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导航系统及其所采用的对地图数据进行修改的方法

一种导航系统及其所采用的对地图数据进行修改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航系统及其所采用的对地图数据进行修改的方法。所述的导航系统包括保存有地图数据的存储模块,地图显示模块、路径搜索模块、及可对存储模块中的地图数据进行修改的修改模块;地图显示模块根据地图数据存储模块中存储的地图数据,进行地图的显示;路径搜索模块根据地图数据存储模块中存储的地图数据,生成引导路径。本发明由于在导航系统中设置了可以对地图数据进行修改的修改模块,用户能直接手动在导航系统上针对变化了的地图数据进行局部地图数据的修改,导航系统根据修改后的地图数据进行地图的显示、及引导路径的生成,就不会出现导航系统的地图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统一的情形,方便了用户的使用,更为实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63456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0910109257.X

  • 发明设计人 张文星;

    申请日2009-07-31

  • 分类号G01C21/26(20060101);G01C21/34(20060101);

  • 代理机构44223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田夏

  • 地址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天安数码城创新科技广场B-908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3:22:5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8-21

    授权

    授权

  • 2010-10-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C21/26 申请日:200907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1-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GPS导航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导航系统及其所采用的对地图数据进行修改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车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是GPS导航重要应用方向之一。车用GPS导航系统的GPS天线接收来自环绕地球的24颗GPS卫星中的至少3颗所传递的数据信息,结合储存在车用导航终端内的电子地图,通过GPS卫星信号确定的位置坐标与此相匹配,确定导航对象在电子地图中的准确位置。驾驶车辆的用户在开车时可以交由导航系统选择行驶路径,并以此为方向导引,从而正确快速地到达目的地。

图1示出了现有的导航系统的结构组成:

所述的导航系统包括:扬声器1、存储模块2、输入装置3、声音输出装置4、显示装置5、分别控制存储模块2、输入装置3及声音输出装置4的控制装置6、和与控制装置6连接的GPS接收装置16。

所述的控制装置6为微机,如可采用掌上电脑、智能手机、车载终端等。其包括:用户接口控制模块7、地图数据管理模块8及导航模块9;导航模块9主要由导航控制模块10、地图显示模块11、路径引导模块12、路径搜索模块13、兴趣点检索模块14、自车位置检测模块15构成。

存储模块2内保存有地图数据、控制程序数据等内容;存储模块2可以为存储模块,与可插入其中的记录媒体相配合将记录媒体中的地图数据、控制程序数据等记录进行读取,还原成数字数据,并送至送到控制装置6。所述记录媒体可以采用例如安全数码卡(Secure Digital Card,SD),闪存卡(Trans Flash Card,TF)等。

输入装置3可使用按键、摇杆、旋钮或触摸板等。输入装置3用于输入用户的各种要求,将用户的输入信号送到控制装置6的用户接口控制模块7中。

声音输出装置4将控制装置6送来的声音数据转化为声音信号,送到扬声器1。扬声器1将声音输出装置4送来的声音信号转换成声音并输出,这样,扬声器1就可以配合控制装置6的需要,发出各种操作通知及路径引导的语音。

显示装置5可使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或投影仪或CRT(Cathode Ray Tube)显示器,根据控制装置6送来的显示数据,显示其对应的图像。例如,显示装置5可以显示地图、自车位置标记、已规划路径及用户输入界面等。

GPS接收装置16接收来自GPS卫星的信号,检测车辆的现在位置及移动方向,并将检测到的结果转换成协议数据,这些协议数据进一步被送到控制装置6的导航模块9内的自车位置检测模块15。

控制装置6的用户接口控制模块7接收输入装置3的输入,生成与输入所要求的内容对应的控制指令,送到导航模块9内的一个或多个子模块之中。此外,用户接口控制模块7响应控制指令,并把从导航模块9返回的处理结果,送到声音输出装置4、显示装置5之中。

控制装置6的地图数据管理模块8响应导航模块9的要求从存储模块2读出地图数据,这些地图数据中也含有用于图片引导用的数据内容。

导航模块9的导航控制模块10控制并调用导航模块9的其余子模块。

导航模块9的地图显示模块11根据从地图数据管理模块8读出的地图数据信息,生成地图显示用的显示数据,送到用户接口控制模块7。

导航模块9的路径引导模块12从地图数据管理模块8取得地图数据,对其进行路径诱导处理,并把诱导处理结果返回给地图数据管理模块8,以便于地图数据管理模块8进行预测读取。另还将诱导时的界面、导航语音等数据传送给用户接口控制模块7。

