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发热辅助治疗及应急物理降温的BC退热醒脑贴及其制备

用于发热辅助治疗及应急物理降温的BC退热醒脑贴及其制备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发热辅助治疗及应急物理降温的BC退热醒脑贴,其组分包括:细菌纤维素膜和退热醒脑药用试剂;其制备包括:将BC生产菌种在30℃条件下种子培养,转接到发酵培养基中培养,收获BC湿膜,然后浸泡于NaOH溶液中,水浴处理待BC膜变白色半透明备用;然后将BC膜片放入清热醒脑药液处理5~30分钟后,即得退热醒脑贴。本发明的细菌纤维素基退热醒脑贴含水率高,生物相容性好,不粘连也不刺激皮肤,安全环保;且制备方法简便,易操作,成本低廉,对环境友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84368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东华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010174896.7

  • 发明设计人 洪枫;魏斌;杨光;

    申请日2010-05-14

  • 分类号A61K36/752(20060101);A61K36/61(20060101);A61K31/045(20060101);A61K31/085(20060101);A61K36/185(20060101);A61K36/233(20060101);A61K36/534(20060101);A61K36/54(20060101);A61K31/125(20060101);A61K31/11(20060101);A61K31/717(20060101);A61K9/70(20060101);A61P29/00(20060101);A61P25/00(20060101);C12P19/04(20060101);C12R1/01(20060101);C12R1/02(20060101);C12R1/41(20060101);C12R1/38(20060101);C12R1/025(20060101);C12R1/05(20060101);C12R1/065(20060101);

  • 代理机构31233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黄志达;谢文凯

  • 地址 201620 上海市松江区松江新城人民北路299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0:48:1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5-2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47/38 专利号:ZL2010101748967 申请日:20100514 授权公告日:20120613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6-13

    授权

    授权

  • 2010-11-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752 申请日:201005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9-2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材料中退热醒脑贴及其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发热辅助治疗及应急物理降温的BC退热醒脑贴及其制备。

背景技术

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是一种由微生物合成的天然纤维素,从分子式看BC与普通植物纤维素没有什么差别,但因独特的物理、化学结构而赋予其极高的机械强度和生物相容性。成形的BC由带状超细纤维组成高度结晶体和高度单导向的纤维,复杂地缠绕在一起形成独特的三维网状结构,BC独特三维网状结构内部有很多“孔道”,有良好的透气、透水性能,能吸收60~700倍于其干重的水份,这些水分是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使用BC作为退热醒脑贴的基底能够通过其中富含的自由水的蒸发带走皮肤的热量。同时纤维素不会和皮肤粘连,剥离时也不会有残留。

目前报道的退热醒脑贴主要以无纺布为基底,上面涂布一层高分子亲水凝胶,再覆盖一层隔离保护膜。其中亲水性高分子凝胶层中含有天然清凉芳香挥发性植物精油,这种精油具有清热醒脑的功效。但是经过试验发现这种退热醒脑贴的退热效果并不明显,其中的高分子凝胶层所含的自由水很少,并不能通过水分的蒸发带走皮肤的热量,而只有由精油所带来的清凉感觉。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到用于发热辅助治疗及应急物理降温的细菌纤维素基退热醒脑贴的研究开发报道。

因此用于发热辅助治疗及应急物理降温的细菌纤维素基退热醒脑贴在生物医用材料行业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同时简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对BC退热醒脑贴的推广应用也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发热辅助治疗及应急物理降温的BC退热醒脑贴及其制备,该细菌纤维素基退热醒脑贴含水率高,水分蒸发能有效带走人体热量,生物相容性好,不粘连也不刺激皮肤,安全环保;且制备方法简便,易操作,成本低廉,对环境友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发热辅助治疗及应急物理降温的BC退热醒脑贴,其组分包括:细菌纤维素膜和退热醒脑药用试剂,BC退热醒脑贴的含水率为20%~99.7%。

所述的退热醒脑药用试剂,其组分包括:1wt%~50wt%退热醒脑精油、15wt%~40wt%乙醇,其余为水;其中,退热醒脑精油选自薄荷、龙脑(冰片)、樟脑、桂皮醛、茴香醚、丁香酚、桉叶油、香柠檬油、柴胡挥发油、丁香油、土荆芥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优选的退热醒脑药用试剂,其组分包括:薄荷1wt%~20wt%,龙脑2wt%~30wt%,乙醇15wt%~40wt%,其余为水。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发热辅助治疗及应急物理降温的BC退热醒脑贴的制备,包括:

