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适于菲律宾蛤仔苗种的海区中间育成方法

适于菲律宾蛤仔苗种的海区中间育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菲律宾蛤仔苗种的海区中间育成方法,由如下步骤组成:蛤仔苗种中间育种工具的准备;网袋采苗及海上挂养;海上中间育成管理时保持水温、盐度、pH水化指标正常,每7天涮袋一次,洗净浮泥,清除附着物,保证网袋水流通畅;蛤仔苗种规格长到1mm后,按5000粒/袋的密度,选用20目网袋装苗并运至海上,按上述海区挂养方式再次暂养;蛤仔苗种规格长到2mm后,按2000粒/袋的密度,选用10目网袋装苗并运至海上,按上述海区挂养方式再次挂养。工艺步骤简单,好操作,易控制,成本低,提高了单位水体的产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71575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水产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0910249046.6

  • 申请日2009-12-30

  • 分类号A01K61/00;

  • 代理机构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曲宝威

  • 地址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黑石礁街5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3:57: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4-24

    授权

    授权

  • 2012-01-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1/00 申请日:200912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6-0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菲律宾蛤仔苗种的海区中间育成方法,具体的说是当蛤仔稚贝达到一定规格,将稚贝按一定密度装入聚乙烯网袋,挂于海区扇贝浮筏上暂养。随着蛤仔苗种的生长,逐渐更换大网目网袋,疏散苗种密度。这种方法提高了蛤仔苗种的存活率,加快了蛤仔苗种生长速度,缩短了苗种室内培育时间,提高了育苗车间的使用率,从而提高了单位水体的蛤仔苗种的周年产量。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学者对菲律宾蛤仔养殖生物学、生态学进行了研究。近年来,我国北方海区菲律宾蛤仔的健康养殖及室内大规模人工育苗技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并创建了蛤仔“三段法”养殖技术(Yan and Zhang等,2006)。但对于蛤仔苗种海区中间育成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开展菲律宾蛤仔海区中间育成研究,提早将室内稚贝移至海区暂养,可以有效的提高育苗车间利用率,提高单位水体的产量,为高效、生态培育蛤仔苗种提供一条新思路,对其它滩涂贝类品种的中间育成也有参考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步骤简单、好操作、易控制、成本低、提高单位水体的产量的适于菲律宾蛤仔苗种的海区中间育成方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适于菲律宾蛤仔苗种的海区中间育成方法,由如下步骤组成:

1、蛤仔苗种中间育种工具的准备:

1)制作聚乙烯网袋,选择60目、20目、10目聚乙烯网片,分别制作长30cm,宽20cm的网袋;

2)制作蛤苗盛取器,分别制作一次能盛取10000粒500-800μm蛤苗,一次能盛取5000粒1mm蛤苗,一次能盛取2000粒2mm蛤苗的勺状盛取器;

3)准备长约3m聚乙烯绳若干条;

4)根据暂养海区风浪情况准备0.5-2公斤的坠石,将石块装入网袋中制成坠石袋;

5)准备盛装蛤苗的盆或水槽若干个;

2、网袋采苗及海上挂养:

1)将规格为500-800μm蛤苗收集于盛满新鲜海水的水槽中,充气暂养;

2)按10000粒/袋的密度,选用60目网袋,使用盛取器,盛取500-800μm的蛤苗装入网袋;

3)使用聚乙烯绳将装好苗的网袋对绑,一条绳系8袋,绳下系紧坠石,为一吊蛤苗;

4)将装好的蛤苗运至海上,运输过程中保持湿度,上面遮盖一层遮光网,作防晒、防风干、防雨淋处理;

5)将蛤苗挂于海上浮筏暂养,每吊蛤苗间距为1m;

3、海上中间育成管理:

保持水温、盐度、PH水化指标正常,每7天涮袋一次,洗净浮泥,清除附着物,保证网袋水流通畅;

蛤仔苗种规格长到1mm后,将蛤苗运回车间内,将网袋内蛤苗涮洗于水盆中,待蛤苗沉淀于底部时,倒出海水,加入新鲜海水,反复操作直至将盆中杂质和死壳清除干净,充气暂养;按5000粒/袋的密度,选用20目网袋装苗并运至海上,按上述海区挂养方式再次暂养;

蛤仔苗种规格长到2mm后,将蛤苗运回车间内,将网袋内蛤苗涮洗于水盆中,待蛤苗沉淀于底部时,倒出海水,加入新鲜海水,反复操作直至将盆中杂质和死壳清除干净,充气暂养;按2000粒/袋的密度,选用10目网袋装苗并运至海上,按上述海区挂养方式再次挂养。

