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显示面板、与减少显示面板所使用的数据线的方法

显示面板、与减少显示面板所使用的数据线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显示面板领域,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在显示面板上,将每一列晶体管组中两两相邻的子像素晶体管模组电性连接至同一数据线,使得显示面板所使用的数据线数量减半,并使得显示面板所使用的驱动集成电路单元数量大幅度的减少。将显示面板上数据线的电压配合极性控制信号来实现极性反转以避免直流残留,并通过此降低功率消耗、降低闪烁、以及避免串讯。显示面板所包括的每一晶体管单元,各自所包括的子像素晶体管通过彼此相对且分散的布置方式来克服因为子像素晶体管本身透光量较高而导致垂直线现象发生的缺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99571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0910189769.1

  • 发明设计人 张伦铭;吕家亿;

    申请日2009-08-27

  • 分类号G02F1/1362(20060101);G09G3/36(20060101);

  • 代理机构44237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张全文

  •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光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塘明大道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2:05:0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7-24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G02F1/1362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30704 申请日:20090827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2-09-05

    授权

    授权

  • 2011-05-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2F1/1362 申请日:200908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3-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面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与减少显示面板所使用的数据线的方法。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其为一般液晶显示器模组100的简略示意图。液晶显示器模组100包括一显示面板110、一扫描驱动单元120、一数据驱动单元130、一时序控制器(Timing Controller)140、一参考电压源150、一背光驱动单元160、及一背光模组170。时序控制器140将数据输出至数据驱动单元130,并将控制信号输出至扫描驱动单元120,以控制显示面板110上晶体管及像素电极的驱动。扫描驱动单元120及数据驱动单元130所需的电源由参考电压源150所提供。显示面板110所需的光源也由背光驱动单元160控制背光模组170来提供。在图1中,数据驱动单元130所包括的多个数据线以Sn表示,且扫描驱动单元120所包括的多个扫描线以Gn表示。当显示面板110上的某一晶体管及与的电性连接的像素电极将被启动时,该多个扫描线Gn上其中之一对应到该晶体管的扫描线会被扫描驱动单元120所触发,且该多个数据线Sn上其中之一对应到该晶体管的数据线会接收被数据驱动单元130由对应的数据所转换而成的电压,以将该像素电极充电或放电至相对应灰阶的电压。

请再参阅图2,其为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110、扫描驱动单元120、及数据驱动单元130的简略示意图。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110显示三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包括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蓝色子像素B;并假设显示面板110上可显示的子像素总数为480*3*272个,其中480*3代表显示面板110上同一列480个像素乘以每个像素所包括的三种不同颜色子像素,并代表数据驱动单元130所使用的多个数据线Sn及对应的驱动集成电路单元的数量为1440;272代表显示面板110上所包括的272列的像素,并代表扫描驱动单元120所使用的多个扫描线Gn的数量及对应的驱动集成电路单元的数量为272。由以上假设可知,对单一显示面板110来说,需要在数据驱动单元130中设置1440个驱动集成电路单元,并在扫描驱动单元120中设置272个驱动集成电路单元,才能够让显示面板110顺利的进行显示像素的工作;然而,在显示面板朝轻量化的制程方向下,上述驱动集成电路单元的数量也需要被减少。请注意,在一般的显示面板中,数据线的数量远较扫描线来的多,且上述对于数据线及扫描线数量的假设也是基于此特征而论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数据线的数量多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多个列晶体管组、一第一扫描线组、一第二扫描线组、及多个数据线。

所述多个列晶体管组排列为一晶体管矩阵。所述多个列晶体管组的每一列晶体管组以列(Row)方式排列于所述晶体管矩阵上。所述多个列晶体管组的每一列晶体管组包括:

多个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Odd Sub-pixel Transistor Module);及

多个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Even Sub-pixel Transistor Module)。

所述多个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与所述多个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交错排列,且所述多个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

所述第一扫描线组包括多个第一扫描线。

所述多个第一扫描线的每一第一扫描线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列晶体管组,且所述多个第一扫描线的每一第一扫描线电性连接于所述多个列晶体管组的其中之一所包括的多个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

所述第二扫描线组包括多个第二扫描线。

所述多个第二扫描线的每一第二扫描线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列晶体管组,且所述多个第二扫描线的每一第二扫描线电性连接于所述多个列晶体管组的其中之一所包括的多个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

