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实现通信协议在不同操作系统上移植的方法

实现通信协议在不同操作系统上移植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通信协议系统在不同操作系统上的移植方法,在所述操作系统设置内部函数接口名称与所述通信协议系统可识别函数接口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表,所述操作系统接收所述通信协议系统的调用指令,依据上述对应关系表,所述操作系统将上述调用指令中函数接口名称转换成相应的内部函数接口名称,所述操作系统依据内部函数接口名称调用函数,返回所述通信协议系统。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实现通信协议系统在不同操作系统上的移植系统。相较于直接修改通信协议熊的源代码,本发明屏蔽操作系统的原函数接口名称,使通信协议系统可识别该操作系统的函数接口名称,减少修改源代码和调试通信协议的繁琐,提高用户使用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82599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010169097.0

  • 发明设计人 谷丰;廖吉芳;李宇峰;

    申请日2010-04-28

  • 分类号G06F9/30;H04L29/06;

  • 代理机构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逯长明

  • 地址 412001 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时代路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0:44:0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1-02

    授权

    授权

  • 2010-10-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F9/30 申请日:201004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9-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操作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信协议在不同操作系统上移植的技术。

Vxworks操作系统是美国风河公司推出的一个商业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应用在国防、航空、电信、工业控制领域。Linux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操作系统,它既可以做桌面系统,也可以用于嵌入式系统中。用于嵌入式系统的称为嵌入式linux,是指对Linux经过小型化裁剪后,能够固化在容量只有几十万字节或几十亿字节的存储器芯片或单片机中,应用于特定嵌入式场合的专用Linux操作系统。

TCN(train communications network)是列车的简称,它是铁路列车车辆之间和车辆内部可编程设备互联传送控制、检测和诊断信息的数据通信网络。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了IEC61375-1TCN标准,它将TCN分成连接各节可动态编组车厢的绞线式列车总线(WTB)和连接车厢内固定设备的多功能车辆总线(MVB)。

TCN协议在与不同操作系统结合使用时,需根据该操作系统的函数调用要求,对TCN协议的源代码进行修改,以使TCN协议能够识别该操作系统的函数接口名称。

参见图1,示出linux操作系统与TCN协议系统关系图,linux操作系统12内置调用函数模块121,调用函数模块121通过linux操作系统12上的各个函数接口122,与TCN协议系统11进行数据信息的交互。因该TCN协议系统11内的TCN协议源代码已经相应的修改,该TCN协议系统11能够识别linux操作系统12内的各个函数接口122。

但是,如果用户不使用linux操作系统,而改用Vxworks操作系统,或其他操作系统时,TCN协议系统11不能识别Vxworks操作系统内的各个函数接口,无法与Vxworks操作系统进行数据信息的交互。

现有技术中需要根据vxworks操作系统函数调用要求,对TCN协议的源代码进行重新修改,使TCN协议系统11能够识别vxworks操作系统内的各个函数接口。可是修改TCN协议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调试也需要花很多时间,这将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通信协议系统在不同操作系统上的移植方法,该方法在不同操作系统上使用通信协议时,不需基于该操作系统修改通信协议的源代码,避免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实现通信协议系统在不同操作系统上的移植系统,该系统在不同操作系统调用通信协议时,不需基于该操作系统修改通信协议的源代码,避免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率。

本发明一种实现通信协议系统在不同操作系统上的移植方法,在所述操作系统设置内部函数接口名称与所述通信协议可识别函数接口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表,所述操作系统接收所述通信协议系统的调用指令,依据上述对应关系表,所述操作系统将上述调用指令中函数接口名称转换成相应的内部函数接口名称,所述操作系统依据内部函数接口名称调用函数,返回所述通信协议系统。

优选的,所述通信协议为TCN协议系统。

优选的,所述操作系统为linux操作系统。

优选的,所述操作系统为vxworks操作系统。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实现通信协议在不同操作系统上的使用的系统,包括通信协议系统和操作系统,所述操作系统还包括第一函数调用模块和第二函数调用模块:所述第一函数调用模块,内置所述操作系统函数接口名称与所述通信协议可识别函数接口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表,用于接收所述通信协议系统的调用指令,依据上述对应关系表,将上述调用指令中函数接口名称转换成相应的内部函数接口名称;第二函数调用模块,用于依据内部函数接口名称调用函数,返回所述通信协议系统。

优选的,所述通信协议为TCN协议。

优选的,所述操作系统为linux操作系统。

优选的,所述操作系统为vxworks操作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屏蔽操作系统内部的函数接口名称,使该函数接口能够被通信协议识别。相较于直接修改通信协议源代码,使该通信协议可识别该操作系统原函数接口,减少修改源代码和调试通信协议的繁琐,提高用户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和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linux操作系统与TCN协议系统关系图;

图2为本发明实现通信协议系统在不同操作系统上的移植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现通信协议系统在不同操作系统上的移植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在不同操作系统上使用通信协议时,屏蔽操作系统的函数接口名称,使得通信协议系统可识别该函数接口名称,这样,通信协议就可以使用屏蔽后的函数接口名称。

参见图2,示出本发明实现通信协议系统在不同操作系统上的移植方法,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S201、在操作系统设置内部函数接口名称与通信协议系统可识别函数接口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表。

例如,该操作系统为vxworks操作系统,通信协议系统只可识别linux操作系统的函数接口名称,在vxworks操作系统内设置vxworks操作系统函数接口名称与linux操作系统函数接口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表。

步骤S202、操作系统接收通信协议系统的调用指令。通信协议系统在需要调用该操作系统的函数时,发送调用指令到该操作系统。所述调用指令包含需调用函数的函数接口名称。该函数接口名称为通信协议系统可识别的函数接口名称。

例如,通信协议系统的源代码根据基于linux操作系统修改过,该通信协议系统只可识别linux操作系统的函数接口名称。该通信协议系统发送的调用指令内包含linux操作系统内的函数接口名称。

步骤S203、依据上述对应关系表,操作系统将上述调用指令中函数接口名称转换成相应的内部函数接口名称。

例如,vxworks操作系统将调用指令包含的linux操作系统内的函数接口名称转换为相应的vxworks操作系统函数接口名称。

步骤S204、操作系统依据内部函数接口名称调用函数,返回所述通信协议系统。

例如,vxworks操作系统依据转换后的函数接口名称,调用相应的函数,返回给该通信协议系统,实现通信协议系统在不同操作系统上的移植。

本发明通过屏蔽操作系统内部的函数接口名称,使该函数接口能够被通信协议系统识别。相较于直接修改通信协议熊的源代码,使该通信协议系统可识别该操作系统原函数接口,本发明减少修改源代码和调试通信协议的繁琐,提高用户使用效率。

基于上述实现通信协议系统在不同操作系统上的移植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实现通信协议系统在不同操作系统上的移植系统。参见图3,该系统包括通信协议系统21和操作系统22,操作系统22包括第一函数调用模块221和第二函数调用模块222。

第一函数调用模块221内置所述操作系统函数接口名称与通信协议系统21可识别函数接口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表,用于接收通信协议系统22的调用指令,依据上述对应关系表,将上述调用指令中函数接口名称转换成相应的内部函数接口名称。

第二函数调用模块222用于依据内部函数接口名称调用函数,返回所述通信协议系统21。

本发明所述通信协议可为TCN协议,所述操作系统可为linux操作系统或vxworks操作系统。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也可以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及组合形成的技术方案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