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检测中药制剂中是否非法添加有化学药品的方法

一种检测中药制剂中是否非法添加有化学药品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中药制剂中是否非法添加有化学药品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含有待测中药制剂的样品液和被怀疑非法添加的化学药品的对照品同时进行薄层色谱;(2)如果待测中药制剂的样品液的薄层色谱图中具有与所述对照品处于相应位置的斑点,分别取待测中药制剂斑点处的硅胶和对照品斑点处的硅胶进行红外光谱分析,根据谱图中的特征峰确定待测中药制剂中是否非法添加有所述被怀疑添加的化学药品。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判断出中药制剂中是否含有非法添加的化学药品,为目前中药制剂的掺伪现象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76267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0910242309.0

  • 申请日2009-12-09

  • 分类号G01N30/90;G01N21/35;A61K36/00;A61P3/10;A61P11/06;A61P25/20;A61P25/24;A61P29/00;

  • 代理机构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关畅

  • 地址 102613 北京市大兴区武警部队药品仪器检验所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0:14:1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1-2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1N30/90 授权公告日:20141105 终止日期:20161209 申请日:20091209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11-05

    授权

    授权

  • 2010-08-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N30/90 申请日:200912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6-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中药制剂中是否非法添加有化学药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制假者利用中药制剂成分复杂、质量标准不完善的特点,采取在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非法添加功效相似化学药物的手段,使中药制剂达到速效、显效的治疗效果,从而牟取高额利润。为了有效监督、遏制和打击中成药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不法行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需尽快建立中药制剂非法添加化学药品检测的技术平台。

因为可能添加的化学药品范围广、差异大,添加的量也从常量到痕量不固定,给准确的定性鉴定带来很大难度。现在已展开薄层色谱法(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及高效毛细管电泳法-质谱法(HPCE-MS)等检测方法的研究。其中TLC法因具有简便、直观、分离时间短的特点被广泛用于样品初筛和快速检验中,但易出现假“阳性”干扰,检测结果需要做进一步分析验证,HPLC-MS、GC-MS目前基本成为各国、各地对中药中掺杂化学药物终极确证的方法,但由于液-质(气-质)联用仪的购置与维护费用非常高,在普及使用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宋占军等和汪洁等分别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中药中加入的枸橼酸西地那非成分进行了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中药制剂中是否非法添加有化学药品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检测中药制剂中是否非法添加有化学药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含有待测中药制剂的样品液和被怀疑非法添加的化学药品的对照品同时进行薄层色谱;

(2)如果待测中药制剂的样品液的薄层色谱图中具有与所述对照品处于相应位置的斑点,分别取待测中药制剂斑点处的硅胶和对照品斑点处的硅胶进行红外光谱分析,根据谱图中的特征峰确定待测中药制剂中是否非法添加有所述被怀疑添加的化学药品。

所述化学药品可为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盐酸二甲双脲、苯乙双胍、黄连素、地西泮、硝西泮、氯硝西泮、多虑平、卡马西平、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双氯芬酸钠、盐酸曲马多、醋酸地塞米松、卡托普利、地塞米松或醋酸泼尼松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对照品可为格列本脲标准品、格列美脲标准品、格列齐特标准品、盐酸二甲双脲标准品、苯乙双胍标准品、黄连素标准品、地西泮标准品、硝西泮标准品、氯硝西泮标准品、多虑平标准品、卡马西平标准品、对乙酰氨基酚标准品、吲哚美辛标准品、双氯芬酸钠标准品、盐酸曲马多标准品、醋酸地塞米松标准品、卡托普利标准品、地塞米松标准品或醋酸泼尼松标准品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中药制剂为解郁安神颗粒时,所述对照品可为地西泮标准品,所述薄层色谱的展开条件(展开剂)具体可为氯仿∶甲苯∶丙酮∶甲醇=6∶8∶3∶1(体积比)。

所述中药制剂为丹莲安神胶囊时,所述对照品可为氯硝西泮标准品,所述薄层色谱的展开条件(展开剂)具体可为氯仿∶甲苯∶丙酮∶甲醇=6∶8∶3∶1(体积比)。

所述中药制剂为消喘灵时,所述对照品可为醋酸泼尼松标准品,所述薄层色谱的展开条件(展开剂)具体可为二氯甲烷∶乙醚∶甲醇∶水=29∶4∶0.75∶0.1(体积比)。

所述中药制剂为延香镇痛胶囊时,所述对照品可为双氯芬酸钠标准品和卡马西平标准品,所述薄层色谱的展开条件(展开剂)具体可为正己烷∶无水乙醇∶氨水=10∶3∶0.1(体积比)。

