帧,并以相应的较高的传输速度经过端子39被馈入在图5a和5b中没有进一步显示的高频馈电线5中。

此外在图5c中表现了,在探测到例如在第三输入端111c处排队等候的协议信号后,将该端子或接口111c连通到高频馈电线侧的端子或接口39,即在这个时刻,时间上交错地或持续地向天线附近的ANT多路复用器111H或多路复用器111H之一并由此向与其连接的天线附近的组件传输协议。在建立连接后,传输协议例如以HDLC协议的形式被传输。

仅为使表述完整根据图5d说明,例如在输入端111b和111c处探测到两个协议信号时,在建立连接后,这些协议信号被接通到高频馈电线侧的端子39,即通向相应的天线侧的组件,跟确切地说经过天线附近的多路复用电路。在建立连接之后,传输协议可以例如通过两个不同的HDLC协议信号(例如以AISG或3GPP协议信号或相应交错的传输协议的形式)进行。这同样适用于在第一输入端111a出探测到相应的协议信号的情况。在这个情况下,所有三个基站侧的端子和在那里排队等候的协议信号经过高频馈电线侧的端子39被连接并且协议信号被这样地接通,即例如时间上交错的或同时的,确切地说根据使用的调制方法或适用的不同调制方法的组合。

相应地,来自上部的天线附近的多路复用电路111、111H的相应的协议信号在高频馈电线侧的端子39处排队,并且之后对应正确地被分解或分离成单个的协议信号,所述单个的协议信号被对应正确地馈入基站侧的端子111a、111b或111c。因为在传输协议时,始终附带相应的信息,馈入的协议信号从哪一个基站经过哪个相应的端子用于哪个天线系统ANT1到ANT3以及因此用于天线附近的ANT多路复用电路装置的哪个天线侧端子111’a、111’b或111’c是确定的。这也同样适用于从天线附近的组件17向基站传输的协议信号。这里还对从确定的组件传输到相应基站的协议信号进行正确地分配。

在基站侧的多路复用器端子处可以静态地或动态地进行协议识别。

在基站侧的多路复用电路111L的基站侧的端子处排队等候的相应的协议信号之后将如所述那样被传输到天线侧的三工器111H用于设置或配置天线组件17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设置或配置天线装置自身。这在例如图6a和6b示出,其中表示,由馈电线5来到端子39’的接收数据和协议相应地被转换或从HDLC帧中分离,以便在输出端111’a、111’b或111’c处例如将直流分量或3GPP或AISG协议或其他的协议(还例如专有的协议)传递到天线侧的移动无线组件。换言之,由此最终保证了,在基站侧和天线侧的多路复用电路之间交换和/或传输的协议以正确的对应关系分别被传输到天线装置ANT1到ANT3的相应的天线组件17.1到17.3。

此外图6b还说明,天线附近的ANT多路复用器111H(三工器)例如经过高频馈电线在其相应的端子39’出接收包括两个例如交错或同时传输的单个协议的传输协议,因此它对应正确地将高频馈电线借口39’和两个天线侧端子111’b和111’c连接,这样对应的基站BS2和BS3可以对应正确地和分配给它的天线装置或分配给该天线装置的移动无线组件17.2和17.3通信。在建立连接后,传输协议可以例如作为HDLC协议在共用的高频馈电线路上传输或者也例如通过两个可能不相同的HDLC协议信号(例如以AISG或3GPP信号的形式)。

多路复用电路可以模拟用于每个基站的可以可变地调节的电流消耗(Stromsenken,电流漏),由此可以继续利用CWA设备对尤其是较老的天线设备进行电流报警的控制。

通过所描述的结构,可以对多路复用电路的基站侧的端子与天线侧的多路复用电路进行电分离。基站侧的多路复用器11L或111L通过相应的功率消耗在相应的、为连接基站设置的多路复用器输入端模拟状态(例如在所有的运行和故障状态下的功率消耗),所述状态对应于分配给各基站的ALD设备,例如接收放大器(要么设置固定和/或可配置)。

