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建筑机械的折叠运输输送器以及使运输输送器枢转的方法

建筑机械的折叠运输输送器以及使运输输送器枢转的方法

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机械(1)的折叠运输输送器(2),具有铰接在建筑机械(1)上的第一运输输送区段(4),以枢转方式铰接在第一运输输送区段(4)上的第二运输输送区段(6),绕两个运输输送区段(6)连续旋转的输送带(10),以及作用在运输输送区段(4,6)之间的至少一个枢转机构,设置成枢转机构包括凸轮机构(12)。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2-07-18

    授权

    授权

  • 2009-12-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11-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建筑机械的折叠运输输送器,自驱动建筑机械,以及 用于使折叠运输输送器端部的运输区段枢转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具有运输输送器并且运输输送器铰接在建筑机械上的建筑机械在运 输时会具有大空间的要求。

为了无需从建筑机械上完全拆下运输输送器,已知的是提供折叠运输 输送器,其包括铰接在建筑机械上的第一运输输送区段以及其后的第二可 枢转运输输送器。更小尺寸的运输输送器为手动枢转。对于更大的运输输 送器,可以通过作用在运输区段之间的枢转机构实现运输输送器从工作位 置到运输位置的枢转。输送带绕两个运输输送区段连续旋转。

根据现有技术,设置由可枢转杠杆构成的枢转机构,其中两个活塞缸 与杠杆的两个不同位置接合。在运输输送器区段上各自铰接一个活塞缸。

现有技术的缺陷是由于可枢转运输输送区段未通过枢转机构固定其 限定位置而导致在装置方面需要花费很大力量,并由此在限定位置需要锁 定装置。

另外,设置通向可枢转运输输送器的液压供给管路会产生缺陷,当使 折叠运输输送器枢转到运输位置时,所述液压供给管路很容易受到破坏。

在备选的现有技术中,枢转机构的特征在于活塞缸单元与两个控制臂 的共用铰接点接合,其中每个控制臂远离共用铰接点面对的那个端部又以 铰接的方式与运输输送区段中的一个相连。

这种现有技术产生的缺陷是连接在可枢转运输输送区段上的活塞缸 单元紧固在所述运输输送区段的下侧,这样由于活塞缸单元以露出方式布 置在运输输送器下面,导致其受到破坏的危险极大。

根据另一现有技术,已知的是将可枢转运输输送区段向上折叠,这样 乍一看因装置出于设置原因止动在那里而具有无需在限定位置设置锁定 装置的优点。

然而这种设置产生的缺陷在于没有任何安装件(例如吸入系统)可以 设置在第一运输输送区段上。另外,由于枢转点太远离连续旋转的运输带 而导致在使运输输送器枢转到运输位置时输送带需要得到松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运输输送器、一种自驱动建筑机械、以 及一种用于使运输输送区段枢转的方法,所述运输输送区段设置简化并且 无需任何用于运输输送器的附加锁定装置。

通过权利要求1,20和21的特征实现以上目的。

根据本发明,有利的是设置成枢转机构包括凸轮机构。设定凸轮机构 能够使枢转机构通过一个单独的驱动装置实现大约180°的完全枢转操作。

另外,凸轮机构能够在限定位置通过相应曲率设置制动位置,使得可 枢转运输输送区段可以通过自锁方式保持在限定位置,而无须任何附加锁 定装置。

优选设置成凸轮机构包括与连接元件相互作用的控制凸轮,其中控制 凸轮布置在运输输送区段其中之一上,并且连接元件安装在另一运输输送 区段上。

在这一结构中,控制凸轮可以通过永久方式布置在运输输送区段其中 之一上,并且连接元件可以通过枢转方式安装在另一运输输送区段上。

控制凸轮优选以永久方式布置在第二运输输送区段上,并且连接元件 以沿轨迹的枢转方式安装在第一运输输送区段上。在这一结构中,所述轨 迹为圆形特征,优选是圆形路径。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设置成枢转机构包括致动装置和由所述致动装置 致动的枢转杠杆。

枢转杠杆包括第一杠杆臂和以一定角度从第一杠杆臂伸出的第二杠 杆臂,其中在致动装置的致动作用下,枢转杠杆通过凸轮机构使第二运输 输送区段枢转。

在这一设置中,尤其有利的是驱动单元可以与铰接在建筑机械上的运 输输送区段相连,而凸轮机构以永久方式布置在可枢转运输区段上。因而, 无需将用于驱动装置的供给管路传输到可枢转运输输送区段。