导航模块9的路径搜索模块13从地图数据管理模块8取得地图数据,并对其实行路径探索处理,并将路径探索结果返回路径引导模块12。

导航模块9的自车位置检测模块15将从GPS接收装置16得到的表示现在位置的数据,送到地图数据管理模块8、地图显示模块11、路径引导模块12。

其中,存储模块2中保存的地图数据包括有道路数据、兴趣点数据等。在实际生活中,常常会出现某条道路因为维修、新建地铁或其他建筑等原因而封闭,或者是因为城市规划的改变而导致整条道路被拆除;或是某些饭店、加油站等兴趣点出现变更。对于这种地图数据的变动,现有技术中只能通过由地图数据的供应商频繁关注实际道路、兴趣点等地图数据的变动,出台最新版本的依据变化后的道路地形修改的地图数据,而使用者则通过手动下载更新导航系统中保存在存储模块2中的地图数据,或者是由导航系统自动向供应商提供的服务器发起请求,自动在线更新保存在存储模块2中的地图数据。

而如果地图数据的供应商未能及时更新地图数据,或者是用户没有即使更新下载最新的地图数据,当地图数据与现实中的道路路径或其他的地图数据不同时,导航系统在展示地图及规划引导路径时,仍会按照旧的地图数据进行执行,用户按照导航系统规划的路径行驶,就可能发生地图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统一的情形,而行入歧途。而且即使用户得知某地的道路路径发生改变的情况,在没有从地图数据供应商哪里重新更新地图时,也只能每次在输入设置规划路径的条件时将该道路设为回避路段,使用非常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更为便利的导航系统及其所采用的对地图数据进行修改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导航系统,包括保存有地图数据的存储模块,地图显示模块及路径搜索模块;其中,所述的导航系统还包括可对存储模块中的地图数据进行修改的修改模块;所述的地图显示模块根据地图数据存储模块中存储的地图数据,进行地图的显示;所述的路径搜索模块根据地图数据存储模块中存储的地图数据,生成引导路径。

所述的地图数据包括道路数据,所述的修改模块为针对道路数据进行修改的道路数据修改模块。由于道路数据的变动对用户的正常使用的影响最大,因此可仅针对道路数据的修改设置道路数据修改模块。

所述的保存在存储模块中的道路数据包括道路记录及与每条道路记录对应的属性,所述的属性包括显示、删除两种状态;所述的道路数据修改模块可针对道路数据中道路记录的属性进行修改;所述的地图显示模块仅在道路数据中读取其属性为显示的道路记录进行显示;所述的路径搜索模块仅根据道路数据中其属性为显示的道路记录生成引导路径。通过为每条道路记录设置对应的属性,使得用户在手动删除道路数据时通过更改每条道路记录设置的属性即可办到,而在此条道路恢复通行后,用户还可以将此条道路记录的属性重新修改为显示即可。

所述的道路数据以图幅为单位存储在存储模块中;所述的道路数据在跨越图幅的位置处设有节点,形成每个图幅内的图幅道路段,每个图幅道路段分别对应设有道路段属性;

所述的道路数据修改模块还包括图幅道路段检测子模块和图幅道路修改子模块;

所述的图幅道路段检测子模块当检测到要删除的道路分属两个以上的图幅时,从涉及的图幅中获取相应的图幅道路段;

所述的图幅道路修改子模块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道路记录的修改指令后,根据获得的图幅道路段的道路段属性进行修改。这样的设计针对的是以图幅为单位进行存储的地图数据中的道路属性的修改,对于跨图幅的道路先按图幅为单位查询所有涉及到的图幅道路段,再分别修改每个图幅道路段对应的道路段属性。

所述的修改模块还包括:

展示定位用道路维护记录链表,用于保存道路记录的属性,以供用户通过展示定位用道路维护记录链表,在显示电子地图的道路时,通过选择道路方式查看地图数据中道路记录的属性;

拓扑用道路维护记录链表,用于保存道路记录的属性,以在计算路径时,供导航系统读取该拓扑用道路维护记录链表中的道路记录的属性,以便根据道路的属性确定是否选择采用该道路规划引导路径。这两个链表的设计可以更有系统保存修改的道路记录的属性信息,更便于导航系统内部的展示和处理。

一种上述导航系统所采用的对地图数据进行修改的方法,包括修改过程、显示过程及路径规划过程;其中,所述的修改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A:修改模块仅在检测到接收到了由用户输入的修改信息后,执行步骤B;

B:修改模块根据步骤A中接收到的修改信息,对保存在存储模块中的地图数据进行修改;

