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烷基酮氟调聚物,其制备方法(变体)及制备基于其功能涂层的方法

烷基酮氟调聚物,其制备方法(变体)及制备基于其功能涂层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制备用于形成显示出聚四氟乙烯固有特性(即抗化学环境侵蚀性、耐磨性和防水性)的涂层的物质,尤其涉及含氟调聚物和制备基于其涂层的方法。制备烷基酮氟调聚物的发明方法包括在调聚剂的液态介质中以TFE/调聚剂为0.5-20/100的比例进行不饱和全氟烯烃(例如四氟乙烯TFE)的自由基调聚反应。在优选的情况下,以TFE/调聚剂为(0.7-3)/100的比例进行所述反应,在此方式下形成了调聚物胶体溶液,该溶液被用于涂覆厚度范围为1-5mkm的耐热强粘附性的涂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00715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俄罗斯科学院化学物理课题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0880128711.X

  • 申请日2008-12-18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孙爱

  • 地址 俄罗斯联邦莫斯科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1:56: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2-0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8F114/26 授权公告日:20130206 终止日期:20161218 申请日:2008121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3-02-06

    授权

    授权

  • 2011-05-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8F114/26 申请日:200812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4-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成用于制造涂层的物质,其具有聚四氟乙烯固有的特性,即耐化学环境侵蚀性、抗磨性以及防水性,更明确地说,涉及氟化调聚物和制备基于其涂层的方法。

现有技术描述

四氟乙烯(TFE)调聚物以及使用脂肪酸、醇、醛、酯、卤素和砜作为调聚剂制备其的方法是众所周知的[http./www.ta2238/2007;DE3219004,C1,1984;DE 3915759,A1,1990;S.Kotov,G.Kostov,E.Balbolov,React.Kinet.Catal.Lett.,卷63,1(1998)107;I.Wlassics和V.Tortelli,Journal of Fluorine Chemistry,卷127,期2,2006年2月,页240]。这样的调聚物被广泛用作合成氟化物、表面活性化合物和驱虫剂的中间体。

本方法包括较低的全氟烯烃(例如TFE)与各种调聚剂的调聚反应。

通常,通过化学自由基引发剂[http./www.ta2238/2007;DE3219004,C1,1984;DE 3915759,A1,1990;S.Kotov,G.Kostov,E.Balbolov,React.Kinet.Catal.Lett.,卷63,1(1998)107;I.Wlassics和V.Tortelli,Journal of Fluorine Chemistry,卷127,期2,2006年2月,页240]或通过电离辐射[US 3235611,PC 260-653.1,1966]引发调聚反应过程。

在[http./www.ta2238/2007]中,提出了以下关于各种氟调聚物的数据:

(1)全氟醇作为制药学和农业化学的基础材料是令人感兴趣的。CF2OH和CFOH基团是不稳定的,并且分解为氟化氢和氟化羰基化物,产生具有氨基(Cheburkov和Lillquist,2002)的全氟醇加合物:RFCF2O-HNEt3+(RF:F,C2F5;i-C3F7)。

