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自动文档馈送器和配装有自动文档馈送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自动文档馈送器和配装有自动文档馈送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自动文档馈送器和配装有自动文档馈送器的图像形成装置。自动文档馈送器包括文档盘、文档递送盘、文档馈送路径、馈送辊、外壳构件、以及离子生成单元。外壳构件至少具有空气摄入部分和空气排出部分,并且被设计为将驱动部分容纳于其中。离子生成单元被部署在外壳构件内的驱动部分侧面。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08597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夏普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010570205.5

  • 发明设计人 山川一彦;松井正雄;

    申请日2010-12-02

  • 分类号B65H11/00;G03G15/00;

  • 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岳

  • 地址 日本大阪府大阪市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2:30:2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2-11-14

    授权

    授权

  • 2011-07-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5H11/00 申请日:201012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6-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交叉引用

该非临时申请要求于2009年12月2日在日本提交的专利申请No.2009-274304的根据35U.S.C.§119(a)的优先权,其完整内容在此引入以供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离子生成功能的自动文档馈送器、以及一种配装有所述自动文档馈送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毫不夸张地说,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复印机和打印机)对于办公室等是不可或缺的。实际上,办公室多数安装有图像形成装置。此外,这些图像形成装置近来变得让我们熟悉,因为它们甚至延伸到标准家庭、医院等。

在已知的图像形成装置当中,存在各类型的装置,被配置为:向图像形成部分及其定影部分提供从图像形成装置周围摄入外壳的空气,然后将空气排出图像形成装置。一种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配装有空气清洁部分,被配置为通过以下方式防止装置内产生的有害物质从该装置中释放出,即:消除待排出装置的空气流中所包含的有害物质来清洁空气,然后将负离子提供给空气(例如,见日本专利特开公开No.2005-4144)。

根据上面所指出的日本专利特开公开No.2005-4144中所描述的技术,必须消除图像形成部分的图像形成操作所产生的调色剂颗粒、尘埃、臭氧等,因而,具有电极的离子生成部分必定不可避免地部署在与图像形成部分邻近的位置处并且在图像形成部分周围生成的空气流内部。结果,有时出现问题:离子生成部分的离子生成效率归因于图像形成装置周围所产生的硅等的效应降低得早于预期。因此,上述技术具有的问题在于,用于清洁图像形成装置周围的空气的能力随着使用图像形成装置的持续时间变得较长而降低。

在具有空气清洁功能的单元位于图像形成装置外部以便在离子生成部分与图像形成部分之间提供较大距离的情况下,安装这种单元必需额外空间,这样导致的问题是:安装图像形成装置需要加大的空间。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文档馈送器和图像形成装置,其能够在长时间段上执行平稳地生成离子的功能,而不增加设备和装置的尺寸。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自动文档馈送器具有离子生成功能。所述自动文档馈送器包括文档盘、文档递送盘、文档馈送路径、馈送装置、驱动部分、外壳构件、以及离子生成单元。

所述文档盘被设计为在其上放置待历经读取的文档。所述文档递送盘被设计为接收已历经读取的文档。所述文档馈送路径被设计为将所述文档从文档盘经由文档读取位置向上引导至所述文档递送盘。

所述馈送装置被配置为在所述文档馈送路径上将馈送力施加到所述文档。所述馈送装置的示例包括:拾取辊,用于从所述文档盘拾取所述文档;以及单个馈送辊或多个馈送辊,沿着所述文档馈送路径而被部署。所述驱动部分被配置为将驱动功率传送到所述馈送装置。这种驱动部分的示例包括:电机,充当馈送力的电源;传动轮系或带等,连接到所述电机;以及电路板等,用于控制所述电机。

所述外壳构件被部署在所述文档盘和所述文档递送盘后面(rearwardly)。所述外壳构件至少具有空气摄入部分和空气排出部分,并且被设计为将所述驱动部分容纳于其中。

离子生成单元被部署在所述外壳构件内的驱动部分侧面(laterally)。通常,所述外壳构件在自动文档馈送器的后侧(较深侧)上自动文档馈送器的整个宽度或主要一部分宽度上延伸,而所述驱动部分被放置为在所述自动文档馈送器的横向方向上仅占据所述文档馈送路径的后面。为此,可以在所述外壳构件内的驱动部分的侧面容易地提供空间,以用于放置所述离子生成单元。

