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10千伏绝缘线路操作杆式旁路作业方法及专用设备

10千伏绝缘线路操作杆式旁路作业方法及专用设备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0千伏绝缘线路操作杆式旁路作业方法及专用设备,该设备包括两组装置,每组操作装置包括一个操作杆及连接于操作杆顶端的安装头上的穿刺线夹,操作杆的远距离操控可通过加长杆来实现,施工时,工作人员在地面上通过操作杆即可将两组穿刺线夹夹持于缺陷设备两侧的绝缘导线上并分别与绝缘导线实现电导通,从而以两组穿刺线夹之间的引流线实现绝缘导线的旁路导通。采用本发明之方法,无需工作人员登高至作业点处近距离安装,大大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强了工作安全性。且不受地形条件限制,不受作业点附近有无线路和设备等问题的影响,因此,该方法适用范围广,具有较强的现实推广意义。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59394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省电力公司滁州供电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910116480.7

  • 申请日2009-04-03

  • 分类号H02G1/02(20060101);

  • 代理机构34101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何梅生;孙文彩

  • 地址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凤凰路510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3:14:2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1-23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2G1/02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21220 申请日:20090403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1-05-18

    授权

    授权

  • 2010-01-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12-0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10千伏绝缘线路操作杆式旁路作业方法,同时也涉及采用该作业方法所使用的专用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配网线路的供电连续性、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当10千伏单回绝缘线路配变高压引线发生并沟线夹(缺陷设备)过热时,需采用旁路作业方法实现线路的引流,因此利用操作杆式旁路作业的带电作业场合越来越多,但以往常规的旁路带电作业方法有以下缺点:

此种线夹最大的缺点是必须由作业人员近距离安装使用,超出人的手臂范围就无法正常使用。因此,在很多场合由于检修人员无法近距离靠近作业点,导致线路被迫进行停电开展有关工作。

1、作业程序繁琐:以往操作杆式旁路作业方法必须利用带电作业车或绝缘平台,方能开展操作杆式旁路作业,该种方法作业工器具多、笨重,且车辆就位或平台搭建程序繁琐。

2、工作效率低:由于以往作业方法工器具多,组装和拆卸时费力耗时,因此工作效率难以提高。。

3、对地形及工作现场要求高:以往作业方法必须是在道路边,便于带电车辆就位作业,并且作业点附近不能有过多的线路或设备,否则作业人员因不能近距离靠近作业点而导致无法开展操作杆式旁路作业。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10千伏绝缘线路操作杆式旁路作业方法,通过使用穿刺线夹和与之配套使用的操作杆,实现对10千伏绝缘线路带电开展远距离旁路作业的目的;本发明同时也提供采用此方法所使用的专用设备。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10千伏绝缘线路操作杆式旁路作业方法,按如下步骤操作:

a、确定需处理的缺陷设备位置;

b、由作业人员将两个穿刺线夹分别连接于两根操作杆顶端的安装头上,再将引流线紧固于两只穿刺线夹之间,以实现两个线夹之间的电导通,根据现场操作高度需要,在操作杆的末端连接若干跟加长杆;

c、将其中一个穿刺线夹通过操作杆及加长杆挂在需引流的缺陷设备下方绝缘导线上,通过旋转加长杆及操作杆将穿刺线夹夹持于绝缘导线上并实现绝缘导线与穿刺线夹之间的电导通;

d、以步骤c之方式再将另一个穿刺线夹挂在需引流的缺陷设备前方绝缘导线上,并实现绝缘导线与穿刺线夹之间的电导通;

e、反方向旋转加长杆及操作杆,退下操作杆,绝缘导线上仅留有跨接在缺陷设备两端的两个穿刺线夹,通过两个穿刺线夹之间的引流线实现绝缘导线的旁路导通。

本发明所述作业方法的专用设备由两组操作装置构成,每组操作装置包括一个操作杆及连接于操作杆顶端的安装头上的穿刺线夹,所述穿刺线夹包括:

一个大致呈“C”形的导电的线夹本体,在线夹本体上弯曲部的下端面固设有上压齿;

一根旋接于线夹本体下弯曲部的螺杆,螺杆的顶端活动连接一滑块,所述滑块上固设有与上牙齿相对的下压齿,在螺杆的下端设有一根与螺杆本体呈“十”字形连接的固定销,所述线夹本体上开设有引流线固定螺孔。

所述操作杆包括:绝缘的操作杆本体,在操作杆本体的上端固连一安装头,所述安装头的顶端轴向开设有可与穿刺线夹上的固定销配合工作的倒“T”形槽口,操作杆本体的下端为“T”形结构。

所述滑块的底部设有可供螺杆插入的盲孔,在滑块下部的侧面设有与所述盲孔相通的螺钉孔,当螺杆顶端插入所述盲孔内时,可采用螺钉将螺杆预紧在滑块内并保持螺杆与滑块之间可相对转动。

所述操作杆本体的下端具有一突出于操作杆本体的异形柱状拔插销装置,该拔插销装置的侧部设置有弹珠;所述操作杆还包括若干根加长杆,每根加长杆的顶端具有可供拔插销装置插入的凹槽,所述凹槽内沿径向设有可供所述弹珠嵌入的弹珠槽。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主要采用穿刺线夹和操作杆进行操作杆式旁路作业,因此,该方法工作程序较为简单、工作效率高。

