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社会网络服务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方法与系统

社会网络服务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方法与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社会网络服务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方法与系统,其中,社会网络服务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方法包括:社会网络服务SNS服务器获取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经纬度信息,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设置有第一SNS客户端;所述SNS服务器获取所述经纬度信息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所述SNS服务器在满足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开放位置提醒条件与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的接收位置提醒条件时,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提醒消息。实施例可以在SNS网络系统中的一个用户进入另一个用户的网络空间时,及时提醒该另一个用户,以便及时进行二者之间的交流。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99791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010536538.6

  • 发明设计人 杨晓玲;郭涛;陈强;蔡逆水;杨俊;

    申请日2010-11-09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孙宝海

  • 地址 100032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1:52:1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6-26

    授权

    授权

  • 2011-06-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L29/08 申请日:201011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3-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SNS网络技术,尤其是一种社会网络服务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社会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以下简称:SNS)是基于六度分割理论的社会学网络服务,其核心在于制造一个虚拟社区,在该虚拟社区中的每个用户有自己的网络空间,可以和挚友进行交流、互动,同时也可以结交新伴侣。近几年来,以美国在线社交网站我的空间(Myspace)、脸谱(Facebook)和人人网、开心网为代表的国内外SNS网站快速兴起,大大促进了互联网web2.0的发展,成为广大网民除了电子邮件(Email)、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以下简称:IM)等通信手段外最重要的互联网通信方式之一。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的SNS网络系统中,用户无法及时发现进入该用户网络空间的其他用户,从而无法及时与进入该用户网络空间的用户进行交流,限制了SNS业务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社会网络服务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方法、装置与系统,在SNS网络系统中的一个用户进入另一个用户的网络空间时,及时提醒该另一个用户,以便及时进行二者之间的交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社会网络服务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方法,包括:

社会网络服务SNS服务器获取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经纬度信息,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设置有第一SNS客户端;

所述SNS服务器获取所述经纬度信息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

所述SNS服务器在满足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开放位置提醒条件与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的接收位置提醒条件时,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提醒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社会网络服务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装置,包括第一SNS客户端与SNS服务器,第一SNS客户端设置在第一移动终端中,所述SNS服务器用于获取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经纬度信息,获取所述经纬度信息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在满足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开放位置提醒条件与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的接收位置提醒条件时,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提醒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社会网络服务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系统,包括SNS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装置与短消息中心;

所述SNS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装置用于获取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经纬度信息,并获取所述经纬度信息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以及在满足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开放位置提醒条件与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的接收位置提醒条件时,生成地理位置提醒请求消息并发送给短消息中心,所述地理位置提醒请求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提醒消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用户标识;

所述短消息中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用户标识,以短消息通信方式将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提醒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以便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显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提醒消息的短消息。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社会网络服务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方法、装置与系统,SNS服务器可以获取设置有第一SNS客户端的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经纬度信息,进一步获取该经纬度信息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在满足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开放位置提醒条件与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的接收位置提醒条件时,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提醒消息,与现有技术相比,使得第二移动终端用户可以及时发现进入其网络空间的其他移动终端用户,为移动终端SNS网络系统用户提供了一种SNS好友位置提醒服务,从而及时与进入其网络空间的其他移动终端用户进行交流,增强了移动终端SNS网络系统用户在虚拟场景下的真实距离感,为移动终端SNS网络系统用户提供了更为真切、丰富的社交新体验,促进了SNS业务的发展。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SNS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SNS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SNS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SNS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SNS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SNS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流程:

步骤101,SNS服务器获取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经纬度信息,其中的第一移动终端设置有第一SNS客户端。

步骤102,SNS服务器根据经纬度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经纬度信息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