所述多个数据线的每一数据线在所述晶体管矩阵中以行(Column)方式排列,且所述多个数据线的每一数据线电性连接于所述多个列晶体管组的每一列晶体管组中的一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及一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

在同一列晶体管组中被所述多个数据线的每一数据线所电性连接的所述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与所述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彼此相邻于所述列晶体管组中而形成一晶体管单元。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显示面板所使用的数据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在一显示面板上,将多个列晶体管组的每一列晶体管组中的多个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及与所述多个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分别相邻的多个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分别以同一数据线电性连接,而形成多个晶体管单元;

对所述多个列晶体管组的每一列晶体管组所包括的每一晶体管单元,以一第一扫描线电性连接于所述多个晶体管单元的每一晶体管单元所包括的一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

对所述多个列晶体管组的每一列晶体管组所包括的每一晶体管单元,以一第二扫描线电性连接于所述多个晶体管单元的每一晶体管单元所包括的一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

对所述多个列晶体管组的每一列晶体管组的一开启时间内,轮流开启所述第一扫描线及所述第二扫描线;

及根据开启所述第一扫描线或所述第二扫描线,并根据一极性控制信号,在电性连接于所述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及所述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的一数据在线提供一电压,以将所述电压写入所述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或所述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显示面板上减少数据线的液晶显示器模组,所述液晶显示器模组包括:

一显示面板、一扫描驱动单元、及一数据驱动单元。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多个列晶体管组、一第一扫描线组、一第二扫描线组、及多个数据线。

所述多个列晶体管组排列为一晶体管矩阵。

所述多个列晶体管组的每一列晶体管组以列方式排列于所述晶体管矩阵上。

所述多个列晶体管组的每一列晶体管组包括:

多个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及多个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

所述多个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与所述多个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交错排列,且所述多个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

所述第一扫描线组包括多个第一扫描线。

所述多个第一扫描线的每一第一扫描线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列晶体管组,且所述多个第一扫描线的每一第一扫描线电性连接于所述多个列晶体管组的其中之一所包括的多个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

所述第二扫描线组包括多个第二扫描线。

所述多个第二扫描线的每一第二扫描线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列晶体管组,且所述多个第二扫描线的每一第二扫描线电性连接于所述多个列晶体管组的其中之一所包括的多个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

所述多个数据线的每一数据线在所述晶体管矩阵中以行方式排列,且所述多个数据线的每一数据线电性连接于所述多个列晶体管组的每一列晶体管组中的一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及一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

在同一列晶体管组中被所述多个数据线的每一数据线所电性连接的一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与一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彼此相邻于所述列晶体管组中而形成一晶体管单元。

所述扫描驱动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扫描线组及所述第二扫描线组。

所述扫描驱动单元用来轮流开启所述第一扫描线组及所述第二扫描线组,以交互驱动所述多个列晶体管组的每一列晶体管组中的所述多个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及所述多个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的输出及极性反转。

所述数据驱动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多个数据线。

所述数据驱动单元根据开启所述第一扫描线或所述第二扫描线,并根据一极性控制信号,提供一电压,以将所述电压写入所述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或所述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并实施极性反转。

在本发明中,将每一列晶体管组中两两相邻的子像素晶体管模组电性连接至同一数据线,使得显示面板所使用的数据线数量减半。

附图说明

图1为一般液晶显示器模组的简略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扫描驱动单元、及数据驱动单元的简略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揭露的一液晶显示器模组的简略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揭露图3所示的显示面板210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揭露图4中显示面板所包括的一晶体管单元的示意图;

图6为图3及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上的数据转移示意图;

图7为图3及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上的波形操作图;

图8为根据图7的波形操作图所得到二个连续播放的画面的极性反转示意图;

图9、图10、图11为根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所图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所包括的用来防止垂直线现象的晶体管单元的示意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揭露的在显示面板上减少数据线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说明书及后续的申请专利范围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组件。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样的组件。本说明书及后续的申请专利范围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别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别的基准。在通篇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括」为一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括但不限定于」。此外,「电性连接」一词在此包括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气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电性连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该第一装置可直接连接于该第二装置,或通过其它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连接至该第二装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改进显示面板制程,并避免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发生的垂直线现象,本发明揭露一种减少数据线的显示面板、包括该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器模组、及相关方法。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显示面板中,主要采用同一数据线同时电性连接至一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及一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配合扫描线来控制奇偶子像素显示、以及同时控制极性反转的做法,来达到减少数据线及对应的驱动集成电路单元的数量的目的。除此以外,本发明也对被同一数据线所电性连接的一对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及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各自所包括的奇/偶子像素晶体管的配置使用彼此相对且分散的设计,使得子像素晶体管的透光量可以被均匀分散来降低垂直线现象,而使显示面板的观察者不易查觉到垂直线。

