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燃气轮机及燃气轮机的燃烧器插入孔形成方法

燃气轮机及燃气轮机的燃烧器插入孔形成方法

摘要

燃气轮机(1)具有燃烧器(39)、形成为筒状并在内部收容有所述燃烧器(39)的燃烧部壳体(31)和燃烧器插入孔(31a),所述燃烧器插入孔(31a)是形成在燃烧部壳体(31)的侧周部上的孔,所述孔在与燃烧部壳体(31)的圆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孔在燃烧部壳体(31)的圆周方向上的尺寸,并且形成为,在从燃烧器(39)移动的方向观察插入在所述孔中的燃烧器(39)、与燃烧器(39)一起移动的部件和所述孔时,所述孔包括燃烧器(39)和与燃烧器(39)一起移动的部件的外形的全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98138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2-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880128363.6

  • 发明设计人 中村聪介;荒濑谦一;本山宜彦;

    申请日2008-12-01

  • 分类号F23R3/60(20060101);F02C7/00(20060101);F02C7/2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19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高培培;车文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1:56: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4-22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F23R3/60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50402 申请日:2008120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2-06-13

    授权

    授权

  • 2011-04-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23R3/60 申请日:200812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2-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轮机及燃气轮机的燃烧器插入孔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从使燃料燃烧产生的燃烧气体中获取能量的装置有燃气轮机。对于燃气轮机来说,使用通过使燃料燃烧产生的燃烧气体的能量使涡轮旋转,从转子输出旋转能。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利用用于组装分解燃气轮机的燃烧器的燃气轮机组装分解装置而使燃气轮机的燃烧器的组装分解变得容易的技术。

专利文献1:JP特开平9-1689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此,燃烧器的过渡段(尾筒)的出口的横向宽度较宽。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如专利文献1的第0053段所记载的,当要从壳体拔出燃烧器时,过渡部分与在壳体上开口的纵向长的取出口(燃烧器插入孔)干涉。因此,在从壳体拔出燃烧器时,需要使燃烧器旋转。由此,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不能充分地使燃气轮机的组装作业或分解作业容易。

而且,为了使燃烧器还具有改变燃烧气体的流动方向的作用,燃烧器不是轴对称形状,而形成为整体上弯曲的形状(在实施例中,尾筒部弯曲)。另外,有时在燃烧器上安装燃烧器冷却用的蒸汽配管等与燃烧器一起移动的部件(在实施例中,在尾筒部上安装有配管)。从这一点来看,在从壳体中取出燃烧器时,也需要考虑燃烧器的形状和附属物,设法使燃烧器旋转或倾斜,以避免与燃烧器插入孔干涉。但是,由于燃烧器是重物,所以存在作业者的负担大、作业也耗费时间的问题。

另一方面,如果仅为了避免与燃烧器干涉,只要增大燃烧器插入孔的直径即可。但是,因为燃烧器是以彼此相邻的状态在燃烧部壳体的圆周方向上设置多个,所以如果仅增大燃烧器插入孔的直径,则彼此相邻的燃烧器插入孔间的距离减小,燃烧部壳体的强度有可能降低。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使燃气轮机的组装作业或分解作业变得容易,并且确保燃烧部壳体的强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来达到目的,本发明的燃气轮机,其特征在于,具有:燃烧器,使燃料燃烧以产生燃烧气体;燃烧部壳体,形成为筒状,并在内部收容有所述燃烧器;以及燃烧器插入孔,是形成在所述燃烧部壳体的侧周部上并将所述燃烧部壳体的所述内部和外部连通的孔,所述孔形成为在与所述燃烧部壳体的圆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孔在所述燃烧部壳体的圆周方向上的尺寸,并且形成为,在从所述燃烧器移动的方向观察插入在所述孔中的所述燃烧器、与所述燃烧器一起移动的部件和所述孔时,所述孔包括所述燃烧器和与所述燃烧器一起移动的部件的外形的全部。

根据上述结构,本发明的燃气轮机,在经由所述燃烧器插入孔将所述燃烧器和与所述燃烧器一起移动的部件插入燃烧部壳体的内部时,或在经由所述燃烧器插入孔从燃烧部壳体的内部拔出所述燃烧器和与所述燃烧器一起移动的部件时,即使所述燃烧器和与所述燃烧器一起移动的部件在所述规定方向上移动,所述燃烧器和与所述燃烧器一起移动的部件也不会与所述燃烧器插入孔附近的燃烧部壳体干涉。

