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生态围栏繁育稻蝗养殖林蛙的方法

生态围栏繁育稻蝗养殖林蛙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生态围栏繁育稻蝗养殖林蛙的方法,包括一下主要步骤:(1)林蛙养殖场址的选择;(2)围栏建设;(3)稻蝗卵囊的收集与储藏;(4)繁殖稻蝗草场的建设;(5)稻蝗扩繁室的建造;(6)以稻蝗为主要食虫养殖林蛙。本发明为半自然化的养殖模式,不改变林蛙的生态捕食习性,可防止人工圈养林蛙流行病虫害的发生,具有基础设施简单、操作简便、投资少、收益大、且不受地域限制等优点,便于推广实施。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86908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吉林农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010147887.9

  • 发明设计人 臧连生;阮长春;

    申请日2010-04-16

  • 分类号A01K67/02(20060101);

  • 代理机构22100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陈宏伟

  • 地址 130118 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288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1:09:3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6-0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K67/02 授权公告日:20120530 终止日期:20150416 申请日:2010041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5-30

    授权

    授权

  • 2010-12-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7/02 申请日:201004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10-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生态围栏繁育稻蝗养殖林蛙的方法,涉及林蛙养殖方法的改进,属于经济动物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林蛙是集药用、补品和食用于一身的特种经济蛙种,体型最大,经济价值最高。近年来,随着林蛙油的进一步深入开发,以及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其市场价格逐年走高,市场供不应求。

林蛙专食活动的昆虫,根据蛙类的生活习性,活跃且暴露在外的昆虫种类是其主要取食对象。野生林蛙胃中出现的食物种类达6纲13目,近60种,但以鞘翅目和直翅目等昆虫为主。长白山区蝗虫种类多达100余种,这些蝗虫是林蛙的主要寄主。目前,野外自然封沟和人工圈养是林蛙养殖的主要模式。封沟养殖,成蛙的回捕率极低(不足1%)。人工圈养技术,主要是利用人工繁殖蝇蛆或黄粉虫作为饵料进行喂饲的方法,该方法虽用地少,回捕率高,但这两种饵料均属于隐蔽性生活的昆虫种类,投喂时,它们只能紧贴地面爬行,不能跳跃,非常不适合林蛙的取食;而且,这种养殖技术以强制改变林蛙的生态习性为代价,并且极易感染病害,严重限制其推广应用。总体来看,林蛙的规模化养殖技术仍然是限制其发展的瓶颈,急需开发出一种新的养殖技术。

稻蝗属于直翅目,蝗虫科昆虫,在我国广泛分布,是各地主要土蝗种类,主要以水稻、稗草等禾本科植物为食,繁殖能力较强,善跳,是野生林蛙的主要取食对象。同东亚飞蝗相比,稻蝗食谱窄,食量小,飞行能力差,不具迁飞习性,是一种相对安全、适合人工养殖的资源昆虫,同黄粉虫和蝇蛆相比,这种昆虫更适合成为林蛙养殖的取食饵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态围栏繁育稻蝗养殖林蛙的方法,为半自然化的人工圈养林蛙的新技术。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林蛙养殖场址的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边缘有溪水经过,中心具有冬季不干涸,适合林蛙越冬的池塘作为养殖场址,池塘四周地势平坦,土质肥沃,适合栽培水稻和稗草等禾本科植物生长。选择的养殖场址能满足林蛙和稻蝗生长所需的基本生态条件。

(2)围栏建设

建设围栏以防止稻蝗飞出为主要目的。根据稻蝗成虫的飞行特点及高度,在养殖场的四周用60-80目的防虫网圈出,围栏竖直高度为2.5m,其中,2.0m上的纱网向内与地面角度为45°,使其竖直高度达到50cm。

(3)稻蝗卵囊的收集与储藏

在确定养殖场址的上年稻蝗繁殖季节,用捕虫网在水稻田大量捕捉稻蝗成虫,将其投放入网室内。网室内地面事先经过如下处理,先铺60目的纱网,然后上覆3-5cm厚的细砂土。定期更换新鲜的稗草或水稻喂食稻蝗,当稻蝗全部死亡后,将细沙过筛,收集稻蝗的卵囊。将收集后的卵囊放入网袋内,埋于室外地表下10cm深处,翌年取出备用。

(4)繁殖稻蝗草场的建设

在靠近水源处,开垦出一水田,水稻正常栽培管理。在蛙塘周围的其余空地全部种植稗草(稗草种子于上年秋季收集),待稗草及其它杂草出土后,喷施灭草松除草剂,可有效杀灭阔叶杂草,仅保留供稻蝗取食的禾本科植物。然后,将上年收集的稻蝗卵囊放入盛有湿细沙土的容器内,沙土覆盖深度5cm,使稻蝗卵囊均匀分布于草场内,让其自然孵化、生长和繁殖。在养殖场栽培水稻和种植稗草等禾本科植物,不仅提供稻蝗繁殖所需的寄主植物,也满足了林蛙正常生活所需的潮湿环境。