优选设置成在致动装置的致动作用下,枢转杠杆作用在凸轮机构的控 制凸轮上,以控制第二运输输送区段的枢转移动。在致动装置的致动作用 下,枢转杠杆可以实现可枢转运输输送区段在大约180°的整个枢转角度 内的完全枢转移动。

优选实施方式设置成控制凸轮结合在控制板上。连接元件布置在枢转 杠杆的自由端。枢转杠杆可以利用第一杠杆臂的自由端安装在第一运输输 送区段的自由端,并且致动装置以铰接方式接合在第一和第二杠杆臂之间 的分支点上。第二杠杆臂在其自由端包括与凸轮机构的控制凸轮接合的连 接元件。

控制凸轮包括不同的凸轮区段,其中处于可枢转第二运输输送区段的 限定位置的控制凸轮包括制动位置,在该制动位置,第二运输输送区段以 自锁方式得到保持。

优选设置成控制凸轮包括用于以自锁方式将第二运输输送区段保持 在工作位置的第一凸轮区段,在第一凸轮区段之后用于降低第二运输输送 区段的第二凸轮区段,在第二凸轮区段之后用于将第二运输输送区段移动 到运输位置的第三凸轮区域,以及在第三凸轮区段之后用于以自锁方式将 第二运输输送区段保持在运输位置的第四凸轮区段。

在这一结构中,设置成控制凸轮的凸轮区段在第二运输输送区段的工 作位置和运输位置各自包括一个准线,其与枢转杠杆的连接元件结合构成 制动位置,该位置不具有仅在致动装置的致动作用下可以再次离开的锁定 装置。

优选设置成以活塞缸单元上的力在整个枢转范围内最小的方式设置 控制凸轮。这一点可以通过枢转杠杆的杠杆臂以小于90°的角度相互伸出 和/或与第二运输输送区段相连的杠杆臂比与第一运输输送区段相连的杠 杆臂更长并且优选长两倍来实现。

第一和第二杠杆臂远离致动装置面对的端部彼此相连,其中枢转杠杆 可以包括板或彼此相连成优选三角形的控制臂。

成对布置并同步操作的两个枢转机构优选布置在靠近运输输送区段 的两侧。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枢转机构彼此相对应的部分可以通过桥接元 件彼此相连以提高同步操作和/或形成加固效果。为此,枢转机构在两侧 上相互靠近成对布置的部件对可以通过横支杆彼此相连。另外,构成连接 元件的支承辊可以具有共用轴并由此还可以加强凸轮机构的结构。

用于使铰接在第一运输输送区段上的第二运输输送区段枢转的方法, 特征在于在与一个运输输送区段相连的连接元件上或在与另一运输输送 区段相连的控制凸轮元件上施加致动力,连接元件与控制凸轮元件接合以 实现第二运输输送区段的枢转移动。

在这一结构,控制凸轮元件或连接元件可以通过永久方式连接在运输 输送区段其中之一上,并且互补元件可以通过枢转方式安装在另一运输输 送区段上。

以枢转方式安装的元件优选在圆形路径上移动。

附图说明

下文,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

以下表示:

图1是具有运输输送器的筑路机械,

图2是在侧视图中所示的折叠运输输送器处于工作位置的侧视图,

图3是不具有输送带的运输输送器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4是前部运输输送区段枢转大约70°的运输输送器,

图5是处于运输位置的折叠运输输送器,

图6是凸轮机构的控制板,以及

图7是运输输送器的凸轮机构的放大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在前端装载的路面磨铣机械的实施方式中用于对地面或道 路表面进行磨铣的路面磨铣机械。路面磨铣机械1包括具有例如四个履带 传动单元的底盘11,其承载路面磨铣机械1的机械框架8。可以认识到履 带传动单元可以完全或部分地由车轮单元代替。横断行进方向延伸的磨铣 滚筒9安装在机械框架8上。通过经提升柱对履带传动单元进行高度调节 来设定磨铣深度。图1所示的路面磨铣机械1还被称为前端装载路面磨铣 机械,因为其能够将磨铣材料向在行进方向上看的前方输送到运输车辆 上。包括运输输送器3的第一运输装置布置在磨铣滚筒9从行进方向上看 的前面,其优选将磨铣材料传送到包括折叠运输输送器2的第二运输装 置。可以认识到路面磨铣机械1还可以仅具有一个单独的运输输送器2, 其也可以布置在机械后面。

