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烫发棒和用于有效地向该烫发棒传递热量的加热装置

烫发棒和用于有效地向该烫发棒传递热量的加热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烫发棒的加热装置,控制该加热装置能够有效地电加热所述烫发棒。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容易维护并具有安全性的加热装置以及具有改进的结构的烫发棒,本发明能够克服感测所述加热装置的温度的问题和所述烫发棒的电加热效率不良的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通过提供具有相对强的耐用性和良好的热导性的烫发棒以及用于以最有效的方式电加热该烫发棒的加热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60036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沈国玄;株式会社沈志;

    申请/专利号CN200780045529.3

  • 发明设计人 沈国玄;

    申请日2007-06-11

  • 分类号A45D4/06;

  • 代理机构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周建秋

  • 地址 韩国大田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3:10:1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2-03-21

    授权

    授权

  • 2010-02-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12-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烫发棒(permanent rod)的加热装置,控制该加热装置能够有效地电加热所述烫发棒。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容易维护并具有安全性的加热装置以及具有改进的结构的烫发棒,本发明可以克服感测加热装置的温度的问题以及所述烫发棒的电加热效率不良的问题。

背景技术

通常,烫发棒使用的传统的加热装置包括提供电热的传统的电加热元件、由该电加热元件加热的加热板以及安装在位于壳体内部的加热板的上部上的加热棒。

烫发棒插入到加热棒内。当烫发棒通过由电加热元件加热的加热棒加热到适于进行烫发操作的温度时,操作者可以使用所述烫发棒进行烫发。

作为烫发棒所使用的传统的加热装置,公开了公开号为No.2000-202763的韩国实用新型(A heating device for a rod for permanent wave(一种用于烫发棒的加热装置))和公开号为No.2005-399148的韩国实用新型(Aheatingdevice used in permanent rod(一种烫发棒使用的加热装置))。

在上述公开的加热装置的结构中,加热部件或用作加热部件的板型加热器连接到加热棒的下端,热量直接或间接地传递给加热棒。在该结构中,优点在于加热棒的加热进行得比较充分,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电加热损失。但是,关键在于加热棒的加热效率而不是加热棒的电加热效率(electrical heatingefficiency),而且没有考虑到控制加热棒的温度。

本发明中,加热装置具有与加热棒一体的温度传感器,从而加倍地加热所述加热棒,并同时通过控制所述加热棒来保持所述加热棒的最佳温度。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向长时间使用的烫发棒所使用的加热装置提供最佳的电力,该电力加热所述加热棒和烫发棒以有效地缩短再次加热所述棒的时间。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通过提供各种形状的加热棒以及改善烫发棒来缩短烫发操作的时间。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种烫发棒和用于以最有效的方式电加热该烫发棒的加热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所述烫发棒既具有相对强的耐用性又具有良好的热导性。

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非常经济,根据本发明的加热棒具有最优长度,以节省用于制造所述加热棒的材料。所述加热棒具有各种形状以提高所述加热棒的电加热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烫发棒和用于有效地电加热所述烫发棒的加热装置能够由加热棒内的温度传感器通过自动智能控制来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的电加热温度。因此,能够克服由感测所述加热装置的温度和电加热棒的不良效率引发的问题。此外,由于能够通过各种形状的加热棒电加热所述加热棒,因此烫发工作的可靠性也可以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将更显而易见,附图中: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加热烫发棒的加热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加热烫发棒的加热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加热棒的一种实施方式;

图4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加热棒的其他实施方式;

图5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烫发棒的透视图;

图6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烫发棒的分解透视图;

图7至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加热棒和烫发棒的其他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               20:绝热板

30:板型加热器         32:保护板

40:电加热板           50:加热棒

60:温度传感器         120:控制面板

130:底板              200:烫发棒

210:电加热管          300:电加热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加热烫发棒的加热装置的特征在于:

壳体,该壳体由周缘框架包围并朝上打开;

绝热板,该绝热板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底部;

板型加热器,该板型加热器安装在所述绝热板的顶侧,以通过供给的电力加热,所述加热器安装在保护板之间;

电加热板,该电加热板由已加热的所述板型加热器直接电加热;