(2)具有氨基的氟调聚物磺酸盐(FTS)F(CF2)6-10SO3-(FTSA)。没有mp和蒸汽压数据。

(3)氟调聚物酸:F(CF2)6-10CH2CH2CO2-。FTCA的mp=87.8℃(8∶2)。FTUCA的mp=106.6℃(8∶2)。

(4)氟调聚物醇:F(CF2)6-10CH2CH2OH。没有mp数据。蒸汽压:0.876kPa(6∶2);0.227kPa(8∶2)。

(5)氟调聚物醛(FTAL):F(CF2)6-10CH2CH2CHO。没有mp数据。蒸汽压:0.067kPa(8∶2)。

(6)氟调聚物碘化物和烯烃:FT碘化物F(CF2)6-10CH2CH2I;FT烯烃F(CF2)6-10CH=CH2。mp=80℃。

通式为H(CF2CF2)nCH2OH(n=1-4)的氟烷醇是合成一些化合物和热稳定的含氟涂料、高温润滑剂和载热剂、药物等的中间体。其制备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在引发剂的存在下TFE与甲醇的自由基调聚反应[DE 3219004,C1,1984;DE 3915759,A1,1990]。在[S.Kotov,G.Kostov,和E.Balbolov,React.Kinet.Catal.Lett.,卷63,1(1998)107]论文中,在偶氮异丁腈(AIBN)的存在下进行TFE与甲醇的自由基调聚反应。将0.5-2.0g TFE以及5cm3甲醇和0.05-0.06gAIBN加入到12cm3的钢安瓿中。除去痕量氧后,将安瓿内含物置于室温,然后加热至70℃。除去未反应的TFE后,在气相色谱上分析液态混合物。分离低分子量产物:H(CF2CF2)nCH2OH,其中n=1-3;1H,1H,3H-四氟-1-丙醇(bp 109℃);1H,1H,5H-八氟-1-戊醇(bp 141℃),和1H,1H,7H-十二氟-1-庚醇(bp 170℃)。剩余的高分子量蜡状调聚物的分子式为H(CF2CF2)nCH2OH,其中n>3。在[I.Wlassics和V.Tortelli,Journal of Fluorine Chemistry,卷127,期2,2006年2月,页240]论文中,根据引发剂和调聚剂的类型、TFE压力和温度,研究了C2F4(TFE)和溴氯氟乙烷的调聚反应。过氧化物引发的二溴卤代乙烷和C2F4间的调聚反应,提供了α,ω-二溴全氟烷烃Br(CF2)nBr的合成,其中n=2,4,6,或8。重要的是调聚剂的选择和其在自由基调聚反应中作为溴供体的能力。这些全氟烷基二溴化物被用作衍生物(例如全氟化的一和二烯烃Br(CF2)nCH=CH2和CH2=CH(CF2)nCH=CH2)的中间体。

US 3235611描述了在氯化烃调聚剂的存在下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四氟乙烯调聚物的方法。可用的引发剂是X-射线或γ-射线和快电子。结果,获得了具有通式Cl2C=CCl(C2F4)nCl的调聚物,其中2≤n≤20。

在[US 5908966,1999]中描述了制备氟代烷基碘调聚物的调聚反应过程,包括聚氟烷基碘化物与不饱和聚氟烯烃或单氯烯烃的调聚反应。改过程包括在约300-400℃的温度范围内,以聚氟烷基碘化物对不饱和烯烃约(1.1-1.9)∶1的摩尔比,使聚氟烷基一碘化物或二碘化物(线性的或支链的,并在链上含氯、和/或溴,和/或醚氧或官能团)与不饱和全氟烯烃或一氯全氟烯烃接触。

在[US 5690863,1997]中描述了用于防护光纤的可交联组合物的形成,其改进了光学、机械、黏性和防水特性。硅光纤或塑料组合物由两种材料组成,即光导纤芯和包层。通常,纤芯和包层之间折射率的差别越大,光纤的发光特性越好。使用通式为CH2=C(R)COOCHXY的高氟化单一官能团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其中R是H或甲基,以及X是CF3或H,附件条件是如果X是H,那么Y是(CH2)n(CF2)mZ,其中Z是F或H,n=0-4,以及m=1-10。

按照技术实质和所获结果与本发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是四氟乙烯调聚物,和在调聚剂(其是脂肪酮或羧酸酰胺)的存在下通过60Co伽玛射线或化学引发剂引发经由自由基调聚反应而制备其的方法[USSRAuthors′Certificate SU 665747,2008年1月27日公开,Byull.Izobret.No.3]。

SU 665747中公开的方法生成了平均链长不超过navg=5.5的短链调聚物。通过上述方法仅生成了少量的具有更大n值(6<n<20)的调聚物;尤其是,仅获得痕量的具有10<n<20的调聚物。调聚反应产物,其主要是短链调聚物,具有低的热稳定性,因为如此短链的化合物的沸点温度一般低于200℃,因此,不允许制造高温下稳定的高强涂层,并限制了其作为生成防护涂层的应用。