由此,对于所述燃气轮机来说,能够在所述燃烧器和与所述燃烧器一起移动的部件不旋转、不倾斜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燃烧器插入孔将所述燃烧器和与所述燃烧器一起移动的部件插入所述燃烧部壳体的内部。另外,对于所述燃气轮机来说,能够在所述燃烧器和与所述燃烧器一起移动的部件不旋转、不倾斜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燃烧器插入孔从所述燃烧部壳体的内部拔出所述燃烧器和与所述燃烧器一起移动的部件。结果,对于所述燃气轮机来说,所述燃气轮机的组装作业或分解作业变得容易。

另外,对于所述燃气轮机来说,所述燃烧器插入孔的形状形成为,与所述燃烧部壳体的圆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燃烧部壳体的圆周方向上的尺寸。由此,所述燃气轮机在所述燃烧部壳体的圆周方向上形成有多个所述燃烧器插入孔的情况下,能够使彼此相邻的所述燃烧器插入孔彼此间的距离减小得少。结果,能够减少所述燃气轮机的所述燃烧部壳体在相邻的所述燃烧器插入孔彼此之间的强度下降。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优选所述燃烧器插入孔是由中心不同的两个圆形孔以具有相互重合部分的方式复合而形成的。

在此,所述燃烧部壳体的壁厚通常形成为100mm左右。因此,关于所述燃烧器插入孔,有可能因加工方法使得工具的刚性不足,从而导致所述燃烧器插入孔的精度降低。但是,本发明的燃气轮机,根据上述结构,使在进行加工时工具所要求的刚性比较小的圆形孔复合而形成所述燃烧器插入孔。因此,对于所述燃气轮机来说,能够高精度地形成所述燃烧器插入孔。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优选具有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燃烧器设置在所述燃烧部壳体的内部时所述燃烧器与所述燃烧器插入孔的内周面之间产生的间隙中,并填充所述燃烧器与所述燃烧器插入孔的内周面之间产生的所述间隙。

根据上述结构,本发明的燃气轮机的所述隔板填充所述燃烧器和所述燃烧部壳体之间的间隙,从而抑制所述燃烧部壳体内部的空气流动紊乱。另外,所述隔板若形成并配置为将所述燃烧部壳体内部的所述空气导入所述燃烧器的空气吸入口,则也能够实现所谓的引导流动的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达到目的,本发明的燃气轮机的燃烧器插入孔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燃烧器插入孔是形成在燃烧部壳体的侧周部上并将所述燃烧部壳体的所述内部和外部连通的孔,所述燃烧部壳体在内部收容有使燃料燃烧以产生燃烧气体的燃烧器,燃烧器插入孔形成为,从所述燃烧器移动的方向观察插入在所述孔中的所述燃烧器、与所述燃烧器一起移动的部件和所述孔时,所述孔包括所述燃烧器和与所述燃烧器一起移动的部件的外形的全部,在形成所述燃烧器插入孔时,包括:在所述燃烧部壳体上形成以规定点为中心而形成为圆形的第一圆形孔的步骤;以及以具有与所述第一圆形孔重叠的部分的方式在所述燃烧部壳体上形成以与所述规定点不同的点为中心而形成为圆形的第二圆形孔的步骤。

如果使用本发明的燃烧器插入孔形成方法,能够通过形成在进行加工时工具所要求的刚性比较小的形成为圆形的所述第一圆形孔,并接着形成在与所述第一圆形孔相同地进行加工时工具所要求的刚性比较小的形成为圆形的所述第二圆形孔,来形成所述燃烧器插入孔。因此,对于所述燃气轮机来说,能够更容易地形成所述燃烧器插入孔。另外,对于所述燃气轮机来说,能够更高精度地形成所述燃烧器插入孔。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能够使燃气轮机的组装作业或分解作业变得容易,而且能够确保燃烧部壳体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燃气轮机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放大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燃烧器附近的示意图。