所述的显示过程包括导航系统的地图显示模块根据所述的地图数据进行地图的显示的步骤;

所述的路径规划过程包括导航系统的路径搜索模块根据所述的地图数据生成引导路径的步骤。

所述的地图数据包括道路数据,所述的修改模块为针对道路数据进行修改的道路数据修改模块;

所述的步骤A中,道路数据修改模块仅在检测到接收到了由用户输入的针对道路数据的修改信息后,才执行步骤B;

所述的步骤B中,道路数据修改模块根据步骤A中接收到的针对道路数据的修改信息,对保存在存储模块中的道路数据进行修改。由于道路数据的变动对用户的正常使用的影响最大,因此可仅针对道路数据的修改设置道路数据修改模块。

所述的保存在存储模块中的道路数据包括道路记录及与每条道路记录对应的属性,所述的属性包括显示、删除两种状态;

所述的步骤A中,针对道路数据的修改信息包括道路记录及其修改后的属性;

所述的步骤B中,道路数据修改模块根据步骤A中接收到针对道路数据的修改信息,根据修改信息中的道路记录在存储模块中保存的道路数据中查找到对应的道路记录,并将此道路记录的属性设置为与修改信息中的修改后的属性同样的属性;

其中,所述的显示过程中,导航系统的地图显示模块仅在道路数据中读取其属性为显示的道路记录进行显示;

所述的路径规划过程包括导航系统的路径搜索模块仅根据道路数据中其属性为显示的道路记录生成引导路径。通过为每条道路记录设置对应的属性,使得用户在手动删除道路数据时通过更改每条道路记录设置的属性即可办到,而在此条道路恢复通行后,用户还可以将此条道路记录的属性重新修改为显示即可。

所述的修改过程中,在步骤A之前还包括通过提供道路的关键字检索接口或在地图界面上提供道路点选接口,以接收用户输入的要修改的地图数据的步骤。这样的设置给出了较为人性化的输入用户想要删除的道路的接口,使得用户使用起来更为方便。

所述的道路数据以图幅为单位存储在存储模块中;所述的道路数据在跨越图幅的位置处设有节点,形成每个图幅内的图幅道路段,每个图幅道路段分别对应设有道路段属性;

所述的道路数据修改模块还包括图幅道路段检测子模块和图幅道路修改子模块;

其中,所述的步骤B包括以下步骤:

B1:所述的图幅道路段检测子模块根据步骤A中接收到针对道路数据的修改信息中的道路记录,根据存储模块中以图幅为单位存储的道路数据,计算出涉及的图幅,从涉及的图幅中获取相应的图幅道路段;

B2:所述的图幅道路修改子模块根据步骤A中接收到针对道路数据的修改信息中的修改后的属性,依次对步骤B1中获得的所有的图幅道路段的道路段属性进行修改。

本发明由于在导航系统中设置了可以对地图数据进行修改的修改模块,用户能直接对导航系统中保存的地图数据进行修改,使得用户在实际生活中碰到道路等实际状况发生变动时,可以手动在导航系统上针对变化了的地图数据进行局部地图数据的修改,导航系统根据修改后的地图数据进行地图的显示、及引导路径的生成,就不会出现导航系统的地图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统一的情形,方便了用户的使用,更为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导航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航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航系统的图幅系统的形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航系统的图幅系统中的道路形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航系统道路的节点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删除道路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导航系统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

保存有地图数据的存储模块2、地图显示模块11、路径搜索模块13、以及可对存储模块中的地图数据进行修改的修改模块17;所述的地图显示模块11根据地图数据存储模块2中存储的地图数据21,进行地图的显示;所述的路径搜索模块13根据地图数据存储模块2中存储的地图数据21,生成引导路径。这样的设计,在某条道路封闭或其他的诸如兴趣点等地图数据出现变动时,用户可以通过修改模块17手动在导航系统上针对道路或其他兴趣点等地图数据进行局部的修改,导航系统的地图显示模块11根据修改后的地图数据进行地图的显示;导航系统的路径搜索模块13根据修改后的地图数据进行引导路径的生成,再进行引导,就不会出现导航系统的地图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统一的情形,方便了用户的使用,更为实用。