关于涂层制造与本发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是如[D.D.Chegodaev等人,Fluoroplastics,Leningrad:Khimiya,1960,页153-180]中所的制备稳定的Teflon-4D水悬浮液的方法。通过聚合反应获得分散体而制备的悬浮液是不稳定的,并容易凝结,并且一经制备需立即加入表面活性剂。然后,在离心机中浓缩所述产物。为了制备商业化的悬浮液,然后浓缩的沉淀物被加入水和更多的表面活性剂。因此,制备这样的悬浮液的过程是费力的并包括很多步骤。需被防护的表面涂上这样的乳液后,将所述涂层在350-380℃下烧结,以获得整体的涂层,同时杂质乳化剂和稳定剂被烧掉。该技术不能制备厚度小于20μm的均匀涂层。而且,残留的裂解乳化剂污染了所述涂层,并破坏了其化学稳定性和电绝缘特性。通过上述技术,仅经过连续涂覆达到10层,才可使用悬浮液制备连续无缺陷的涂层,同时层的最小厚度不能小于10μm。

上述涂层涂覆过程包括许多步骤,要求高的热处理温度,并且所得涂层的厚度至少为10μm。悬浮液的该特性缩小了其应用范围,实际同时限制了其作为复杂结构(例如,在沙石上)表面上的化学稳定涂层的应用。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目的是制备新型的烷基酮氟调聚物,其可在多种天然物质和结构(例如沙石、木材、玻璃、纤维等)的基材上产生强热稳定的微米厚度涂层。

通过本发明可实现该目的,本发明要求了通式为R1(CF2-CF2)nR2的烷基酮氟调聚物,其中n是整数,优选1-20,以及R1和R2是烷基酮分子结构部分。通过选择反应混合物中TFE的浓度,即通过改变TFE/调聚剂的比例,其可变化范围为(0.5-20)/100,可以控制所述氟调聚物的链长度。

进一步,通过在调聚剂的液相介质中,在提供过程的动力学效率的温度下,经过进行不饱和全氟烯烃(例如四氟乙烯)的自由基调聚反应而制备烷基酮氟调聚物的方法,可以实现该目的,其中所述自由基反应通过电离辐射(例如60Co伽玛量子)引发,其中TFE/调聚剂摩尔比=(0.5-20)/100,然后通过已知方法从反应混合物分离目标产物。

通过在调聚剂的液相介质中经过进行不饱和全氟烯烃(例如四氟乙烯)的自由基调聚反应而制备氟调聚物烷基酮的方法,也可以实现该目的,其中通过化学引发剂在引发剂分解温度下引发所述自由基反应,其中引发剂/TFE/调聚剂摩尔比=0.5/(0.5-20)/100。

进一步,通过制备基于烷基酮氟调聚物涂层的方法可以实现该目的,该方法包括将含聚合物的组分涂覆到基材,然后干燥和热处理,其中化学纯的调聚物溶液被涂覆到各种天然物、各种结构和各种尺寸的基材上,以及其中在180-20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热处理直至获得质量均匀的涂层。

发明详述

本发明的实质包括以下内容。

“调聚反应过程”是指由自由基引发的化学反应,其中一种或多种可聚合的分子加入到另一种称为调聚剂的分子中。本申请给出的调聚反应过程实例是酮(调聚剂)与氟化烯烃的反应,例如四氟乙烯(TFE):

CH3COCH3+nCF2=CF2-->R1(CF2=CF2)nR2

其中n是整数,优选1-20,以及R1和R2是通过自由基调聚反应形成的酮分子结构部分。如果所述酮是丙酮,例如,R1和R2结构部分是H、CH3、COCH3或CH2COCH3。如果所述酮是甲乙酮,这些结构可以是H、CH3、CH2CH3、COCH3、COCH2CH3、CH2COCH2CH3或CH3COCH2CH2

TFE/酮的摩尔比是(0.5-20)/100。所述调聚反应过程在液相中进行,其中TFE被溶于调聚剂。当使用辐射引发时,所述过程在室温下进行[US 3235611,PC 260-653.1,1966]。当使用化学引发剂时,所述过程的温度是引发剂的分解温度,其范围为80-100℃[DE,3219004,1984;DE,3915759,1990;S.Kotov,G.Kostov,和E.Balbolov,React.Kinet.Catal.Lett.,卷63,1(1998)107;I.Wlassics和V.Tortelli,Journal of Fluorine Chemistry,卷127,期2,2006年2月,页240;The Chemical Encyclopedic Dictionary,Moscow:Sovetskaya Entsiklopedia,1983,562pp.]。TFE在这些条件下经历完全转化。