(1)BC膜的制备及处理

将BC生产菌株接种于液体种子培养基,于30℃条件下种子培养24小时后,再转接到发酵培养基中,20-30℃静置培养1-10天,收获细菌纤维素BC湿膜,然后浸泡于0.5~2wt%的NaOH溶液中,70-100℃水浴处理30-120min,使BC湿膜变为白色半透明,再将其切成膜片,备用;

(2)清热醒脑药液的制备:药液的组分包括,1wt%~50wt%的上述退热醒脑精油、15wt%~30wt%乙醇,其余为水;

(3)BC退热醒脑贴的制备

将步骤(1)制备的BC膜放入清热醒脑药液,处理5~30分钟后,冷却沥干即得退热醒脑贴。

所述步骤(1)中的BC膜由产BC的微生物通过发酵制备获得,BC膜的化学组成包括纤维素(如葡聚糖等、)或者还包括其他成分(如壳聚糖、淀粉、黄原胶、明胶、海藻酸盐、羧甲基纤维素等纤维素衍生物、糊精、琼脂等),内部为纳米纤维网络结构。

所述步骤(1)中的BC生产菌株为醋酸菌属(Acetobacter sp.)、葡萄糖酸杆菌属(Gluconobacter sp.)、葡糖酸醋杆菌属(Gluconacetobacter sp.)、根瘤菌属(Rhizobium sp.)、八叠球菌属(Sarcina sp.)、假单胞菌属(Pseudomounas sp.)、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sp.)、产碱菌属(Alcaligenes sp.)、气杆菌属(Aerobacter sp.)、固氮菌属(Azotobacter sp.)、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 sp.)、洋葱假单胞菌(Seudomonas cepacia)、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或红茶菌(kombucha);

其中,除红茶菌以外的菌种按2~3接种环的接种量接入液体种子培养基,以及按3~15%的接种量转接到发酵培养基;红茶菌按接入1-3片直径1cm圆片菌膜的接种量接入液体种子培养基,以及按1-3片直径1cm圆片菌膜的接种量转接到发酵培养基。

所述的除了红茶菌以外种子培养基或发酵培养基,其组分均为:每100ml水中,甘露醇、葡萄糖、蔗糖或者果糖2-12g、蛋白胨或者胰蛋白胨0.3g、酵母浸膏0.5g,pH3.3-7.5,121℃灭菌20min;或者为:每100ml水中,甘露醇、葡萄糖、蔗糖或果糖2-12g,酵母浸膏0.5g,蛋白胨或者胰蛋白胨0.5g,柠檬酸0.115g,Na2HPO40.27g,pH3.3-7.5。

所述的红茶菌种子培养基或发酵培养基,其组成均为:每100ml水中,绿茶或者红茶0.5g,葡萄糖、蔗糖或者果糖1~12g、蛋白胨或者胰蛋白胨0.3g、酵母浸膏0.5g,pH自然,巴氏灭菌30min;或者将葡萄糖、蔗糖或果糖、绿茶或红茶、以及水配成培养基,其中糖、茶、水的质量比为5∶0.1-0.4∶100-200,pH自然,巴氏灭菌30min。

所述步骤(3)中的处理包括采用旋转蒸发、直接浸渍、压榨后浸渍或者干燥后浸渍的方法进行处理。

所述的旋转蒸发的条件为40-90℃,真空度-0.1MPa。

所述的压榨后浸渍是指膜片经压榨挤掉部分水分后放入药液浸渍;

所述的干燥后浸渍是指膜片经干燥后放入药液浸渍,干燥方法包括冻干、烘干、晒干等干燥方法;

