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一种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药物,由细辛、制川乌、淡全蝎、制天南星、金钱白花蛇制成。本发明药具有祛风散寒、息风通络功能,主治感受风寒、痹阻面部经络之口僻(面瘫,口眼歪斜)。本发明药无需内服,用漱口方法治疗10天为一疗程,临床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80例,见效快,有效率高,达98.8%,不留后遗症。对比研究表明,本发明药的漱口疗法优于针刺治疗。本发明药系外用制剂,安全度高,可用于现代医学中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56447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王尚金;郑虎占;王竹香;

    申请/专利号CN200910147643.8

  • 发明设计人 王尚金;郑虎占;王竹香;

    申请日2009-06-11

  • 分类号A61K36/8884;A61P25/02;C12G3/04;A61K31/045;A61K35/58;A61K35/64;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471003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长江东路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2:53:0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8-0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8884 授权公告日:20111123 终止日期:20140611 申请日:2009061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11-23

    授权

    授权

  • 2009-12-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10-2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中医学、中药学领域的技术发明,它涉及一种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而言,是涉及一种治疗风寒入中面部经络,致络脉痹阻之口僻,即现代医学中的面神经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Bell麻痹)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

(一)面神经麻痹的基本概念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神经瘫痪(简称面瘫)、面神经麻痹,属于中医学中的“口僻”病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好发年龄为20~40岁。发病急骤,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性的口眼歪斜。目前已有的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虽可达到缓解症状、体征之目的,但有些病人康复不完全,笑、唱时仍出现不同程度的口眼歪斜现象,也可出现后遗症,如面肌痉挛,即原先瘫痪的面肌发生不自主的抽动,于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时更为明显等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

面神经麻痹临床可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种,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是由脑血栓形成等中枢神经病变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由面神经炎症引起的。面神经炎系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其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明了。一部分患者在受凉或头面部受冷风吹拂后发病。面神经呈水肿状态,髓鞘或轴突有不同程度的变性,以在茎乳孔和鼓窦部位的神经为最显著,在一部分病人,乳突和面神经管的骨细胞也有变性。也有一些患者,发病与急性鼻咽部感染(病毒感染)、椎关节错位等有关。所以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既多又复杂。

(二)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主要表现可分为四个症状群。一是瘫侧轻度疼痛。有的患者在起病前有瘫侧耳内、乳突区或面部的轻度疼痛。二是瘫侧面部表情肌瘫痪。表现为前额皱纹消失,眉毛下垂,睑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面部被牵向健侧。面部运动时,因健侧面肌的收缩牵引,使症状更为明显。病人不能皱额、蹙眉、闭目、露齿、鼓气和噘嘴。瘫侧眼球转向上外方,露出角膜下的白色巩膜。鼓气和吹口哨时,一侧口角漏风,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瘫侧的齿颊间隙内,口水自该侧淌出。泪点随下睑而外翻,使泪液不能正常吸收而致外溢。三是瘫侧感觉异常。有些患者瘫侧舌前三分之二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或唾液分泌减少。四是后遗症。多数病人在发病后2个月内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个别可迟达1年方可痊愈。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则遗留后遗症,其表现有三,第一,面肌痉挛。这是一种无痛性、有规律的阵挛性面部肌肉抽动,痉挛可因说话、吃饭、精神紧张、疲劳而加重,每次痉挛持续数秒钟至数分钟。第二,面肌联合运动。患者出现张口、示齿、鼓腮、吮吸时,眼睛同时跟着变小、甚则闭合;相反闭眼时,口角也牵拉闭合,从而表现为笑、唱时再现口眼歪斜现象。第三,鳄鱼泪症候群。此现象多出现在面瘫后数周或数月,患者吃食物时,瘫侧眼泪流下,甚至只是看到或想到可口食物时,也会泪水汪汪。面神经麻痹又称“毁容病”,给患者带来的身心痛苦已经远远超出了疾病本身。