因此,例如,可以容易地确保相对大的空间用于放置具有空气清洁功能的离子生成单元,而不增加归因于提供所述离子生成单元而出现的所述自动文档馈送器的尺寸。

通常,所述自动文档馈送器被部署在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复印机)的最上位置处。为此,所述离子生成单元不太可能受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分周围所产生的硅等所影响,而所述离子生成单元所产生的离子可以容易地向上扩散并且在所述装置周围完全散射。

优选地,所述自动文档馈送器还包括:风扇,被配置为在所述外壳构件内生成从所述空气摄入部分朝向所述空气排出部分传递的空气流,其中,所述驱动部分和所述离子生成单元位于从所述空气摄入部分朝向所述空气排出部分传递的空气的流动路径上。这种特征是优选的,因为提供单个风扇使得所述驱动部分能够冷却,并且使得能够输送离子。

在防止所述馈送器和所述装置尺寸增加的同时,本发明使得有可能向所述自动文档馈送器和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赋予在长时间段上稳定地生成离子的功能。

结合附图,本发明的前述和其它特征以及附随的优点将从阅读本发明的以下详细描述而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A是从前侧观看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印机的透视图;

图1B是从后侧观看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印机的透视图;

图2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印机的截面图;

图3是从后侧观看的图像读取部分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4是从后侧观看的将驱动部分容纳于其中的外壳构件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5A是从前侧观看的将驱动部分容纳于其中的外壳构件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5B是从后侧观看的将驱动部分容纳于其中的外壳构件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6A是复印机的垂直截面图,用于示出复印机内部的空气流;

图6B是复印机的水平截面图,用于示出复印机内部的空气流;以及

图7是从后侧观看的将驱动部分容纳于其中的外壳构件的变体的示意性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A、图1B和图2,将进行的描述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印机1的构造。如这些附图所示,复印机1包括文档读取部分20、图像形成部分10、以及纸张馈送部分16。如图1A所示,复印机1还包括在其前侧的操作板100,用于从用户接收输入操作。

如图2所示,文档读取部分20包括:文档台21A和21B,均由透明玻璃形成;扫描器单元30,被配置为从文档台21A或21B上放置的文档读取图像;自动文档馈送器22,用于将文档纸张自动馈送到文档台21B。文档台21A在文档定影模式下用于文档读取,而文档台21B使用自动文档馈送器22在文档馈送模式下用于文档读取。

自动文档馈送器22包括:文档盘222,用于在其上放置待读取的文档;文档递送盘224,用于接收已经读取的文档;文档馈送路径226,其形成为将文档经由文档读取位置(根据该实施例的文档台21B的位置)从文档盘222向上引导至文档递送盘224。文档馈送路径226配装有多个馈送辊228,其被布置为在文档馈送路径226中将馈送力施加到文档。

自动文档馈送器22通过文档馈送路径226一个接一个地将文档盘222上设置的多个文档纸张自动馈送到文档台21B。已经在文档台21B处完成读取的文档纸张被递送到文档递送盘224。

为了扫描器单元30根据用户的选择而读取文档两面上的图像,自动文档馈送器22配装有用于双面文档的馈送路径、馈送路径切换装置、用于检测并且控制穿过不同部分的文档纸张之状态的一组传感器等。这些部件并非是对于执行本发明的基本要求,而是可选元件。

扫描器单元30包括第一扫描单元31、第二扫描单元32、光学透镜37、以及光电转换器(下文中称为“CCD”)38。第一扫描单元31具有:灯反射器组件33,用于将文档表面暴露于光;第一反射镜34,用于将从文档反射的光图像引导到CCD 38。第二扫描单元32具有第二反射镜35和第三反射镜36,用于将光图像从第一扫描单元31引导到CCD 38。光学透镜37将从文档反射的光图像导向CCD 38,以将图像形成在CCD 38上。CCD 38将从文档反射的光图像转换为电图像信号。

文档读取部分20的上述布置使得能够通过在一行接一行的基础上将图像形成在CCD 38上而读取文档台21A上所放置的文档上的图像。扫描器单元30所读取的图像数据被传送到未示出的图像处理部分(在图像处理部分,图像数据历经各种图像处理操作),临时存储于复印机1的存储部分中,然后响应于输出指令而传递到图像形成部分10。

