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采用本地种控制黄顶菊入侵的方法

一种采用本地种控制黄顶菊入侵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本地物种控制黄顶菊入侵的方法,是采用灰绿藜作为控制黄顶菊入侵的植物,在黄顶菊易入侵的生态系统中,种植灰绿藜,控制黄顶菊入侵。灰绿藜是一种能够在旱季与黄顶菊相抗衡,并在黄顶菊偏好的盐碱地生长且在生存竞争中占有明显优势的种类,通过引入种植并加以合理的配置和科学管理,灰绿藜完全能够在黄顶菊易入侵和已经入侵的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从而有效地阻止黄顶菊利用“时间差”效应在旱季幼苗迅速生长并占据空间的入侵行为,为替代防治外来入侵物种黄顶菊入侵和可持续治理提供了基本保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74394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申请/专利号CN201010031324.3

  • 申请日2010-01-08

  • 分类号A01M21/00;A01G1/00;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00191 天津市南开区复康路3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0:18:3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3-0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M21/00 授权公告日:20120208 终止日期:20150108 申请日:2010010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2-08

    授权

    授权

  • 2010-08-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M21/00 申请日:201001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6-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及遏制黄顶菊入侵生态系统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外来入侵物种(invasive alien species,IAS)是指从自然分布区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在当地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景观造成明显的损害或影响的物种。由于其对人类健康、自然生态系统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和农牧业效益等造成巨大威胁,外来入侵生物已成为全球性生物安全、环境和经济的热点问题,引起世界各国高度重视。而入侵植物是入侵生物的重要部分,现已成为经济问题并威胁着自然生态系统,因为植物群落的破坏会导致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基础的瓦解。

外来入侵植物侵入到一个新的生境后,在适宜的气候、土壤、水分及传播条件下大肆扩散蔓延,竞争、排斥并最终取代当地生物群落,形成大面积单一优势群落;破坏本地动植物相,导致当地生物多样性丧失。据预测,按照目前生物入侵的速率,在不久的将来,整个世界的生物多样性格局将会趋于均质化(Homogenization)。外来有害植物的入侵,其经济代价是农林牧渔业产量与质量的惨重损失与高额的防治费用;其生态代价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破坏、本地物种多样性不可弥补的消失以及种的灭绝,构成对自然遗传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及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威胁;还会影响社会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在我国主要入侵植物共有188种,隶属38科,其中种数最多的是菊科杂草主要有:紫茎泽兰、豚草、黄顶菊、藿香蓟、三裂叶豚草、假臭草、薇甘菊、银胶菊、三裂叶膨蜞菊、加拿大一枝黄花、三叶鬼针草等。

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L.)Kuntze]又称二齿黄菊,属菊科堆心菊族黄菊属,原产于南美洲,主要分布于西印度群岛、墨西哥和美国的南部,后来由于引种等原因传播到非洲的埃及和南非、欧洲的英国和法国、澳大利亚和亚洲的日本等地。2001年黄顶菊在我国的天津市和河北衡水市首次发现,传入年份及传入途径不祥。由于黄顶菊结实量大、抗逆性强,凭借风力、水流及交通工具的携带,广泛侵入到农田、果园、林地、河渠、堤坡等区域,常常成方连片或沿沟渠覆盖,成为恶性入侵生物。黄顶菊对生境适应性强,耐盐碱和干旱,生态幅广泛,并且根部能够分泌化感物质以抑制其它植物生长,它还具有繁殖能力强、种子产量巨大、种子小而轻易于扩散等特点,所以能迅速扩散并成为潜在入侵种。由于其广泛的危害性,已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截至2007年底,河北省的黄顶菊疫情已扩大到11地市89县(区、市),严重危害面积达3.7万多公顷,呈现以河北省中南部为中心向周边其他省市扩散趋势。

国内对黄顶菊的研究刚刚起步,且多集中于对其形态特征、化感作用、发生特点与危害及防除对策等方面。当前对黄顶菊的防治大多采用人工拔除、机械和化学防除等方式,但人工拔除费时费力,机械防除的黄顶菊残根断茎仍可萌生新的幼苗,防除成功率不高;利用除草剂百草枯和草甘膦等进行化学防除,可使黄顶菊植株达到较高的死亡率,但难以使其茎干和根部致死,黄顶菊从而可以通过无性繁殖迅速建立起来,且大量施用农药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污染。利用黄顶菊寄主昆虫、病菌等生物防除方法对黄顶菊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目前并未有控制效果理想的生防菌类。近年来,诸多学者开展了对土著植物和牧草与外来入侵植物竞争影响的研究,发现一些本地植物和优良牧草对外来入侵植物具有很强的竞争作用,能够较好地控制外来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扩散。如利用白蝶合果芋(Syngonium podophllum)、细叶萼距花(Cupheahyssopifolia)形成密集植被可有效控制外来入侵植物猫爪藤[Macfadyenaunguis-cati(L.)A.Gentry]的萌生和生长;用紫穗槐(Amorphafruticosa)、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小冠花(Coronilla varia)、草地熟(Poa pravensis)和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联合替代控制豚草具有较好的效果;用湿性臂形草[Brachiaria Subquadripara(Trin.)Hitchc]、三叶豆[Cajanus cajan(L.)Mjllspaugh]、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lata(Schum)Stapf ex Massesy cv.Narok]等替代控制紫茎泽兰也已初见成效。但对于黄顶菊这种新的入侵植物来说,国内外尚无采用生物替代控制成功的报道。