所述中药制剂为葛根白金胶囊时,所述对照品刻为格列苯脲标准品,所述薄层色谱的展开条件(展开剂)具体可为氯仿∶环己烷∶乙醇∶冰醋酸=8∶13∶1∶1(体积比)。

本发明还保护另一种检测中药制剂中是否非法添加有化学药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含有待测中药制剂的样品液进行薄层色谱;

(2)将薄层色谱中,怀疑某个斑点为非法添加的化学药品,取斑点处的硅胶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将斑点处的硅胶的红外光谱图与红外光谱库中各个谱图进行比较,根据谱图中的特征峰确定待测中药制剂中是否非法添加有化学药品。

上述方法具体可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含有待测中药制剂的样品液和被怀疑非法添加的化学药品的对照品同时进行薄层色谱;如果待测中药制剂的样品液的薄层色谱图中具有与所述对照品处于相应位置的斑点,分别取待测中药制剂斑点处的硅胶和对照品斑点处的硅胶进行红外光谱分析,根据谱图中的特征峰确定待测中药制剂中是否非法添加有所述被怀疑添加的化学药品;

(2)将薄层色谱中,没有随行对照品的可疑斑点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将斑点处的硅胶的红外光谱图与红外光谱库中各个谱图进行比较,根据谱图中的特征峰确定待测中药制剂中是否非法添加有化学药品。

所述中药制剂为消喘灵时,所述对照品刻为地西泮标准品,所述薄层色谱的展开条件(展开剂)具体可为二氯甲烷∶乙醚∶甲醇∶水=29∶4∶0.75∶0.1(体积比)。

应用本发明的方法,常用于中药制剂中非法添加的化学药品均可检测出来,如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盐酸二甲双脲、苯乙双胍、黄连素、地西泮、硝西泮、氯硝西泮、多虑平、卡马西平、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双氯芬酸钠、盐酸曲马多、醋酸地塞米松、卡托普利、地塞米松、醋酸泼尼松等。

本发明将制备薄层色谱技术(TLC)和红外光谱技术(FTIR)结合起来,将怀疑含有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中药制剂用适当溶剂提取后,采用TLC法对可疑成分进行定位、分离、纯化和浓缩后,再进行红外光谱测定,可快速准确地判定中药制剂中非法添加的化学药品的类型,初步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地检测中药制剂中非法掺入化学药品的一种新方法。

TLC是一种快速有效获得微量纯物质的分离制备技术,可以满足红外光谱测定所需样品量。分别比较TLC上与对照品斑点位置一致的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可快速准确判定出中药制剂中非法添加的化学药品的种类,且鉴定结果与质谱检测结果一致。对没有随行对照品斑点的未知化合物,也可以先选取TLC上的斑点进行红外光谱检测,再在红外光谱图谱库进行检索,以判断中药制剂中是否添加了标准品以外的其它非法添加化合物。

本发明在利用薄层色谱对怀疑含有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中药制剂进行初筛的基础上,将目标化合物分离制备后进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检测,并与相应对照品的红外光谱图进行比较,借助FTIR强大的定性、检索功能,能够快速准确判断出中药制剂中是否含有非法添加的化学药品,为目前中药制剂的掺伪现象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

