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具有优异的立体效果的转印片材

具有优异的立体效果的转印片材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优异的立体效果的转印片材,其用于装饰合成树脂模制品的表面。所述转印片材具有优异的立体效果,其包括:基片;顺序地形成在基片上的脱离层和剥离层;形成在剥离层上的玻璃珠层;以及形成在玻璃珠层上的粘合剂层。所述玻璃珠层可包括形成在剥离层上的树脂层和部分地嵌入并固定在树脂层中的玻璃珠,以及金属沉积层可以形成在玻璃珠层上。所述玻璃珠层与印刷图案层一起部分地形成在剥离层上,金属沉积层可以形成在玻璃珠层和印刷图案层上或仅形成在部分地形成在剥离层上的玻璃珠层上。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68742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3-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乐金华奥斯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880017495.1

  • 发明设计人 陈元燮;李钟哲;李康烨;

    申请日2008-03-14

  • 分类号B41M5/00;B44C1/17;B32B15/08;

  • 代理机构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黄威

  • 地址 韩国首尔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3:48:3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2-2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41M 5/00 专利号:ZL2008800174951 申请日:20080314 授权公告日:2011111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11-16

    授权

    授权

  • 2010-07-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41M5/00 申请日:200803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3-3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装饰合成树脂模制品的表面的转印片材,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优异的立体效果的转印片材,所述转印片材包括玻璃珠层和金属沉积层。

[2]

背景技术

[3]作为一种用于装饰合成树脂模制品的表面的方法,通常使用一种同时模制/转印方法(concurrent molding/transferring method)(通过将转印片材插入到模具中来进行模制),其中,在基片上形成脱离层、剥离层、印刷图案层、金属图案或金属沉积层以及粘合剂层。在同时模制/转印方法中采用的转印片材已经被称作同时塑模/转印片材(concurrent mold/transfer sheet)。

[4]例如,在注射成型过程中,将转印片材以这样的状态插入到模具中:该转印片材的粘合剂层位于注入产品排出的方向上,并且以熔融状态流出的注入产品变成与转印片材的粘合剂层接触,并因此获得注塑产品。最后,将转印片材的基片从注射成型产品上剥离(脱离),从而获得一种最远层用作转印片材的剥离层的合成模制品,并且剥除基片和脱离层。

[5]在包括金属图案层或金属沉积层的常规转印片材中,金属薄层形成在脱离层的整个表面上或形成在脱离层的部分表面上。例如,在金属蒸汽沉积的情况下,通过采用诸如铝、镍、铜、铂、铬、铁以及钛的金属可以形成厚度约为40至60nm的金属薄层,以表现金属的固有颜色。

[6]当金属沉积层部分地形成时,将水性涂层剂涂敷在除了将来形成金属沉积层的区域之外的区域的表面上,并进行金属蒸汽沉积。之后,用醇/水的混合溶剂除去水性涂层剂层,以使得金属沉积层准确地形成在所需区域上。

[7]此外,还出现了同时包括玻璃珠层和金属沉积层的转印片材。例如,在2005年10月6日公开的公开号为2005-271357的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转印材料,其包括支撑片、包含粒子并形成在支撑片上的表面保护层、形成在表面保护层上的密封层、形成在密封层上的金属薄膜层以及形成在金属薄膜层上的粘合剂层。

[8]在上述包括金属图案层或金属沉积层和粒子(玻璃珠)的常规转印片材中,由于金属图案层或金属沉积层形成在平面上,因此可以表现金属质感。然而,存在的缺点是,常规转印片材具有较少的精致感并且没有立体效果或具有减弱的立体效果。

[9]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10]针对上述问题构思了本发明并提供具有优异的立体效果的转印片材及其制备方法。