图3是从沿着内筒配置在燃烧部机室内时内筒轴线的方向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燃烧器插入孔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经由燃烧器插入孔从燃烧部机室拔出本实施方式的燃烧器时的情况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燃气轮机

10涡轮部

11涡轮机室

12涡轮静叶

13涡轮动叶

14轮盘

15涡轮部壳体

20压缩部

21空气吸入口

22压缩部壳体

23压缩机静叶

24压缩机动叶

25抽气岐管

30燃烧部

31燃烧部壳体

31a燃烧器插入孔

31aa第一圆形孔

31ab第二圆形孔

32内筒

33尾筒

33a蒸汽配管

34燃料喷嘴

35空气吸入口

36燃烧部机室

37顶帽(top hat)

38隔板

39燃烧器

40排气部

41排气扩压器

42排气部壳体

50转子

51轴承

52轴承

60壳体

C1、C2中心

CL轴线

K外形

RL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此外,本发明不受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下面称为实施方式)限定。另外,在下述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要素中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想到的、实质相同的所谓等同范围的要素。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燃气轮机的概略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燃气轮机1从流体流动的上游侧向下游侧依次包括压缩部20、燃烧部30、涡轮部10和排气部40。

压缩部20对空气进行加压,然后将已加压了的空气送出到燃烧部30。燃烧部30向所述加压了的空气供给燃料。然后,燃烧部30使燃料燃烧。涡轮部10将从燃烧部30送出的所述燃烧气体所具有的能量变换为旋转能。排气部40将所述燃烧气体排出到大气中。

压缩部20具有空气吸入口21、压缩部壳体22、压缩机静叶23、压缩机动叶24和抽气岐管25。空气吸入口21从大气向压缩部壳体22吸入空气。

在压缩部壳体22内交替地设置有多个压缩机静叶23和多个压缩机动叶24。抽气岐管25设置在压缩机静叶23和压缩机动叶24的外侧,将已被压缩部20压缩的空气导入燃烧部30。

燃烧部30具有燃烧部壳体31和燃烧器39。在燃烧部壳体31的内部形成有燃烧部机室36。燃烧器39包括内筒32、尾筒33和燃料喷嘴34。

内筒32形成为大致圆筒形状,作为压缩空气的通路设置在燃烧部机室36的内部。在内筒32的内部支撑有构成燃料喷嘴34的主喷嘴和先导喷嘴(pilot nozzle)。并且,在燃烧部机室36内设置有尾筒33作为压缩空气的通路。尾筒33形成为筒状,在尾筒33的内部形成有用于燃烧燃料的燃烧区域。

内筒32的轴向的端部中的一个端部与尾筒33连接。另外,在内筒32的尾筒33相反侧的另一个端部连接有用于向配置在内筒32内部的燃料喷嘴34供给燃烧的配管。而且,如后述的图2所示,在内筒32的外周面形成有将压缩空气导入内筒32内部的空气吸入口35。

燃料经由空气吸入口35从燃料喷嘴34向导入内筒32内部的压缩空气喷射,然后被引导到尾筒33内部的燃烧区域。通过未图示的点火装置对导入燃烧区域的燃料进行点火,通过燃烧形成具有动能的燃烧气体。

涡轮部10在涡轮部壳体15的内部具有涡轮机室11、涡轮静叶12和涡轮动叶13。在涡轮机室11内交替地配置有多个涡轮静叶12和多个涡轮动叶13。排气部40在排气部壳体42的内部具有排气扩压器41。排气扩压器41与涡轮部10连接,对通过了涡轮部10的燃烧气体即废气进行整流。

燃气轮机1具有作为旋转体的转子50。转子50以贯通压缩部20、燃烧部30、涡轮部10、排气部40的中心部的方式设置。转子50中,压缩部20侧的端部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被轴承51支撑,排气部40侧的端部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被轴承52支撑。

转子50设置在壳体60的内部,以旋转轴RL为轴进行旋转。转子50包括多个轮盘14。在轮盘14上植入设置有压缩机动叶24和涡轮动叶13。而且,在转子50的位于压缩部20侧的端部上连接有未图示的发电机的驱动轴。

根据上述结构,首先,从压缩部20的空气吸入口21吸入的空气通过多个压缩机静叶23和压缩机动叶24被压缩,从而形成高温/高压的压缩空气。接着,通过燃烧部30对所述压缩空气供给规定的燃料,所述燃料燃烧。