由于道路数据210的变动对用户的正常使用的影响最大,因此本实施例中以地图数据中的道路数据的修改为例。所述的修改模块17包括道路数据修改模块170,所述的道路数据210包括道路记录211及与每条道路记录211对应的属性212,所述的属性212可包括显示、删除两种状态;道路数据修改模块170可针对道路数据210中道路记录211的属性212进行修改;所述的地图显示模块11仅在道路数据210中读取其属性212为显示的道路记录进行显示;所述的路径搜索模块13仅根据道路数据210中其属性212为显示的道路记录生成引导路径。通过为每条道路记录211设置对应的属性212,使得用户在手动修改道路数据210时通过更改每条道路记录211设置的属性212即可办到,而在此条道路恢复通行后,用户还可以将此条道路记录211的属性212重新修改为显示即可。

虽然也可以将道路数据修改模块设置成将查找到的道路记录直接删除,来实现对道路数据进行修改的目的,可是,由于删除的操作在导航系统上是不可逆的,这样的设计对于临时封堵的道路恢复通行后,用户不能直接在导航系统上对道路记录直接恢复,而必须再到地图数据的供应商提供的地图数据的服务器上重新更新下载地图数据,使用起来较上述方案更为麻烦。

本实施例中的地图数据是以图幅为单位存储在存储模块中的,也就是说,所有的地图数据21都以图幅为最小保存单位,分块的保存在导航系统中,如图3所示。以道路AD及道路EH为例,它们在地图数据中分别跨越了不同的图幅,而在道路记录跨越了图幅时,在对这样的道路数据进行存储时,导航系统会预先在道路的位于图幅边缘处的位置插入新的节点M、N,如图4、图5所示,而插入了节点后新形成了每个图幅内的图幅道路段213,图幅道路段AM、MD及EN、NH即可分别保存在各自所在的图幅中。而依据相邻的图幅中都具有的对应的节点记录,且其节点表示一致,则此节点可以作为跨越图幅的运算中的节点配对消除的凭证,AM、MD即可整合成一条道路AD;EN、NH即可整合成一条道路EH。插入节点后,道路AD及道路EH即可在两幅相互独立的图幅中处理。

每个图幅内的图幅道路段213分别对应设有道路段属性214,即AM、MD、EN、NH等图幅道路段213分别对应的设有其道路段属性214。所述的道路数据修改模块170还包括图幅道路段检测子模块171和图幅道路修改子模块172;所述的图幅道路段检测子模块171当检测到要删除的道路分属两个以上的图幅时,从涉及的图幅中获取相应的图幅道路段213;所述的图幅道路修改子模块172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道路记录的修改指令后,对图幅道路段检测子模块171得到的图幅道路段213的道路段属性214进行修改。这样的设计针对的是以图幅为单位进行存储的地图数据中的道路属性的修改,对于跨图幅的道路先按图幅为单位查询所有涉及到的图幅道路段,再分别修改每个图幅道路段对应的道路段属性,即可完成对一条道路的属性的修改。

所述的修改模块还包括:

展示定位用道路维护记录链表,用于保存道路记录的属性,以供用户通过展示定位用道路维护记录链表,在显示电子地图的道路时,通过选择道路方式查看地图数据中道路记录的属性;

拓扑用道路维护记录链表,用于保存道路记录的属性,以在计算路径时,供导航系统读取该拓扑用道路维护记录链表中的道路记录的属性,以便根据道路的属性确定是否选择采用该道路规划引导路径。这两个链表的设计可以更有系统保存修改的道路记录的属性信息,更便于导航系统内部的展示和处理。

当然,对于其他不以图幅为单位进行存储的地图数据来说,不需分别为每个图幅道路段分别设置道路段属性,而直接针对要修改的道路记录进行其属性的修改(直接修改道路记录的属性)或道路记录的修改(如直接删除此条道路记录)即可,一样能够实现本发明的发明目的。

上述导航系统所采用的对地图数据进行修改的方法,涉及修改过程、显示过程及路径规划过程;

所述的修改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A:修改模块仅在检测到接收到了由用户输入的修改信息后,执行步骤B;

B:修改模块根据步骤A中接收到的修改信息,对保存在存储模块中的地图数据进行修改;

所述的显示过程包括导航系统的地图显示模块根据所述的地图数据进行地图的显示的步骤;

所述的路径规划过程包括导航系统的路径搜索模块根据所述的地图数据生成引导路径的步骤。

当然,我们可以仅针对道路数据进行修改,这样,在上述的步骤A中,道路数据修改模块仅在检测到接收到了由用户输入的针对道路数据的修改信息后,才执行步骤B;步骤B中,道路数据修改模块根据步骤A中接收到的针对道路数据的修改信息,对保存在存储模块中的道路数据进行修改;而导航系统的地图显示模块和路径搜索模块即可根据修改后的地图数据进行显示和导航。