[11]本发明旨在,通过在基片上顺序地形成脱离层、剥离层和粘合剂层,然后在剥离层上顺序地形成玻璃珠层和金属沉积层提供具有优异的立体效果的转印片材,及其制备方法。

[12]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旨在,通过形成玻璃珠层提供具有优异的立体效果的转印片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玻璃珠层由在剥离层上形成的树脂层以及部分地嵌入在用于固定玻璃珠的树脂层中的玻璃珠构成。

[13]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旨在,通过在剥离层上部分地形成玻璃珠层和印刷图案层提供具有多种印刷图案和具有金属质感的优异的立体效果的转印片材及其制备方法。

[14]

[解决方案]

[1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转印片材包括:基片;顺序地形成在基片上的脱离层和剥离层;形成在剥离层上的玻璃珠层;以及形成在玻璃珠层上的粘合剂层。

[16]此处,所述玻璃珠层可以包括形成在剥离层上的树脂层和部分地嵌入并固定在树脂层中的玻璃珠。

[17]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具有优异的立体效果的转印片材,包括基片和顺序地形成在基片上的脱离层、剥离层、由粘合剂树脂层和部分地嵌入在树脂层中的玻璃珠构成的玻璃珠层以及粘合剂层。

[18]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具有优异的立体效果的转印片材可进一步包括形成在在剥离层上形成的玻璃珠层上的金属沉积层。

[19]

[20]在根据本发明的具有优异的立体效果的转印片材中,玻璃珠层和印刷图案层可以部分地形成在剥离层上。此时,金属沉积层可以形成在印刷图案层和玻璃珠层上,或可以仅形成在玻璃珠层上。

[21]根据本发明的具有优异的立体效果的转印片材,可以具有从通常已知的功能层中选择的一种或多种功能层,所述通常已知的功能层为诸如锚层、抗静电层以及用于使脱离剂能够容易地结合(粘合)到基片上的易结合处理层(easy binding treatment)。

[22]根据本发明的具有优异的立体效果的转印片材,可用于通过各种方法装饰被转印的物品(诸如合成模制品)的表面。例如,根据本发明的转印片材可通过常规转印方法来装饰被转印的物品的表面,所述常规转印方法包括诸如采用具有耐热橡胶相的弹性体的辊式转印机(roll transcriber)或升降式转印机(up-down transcriber)的转印方法,以及包括注射成型法的同时模制/转印方法。特别地,本发明的转印片材可以有利地用作同时注射塑模/转印片材。

[23]

[有益效果]

[24]在根据本发明的转印片材中可以形成玻璃珠层和各种印刷图案层,因此本发明具有能够表现优异的立体效果和各种印刷图案的优点。

[25]

附图说明

[26]图1至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转印片材的横截面图。

[27]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文,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29]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印片材的横截面图。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转印片材10包括基片11以及顺序地形成在基片11上脱离层12和剥离层13。转印片材10进一步包括形成在剥离层13上的玻璃珠层和形成在玻璃珠层上的粘合剂层16。所述玻璃珠层由形成在剥离层13上的树脂层14和嵌入在树脂层14中的玻璃珠15构成。所述玻璃珠15固定在树脂层14中。

[30]

[31]可以使用下列膜(片)作为根据本发明的转印膜10的基片11:诸如聚乙烯类的膜(片)(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丙烯酸类、聚氯乙烯类、聚丙烯类、聚酯类和聚酰胺类)、其共聚物膜(片)、或诸如铝和铜的金属片(薄膜)、诸如玻璃纸的膜(片)等。优选地,使用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可成型性的合成树脂膜(片)。特别地,由于基片要经受几个印刷(层压)或涂敷操作的步骤,因此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是优选的。考虑在被转印的物品的模具中的弯曲特性或挠性,基片适宜的适宜厚度为25至50微米(μm)。

[32]脱离层12为形成在基片11上的层,并且在转印之后当剥离基片11时,脱离层12与基片11一起从剥离层13上脱离。由于脱离层12,因此基片11可以容易地从剥离层13上剥离。可采用硅树脂、环氧树脂、三聚氰胺树脂和氟树脂等作为脱离层12的材料。通过作为形成脱离层的方法的微凹版涂法和唇式涂法(lip coating method)等可以均匀地涂敷脱离层12。