然后,通过该燃烧部30生成的作为工作流体的高温/高压燃烧气体所具有的能量,在通过构成涡轮部10的多个涡轮静叶12和多个涡轮动叶13时变换为旋转能。所述旋转能经由涡轮动叶13传递至转子50,转子50进行旋转运动。由此,燃气轮机1驱动与转子50连接的发电机。此外,通过涡轮部10后的废气通过排气部40的排气扩压器41放出到大气中。

图2是放大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燃烧器附近的示意图。燃气轮机1还具有顶帽37和隔板38。燃烧器39插入形成于燃烧部壳体31上的燃烧器插入孔31a中而支撑在燃烧部机室36内。燃烧器39中,在内筒32和尾筒33连接着的状态下,内筒32经由顶帽37安装在燃烧器插入孔31a中。另外,在顶帽37的内部支撑有顶帽喷嘴。

顶帽37与内筒32连接。另外,顶帽37具有凸缘而形成,所述凸缘与燃烧器插入孔31a附近的燃烧部壳体31连接。由此,顶帽37将内筒32支撑在燃烧部机室36内。

在此,一般情况下,燃烧器插入孔31a形成为大致圆筒形状的内筒32和尾筒33能够插入的尺寸。即,燃烧器插入孔31a形成为直径稍大于内筒32和尾筒33的筒状部分直径的圆形。因此,在一般的燃气轮机中,燃烧部壳体31与内筒32之间的间隙比较小。

但是,详细情况如后面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一般的燃气轮机的结构相比,燃气轮机1的燃烧器插入孔31a在正交于燃烧部壳体31的圆周方向的方向上形成得较大。由此,与一般的燃气轮机的结构相比,内筒32与燃烧部壳体31之间的外周侧(相对于内筒32的旋转轴RL在径向外侧)的间隙较大。

隔板38设置在内筒32与燃烧部壳体31之间的所述间隙中。隔板38例如安装在顶帽37上。隔板38填充内筒32与燃烧部壳体31之间的相对于旋转轴RL处于外周侧的间隙,使燃烧器39周围的空气流动均匀。

此外,优选隔板38形成为将燃烧部机室36内的空气导入空气吸入口35而配置。例如图2所示,隔板38形成为使燃烧部壳体31的燃烧部机室36侧的内表面与空气吸入口35圆滑地连接而配置。由此,隔板38还发挥引导流动的功能。另外,隔板38也可以安装于内筒32。

在此,对于燃气轮机1来说,例如在保养检查时,经由燃烧器插入孔31a从燃烧部机室36拔出燃烧器39。在经由燃烧器插入孔31a从燃烧部机室36拔出燃烧器39时,内筒32从尾筒33上拆下。另外,从用于将燃烧器39支撑在燃烧部机室36内的支撑部件上拆下燃烧器39。另外,燃烧器39中,从燃烧器插入孔31a附近的燃烧部壳体31上拆下顶帽37。

此时,内筒32、顶帽37和隔板38呈相互组装的状态,即直接为一体。保持内筒32、顶帽37和隔板38为一体的状态不变,经由燃烧器插入孔31a从燃烧部机室36拔出燃烧器39。

然后,燃烧器39中,从涡轮部10的部件上拆下尾筒33的内筒32侧的相反侧的端部。接着,经由燃烧器插入孔31a从燃烧部机室36拔出尾筒33。在此,连接在尾筒33上的蒸汽配管33a也作为尾筒33的一部分与尾筒33一起经由燃烧器插入孔31a从燃烧部机室36拔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经由燃烧器插入孔31a从燃烧部机室36拔出燃烧器39的情况,但经由燃烧器插入孔31a将燃烧器39插入燃烧部机室36时,燃气轮机1也具有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在此,对于一般的燃气轮机,如上所述,燃烧器插入孔31a形成为大致圆筒形状的内筒32和尾筒33能够插入的尺寸。但是,尾筒33形成为其轴线从与内筒32连接的端部侧向与涡轮部10的部件连接的端部侧弯曲。

