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全自动袖开衩折烫机

一种全自动袖开衩折烫机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衬衣全自动袖开衩折烫机,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端中部的折烫成型装置、设置在底板一侧的压边装置、设置在底板上端的折烫成型装置一侧的裁片仓、设置在底板上端的折烫成型装置另一侧的成品仓、设置在机架顶端的烙铁、设置在底板上端的两端固定在机架一侧的粘性取料装置以及与粘性取料装置对称的固定在另一侧的取成品装置。采用本发明设计传动机构可一次性添加裁片,批量进行外穿式各衬衣袖开衩制作,节省大量人力,生产效率有很大提高,采用手工折烫,每台可供2个班组生产,精度由模具保证,非常准确,克服了手工制作精度不高,压烫不死等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64954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际华三五零二职业装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910075494.9

  • 发明设计人 刘旭明;王建新;卢欣欣;马永树;

    申请日2009-09-24

  • 分类号D06F71/18;D06F71/32;D06F71/34;D06F71/36;D06F71/38;

  • 代理机构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齐兰君

  • 地址 050308 河北省井陉县微水镇南3502公司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3:27:1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11-23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 IPC(主分类):D06F71/18 登记号:2016130000019 登记生效日:20161019 出质人:际华三五零二职业装有限公司 质权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井陉县支行 发明名称:一种全自动袖开衩折烫机 授权公告日:20110413 申请日:20090924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1-04-13

    授权

    授权

  • 2010-06-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D06F71/18 申请日:200909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2-1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衬衣全自动袖开衩折烫机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制式外穿衬衣,生产数量非常大。袖开衩制作均采用手工折烫,此道工序手工操作技术难度高,生产效率低,折烫精度不高,制作质量没保障,经常影响生产,造成人力、物力浪费,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作精度高,折烫效果好,连续自动生产,生产效率高的衬衣全自动袖开衩折烫机。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端中部的折烫成型装置、设置在底板一侧的压边装置、设置在底板上端的折烫成型装置一侧的裁片仓、设置在底板上端的折烫成型装置另一侧的成品仓、设置在机架顶端的烙铁、设置在底板上端的两端固定在机架一侧的粘性取料装置以及与粘性取料装置对称的固定在另一侧的取成品装置,所述的粘性取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端一侧的两条取料轨道、设置在取料轨道上端的使取料往返气缸沿取料轨道做往返运动的取料横梁,设置在送料横梁上的取料升降气缸两端各设置有个固定在取料主板上的脱料气缸,两侧的脱料气缸下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脱料横梁,脱料横梁分别通过2个可调脱料连杆固定于脱料爪上端,取料主板下端通过螺母与粘性可快换取料板相连接;所述的取成品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端一侧的两条取成品轨道、设置在取成品轨道上端的使取成品往返气缸沿取成品轨道做往返运动的取成品横梁,设置在取成品横梁上的取成品升降气缸通过气缸连接件与取成品主板相连接,取成品主板两端设置有两个取成品真空仓;所述的折烫成型装置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折边气缸、折边气缸、折边气缸、折边气缸、与气缸相连的折边板、与气缸相连的折边板、与气缸相连的折边板、与气缸相连的折边板、通过固定孔与个导向柱和底板固定的底仓、套接在导向柱上的弹簧、固定在导向柱上端的活动挡布板、设置在底仓一侧的电磁铁、设置在活动挡布板上端的底仓A区和底仓B区、设置在底仓A区和底仓B区上端的数个底仓通气小孔、设置在底仓A区和底仓B区间的升降凸块、设置在机架上的烙铁升降气缸,烙铁升降气缸下端设置有烙铁,烙铁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烙铁上端设置有烙铁蒸汽开关;所述的压边装置包括设置在底板下端一侧的底板连接座、设置在底板连接座上的折边芯升降气缸、通过折边芯升降气缸与底板连接座固定连接的气缸连接板,气缸连接板一端设置有折边芯A和折边芯B,折边芯A通过气缸连接板与折边芯A气缸相连接,折边芯B通过气缸连接板与折边芯B气缸相连接,设置在底板上的二次挡布板气缸通过连杆与二次折边挡布板相连接。

本发明积极效果如下:采用本发明设计传动机构可一次性添加裁片,批量进行外穿式各衬衣袖开衩制作,利用压边装置与折烫装置,节省大量人力,生产效率有很大提高,采用手工折烫,一个生产班组需3-4人,用本发明1人可照看多台,每台可供2个班组生产,袖开衩折烫精度由模具保证,非常准确,克服了手工制作精度不高,压烫不死等问题,采用本发明制作完全克服了手工制作的质量问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充分满足了外穿制式衬衣的生产需要。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底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折烫成型装置、粘性取料装置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取成品装置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压边装置机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折烫成型装置示意图

