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桃花水母产业化生产方法

桃花水母产业化生产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桃花水母产业化生产方法,包括下列工艺过程,即捕获选择种源;饲喂、水螅体镜检和培育转入室外人工池自然水体饲养,其特征在于:采集于自然水体中的伞径大于0.5cm,活动力强的桃花水母,按雄雌比例1∶1-30比例置于玻璃缸中,玻璃缸置于光照培养箱中,光照值调节为700-1200Lx、温度调节为23-25℃,并投喂长度为1.4±0.2mm小型浮游甲壳动物,饲喂至生殖腺成熟脱落后,将玻璃缸饲养池移出光照培养箱,调节水pH5.0-8.6、并在室温20-35℃下继续饲喂,水螅体产生水母芽,再将玻璃缸中水螅体苗置入室外水池中,饲喂至伞径大于0.2cm即可。本发明大大缩短了桃花水母生产周期,节约了成本,有利于桃花水母快速生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85600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华师范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010213646.X

  • 发明设计人 王旭;

    申请日2010-06-28

  • 分类号A01K61/00;

  • 代理机构南充三新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许祥述

  • 地址 637000 四川省南充市师大路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0:52: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8-2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K61/00 授权公告日:20110921 终止日期:20140628 申请日:2010062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09-21

    授权

    授权

  • 2010-11-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1/00 申请日:201006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10-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肠腔动物繁育技术,尤其是一种桃花水母产业化生产方法。

技术背景

桃花水母是一种古老的原始无脊椎动物,由于其数量稀少,显得十分珍贵,为了使这一宝贵的珍稀物种得到更好的衍续,我们对其进行了繁育方法研究,并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为ZL200710048844.3。上述专利仅解决了桃花水母的一般繁育问题。但如何解决规模化生产,选择最优的生产工艺和条件,缩短时间,提高桃花水母的产量和质量仍是一个难题,为此我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桃花水母产业化生产方法,选择最优的生产工艺和条件,使桃花水母产量高、质量优、死亡率低、生产周期短、成本少。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发明包括下列工艺过程,即捕获选择种源、饲喂、水螅体镜检和培育转入室外人工池自然水体饲养,其特征在于采集于自然水体中的伞径大于0.5cm,活动力强的桃花水母,按雄雌比例1∶1-30比例置于玻璃缸中,缸中置有PH5.5-5.8、溶解氧4.0~8.9mg/L的水,缸底铺满去盖培养皿或烧杯,玻璃缸置于光照培养箱中,光照值调节为700-1200Lx、温度调节为23-25℃,并投喂长度为1.4±0.2mm小型浮游甲壳动物,饲喂量为7-15个/桃花水母,饲喂至生殖腺成熟脱落后,并形成水螅体附着于水底,将玻璃缸饲养池移出光照培养箱,在显微镱下检查水螅体情况,调节水PH5.0-8.6、并在室温20-35℃下继续饲喂,镜检至半数以上水螅体产生水母芽,再将玻璃缸中水螅体苗置入室外水池中,饲喂至伞径大于0.2cm即可,室外饲喂时桃花水母对水质要求不太高,一般饮用水水源地用水即可,并可耐受水体开始营养化达到养殖用水的肥水程度。

本发明经过大量科学试验和实际使用而获得的最优最佳桃花水母产业化生产方法,尤其对苗种培育质量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进行了大量试验而获得最佳培育环境,这些因素主要有温度因素,PH值和饲喂饵料种类和数量。相关试验结果如下(表1-表3)。

表1种群数量随温度变化表

※:其它饲喂条件相同

据表1,可以看出:温度对种群存活率的影响显著,随着时间的推移,低温区(19℃)和高温区(28℃)种群灭绝时间短,分别为120小时、168小时,高温区(28℃)时间稍长。23-25℃是该种群存活最适温度范围,存活时间长达近1728小时。变温23-30℃环境下,种群存活时间短于最适温度范围,但长于低温、高温区。

低温区(19℃)种群有两个接近半致死率时段,第一个出现在1-24(h)、第二个出现在72-96(h),死亡的主要原因:前者因水温骤降急性致死,后者因低温环境下饵料生物不能形成正常种群导致桃花水母缺食致死。

高温区(28℃)种群也有两个接近半致死率时段,第一个出现在96-120(h)、第二个出现在120-144(h),死亡的主要原因:两者均属高温环境下,水质恶化造成种群致死。

最适温度范围(23-25℃)种群大致有一个接近半致死率时段,出现在216-264(h),其特征均表现为:生死腺脱落、后期伴有缺食、性腺不发再发育、最终逐步死亡。

变温(23-30℃)种群大致有一个接近半致死率时段,出现在168-192(h),除出现时间短于最适温度范围(2325℃)外,其他特征均与之相近。

表2桃花水母最适口食物种类和大小(人工投饵)的测定

  食物种类  鞭毛钢  纤毛纲  轮虫纲桡足亚纲  枝角亚目  蝌蚪  食物大小  (mm)  0.1  0.1  <0.4>0.4<1.4  1.4±0.2  >3.0  消耗量  无  无  小  小  大  小