(三)面神经麻痹的治疗现状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可以分为以下10多种方法。(1)针刺治疗。多针刺地仓、内地仓、承浆、四白、迎香、瞳子髎、颊车等穴位。(2)中药内服。多以牵正散为主,息风止痉、祛风通络。(3)中药外用。如肉桂研末、酒调外敷瘫侧口角、鳝鱼血直接外敷瘫侧口角、巴豆外用于劳宫穴等。(4)枕骨矫正。通过枕骨复位,矫正枕骨的关节紊乱,改善面部血液循环,改善面部神经营养,用于慢性期。(5)激素疗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炎,消除面部神经炎性水肿。(6)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常用加兰他敏,用于慢性期。(7)抗病毒治疗。用病毒唑、阿昔洛韦等抑制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等。(8)维生素B族治疗。营养面部神经。(9)按摩治疗。促进面部血液循环,用于康复期。(10)理疗。红外线局部照射或透热疗效,艾灸温热刺激等。(11)手术治疗。在神经功能已经不可能恢复的病人,个别可考虑面副神经或面膈神经吻合术,可使面肌运动一定程度的恢复。

综合分析目前的上述疗法,虽然有一定的临床治愈率,但其存在的以下问题。第一,疗程较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需要药物尽快直接消除局部神经炎症,兴奋麻痹之神经,而口服中药、西药,经过肝脏代谢,作用于面部神经的活性成分将有所减少,因而疗程相对较长。第二,完全治愈率低。目前用中医或者西医治疗,完全治愈率大约在60%左右,使得相当一部分患者留有后遗症,如笑、唱时出现口眼歪斜。第三,治法痛苦。针刺治疗可以直接兴奋面部瘫侧的神经,但针刺疼痛,部分患者颇以为苦,故非最佳疗法。鳝鱼血外用也使患者感到面部肌肉紧张疼痛,甚至面部皮肤溃破。第四,用药安全性低。服用激素治疗,对于胃溃疡患者言,易于诱发胃穿孔,安全程度低。第五,重视单侧治疗,忽视两侧同治。这是最主要的问题。中医认为,该病是两侧皆病,治疗需要同时治疗,而现今的中西医疗法俱是单侧治疗,由于只治一侧,忽视另一侧,故痊愈所需时间相对较长,且一部分人因另一侧得不到及时、合理治疗而往往遗留后遗症。因此,如何依据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实践,深入研究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病机以及病证特点,研制、发明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高效速效、使用方法简便、价格低廉的中药制剂实属必要。

(四)中医对面神经麻痹的认识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相当于中医学的喎僻、口僻等病,早在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经典著作《内经》中就有记载。《内经》认为,该病发生是两侧兼病的。《灵枢·经筋第十三》:“足阳明之筋,......上颈,上挟口,合于頁,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网,阳明为目下网。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其病足中指、胫转筋,脚跳坚,伏兔转筋,髀前肿,膭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该段经文提示,中风喎僻不遂是阳明经之筋病,发病之前,先有足中指、胫、大腿、腹部转筋等前兆,然后出现面部筋脉拘挛,之后出现“卒口僻”(口眼歪斜)。其病机为一侧颊筋寒而筋脉拘急,另一侧颊筋热则筋弛纵缓,筋拘急的一侧牵引弛缓的一侧,遂表现为口僻(口眼歪斜)。可见,中医认为,该病是两侧同病的,这与现代医学之认识有别。