由不同的基站接收的(联接的)直流功率(在可能不同的直流电压下)通过相应的多路复用电路被转换到适合的直流电压(例如12V或30V或与此完全不同的电压),并且被馈入相应的馈电线电缆5a或5b并因此馈入天线侧的多路复用端子以供给所安装的ALD设备和/或组件17。

ALD设备和组件以及多路复用器的额外或全部需要的直流功率消耗,可以根据需要通过相应的多路复用设备处的接口提供给系统。

此外只是示例性地参看图5a到5b以及图6a到6b,其中单独地示意地描述了一个相应的多路复用器,该多路复用器在其一个端子侧出-例如在根据图5a到5d以及图6a到6b中-具有三个接口111a、111b、111c或111’a、111’b、111’c,经过它们可以建立到三个基站BS1、BS2和BS3或三个天线装置的连接。

此外在图5a到6b中还画出了一个附加的接口35,该接口35例如被设置为附加接口,并且例如可以作为AISG或3GPP接口或连接点而起作用,以便也通过这个附加的接口在可能的情况下为天线侧的ALD设备和组件17提供直流电压供给,其中该附加的接口例如还可以只用于附加地提供供给功率。

通过所述天线侧的多路复用电路的附加的接口35,还可以连接其他的支持AISG/3GPP协议或其他协议的ALD移动无线组件。优选地,可以配置该对应关系,即基站侧的多路复用器得哪一个端子对应天线侧多路复用器的上部的、附加的接口35。但是如果在基站侧多路复用电路的一个端子处只有单独一个协议信号,则例如正好将天线侧多路复用电路的该附加的接口35分配给该端子。

下文还将参考根据图7的实施例,其展示了一个修改过的根据本发明的多路复用器,即具体地是一个根据本发明的三工器,该三工器尤其可以被用作天线侧的三工器111H。

由该实施例可以看出,除了所述的附加的接口35以外,在图7中示出的天线侧的多路复用电路111H还具有其他的端子,即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三个附加的端子111”a、111”b和111”c。

如根据附图显示的那样,每一个通过高频馈电线和馈电线侧端子39’接收的传输协议被类似分裂机(Splitter)地分裂并且例如不仅输送到输出端111’c,还输送到并行的端子111”c。这就提供了可能性,通过天线侧的多路复用电路111H可以在该附加的端子处连接其他的支持AISG/3GPP协议或其他协议的ALD移动无线组件,该移动无线组件通过协议信号被相应地一起控制。这些附加的接口或端子首先具有优点,即可以将为各个天线系统ANT1、ANT2和/或ANT3单独分配的其他的ALD组件集成到移动无线系统中。例如为下倾斜角度调整设置的RET单元之类。此外装置区别于图7还可以这样布置,使得不是只为所有三个天线侧的端子111’a到111’c设置一个附加的并行的端子,而是只为这些端子中的一个设置单独的附加的端子111”a、111”b或111”c,或为任意的子集,例如在所示实施例中只有两个附加的接口。

虽然根据图7附加的接口只是对于上部的多路复用器111H而被描述,但是也为基站册的多路复用器111L相应地设置这些附加的接口或几个或只用单独一个其他的接口,以便提供附加的配置可能。

通过在相应的多路复用电路中设置的问询或扫描装置37,输入端侧的端子111或111’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还有附加接口35被持续地一起问询,以便确定,从哪一个接口到达了例如HDLC帧,即相应的控制信号(例如AISG信号)。

该信号之后可以在天线侧端子39处排队等候并传输。

所述的附加接口35还可以用于接收所有ALD设备和组件以及用于运行多路复用器所需的额外的或全部的直流功率。

面向天线侧的ANT多路复用端子首先是无电压和高阻态的。面向基站侧的BS多路复用端子同样首先是高阻态的。在其上施加有相应的直流电压(例如基站电压)。

天线侧的ANT多路复用器111H检验每一个输入端可能连接的DC用电设备(例如双重的低噪声的接收放大器DTMA、设置的偏置T电路SBT或例如现有用于可远程控制地调整下倾斜角的RET电路)并有规律地(其中时间间隔优选是可配置的)测量其电流消耗。在高频馈电线处存在的直流电压只被接通到ANT多路复用输出端,该输出端也与直流用电设备连接。此外所有的ANT多路复用器输出端是防短路的。