步骤103,SNS服务器在满足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开放位置提醒条件与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的接收位置提醒条件时,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提醒消息,例如: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已进入您所在的区域,或者,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在您附近的浦东南路和浦电路交口处。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社会网络服务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方法,SNS服务器可以获取设置有第一SNS客户端的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经纬度信息,进一步获取该经纬度信息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在满足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开放位置提醒条件与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的接收位置提醒条件时,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提醒消息,使得第二移动终端用户可以及时发现进入其网络空间的其他移动终端用户,为移动终端SNS网络系统用户提供了一种SNS好友位置提醒服务,从而及时与进入其网络空间的其他移动终端用户进行交流,增强了移动终端SNS网络系统用户在虚拟场景下的真实距离感,为移动终端SNS网络系统用户提供了更为真切、丰富的社交新体验,促进了SNS业务的发展。

移动定位技术是指通过特定的定位技术来获取被定位对象的经纬度坐标位置信息,在电子地图上标出被定位对象经纬度坐标位置的技术或服务。其中的被定位对象包括移动终端与移动终端用户。目前最常用的定位技术有两种:一种是基于GPS的定位方式,另一种是基于移动运营商的基站的定位方式。其中,基于GPS的定位方式是利用移动终端中设置的GPS装置接收卫星信号,获得自己的经纬度坐标位置信息来实现该移动终端或移动终端用户的定位。基于移动运营商的基站的定位方式是利用基站对移动终端的距离测算来获得该移动终端或移动终端用户的经纬度坐标位置信息从而实现该移动终端或移动终端用户的定位。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在步骤101中,SNS服务器可以采用基于GPS的定位方式获取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经纬度信息,具体地,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第一SNS客户端从第一移动终端中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以下简称:GPS)装置获取经纬度信息,并将该经纬度信息发送给SNS服务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在步骤101中,SNS服务器可以采用基于移动运营商的基站的定位方式获取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经纬度信息,具体地,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第一SNS客户端根据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登录时的用户账号获取第一移动终端用户标识并发送给SNS服务器;SNS服务器向定位平台发送定位请求,该定位请求中包括第一移动终端用户标识;定位平台根据第一移动终端用户标识,利用基站对该第一移动终端进行距离测算,获取第一移动终端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经纬度信息并返回SNS服务器。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例,在步骤103中,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开放位置提醒条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条件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公开该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的时间段,包括日期和/或小时段;接收该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址位置信息的用户对象范围,例如:允许特定的好友或全部好友接收该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址位置信息,或者不允许任何好友接收该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址位置信息,具体地,可以以SNS用户账号或移动终端用户标识来标识一个好友;公开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的地理区域范围,例如:城市范围、某中心点半径10公里、3公里、1公里以内等。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实施例,在步骤103中,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的接收位置提醒条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条件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接收地理位置信息的时间段,包括日期和/或小时段;接收公开接收地理位置信息的移动终端用户对象范围,例如:可以接收特定的好友或全部好友的地址位置信息,或者不接收任何好友的地址位置信息,具体地,可以以SNS用户账号或移动终端用户标识来标识一个好友;接收地理位置提醒消息的通信方式。其中,接收地理位置提醒消息的通信方式具体可以为SNS信息或者短消息;接收地理位置信息的地理区域范围,例如:城市范围、某中心点半径10公里、3公里、1公里以内等。

具体地,接收地理位置提醒消息的通信方式为SNS信息时,其中的第二移动终端设置有第二SNS客户端。步骤103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提醒消息:SNS服务器生成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提醒消息,并以SNS信息通信方式将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提醒消息发送给第二移动终端中的第二SNS客户端;第二移动终端中的第二SNS客户端显示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提醒消息的SNS消息。

接收地理位置提醒消息的通信方式为短消息时,步骤103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提醒消息:SNS服务器生成地理位置提醒请求消息并发送给短消息中心,该地理位置提醒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提醒消息与第二移动终端用户标识;短消息中心根据第二移动终端用户标识,以短消息通信方式将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提醒消息发送给第二移动终端;第二移动终端显示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提醒消息的短消息。

图2为本发明SNS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实施例中,具体采用基于移动运营商的基站的定位方式获取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经纬度信息,并以SNS信息通信方式向第二移动终端通知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SNS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流程:

步骤201,第一SNS客户端根据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登录时的用户账号,也即:SNS用户账号,获取第一移动终端用户标识并发送给SNS服务器。其中的第一移动终端设置有第一SNS客户端。

步骤202,SNS服务器向定位平台发送定位请求,该定位请求中包括第一移动终端用户标识。

步骤203,定位平台根据第一移动终端用户标识,利用基站对该第一移动终端进行距离测算,获取第一移动终端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经纬度信息并返回SNS服务器。

步骤204,SNS服务器根据经纬度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经纬度信息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例如:浦东南路和浦电路交口处。

步骤205,SNS服务器判断是否满足第一移动终端用户预先设置的开放位置提醒条件与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的接收位置提醒条件。若满足第一移动终端用户预先设置的开放位置提醒条件与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的接收位置提醒条件,执行步骤206;否则,若第一移动终端用户预先设置的开放位置提醒条件与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的接收位置提醒条件中有一个不满足或两个均不满足,不执行本实施例的后续流程。

步骤206,SNS服务器生成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提醒消息,并以SNS信息通信方式将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提醒消息发送给第二移动终端中的第二SNS客户端。

步骤207,第二移动终端中的第二SNS客户端显示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提醒消息的SNS消息。例如: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已进入您所在的区域,或者,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在您附近的浦东南路和浦电路交口处。

图3为本发明SNS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实施例中,具体采用基于GPS的定位方式获取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经纬度信息,并以短消息通信方式向第二移动终端通知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为例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的SNS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流程:

步骤301,第一SNS客户端从第一移动终端中的GPS装置获取经纬度信息,并将该经纬度信息发送给SNS服务器。

步骤302,SNS服务器根据经纬度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经纬度信息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例如:浦东南路和浦电路交口处。

步骤303,SNS服务器判断是否满足第一移动终端用户预先设置的开放位置提醒条件与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的接收位置提醒条件。若满足第一移动终端用户预先设置的开放位置提醒条件与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的接收位置提醒条件,执行步骤304;否则,若第一移动终端用户预先设置的开放位置提醒条件与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的接收位置提醒条件中有一个不满足或两个均不满足,不执行本实施例的后续流程。

步骤304,SNS服务器生成地理位置提醒请求消息并发送给通信连接的短消息网关(Internet Short Message Gateway,以下简称:ISMG),该地理位置提醒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提醒消息与第二移动终端用户标识。

步骤305,ISMG根据第二移动终端用户标识,将地理位置提醒请求消息转发给第二移动终端用户归属地短消息中心(Short MessageService Center,以下简称:SMSC)。

步骤306,SMSC根据第二移动终端用户标识,以短消息通信方式将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提醒消息发送给第二移动终端。

步骤307,第二移动终端显示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提醒消息的短消息。例如: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已进入您所在的区域,或者,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在您附近的浦东南路和浦电路交口处。

在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的SNS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方法中,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提醒消息后,第二移动终端用户可以通过SNS服务器提供的微博、SNS信息、短消息、语音方式或其它IM等方式,与第一移动终端用户进行交流。

图4为本发明SNS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的SNS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装置可用于实现本发明上述各SNS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方法中SNS客户端与SNS服务器的相应功能。如图4所示,其包括SNS客户端401与SNS服务器402。其中,SNS客户端401设置在第一移动终端中。SNS服务器402用于获取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经纬度信息,获取经纬度信息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在满足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开放位置提醒条件与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的接收位置提醒条件时,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提醒消息。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社会网络服务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装置,SNS服务器可以获取设置有第一SNS客户端的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经纬度信息,进一步获取该经纬度信息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在满足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开放位置提醒条件与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的接收位置提醒条件时,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提醒消息,使得第二移动终端用户可以及时发现进入其网络空间的其他移动终端用户,为移动终端SNS网络系统用户提供了一种SNS好友位置提醒服务,从而及时与进入其网络空间的其他移动终端用户进行交流,增强了移动终端SNS网络系统用户在虚拟场景下的真实距离感,为移动终端SNS网络系统用户提供了更为真切、丰富的社交新体验,促进了SNS业务的发展。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基于GPS的定位方式获取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经纬度信息相应,作为本发明SNS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图4所示SNS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装置实施例中,SNS客户端401用于从第一移动终端中的GPS装置获取经纬度信息,并将经纬度信息发送给SNS服务器402。相应地,SNS服务器402具体用于接收SNS客户端401发送的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经纬度信息。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基于移动运营商的基站的定位方式获取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经纬度信息相应,作为本发明SNS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装置的又一个实施例,图4所示SNS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装置实施例中,SNS客户端401用于根据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登录时的用户账号获取第一移动终端用户标识并发送给SNS服务器402。相应地,SNS服务器402具体用于向定位平台发送定位请求,该定位请求中包括第一移动终端用户标识,以及接收定位平台获取并返回的第一移动终端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经纬度信息。