通常,调聚反应生成具有宽分子量分布的聚氟烷基酮的混合物,而非单一化合物。所述产物的分子量分布依赖于反应混合物中的TFE浓度。在反应混合物中直接进行的调聚反应产物的凝胶渗透色谱显示,对于TFE/酮比例为(0.5-0.7)/100时,生成具有链长n=1-8的低分子量调聚物;它们的平均链长navg<6。当TFE/酮比例为(0.7-3)/100时,优选生成具有链长为1<n<20的调聚物;它们的平均链长navg=6-15。当TFE/酮比例为(3-20)/100时,形成具有平均链长navg=15-20的调聚物;当TFE/酮比例超过20/100时,调聚物具有平均链长navg>20。

由此,根据含酮反应混合物中TFE的浓度,自由基调聚反应产生:

(1)具有平均链长为navg<6的清澈无色的调聚物真溶液(TFE/酮为(0.5-0.7)/100);

(2)具有平均链长为6<navg<15的乳白色粘性的调聚物胶体溶液(0.7/100<TFE/酮<3.0/100);

(3)具有平均链长为15<navg<20的显示为粘稠凝胶的调聚物溶液的定向相(0.3/100<TFE/酮≤20/100);

(4)具有平均链长为navg>20的粘稠凝胶(实际上是聚合的)调聚物溶液(TFE/酮>20/100)。

干燥的调聚物的IR光谱在1211和1154cm-1处表现为CF2基团强的特征峰,以及1734cm-1区域=C=O基团的特征峰。这些峰在试验中被观察到具有足够的强度的事实,显示了大量的端基,并可直接表示短长度的CF2分子链。链的端基是酮分子结构部分。

干燥的调聚物的热重分析显示,依据起始反应混合物中TFE的浓度,在的100-500℃范围有强的失重。具有n≤8的低分子量调聚物的强失重发生在100-300℃的温区,因为沸点区的蒸发。对于具有链长n>15的调聚物,失重发生在超过400℃的更高温区,因为物质的热破坏。

由溶液生成的涂层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显示从胶体溶液中除去所述溶剂生成了亚微米尺寸颗粒的涂层。

由于GPC显示不同起始TFE浓度的反应溶液生成的产物具有不同的结构,通过从这些溶液中除去丙酮而获得的涂层也被期望具有不同的结构。当长链的比例增加时,溶液中低聚物的取向发生。当平均链长navg≥6时(即起始TFE浓度增加时),形成具有增加低聚物密度的胶体亚微米尺寸颗粒的聚集体。当起始TFE浓度进一步增加时,所述低聚物转变为定向相,该转变类似于条体由液晶向向列的相变。

从上述形态中除去溶剂生成了不同结构的层。具有平均链长navg<6的调聚物形成的真溶液转变成具有低熔解温度的分子晶体,不适合用于制备热稳定的高强涂层。另一方面,具有平均链长15<navg<20的调聚物的定向相转变成具有高的熔解温度的密堆状态,不具有足够的粘性。具有平均链长navg>20的调聚物的溶液,几乎不适合用于涂层的涂覆,因为其对被应用涂层的表面具有弱的粘附性,并且在小的机械作用下所述涂层能被除去。胶体颗粒,其中所述低聚物的密度高于真溶液但低于定向相的调聚物,可以产生强粘附性和热稳定的涂层。

热重分析(DTG)显示由具有平均链长navg<6的氟调聚物丙酮的真溶液生成的涂层当加热至200-250℃时完全挥发。由具有平均链长navg>15的氟调聚物的溶液生成的涂层具有最高的热稳定性(>400℃),但黏附性能差,并且很容易以机械方式除去。最优的涂层是由具有平均链长6<navg<15的溶液生成,热稳定性至多400℃,并且黏附性能令人满意。

在辐射引发下,所述过程在室温下进行。当使用化学引发剂时,所述过程的温度是引发剂的分解温度,其范围为80-100℃。在这些条件下TFE经历了完全的转化。

除去丙酮后,留下的白色固体物质,由其制得的防护涂料可以获得接近于PTFE的抗磨性、热稳定性和疏水性的值的特性。

本发明的方法提供了具有接近于PTFE的特性的薄的防护涂层,由于薄的(1-5μm厚)涂层仅从溶液获得,因此扩大了含氟涂层的应用范围。该方法包括在调聚剂的存在下通过自由基调聚反应而制备四氟乙烯调聚物,然后将所述氟调聚物的溶液涂覆于欲处理的表面,烘干以除去未反应的调聚剂,并且在180-200℃的温度下热处理干燥的剩余物,该处理导致调聚物熔化,同时低分子量组分(n≤5)挥发,留下具有n>6的更高熔点的组分,其中所述调聚剂使用脂肪酮。