系统给定的配置设置可以通过其他的多路复用器接口也通过面向基站的ANT多路复用器端子初始化。在各天线侧端子处测量的电流消耗被传达到BS多路复用器。之后BS多路复用器根据所传达的测量值设置在其基站侧端子处的功率消耗。这些如此接收的可变的功率始终被用于供应连接的用电设备。因此由ALD设备和组件17接收的功率被透明地传递过各基站。这种透明性正好在CWA设备,即电流报警的ALD设备和组件处具有重要意义。

基站侧的多路复用器111L监测其基站侧端子以检查可能存在的协议信号(例如AISG、3GPP或其他与此不同的协议)。这种监控可以静态地或以复用方式进行。

如果识别出相应的信号,基站侧的多路复用器发送其信息到天线侧的BS多路复用器端子。该关于哪个协议信号来自哪个BS复用器输入端的信息,被传达到相应的ANT多路复用器。在可能的情况下,即例如当不同的协议同时-例如以频分复用方法-而被传输时,也可以省去这个信息。这里,哪个协议信号来自哪个BS多路复用器输入端的对应关系通过多路复用器的工作原理给出。

各天线侧的多路复用器将相应的、通过基站侧的多路复用器端子接收的协议信号发送到各天线侧的ANT复用器输出端并因此到达相应的ALD设备。

不通过其进行通信的ANT多路复用器的输出端对协议信号而言是高阻态的。此外在基站册多路复用电路11L或111L的基站侧端子和天线侧的多路复用电路11H或111H之间存在电隔离。

由所说明的结构可知,上述的附加的多路复用器接口35在基站侧端子处的直流整体功率足够时也可以去掉。同样地,也可以通过多路复用器上可选的附加接口35与可以联系到的ALD设备和组件17进行通信,例如用于与基站无关地设置或控制ALD通信,例如也可以在系统安装的情况下,如果基站还没有安装。

配置多路复用器既可以通过其高频端子(例如通过基站侧的多路复用器端子,但也通过天线侧的BS多路复用器端子),也可以通过附加的接口35进行。除了附加的接口35,这些高频接口也同样可以用作服务接口,以便例如供给具有新的运行程序的设备。这也同样适用于天线附近的多路复用器。此外甚至可以通过基站侧多路复用器处的端子配置天线侧的多路复用器。

关于多路复用器已经说明了实施例,所述的多路复用器基本上作为单独的设备或部件在基站的范围内被设置在高频传输线路之前或在相应的天线装置附件被设置在通常经天线杆或建筑行进的高频线路的另一端处。

所述的多路复用器及其相应的功能也可以例如集成于天线装置ANT1到ANT3或相应的基站BS1到BS3中。

附加地,相应的多路复用器还可以例如支持在基站侧多路复用器内表现不同ALD设备的功能。这就是说,例如各个ALD设备的通信接口扩展到基站内相应的多路复用器中。因此例如多路复用器转变为标准化的ALD设备(例如复合天线装置)。

天线附近设置的多路复用器或三工器11H或111H对应于所述的结构也可以被称为协议和状态或报警转换器,其中例如相应地将AISG或3GPP协议或其他的协议(例如专有的协议)转换(例如以频率调制方法或以其他给出的调制方法)或“交错”,以便相应地被馈入传输线路上。

描述了这种情况下的移动无线设备的结构,即每个基站是一个在特定频带内发送和/或接收的移动无线单元。在此范围内,在图中显示的基站BS1BS2和BS3或其几个分组还可以联合成一个“真实的基站”,其中这样的真实地基站例如包括在图中示出的BS1和BS2(或BS1和BS3或BS2和BS3或所有三个基站BS1-BS3),所述BS1和BS2应用于不同的频带或发送和接收。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