请参阅图3,其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揭露的一液晶显示器模组200的简略示意图。如图3所示,液晶显示器模组200包括一显示面板210、一扫描驱动单元220、一数据驱动单元230、及一时序控制器240。显示面板210与图1、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110所包括的子像素晶体管个数相同,但是与数据驱动单元230之间的数据线仅有包括S1、S2、S3、...、S718、S719、S720的720条,亦即仅包括图2所示的数据线Sn共1440条的一半数量的数据线;且显示面板210与扫描驱动单元220之间的扫描线包括G1、G2、G3、...、G543、G544共544条,亦即包括图2所示的扫描线Gn共272条的二倍数量的扫描线。虽然相较于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110,显示面板210增加了一倍的扫描线,但是因为数目远较扫描线为多的数据线的数目减少了一半,因此整体而言,显示面板210所使用的线仍然是减少的;换言之,显示面板210所需要使用的驱动集成电路单元的数目也会减少。时序控制器240提供一极性控制信号POL、一启动信号STH、一奇偶控制信号OEH、及一数据信号DATA给数据驱动单元230,时序控制器240也根据奇偶控制信号OEH来控制扫描驱动单元220所开启的扫描线,上述这些信号的功能会在之后另行说明。

请参阅图4,其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揭露图3所示的显示面板210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显示面板210包括了多个列晶体管组R1、R2、...、R271、R272,且多个列晶体管组R1、R2、...、R271、R272以晶体管矩阵的方式排列,且每一列晶体管组以列方式排列于显示面板210上所形成的该晶体管矩阵。多个列晶体管组R1、R2、...、R271、R272的每一列晶体管组包括多个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Odd Sub-pixel Transistor Module)OB及多个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Even Sub-pixel Transistor Module)EB。观察图4可知,在每一列晶体管组中,多个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OB与多个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EB交错排列并分别对应。在单一列晶体管组中,一对电性连接于同一数据线而相邻的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及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可被视为一晶体管单元;举例来说,在列晶体管组R1中,晶体管单元121所包括的一对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OB与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EB皆电性连接于数据线S1并彼此相邻;同理,晶体管单元122、123、12718、12719、12720、341、342、343、34718、34719、34720、5415421、5415422、5415423、541542718、541542719、541542720、5435441、5435442、5435443、543544718、543544719、543544720所包括的一对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OB与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EB皆电性连接于同一数据线而彼此相邻。请注意,虽然图4所示的每一晶体管单元中,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OB位于左侧,而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EB位于右侧,然晶体管单元仅为一种用来解释同一数据线电性连接于二个相邻的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及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而陈述的概念,且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OB可位于晶体管单元的右侧,且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EB可位于晶体管单元的左侧,差别仅在于对应的二条扫描在线下互换,且不受图4的图示的限制。

扫描线G1、G3、G5、...、G541、G543分别对应并电性连接于显示面板210上每一列晶体管组所包括的多个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以分别启动对应的列晶体管组所包括的所述多个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扫描线G1、G3、G5、...、G541、G543所形成的集合可被视为一第一扫描线组。同理,扫描线G2、G4、...、G540、G542、G544分别对应并电性连接于显示面板210上每一列晶体管组所包括的多个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以分别启动;扫描线G2、G4、...、G540、G542、G544所形成的集合可被视为一第二扫描线组。

多个数据线S1、S2、S3、...、S718、S719、S720的每一数据线在显示面板210所形成的该晶体管矩阵上以行(Column)方式排列。多个数据线S1、S2、S3、...、S718、S719、S720的每一数据线电性连接于多个列晶体管组R1、R2、...、R271、R272的每一列晶体管组中的一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及一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