另外,尾筒33的涡轮部10侧的端部形成为大致矩形。在经由燃烧器插入孔31a从燃烧部机室36拔出燃烧器39时,所述矩形的尾筒33的端部容易与燃烧器插入孔31a附近的燃烧部壳体31干涉。另外,在经由燃烧器插入孔31a从燃烧部机室36拔出燃烧器39时,设置在尾筒33上的蒸汽配管33a也容易与燃烧器插入孔31a附近的燃烧部壳体31干涉。

因此,对于一般的燃气轮机,在从燃烧器插入孔31a拔出燃烧器39时,尾筒33因拔出燃烧器39的角度不同而可能与燃烧器插入孔31a附近的燃烧部壳体31干涉。因此,在以往的燃气轮机中,需要一边使燃烧器39旋转或倾斜,一边经由燃烧器插入孔31a从燃烧部机室36中拔出燃烧器39。

图3是从沿着内筒配置在燃烧部机室内时的内筒轴线的方向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燃烧器插入孔的示意图。燃烧器插入孔31a是第一圆形孔31aa和第二圆形孔31ab复合形成的。燃烧器插入孔31a通过第一圆形孔31aa和第二圆形孔31ab复合而形成为如不倒翁形状、葫芦形状那样的具有中间变细部的形状。

第一圆形孔31aa和第二圆形孔31ab形成为第一圆形孔31aa的中心C1与第二圆形孔31ab的中心C2不重合。另外,中心C1与中心C2的距离设定为小于第一圆形孔31aa的半径与第二圆形孔31ab的半径之和。

例如,中心C1形成在图2所示的大致圆筒形状的内筒32的轴线CL上。即,第一圆形孔31aa以内筒32的轴线CL为中心形成为圆形。

在此,图3中用实线示出的外形K表示从沿着图2所示的内筒32配置在燃烧部机室36内时的内筒32的轴线CL的方向观察燃烧器39时的燃烧器39的外形线。在此,外形K是指燃烧器39的比顶帽37的凸缘更靠配置于燃烧部机室36一侧的部件的外形。另外,外形K是从沿着图2所示的内筒32配置在燃烧部机室36内时的内筒32的轴线CL的方向将燃烧器39投影时的投影图。此外,下面将“内筒32配置在燃烧部机室36内时的内筒32的轴线CL”简称为“内筒32的轴线CL”。

第二圆形孔31ab形成为,在从沿着图2所示的内筒32的轴线CL的方向观察插入有燃烧器39的燃烧器插入孔31a时,包括未能收容于第一圆形孔31aa中的燃烧器39的外形K的全部。

即,对于燃烧器插入孔31a,以在从沿着图2所示的内筒32的轴线CL的方向观察插入有燃烧器39的燃烧器插入孔31a时通过第一圆形孔31aa和第二圆形孔31ab包括燃烧器39的外形K的全部的方式,形成第一圆形孔31aa和第二圆形孔31ab。

在此,在燃烧部壳体31上沿燃烧部壳体31的圆周方向排列形成有多个燃烧器插入孔31a。例如,燃烧器插入孔31a以在从沿着图2所示的内筒32的轴线CL的方向观察插入有燃烧器39的燃烧器插入孔31a时包括燃烧器39的外形K的全部的方式作为一个孔形成为大致圆形时,相邻的燃烧器插入孔31a彼此间的距离小于以往的燃气轮机中的该距离。

由此,燃烧器插入孔31a以在从沿着图2所示的内筒32的轴线CL的方向观察插入有燃烧器39的燃烧器插入孔31a时包括燃烧器39的外形K的全部的方式作为一个孔形成为大致圆形时,燃烧部壳体31在相邻的燃烧器插入孔31a彼此间的强度有可能降低。

在此,在燃烧器插入孔31a形成为具有中间变细部的形状的情况下,连接中心C1和中心C2的假想线通常沿着大致正交于燃烧部壳体31的圆周方向的方向。即,燃烧器插入孔31a在正交于燃烧部壳体31的圆周方向的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燃烧部壳体31的圆周方向上的尺寸。这是因为,在从沿着图2所示的内筒32的轴线CL的方向观察插入有燃烧器39的燃烧器插入孔31a时,燃烧器39的外形K在正交于燃烧部壳体31的圆周方向的方向上比较大。