以上提到的浸渍包括冷浸渍或热浸渍,热浸渍是指将药液煮沸后放入膜片浸渍,冷浸渍是指将膜片于室温下直接放入药液浸渍即可。

本发明得到的BC退热醒脑贴具有质地轻便柔软的特性,可根据实际应用过程中,使用部位的情况和特点任意剪裁成各种形状,那些常规的清热醒脑试剂、药品,或它们的组合物,也可应用到本发明的退热醒脑贴中。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细菌纤维素基退热醒脑贴含水率高,水分蒸发能有效带走人体热量,其中含有清热醒脑的药物能缓解由发热引起的头痛、头晕等不适应症状,同时该退热贴质地柔软轻便,可根据实际使用部位的形状和面积剪裁成各种形状;

(2)该退热贴生物相容性好,不粘连也不刺激皮肤,安全环保,丢弃后在环境中能迅速降解,可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功能性医药材料;

(3)该退热贴的制备方法简便,易操作,成本低廉,对环境友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由不同培养时间得到的BC膜所制备的面积相同的退热醒脑贴与市售退热贴,在38℃恒温下测定不同退热贴在0~6小时的重量变化情况;

图2为由不同培养时间得到的BC膜所制备的面积相同的退热醒脑贴与市售退热贴,在39℃恒温下测定不同退热贴在0~6小时的重量变化情况;

图3为由不同培养时间得到的BC膜所制备的面积相同的退热醒脑贴与市售退热贴,在39℃恒温,控制环境相对湿度在60%~70%下测定不同退热贴在0~5小时的重量变化情况;

图4为由不同培养时间得到的BC膜所制备的面积相同的退热醒脑贴与市售退热贴,在38℃恒温下测定不同退热贴所包裹的温度计在0~5小时的示数变化情况;

图5为由不同培养时间得到的BC膜所制备的面积相同的退热醒脑贴与市售退热贴,在39℃恒温下测定不同退热贴所包裹的温度计在0~5小时的示数变化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1、BC膜的制备及处理

木醋杆菌(Acetobacter xylinum)按2~3接种环的接种量于种子培养基30℃扩培24小时后,再按6%的接种量转接到发酵培养基中30℃分别静置培养4、7、10天,收获细菌纤维素(BC)湿膜;制备好的BC膜浸泡在1%的NaOH溶液中在80℃水浴直至BC膜变白色半透明,然后将制得的BC膜与市售退热贴分别切成直径为2cm×4.5cm的长方形后备用,其中BC_4d的厚度为1.61mm、BC_7d的厚度为2.78mm、BC_10d的厚度为3.44mm、市售退热贴的厚度为2.50mm;

其中,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均为:甘露醇、葡萄糖、蔗糖或者果糖2.5g、蛋白胨或者胰蛋白胨0.3g、酵母浸膏0.5g,水100ml,pH5.0,121℃灭菌20min;

2、清热醒脑药液的制备:薄荷1wt%,龙脑2wt%,乙醇15wt%,其余为水;

3、BC退热醒脑贴的制备

将清热醒脑药液煮沸后放入制备好的BC膜片,采用直接热浸渍的方法制备(即将药液煮沸后放入膜片浸渍),20分钟后,冷却沥干即得退热醒脑贴,其中,对薄荷的载药量为10mg/cm3,对龙脑的载药量为20mg/cm3

4、制备好的BC退热醒脑贴的退热效果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评价

将面积相同的培养了4、7、10天得到的BC膜所制备的退热醒脑贴与市售退热贴,在38℃恒温下(环境湿度约20%)测定不同退热贴在0~6小时的重量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见图1,结果表明在38℃下,实验前2h各种退热贴的水分散失率都比较大,其中市售退热贴的水分散失率为0.31g/h,培养时间为4、7和10天所制备的BC退热贴的散失率则分别为0.41、0.37和0.61g/h,均高于市售退热贴。在6h内,市售退热贴的水分平均散失率则为0.17g/h,而培养时间为4、7和10天所制备的BC退热贴的水分平均散失率则分别为0.18、0.35、0.46g/h,是市售退热贴的1.06、2.06和2.71倍。

结论:在38℃时,BC退热醒脑贴因水分蒸发而导致重量损失比市售退热贴的大,这说明BC退热醒脑贴有更多的水分蒸发带走皮肤的热量,而起到更好的退热效果;而BC退热贴的水分散失率是随着BC膜的培养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的,也就是随着BC膜的厚度的增加而降低。