关于治疗,《灵枢·经筋第十三》记载了两侧同时治疗的方法,三次可愈。其谓:“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以桑钩钩之,即以生桑灰置之坎中,高下以坐等,以膏熨急颊,且饮美酒,啖美炙肉,不饮酒者,自强也。为之三拊而已”。该方系著名的《内经》十三方之一,用马颈下的脂膏,外涂面部拘急的一侧(现今认为的健侧),甘润以缓其急;用白酒与肉桂调和,外敷面部弛缓的一侧(现今认为的患侧),辛热以收其缓;两侧兼治,三拊即愈。此法诚善,惜马膏难筹,但明示我们治疗口僻是需要两侧兼治的。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第五十卷·兽部》进一步强调了《内经》治法之良,并阐明其愈病之理。谓:“《灵枢》无注本,世多不知此方之妙。窃谓口颊喎僻,乃风中血脉也。手足阳明之筋络于目。寒则筋急而僻,热则筋缓而纵。故左中寒而逼热于右,右中寒而逼热于左,寒者急而热者缓也。急者皮肤顽痹,荣卫凝滞。治法急者缓之,缓者急之。故用马膏之甘平柔缓,以摩其急,以润其痹,以通其血脉。用桂酒之辛热急束,以涂其缓,以和其荣卫,以通其经络”。李时珍阐释,两侧同病,一侧寒而一侧热,而一侧寒是主要的,另一侧热是因为寒邪逼热所致。我们从《内经》用“桂”一药来看,“桂”不仅可以散寒,又能祛风、息风(木得桂而枯,木在脏与肝相应、在六气与风相应,所谓木得桂而枯者,是说“桂”能使树木干枯,既然能使树木干枯,就可以使内风息、外风除,故桂枝汤以桂为主而祛风解表)。由此可知,该病的主要病机为风寒客于面部经络,治宜祛风散寒、息风通络为主始为恰切。

面神经麻痹既然是两侧同病,那么两侧同时治疗方为合理,方可取得理想的疗效。本发明基于上述古人认识,师心古人思路,结合发明者的临床实践,采用发明人的经验,发明面瘫的漱口药物及疗法,是两侧同治,故不独治疗方法是创新,且甚合发病之理。

(五)本发明药物的特点

总结本发明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效”、“三少”、“三方便”,兹简述如下。

三效即速效、高效、长效。所谓速效,是说本发明药物只需在口内含漱10分钟,药力即可从口腔粘膜吸收,直达面部神经而凑效,此用药方法,因药物不再通过消化道吸收、不再经过肝代谢,见效快。所谓高效,根据大样本量的临床观察,治愈率在86.9%以上,有效率在98.8%以上,显著高于其他疗法。所谓长效,本发明药物,治愈后的患者,对61例随访3年,58例没有后遗症,面部表情肌肉活动一如常态,没有一例复发。

三少即用药量少、治疗费用少、副作用少。患者每天用本发明药物只需生药12.8g左右,由于药物用量小,药费相应亦少。本发明药物,经漱口之后吐出,不需内服,因此不会对机体产生毒副作用。

三方便即使用方便、携带方便、贮存方便。患者使用本发明药物,直接漱口即可,无需煎煮、加热等。由于每日使用剂量小,治疗疗程短,故全疗程用药剂量较少,故携带方便。同时,本发明药物系以酒为溶媒,具有防腐作用,故耐储存,配置后保质期为2-3年。

三、发明内容

(一)本发明药物的处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药物,所述药物由以下原料药制成:

细辛2.0-80.0重量份            制川乌2.0-80.0重量份

淡全蝎1.0-40.0重量份          制天南星1.0-40.0重量份

金钱白花蛇1.0-40.0重量份      黄酒820.0-993.0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药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细辛          40重量份        制川乌      40重量份

淡全蝎        20重量份        制天南星    20重量份

金钱白花蛇    20重量份        黄酒        860重量份

(二)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

1制备方法一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发明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药物的剂型中间产品。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金钱白花蛇放入45-56度白酒中,浸泡至浸透蛇肉,药与酒的比例为1/3(g/mL),然后取出金钱白花蛇,放新瓦上用60℃微火焙干至含水量10%-13%,粉碎,过120目筛;

(2)将全蝎放进洁净水中浸泡、冲洗,以去净盐味为度,然后置新瓦片上用60℃微火焙干至含水量10%-13%,粉碎,过120目筛;

