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压缩式秸秆收集运输车

压缩式秸秆收集运输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式秸秆收集运输车,包括运输车,与运输车连接的收集机,所述收集机包括机箱、设置于机箱内的压缩装置,设置于机箱前端的收集装置,以及将收集后的秸秆送入机箱的输送带;所述压缩装置包括压实油缸、压实板,所述压实油缸通过伸缩连杆推动压实板移动,将机箱内的秸秆压紧;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拾草器,还包括位于拾草器上方、将秸秆推到输送带上的螺旋输送装置。本发明边收集、边压实,不仅工作效率高,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09022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淮安市苏通市政机械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110042932.9

  • 发明设计人 王连;刘敬福;陈联艮;吕建强;

    申请日2011-02-23

  • 分类号A01D89/00(20060101);A01D90/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2223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谢观素

  • 地址 223200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经济开发区边寿民路2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2:39:0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7-17

    授权

    授权

  • 2011-08-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D89/00 申请日:201102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6-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秸秆的机械化收集及运输,具体涉及压缩式秸秆收集运输车。

背景技术

农业循环经济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也是农村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上,秸秆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我国每年约有7亿吨各种秸杆,在秸秆燃烧发电、生产建筑材料、秸秆青贮饲料、秸秆沼气等方面秸秆有着广泛的利用领域。秸秆在促进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秸秆的收集问题却成了以上这些应用的一个瓶颈。

目前国外秸秆收集,多使用大型秸秆收集打捆机,此类机械适用于大田作业,且价格昂贵。从我国的现阶段国情看,秸秆收集打捆机主要分为圆捆和方捆机两种,圆捆机由于间歇打捆,打捆时捡拾停止,生产率不高,捆扎的密度较低,打捆作业中容易出现堵塞或断绳现象,其优点是其结构相对要简单,体积也较小,因而成本较低,价格较便宜,操作维修简单;方捆机所打的草捆密度比圆捆机大,运输和储存较为方便,可连续作业,效率较高,但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价格也高,且田间作业时还需要其它运输车辆的配合,需人工装卸,其效率仍达不到农业作业要求,密度也达不到秸秆发电厂的技术要求。目前多数地区秸秆的收集只能采用人工作业,农民的积极性不高,秸秆仍采用就地焚烧或抛弃于河渠,浪费了这一宝贵的资源,同时也污染了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压缩式秸秆收集运输车,结构简单、紧凑适用、作业效率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压缩式秸秆收集运输车,包括运输车,与运输车连接的收集机,所述收集机包括机箱、设置于机箱内的压缩装置,设置于机箱前端的收集装置,以及将收集后的秸秆送入机箱的输送带;

所述压缩装置包括压实油缸、压实板,所述压实油缸通过伸缩连杆推动压实板移动,将机箱内的秸秆压紧;

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拾草器,还包括位于拾草器上方、将秸秆推到输送带上的螺旋输送装置。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伸缩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机箱端头板与所述的压实板,压实油缸平行于压实板,其两端分别与上下伸缩连杆的销连接。

在机箱内设有传感器,机箱设有后开门。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方案是,压缩装置上方设有盖板,所述盖板至少有两块构成,其中的一块与压实板上端边连接,并与机箱侧板活动配合。当压缩装置工作时,可防止秸秆落入压缩装置内。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拾草器包括带齿滚筒,所述带齿滚筒设有罩壳Ⅰ,所述螺旋输送装置包括螺杆,所述螺杆设有罩壳Ⅱ。所述螺杆为设有螺旋叶片的杆(俗称绞龙)。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方案是,罩壳Ⅰ的前侧边与带齿滚筒的圆周面为间隙配合,其上设有齿的通过槽口。罩壳Ⅰ的前侧边所设槽口的作用是,将滚筒齿上的秸秆推离滚齿。罩壳Ⅱ罩于所述的螺杆,后侧边连接于罩壳Ⅰ,前侧向下延伸,罩于带齿滚筒前方,其边部向前方翘起。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拾草器中的滚筒、以及螺旋输送装置中螺杆分别设有连接轴,并通过连接轴与机箱所设的悬臂活动连接;所述悬臂活动连接于机箱,并设有拉起油缸。所述连接轴上分别设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通过皮带与收集机所设的动力装置输出轴上的传动轮连接传动。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活动连接于机箱。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一、本发明中的收集机配备有收集秸秆、压缩秸秆以及将秸秆推出的动力装置,利于牵引机车(使用中,一般将收集机安装连接于手扶拖拉机)与压缩式秸秆收集机的分离,并可以减轻对牵引机车的动力要求。