(5)稻蝗扩繁室的建设

在蛙塘的四周选择平整的地块建一网室,用于林蛙养殖过程中食虫的补充和稻蝗卵囊的收集。在网室内种植稗草(或旱稻),待寄主植物出苗后,将储藏的稻蝗卵囊,用湿细沙土覆盖,均匀分布于网室内,让孵化的蝗蝻在网室内取食寄主植物。室外食虫短缺时,可掀开纱网,让稻蝗向四周扩散以及时补充林蛙取食饵料。同时也可以让稻蝗在网室内完成生长发育,在稻蝗的繁殖季节,实施人工收集卵囊。收集卵囊时,先将网室内的寄主植物全部拔除,将地面平整后铺60目的纱网,然后上覆3-5cm厚的细砂土。为维持稻蝗的正常取食,定期更换新鲜的稗草或水稻,当稻蝗全部死亡后,将细沙过筛,收集稻蝗的卵囊并储藏,为翌年林蛙食料的及时补充做准备。

(6)以稻蝗为主要食虫养殖林蛙

在上年林蛙养殖场大量繁殖稻蝗的基础上,于林蛙繁殖季节,收购野生林蛙卵团,放于林蛙养殖场的蛙塘内,使其自然孵化。当蝌蚪变态为幼蛙后,开始出塘上岸,此时,蝗蝻发育正处于低龄期(5.5-9.0mm),活动能力不强,适合幼蛙取食。随着林蛙生长发育,蝗蝻也逐渐蜕皮长大,总体来看,稻蝗的各龄期若虫以及成虫均适合林蛙的捕食。在林蛙养殖期内,在养殖场内设置多盏诱虫灯,除了蝗虫外,还可引诱多类趋光的昆虫前来扑灯,进而成为林蛙的补充饵料,还可以使林蛙营养需求更均衡。在养殖过程中,如发现稻蝗的数量有不充足的迹象,可以取出储藏的备用稻蝗卵囊,用上述蝗虫扩繁室加以培育,以补充食虫。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为半自然化的养殖模式,同传统封沟养殖方法相比,提高成蛙回捕率50%以上,同以蝇蛆或黄粉虫为食虫的圈养技术相比,该方法不改变林蛙的生态捕食习性,可减轻人工圈养林蛙烂皮病、四肢溃烂病和红腿病等流行病害的发生,从林蛙卵到成蛙,仅需2年,特别是涉及的稻蝗繁育以及越冬蛙塘的选择是本发明的技术关键;本发明具有基础设施简单、操作简便、投资少、收益大、且不受地域限制等优点,便于推广实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东北长白山区,应用该发明建一3000m2的养殖场用于林蛙养殖的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1)林蛙养殖场的选择:选择林蛙能够正常越冬的池塘,水域面积500m2左右,而且池塘四周土质肥沃,适合栽培水稻和稗草等禾本科植物生长。

(2)收集、储藏用于扩繁的稻蝗卵囊:在稻蝗大量扩繁的上年9月上旬,用捕虫网在水稻田大量捕捉稻蝗,捕捉雌虫数量不低于2000只,将其投放于网室内,用新鲜的稗草或水稻饲喂,10月中下旬集中收获稻蝗卵囊,将其埋于室外地表10cm深度,翌年5月下旬取出备用。

(3)围栏建设:在林蛙养殖场的四周,用60-80目的防虫网使其与外界隔离,围栏竖直高度不低于2.5m,以阻止稻蝗飞出以及林蛙逃逸。

(4)繁殖稻蝗草场的建设:在蛙塘四周靠近水源处开垦一500m2的水稻田,水稻正常栽培管理,其余空地(除稻蝗扩繁室)全部种植稗草。待稗草及其它杂草出土后,喷施灭草松除草剂,有效杀灭阔叶杂草,仅保留供稻蝗取食的禾本科植物。

(5)草场大量繁育稻蝗:将上年储藏的稻蝗卵囊(数量不少于800个)于5月中下旬取出,用湿细沙覆盖,将其均匀分布于草场,使其自然孵化、生长、繁殖。

(6)稻蝗扩繁室的建造:在蛙塘的四周选择平整的地块建一200m2的网室,用作蝗虫的扩繁。每年的5月上旬,在网室内种植稗草(或旱稻),待寄主植物出苗后,取上年秋季储藏的稻蝗卵囊约300个,用湿细沙覆盖,均匀分布于网室内,让孵化的蝗蝻在网室内取食寄主植物,完成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于10月中下旬收集卵囊,为翌年林蛙食料的及时补充及再扩繁做准备。

(7)以稻蝗为主要食虫养殖林蛙:在草场大量繁殖稻蝗的翌年,于4月中下旬,收购野生林蛙卵团,放于林蛙养殖场的蛙塘内,使其自然孵化。6月中旬左右,由蝌蚪变态为幼蛙后,开始出塘上岸,以捕食低龄蝗蝻为主实施林蛙养殖。6-9月,在林蛙养殖场内均匀设置10盏诱虫灯,可引诱多类趋光的昆虫前来扑灯,成为林蛙的补充饵料。在养殖过程中,如发现稻蝗的数量有不充足的迹象,取出储藏的备用稻蝗卵囊,用上述蝗虫扩繁室加以培育,以补充食虫。在东北长白山区,应用生态围栏繁育稻蝗养殖林蛙,从蛙卵至成蛙所需时间约为2年,雌蛙体重40g左右,对于3000m2养殖场,可回收雌蛙4万只左右,按2009年活雌蛙120元/斤计算,每年产值可在30万元以上。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