在图像形成部分10内,纸张馈送路径形成为:从在其中存储待历经图像形成过程的记录纸张的纸张馈送部分16延伸到纸张递送辊17,纸张递送辊17被配置为经由图像形成位置将记录纸张递送到主体内递送类型的纸张递送部分40(被配置为递送记录纸张到在复印机1主体内部的地方)。图像形成部分10配装有沿着纸张馈送路径而布置的纸张馈送系统、激光写入单元11、以及用于图像形成的电子照相处理部分13。

激光写入单元11包括:半导体激光源,其被配置为根据从上述文档读取部分20传递的或从外部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传送的图像数据而发射激光;多面镜,其被配置为以相等的角速度使得激光偏转;f-θ透镜,用于对因此以相等角速度而偏转的激光进行校正,从而电子照相部分13中的光敏鼓以相等速度通过激光而得以扫描。

在作为图像载体的光敏鼓周围,电子照相处理部分13包括:静电充电器,用于均匀地以静电方式对光敏鼓进行充电;显影设备,用于将显影剂提供给激光写入单元11在光敏鼓上所形成的静电潜像;传递设备,用于将所得显影剂图像从光敏鼓传递到记录纸张;分离设备,用于将记录纸张与光敏鼓分离;清洁设备,用于从光敏鼓移除残余显影剂;以及静态电荷消除器,用于消除来自光敏鼓的表面的静电荷。

在电子照相处理部分13的纸张馈送路径上游的位置处,部署馈送部分15,用于将纸张馈送部分16的纸张馈送盒160中所存储的记录纸张馈送到光敏鼓与电子照相处理部分13中的传递设备之间的传递位置。在电子照相处理部分13的纸张馈送路径下游的位置处,部署定影设备12,用于通过加热和加压而将处于附着到记录纸张但未对于记录纸张而定影的状态下的显影剂图像定影在记录纸张上。此外,重馈路径部署在定影设备12的下游,用于重馈在其正面已历经定影的记录纸张,以便将图像形成在其反面上。排气风扇18被部署邻近定影设备12,用于将电子照相处理部分13和定影设备12周围产生的气体排出复印机1。

复印机1具有电源单元50,部署在纸张馈送部分16之上并且在纸张递送部分40之下。电源单元50被配置为将电功率提供给复印机1的不同部分。

参照图3,进行的描述是用于向自动文档馈送器22赋予离子生成功能的布置。自动文档馈送器22包括驱动部分300,被配置为将驱动功率传送到前述馈送辊装置228等。自动文档馈送器22还包括外壳构件3。

外壳构件3被部署在文档盘222和文档递送盘224后面。外壳构件3具有:空气摄入部分302,用于从外面摄取空气到其中;空气排出部分304,用于排出所摄取的空气(见图5A),并且被设计为将驱动部分300容纳于其中。

在外壳构件3内,具有离子生成功能的离子生成单元60被部署在驱动部分300侧面。离子生成单元60被配置为通过凭借电晕放电对空气中所包含的水蒸气进行电离而以基本相同的量生成正离子和负离子。在该实施例中,每一正离子具有氢离子(H+)周围所吸引的多个水分子,并且表示为H+(H2O)m,其中,m是自然数。另一方面,每一负离子具有氧离子(O2-)周围所吸引的多个水分子,并且表示为O2-(H2O)n,其中,n是自然数。当被吸引到复印机1周围漂浮的细菌的表面上时,这些正离子或负离子产生化学反应,以产生过氧化氢(H2O2)或羟基(OH)作为活性核素(active species)。因为过氧化氢(H2O2)和羟基(OH)表现出非常强的活性,所以它们可以杀灭空气中漂浮的细菌。

参照图4,示意性描述外壳构件3内部的结构。如所示,离子生成单元60被部署在外壳构件3内的空气摄入部分302与空气排出部分304之间,从而被定位以与驱动部分300并排。

离子生成单元60包括导管64、过滤器66、离子生成设备70。导管64被设计为限定用于把其中摄取的空气从空气摄入部分302引导到离子生成设备70的流动路径。导管64通过螺丝等固定到外壳构件3的内框,但本发明不限于该特征。

