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翻新轮胎胎侧边伤外修补常温特软胶及修补工艺

翻新轮胎胎侧边伤外修补常温特软胶及修补工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翻新轮胎胎侧边伤外修补常温特软胶,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天然标胶:80、顺丁胶9000:20、CaCO3:100、炭黑N754:10、氧化锌99.5%:5、硬脂酸:3、防老剂4010:1、防老剂RD:1、防老剂DFC:1.5、机油:60、硫磺:3、促进剂M:1.5和促进剂TMTD:0.2。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翻新轮胎胎侧边伤外修补工艺。本发明的常温特软胶改善胶料在常温下的柔软特性,可塑度达到0.90~0.95,比现有的粘合胶提高1倍;该工艺以脱离现用笨重的加热挤出工具,改用简单的修补工具,不但操作起来随心所欲,修补处外观整洁,生产效率高,节约能源。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79254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超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010107725.2

  • 发明设计人 余广华;王伟;

    申请日2010-02-09

  • 分类号C08L7/00(20060101);C08L9/00(20060101);C08K13/02(20060101);C08K3/26(20060101);C08K3/04(20060101);C08K3/22(20060101);C08K5/09(20060101);C08K3/06(20060101);

  • 代理机构50212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先芸

  • 地址 401336 重庆市南岸区茶园新区长江工业园江溪路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0:27:0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1-07-27

    授权

    授权

  • 2010-09-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8L7/00 申请日:201002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8-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翻新轮胎胎侧边伤外修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翻新轮胎胎侧边伤外修补常温特软胶及修补工艺。

背景技术

轮胎胎侧面被硬物擦挂造成的损伤必须及时进行修补。现有的翻新轮胎胎侧边伤修补工艺中,胎侧边伤修补胶均直接采用粘合胶,并用手持式挤出工具使粘合胶通过加热后,将粘合胶挤出并热贴于胎侧边伤处。具体工艺过程如下:先将胎侧边伤已打磨面涂上胶浆并使其干燥,然后将其装在设备(翻胎流水线的旋转架)上,将挤出的热胶均匀地涂抹在胎侧边伤处,直到损伤处凹坑被胶填平补齐为止,然后准备装入硫化罐进行硫化,也可装入模具硫化。

上述工艺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修补操作不方便,因必须在胶的热态下操作,一旦胶挤出后没有及时修补到位或抹平,胶冷却后较硬很难再完善修补操作;二、耗胶较多,因补胶量难以准确掌握,外观质量要求补伤处不能缺胶,因而操作上往往是宁多勿缺,造成浪费,成本高;三、生产效率较低,劳动强度较大,因补胶工具笨重,而且工具上连有压缩空气管、电缆和供胶条,操作起来笨重且不便于移动,操作位及数量受限,成为流水线上制品流动的瓶颈;四、影响轮胎表面美观,因补胶量难以准确掌握,轮胎硫化后多余的胶会溢出修补处,形成溢胶飞边影响外观;另外,即使补胶量恰到好处,轮胎边伤处修补外观也很难看,因为预硫化轮胎翻新工艺是采用包封套无模硫化方式,即以软橡胶包封套代替模具,硫化后的成品补胶处的外观几乎与硫化前差不多。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满足翻新轮胎胎侧边伤外修补拉伸强度,且具有一定的柔软性、操作起来十分方便的翻新轮胎胎侧边伤外修补常温特软胶。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将常温特软胶运用于翻新轮胎胎侧边伤外修补的工艺,该工艺脱离现有笨重的加热挤出工具,达到节省橡胶资源,成本低,同时修补后外形美观。

本发明提供的翻新轮胎胎侧边伤外修补常温特软胶,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天然标胶:80、顺丁胶9000:20、CaCO3:100、炭黑N754:10、氧化锌99.5%:5、硬脂酸:3、防老剂4010:1、防老剂RD:1、防老剂DFC:1.5、机油:60、硫磺:3、促进剂M:1.5和促进剂TMTD:0.2。

本发明提供的翻新轮胎胎侧边伤外修补工艺,采用一端带有光滑面的抹胶球柄,另一端带有铲刮刀片的修补工具,该修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对轮胎胎侧边伤进行打磨,打磨面粗糙度应均匀;

2)在轮胎胎侧边伤的打磨面上涂刷胶浆,并进行烘干或自然晾干;

3)再将上述已准备好的常温特软胶条端部放在轮胎侧边的打磨面上,采用所述修补工具的抹胶球柄将常温特软胶压在边伤处,边压边抹,同时采用修补工具的铲刮刀片铲刮多余的胶,直至边伤处的常温特软胶表面平整;

4)装入硫化罐进行硫化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常温特软胶改善胶料在常温下的柔软特性,其特点是在常温下(25℃)胶料特别柔软,在15℃-35℃的环境下塑性较好,可塑度达到0.90~0.95,比现有粘合胶提高1倍,对轮胎表面修补粘合强力与常用胶料相当。