多个加热棒,该多个加热棒安装在所述电加热板上,以直接由所述板型加热器加热,所述加热棒终止的平面与所述电加热板的下侧相同;以及

所述加热棒的外侧形成有多个热传递孔,所述热传递孔内的空气被传递的热量加热,加热的空气从所述热传递孔排放,以对内部插入有所述加热棒的烫发棒的内部进行加热。

本发明中,在至少一个加热棒的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加热棒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并根据所述加热棒的设定温度发出加热所述电加热板和所述加热棒或者停止加热所述电加热板和所述加热棒的信号。

所述加热棒形成为各种长度。所述长度可以自由改变,优选不超出本发明中公开的长度范围。

根据本发明,烫发棒内插入有多个加热棒以被电加热,所述加热棒安装在由已加热的板型加热器的表面来加热的电加热板内,以由该已加热的电加热板加热,其中,在所述烫发棒中沿长度方向一体形成有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的内部中空,电加热叶片沿所述电加热管的外侧延伸。

此外,围绕所述电加热管的中心对称地形成有多个电加热叶片。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同一附图标记用于功能相同的部件或相似的部件。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加热烫发棒的加热装置的透视图,图2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加热烫发棒的加热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加热棒的一种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加热烫发棒的加热装置100包括:由周缘框架12包围并朝上打开的壳体10;安装在壳体10的底部14上的绝热板20;板型加热器30,该板型加热器30安装在绝热板20的顶侧上以通过提供的电力加热,所述加热器安装在保护板32之间;由被加热的板型加热器30直接电加热的电加热板40;以及多个加热棒50,该多个加热棒50安装在电加热板40上以由板型加热器30直接加热,所述加热棒终止的表面与所述电加热板的下侧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加热装置100通过提供和切断电力来操作。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电力通过外部线从控制组件110提供给所述加热装置。所述控制组件110电连接到控制面板120。

控制组件110通过控制控制面板120向板型加热器30提供电力以通过电阻进行加热。

本发明中,板型加热器30可以单独处理。例如,如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示,所述板型加热器可以由电加热线34缠绕并由保护板32保护,所述电加热线34由具有恒定宽度的镍合金电阻器制成,所述保护板32为具有良好的热阻的层片。因为板型加热器30具有良好的热响应和良好的柔软性并能够接近需要加热的主体,所以所述板型加热器适于精确加热。

根据本发明的加热装置100与形成有底板130的控制组件110以恒定的距离间隔开。间隔开的加热装置100相继堆叠在壳体10的内侧。壳体10通过周缘框架12包围并朝上打开。同时,封闭端形成底表面14且为平面。

壳体10的底表面14设置有绝热板20。优选地,该绝热板20与壳体10的底表面14表面接触,从而防止板型加热器30的热量传递到壳体10的外部。

此时,电阻器140安装在壳体10的侧部上,从而保护加热装置100因电流过载或过热而断开连接。

板型加热器30安装在绝热板20的上侧上,以通过加载的电力加热。如上所述,板型加热器30位于保护板32之间。所述保护板保护作为加热元件的电加热线34。

电加热板40安装在板型加热器30的表面上。所述电加热板设置在操作人员能够看到的位置上。

电加热板40直接由板型加热器30加热。所述电加热板可以由板型金属制成并具有恒定的厚度。

电加热板40安装在壳体10的内部,优选安装在周缘框架12的内部。所述周缘框架12限定电加热板40的周缘。

电加热板40设置有多个通孔42。该多个通孔以恒定的距离间隔开并规则地布置。加热棒50安装在通孔42内。

优选地,加热棒50终止在与电加热板40的下表面相同的表面。通过这种终止方式,电加热板40通过其重量按压板型加热器30。因此,加热棒50直接接收由板型加热器30产生的热量。此外,电加热板40和壳体10固结(concretely)连接以实现上述目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根据本发明的加热棒50的表面上形成有多个电加热孔52,该多个电加热孔相互连通。

当电加热所述电加热棒时,所述电加热孔加热所述电加热孔内部中的空气,并将加热的空气排放到所述电加热孔的外部。这时,排放的空气反复循环以加热烫发棒200,该烫发棒200如图5所示并将在下文中进行说明。