其中,在对道路数据设置属性信息(如可包括显示、删除两种状态或其他可区分的两种状态等)来实现对道路数据的修改的步骤如下所述:

所述的步骤A中,道路数据修改模块检测接收的用户输入的针对道路数据的修改信息包括道路记录及其修改后的属性;导航系统可通过提供道路的关键字检索接口或在地图界面上提供道路点选接口,以接收用户输入的想要修改(删除或恢复)的道路、及其修改后的属性;

所述的步骤B中,道路数据修改模块根据步骤A中接收到针对道路数据的修改信息,根据修改信息中的道路记录在存储模块中保存的道路数据中查找到对应的道路记录,并将此道路记录的属性设置为与修改信息中的修改后的属性同样的属性;

其中,所述的显示过程中,导航系统的地图显示模块仅在道路数据中读取其属性为显示的道路记录进行显示;

所述的路径规划过程包括导航系统的路径搜索模块仅根据道路数据中其属性为显示的道路记录生成引导路径。

对于采用图幅系统来保存地图数据的导航系统来说,道路数据修改模块对道路数据进行修改的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

B1:所述的图幅道路段检测子模块根据步骤A中接收到针对道路数据的修改信息中的道路记录,根据存储模块中以图幅为单位存储的道路数据,计算出涉及的图幅,从涉及的图幅中获取相应的图幅道路段;

B2:所述的图幅道路修改子模块根据步骤A中接收到针对道路数据的修改信息中的修改后的属性,依次对步骤B1中获得的所有的图幅道路段的道路段属性进行修改。

下面以一个在地图数据中删除了一条道路的实例来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的实现过程,请参看图6,包括以下步骤:

S00:导航系统根据用户的设置进入地图数据修改模式:

S01:导航系统接收用户设定的需删除的道路:导航系统可提供各种接口,供用户通过关键字检索、直接在电子地图上点选等多种方式设定用户想要删除的道路,如,用户可设定删除图4中所示的横向道路AD;

S02:根据步骤S01中接收到道路,在地图数据中提取此道路记录的两端的节点;即如用户设定删除道路AD,则其两端的节点分别为A点和D点;

S03:根据存储模块中以图幅为单位存储的道路数据,计算出图幅系统中涉及的需要修改的展示定位用的图幅;如用户设定删除的道路为道路AD,则需涉及的图幅系统即为图3中所示的图幅系统,涉及的图幅即为图3所示的图幅系统中的两个图幅;

S04:判断用户设定删除的道路所涉及的图幅及图幅系统是否已经完全处理,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07,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05;

S05:计算得到待处理图幅中涉及到的图幅道路段:如上所述,若用户设定删除道路AD,涉及两个图幅,这两个图幅中涉及到的图幅道路段分别为端点A至节点M之间的图幅道路段和节点M至端点D之间的图幅道路段;

S06:根据步骤S05的处理结果,在保存有道路记录的属性的展示定位用道路维护记录链表中新增“删除”类型记录,以供用户通过展示定位用道路维护记录链表,在显示电子地图的道路时,通过选择道路方式查看地图数据中道路记录的属性,然后返回步骤S04;

S07:计算得出需要涉及的拓扑图幅系统及拓扑图幅:如前所述,若需删除的是道路AD,则涉及的拓扑图幅系统即为如图4所示的图幅系统;拓扑图幅即为图4中道路AD涉及到的两个图幅;

S08:判断所有涉及的拓扑图幅系统、拓扑图幅是否都已经处理,若是,则结束处理流程,完成道路的删除,若否,则执行步骤S09;

S09:获取此拓扑图幅涉及的拓扑图幅道路段,即要删除的道路与拓扑图幅形成的节点和此道路的起点、终点之间的各段道路:如上所述,要被删除的道路AD所涉及的拓扑图幅道路段即为如图5所示的AM和MD两个图幅道路段;将涉及的拓扑图幅道路段的对应的道路段属性设置为“删除”,即将AM和MD两个图幅道路段的道路段属性分别设置为“删除”;

S10:根据步骤S09的处理结果,在保存有道路记录的属性的拓扑用道路维护记录链表中新增“删除”类型的拓扑记录,以在计算路径时,导航系统通过读取该拓扑用道路维护记录链表中的道路记录的属性,并根据道路的属性确定是否选择采用该道路规划引导路径。

而在完成了上述的道路AD的修改后,由于道路AD的属性已被修改为“删除”,导航系统再在进行地图、道路的展示、再进行引导路径的生成并导航的时候,就不会将已标记为“删除”的道路AD纳入计算范围,就不会出现导航系统的地图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统一的情形,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