实施例2

1、BC膜的制备及处理

葡糖酸醋杆菌(Gluconacetobacter xylinus)按2~3接种环的接种量于种子培养基30℃扩培24小时后,再按6%的接种量转接到发酵培养基中30℃分别静置培养4、7、10天,收获细菌纤维素(BC)湿膜;制备好的BC膜浸泡在2%的NaOH溶液中在90℃水浴直至BC膜变白色半透明,然后将制得的BC膜与市售退热贴切成直径为2cm×4.5cm的长方形后备用,其中BC_4d的厚度为1.62mm、BC_7d的厚度为2.74mm、BC_10d的厚度为3.47mm、市售退热贴的厚度为2.50mm;

其中,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均为:甘露醇、葡萄糖、蔗糖或果糖10g,酵母浸膏0.5g,蛋白胨0.5g,柠檬酸0.115g,Na2HPO40.27g,水100ml,pH3.3,121℃灭菌20min;

2、清热醒脑药液的制备:薄荷4wt%,龙脑8wt%,乙醇15wt%,其余为水;

3、BC退热醒脑贴的制备

将清热醒脑药液煮沸后放入制备好的BC膜片,采用压榨后浸渍的方法制备(即将膜片经压榨挤掉10~20%的水分后放入药液冷浸渍),30分钟后,冷却沥干即得退热醒脑贴,其中,对薄荷的载药量为40mg/cm3,对龙脑的载药量为80mg/cm3

4、制备好的BC退热醒脑贴的退热效果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评价

将面积相同的培养了4、7、10天得到的BC膜所制备的退热醒脑贴与市售退热贴,在39℃恒温下(环境湿度约20%)测定不同退热贴在0~6小时的重量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见图2,结果表明在39℃下,实验前2h各种退热贴的水分散失率都比较大,其中市售退热贴的水分散失率为0.42g/h,培养时间为4、7和10天所制备的BC退热贴的散失率则分别为0.44、0.53、0.57g/h。在6h内,市售退热贴的水分平均散失率则为0.20g/h,而培养时间为4、7和10天所制备的BC退热贴的水分平均散失率则分别为0.20、0.31、0.43g/h,是市售退热贴的1、1.55和2.15倍。

结论:在39℃时,BC退热醒脑贴因水分蒸发而导致重量损失比市售退热贴的大,这说明BC退热醒脑贴有更多的水分蒸发带走皮肤的热量,而起到更好的退热效果;而BC退热贴的水分散失率是随着BC膜的培养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的,也就是随着BC膜的厚度的增加而降低。

实施例3

1、BC膜的制备及处理

葡萄糖酸杆菌(Gluconobacter xylinum)按2~3接种环的接种量于种子培养基30℃扩培24小时后,再按6%的接种量转接到发酵培养基中30℃分别静置培养4、7、10天,收获细菌纤维素(BC)湿膜;制备好的BC膜浸泡在0.5%的NaOH溶液中在100℃水浴直至BC膜变白色半透明,然后将制得的BC膜与市售退热贴切成直径为2cm×4.5cm的长方形后备用,其中BC_4d的厚度为1.64mm、BC_7d的厚度为2.68mm、BC_10d的厚度为3.38mm、市售退热贴的厚度为2.50mm;

其中,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均为:甘露醇、葡萄糖、蔗糖或果糖2g,酵母浸膏0.5g,蛋白胨0.5g,柠檬酸0.115g,Na2HPO40.27g,水100ml,pH7.5,121℃灭菌20min;

2、清热醒脑药液的制备:薄荷6wt%,龙脑12wt%,乙醇30wt%,其余为水;

3、BC退热醒脑贴的制备

将制备好的BC膜与清热醒脑药液,放入烧瓶,接上旋转蒸发仪,在40-90℃和真空度-0.1MPa的条件下旋转蒸发15分钟后,冷却沥干即得退热醒脑贴,其中,对薄荷的载药量为60mg/cm3,对龙脑的载药量为120mg/cm3