(3)细辛、制川乌、制天南星分别于100℃下烘干至含水量7%-10%,粉碎,过120目筛;

(4)将步骤(1)、(2)和(3)制得的药粉与乙醇含量为10%-12%的黄酒混合,加入药剂学上可接受的辅料,采用常规制备方法制成各种常规剂型。

2制备方法二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发明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药物的剂型为酒剂、酊剂、丸剂、片剂、颗粒剂或胶囊剂。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金钱白花蛇放入45-56度白酒中,浸泡至浸透蛇肉,药与酒的比例为1/3(g/mL),然后取出金钱白花蛇,放新瓦上用60℃微火焙干至含水量10%-13%,粉碎,过200目筛;

(2)将全蝎放进洁净水中浸泡、冲洗,以去净盐味为度,然后置新瓦片上用60℃微火焙干至含水量10%-13%,粉碎,过200目筛;

(3)细辛、制川乌、制天南星分别于100℃下烘干至含水量7%-10%,粉碎,过200目筛;

(4)将步骤(1)、(2)和(3)制得的药粉与乙醇含量为10%-12%的黄酒混合,加入药剂学上可接受的辅料,采用常规制备方法制成各种常规剂型;

(5)将以上成分混合,制成酒剂、酊剂、丸剂、片剂、颗粒剂或胶囊剂。

3制备方法三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发明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药物是酒剂。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金钱白花蛇放入45-56度白酒中,浸泡至浸透蛇肉,药与酒的比例为1/3(g/mL),然后取出金钱白花蛇,放新瓦上用60℃微火焙干至含水量10%-13%,粉碎,过200目筛;

(2)将全蝎放进洁净水中浸泡、冲洗,以去净盐味为度,然后置新瓦片上用60℃微火焙干至含水量10%-13%,粉碎,过200目筛;

(3)细辛、制川乌、制天南星分别于100℃下烘干至含水量7%-10%,粉碎,过200目筛;

(4)将步骤(1)、(2)和(3)制得的药粉与乙醇含量为10%-12%的黄酒混合,加入药剂学上可接受的辅料,采用常规制备方法制成各种常规剂型;

(5)将上述制川乌、细辛、制天南星、金钱白花蛇各粉末混匀,加入黄酒中,密封,10-30℃下浸泡15天后,静置10天,过滤,装瓶即成。成品为深棕色澄清液体,味辛、麻、苦,久贮后略有沉淀和混浊。

本发明药物是发明者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观察而得到的,该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者采用现代科技,提取原料中药的有效成分,并制成酒剂,便于使用、携带与贮存,质量稳定、可控。临床观察证明,本发明药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有效率98.8%,见效快,疗效强度优于单纯针刺治疗。药理实验初步证明,本发明药物能显著抗炎作用,降低佐剂性关节炎的炎症程度,作用显著(P<0.01),且显著优于“牵正散”汤剂。本发明给药方式的急性毒性实验未见毒副反应。本发明药物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安全、高效、速效的新中药。

(三)本发明药物的组方研究

本发明处方按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风寒中络的病机,选择细辛、制川乌、全蝎、制天南星、金钱白花蛇、黄酒等6味药组成。面神经麻痹往往是在受凉或着风之后出现的,故系风寒中络所致。络小而经大,络细而经粗,故选药需以温热之品以驱风寒,以通络之品而直达病所,而后可以愈病。组方中的细辛,形细而味辛性温,形细则善入络,古谓其无细不通,可入络脉之中以逐风寒,散络中之风寒。《本草求真·卷三》:“细辛味辛而厚,气温而烈,......此辛以除寒,温以燥湿,则阴得解而不凝矣”,本发明用该药,漱口可以驱散一侧之寒邪,寒邪散则不牵引对侧筋脉,口喎可愈。《神农本草经·卷一》谓细辛主“死肌”,面肌瘫痪古称“死肌”。发明者据此,临床诊治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之口眼喎斜,每以此药为主,多获良效,故本方用以为君药。