过滤器66位于空气摄入侧上的导管64的一端附近。过滤器66被设计为捕获将要从驱动部分300进入导管64的尘埃、油类等。虽然原则上过滤器66具有用于捕获尘埃的功能就足矣,但使用具有硅吸收功能的过滤器是优选的。

风扇68被部署在离子生成单元60与空气排出部分304之间。风扇68位于外壳构件3内空气排出部分304附近,并且被配置为在外壳构件3内生成从空气摄入部分302朝向空气排出部分304传递的空气流。在离子生成设备70所生成的离子排出到外壳构件3外部的同时,风扇68所生成的空气流使得驱动部分300冷却。

离子生成设备70被配置为通过凭借电晕放电对导管64中出现的空气中所包含的水蒸气进行电离而以基本相同的量生成正离子和负离子。离子生成设备70的结构不限于根据该实施例的结构。

参照图5A和图5B,进行的描述是外壳构件3内的空气流。如图5B所示,空气通过风扇68的吸力能力而得以从空气摄入部分302摄入到外壳构件3。因此,通过空气摄入部分302所摄入的空气通过驱动部分300朝向空气排出部分304流动。

从驱动部分300朝向空气排出部分304传递的一部分空气被引入到导管64,然后在包含离子生成设备70所生成的离子的状态下从空气排出部分304排出到外部。

利用这种布置,甚至当驱动部分300产生尘埃和油类时,这种尘埃和油类也在导管64的入口被过滤器66所捕获,因而无法到达离子生成设备70。因此,离子生成设备70的离子生成效率并不因驱动部分300所产生的尘埃和油类而降低。

离子生成单元60被放置得尽可能远,以避免阻挡从驱动部分300直接传递到风扇68的空气流动路径,由此确保空气流动路径从驱动部分300直接传递到风扇68。为此,驱动部分300中的热量生成构件(例如控制电路板)的热量耗散效率不太可能降低。此外,由于单个风扇68用于完成两个目的:冷却驱动部分300,并且输送离子,所以无论提供离子生成单元60与否,都无需提供额外风扇。

参照图6A和图6B,进行的描述是外壳构件3的空气摄入/排出与图像形成部分10的空气摄入/排出之间的关系。离子生成设备70被部署在未与图像形成部分10通信的外壳构件3内部,因此位于与图像形成部分10内部出现的空气完全隔离的空间中。具体地说,因为离子生成设备70被放置为通过排气风扇18的吸力而抑制电子照相处理部分13和定影设备12周围生成的空气流,所以离子生成设备70的离子生成效率不因电晕电极等的污染而降低。因此,离子生成设备70的离子生成效率可以在长时间段上保持得足够高。

外壳构件3的空气摄入部分302位于与排气风扇18所处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外壳的一侧不同的一侧上(在所示的示例中,后侧)。为此,可以防止从排气风扇18所排出的空气摄入外壳构件3。

此外,由于用于清洁空气的过滤器66位于导管64的空气摄入侧,因此可以更高效地防止离子生成设备70的电晕电极受污染。因此,离子生成设备70的离子生成效率可以在复印机1的整个持续生命期上保持得较高。

参照图7,进行的描述是作为外壳构件3之变体的外壳构件4。如图7所示,外壳构件4与外壳构件3之差异在于:外壳构件4具有空气摄入部分306,用于摄入待引入到离子生成设备70的空气。

外壳构件4内部配装有导管65,其具有第一导管部分652和第二导管部分654。第一导管部分652被设计为限定从空气摄入部分306摄入并且朝向风扇68传递的空气的流动路径。第二导管部分654被设计为限定通过驱动部分300从空气摄入部分302朝向风扇68传递的空气的流动路径。离子生成设备70位于第一导管部分652内部。此外,过滤器66位于第一导管部分652的入口处。

利用这种布置,因为无法穿过驱动部分300的空气被引入到离子生成设备70,所以可以有效地防止来自驱动部分300的尘埃和油类到达离子生成设备70。此外,离子生成设备70无法阻挡从驱动部分300朝向风扇68传递的空气的流动路径,因此,驱动部分300可以更有效地被冷却。

虽然前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导管64和65形状截面是矩形,但可以使用圆形截面或其它形状截面的导管。

前述实施例在所有方面是说明性的,并且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前述实施例而是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此外,本发明的范围意图包括权利要求范围内以及等同物的意义和范围内的所有修改。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