请参阅图5,其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揭露图4中显示面板210所包括的一晶体管单元的示意图。请注意,在图5中以图4所示晶体管单元342为例示,然实质上图5也等效图示了图4所示的其它晶体管单元所包括的组件与布置方式。如图5所示,晶体管单元342包括一奇子像素晶体管组OB与一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EB。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OB包括一奇子像素晶体管OT及一像素电极(Pixel Electrode)OPE,其中像素电极OPE电性连接于奇子像素晶体管OT;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EB包括一偶子像素晶体管ET及一像素电极EPE,其中像素电极EPE电性连接于偶子像素晶体管ET。扫描线G3电性连接于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OB及其所包括的奇子像素晶体管OT,以控制奇子像素晶体管OT的开关状态;同理,扫描线G4电性连接于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EB及其所包括的偶子像素晶体管ET,以控制偶子像素晶体管ET的开关状态。扫描驱动单元220仅需控制扫描线G3及G4的开启时间,便可轻易的在一固定时间内轮流开启奇子像素晶体管OT与偶子像素晶体管ET,而使数据线S2上的电压可对像素电极OPE或EPE在扫描线G3及G4的开启时间内充电或放电。

请参阅图6及图7。图6为图3及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210上的数据转移示意图,且图7为图3及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210上的波形操作图。图6及图7用来说明显示面板210上的晶体管控制方式。数据驱动单元230中在某一时间内假设包括有1440笔缓冲数据,并在图6中以B1、B2、...、B1440的方式表示,这些缓冲数据是经由时序控制器240所提供的数据信号DATA所产生。接着缓冲数据B1、B2、...、B1440会根据奇偶控制信号OEH的选择依序被读入数据线S1、S2、S3、...、S719、S720中,以当做多个数字转模拟信号DAC_output。请注意,图6所示的奇偶控制信号OEH虽然以多任务器的方式表现其在不同时间内被选择的缓冲数据,然而实质上奇偶控制信号OEH并不需要以多任务器来实施,亦即图6所示的多任务器仅为解说用途所图示。图7所示的同步信号SYNC为时序控制器240所使用。启动信号STH用来启动每一晶体管单元被扫描线所开启的程序,且启动信号STH的二个高电位脉冲(Pulse)之间对应于单一晶体管单元被开启的时间长度。奇偶控制信号OEH用来在单一晶体管单元被开启的期间,决定该晶体管单元所包括的一对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及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被轮流驱动的顺序跟时间长度。数字转模拟信号DAC_output为单一晶体管被开启的期间,该晶体管所对应的数据在线的电位,用来指示被充电或放电的像素电极所显示的灰阶。扫描线G1、G2、G3、...的电位为高电位时,将会开启与之电性连接的各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或各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

极性控制信号POL用来控制显示面板210上所包括的所有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及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所包括的多个像素电极的极性反转。请参阅图8,其为根据图7的波形操作图所得到二个连续播放的画面(Frame)F(n)及F(n+1)的极性反转示意图。图8中简易图示单一画面中各奇数数据(即奇像素)与偶数数据(即偶像素)的极性变化,并以+符号来代表正极性,以-符号来代表负极性。如图7所示,当扫描线G1处于高电位时,将会使与扫描线G1电性连接的各偶子像素晶体管被开启,此时,数字转模拟信号DAC_output如图8所示以正极性来输出偶数数据。而当扫描线G2处于高电位时,与扫描线G2电性连接的各奇子像素晶体管被开启,此时,数字转模拟信号DAC_output如图8所示以负极性来输出奇数数据。接着当扫描线G3处于高电位时,与扫描线G3电性连接的各偶子像素晶体管将会被开启,且此时极性控制信号POL会由高电位转为低电位,且数字转模拟信号DAC_output如图8所示输出负极性的偶数数据。同理,当扫描线G4处于高电位时,与扫描线G4电性连接的各奇子像素晶体管被开启,且数字转模拟信号DAC_output如图8所示输出正极性的奇数数据。依此类推,最后所得到的极性驱动变化如图8所示。

