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蓄毒池雨水自动放空装置

蓄毒池雨水自动放空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放空蓄毒池雨水的装置,包括蓄毒池及与蓄毒池上侧壁连通的进水管、溢流管和蓄毒池下侧壁连通的排空管,在排空管上设有手动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蓄毒池顶端设有一雨水信号瓶并对应设一自动控制箱,自动控制箱通过其所设信号线分别与雨水信号瓶及排空管相连,自动控制箱还通过所设电磁阀控制信号线与排空管所设电磁阀连接;自动控制箱接收雨水信号瓶信号及排空管信号,并对排空管上电磁阀发出控制信号,实施对电磁阀的开启与关闭。该装置可在降雨过后自动开启、关闭放空管上的阀门以放空蓄毒池内蓄积的雨水,从而免去人工操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82485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长安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010178822.0

  • 申请日2010-05-20

  • 分类号E03F5/10(20060101);E03F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61200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汪人和

  • 地址 710064 陕西省西安市南二环中段33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0:39:5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7-1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E03F5/10 授权公告日:20111109 终止日期:20120520 申请日:20100520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11-09

    授权

    授权

  • 2010-11-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3F5/10 申请日:201005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9-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工程领域公路桥梁纵向排水及收集系统,特别涉及一种蓄毒池雨水自动放空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液态危险品在公路运输过程中因发生交通事故而导致的危险品泄漏对地表水体的污染,有关环保法规要求在跨越敏感水体(如河流下游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公路桥梁两侧要修建纵向(沿桥梁长度方向)雨水收集系统,将可能发生的液态危险品运输交通事故导致的危险品泄漏引入到桥梁两侧的收集池中,该收集池也称为蓄毒池,由砖砌或钢筋混凝土建造。蓄毒池上一股安装有进水管、溢流管和排空管,排空管上安装有阀门,阀门平时处于关闭状态。下雨时,雨水由进水管流入蓄毒池,蓄毒池内水位逐渐上升,当达到溢流管高度时便从溢流管溢流排水。雨停后,通常要人工手动开启位于蓄毒池底部的放空管上的阀门,将蓄毒池内雨水放空,然后再关闭阀门,以便蓄毒池有容积来收纳可能发生的危险品泄漏。这种桥梁纵向排水及收集系统为降低液体危险品交通事故,对地表水体的污染的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存在的缺陷是每次下雨后都需要人工放空蓄毒池内的积水以便其有容积来盛纳可能发生的危险品泄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毒池雨水自动放空装置,其能够在一场降雨过后的一段时间内自动开启蓄毒池放空管上的阀门,并且在放空蓄毒池内雨水后自动关闭该阀门,从而免去人工操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蓄毒池雨水自动放空装置,包括蓄毒池及与蓄毒池上侧壁连通的进水管、溢流管和蓄毒池下侧壁连通的排空管,在排空管上设有手动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蓄毒池顶端还设置有一雨水信号瓶,与该雨水信号瓶对应设置一自动控制箱,自动控制箱通过其所设信号线分别与雨水信号瓶及排空管相连;自动控制箱还通过所设电磁阀控制信号线与排空管所设电磁阀连接;自动控制箱接收雨水信号瓶信号及排空管信号,并对排空管上电磁阀发出控制信号,实施对电磁阀的开启与关闭。

所述雨水信号瓶为漏斗状,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部开口空腔圆柱形瓶体与中部锥形结构相连构成斗体,下部为双层管体,其内层管腔与椎体内腔相连通,外层管壁套接于内层管腔外侧并与锥形的外锥面相接,上端封闭。

所述雨水信号瓶下部双层管体的内层管腔底层设置有半圆形孔槽,双层管外层管腔侧壁上方设置有圆形溢流口。

所述自动控制箱所设信号线为三根,分别为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和第三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连接在雨水信号瓶外层管腔侧壁上方圆形溢流口处,第二信号线连接在雨水信号瓶内层管腔底端;第三信号线连接在蓄毒池下方侧壁连通的排空管底端。

所述自动控制箱内设置有手动/自动控制档位。

所述雨水信号瓶顶部设置有滤网。

所述电磁阀为常闭型电磁阀。

本发明通过在蓄毒池顶端设置有一雨水信号瓶,并与该雨水信号瓶对应设置一自动控制箱,自动控制箱分别通过所设信号线与雨水信号瓶相连,以及所设电磁阀控制信号线与电磁阀相连;自动控制箱接收雨水信号瓶信号及排空管信号,并对排空管上电磁阀发出控制信号,实施对电磁阀的开启与关闭。该装置在每次下雨后无需人工放空蓄毒池内的积水,通过该自控装置能够控制雨天存积在蓄毒池内的积水,并使得蓄毒池有容积来收纳可能发生的危险品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蓄毒池雨水自动放空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雨水信号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对本发明的内容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附图1所示,包括一个蓄毒池1,及与蓄毒池1上侧壁连通的进水管3、溢流管2和蓄毒池1下侧壁连通的排空管11,在排空管11上设有手动阀,其中:本装置在所述蓄毒池1顶端还设置有一雨水信号瓶4,与该雨水信号瓶4对应设置一自动控制箱8,自动控制箱8通过其所设信号线与分别雨水信号瓶4及排空管11相连;自动控制箱8还通过所设电磁阀控制信号线9与排空管11所设电磁阀10连接;自动控制箱8接收雨水信号瓶4信号及排空管11信号,并对排空管11上电磁阀10发出控制信号,实施对电磁阀10的开启与关闭。