附图说明

图1为解郁安神颗粒提取物和地西泮对照品薄层色谱图;a:地西泮对照品;b:解郁安神颗粒。

图2为解郁安神颗粒分离制备样品及地西泮对照品的红外光谱图;a:地西泮对照品;b:解郁安神颗粒。

图3为丹莲安神胶囊提取物和氯硝西泮对照品薄层色谱图;a:丹莲安神胶囊提取物;b:氯硝西泮对照品。

图4为丹莲安神胶囊制备样品及氯硝西泮对照品的红外光谱图;a:氯硝西泮对照品;b:丹莲安神胶囊制备样品。

图5为消喘灵提取物与醋酸泼尼松对照品薄层色谱图;a:消喘灵;b:醋酸泼尼松。

图6为消喘灵制备样品、醋酸泼尼松对照品及地西泮对照品的红外谱图;a:消喘灵斑点A制备样;b:醋酸泼尼松对照品;c:消喘灵斑点B制备样;d:地西泮对照品。

图7为延香镇痛胶囊提取物与双氯芬酸钠对照品、卡马西平对照品薄层色谱图;a:卡马西平对照品;b:延香镇痛胶囊提取物;c:双氯芬酸钠对照品。

图8为延香镇痛胶囊制备样品(斑点A)与双氯芬酸钠对照品的红外谱图;a:双氯芬酸钠对照品;b:延香镇痛胶囊斑点A制备样品。

图9为延香镇痛胶囊制备样品(斑点B)与卡马西平对照品的红外谱图;a:卡马西平对照品;b:延香镇痛胶囊斑点B制备样品。

图10为葛根白金胶囊提取物与格列苯脲对照品薄层色谱图;a:葛根白金胶囊提取物;b:格列苯脲对照品。

图11为葛根白金胶囊制备样品与格列苯脲对照品的红外谱图;a:格列苯脲对照品;b:葛根白金胶囊制备样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常规生化试剂商店购买得到的。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为Perkin Elmer公司的Spectrum One光谱仪,采用DTGS监测器。光谱分辨率4cm-1,测量范围4000-400cm-1,每个样品累计扫描16次。扫描时扣除H2O和CO2的干扰。

安神补脑液(标示批号:051198),解郁安神颗粒(标示批号:20041202),丹莲安神胶囊(标示批号:20070606),消喘灵(无标示厂家及批号),延香镇痛胶囊(标示批号:20070923),葛根白金胶囊(标示批号:090103)。对照品(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地西泮(批号:1230-9601)、硝西泮(批号:171217-200402)、氯硝西泮(批号:171227-200302)、醋酸泼尼松(批号:100012-200706),双氯芬酸钠(批号100334-200302),卡马西平(批号0142-9503),格列苯脲(批号:100135-200404)。硅胶GF254薄层板、薄层层析硅胶GF254均为青岛海洋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氯仿、丙酮均为北京化学试剂公司的分析纯试剂。

实施例、应用本发明的方法检测中药制剂中是否含有非法添加物

一、样品制备

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解郁安神颗粒1袋,研细加20ml氯仿,超声提取10min;过滤,滤液蒸干;残渣加0.5ml丙酮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取丹莲安神胶囊6粒,打开胶囊壳,倒出内容物,同胶囊壳一起加20ml氯仿,超声提取10min;过滤,滤液蒸干;残渣加0.5ml丙酮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取消喘灵1袋,加20ml丙酮,超声提取10min;过滤,滤液蒸干;残渣加0.5ml丙酮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取延香镇痛胶囊6粒,打开胶囊壳,倒出内容物,同胶囊壳一起加20ml氯仿-甲醇(氯仿和甲醇等体积混合),超声提取10min;过滤,滤液蒸干;残渣加0.5ml氯仿-甲醇(氯仿和甲醇等体积混合)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取葛根白金胶囊6粒,打开胶囊壳,倒出内容物,同胶囊壳一起加20ml氯仿,超声提取10min;过滤,滤液蒸干;残渣加0.5ml氯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地西泮对照品溶液:取地西泮对照品,加丙酮溶解,地西泮终浓度为0.2mg/ml。

氯硝西泮对照品溶液:取氯硝西泮对照品,加丙酮溶解,氯硝西泮终浓度为0.2mg/ml。

醋酸泼尼松对照品溶液:取醋酸泼尼松对照品,加丙酮溶解,醋酸泼尼松终浓度为0.2mg/ml。

双氯芬酸钠对照品溶液:取双氯芬酸钠对照品,加甲醇溶解,双氯芬酸钠终浓度为0.2mg/ml。

卡马西平对照品溶液:取卡马西平对照品,加氯仿溶解,卡马西平终浓度为0.2mg/ml。

格列苯脲对照品溶液:取格列苯脲对照品,加氯仿溶解,格列苯脲终浓度为0.2mg/ml。

二、样品的薄层制备

分别将步骤一的1中的供试品溶液以带状点样方式点于10cm×10cm硅胶GF254薄层板上,随行点对照品溶液,展开后,刮取样品在与对照品位置一致的位置的硅胶,用溶解相应对照品的溶剂洗脱浓缩至干。