据表2可以看出:枝角类是桃花水母最适口食物,大小在0.4-1.4mm范围。过小的食物(<0.4mm),桃花水母捕食不到,如原生动物、轮虫;过大的食物(>3.0mm),如蝌蚪,桃花水母要捕食,但终因消化不了而吐出。

表3桃花水母最适食物量(人工投饵量)的测定单位:mm

  人工投饵量(溞/水母)  7±2  13±1  25±2  50±2  100±3  200±4  桃花水母存活率%  100  100  85±1  65±1  32±1  0

据表3可以看出:在实验室条件下人工投饵饲养桃花水母,昼夜饵料(溞)量不能超过100只溞/桃花水母,桃花水母种群的存活率%随着投饵量的增加,出现逐步减少的趋势。

本发明的PH值,种源饲养的最佳温度值,也有利于饵料适量增生,种源饲喂是规模化生产的关键技术,经观察桃花水母在自然界中性腺需要30-50天,而用本发明生产方法饲喂,性腺发育成熟只需7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大大缩短了生产时间周期,节约了成本,且个体活性强,发育快,有利于规模化快速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捕获种源:在具有桃花水母分布的自然水体中,捕捞伞径大于0.5cm,活动能力强的桃花水母待用;

(2)选配种源:选择个体伞径为0.5-4cm,活动能力强,触手完整,肉眼可见生殖腺的桃花水母作种源,并按雄雌比例1∶1-30的比例,本实施例选用1∶10的比例选配种源,移至PH5.5,水体溶解氧4.0mg/L水的玻璃缸中,水量以全缸的2/3为宜,缸底铺满去盖培养皿,以提供水螅体附着环境,玻璃缸置于光照培养箱中,控制光照值在700-1200LX,温度23-25℃条件下,并投喂长度为1.4±0.2mm小型浮游甲壳动物,桃花水母养殖密度以10-30个/L为佳,过多则影响水母体生长速度,过少则影响培育数量,浪费资源,本实施例为20个/L;

(3)饲喂:投喂小型浮游甲壳类动物,如多刺裸腹溞,透明溞,老年低额溞等,或投喂桡足类如广布中剑水蚤,透明温剑水蚤,近亲拟剑水蚤等,或投喂淡水藻类如小球藻,衣藻,团藻等浮游生物,本实施例选用投喂多刺裸腹溞,具体次数及数量依需要而定,本实施例选用每日投放10个生物饵料/桃花水母(即一个桃花水母一天饲喂量在10个生物饵料),喂养至桃花水母生殖腺发育成熟;

(4)待桃花水母生殖腺发育成熟脱落后,并形成水螅体附着于水底,并固定在培养器时,显微镜下检查,取出未附着水螅体的空皿,将玻璃缸移出光照培养箱,在室内调节水温至20-35度,PH值5.0-8.6条件下继续培育至水螅体成熟产生水母芽,本实施例选用20℃,PH值5.0,镜检待水母芽成熟后脱离水螅体形成桃花水母幼体;

(5)再将玻璃缸中水螅体苗置入室外水池中饲喂,至室外水池中饲喂,投喂浮游生物,如近亲拟剑水蚤,小球藻,衣藻,团藻等,培养至桃花水母长大到伞的直径20mm左右时,即可上市或投放天然水体,室外饲喂时桃花水母对水质要求不高,一般饮水水源地用水即可,并可耐受水体开始营养化至至用水的肥水程度的水。

实施例2:

(1)捕获种源:在具有桃花水母分布的自然水体中,捕捞伞径大于0.5cm,活动能力强的桃花水母待用;

(2)选配种源:选择个体伞径为0.5-4cm,活动能力强,触手完整,肉眼可见生殖腺的桃花水母作种源,并按雄雌比例1∶1-30的比例,本实施例选用1∶20的比例选配种源,移至PH5.8,水体溶解氧8.9mg/L水的玻璃缸中,水量以全缸的2/3为宜,缸底铺满去盖培养皿,以提供水螅体附着环境,玻璃缸置于光照培养箱中,控制光照值在700-1200LX,温度23-25℃条件下,并投喂长度为1.4±0.2mm小型浮游甲壳动物,饲喂量为7个/桃花水母,养殖密度以10-30个/L为佳,过多则影响水母体生长速度,过少则影响培育数量,浪费资源,本实施例为10个/L;

(3)饲喂:投喂小型浮游甲壳类动物,如多刺裸腹溞,透明溞,老年低额溞等,或投喂桡足类如广布中剑水蚤,透明温剑水蚤,近亲拟剑水蚤等,或投喂淡水藻类如小球藻,衣藻,团藻等浮游生物,本实施例选用投喂广布中剑水蚤,具体次数及数量依需要而定,本实施例选用每日投放15个生物饵料/桃花水母,喂养至桃花水母生殖腺发育成熟;

(4)待桃花水母生殖腺发育成熟脱落后,并形成水螅体附着于水底,并固定在培养器时,将玻璃缸移出光照培养箱,在室内调节水温至20-35℃,PH值5.0-8.6条件下继续培育至水螅体成熟产生水母芽,且水母芽成熟后脱离水螅体形成桃花水母幼体;