制川乌味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味辛性大热,质地轻飘。辛可祛风,热可逐寒,轻飘可以上行头面,从而逐头面部的风寒之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中的头风摩散即以附子(乌头的同类药)为主,外用以祛风治头痛,可知该药长于治头面部疾患,《神农本草经·下经》谓乌头“主中内、恶风洗洗”,内即经络之内、脏腑之内,言乌头可以除去风寒之邪中于经络之内引起的恶风等病证。又,虫类搜风,全蝎乃治风圣品,故用此以搜逐风邪。《本草求真·卷三》:“外风内客,无不用之,......用牵正散以治口眼歪斜,用全蝎同白附、僵蚕,为末,酒服甚效”,提示全蝎为古人治疗口眼喎斜之要药。制川乌能助细辛散寒,淡全蝎可助细辛逐风,二药并作臣药。

制天南星辛温,功能燥湿化痰、息风止痉、解毒散结。《本草纲目·第十七卷·草部》:天南星“性紧而毒,故能攻积拔肿而治口歪舌糜”,“口眼歪斜,天南星,生,研末,自然生姜汁调之,左贴右,右贴左”。可见天南星自古就是治疗口眼喎斜的要药。风寒之邪阻滞经络,津行不畅,可以留结为痰,故本发明药用制天南星息风化痰止痉,以为佐药。

白花蛇辛甘温,功能祛风通络、息风定惊。《本草求真·卷三》:“不知蛇善数蜕,如风之善行数变,此蛇性窜尤急,又食石楠藤,其藤辛苦治风,故能内走脏腑,外彻皮肤,透骨搜风”。本发明利用同气相求之理,以金钱白花蛇善行之风性而能入于风邪所在之处,驱除风邪,可引诸药达于病所。黄酒能够畅血脉、行药性、助药势,两者共为使药。

全方合施,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息风止痉,漱口而直接达于病所,使风寒之邪无遁藏之处,邪去则病安,不独疗效确切,且药物不需内服,甚为安全,从而发挥良好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之作用。

(四)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研究

1一般资料260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0例,对照组80例,其中20-40岁203例,占78%。治疗组男性100例,女性80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56岁,平均28±6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6个月,平均4.1±1.1天;发生在左侧的97例,发生在右侧的83例。对照组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60岁,平均28±5岁;病程最短1.8天,最长5个月,平均4.0±1.0天。发生在左侧的43例,发生在右侧的37例。两组年龄、病程、病情程度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病例选择(1)发病前兆。有的患者在起病前有瘫侧耳内、乳突区或面部的轻度疼痛。(2)临床症状。表现为前额皱纹消失,眉毛下垂,睑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面部被牵向健侧。病人不能皱额、蹙眉、闭目、露齿、鼓气和噘嘴。瘫痪侧眼球转向上外方,露出角膜下的白色巩膜。鼓气和吹口哨时,一侧口角漏风,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口水自该侧淌出。泪点随下睑而外翻,使泪液不能正常吸收而致外溢。凡具备(2)或兼(1)者即可确定观察病例。

3治疗方法

(1)治疗组:入选病例使用本发明药物,每次40mL,早晚各1次10天为1疗程。用药期间停用其他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药物及方法。忌内服本发明药物。

(2)对照组:入选病例用针刺治疗。选穴阳白透鱼腰、攒竹透瞳子髎、迎香透四白、地仓透颊车、牵正透下关、水沟透地仓、承浆透地仓。乳突区疼痛加翳风、凤池,眼裂不能闭合加申脉。操作:急性期取健侧穴位,静止期取患侧穴位。针刺后以G6805-2电针治疗仪通电,选用断续波,频率15-20次/分钟,强度以面部刚出现跳动为度,每次通电30分钟,每天治疗1次,10天为1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药物及方法。

