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钢筋砼预应力T型梁变形段砼密实度控制方法

钢筋砼预应力T型梁变形段砼密实度控制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砼预应力T型梁变形段砼密实度控制方法,在T型梁马蹄段对应处的模板上水平均布多个平板振动器,在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对应处的模板上水平均布多个溢流孔,且在相邻两个平板振动器之间也设有溢流孔;砼注入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后,观测溢流孔是否有砼浆流出,若没有砼浆流出,则继续振捣直至砼浆流出;若砼浆流出,则关闭溢流孔。砼注入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后,开启平板振动器,并用振捣器振捣,根据溢流孔是否有砼浆流出来判断砼的振捣密实度,若没有砼浆流出则说明砼不密实,需继续振捣;若砼浆流出,则说明砼密实;这种方法更为科学,且更准确;完全杜绝了在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产生空洞,大大提高了T型梁的浇注质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90675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冶建工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010254170.4

  • 发明设计人 陈国民;

    申请日2010-08-16

  • 分类号E01D19/12;B28B7/22;B28B11/24;

  • 代理机构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先芸

  • 地址 400050 重庆市九龙坡区石坪桥正街特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1:26:3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10-1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28B11/24 授权公告日:20111214 终止日期:20140816 申请日:2010081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12-14

    授权

    授权

  • 2011-01-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1D19/12 申请日:201008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12-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砼密实度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钢筋砼预应力T型梁变形段砼密实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从事道路桥梁专业施工的行业人士都知道,预制钢筋砼预应力T型梁的难点之一就是如何控制砼浇注后的砼密实度,以一榀梁整体浇注砼为例,而产生砼不密实的重点区域主要发生在T型梁的马蹄与筋板交界线段上。

现有技术中,T型梁的横截面如图1所示,T型梁的横截面从下向上由T型梁马蹄段1a、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2a、T型梁筋板3a、T型梁变形段上筋区4a和梁顶部5a组成。在T型梁马蹄段1a处对应的模板上水平均布一排平板振动器,砼浇注时是从T型梁马蹄段1a开始从一个方向下料,开启平板振动器进行密实度无棒振捣,因砼截面厚实,易于砼的振动密实,这道工序结束后即开始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2a砼浇注下料,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2a由于处于T型梁筋板3a与T型梁马蹄段1a交界区,厚度逐渐变薄,钢筋密集,且波纹管大量交汇,这样就造成砼下料困难,附着在模板上的平板振动器振动的力被砼密实的T型梁马蹄段吸收了大部分振动力,这时全靠振动棒操作人员凭经验打棒来控制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2a砼的振捣密实度,若发生人为疏忽就极易造成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2a砼不密实,易形成空洞,甚至造成T型梁报废。因此,这种仅凭经验的方法不易控制砼的振捣密实度,而且极为不科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控制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砼浇注密实度,且控制方便,大大提高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的砼浇注密实度,并防止产生空洞的钢筋砼预应力T型梁变形段砼密实度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钢筋砼预应力T型梁变形段砼密实度控制方法,在T型梁马蹄段对应处的模板上水平均布多个平板振动器,在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对应处的模板上水平均布多个溢流孔,模板上且在相邻两个平板振动器之间也设有溢流孔,所述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对应的溢流孔与T型梁马蹄段对应的溢流孔呈错位设置;砼注入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后,开启平板振动器,并用振捣器振捣,观测溢流孔是否有砼浆流出,若没有砼浆流出,则继续振捣直至砼浆流出;若砼浆流出,则用开关阀关闭溢流孔。

进一步,所述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对应的溢流孔之间的水平间距和T型梁马蹄段对应的溢流孔之间的水平间距均为150~250mm;所述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对应的溢流孔与T型梁马蹄段对应的溢流孔之间相距250~350mm。