4、制备好的BC退热醒脑贴的退热效果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评价

将面积相同的培养了4、7、10天得到的BC膜所制备的退热醒脑贴与市售退热贴,在39℃恒温,环境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下测定不同退热贴在0~5小时的重量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见图3。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9℃,环境相对湿度60%~70%下,各种退热贴的水分散失率都比较小,但是BC退热贴的水分散失率仍然比市售退热贴的大。其中市售退热贴的水分散失率为0.05g/h,培养时间为4、7和10天所制备的BC退热贴的散失率则分别为0.12、0.12和0.15g/h,是市售退热贴的2.4、2.4和3倍。

结论:在39℃,环境相对湿度较高时,这几种退热贴的水分散失情况都不是很大,但是不同规格的BC退热醒脑贴的水分散失率都比市售退热贴的大,这说明在高环境湿度的条件下,BC退热醒脑贴内的自由水更容易蒸发带走皮肤的热量,而起到更好的退热效果;而BC退热贴的水分散失率是随着BC膜的培养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的,也就是随着BC膜的厚度的增加而降低。

实施例4

1、BC膜的制备及处理

木醋杆菌(Acetobacter xylinum)按2~3接种环的接种量于种子培养基30℃扩培24小时后,再按6%的接种量转接到发酵培养基中30℃分别静置培养4、7、10天,收获细菌纤维素(BC)湿膜;制备好的BC膜浸泡在0.5%的NaOH溶液中在100℃水浴直至BC膜变白色半透明,然后将制得的BC膜与市售退热贴切切成直径为1cm×3cm的长方形后备用,其中BC_4d的厚度为1.61mm、BC_7d的厚度为2.78mm、BC_10d的厚度为3.44mm、市售退热贴的厚度为2.50mm;

其中,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均为:甘露醇、葡萄糖、蔗糖或者果糖6g、蛋白胨或者胰蛋白胨0.3g、酵母浸膏0.5g,水100ml,pH5.5,121℃灭菌20min;

2、清热醒脑药液的制备:薄荷10wt%,龙脑20wt%,乙醇30wt%,其余为水;

3、BC退热醒脑贴的制备

将制备好的BC膜与清热醒脑药液,采用晒干后浸渍的方法(即将膜片经晒干后放入药液热浸渍),处理25分钟后,冷却沥干即得退热醒脑贴,其中,对薄荷的载药量为100mg/cm3,对龙脑的载药量为200mg/cm3

4、制备好的BC退热醒脑贴的退热效果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评价

将面积相同的由不同培养时间得到的BC膜所制备的退热醒脑贴与市售退热贴,包裹在水银温度计的液泡上,然后放置于恒温箱内,在38℃,环境湿度约19%条件下测定不同退热贴所包裹的温度计在0~5小时的示数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见图4,结果表明在38℃下,市售退热贴所包裹的温度计示数变化率在实验前2h变化较大,其变化率为8.75℃/h,而培养时间为4、7和10天所制备的BC退热贴所包裹的温度计示数变化率为4℃/h、4.25℃/h和2.5℃/h,明显比市售退热贴升温慢,在实验前3h内其变化率分别为6.33℃/h、6℃/h、6℃/h。

结论:在38℃时,包裹着BC退热醒脑贴的温度计示数相比包裹市售退热贴的上升缓慢,这说明BC退热醒脑贴有更多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而起到更好的退热效果;而包裹着由培养10天的BC膜所制成退热醒脑贴的温度计示数上升的最缓慢。

实施例5

1、BC膜的制备及处理

木醋杆菌(Acetobacter xylinum)按2~3接种环的接种量于种子培养基30℃扩培24小时后,再按6%的接种量转接到发酵培养基中30℃分别静置培养4、7、10天,收获细菌纤维素(BC)湿膜;制备好的BC膜浸泡在0.5%的NaOH溶液中在100℃水浴直至BC膜变白色半透明,然后将制得的BC膜与市售退热贴切成直径为2cm×4.5cm的长方形后备用,其中BC_4d的厚度为1.61mm、BC_7d的厚度为2.78mm、BC_10d的厚度为3.44mm、市售退热贴的厚度为2.50mm;

其中,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均为:甘露醇、葡萄糖、蔗糖或者果糖12g、蛋白胨或者胰蛋白胨0.3g、酵母浸膏0.5g,水100ml,pH6.0,121℃灭菌20min;

2、清热醒脑药液的制备:薄荷20wt%,龙脑30wt%,乙醇40wt%,其余为水;