二、本发明由设置在机箱前的拾草器收集秸秆,同时由输送带将秸秆送到机箱内,当秸秆堆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触碰到机箱内的压力传感器,此时压实装置即开始工作,将秸秆向后挤推,以增加秸秆继续进入的空间,当秸秆收集箱收满到一定紧实度后,压力传感器发出信号,即可停止秸秆收集工作,对压缩箱内的秸秆打捆或直接运送到指定地点堆放。从上述工作过程可知,本发明不仅工作效率高(边收集边压实),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三、液压系统由溢流阀、单向定量泵、蓄能器、压实油缸控制部分、收集装置的连接悬臂拉起油缸控制部分组成,溢流阀可防止系统过载,蓄能器可保证系统工作平稳。其中收集装置的连接悬臂拉起油缸控制部分由手动换向节流阀、液控单向阀、单向节流阀组成,可以减小拾草器拉起和放下时冲击力,保证工作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压缩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收集装置传动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平面图示,将螺杆垂直顺时针旋转180度)。

图4为液压系统示意图。

图中1-收集装置;2-动力装置;3-拉起油缸;4-输送带;5-压实油缸;6-悬臂;7-伸缩连杆;8-压实板;9-机箱;10-后开门;11-带齿滚筒; 12-螺杆;13-罩壳Ⅰ;14-罩壳Ⅱ;15-溢流阀;16-单向定量泵;17-蓄能器;18-二通阀;19-三位四通电磁阀;20-手动三位四通换向节流阀;21-液控单向阀;22-单向节流阀;23-手动三位四通换向阀;24-动力装置的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包括运输车,与运输车连接的收集机,所述收集机包括机箱9、设置于机箱9内的压缩装置,设置于机箱9前端的收集装置1,以及将收集后的秸秆送入机箱9的输送带4;

所述压缩装置包括压实油缸5、压实板8,所述压实油缸5通过伸缩连杆7推动压实板8移动,将机箱9内的秸秆压紧;

所述收集装置1包括拾草器,还包括位于拾草器上方、将秸秆推到输送带4上的螺旋输送装置。

仍如图1、2、3所示,所述输送带4位于收集装置1的一端,输送带4的辊轴活动连接于机箱所设的支撑臂41,辊轴上设有传动轮(图中未示出),与动力装置2输出轴上的传动轮连接传动。所述输送带4的进料端位于螺旋输送装置出口端下方。

仍如图1、2所示,伸缩连杆7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机箱9端头板与所述的压实板8,压实油缸5平行于压实板8设置,其两端分别与上下伸缩连杆7的销连接。在压缩装置上方设有盖板81,所述盖板81至少有两块构成,其中的一块与压实板8上端边连接,并与机箱的侧板活动配合(如图2所示,可以随压实板平行移动)。

仍如图1、2所示,在机箱9内设有压力传感器91,所述压力传感器91设置于机箱9侧板上(靠近压实板的这一端机箱侧板上部)。所述机箱9设有后开门10。

仍如图1、2所示,所述拾草器包括带齿滚筒11,所述带齿滚筒11设有罩壳Ⅰ13,所述螺旋输送装置包括螺杆12,所述螺杆12设有罩壳Ⅱ14。罩壳Ⅰ13的前侧边与带齿滚筒11的圆周面为间隙配合,其上设有齿的通过槽口(未提供槽口图示)。罩壳Ⅱ14罩于所述的螺杆12,后侧边连接于罩壳Ⅰ,前侧向下延伸,罩于带齿滚筒11前方,其边部向前方翘起(便于秸秆进入)。

拾草器中的滚筒、以及螺旋输送装置中螺杆12分别设有连接轴,并通过连接轴与机箱9所设的悬臂6活动连接。所述悬臂6活动连接于机箱9(可以是枢接,图中未示出),并设有拉起油缸3(当收集装置1工作时,通过油缸将其放下如图1示,当收集装置1非工作时,将其提起如图2示)。罩壳Ⅰ13、罩壳Ⅱ14连接于悬臂6。

如图3所示,滚筒以及螺杆12所设的连接轴上设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通过皮带与收集机所设的动力装置2输出轴24上的传动轮连接传动。所述动力装置2的输出轴24活动连接于机箱9(未提供连接于机箱的图示)。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装置2选用柴油机。运输车选用手扶拖拉机。

本发明液压部分:由拉起油缸3、压实油缸5、溢流阀15、单向定量泵16、蓄能器17、二通阀18、三位四通电磁阀19、手动换向节流阀20、液控单向阀21、单向节流阀22、手动换向阀23组成。将液压系统连通拖拉机的高压油管即可工作。

独立设置的柴油机2分别驱动拾草器、螺旋输送装置和输送带,拾草器的带齿滚筒11将秸秆从地上捡起,由螺杆12将秸秆推送到一端输送带处,由输送带将秸秆向上传送,送入秸秆机箱9。当机箱内秸秆堆积到一定程度时,触动压力传感器,三位四通电磁阀19开始工作,压实油缸5推动压实板8将秸秆向后压实(如图2所示),以增加秸秆继续进入的空间,通过三位四通电磁阀19控制如此间断进行。机箱收满到一定紧实度后,压力传感器发出信号,此时可停止秸秆收集工作,压实油缸5推动压实板8将秸秆压实后,可直接运至指定地点卸料,将后开门10打开,操纵手动换向阀23使压实油缸工作至极点,将秸秆卸出。

机箱9一周开有槽(未提供图示),可穿绳在箱内进行捆扎后再卸料。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