自动控制箱8所设信号线为三根,分别为第一信号线5、第二信号线6和第三信号线7;第一信号线5连接在雨水信号瓶4外层管腔侧壁上方圆形溢流口处,第二信号线6连接在雨水信号瓶4内层管腔底端;第三信号线7连接在蓄毒池1下方侧壁连通的排空管11底端。

参照附图2所示,雨水信号瓶4为漏斗状,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部空腔圆柱形瓶体与中部锥形结构相连构成斗体,下部为双层管体,其内层管腔与椎体内腔相连通,外层管壁套接于内层管腔外侧并与锥形的外锥面相接,上端封闭。雨水信号瓶4下部双层管体的内层管腔底层设置有半圆形孔槽,双层管外层管腔侧壁上方设置有圆形溢流口。第一信号线5与第二信号线6分别连接于雨水信号瓶4外层管腔侧壁上方圆形溢流口处及内层管腔底端。

本发明其改进之处在于,将排空管11上的手动阀换为电磁阀10,且该电磁阀10为常闭型电磁阀;由信号线连接至自动控制箱8,自动控制箱8由两根信号线连接至雨水信号瓶4,第一信号线5连接在雨水信号瓶4下部外层溢流口处,第二信号线6连接在雨水信号瓶4下部内层底端。

平时,自动放空装置8处于关闭状态,常闭型电磁阀10也处于关闭状态。下雨时,雨水进入雨水信号瓶4,通过内层下端的半圆形孔槽翻出至外层结构中,由外层上端的溢流口流出,第一信号线5与第二信号线6连通,当这两根信号线连通的信号传至自动控制箱8时,启动自动放空装置8,但不给出任何动作信号,电磁阀10依然保持关闭状态。雨停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蒸发,雨水信号瓶4内的水面下降,第一信号线5端子与水面脱离,当这根信号线与第二信号线6断开的信号传至自动控制箱8时,装置开始给电磁阀10供电,电磁阀10开启。当蓄毒池1内雨水排空时,位于排空管11底端的第三信号线7端子与水面脱离,当这根信号线断开的信号传至自动控制箱8时,关闭自动放空装置8,电磁阀10断电关闭。从而实现了自动控制放空蓄毒池内雨水的目的,省去了人工操作。

本发明为增大雨水信号瓶4的雨水接收面积,将雨水信号瓶4做成三部分,由上部大截面积的结构承接雨水,由下部小截面积的结构放大雨水接收效果,并给自动控制箱8传递信号。为了减少风力等外界因素对雨水信号瓶4内水面波动的影响,本发明将雨水信号瓶4下部做成内外两层的结构,内层上端与上部连接,外层上端封闭,雨水进入内层后,由内层下部半圆形孔槽翻转流入外层当中,再由设置在外层上端的溢流口流出雨水信号瓶4。第一信号线5端子设置在雨水信号瓶4下部外层上端溢流口处,第二信号线6端子设置在雨水信号瓶4下部内层底端。

考虑到蓄水池1在露天,树叶、树枝等杂物会堵塞雨水信号瓶4中的孔槽,本发明在雨水信号瓶4顶部覆盖一层滤网,筛滤掉大的杂物,保障水流通畅。

考虑到雨天发生危险品泄露事故后,装置在雨后将污染物质放空,本发明在自动控制箱内设置了手动/自动控制档位。正常情况下,打到自动控制档位;当发生雨天危险品泄露事故时,由事故处理人员打到手动控制档位,保证排空管上的阀门呈关闭状态,在妥善处理完池内的危险品后,打回到自动控制档位。

为了保证整个装置的正常运行,每隔一段时间,须由专人检查雨水信号瓶、自动控制箱以及电磁阀的情况,并适时更换信号线端子和筛网。

本发明由于在蓄毒池1上安装了雨水信号瓶4、自动控制箱8和电磁阀10,由降雨过后雨水信号瓶4内水面的自然蒸发获取天气状况的信号,并由第三信号线7获取蓄毒池1内排空信号,最终由自动控制箱8根据信号线传递的信息自动开启、关闭电磁阀,从而达到自动放空蓄毒池内雨水的目的,省去了人工操作,并且使得蓄毒池有容积来收纳可能发生的危险品泄漏。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