2、本发明采用的工器具外形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无需工作人员登高至作业点处近距离安装,并且可远距离进行安装,大大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强了工作安全性。

3、本发明由于不受杆型、地形条件限制,不受作业点附近有无线路和设备等问题的影响,因此,该方法适用范围广,具有较强的现实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旁路作业施工状态图;图2为施工完毕后的线路状态图;图3为本发明中穿刺线夹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中操作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A为本发明中加长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穿刺线夹,2为操作杆,21为安装头,22为倒“T”形槽口,3为引流线,4为加长杆,41为凹槽,411为弹珠槽,5为缺陷设备,6为线夹本体,61为上弯曲部,62为下弯曲部,63为引流线固定螺孔,7为上压齿,8为螺杆,81为固定销,9为滑块,10为下压齿,11为操作杆本体,12为螺钉,13为拔插销装置,131为弹珠,14为绝缘导线。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非限定实施例如下所述:

实施例:参见图3、4及4A,采用本发明之10千伏绝缘线路操作杆式旁路作业方法的专用设备,是由两组操作装置构成,每组操作装置包括一个操作杆(2)及连接于操作杆顶端的安装头(21)上的穿刺线夹(1),穿刺线夹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一个大致呈“C”形的导电的线夹本体6,在线夹本体上弯曲部61的下端面固设有上压齿7;一根旋接于线夹本体下弯曲部62的螺杆8,螺杆的顶端活动连接一滑块9,滑块上固设有与上牙齿7相对的下压齿10,螺杆的下端设有一根与螺杆本体呈“十”字形连接的固定销81,在线夹本体上开设有引流线固定螺孔63,用以安装引流线固定螺栓。

滑块9与螺杆8之间的活动连接可这样设置,在滑块9的底部设有可供螺杆8插入的盲孔,在滑块下部的侧面设有与盲孔相通的螺钉孔,当螺杆顶端插入盲孔内时,可采用螺钉12将螺杆预紧在滑块内并保持螺杆与滑块之间可相对转动。

具体设置时,线夹本体6可采用一个具有宽度的“C”形的铜质片材,或采用其他的导电材质制成,上压齿7在线夹本体的宽度方向上至少设置有两排,以确保稳固地夹紧并刺穿绝缘导线14。

在线夹本体6的宽度方向上,滑块9的宽度大于线夹本体6的宽度,在滑块9与线夹本体相接触的一侧开有槽口,该槽口直径稍大于线夹本体6的内侧宽度,保证滑块9上下滑动时槽口沿着线夹本体内侧滑动,并且滑块9不因螺杆8的旋转而旋转。且可有效地抗拒线夹夹持于导线上转动时所产生的扭力。

参见图4及4A,操作杆2包括:绝缘的操作杆本体11,在操作杆本体的上端固连一安装头21,所述安装头的顶端轴向开设有可与穿刺线夹上的固定销81配合工作的倒“T”形槽口22,操作杆本体11的下端为“T”形结构。

操作杆本体下端的纵剖面大致为“T”形结构,具体为:在操作杆的下端具有一突出于操作杆本体的异形柱状拔插销装置13,该拔插销装置的侧部设置有弹珠131;图4A所示,本实施例的操作杆还可包括若干根加长杆4,每根加长杆的顶端具有可供拔插销装置13插入的凹槽41,凹槽内径向设有可供所述弹珠131嵌入的弹珠槽411;每根加长杆底端的结构与操作杆底端的结构相同。

具体设置时,拔插销装置13的截面可为矩形、菱形、三角形或其他异形,当然,为了方便使用棘轮扳手对其进行操作,最好还是设置为正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加长杆顶端的凹槽41应与拔插销装置13相配合,当拔插销装置插入凹槽41内时,弹珠131嵌入凹槽内的弹珠槽411内,可将操作杆本体与加长杆锁紧。因拔插销装置13的截面为除圆形以外的其他异形结构,可确保加长杆与操作杆本体同步转动。

参见图1、2,本发明的施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确定需处理的缺陷设备位置,建议将两只穿刺线夹1各设置在距缺陷设备5两侧约500毫米处,位置太远不便于操作,位置太近则分流效果不佳。

先将穿刺线夹下端的固定销81插入安装头21顶部的倒“T”形槽口22内,并旋转至水平槽口的左侧卡住。再将引流线3紧固于两只穿刺线夹1之间,以实现两个线夹之间的电导通,根据现场操作高度需要,在操作杆2的末端连接若干跟加长杆4;

将其中一个穿刺线夹1通过操作杆2及加长杆4挂在需引流的缺陷设备5下方绝缘导线14上,旋转加长杆4,加长杆带动操作杆并进而使螺杆8推动滑块9上升,上、下压齿咬合,将穿刺线夹夹持于绝缘导线14上并实现绝缘导线与穿刺线夹之间的电导通;

以同样方式再将另一个穿刺线夹1挂在需引流的缺陷设备5前方绝缘导线上,并实现绝缘导线与穿刺线夹之间的电导通,这样即可通过两个穿刺线夹之间的引流线3实现绝缘导线的旁路导通。

最后,反方向旋转加长杆4,带动操作杆2反向旋转,安装头21脱离穿刺线夹下端的固定销81,退下操作杆,绝缘导线上仅留有跨接在缺陷设备5两端的两个穿刺线夹1,至此施工完毕,可在带电状态下远距离地实现绝缘导线的旁路导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