4治疗结果

(1)疗效标准:①临床治愈:面容正常,面部肌肉运动如轻闭眼、单闭眼、皱额、蹙眉、动鼻翼、示齿、鼓气、口呈一字型、吹口哨动作敏捷自如,笑、唱时面部表情如常人,面部瘫侧肌力恢复为VI-V级以上者。②显效:静止时面容正常,面部肌肉运动皱额、蹙眉、动鼻翼、示齿、鼓气、口呈一字型、吹口哨等动作基本自如,但笑、唱时可见口角下垂,闭眼动作患者不如健侧敏捷,瘫侧面部肌力恢复为III级左右。③无效:治疗3个疗程以上,口眼歪斜无明显好转,闭眼时瘫侧眼睑有裂距或者下眼睑下垂外翻,鼓腮漏气,不能皱额蹙眉,笑、唱时瘫侧面部表情呆滞,瘫侧肌力为0-I级。(1)、(2)计入总有效率。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

(2)治疗结果

①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所有病例治疗3个疗程后行疗效判定。治疗组见效快,对照组见效慢。治疗组痊愈率86.9%,对照组痊愈率6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详见表1。

表1两组疗效判定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P<0.05;**与对照组比,P<0.01。

②两组治疗后3年随访,治疗组随访61例,病情稳定者58例,占95.1%;对照组随访25例,病情稳定者16例,占64.0%。两组患者比较,治疗组远期疗效高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五)本发明药物的皮肤毒性试验研究

(1)实验动物:wistar小鼠36只,雌雄各半,体重180-250g。普通级豚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量250-320g。均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提供,动物批号:swxh(京)2007-0006-0000530。实验室温度(24±1)℃,相对湿度60%。

(2)临床使用药量:本发明药物成人1日用量为80mL(含生药12.8g),按人的平均体重60kg计算,成人每公斤体重每日用量1.33mL(含生药0.21g)。

(2)实验方法与结果:皮肤急性毒性试验,取SPF级Wistar大鼠36只,按体重随机分为12组,给药前24h用剪刀将大鼠背部脊柱两侧的毛剪掉,剪毛范围相当于体表面积的10%左右。第一组为本发明药物低剂量组,将3.0mL本发明药物均匀地涂搽于大鼠背部脱毛区,单独放置一个没有垫料的鼠笼中,干燥后再涂搽一次,共涂二次。持续24h后,用温水去除残留的本发明药物。第二组为本发明药物高剂量组,给予本发明药物3.0mL,干燥后再涂搽一次,共涂搽四次。持续24h后,用温水去除残留的本发明药物第三组为对照组,给予自来水3.0mL,方法同前。连续7d观察大鼠的行为活动、皮毛光泽、饮食、眼和黏膜、呼吸、体重、死亡情况,结果未发现任何毒性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观察14d,无大鼠死亡,未出现任何急性毒性反应。

皮肤刺激试验,取豚鼠3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每组给药前24h用剪刀将豚鼠背部脊柱两侧毛剪掉,剪毛面积每侧约50cm2。每组豚鼠左侧背部均涂搽本发明药物3.0mL,右侧背部均涂搽自来水3.0mL,干燥后再涂搽一次,24h后用温水洗净药物。分别观察涂抹部位1h、24h、48h、72h皮肤刺激反应,根据“中药新药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有关内容,进行皮肤刺激反应评分及强度评价。结果豚鼠给药1h、24h、48h、72h分值均为最后一次用药后的1h内有皮肤轻度充血反应,但无红斑出现,反应级别为“0”级,2h后皮肤色泽恢复正常。表明本发明药物对豚鼠完整皮肤无刺激性。