通过图7所示极性控制信号POL的控制机制,除了可以阻止直流残留以外,也可降低功率消耗、降低闪烁(Flicker)、以及避免串讯(Crosstalk)。

如图7所示,在由起始信号STH所开启的单一晶体管单元的开启时间中(图7以1H表示该开启时间),奇偶控制信号OEH的高电位占据了一半的该开启时间,而低电位占据了另外一半的该开启时间;在奇偶控制信号OEH处于高电位时,由被开启的扫描线决定被开启的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反的,当奇偶控制信号OEH处于低电位时,由被开启的扫描线决定被开启的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请注意,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使奇偶控制信号OEH处于高电位时来开启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而奇偶控制信号OEH处于低电位时开启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而不受图7所示的奇偶开启模式所限制。除此以外,虽然在图7中,在单一晶体管单元的启动时间内,奇偶控制信号OEH先进入低电位后才转为高电位,但是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使奇偶控制信号OEH先进入高电位后才转为低电位,而不受图7所示的限制。简言的,将图7中所示的奇偶控制信号OEH在单一晶体管单元的开启时间内的高低电位变化与奇/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的对应开启观系或是奇偶控制信号OEH的高低电位先后顺序进行合理的排列组合而产生的各种实施例仍应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图5所示的晶体管单元的结构也可用来防止之前所提及的垂直线现象。由于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OB所包括的奇子像素晶体管OT与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EB所包括的偶子像素晶体管ET在晶体管单元中以彼此相对(Opposed)且分散(Separated)的方式分布,也即如图5中所示奇子像素晶体管OT位于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EB的左上角,且偶子像素晶体管ET位于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EB的左下角的方式,来平均分散二子像素晶体管在显示面板210上的透光量,使得显示面板210上不会出现垂直线现象。请注意,若将图5中所示的奇子像素晶体管OT布置在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OB中的其它位置,则会使得奇子像素晶体管OT与其它相邻的晶体管单元所包括的偶子像素晶体管ET的透光量较为集中,而使得垂直线现象再次发生。请参阅图9、图10、图11,其为根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绘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所包括的用来防止垂直线现象的晶体管单元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奇子像素晶体管OT在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OB中位于左下方,且偶子像素晶体管ET在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EB中位于左上方。如图10所示,奇子像素晶体管OT在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OB中位于右上方,且偶子像素晶体管ET在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EB中位于右下方。如图11所示,奇子像素晶体管OT在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OB中位于右下方,且偶子像素晶体管ET在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EB中位于右上方。图9、图10、图11中奇子像素晶体管OT与偶子像素晶体管ET的间也采用彼此相对且分散的设计,以平均两者的间以及与其它晶体管单元的间的透光量,而避免垂直线现象的发生。

请参阅图12,其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揭露的在显示面板上减少数据线的方法的流程图。图12所述的步骤为上述图3到图11的叙述的总结,故不在此再次加以赘述。如图12所示,本发明所揭露的在显示面板上减少数据线的方法包括的步骤如下:

步骤300:在一显示面板上,将多个列晶体管组的每一列晶体管组中的多个相邻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及与分别相邻的多个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分别以同一数据线电性连接而形成多个晶体管单元;

步骤302:对该每一列晶体管组所包括的每一晶体管单元,以一第一扫描线电性连接于该每一晶体管单元所包括的一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

步骤304:对该每一列晶体管组所包括的每一晶体管单元,以一第二扫描线电性连接于该每一晶体管单元所包括的一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

步骤306:对该每一列晶体管组的一开启时间内,轮流开启该第一扫描线及该第二扫描线;及

步骤308:根据开启该第一扫描线或该第二扫描线,并根据一极性控制讯号,在电性连接于该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及该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的一数据在线提供一电压,以将该电压写入该奇子像素晶体管模组或该偶子像素晶体管模组。

图12所示的流程图所包括的各步骤仅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且将图12所示的各步骤进行合理的组合与排列所产生的其它实施例仍应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本发明揭露一种减少数据线数量的显示面板、包括该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器模组与方法。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显示面板及方法中,将每一列晶体管组中两两相邻的子像素晶体管模组电性连接至同一数据线,使得显示面板所使用的数据线数量减半;虽然会伴随着扫描线数量加倍的代价,但是由于一般显示面板的数据线数量远大于扫描线数量的特性,因此整体而言本发明所揭露的显示面板所使用的驱动集成电路单元数量仍然会大幅度的减少。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及方法中,也将数据在线的电压配合极性控制信号来实现极性反转,以避免直流残留的缺点,并通过此降低功率消耗、降低闪烁、以及避免串讯。除此以外,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显示面板中所包括的每一晶体管单元,各自所包括的子像素晶体管也通过彼此相对且分散的布置方式来克服因为子像素晶体管本身透光量较高而导致垂直线现象发生的缺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