3、BC退热醒脑贴的制备

将制备好的BC膜经冷冻干燥仪冻干后,在室温下浸渍于清热醒脑药液中,1-24h后沥干即得退热醒脑贴,其中,对薄荷的载药量为200mg/cm3,对龙脑的载药量为300mg/cm3

4、制备好的BC退热醒脑贴的退热效果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评价

将面积相同的由不同培养时间得到的BC膜所制备的退热醒脑贴与市售退热贴,包裹在水银温度计的液泡上。然后放置于恒温箱内,在39℃,环境湿度约20%条件下测定不同退热贴所包裹的温度计在0~5小时的示数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见图5,结果表明在39℃下,各种退热贴所包裹的温度计示数变化率在实验前3h变化较大。1h内市售退热贴所包裹的温度计示数变化率为4.6℃/h,而培养时间为4、7、10天所制备的BC退热贴所包裹的温度计示数变化率则分别为4.7℃/h、4℃/h和3℃/h;2h内市售退热贴所包裹的温度计示数变化率为7.25℃/h,而培养时间为4、7、10天所制备的BC退热贴所包裹的温度计示数变化率则分别为6.5℃/h、6.5℃/h和5.5℃/h。均说明本发明的退热贴能比市售退热贴带走更多热量;3h内,市售退热贴所包裹的温度计示数平均变化率为5.5℃/h,而培养时间为4、7、10天所制备的BC退热贴所包裹的温度计示数平均变化率则分别为6℃/h、6.5℃/h、6℃/h。这是由于退热贴中的水分大量散失后,不能再通过水分的蒸发带走热量,从而延缓温度的上升,此时退热贴内外环境温度几乎一致,不再存在差异。

结论:在39℃时,包裹着BC退热醒脑贴的温度计示数相比包裹市售退热贴的上升缓慢,这说明BC退热醒脑贴有更多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而起到更好的退热效果;而包裹着由培养10天的BC膜所制成退热醒脑贴的温度计示数上升的最缓慢。但是在39℃时,这种差别也不是很大。

实施例6

1、BC膜的制备及处理

红茶菌(kombucha)按接入1-3片直径1cm圆片菌膜的接种量于种子培养基30℃下静置扩培2-4天后,再按接入1-3片直径1cm圆片菌膜的接种量转接到发酵培养基中30℃分别静置培养4、7、10天,收获细菌纤维素(BC)湿膜;制备好的BC膜浸泡在0.5%的NaOH溶液中在100℃水浴直至BC膜变白色半透明,然后将制得的BC膜与市售退热贴切成直径为2cm×4.5cm的长方形后备用,其中BC_4d的厚度为1.95mm、BC_7d的厚度为2.98mm、BC_10d的厚度为3.84mm、市售退热贴的厚度为2.50mm;

其中,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均为:水100ml煮开,加入绿茶0.5g泡开20min,纱布过滤得茶汤,加入葡萄糖、蔗糖或者果糖12g、蛋白胨或者胰蛋白胨0.3g、酵母浸膏0.5g,pH自然,巴氏灭菌30min;

或者以水将葡萄糖、蔗糖或者果糖与红茶或者绿茶水配成培养基,糖、茶、水的质量比例是5:0.2:150,pH自然,巴氏灭菌30min;

2、清热醒脑药液的制备:薄荷20wt%,龙脑30wt%,乙醇40wt%,其余为水;

3、BC退热醒脑贴的制备

将制备好的BC膜经冷冻干燥仪冻干后,在室温下浸渍于清热醒脑药液中,1-24h后沥干即得退热醒脑贴,其中,对薄荷的载药量为200mg/cm3,对龙脑的载药量为300mg/cm3