进一步,所述开关阀由设置在模板上、且靠进溢流孔设置的挡板和楔塞板组成,所述挡板与模板之间形成一插槽,在楔塞板插入插槽内时楔塞板封着溢流孔。

进一步,所述开关阀由设置在模板上、且靠进溢流孔设置的支撑板和锥形螺栓组成,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溢流孔对应螺纹孔,锥形螺栓旋入螺纹孔内,锥形螺栓的前端与溢流孔对应。

本发明采用在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对应处的模板上水平均布多个溢流孔,且在相邻两个平板振动器之间也设有溢流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钢筋砼预应力T型梁变形段砼密实度控制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砼注入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后,开启平板振动器,并用振捣器振捣,根据溢流孔是否有砼浆流出来判断砼的振捣密实度,若没有砼浆流出则说明砼不密实,需继续振捣;若砼浆流出,则说明砼密实。与仅凭经验控制砼的振捣密实度相比,通过观测溢流孔是否有砼浆流出判断砼的振捣密实度更为科学,且更准确;完全杜绝了在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产生空洞,大大提高了T型梁的浇注质量。

2、本发明不但控制了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砼密实度外,还消除了砼表面的气泡,提高T型梁的表面光洁度。

3、本发明通过根据溢流孔是否有砼浆流出来判断砼的振捣密实度的方法也可派生到工业及民用建筑的一般结构砼密实度控制中,特别是薄壁剪力墙砼密实度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T型梁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模板上布置平板振动器和溢流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开关阀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开关阀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图2为模板上布置平板振动器和溢流孔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钢筋砼预应力T型梁变形段砼密实度控制方法,在T型梁马蹄段1对应处的模板2上水平均布多个平板振动器3(图2中仅画出十一个平板振动器),在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4对应处的模板2上水平均布多个溢流孔5,模板2上且在相邻两个平板振动器3之间也设有溢流孔5,图2中共画出二十一个溢流孔5,所述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4对应的溢流孔5与T型梁马蹄段1对应的溢流孔5呈错位设置。砼注入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4后,开启平板振动器3,并用振捣器振捣,根据溢流孔5是否有砼浆流出来判断砼的振捣密实度,若没有砼浆流出则说明砼不密实,需继续振捣;若砼浆流出,则说明砼密实,则用开关阀关闭溢流孔5。这种通过观测溢流孔是否有砼浆流出判断砼的振捣密实度更为科学,且更准确;完全杜绝了在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产生空洞,大大提高了T型梁的浇注质量。

本实施例中,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4对应的溢流孔5之间的水平间距和T型梁马蹄段1对应的溢流孔5之间的水平间距均为150~250mm,例如水平间距为150、170、190、220或250均可。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4对应的溢流孔5与T型梁马蹄段1对应的溢流孔5之间相距250~350mm,例如间距为250、270、290、320或350均可。上述水平间距和竖直间距均可保证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4浇注密实,不产生空洞。采用此方法控制浇注砼密实度质量的可靠性取决于溢流孔5的分布位置和分布密度,因此,尽可能选择易发生不密实而产生空洞的砼浇注和振动的弱区以及盲区位置上进行布控。

开关阀可采用如图3所示的结构,开关阀由设置在模板2上、且靠进溢流孔5的挡板6和楔塞板7组成,所述挡板6与模板2之间形成一插槽8,在楔塞板7插入插槽8内时楔塞板7封着溢流孔5。砼注入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4后,若砼浆流出,则说明砼密实,将楔塞板7插入插槽8内,则楔塞板7将溢流孔5封着,溢流孔5被关闭。

开关阀也可采用如图4所示的结构,开关阀由设置在模板上、且靠进溢流孔5的支撑板9和锥形螺栓10组成,所述支撑板9上设置有与溢流孔5对应螺纹孔,锥形螺栓10旋入螺纹孔内,锥形螺栓10的前端与溢流孔5对应。在砼注入T型梁变形段下筋区4后,可将锥形螺栓10从螺纹孔内旋出,开启溢流孔5,一旦砼浆从溢流孔5冒出,再将锥形螺栓10从螺纹孔内旋进,锥形螺栓10的前端顶着溢流孔5,将溢流孔5封着,溢流孔5被关闭。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