除了扩大应用范围以外,由溶液进行涂层涂覆简化了薄膜生成技术,因为溶液可以在密闭容器内在溶剂液相介质的存在范围内被几乎无限期储存,并且涂覆后的热处理在180-200℃下而非350-380℃下进行。薄膜厚度为1-5μm,处理时间是无关紧要的,但其对该温度敏感的材料的薄膜涂覆以及对非稳定状态的条件下使用便携加热方式的薄膜涂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给出了一些实施例以说明本发明的实质。

实施例1

将密封反应器中的化学纯级丙酮在真空设备上排气以除去溶解其中的空气。以其与丙酮的摩尔比为0.5/100的量加入TFE后,将所述反应器密封。通过60Co伽玛量子的辐射在室温下进行,总剂量为20kGy。TFE转化是完全的;当打开反应器时$未反应的气态TFE放出。

所述反应产物显示为清澈无色的溶液。通过凝胶渗透色谱确定的分子量分布显示在该溶液中TFE聚合的程度为navg≤4。除去丙酮后的干燥的剩余物可完全溶于丙酮。除去丙酮后的调聚反应产物的IR光谱表现为C-F2基团的强吸收特征峰和与羰基相关的比较强的峰,后者与C-F2峰相称,表明低聚TFE链的形成。

干燥的调聚物的热重分析显示navg≤4,以及与材料沸腾区内的挥发相关的150-200℃温度范围内的强失重。

实施例2

按照实施例1所述进行所述过程,其中TFE/丙酮摩尔比=1/100。

所述反应产物表现为胶体溶液。通过凝胶渗透色谱确定的分子量分布显示在该溶液中TFE聚合的程度为navg=8。除去丙酮后的干燥的剩余物可溶于丙酮。除去丙酮后的调聚反应产物的IR光谱表现为CF2基团的强吸收特征峰和与羰基相关的比较强的峰,后者与CF2峰相称,表明低聚TFE链的形成。

干燥的调聚物的热重分析显示了与材料沸腾区内的挥发相关的150-300℃温度范围内的强失重。

实施例3

按照实施例1所述进行所述过程,其中TFE/丙酮摩尔比=5/100。TFE转化是完全的;当打开反应器时没有未反应的气态TFE放出。

所述反应产物显示为乳白无色粘性胶状溶液。通过凝胶渗透色谱确定的分子量分布显示在该溶液中TFE聚合的程度为navg=15。除去丙酮后的干燥剩余物几乎不溶于丙酮;低于10%进入溶液。除去丙酮后的调聚反应产物的IR光谱表现为CF2基团的强吸收特征峰和与羰基相关的比较强的峰。

热重分析显示了在超过400℃的温度下的强失重,可能因为所述材料的热分解。

实施例4

根据实施例1所述进行所述过程,其中TFE/丙酮摩尔比=10/100。TFE转化是完全的;当打开反应器时没有未反应的气态TFE放出。

所述产物显示为粘稠的凝胶,此时GPC测试是不可能的。DTG仅显示了超过500℃的温度下的热分解,就像PTFE一样。

实施例5

根据实施例2所述进行所述过程,化学纯级的甲乙酮被用作调聚剂。所述产物与实施例2的产物相似。

实施例6

将放入玻璃安瓿中溶于丙酮的1%过氧化苯甲酰(C6H5CO-O-)2(在106-107℃分解熔化)溶液在真空设备上排气,以除去溶解其中的空气。以按要求获得TFE/丙酮摩尔比=2/100的量将TFE加入至安瓿后,将安瓿密封并用5小时加热至100℃。所述过程完成后,形成了清澈无色的粘性溶液。重量测量确定的聚合物产率约为70%。

除去丙酮后的调聚反应产物的IR光谱表现为CF2基团的强吸收特征峰和与羰基相关的峰。

实施例7

根据实施例6所述,在100℃的温度下进行所述过程4小时,使用溶于丙酮的2%二叔丁基过氧化物(CH3)C-O-O-C(CH)3(分解温度为80-130℃)溶液,TFE/丙酮摩尔比=2/100。获得了无色粘性胶体溶液,聚合物重量产率约为60%。