三、测定红外光谱

将步骤二制备样品掺入溴化钾碎晶直接压片进行红外光谱测定。

四、结果分析

(一)镇静安神类

1、解郁安神颗粒提取物与地西泮对照品的比较

(1)解郁安神颗粒提取物与地西泮对照品的比较

图1为解郁安神颗粒提取物和地西泮对照品的薄层色谱图。薄层色谱展开条件为氯仿∶甲苯∶丙酮∶甲醇=6∶8∶3∶1(体积比)。从图1中可以看到,解郁安神颗粒提取物(见图1b)与地西泮对照品(见图1a)相应位置上均显相同的斑点,Rf较接近,初步推断解郁安神颗粒中可能非法添加了地西泮成分。

图2为解郁安神颗粒分离制备样品及地西泮对照品的红外光谱图。从图2中可以看到:在1800-400cm-1波数范围内,解郁安神颗粒提取物的红外光谱图(见图2b)和地西泮对照品(见图2a)的红外光谱图的峰位置、峰形状及相对峰强度都极为相似,并且具有28个相同的特征峰(1685,1604,1574,1559,1483,1442,1400,1339,1314,1256,1201,1167,1128,1074,1020,998,985,887,837,814,787,739,706,659,631,582,552及518cm-1),两者峰位置呈对应性和一致性,可以判断解郁安神颗粒中非法添加了地西泮成分。

(2)结果验证

将步骤二制备样品用质谱检测仪进行质谱分析(MS)。结果表明:解郁安神颗粒中非法添加了地西泮成分,该结果与红外光谱的分析结果一致。

2、丹莲安神胶囊提取物与氯硝西泮对照品的比较

(1)丹莲安神胶囊提取物与氯硝西泮对照品的比较

图3为丹莲安神胶囊提取物和氯硝西泮对照品薄层色谱图。薄层色谱展开条件为氯仿∶甲苯∶丙酮∶甲醇=6∶8∶3∶1(体积比)。从图3中可以看到:丹莲安神胶囊提取物(见图3a)在与氯硝西泮对照品(见图3b)在相近的位置上均有一个斑点;根据薄层色谱图怀疑丹莲安神胶囊中含有非法添加的氯硝西泮。

图4为丹莲安神胶囊制备样品及氯硝西泮对照品的红外光谱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在1800-600cm-1波数范围内,丹莲安神胶囊提取物的红外谱图(见图4b)与氯硝西泮对照品的红外谱图(见图4a)的峰位置、峰形状都极为相似,且具有17个相同的特征峰(1693,1614,1580,1537,1487,1338,1256,1165,1099,1058,771,750,730,690,671,654及629cm-1),尤其在800~600cm-1区间,提取物与对照品都具有C-C1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且在771,750,730cm-1的吸收峰在峰位置、峰形状上的对应特征非常一致,可以判断丹莲安神胶囊中非法添加了氯硝西泮。

(2)结果验证

将步骤二制备样品用质谱检测仪进行质谱分析(MS)。结果表明:丹莲安神胶囊非法添加了氯硝西泮成分,该结果与红外光谱的分析结果一致。

(二)止咳平喘类(消喘灵提取物与醋酸泼尼松对照品的比较)

(1)消喘灵提取物与醋酸泼尼松对照品的比较

图5为消喘灵提取物与醋酸泼尼松对照品薄层色谱图。薄层色谱展开条件为二氯甲烷∶乙醚∶甲醇∶水=29∶4∶0.75∶0.1(体积比)。从图中可以看到,消喘灵提取物(见图5a)与醋酸泼尼松对照品(见图5b)在Rf值相近的地方有一个相同的斑点(见图5中的A点),初步怀疑消喘灵提取物中可能含有醋酸泼尼松。图5中的斑点B由于没有随行对照品,故无法从薄层色谱中推断出其归属。

图6为消喘灵制备样品(斑点A和斑点B)、醋酸泼尼松对照品及地西泮对照品的红外谱图。

从图6中可以看到:在1800-400cm-1波数范围内,消喘灵斑点A的红外谱图(见图6a)与醋酸泼尼松对照品的红外谱图(见图6b)的峰位置和峰形状都基本上相吻合,具有38个相同的吸收峰(1740,1706,1655,1625,1603,1476,1453,1412,1396,1381,1350,1330,1307,1282,1231,1202,1186,1169,1148,1121,1083,1043,991,946,923,901,886,823,784,762,708,689,632,615,555,507,482及465cm-1),两者峰位置的对应性和一致性说明消喘灵中非法添加了醋酸泼尼松成分。