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 L.]为藜科藜属一年生草本,通称灰藜,在我国除台湾、福建、江西、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诸省区外,其它各地都有分布,为常见农田杂草。多生于农田、菜园、水边等,对水分条件要求不高,生长速度快,尤其可以生长于有轻度盐碱的土壤上,作为盐碱地先锋植物。同时其植株幼嫩时可作猪饲料。具有良好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同时具有作为生态恢复和生态替代用草的潜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安全、有效、可持续的治理外来生物黄顶菊入侵的及控制其蔓延的方法。

本发明内容包括:

一种控制黄顶菊入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本地种灰绿藜作为控制黄顶菊入侵的植物。通过在黄顶菊易入侵的生态系统中,种植灰绿藜,达到控制黄顶菊入侵的效果。

一年生本地植物灰绿藜,可以迅速实现对黄顶菊入侵地的覆盖,有效抵御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对生态系统的入侵。

灰绿藜是一种能够在旱季与黄顶菊相抗衡,并在黄顶菊偏好的盐碱地生长且在生存竞争中占有明显优势的种类,通过引入种植并加以合理的配置和科学管理,灰绿藜完全能够在黄顶菊易入侵和已经入侵的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从而有效地阻止黄顶菊利用“时间差”效应在旱季幼苗迅速生长并占据空间的入侵行为,为替代防治外来入侵物种黄顶菊入侵和可持续治理提供了基本保障。

对黄顶菊的替代控制实验表明通过适宜的种植时间、合理的种植方式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将灰绿藜种植到黄顶菊入侵的生态系统中,能够有效的的遏制黄顶菊入侵和扩散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种植方法。防止和控制黄顶菊入侵生态系统技术是一个清除黄顶菊后结合引入种植灰绿藜,并进行生态系统管理技术的集成。本发明通过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

1.生物替代治理前的黄顶菊清除技术

试验地点为河北省献县陌南镇,属于黄顶菊发生严重的疫区之一。进行试验的生态系统主要为荒地,无大型植被覆盖,年均植被盖度30~70%,为黄顶菊易入侵的生态系统。

在此生态系统中,于前一年的7~8月份黄顶菊生长旺季且未开花前,以高效低毒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农达)或百草枯对黄顶菊进行喷施,常规施用剂量,待黄顶菊植株全部枯死后及时将其清除。可采用人工拔除之后运往空旷地带进行焚烧或用作燃料。

2.灰绿藜的种植技术

试验设三个处理,分别为灰绿藜对照、黄顶菊对照和1∶1密度的替代植物与黄顶菊混种,依次命名为A1、A2、A 3,每个处理5个重复。黄顶菊与灰绿藜播种方式均为撒播,两者混种时,播种密度分别约为150株/m2;灰绿藜、黄顶菊单种时密度均为300株/m2

播种时间在清除黄顶菊后次年的4月下旬进行。整地后浇透水,之后做畦。为使种子分布均匀,各植物种子可按1∶10比例掺入细河砂,均匀撒于表土层。之后将地面踩实,使种子与土壤颗粒密切接触。播后保持土壤湿润,由于春季为北方干旱少雨季节,播后一周内要每天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雾保湿。一般灰绿藜一周内种子出苗,早于黄顶菊可达20天。灰绿藜生长迅速,出苗后半个月地面覆盖度可达50%以上,一个月即可实现地面的完全覆盖,试验地很难观察到黄顶菊存在。

3.生态系统管理技术

由于灰绿藜耐旱性好,适合管理粗放而且瘠薄土壤生长,在播种后基本无需浇水,播后20天左右即可开始发挥占据空间生态位优势,与其它本地物种共同抑制黄顶菊的生长和再度入侵的作用。

此外,所有替代治理的地段始终要严格禁止与生态系统管理无关的人类活动,尤其是放牧,因牲畜取食和践踏将对替代植物的成活和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灰绿藜的适宜刈割期是营养生长期至开花期,此时的植株细嫩、适口性好,养分含量高,粗纤维含量最低,可作为猪饲料。一般播种后6~8周可开始第一次刈割,留茬高于30厘米,过低的刈割会影响再生和对黄顶菊的抑制作用。

替代试验结果:按照上述大田试验方法至当年的8月份,A 3试验处理黄顶菊发生率为0%,无黄顶菊幼苗出土;而黄顶菊单种对照样地黄顶菊幼苗发生率则普遍在70%以上,只是出苗期不同。此外,由于黄顶菊在温度适宜的4-9月份均可发生出苗,完成生育期,与其类似,灰绿藜也能在这段时间内(特别是雨季)不间断出苗,形成不同生育阶段共存的混生种群,对后期出苗的黄顶菊抑制作用也较为理想。总之,替代试验既完全达到了有效控制外来有害植物入侵的目标,也能够保证一定的经济效益。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