作为本发明SNS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装置的再一个实施例,SNS服务器402具体用于通过SNS信息或者短消息通信方式,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提醒消息。

具体地,SNS服务器402通过SNS信息通信方式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提醒消息时,第二移动终端中设置有第二SNS客户端,SNS服务器402具体用于生成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提醒消息,并以SNS信息通信方式将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提醒消息发送给第二移动终端中的第二SNS客户端,以便该第二SNS客户端显示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提醒消息的SNS消息。

图5为本发明SNS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的用户位置提示处理系统可用于实现本发明上述通过短消息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提醒消息的各SNS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方法流程。如图5所示,其包括SNS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装置1与SMSC2。其中,SNS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装置1用于获取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经纬度信息,并获取该经纬度信息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以及在满足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开放位置提醒条件与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的接收位置提醒条件时,生成地理位置提醒请求消息并发送给SMSC2,具体地,可以通过一个ISMG将地理位置提醒请求消息发送给SMSC2,该地理位置提醒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提醒消息与第二移动终端用户标识。SMSC2用于根据第二移动终端用户标识,以短消息通信方式将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提醒消息发送给第二移动终端,以便第二移动终端显示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提醒消息的短消息。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社会网络服务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系统,SNS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装置可以获取设置有第一SNS客户端的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经纬度信息,进一步获取该经纬度信息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在满足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开放位置提醒条件与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的接收位置提醒条件时,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提醒消息,使得第二移动终端用户可以及时发现进入其网络空间的其他移动终端用户,为移动终端SNS网络系统用户提供了一种SNS好友位置提醒服务,从而及时与进入其网络空间的其他移动终端用户进行交流,增强了移动终端SNS网络系统用户在虚拟场景下的真实距离感,为移动终端SNS网络系统用户提供了更为真切、丰富的社交新体验,促进了SNS业务的发展。

具体地,在图5所示SNS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系统实施例中,SNS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装置1具体可以通过图4所示实施例中除通过SNS信息通信方式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提醒消息外的各SNS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装置结构实现。

另外,在参见图5,作为本发明SNS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系统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SNS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装置1具体可以通过图4所示实施例中基于移动运营商的基站的定位方式获取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经纬度信息的SNS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装置结构实现。相应地,SNS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系统还包括定位平台3,用于获取第一移动终端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经纬度信息并返回用户位置提示处理装置1中的SNS服务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相互参见即可。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移动定位技术应用于SNS网络系统,SNS服务器可以获取设置有第一SNS客户端的第一移动终端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经纬度信息,进一步获取该经纬度信息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在满足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开放位置提醒条件与第二移动终端用户的接收位置提醒条件时,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第一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提醒消息,使得第二移动终端用户可以及时发现进入其网络空间的其他移动终端用户,为移动终端SNS网络系统用户提供了一种SNS好友位置提醒服务,从而及时与进入其网络空间的其他移动终端用户进行交流,增强了移动终端SNS网络系统用户在虚拟场景下的真实距离感,为移动终端SNS网络系统用户提供了更为真切、丰富的社交新体验,促进了SNS业务的发展。

本发明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