附图7为二次活动挡布板工作状态示意图

附图8为本发明取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9-1为本发明取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9-2为本发明取料装置零件拆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10-1为本发明取料装置脱料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10-2为本发明取料装置脱料系统零件拆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11-1为本发明取料装置取裁片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11-2为本发明取料装置取裁片系统零件拆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12为本发明取成品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13为本发明取成品装置零件拆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14为本发明取成品装置主体零件拆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15为本发明折烫步骤第1步示意图

附图16为本发明折烫步骤第2步示意图

附图17为本发明折烫步骤第3步示意图

附图18为本发明折烫步骤第4步示意图

附图19为本发明折烫步骤第5步示意图

附图20为本发明折烫步骤第6步示意图

附图21为本发明折烫步骤第7步示意图

附图22为本发明折烫步骤第8步示意图

附图23为本发明折烫步骤第9步示意图

附图24为本发明折烫原理分析第1步示意图

附图25为本发明折烫原理分析第2步示意图

附图26为本发明折烫原理分析第3步示意图

附图27为本发明取成品步骤第1步示意图

附图28为本发明取成品步骤第2步示意图

附图29为本发明取成品步骤第3步示意图

在附图中:1底板、2底仓、3活动挡布板、4折边气缸、5折边板、6折边气缸、7折边板、8折边气缸、9折边板、10折边气缸、11折边板、12二次折边挡布板、13连杆、14二次挡布板气缸、15折边芯A、16折边芯B、17裁片仓、18成品仓、19取料主板、20粘性可快换取料板、21取料升降气缸、22脱料气缸、23取料横梁、24取料轨道、25取料往返气缸、26烙铁升降气缸、27烙铁、28烙铁蒸汽开关、29加热装置、31取成品往返气缸、32取成品横梁、33取成品升降气缸、34取成品真空仓、36、底板连接座、37折边芯升降气缸、38折边芯B气缸、39折边芯A气缸、40气缸连接板、41底仓通气小孔、42导向柱、43弹簧、44电磁铁、45固定孔、46底仓A区、47底仓B区、48升降凸块、49裁片、50螺母、51可调脱料连杆、52脱料爪、53脱料横梁、54取成品轨道、55取成品主板、56气缸连接件、57活动边仓、80折烫成型装置、81粘性取料装置、82取成品装置、83机架、84压边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2所示,本发明包括设置在机架83上的底板1、设置在底板1上端中部的折烫成型装置80、设置在底板1一侧的压边装置84、设置在底板1上端的折烫成型装置80一侧的裁片仓17、设置在底板1上端的折烫成型装置80另一侧的成品仓18、设置在机架顶端的烙铁27、设置在底板1上端的两端固定在机架83一侧的粘性取料装置81以及与粘性取料装置81对称固定在另一侧的取成品装置82,

如附图1、8、9-1、9-2、10-1、10-2、11-1、11-2所示,所述的粘性取料装置81包括设置在机架83上端一侧的两条取料轨道24、设置在取料轨道24上端的使取料往返气缸25沿取料轨道24做往返运动的取料横梁23、设置在送料横梁23上的取料升降气缸21两端各设置有1个固定在取料主板19上的脱料气缸22,两侧的脱料气缸22下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脱料横梁53,脱料横梁53分别通过2个可调脱料连杆51固定于脱料爪52上端,取料主板19下端通过螺母50与粘性可快换取料板20相连接。

如附图1、4、12、13、14所示,所述的取成品装置82包括设置在机架83上端一侧的两条取成品轨道54、设置在取成品轨道54上端的使取成品往返气缸31沿取成品轨道54做往返运动的取成品横梁32,设置在取成品横梁32上的取成品升降气缸33通过气缸连接件56与取成品主板55相连接,取成品主板55两端设置有两个取成品真空仓34。

如附图1、2、3、4、6所示,所述的折烫成型装置80包括设置在底板1上的折边气缸4、折边气缸6、折边气缸8、折边气缸10、与气缸4相连的折边板5、与气缸6相连的折边板7、与气缸8相连的折边板9、与气缸10相连的折边板11、6个导向柱42通过固定孔45与底板1固定的底仓2、套接在导向柱42上的弹簧43、固定在导向柱42上端的活动挡布板3、设置在底仓2一侧的电磁铁44、活动挡布板3上端设置在底仓A区46与底仓B区47以及设置在底仓A区46与底仓B区47上端的数个底仓通气小孔41、设置在底仓A区46与底仓B区47间的升降凸块48、设置在机架83上的烙铁升降气缸26、烙铁升降气缸26下端设置有烙铁27、烙铁27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29,烙铁27上端设置有烙铁蒸汽开关28。