本发明的翻新轮胎胎侧边伤外修补工艺以脱离现用笨重的加热挤出工具,改用简单的修补工具,不但操作起来随心所欲,修补处外观整洁;而且还具有如下优点:

1、生产效率高。因手工修补工具简单,便于补伤填胶操作;且增加修补工位容易,可多人同时操作,有利于提高翻新轮胎流水线的生产效率。

2、节约胶料。特软胶工艺性好,操作时补胶量很准确,无溢胶浪费。

3、提高了轮胎外观质量。损伤处补胶平整,特别适合包封套无模罐硫化轮胎翻新工艺;也适合模硫化轮胎翻新和修补工艺。

4、节能,修补操作不用电和压缩空气。

5、不受停电制约,在停电频繁地区,修补环节不中断,更能有效利用电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修补工艺中所使用的修补工具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翻新轮胎胎侧边伤外修补常温特软胶,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天然标胶:80、顺丁胶9000:20、CaCO3:100、炭黑N754:10、氧化锌99.5%(纯度为99.5%的氧化锌):5、硬脂酸:3、防老剂4010:1、防老剂RD:1、防老剂DFC:1.5、机油(一种软化剂):60、硫磺:3、促进剂M:1.5和促进剂TMTD:0.2。

常温特软胶制作如下:

1、炼胶设备:因此类胶用量较小,均可采用开放式炼胶机进行生胶塑炼和混炼。生胶塑炼辊筒温度50℃-55℃,混炼辊筒温度55℃-60℃。

2、生胶塑炼:必须先将天然标胶塑炼四段以上,每段薄通次数不少于10次,每段塑炼胶存放时间不少于6小时,混炼前的塑炼胶可塑度须≥0.6,否则,重新塑炼。

3.混炼操作:

(1)热炼操作,先将已塑炼胶及合成胶进行热炼,将辊距调到3~5mm,塑炼胶从大齿轮(滚筒动力输入端)一侧投入进行热炼。滚压2~3分钟后,当形成光滑无隙的包辊胶时,将胶取下。然后调整辊距至1~2mm,按以上方式投入顺丁胶进行热炼,滚压2~3分钟,形成无隙的包辊胶后,再将先前热炼的塑炼胶投入,进行混合滚压3~5分钟,同时用刀左右切割上翻,充分炼匀;当形成均匀无隙的包辊胶时将其割开并取下;再次调整辊距至6~8mm,将刚取下的胶逐步投入,包辊后在辊筒上方要保持适当的堆积胶。

(2)加入配合剂,接着上述操作,按以下顺序加入配合剂:粉状配合剂、硬脂酸、防老剂、CaCO3、炭黑、软化剂、促进剂和硫磺。当全部配合剂加完后,将托盘上掉落的粉料及时返回加入。然后,进一步调小滚距至1.5~2mm,同时用上述切割上翻方法,翻炼4~5分钟,充分炼匀后将包在滚筒上的胶横向割断,取下胶片。

(3)混炼胶捣炼操作,必须进行捣炼,使配合剂分散均匀,按下述方法进行捣炼操作:打卷三角包(将刚取下胶片从左右两边向中间折叠成一个三角形包卷状体);然后,炼胶机滚距不变,把三角包放入量辊之间捣炼2分钟,按上述方法取下胶片;再重复3次打三角包捣炼操作,最后1次捣炼要调整辊距至6~8mm,捣炼完毕取下胶片冷却16小时后备用。

(4)热炼出型操作:用炼胶机将胶料成型为1~2mm胶片,也可进一步用微型挤出机将胶片成型为直径8~12mm胶条。

翻新轮胎胎侧边伤外修补工艺,采用一端带有光滑面的抹胶球柄1,另一端带有铲刮刀片2的修补工具(修补工具主要由手柄3、固定设置在手柄3一端的抹胶球柄1和固定设置在手柄3另一端的铲刮刀片2组成,如图1和图2所示),该修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对轮胎胎侧边伤进行打磨,打磨面粗糙度应均匀;

2)在轮胎胎侧边伤的打磨面上涂刷胶浆,并进行烘干或自然晾干;

3)再将所述的常温特软胶挤在轮胎侧边的打磨面上,采用所述修补工具的抹胶球柄1将常温特软胶压在边伤处,边压边抹,同时采用修补工具的铲刮刀片2铲刮多余的胶,直至边伤处的常温特软胶表面平整;

4)装入硫化罐进行硫化处理。

本发明着眼于改善修补胶在常温下的柔软性,以脱离现用笨重的加热挤出工具,改用简单的修补工具,操作起来随心所欲,修补处外观整洁,并达到一定的强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