本发明的适于菲律宾蛤仔苗种的海区中间育成方法,工艺步骤简单,好操作,易控制,成本低,提高了单位水体的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适于菲律宾蛤仔苗种的海区中间育成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蛤仔苗种中间育种工具的准备:1)制作不同网目聚乙烯网袋。选择60目、20目、10目聚乙烯网片,分别制作长30cm,宽20cm网袋,网袋数量根据苗种生产规模确定。2)制作蛤苗盛取器,分别制作一次能盛取10000粒500-800μm蛤苗,一次能盛取5000粒1mm左右蛤苗,一次能盛取2000粒2mm蛤苗的勺状盛取器。3)准备长约3m聚乙烯绳若干条。4)根据暂养海区风浪情况准备0.5-2公斤的坠石,可将一定重量的石块装入网袋中制成坠石袋。5)准备盛装蛤苗的大盆或水槽若干个。

第二步、网袋采苗方法:将规格为500-800μm蛤苗收集于盛满新鲜海水的水槽中,充气暂养。蛤仔苗种壳长规格在500-800μm时,按10000粒/袋的密度,选用60目网袋,。使用盛取盛取器,盛取蛤苗装入网袋。使用聚乙烯绳将装好苗的网袋对绑,一条绳系8袋,绳下系紧坠石,为一吊蛤苗。

第三步、海区挂养方法:将装好的蛤苗运至海上,运输过程中应保证湿度,上面遮盖一层遮光网,应注意防晒、防风干、防雨淋。运输时间长要泼洒海水保湿,尽量缩短陆空时间。

将蛤苗挂于海上扇贝浮筏暂养,每吊蛤苗间距为1m。

第四步、海上中间育成管理:定期测定海区的水温、盐度、PH等水化指标,了解海区水环境变化。测量蛤苗壳长生长,观察袋内蛤苗存活情况、网袋水流交换情况。海区中间育成阶段敌害很多,主要有浒苔、黑荞麦蛤、沙蚕及海稚虫、虾蟹、螺类(包括脉红螺、扁玉螺、泥螺等)、海葵、海星、鱼类(主要有虾虎鱼和鲽科鱼类)。如发现网袋内出现敌害生物应及时更换网袋清除敌害。每7天涮袋一次,洗净浮泥,清除附着物,保证网袋水流通畅。随着蛤苗的生长应及时更换大网目网袋。更换方法为:当海区挂养蛤苗壳长规格达到1mm以上时,将蛤苗运回车间内,将网袋内蛤苗涮洗于水盆中,待蛤苗沉淀于底部时,缓慢的将海水倒出,加入新鲜海水,反复操作几次直至将盆中杂质和死壳清除干净,充气暂养。按5000粒/袋的密度,选用20目网袋装苗。8袋为1吊,按上述步骤运至海上,挂于海上浮筏暂养,每吊蛤苗间距为1m。

当蛤仔苗种规格在2mm以上时,按2000粒/袋的密度,选用10目网袋装苗,再次重服上述海上挂养步骤。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第一步、蛤仔苗种中间育种工具的准备:按照步骤一要求,制作长30cm,宽20cm网袋,60目网袋30000个,20目网袋50000个、10目网袋50000个。制作蛤苗盛取器30个。准备长约3m聚乙烯网绳6500条。0.5公斤坠石6500个。6)30L大红盆30个。

第二步、网袋采苗:于2008年4月在大连庄河市海洋贝类育苗场进行菲律宾蛤仔的人工育苗,蛤仔浮游幼虫经过10-15天的生长附着变态为稚贝,经过10-15天的生长,稚贝规格可达到500-800μm,将蛤苗收集于盛满新鲜海水的水槽中,充气暂养。选用60目网袋,按10000粒/袋的密度,将收集的蛤苗装入网袋。使用聚乙烯绳将装好苗的网袋对绑,一条绳系8袋,绳下系紧坠石,为一吊蛤苗。

第三步、海区挂养:将装好的蛤苗分批运至海上,运输过程中应保证湿度,上面遮盖一层遮光网,应注意防晒、防风干、防雨淋。将蛤苗挂于海上扇贝浮筏暂养,每吊蛤苗间距为1m。

第四步、海上中间育成管理:定期测定海区的水温、盐度、PH等水化指标,了解海区水环境变化。分三个区域观察蛤苗壳长生长及存活情况。每7天涮袋一次,洗净浮泥,清除附着物,保证网袋水流通畅。蛤仔稚贝在海上挂养20-25天,蛤苗规格可达到1mm以上。将蛤苗运回车间内,将网袋内蛤苗涮洗于水盆中,待蛤苗沉淀于底部时,缓慢的将海水倒出,加入新鲜海水,反复操作几次直至将盆中杂质和死壳清除干净,充气暂养。选用20目网袋,按5000粒/袋的密度,将收集的蛤苗装入网袋。8袋为1吊,按步骤三将装好的蛤苗分批运至海上,挂于海上浮筏暂养,每吊蛤苗间距为1m。1mm蛤苗经过15天左右的生长,壳长可达到2mm以上,将蛤苗从海上运回室内,更换10目网袋后,挂回海上浮筏。2008年4月-10月采用海区中间育成方法的蛤苗生长和存活情况见表1。

表1.2008年4月-10月采用海区中间育成方法的蛤苗生长和存活情况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