4、制备好的BC退热醒脑贴的退热效果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评价

将面积相同的由不同培养时间得到的BC膜所制备的退热醒脑贴与市售退热贴,包裹在水银温度计的液泡上。然后放置于恒温箱内,在39℃,环境湿度约20%条件下测定不同退热贴所包裹的温度计在0~5小时的示数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见图5,结果表明在39℃下,各种退热贴所包裹的温度计示数变化率在实验前3h变化较大。1h内市售退热贴所包裹的温度计示数变化率为4.6℃/h,而培养时间为4、7、10天所制备的BC退热贴所包裹的温度计示数变化率则分别为4.7℃/h、4℃/h和3℃/h;2h内市售退热贴所包裹的温度计示数变化率为7.25℃/h,而培养时间为4、7、10天所制备的BC退热贴所包裹的温度计示数变化率则分别为6.5℃/h、6.5℃/h和5.5℃/h。均说明本发明的退热贴能比市售退热贴带走更多热量;3h内,市售退热贴所包裹的温度计示数平均变化率为5.5℃/h,而培养时间为4、7、10天所制备的BC退热贴所包裹的温度计示数平均变化率则分别为6℃/h、6.5℃/h、6℃/h。这是由于退热贴中的水分大量散失后,不能再通过水分的蒸发带走热量,从而延缓温度的上升,此时退热贴内外环境温度几乎一致,不再存在差异。

结论:在39℃时,包裹着BC退热醒脑贴的温度计示数相比包裹市售退热贴的上升缓慢,这说明BC退热醒脑贴有更多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而起到更好的退热效果;而包裹着由培养10天的BC膜所制成退热醒脑贴的温度计示数上升的最缓慢。但是在39℃时,这种差别也不是很大。

实施例7

清热醒脑药液的组分为:樟脑10wt%、丁香酚15wt%、香柠檬油5wt%、土荆芥油20wt%,乙醇30wt%,其余为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制备得退热醒脑贴。

将面积相同的培养了4、7、10天得到的BC膜所制备的退热醒脑贴与市售退热贴,在38℃恒温下(环境湿度约20%)测定不同退热贴在0~6小时的重量变化情况。实验结果与图1类似。结果表明在38℃下,BC退热醒脑贴因水分蒸发而导致重量损失均比市售退热贴的大,这说明BC退热醒脑贴有更多的水分蒸发带走皮肤的热量,而起到更好的退热效果。

实施例8

清热醒脑药液的组分为:桂皮醛10wt%、茴香醚10wt%、桉叶油10wt%、柴胡挥发油10wt%、丁香油10wt%、乙醇20wt%,其余为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制备得退热醒脑贴。

将面积相同的培养了4、7、10天得到的BC膜所制备的退热醒脑贴与市售退热贴,在38℃恒温下(环境湿度约20%)测定不同退热贴在0~6小时的重量变化情况。实验结果与图1类似。结果表明在38℃下,BC退热醒脑贴因水分蒸发而导致重量损失均比市售退热贴的大,这说明BC退热醒脑贴有更多的水分蒸发带走皮肤的热量,而起到更好的退热效果;而BC退热贴的水分散失率是随着BC膜厚度的增加而降低。

实施例9

清热醒脑药液的组分为:桂皮醛2wt%、丁香酚1wt%、桉叶油1wt%、柴胡挥发油1wt%,乙醇30wt%,其余为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3相同,制备得退热醒脑贴。

将面积相同的培养了4、7、10天得到的BC膜所制备的退热醒脑贴与市售退热贴,在39℃恒温,环境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下测定不同退热贴在0~5小时的重量变化情况。实验结果与图3类似。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9℃,环境相对湿度60%~70%下,各种退热贴的水分散失率都比较小,但是不同规格的BC退热醒脑贴的水分散失率都比市售退热贴的大,这说明在高环境湿度的条件下,BC退热醒脑贴内的自由水更容易蒸发带走皮肤的热量,而起到更好的退热效果。

实施例10

清热醒脑药液的组分为:樟脑30wt%,乙醇30wt%,其余为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3相同,制备得退热醒脑贴。

将面积相同的培养了4、7、10天得到的BC膜所制备的退热醒脑贴与市售退热贴,在39℃恒温,环境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下测定不同退热贴在0~5小时的重量变化情况。实验结果与图3类似。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9℃,环境相对湿度60%~70%下,各种退热贴的水分散失率都比较小,但是不同规格的BC退热醒脑贴的水分散失率都比市售退热贴的大,这说明在高环境湿度的条件下,BC退热醒脑贴内的自由水更容易蒸发带走皮肤的热量,而起到更好的退热效果;而BC退热贴的水分散失率是随着BC膜的培养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的,也就是随着BC膜厚度的增加而降低。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