因此,在燃烧器插入孔31a形成为具有中间变细部的形状的情况下,对于燃气轮机1来说,彼此相邻的燃烧器插入孔31a彼此间的距离减小得少。结果,对于燃气轮机1来说,能够减少燃烧部壳体31在相邻的燃烧器插入孔31a彼此间的强度下降。

对于燃气轮机1来说,例如也可以在从沿着图2所示的内筒32的轴线CL的方向观察插入有燃烧器39的燃烧器插入孔31a时包括燃烧器39的外形K的全部的方式,形成为大致椭圆形。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燃气轮机1来说,彼此相邻的燃烧器插入孔31a彼此间的距离也减小得少。结果,对于燃气轮机1来说,能够减少燃烧部壳体31在相邻的燃烧器插入孔31a彼此间的强度下降。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与第一圆形孔31aa和第二圆形孔31ab复合形成的孔的形状相比,形成为大致椭圆形的燃烧器插入孔31a的开口形状较平滑地形成,因而应力集中的部位减小。

在此,在燃烧器插入孔31a形成为大致椭圆形的情况下,例如通过机床用立铣刀加工燃烧器插入孔31a。但是,燃烧部壳体31的壁厚一般为100mm左右。因此,在将燃烧器插入孔31a形成为大致椭圆形的情况下,可能因为所述机床的所述立铣刀的刚性不足而降低燃烧器插入孔31a的加工精度。另外,在所述机床中,有可能不能利用所述立铣刀形成燃烧器插入孔31a。

但是,对于燃烧器插入孔31a,若如上所述,通过第一圆形孔31aa和第二圆形孔31ab复合而形成为不倒翁形状或葫芦形状那样的具有中间变细部的形状,则易于利用下面所说明的燃烧器插入孔31a的加工方法来形成燃烧器插入孔31a。

在将燃烧器插入孔31a形成为具有中间变细部的形状时,例如利用机床,首先以中心C1为中心通过利用内径切削车刀的内周加工来形成燃烧器插入孔31a的第一圆形孔31aa。所述车刀以中心C1为中心一边以画圆的方式移动,一边形成第一圆形孔31aa。利用该加工方法,则所述车刀不需要比较大的刚性。因此,所述机床能够与燃烧部壳体31的壁厚无关地高精度地形成第一圆形孔31aa。

然后,通过所述机床,利用所述车刀以中心C2为中心形成燃烧器插入孔31a的第二圆形孔31ab。所述车刀以中心C2为中心一边以画圆的方式移动,一边形成第二圆形孔31ab。如上所述,利用该加工方法,则所述车刀不需要比较大的刚性。因此,所述机床能够与燃烧部壳体31的壁厚无关地高精度地形成第二圆形孔31ab。

由此,第一圆形孔31aa和第二圆形孔31ab形成为一个燃烧器插入孔31a。通过上述加工方法,与燃烧器插入孔31a形成为大致椭圆形的情况相比,易于形成,还能够减少加工工时。

根据上述结构和上述加工方法,燃气轮机1通过第一圆形孔31aa和第二圆形孔31ab复合而将燃烧器插入孔31a形成为如不倒翁形状或葫芦形状那样的具有中间变细部的形状,由此,燃烧器插入孔31a的加工变得容易,并且能够减少燃烧部壳体31在相邻的燃烧器插入孔31a彼此间的强度下降。

图4是表示经由燃烧器插入孔从燃烧部机室拔出本实施方式的燃烧器时的情况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首先,内筒32、顶帽37和隔板38为一体的状态不变,经由燃烧器插入孔31a从燃烧部机室36拔出燃烧器39。

如图3所示,在从沿着内筒32的轴线CL的方向观察插入有燃烧器39的燃烧器插入孔31a时,燃烧器插入孔31a包括燃烧器39的外形K的全部。因此,即使内筒32、顶帽37和隔板38沿着内筒32的轴线CL方向在直线上移动,内筒32、顶帽37和隔板38也不会与燃烧器插入孔31a附近的燃烧部壳体31干涉。

然后,如图4所示,尾筒33沿着内筒32的轴线CL方向在直线上移动,经由燃烧器插入孔31a从燃烧部机室36拔出尾筒33。此时,尾筒33也不会与燃烧器插入孔31a附近的燃烧部壳体31干涉。

