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300KA铝电解槽配套的中粒级炭阳极

300KA铝电解槽配套的中粒级炭阳极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炭阳极加工方法,具体为一种300KA铝电解槽配套的中粒级炭阳极。解决现有制造铝电解槽配套炭阳极技术中存在的气反应性偏低,小颗粒配方生产的炭阳极空气渗透率高,原铝单位阳极消耗高等问题。制备方法为原料的破碎、筛分、配料、混捏、成型、焙烧,其特征是原料为筛分后的煅后焦59~84%,残极碎0~25%;煤沥青14-18%,配方中各级原料的粒度范围为8-0mm,各粒级原料纯度要求50~100%,混捏温度135-185℃,成型温度120-160℃,焙烧温度1050-1300℃。可降低阳极消耗10kg/y-Al,从而可降低原铝生产成本。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9-1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25C3/12 授权公告日:20110720 终止日期:20140724 申请日:20090724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07-20

    授权

    授权

  • 2010-02-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12-1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炭阳极加工方法,具体为一种300KA铝电解槽配套的中粒级炭阳极。

背景技术

随着电解槽向大容量,自动化方向的发展,300KA铝电解槽逐步成为国内电解铝企业更新换代的首选槽型,但与之配套的炭阳极除了外形尺寸有一定变化外,生产配方依然沿用传统的大颗粒配方(15-0mm或12-0mm或10-0mm)或小颗粒配方(6-0mm或4-0mm)。由大颗粒配方生产的炭阳极体积密度,二氧化碳反应性和空气反应性偏低,小颗粒配方生产的炭阳极空气渗透率高,原铝单位阳极消耗高。所以在炭阳极的配方的选择方面,偏重于引进而不注重自主开发,阳极配方的制造工艺描述不全面,也不能满足300KA铝电解槽对阳极质量的需求。因此,开发一种适用于300KA铝电解槽的能够降低原铝生产成本,达到节能降耗的配套炭阳极就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制造铝电解槽配套炭阳极技术中存在的气反应性偏低,小颗粒配方生产的炭阳极空气渗透率高,原铝单位阳极消耗高等问题而提供了一种300KA铝电解槽配套的中粒级炭阳极。

本发明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300KA铝电解槽配套的中粒级炭阳极,其制备方法为,原料的破碎、筛分、配料、混捏、成型、焙烧,特征是原料组成、粒度组成和纯度要求三个要点;原料为筛分后的煅后焦59~84%,残极碎0~25%;煤沥青14-18%,配方中各级原料的粒度范围为8-0mm,也可以不使用残极碎原料,煅后焦82~86%,煤沥青14-18%,

配方比例为:8mm2-4%、8-4mm13-22%、2-4mm11-18%、-0.15mm33-40%、-0.075mm23-27%,各粒级原料纯度要求50~100%,

混捏温度135-185℃,成型温度120-160℃,焙烧温度1050-1300℃。

按照本发明所记载方案生产的炭阳极,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较低的氧化活性、低空气渗透率和高体积密度等特点,能够满足300KA铝电解槽强化电流、提质降耗的需求,可降低阳极消耗10kg/t-Al,从而可降低原铝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300KA铝电解槽配套的中粒级炭阳极,其制备方法为,原料的破碎、筛分、配料、混捏、成型、焙烧,

a、原料组成如下

煅后焦(8~0)mm 84%,残极碎(8~0)mm 0%,煤沥青16%(质量比)

所谓残极碎是粉碎后的旧炭阳极。煤沥青是指中温煤沥青或高温煤沥青或改质煤沥青。

b、粒度组成

  粒度mm  +8  -8+4  -4+2  -0.15  -0.074  占干料%  <3  15±2  13±2  35±2  25±2

c、各粒级原料纯度要求(50~100)%。

混捏温度135℃,成型温度160℃,焙烧温度1050℃。

实施例2

a、原料组成如下

煅后焦(8~0)mm 79%,残极碎(8~0)mm 5%,煤沥青16%(质量比)

b、粒度组成

  粒度mm  +8  -8+4  -4+2  -0.15  -0.074  占干料%  <3  21±2  16±2  36±2  24±2

c、各粒级原料纯度要求(50~100)%。

混捏温度185℃,成型温度120℃,焙烧温度1300℃。

实施例3

a、原料组成如下

煅后焦(8~0)mm 76%,残极碎(8~0)mm 10%,煤沥青14%

b、粒度组成

  粒度mm  +8  -8+4  -4+2  -0.15  -0.074  占干料%  <3  15±2  16±2  36±2  24±2

c、各粒级原料纯度要求(50~100)%。

混捏温度145℃,成型温度130℃,焙烧温度1100℃。

实施例4

a、原料组成如下

煅后焦(8~0)mm 67%,残极碎(8~0)mm 15%,煤沥青18%

b、粒度组成

  粒度mm  +8  -8+3  -3+1  -0.15  -0.074  占干料%  <3  28±2  15±2  36±2  24±2

c、各粒级原料纯度要求(50~100)%。

混捏温度155℃,成型温度140℃,焙烧温度1150℃。

实施例5

a、原料组成如下

煅后焦(8~0)mm 59%,残极碎(8~0)mm 25%,煤沥青16%

b、粒度组成

  粒度mm  +8  -8+3  -3+1  -0.15  -0.074  占干料%  <3  19±2  12±2  36±2  24±2

c、各粒级原料纯度要求(50~100)%。

混捏温度165℃,成型温度145℃,焙烧温度1200℃。

实施例6

a、原料组成如下

煅后焦(8~0)mm 64%,残极碎(8~0)mm 20%,煤沥青16%

b、粒度组成

  粒度mm  +8  -8+3  -3+1  -0.15  -0.074  占干料%  <3  19±2  10±2  35±2  25±2

c、各粒级原料纯度要求(50~100)%。

混捏温度175℃,成型温度150℃,焙烧温度1250℃。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