[33]由于在转印之后剥离层13变成模制品的最外层,因此需要具有高硬度以抵抗外部的磨损、摩擦或刮擦。此外,转印片材应在下述方面没有问题:诸如在弯曲部分的脆度、关于将转印片材转印到被转印的物品中、具有各种弯曲,以及在模具中并行模制和转印。适合于这些特性的树脂可包括紫外线或电子束可固化树脂和热固性树脂等。适当时,通过向树脂加入颜料或染料以使树脂着色来使用用于形成剥离层的树脂。作为固化用于形成脱离层的树脂的方法,可以采用一次固化法和两次固化法,在所述一次固化法中,在将树脂涂敷在脱离层12上之后完全固化,在所述两次固化方法中,在将树脂涂敷之后部分地固化(通常称作不完全固化的状态),并在模制之后又通过紫外线(UV)辐照使其再次完全固化。刮刀缺角式涂法(comma coating method),辊涂法,微凹版涂法,唇式涂法等可以用作涂敷剥离层的方法。

[34]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方式的转印片材10的玻璃珠层由形成在剥离层上的树脂层14和嵌入在树脂层14中的玻璃珠15构成,因此该玻璃珠15固定在树脂层14中。所述玻璃珠层可以与印刷图案层一起部分地形成在剥离层13上(图1中未图示)。

[35]本发明中用于固定玻璃珠15的树脂层14形成在剥离层13上。用于固定玻璃珠15的树脂层14用于将玻璃珠15部分地嵌入其中并使玻璃珠固定。用于固定所述玻璃珠15的树脂层14由一种双组分热固性树脂组合物形成,该双组分热固性树脂组合物用具有良好粘合力的丙烯酸多元醇、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乙酸乙烯酯等和多官能异氰酸酯交联,或者由聚酯多元醇和聚异氰酸酯的双组分热固性树脂组合物形成。可以通过棒涂法或刮刀缺角式涂法等形成用于固定玻璃珠15的树脂层14以使其在干燥之后具有5微米(μm)至10微米(μm)的厚度。

[36]通过如下步骤使本发明的玻璃珠15可以以其自身差不多1/3至2/3的深度嵌入并固定在树脂层14中:形成树脂层14、使树脂层14在60℃至100℃下干燥大约1分钟,将先前制备的玻璃珠15分散在用于固定玻璃珠15的树脂层14中,以及在100至180℃下将它们进一步干燥大约1分钟。

[37]玻璃珠15为透光的球状,其中可以使用玻璃弹珠(玻璃珠)或聚合物弹珠(聚合物珠)。优选为聚合物珠,特别优选为丙烯酸树脂珠,所述丙烯酸树脂珠可很好地固定到用于固定玻璃珠的树脂层上。玻璃珠的直径越大,立体效果越好。然而,对于转印而言,优选为4微米(μm)至15微米(μm)之间,并且最优选为大约5微米(μm)的尺寸。

[38]例如,在注射成型的情况下,本发明的粘合剂层16为转印表面,用于形成与在模制合成树脂产品上以熔融状态流出的注射产品直接接触的粘合表面,并且其为用于在转印表面和注射树脂之间获得良好的粘合的层。这样的粘合剂层16通常可通过在稀释溶剂中将用于热熔融的粘合剂稀释来涂敷,并且通常通过诸如辊涂法、刮刀缺角式涂法、凹版涂法以及唇式涂法等涂敷方法和诸如凹版印刷法以及丝网印刷法的印刷法来形成。根据被粘合的材料的性质,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热敏性或压敏性合成树脂来使用用于热熔融的粘合剂。

[39]