2.3皮肤过敏试验

取豚鼠3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本发明药物组3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给药前24h用剪刀将豚鼠背部脊柱两侧毛剪掉,剪毛面积每侧约3cm×3cm,本发明药物组每只豚鼠左侧脱毛区涂搽本发明药物1mL,第7d和第14d以同法分别给药1次,空白对照组涂搽自来水1mL,阳性对照组涂敷0.1%2,4-二硝基氯苯0.2mL,方法同本发明药物组。于末次给药后1d,各组每只豚鼠在右侧脱毛区涂敷相应本发明药物1mL,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分别给予对照品自来水、0.1%2,4-二硝基氯苯0.2mL,方法同给药组。即刻观察,然后分别于1h、24h、48h、72h再次观察皮肤过敏反应情况,根据“中药新药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有关内容,进行过敏反应评分、致敏强度评价。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组、本发明药物组均未引起豚鼠皮肤出现红斑、水肿等过敏反应,致敏率均为0。阳性对照组豚鼠皮肤出现红斑、水肿等过敏反应,致敏率为100%。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外搽对大鼠完整皮肤未引起急性毒性反应,对豚鼠皮肤也无刺激性和过敏性。

四、具体实施方式

(一)实施例1

1投料细辛40g、制川乌40g、淡全蝎20g、制天南星20g、金钱白花蛇20g,黄酒860g,共计1000g。

2制备

(1)将金钱白花蛇放入45-56度白酒中,浸泡至浸透蛇肉,药与酒的比例为1/3(g/mL),然后取出金钱白花蛇,放新瓦上用60℃微火焙干至含水量10%-13%,粉碎,过120目筛;

(2)将全蝎放进洁净水中浸泡、冲洗,以去净盐味为度,然后置新瓦片上用60℃微火焙干至含水量10%-13%,粉碎,过120目筛;

(3)细辛、制川乌、制天南星分别于100℃下烘干至含水量7%-10%,粉碎,过120目筛;

(4)黄酒,用乙醇含量为10%-12%的黄酒;

(5)将(1)、(2)、(3)加入(4)中,10-30℃环境下浸泡15天,静置10天,过滤,装瓶即得。每mL含生药0.16g。成品为深棕色澄清液体,味辛、麻、苦,久贮略有沉淀和混浊。

每次含漱40mL,每日2次,每次含漱10分钟后吐出,10天一个疗程。忌内服。

(二)实施例2

1投料细辛40g、制川乌20g、淡全蝎40g、制天南星20g、金钱白花蛇20g,黄酒860g,共计1000g。

2制备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

(三)实施例3

1投料细辛40g、制川乌20g、淡全蝎20g、制天南星40g、金钱白花蛇20g,黄酒860g,共计1000g。

2制备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

(四)实施例4

1投料细辛40g、制川乌20g、淡全蝎20g、制天南星20g、金钱白花蛇40g,黄酒860g,共计1000g。

2制备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

(五)实施例5

1投料细辛20g、制川乌40g、淡全蝎40g、制天南星20g、金钱白花蛇20g,黄酒860g,共计1000g。

2制备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

(六)实施例6

1投料细辛20g、制川乌40g、淡全蝎20g、制天南星40g、金钱白花蛇20g,黄酒860g,共计1000g。

2制备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

(七)实施例7

1投料细辛20g、制川乌40g、淡全蝎20g、制天南星20g、金钱白花蛇40g,黄酒860g,共计1000g。

2制备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

(八)实施例8

1投料细辛20g、制川乌20g、淡全蝎10g、制天南星10g、金钱白花蛇10g,黄酒930g,共计1000g。

2制备

(1)将金钱白花蛇放入45-56度白酒中,浸泡至浸透蛇肉,药与酒的比例为1/3(g/mL),然后取出金钱白花蛇,放新瓦上用60℃微火焙干(含水量10%-13%),粉碎,过120目筛;

(2)将全蝎放进洁净水中浸泡、冲洗,以去净盐味为度,然后置新瓦片上用60℃微火焙干至含水量10%-13%,粉碎,过120目筛;

(3)细辛、制川乌、制天南星分别于100℃下烘干至含水量7%-10%,粉碎,过120目筛;