这样,对于燃气轮机1来说,能够在燃烧器39不旋转、不倾斜的情况下,经由燃烧器插入孔31a从燃烧部机室36拔出燃烧器39。另外,对于燃气轮机1来说,能够在燃烧器39不旋转、不倾斜的情况下,经由燃烧器插入孔31a将燃烧器39插入燃烧部机室36。

由此,对于燃气轮机1来说,例如在保养检查时的燃气轮机1的组装作业或分解作业变得容易。结果,对于燃气轮机1来说,能够减少燃气轮机1的组装作业或分解作业所需要的作业时间。

此外,虽然说明了燃烧器39沿着内筒32的轴线CL在直线上移动的情况,但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燃烧器39沿着燃烧器39移动的方向在直线上移动,经由燃烧器插入孔31a从燃烧部机室36拔出燃烧器39,或者,经由燃烧器插入孔31a将燃烧器39插入燃烧部机室36。

这种情况下,以在从燃烧器39移动的方向观察从燃烧器39移动的方向插入有燃烧器39的燃烧器插入孔31a时通过第一圆形孔31aa和第二圆形孔31ab包括燃烧器39的外形K的全部的方式,由第一圆形孔31aa和第二圆形孔31ab形成燃烧器插入孔31a。

这样,燃气轮机1具有燃烧器插入孔31a,该燃烧器插入孔31a为形成在燃烧部壳体31的侧周部上的孔,所述孔在沿着燃烧部壳体31中心轴的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孔在燃烧部壳体31的圆周方向上的尺寸,并且,在从燃烧器39移动的方向观察插入在所述孔中的燃烧器39、与燃烧器39一起移动的部件和所述孔时,所述孔形成为包括燃烧器39和与燃烧器39一起移动的部件的外形K的全部。

由此,对于燃气轮机1来说,例如在保养检查时燃气轮机1的组装作业或分解作业变得容易。结果,对于燃气轮机1来说,燃气轮机1的组装作业或分解作业所需要的作业时间减少。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燃气轮机适用于经由燃烧器插入孔从燃烧部机室拔出燃烧器或经由燃烧器插入孔将燃烧器插入燃烧部机室的结构的燃气轮机。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燃气轮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燃烧器,使燃料燃烧以产生燃烧气体;

燃烧部壳体,形成为筒状,并在内部收容有所述燃烧器;以及

燃烧器插入孔,是在所述燃烧部壳体的部分中靠燃气轮机的压缩部侧的部分上沿周方向形成有多个并将所述燃烧部壳体的所述内部和外部连通的孔,所述孔形成为在与所述燃烧部壳体的圆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孔在所述燃烧部壳体的圆周方向上的尺寸,并且形成为,在从所述燃烧器移动的方向观察插入在所述孔中的所述燃烧器、与所述燃烧器一起移动的部件和所述孔时,所述孔包括所述燃烧器和与所述燃烧器一起移动的部件的外形的全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插入孔是由中心不同的多个圆形孔复合而形成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轮机,其特征在于,具有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燃烧器设置在所述燃烧部壳体的内部时所述燃烧器与所述燃烧器插入孔的内周面之间产生的间隙中,并填充所述燃烧器与所述燃烧器插入孔的内周面之间产生的所述间隙。

4.一种燃气轮机的燃烧器插入孔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燃烧器插入孔是在燃烧部壳体的部分中靠燃气轮机的压缩部侧的部分上沿周方向形成有多个并将所述燃烧部壳体的所述内部和外部连通的孔,所述燃烧部壳体在内部收容有使燃料燃烧以产生燃烧气体的燃烧器,燃烧器插入孔形成为,从所述燃烧器移动的方向观察插入在所述孔中的所述燃烧器、与所述燃烧器一起移动的部件和所述孔时,所述孔包括所述燃烧器和与所述燃烧器一起移动的部件的外形的全部,

在形成所述燃烧器插入孔时,包括:

在所述燃烧部壳体上形成以规定点为中心而形成为圆形的第一圆形孔的步骤;以及

以具有与所述第一圆形孔重叠的部分的方式在所述燃烧部壳体上形成以与所述规定点不同的点为中心而形成为圆形的第二圆形孔的步骤。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