除去丙酮后的调聚反应产物的IR光谱表现为CF2基团的强吸收特征峰和与羰基相关的峰。

实施例8

根据实施例6所述,在80℃的温度下进行所述过程2小时,使用溶于丙酮的1%二环己酯过氧化二碳酸C6H11OCO-O-O-OCOC6H11(分解温度为65-70℃)溶液,TFE/丙酮摩尔比=2/100。获得了无色粘性胶体溶液,聚合物重量产率约为60%。

除去丙酮后的调聚反应产物的IR光谱表现为CF2基团的强吸收特征峰和与羰基相关的峰。

实施例9

根据实施例6所述,在100℃的温度下进行所述过程1小时,使用溶于丙酮的1%2,2-偶氮二异丁腈(CH3)2C(CN)N=N(CN)(CH3)2(分解温度为105-106℃)溶液,TFE/丙酮摩尔比=2/100。获得了无色粘性胶体溶液,聚合物重量产率约为30%。

实施例10

将100g河沙用大约50ml根据实施例2制备的调聚物溶液浸渍,并在50℃下干燥至恒重。所述聚合物的重量达到沙子的0.28wt%,根据沙子的比表面积得到涂层的厚度值为几百纳米。沙子在180℃下加热10min后,未润湿的沙粒漂浮在水中。

将4-ml一份按上述处理的沙子放入直径25mm的P1R-41多孔玻璃过滤器,并用10ml蒸馏水浸渍。在15s时检测到水渗透的开始,并且300s后结束。对于未处理的沙子,在1s时检测到渗透的开始,并且在75s结束。对于空的过滤器,在1s时检测到渗透的开始,并且在30s结束。

因此,即使如此少量的氟化膜使所述沙子的表面具有疏水特性。

实施例11

根据实施例2制备的调聚物被涂覆于薄钢板3(根据GOST(俄罗斯国家标准)16523-89的普通质量的碳钢)。这些涂层的数据列于表1,与清漆F-42(Kirov-Chepets化工厂聚合物生产部门生产的氟清漆)形成的涂层进行比较。

表1

上表明确表明了TFE调聚物的溶液比清漆F-42给予涂层更高的疏水性。

实施例12

根据实施例2制备的调聚物被涂覆于玻璃或木材制成的平板以及一块棉布。润湿角数据列于表2。

表2

  样品类型 涂层厚度,μm  润湿角,deg  备注  棉布  4  102-130  涂层不均匀;由基材的多个区域获得数据。

  木材  2,3  102-105  涂层不均匀;由基材的多个区域获得数据。  玻璃  8  90-100  涂层不均匀;由基材的多个区域获得数据。

上表明确表明调聚物TFE涂层使表面具有疏水性。

实施例13

根据实施例2制备的调聚物被涂覆于基于丁二烯/丁腈橡胶1078(SKN-18+SKN-26)和V14(SKN-18)(橡胶工业研究所生产)的硫化丁腈橡胶制成的平板,同时在配有三球压头,钢球直径为8mm的摩擦机上测量摩擦系数,摩擦时间1min。涂层厚度是10-15μm。数据列于表3。

表3

  样品类型  未涂覆表面涂层上的摩擦系数  涂覆表面上的摩擦系数  1078(SKN-18+SKN-26)  0.76-0.91  0.56  V14(SKN-18)  0.87-0.95  0.83

涂覆调聚物涂层降低了摩擦系数10-20%。

低分子量的聚物被用于防护涂层具有与聚四氟乙烯相似的抗磨和防水特性。

实施例14

根据实施例1、2和4制备的调聚物被涂覆于(2.5×7.5)cm2的保护玻璃上,并且在室温下干燥至恒重。这样产生了白色的涂层。被涂层后的保护玻璃在干燥器中200℃下干燥20min。涂层的比较特征列于表4。

表4

上表明确显示,根据实施例1制备的调聚物的涂层是薄的和疏水的,但在加热时经受很大的重量损失。根据实施例2的调聚物的涂层是热稳定的和疏水的。根据实施例4的调聚物的涂层脱落并且不适合产生均匀防护涂层。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