(4)黄酒,用乙醇含量为10%-12%的黄酒;

(5)将(1)、(2)、(3)加入(4)中,10-30℃环境下浸泡15天,静置10天,过滤,装瓶即得。每mL含生药0.075g。成品为深棕色澄清液体,味辛、麻、苦,久贮略有沉淀和混浊。

每次含漱40mL,每日2次,每次含漱10分钟后吐出,10天一个疗程。忌内服。

(九)实施例9

1投料细辛20g、制川乌10g、淡全蝎20g、制天南星10g、金钱白花蛇10g,黄酒930g,共计1000g。

2制备制备步骤同实施例8。

(十)实施例10

1投料细辛20g、制川乌10g、淡全蝎10g、制天南星20g、金钱白花蛇10g,黄酒930g,共计1000g。

2制备制备步骤同实施例8。

(十一)实施例11

1投料细辛20g、制川乌10g、淡全蝎10g、制天南星10g、金钱白花蛇20g,黄酒930g,共计1000g。

2制备制备步骤同实施例8。

(十二)实施例12

1投料细辛10g、制川乌20g、淡全蝎20g、制天南星10g、金钱白花蛇10g,黄酒930g,共计1000g。

2制备制备步骤同实施例8。

(十三)实施例13

1投料细辛10g、制川乌20g、淡全蝎10g、制天南星20g、金钱白花蛇10g,黄酒930g,共计1000g。

2制备制备步骤同实施例8。

(十四)实施例14

1投料细辛10g、制川乌20g、淡全蝎10g、制天南星10g、金钱白花蛇20g,黄酒930g,共计1000g。

2制备制备步骤同实施例8。

(十五)实施例15

1投料细辛10g、制川乌10g、淡全蝎5g、制天南星5g、金钱白花蛇5g,黄酒965g,共计1000g。

2制备

(1)将金钱白花蛇放入45-56度白酒中,浸泡至浸透蛇肉,药与酒的比例为1/3(g/mL),然后取出金钱白花蛇,放新瓦上用60℃微火焙干至含水量10%-13%,粉碎,过120目筛;

(2)将全蝎放进洁净水中浸泡、冲洗,以去净盐味为度,然后置新瓦片上用60℃微火焙干至含水量10%-13%,粉碎,过120目筛;

(3)细辛、制川乌、制天南星分别于100℃下烘干至含水量7%-10%,粉碎,过120目筛;

(4)黄酒,用乙醇含量为10%-12%的黄酒;

(5)将(1)、(2)、(3)加入(4)中,10-30℃环境下浸泡15天以上,静置10天,过滤,装瓶即得。每mL含生药0.036g。成品为深棕色澄清液体,味辛、麻、苦,久贮略有沉淀和混浊。

每次含漱40mL,每日2次,每次含漱10分钟后吐出,10天一个疗程。忌内服。

(十六)实施例16

1投料细辛10g、制川乌5g、淡全蝎10g、制天南星5g、金钱白花蛇5g,黄酒965g,共计1000g。

2制备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5。

(十七)实施例17

1投料细辛10g、制川乌5g、淡全蝎5g、制天南星10g、金钱白花蛇5g,黄酒965g,共计1000g。

2制备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5。

(十八)实施例18

1投料细辛10g、制川乌5g、淡全蝎5g、制天南星5g、金钱白花蛇10g,黄酒965g,共计1000g。

2制备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5。

(十九)实施例19

1投料细辛5g、制川乌10g、淡全蝎10g、制天南星5g、金钱白花蛇5g,黄酒965g,共计1000g。

2制备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5。

(二十)实施例20

1投料细辛5g、制川乌10g、淡全蝎5g、制天南星10g、金钱白花蛇5g,黄酒965g,共计1000g。

2制备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5。

(二十一)实施例21

1投料细辛5g、制川乌10g、淡全蝎5g、制天南星5g、金钱白花蛇10g,黄酒965g,共计1000g。

2制备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5。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