通常,电加热管210安装在烫发棒200内,所述电加热管由加热了的加热棒50电加热。

本发明中,加热棒50可以以各种方式实施。

本发明中,温度传感器60插入到安装在电加热板40的上侧内的至少一个加热棒50的内部。温度传感器60的感测范围为120-160℃,并可以根据操作状态设定为其他温度。

本发明中,温度传感器60安装在加热棒50的长度方向的中部。温度传感器60能够最佳地感测加热棒50的加热状态。例如,传统地,安装在加热棒50或电加热板40的下侧的温度传感器60会受到加热所述烫发棒200的加热棒50的温度的影响。因此,传统的温度传感器60敏感地感测到电加热板40的温度,而不是加热棒50的温度。也就是说,因为电加热板40和加热棒50之间存在温度差,所以传统的温度传感器60不能准确地感测加热棒50的温度。

因此,在本发明中,温度传感器60安装在加热棒50的内部,优选安装在加热棒50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当温度传感器60感测所述加热棒的温度且该温度偏离设定值时,可以通过打开或关闭电力以加热或冷却加热棒50来最优地保持烫发棒200的状态。

另外,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加热棒50可以通过改变所述加热棒来实施。图4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加热棒的其他实施方式。如图中所示,加热棒50可以安装为具有用于电加热烫发棒200的最优长度。优选的长度范围是30-40mm。所述长度是经济的长度(economical length)。

本发明还包括烫发棒200。

根据本发明的烫发棒200的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

烫发棒200插入到加热棒50内以被加热。多个加热棒50安装到电加热板40中以从由板型加热器30的表面电加热的已被加热的电加热板40获取热量。

本发明中,用语“长度方向”表示安装加热棒50所沿的垂直方向,“中心”表示垂直中心轴线,如果是圆形则表示中心点。

根据本发明的烫发棒200与中空的电加热管210一体地形成。

电加热管210可以是传统的铝管,或由其它高热导率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

与传统的电加热管不同的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加热管210与电加热叶片212一体地形成。优选地,电加热叶片212在长度方向上沿电加热管210的外表面延伸。

电加热叶片212插入到烫发棒200的内部以与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所述烫发棒形成一体。

通过这种结构,由电加热管210加热的温度无损失地传递给烫发棒200的主体,并能够在使用时保持恒定的温度。

优选地,多个电加热叶片212以电加热管210的同心圆的中心对称地布置。

通过这种结构,电加热叶片212既能够进行电加热也起到保温作用。此外,所述主体通过电加热叶片212加固。

另外,上述加热装置100和烫发棒200可以为烫发设备提供快捷性、良好的保温效率和经济效率。

本发明中,可以进行各种改变。例如,如果需要,如图7所示,加热棒50可具有倾斜的外表面和呈平面的上端。内部插入有加热棒50的烫发棒200的内侧倾斜并具有与所述加热棒相适应的形状。

如图所示,加热棒50和内部插入有该加热棒的烫发棒200通过该倾斜的表面相互连接并通过所述倾斜的表面进行电加热。

所述倾斜的表面与所述烫发棒直接接触以使电加热的效率最大化,并快速进行电加热。此外,加热棒50的长度相对缩短,节省了制造所述加热棒所使用的材料,从而实现了经济效率。另外,如图8和图9所示,单独的电加热按钮300可以安装在烫发棒200的下端并插入到锥型加热棒50内,以有效地对烫发棒200进行电加热。如图所示,电加热按钮300具有安装在烫发棒200的下端外侧和下端内侧之间的固定框310和直接由加热棒50加热的倾斜框320。

倾斜框320的中心被穿过并具有恒定的弹性。该弹性起到使所述倾斜框紧密接触加热棒50的倾斜表面和固定加热棒50的作用。也就是,加热棒50与倾斜框320之间的紧密接触实现了快速电加热的情况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改变和修改都可以包括在附带的权利要求中。

虽然本发明通过目前看来最实用且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不仅限于公开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本发明涵盖包括在附带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改变和等同布置。

如上述详细说明,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烫发棒和用于有效地电加热所述烫发棒的加热装置,加热棒中的温度传感器通过自动智能控制能够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的电加热温度。因此,能够克服由感测所述加热装置的温度和电加热棒的不良效率引发的问题。此外,在能够通过各种形状的加热棒电加热所述加热棒,烫发工作的可靠性也可以显著提高。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