将消喘灵斑点B的红外光谱图在谱库中进行检索,发现其与地西泮的相关系数为0.9006。观察消喘灵斑点B(见图6c)和地西泮对照品(图6d)的红外谱图,发现两者的峰位置、峰形状都极为一致,具有32个相同的吸收峰(1685,1604,1574,1559,1483,1442,1400,1339,1314,1272,1256,1201,1167,1128,1074,1020,998,985,940,915,887,837,814,787,739,706,659,631,582,552,518及473cm-1)。消喘灵斑点B和地西泮对照品的红外谱图的对应性和一致性说明了消喘灵斑点B制备样品为地西泮,即消喘灵中非法添加了地西泮成分。

(2)结果验证

将步骤二制备样品用质谱检测仪进行质谱分析(MS)。结果表明:消喘灵非法添加了醋酸泼尼松成分和地西泮成分,该结果与红外光谱的分析结果一致。

(三)解热镇痛类(延香镇痛胶囊提取物与双氯芬酸钠对照品、卡马西平对照品的比较)

(1)延香镇痛胶囊提取物与双氯芬酸钠对照品、卡马西平对照品的比较

图7为延香镇痛胶囊提取物与双氯芬酸钠对照品、卡马西平对照品的薄层色谱图。薄层色谱展开条件为正己烷∶无水乙醇∶氨水=10∶3∶0.1(体积比)。从图中可以看到,延香镇痛胶囊提取物在与双氯芬酸钠对照品、卡马西平对照品Rf值相近的地方各有一个相同的斑点A和B(见图7),初步怀疑延香镇痛胶囊提取物中含有非法添加的双氯芬酸钠和卡马西平。

图8为延香镇痛胶囊制备样品(斑点A)与双氯芬酸钠对照品的红外谱图。从图8中可以看到:在1800-600cm-1波数范围内,延香镇痛胶囊提取物斑点A的红外谱图(见图8b)与双氯芬酸钠对照品的红外谱图(见图8a)的峰位置和峰形状都基本上相吻合,具有13个相同的吸收峰(1575,1557,1503,1453,1399,1282,1193,1091,1044,868,766,746和715cm-1)。两者峰位置的对应性和一致性说明延香镇痛胶囊中非法添加了双氯芬酸钠成分。

图9为延香镇痛胶囊制备样品(斑点B)与卡马西平对照品的红外谱图。从图9中可以看到:在1800-400cm-1波数范围内,延香镇痛胶囊提取物斑点B的红外谱图(见图9b)与卡马西平对照品的红外谱图(见图9a)的峰位置和峰形状都基本上相吻合,具有16个相同的吸收峰(1677,1605,1594,1489,1462,1385,1307,1245,1152,1039,873,801,766,724,647和624cm-1)。两者峰位置的对应性和一致性说明延香镇痛胶囊中非法添加了卡马西平成分。

(2)结果验证

将步骤二制备延香镇痛胶囊提取物斑点A和B样品用质谱检测仪进行质谱分析(MS)。结果表明:延香镇痛胶囊中非法添加了双氯芬酸钠和卡马西平,该结果与红外光谱的分析结果一致。

(四)降糖类(葛根白金胶囊提取物与格列苯脲对照品的比较)

图10为葛根白金胶囊提取物与格列苯脲对照品的薄层色谱图。薄层色谱展开条件为氯仿∶环己烷∶乙醇∶冰醋酸=8∶13∶1∶1(体积比)。从图中可以看到,葛根白金胶囊提取物(见图10a)与格列苯脲对照品(见图10b)在Rf值相近的地方有一个相同的斑点,初步怀疑葛根白金胶囊提取物中可能含有格列苯脲。

葛根白金胶囊提取物制备样品和格列苯脲对照品的红外光谱如图11所示。从图11中可以看到:在1800-400cm-1波数范围内,葛根白金胶囊提取物斑点的红外谱图(见图11b)与格列苯脲对照品的红外谱图(见图11a)的峰位置和峰形状都基本上相吻合,具有23个相同的吸收峰(1716,1618,1480,1342,1305,1277,1245,1182,1159,1124,1094,1021,968,905,840,820,757,686,648,609,574,542和441cm-1)。两者峰位置的对应性和一致性说明葛根白金胶囊中非法添加了格列苯脲成分。

(2)结果验证

将步骤二制备样品用质谱检测仪进行质谱分析(MS)。结果表明:葛根白金胶囊中非法添加了格列苯脲成分,该结果与红外光谱的分析结果一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