(5)再将玻璃缸中水螅体苗置入室外水池中饲喂,至室外水池中饲喂,投喂浮游生物,如近亲拟剑蚤,小球藻,衣藻,团藻等,培养至桃花水母长大到伞的直径20mm以上时,即可上市或投放天然水体,室外饲喂时桃花水母对水质要求不高,一般饮水水源地用水即可,并可耐受水体开始,营养化至至用水的肥水程度的水。

实施例3:

(1)捕获种源:在具有桃花水母分布的自然水体中,捕捞伞径大于0.5cm,活动能力强的桃花水母待用;

(2)选配种源:选择个体伞径为0.5-4cm,活动能力强,触手完整,肉眼可见生殖腺的桃花水母作种源,并按雄雌比例1∶1-30的比例,本实施例选用1∶30的比例选配种源,移至PH5.6,水体溶解氧5.0mg/L水的玻璃缸中,水量以全缸的2/3为宜,缸底铺满去盖培养皿,以提供水螅体附着环境,玻璃缸置于光照培养箱中,控制光照值在700-1200LX,温度23-25℃条件下,并投喂长度为1.4±0.2mm小型浮游甲壳动物,饲喂量为15个生物饵料/桃花水母,养殖密度以10-30个/L为佳,过多则影响水母体生长速度,过少则影响培育数量,浪费资源,本实施例为30个/L;

(3)饲喂:投喂小型浮游甲壳类动物,如多刺裸腹溞,透明溞,老年低额溞等,或投喂桡足类如广布中剑水蚤,透明温剑水蚤,近亲拟剑水蚤等,或投喂淡水藻类如小球藻,衣藻,团藻等浮游生物,本实施例选用老年低额溞,具体次数及数量依需要而定,本实施例选用每日投放7个生物饵料/桃花水母,喂养至桃花水母生殖腺发育成熟;

(4)待桃花水母生殖腺发育成熟脱落后,并形成水螅体附着于水底,并固定在培养器时,将玻璃缸移出光照培养箱,在室内调节水温至20-35℃,PH值5.0-8.6条件下继续培育至水螅体成熟产生水母芽,本实施例选用35℃,PH值8.6,待水母芽成熟后脱离水螅体形成桃花水母幼体;

(5)再将玻璃缸中水螅体苗置入室外水池中饲喂,至室外水池中饲喂,投喂浮游生物,如近亲拟剑蚤,小球藻,衣藻,团藻等,培养至桃花水母长大到伞的直径20mm左右时,即可上市或投放天然水体,室外饲喂时桃花水母对水质要求不高,一般饮水水源地用水即可,并可耐受水体开始,营养化至至用水的肥水程度的水。

实施例4:

(1)捕获种源:在具有桃花水母分布的自然水体中,捕捞伞径大于0.5cm,活动能力强的桃花水母待用;

(2)选配种源:选择个体伞径为0.5-4cm,活动能力强,触手完整,肉眼可见生殖腺的桃花水母作种源,并按雄雌比例1∶1-30的比例,本实施例选用1∶20的比例选配种源,移至PH5.7,水体溶解氧6.0mg/L水的玻璃缸中,水量以全缸的2/3为宜,缸底铺满去盖培养皿,以提供水螅体附着环境,玻璃缸置于光照培养箱中,控制光照值在700-1200LX,温度23-25℃条件下,并投喂长度为1.4±0.2mm小型浮游甲壳动物,饲喂量为每个桃花水母10个,桃花水母养殖密度以10-30个/L为佳,过多则影响水母体生长速度,过少则影响培育数量,浪费资源,本实施例为25个/L;

(3)饲喂:投喂小型浮游甲壳类动物,如多刺裸腹溞,透明溞,老年低额溞等,或投喂桡足类如广布中剑水蚤,透明温剑水蚤,近亲拟剑水蚤等,或投喂淡水藻类如小球藻,衣藻,团藻等浮游生物,本实施例选用投喂多刺裸腹溞,具体次数及数量依需要而定,本实施例选用每日投放15个生物饵料/桃花水母,喂养至桃花水母生殖腺发育成熟;

(4)待桃花水母生殖腺发育成熟脱落后,并形成水螅体附着于水底,并固定在培养器时,将玻璃缸移出光照培养箱,在室内调节水温至20-35℃,PH值5.0-8.6条件下继续培育至水螅体成熟产生水母芽,本实施例选用PH5.5,温度30℃,待水母芽成熟后脱离水螅体形成桃花水母幼体;

(5)再将玻璃缸中水螅体苗置入室外水池中饲喂,至室外水池中饲喂,投喂浮游生物,如近亲拟剑蚤,小球藻,衣藻,团藻等,培养至桃花水母长大到伞的直径20mm左右时,即可上市或投放天然水体,室外饲喂时桃花水母对水质要求不高,一般饮水水源地用水即可,并可耐受水体开始,营养化至至用水的肥水程度的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