如附图1、5、7所示,所述的压边装置84包括设置在底板1下端一侧的底板连接座36、设置在底板连接座36上的折边芯升降气缸37、通过折边芯升降气缸37与底板连接座36固定连接的气缸连接板40,气缸连接板40一端设置有折边芯A15与折边芯B16,折边芯A15通过气缸连接板40与折边芯A气缸39相连接,折边芯B16通过气缸连接板40与折边芯B气缸38相连接,设置在底板1上的二次挡布板气缸14通过连杆13与二次折边挡布板12相连接。

如附图1、2、8、9-1、9-2、10-1、10-2、11-1、11-2所示取裁片步骤如下:本设备启动后,将依次按设定的程序运行。取料气缸21带动连接在固定取料主板19上的粘性可快换取料板20向下运动粘取料。然后上升回到原位。由取料往返气缸25带动取料横梁23沿着取料轨道24运动到底仓2正上方。在此运动过程中,检测是否粘取到裁片,取到继续下一动作,未取到则由程序控制自动返回到开始的第一个动作重新取料,由取料气缸21将裁片下降放在底仓2上。由脱料气缸22将裁片从粘性取料板20上脱开,放在底仓2上,并接通真空吸住裁片。脱料气缸22、取料气缸21、取料往返气缸25依次回到原位,完成取放裁片动作。

如附图8、9-1、9-2、10-1、10-2、11-2、12、13、14、15、16、17、18、19、20、21、22、23所示,裁片49折烫步骤如下:

第一步:

将裁片4放到底仓2上;

第二步:

底仓2接通真空,折边芯A15、折边芯B16压实裁片49到底仓2上,裁片49四边斜向上翘起。

第三步:

折边板5、折边板7、折边板9、折边板11将露出底仓2并斜向上翘起的裁片49折倒并暂时压住。

第四步:

烙铁27下降轻压到折边板5、折边板7、折边板9、折边板11上后折边板5、折边板7、折边板9、折边板11撤回,同时带动折到的裁片49后撤,直到由活动边仓57挡住。

第五步:

烙铁27重压裁片49喷蒸汽并抽真空将裁片49压烫成半成品。

第六步:

折边芯A15压住半成品一半,底仓B区47向上喷汽将未压住的另一半斜向上掀起。

第七步:

折边板11将吹起的另一半裁片49折倒并暂压住。

第八步:

烙铁27轻压折边板11,二次折边挡布板12向上升起挡住折好的裁片49,折边板11与折边芯A15撤回。

第九步:

烙铁27重压折好的裁片49,喷蒸汽并抽真空定型,烙铁27撤回,裁片49完成制作工序。

如附图8、9-1、9-2、10-1、10-2、11-2、12、13、14、24、25、26所示,裁片49折边尺寸精度由底仓2和活动边仓57共同保证,只要模具精度不变,折边的尺寸精度也不会改变,从而从根本上保证了裁片49折边尺寸精度;二次折边尺寸精度由底仓B区47,活动边仓57一部分和二次折边挡布板12共同保证。只要不发生损坏或严重磨损,二次折边尺寸精度就有了保证;裁片49经烙铁27轻压撤出折边板5、折边板7、折边板9、折边板11完成,保证尺寸精度并定位动作后,烙铁27重压(气压为0.5MPa时,烙铁重压压力可达80kg),同时喷蒸汽、抽真空,对折好边并符合尺寸精度的裁片49进行定型。

如附图12、13、14、27、28、29所示,取料升降汽缸21下降带动可快换粘性取料板20,粘到裁片49后上升到原位,完成只取一片的动作。由取放料往返汽缸25带动将裁片49送到底仓2上方,取料升降汽缸21下降将裁片49压到底仓2上。脱料汽缸22下降压住裁片49并将与取料升降气缸21相连的取料主板19向上顶起,达到脱料最大行程然后固定在取料主板19上的可快换粘性取料板20向上升起。完成将裁片49从可快换粘性取料板20上剥离并压放在底仓2上的动作。当裁片49的二次折烫完成后由取成品往返汽缸31将取成品升降汽缸33及与其相连的取成品真空仓34送到位于底仓B区47上的裁片49上方。取成品升降汽缸33下降压住裁片49后,启动真空,利用取成品真空仓34分布的许多小孔将成品吸住并上升,由取成品往返汽缸31送到成品仓18后,取成品往返气缸31下降将取到的裁片49依次压叠好放在成品仓18内,完成放成品动作。

采用本发明进行外穿式各衬衣袖开衩制作、生产效率有很大提高,采用手工折烫,一个生产班组需3-4人,用本发明1人可照看多台,每台可供2个班组生产,袖开衩折烫精度由模具保证,非常准确,克服了手工制作精度不高,压烫不死等问题,采用本发明制作完全克服了手工制作的质量问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充分满足了外穿制式衬衣的生产需要。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