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增压气体氮碳共渗方法

增压气体氮碳共渗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压气体氮碳共渗方法,属材料热处理技术领域,它适用于向钢铁工件表层快速共渗氮和碳,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它包括一个“密封、安全性检查→空炉升温→装炉→排气→增压和升温→保温→冷却”工序过程,空炉升温时,炉内温度控制不超过400℃~500℃,空炉保温0.5小时~1小时,排气时二氧化碳气和氨气分别接入进气阀(2、3),通过进气管道1通入共渗炉内底部,炉内空气由排气管道7排出,在增压和升温过程中,其压力范围为5000Pa-60000Pa,其温度范围为500℃~600℃,保温时其保温时间为1.5~3小时。它具有工艺简单、共渗速度快等优点,可显著缩短保温时间,有效节约能源和工时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69892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4-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南机器(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910044707.1

  • 申请日2009-11-06

  • 分类号C23C8/30;C23C8/32;

  • 代理机构湘潭市雨湖区创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左祝安

  • 地址 411207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楠竹山江南机器(集团)有限公司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3:40:0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10-2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23C8/30 授权公告日:20120725 终止日期:20171106 申请日:2009110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7-25

    授权

    授权

  • 2012-04-25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C23C8/3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91106

    著录事项变更

  • 2010-06-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23C8/30 申请日:200911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4-2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压气体氮碳共渗方法,属材料热处理技术领域,它适用于向钢铁工件表层快速共渗氮和碳,以提高其表面性能。

背景技术

气体氮碳共渗是向钢铁工件表层同时渗入氮和碳,并以渗氮为主的化学热处理工艺,其目的是为了提高钢铁工件、模具等的表层耐磨性、耐蚀性、抗擦伤和抗咬合等性能,气体氮碳共渗技术在汽车、模具、兵器、航空航天等产品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多。背景技术中,目前国内对钢铁等工件表层实行气体氮碳共渗时其气体压力通常为300-1200Pa,由于炉内气体压力较低,它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是其共渗保温时间较长(通常为3小时~4小时),且渗透深度受到一定影响和限制。为克服上述不足,对增压气体氮碳共渗方法进行了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压气体氮碳共渗方法,它采用增加氮碳共渗炉的炉压的方法,通过压力和温度控制,达到既加快氮碳共渗速度、有效节约能源,同时增大渗透深度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利用气体氮碳共渗炉(井式氮化炉),经过“密封性和安全性检查→空炉升温→装炉→排气→增压和升温→保温→冷却”等一系列工序,通过控制炉内压力和温度,加快氮碳共渗速度。空炉升温的温度不超过400℃~500℃,保温0.5小时~1小时,使炉温均匀;排气时,将氨气和瓶装二氧化碳气通过进气管道由底部通入共渗炉内,排除炉内的空气,也可采用抽真空设备,将炉内的空气抽除后再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气;所述增压的压力范围为5000Pa-60000Pa,在增压过程中同时继续升温,炉温根据工件的材料和技术要求一般为500℃~600℃;所述的保温其时间根据工件的渗层深度要求一般为1.5小时~3小时;冷却时,对于疲劳强度要求高的工件常采取出炉油冷或水冷,对于表面光亮度要求高的工件常采用炉冷或提灌冷却到200℃以下出炉或出罐冷却。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1、由于氮碳共渗过程中炉压增大到5000Pa-60000Pa,同时通过空炉升温、增压升温,既可加快氮碳共渗速度、增大渗透深度,同时提高工件的表层耐磨(蚀)性、抗擦伤和抗咬合等性能。

2、显著缩短了氮碳共渗的保温时间,可有效节约能源和工时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增压气体氮碳共渗方法的流程方框图。

图2为气体氮碳共渗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增压气体氮碳共渗方法,其工艺过程为:密封性和安全性检查→空炉升温→装炉→排气→增压和升温→保温→冷却,通过控制炉内压力和温度,加快氮碳共渗速度,缩短氮碳共渗保温时间。

参看附图,首先必须对氮碳共渗炉进行密封性和安全性检查,检查炉罐是否漏气,卸压安全阀6是否完好等,确保气体增压时氮碳共渗过程的安全。

工件入炉前先进行空炉升温,控制炉内温度不超过400℃~500℃,保温0.5小时~1小时,使炉内温度均匀。

装炉时,将工件装入挂具,并在挂具的不同部位放随炉试样,将装有工件的挂具装入炉内的有效加热区。

装炉完毕后,排除炉内空气,将瓶装二氧化碳气和氨气分别接入进气阀(2、3),通过进气管道1通入共渗炉内底部,使炉内空气由排气管道7排出,也可采用抽真空设备,将炉内的空气经排气管道7抽除,再通过进气阀(2、3)分别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炉内空气排空后,对炉内氮碳共渗气体逐步进行增压,使其炉压达到5000Pa-60000Pa。在增压过程中同时对共渗炉进行升温,炉温根据工件的材料和技术要求一般控制在500℃~600℃。对于心部硬度无要求的工件,通常采用570℃左右,对于有心部硬度要求并且需经过高温回火的工件,其加热温度应比其回火温度至少低5℃~10℃,对高速钢、Cr12MoV钢等而言,常将温度控制在510℃~550℃。

当炉膛内的气体压力过大时,可通过安全阀6进行卸压。卸压排出的气体和共渗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在出气口5经点燃燃烧后排出炉外,避免产生环境污染。同时,可通过气氛监测口4对炉内氮碳共渗气体进行气氛监测。

炉温升到规定的温度后,进行保温,并将炉压保持在5000Pa-60000Pa范围。由于气体氮碳共渗采用的炉压高,其共渗的渗速较快,所以在渗层深度要求不变的情况下,所需的保温时间比通常的氮碳共渗的保温时间缩短20%~50%,即保温时间可取1.5~3小时。

冷却时,对于疲劳强度要求高的工件常采取出炉油冷或水冷方法。对于表面光亮度要求较高的工件常采用炉冷或提灌冷却到200℃以下出炉或出罐冷却方法。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