[40]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印片材的横截面图。

[4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印片材10相似,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印片材20包括:基片21;顺序地形成在基片上21上的脱离层22和剥离层23。所述转印片材20进一步包括形成在剥离层上23上的玻璃珠层和形成在玻璃珠层上的粘合剂层26。所述玻璃珠层由形成在剥离层23上的树脂层24和嵌入在树脂层24中的玻璃珠25构成。所述玻璃珠25固定在树脂层24中。

[42]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印片材20进一步包括在玻璃珠层的玻璃珠25和粘合剂层26之间形成的金属沉积层27。

[43]第二实施方式的金属沉积层27形成在玻璃珠层上。该金属沉积层27可以通过诸如真空蒸发法、溅射沉积法以及电子束蒸发法等通常的方法形成。所述金属沉积层27可以通过利用金属诸如铝、镍、铜、金、铂、银、铬、铁和钛来表现各种金属的固有质感和颜色,并且具有约40纳米(μm)至60纳米(μm)的厚度。当部分地形成金属沉积层时,通过首先用水性涂层剂涂敷除了将被沉积的区域以外的表面,然后对其进行沉积,并利用醇/水的混合溶剂洗掉水性涂层,可以仅精确地沉积所需要的区域。

[44]其它结构部件的功能及其形成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的功能及其形成方法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描述。

[45]

[46]图3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转印片材的横截面图。

[47]与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印片材20相似,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转印片材30包括:基片31;顺序地形成在基片31上的脱离层32和剥离层33。所述转印片材30进一步包括形成在剥离层33上的玻璃珠层、形成在玻璃珠层上的粘合剂层36和形成在玻璃珠层的玻璃珠35和粘合剂层36之间的金属沉积层37。

[48]玻璃珠层由形成在剥离层33上的树脂层34和嵌入并固定在树脂层34中的玻璃珠35构成。

[49]其它结构部件的功能及其形成方法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部件的功能及其形成方法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描述。

[50]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转印片材30进一步包括形成在基片31和脱离层32之间的易结合处理层38。

[51]

[52]图4为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转印片材的横截面。

[53]与第二和第三实施方式的转印片材20和30相似,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转印片材40包括:基片41;顺序地形成在基片41上的脱离层42和剥离层43。所述转印片材40进一步包括形成在剥离层43上的玻璃珠层。

[54]所述玻璃珠层由形成在剥离层43上的树脂层44和嵌入并固定在树脂层44中玻璃珠45构成。所述转印片材40进一步包括形成在基片41和脱离层42之间的易结合处理层48。

[55]其它结构部件的功能及其形成方法与第二和第三实施方式中的部件的功能及其形成方法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描述。

[56]在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转印片材40中,印刷图案层49和由树脂层44和玻璃珠45构成的玻璃珠层形成在剥离层43上。如图4所示,每个印刷图案层49形成在两个玻璃珠层之间。

[57]金属沉积层47形成在包括玻璃珠层和印刷图案层49的整个结构上并且粘合剂层46形成在金属沉积层47上。

[58]由诸如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和聚酯型聚氨酯等树脂制成的与剥离层具有良好的粘合性的常规印墨,通过凹版涂法、微凹版涂法和旋转丝网涂法可以形成所述印刷图案层49。

[59]在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转印片材40中,用作功能层的锚层(未图示)可以进一步形成在剥离层43和印刷图案层49之间和/或印刷图案层49和粘合剂层46之间以获得良好的粘合。

[60]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转印片材的横截面。

[61]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转印片材50的整个结构与图4所示的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转印片材40的整个结构基本相同。因此,省略转印片材50的整个结构的详细描述。

[62]转印片材50的整个结构的主要特征在于,金属沉积层57可以部分地形成在整个结构上。如图5所示,也即是,金属沉积层57仅在每个玻璃珠层(即,玻璃珠55)上形成。因此,粘合剂层56形成在金属沉积层57和印刷图案层59上。

