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利用棉花秸秆改良滨海盐渍土的方法

利用棉花秸秆改良滨海盐渍土的方法

摘要

利用棉花秸秆改良滨海盐渍土的方法,属于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其特点是,在滨海盐碱地上划出改良地块;移去高于地下水位20厘米以上的盐渍土;将掺和稻草的棉花秸秆按序排列平板捆扎成厚10厘米的秸秆层;秸秆层同方向平行铺盖在盐渍土上,在其上均匀加盖粒经为1-2厘米的碎石,厚度为5厘米,为一隔离层;如此两个隔离层;夯实。将周围的盐碱土均匀覆盖于隔离层上;种植有耐盐效果植物于盐碱土内;用厚度为3厘米的稻草覆盖盐碱土。实施本发明后,土壤含盐量明显下降;土壤有机质增加。隔离效果明显,棉花秸秆除隔离外,还增加土壤养分,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操作简便、低成本,且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并使棉花秸秆得到循环再利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84945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1010138702.8

  • 申请日2010-04-06

  • 分类号A01B79/00;A01G7/00;

  • 代理机构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周濂堂

  • 地址 200232 上海市徐汇区龙吴路89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0:56:4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3-1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B79/00 专利号:ZL2010101387028 申请日:20100406 授权公告日:2011122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12-28

    授权

    授权

  • 2010-11-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B79/00 申请日:201004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10-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属于土壤改良技术领域,确切地说是涉及盐渍土壤改良的方法。

背景技术

滨海滩涂属于海岸交界带,是海洋和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生态学中属于生态环境过渡带范畴,即生态系统中,处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质体系、能量体系、结构体系、功能体系之间所形成的“界面”,以及围绕该界面向外延伸的“过渡带”的空间域。“生态环境过渡带”与“生态环境脆弱带”是紧密联系的,其生态系统具有不稳定性、敏感性强以及易退化性等特点。由于受海潮和海水型地下水的双重影响,滨海滩涂土壤具有盐分重、养分含量低的特性。

地下隔离措施(地下水位上)是盐渍土改良的有效手段,可以破坏土壤毛细管作用的连续性,防止底土或地下水中盐分随毛管水上行积累到地表,明显减少底层盐渍土对表土的影响。土壤隔离层的材料也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如粗砂石、玉米秸秆、枯草层,甚至有研究采用原位土体烧结的方法制作隔离层。地下隔离由于取材容易、成本低和施工简单等优点在盐渍土改良中得到大量应用。

杭州湾滨海滩涂生态绿地位于慈溪市北部沿海的杭州湾新区,是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的配套项目,旨在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杭州湾大桥建设和杭州湾新区建设服务。慈溪市北部沿海滩涂林木稀少,为海积滩涂,冲积平原,正面常遭受台风和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生态脆弱。在生态脆弱的滨海滩涂上构建生态绿地,一个重要限制因素是土壤盐分含量高。通过工程和水利措施改良后,才能进行滨海滩涂大范围的生态绿化。因此,在滨海盐碱地绿化技术中特别对盐渍土改良,均需投入昂贵费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投入少,收效好,经济实用的利用棉花秸秆改良滨海盐渍土的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

在滨海盐碱地上划出改良地块;确定地下水位高度;移去高于地下水位20厘米以上的盐渍土;将掺和稻草的棉花秸秆按序排列平板捆扎成厚10厘米的秸秆层;秸秆层同方向平行铺盖在盐渍土上,为第一层秸秆层,在其上均匀加盖粒经为1-2厘米的碎石,厚度为5厘米,为第一隔离层;在第一隔离层上放置取向与第一层秸秆层取向垂直的秸秆层,为第二层秸秆层,在其上均匀加盖粒经为1-2厘米的碎石,厚度为5厘米,为第二隔离层;夯实隔离层,使二个隔离层总厚度约为20厘米;将周围的盐碱土均匀覆盖于隔离层上;种植有耐盐效果植物或乡土植物于盐碱土内;用厚度为3厘米的稻草覆盖盐碱土;在地块四周开挖宽10-15厘米、深20-25厘米的排盐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实施本发明后,土壤含盐量有明显下降;土壤有机质增加。隔离效果明显,在土壤pH、EC、全盐量、有机质等指标中均表现出有利于土壤生态改善的作用。pH值显著降低;EC值显著降低;表明棉花秸秆作为隔离材料,对于土壤养分增加的重要意义,秸秆埋藏一段时间后,给盐渍土适当的补充了养分,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操作简便、低成本,且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增加盐渍土的有机质含量,改善了盐渍土容重、空隙度、团粒结构等物理性状;有效减少了由于农田废弃物处理不当造成的二次污染,使棉花秸秆得到循环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按以下步骤实施盐渍土的改良:

1)在滨海盐碱地上划出改良地块;

2)确定地下水位高度;

3)移去高于地下水位20厘米以上的盐渍土;

4)将棉花秸秆掺和稻草按序排列平板捆扎成厚10厘米的秸秆层1;

5)秸秆层1同方向平行铺盖在盐渍土上,为第一层秸秆层,在其上均匀加盖粒经为1-2厘米的碎石,厚度为5厘米,为第一隔离层;

6)在第一隔离层上放置取向与第一层秸秆层取向垂直的秸秆层2,为第二层秸秆层,在其上均匀加盖粒经为1-2厘米的碎石1,厚度为5厘米,为第二隔离层;

7)夯实隔离层,使二个隔离层总厚度约为20厘米;

8)将周围的盐碱土均匀覆盖于隔离层上;

9)种植有耐盐效果植物3或乡土植物于盐碱土4内;

10)用厚度为3厘米的稻草5覆盖盐碱土;

11)在地块四周开挖宽10-15厘米、深20-25厘米的排盐沟。

所述的耐盐效果植物为:柽柳(Tmarix chinemis)、栾树(Koelreuteriapaniculata)、四季杨(Populu canadensis)、金丝垂柳(Salix alba)、紫荆(Cercischinensis)、木槿(Hibiscus syriacus)、单叶蔓荆(Vitex trifotia)、女贞(Ligustrumlucidum)、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蜀桧(Sabina komarovii)、夹竹桃(Neriumindicum)、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龙柏(Sabina chinensis)、垂柳(Salixbabylonica)、珊瑚(Viburnum odoratissinum)、海桐(Pittosporum tobira)、石榴(Punicagranatum)、香椿(Toona sinensis)、丝棉木(Euonymus bungeanus)和黑胡桃(Juglansnigra)。

实施例1

1、于2003年4月初,在滨海盐碱地上划出长20米,宽15米的均一地块,除去杂草;

2、采用人工开挖的方式,垂直向下挖掘盐碱土,确定地下水位高度;

3、将高于地下水位20厘米以上的盐渍土用人工方式移开;若地下水位高度为-90厘米,则挖取70厘米厚的盐渍土层;

4、直接利用刈割的将棉花秸秆,按照一定密度东西方向排列,厚度为10厘米,每平方米的总重量约为30千克,然后加盖粒经为1-2厘米的碎石,厚度为5厘米。再按照一定密度南北方向加盖厚度为10厘米的秸秆,其后再加盖粒经为1-2厘米的碎石5厘米。用重物夯实隔离层,增加隔离层密度,使碎石充分填埋至棉花秸秆的空隙中,总厚度约为20厘米;

5、将周围的盐碱土直接覆盖于隔离层上,恢复水平;

6、在地块四周开挖宽沟口15厘米、沟底10厘米、深20-25厘米的V字型排盐沟,整平拍实坡面;

7、2003年4月下旬,种植经选择后具有一定耐盐效果或乡土植物为主的苗木:柽柳(Tmarix chinemis)、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四季杨(Populucanadensis)、金丝垂柳(Salix alba)、紫荆(Cercis chinensis)、木槿(Hibiscus syriacus)、单叶蔓荆(Vitex trifotia)、女贞(Ligustrum lucidum)、本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蜀桧(Sabina komarovii)、夹竹桃(Nerium indicum)、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龙柏(Sabina chinensis)、垂柳(Salix babylonica)、珊瑚(Viburnum odoratissinum)、海桐(Pittosporum tobira)、石榴(Punica granatum)、香椿(Toona sinensis)、丝棉木(Euonymus bungeanus)和黑胡桃(Juglans nigra)。采用大小基本一致的土球苗,按照“三埋二踩一提苗”的技术要领进行;

8、种植结束后用厚度为3厘米的稻草覆盖盐碱土,达到减少表层水份蒸发、减少返盐、减少杂草、利于养护的目的。

         表1 慈溪滨海滩涂实验区土壤本底值

由表2可知,采用秸秆隔离措施提高了苗木的存活率。

     表2 对照区与棉花秸秆隔离处理区的植物存活率比较

显著水平Significance level:*p<0.05;**p<0.01.下同The same below.

由表3可知,采用秸秆隔离措施增加了苗木高度生长速率。

   表3 对照区与棉花秸秆隔离处理区植株高度生长速率的比较

由表4可知,采用秸秆隔离措施增加了苗木径向生长速率。

   表4 对照区与棉花秸秆隔离处理区植株径向生长速率的比较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