[63]

[64]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的转印片材中,在其上可以进一步形成诸如抗静电层的通常已知的功能层。

[65]根据本发明的转印片材可以通过下列步骤来制备,包括:制备包括基片的原料;用脱离剂涂敷基片的一侧以形成脱离层;用合成树脂溶液涂敷脱离层以形成剥离层;在剥离层上的前侧处形成玻璃珠层或在剥离层上分别部分地形成玻璃珠层和印刷图案层;以及将粘合剂涂敷在形成在剥离层的表面上的玻璃珠层上或涂敷在分别部分地形成在剥离层上的玻璃珠层和印刷图案层上,以形成粘合剂层。

[66]形成本发明的玻璃珠层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剥离层上形成树脂层;以及在树脂层中部分地嵌入并固定玻璃珠。

[67]根据本发明制备转印片材的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在剥离层的整个表面上形成玻璃珠层或形成玻璃珠层和印刷图案层;之后在其上形成金属沉积层。

[68]用于制备根据本发明的转印片材的方法可进一步包括进行易结合处理的步骤,在该步骤中,将基片通过诸如电晕处理的方法进行处理,由此将隔离剂容易地粘合到基片上。

[69]上述根据本发明的转印片材可以用多种图案和颜色装饰被转印的各种物品的表面。例如,转印片材可以涂覆在由诸如合成树脂模制产品、金属产品、木制产品以及陶瓷产品等材料制成的多种产品和形状(诸如注射成型制品、挤出成型制品、模压制品、平板、曲面板和棒)上。

[70]

[71][实施例]

[72]将在一侧上形成有易结合处理层且厚度为38微米(μm)的聚酯薄膜(由日本Toray Industries公司生产)作为基片。将脱离剂(Kunsul ChemicalIndustrial有限公司,Letron3100)涂敷在形成基片的易结合处理层的一侧上以形成脱离层。将UV可固化树脂用微凹版涂法涂敷在其上,干燥,然后用0.558J/cm2的金属卤化物灯固化以形成厚度为5微米(μm)的剥离层。将其中包括具有多官能团的异氰酸酯的聚氨酯低聚物和羟基丙烯酸酯树脂作为主要组分的UV可固化树脂热固化以形成半固化状态的剥离层,并且然后在模制之后用UV辐照进行完全固化。

[73]在剥离层上,用凹版印刷法部分地印刷TAEGEUK(阴和阳)图案以形成2微米(μm)厚度的印刷图案层,并干燥。然后,为了形成玻璃珠层,将聚酯粘合剂以2μm的厚度首先涂敷在没有形成印刷图案的部分上,并且将直径为5微米(μm)的丙烯酸树脂珠分散其上,以使得丙烯酸树脂珠大约1/2至2/3的深度嵌入,然后固化以使其固定。然后,除了将要被部分沉积的玻璃珠层表面之外,用水性涂层剂掩蔽的方式涂敷印刷图案层的表面,并放置在蒸发器上以使沉积铝金属。沉积之后,用水/醇的混合物冲洗掉水性涂层剂并干燥以保持金属沉积层仅在玻璃珠层的表面上形成(见图5)。最后,通过以3μm的厚度将热熔粘合剂涂覆在形成在玻璃珠层上的印刷图案层和金属沉积层上以形成粘合剂层来制备本发明的转印片材。

[74]将根据本发明制备的转印片材在压力下用常规加热转印到合成树脂玻璃杯的外表面上,然后观察。结果,由于玻璃珠层和印刷图案层结合在一起,因此可以观察到立体效果和精致的美感。

[75]尽管已经参照其一些说明性实施方式描述了实施方式,但是应当理解的是,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设计的许多其它的改进和实施方式也在本发明原理的实质和范围内。更具体而言,在本公开、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主题组合排列的构件和/或排列上可能有多种变化和修改。除了构件和/或排列上的变化和修改之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选择性的使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