图1所示的路面磨铣机械表示采用折叠运输输送器的建筑机械的典 型实施方式。

折叠运输输送器2通常还适用于在其上进行材料运输的其它建筑机 械,并且对于这些建筑机械所关注的是为了运输目的减小机械设置长度。

图1所示的路面磨铣机械1是主要用于路面磨铣的冷磨铣机械。通过 磨铣滚筒9去除的材料经由存在于机械上的第一运输输送器3从环绕磨铣 滚筒9的滚筒壳体被运输到机械框架8的前端,并在那里被传送到为了运 输的目的可以折叠以缩短机械1的长度的第二运输输送器2。

所述折叠运输输送器2包括以枢转方式铰接在建筑机械1的机械框架 8上的第一运输输送区段4、以及以枢转方式铰接在第一运输输送区段4 上的第二运输输送区段6。连续旋转的输送带10绕两个运输输送区段4, 6得到引导。可枢转运输输送器2既可以绕平行于地面的轴线13枢转以 改变运输输送器2的高度设定,也可以绕垂直轴线旋转以使材料能够被运 输到在靠近磨铣切割的一侧停放的卡车。可枢转第二运输区段6可以仅绕 铰链26的平行于地面的轴线枢转。可以采用例如牵引装置5进行高度调 节,所述牵引装置5一方面铰接在机械框架8上,另一方面与第一运输输 送区段4相连。

枢转机构布置在运输输送区段4,6之间,其包括凸轮机构12。

图2表示处于工作位置的运输输送器2。铰接在建筑机械1上的运输 输送区段4通过具有平行于地面的轴线的枢转铰链26以铰接方式与第二 运输输送区段6相连,所述枢转铰链26安装在运输输送区段4的侧板27 上,使得第二运输输送区段6可以绕所述铰链26从工作位置枢转到运输 位置,如图4所示。

折叠运输输送器2包括凸轮机构12形式的枢转机构,其作用在第一 与第二运输输送区段4,6之间并控制绕铰链26的枢转移动。为此,优选 包括活塞缸单元的致动装置22优选布置在第一运输输送区段4上,所述 活塞缸单元的活塞杆29以铰接方式在枢转杠杆24的铰链40处接合在枢 转杠杆24上。

枢转杠杆24至少包括第一杠杆臂28以及第二杠杆臂30,它们以双 臂杠杆的方式相互伸出成固定角度,并优选成略小于90°的角度。

第一杠杆臂28在其自由端附近通过轴线平行于地面的侧板27上的铰 链23安装在第一运输输送区段4,第一杠杆臂28的另一端以铰接方式与 活塞缸单元22的活塞杆29相连。

一方面,第二杠杆臂30也铰接在活塞缸单元22的活塞杆29上,并 在其另一端包括与凸轮机构12的控制凸轮16接合的连接元件18。在连 接元件18的移动过程中,通过控制凸轮16使运输输送区段6枢转,同时 控制凸轮16一直压靠在连接元件18上。

为了加固枢转杠杆24,其可以包括布置成三角形的板或支杆,如图2 所示。包括以旋转方式安装的支承辊60的连接元件18布置在由支杆形成 的锐角三角形的顶点。支承辊60通过活塞缸单元22和枢转杠杆24移动, 并压在凸轮机构12的控制凸轮16上,这样在以枢转方式铰接的第二运输 输送区段6上施加作用力。当活塞缸单元22的活塞杆29向前移动时,支 承辊60离开控制凸轮16的第一凸轮区段42上的制动位置50(在图6中 清楚可见),并沿第二凸轮区段44移动,这样使第二运输输送区段6降 低。在控制凸轮16的第三凸轮区段46的区域中,第二运输输送区段6向 下压在第一运输输送区段4下方,同时在图5所示的运输位置的支承辊 60处于控制凸轮16的第四凸轮区段48上的第二制动位置52。

在相应的制动位置50和52,第二运输输送区段6以自锁方式得到保 持,使得将可枢转运输输送区段6保持在其限定位置无需任何附加锁定装 置。即使在活塞缸单元22得到减压或者甚至被移去时,运输输送器也可 以保持在相应的制动位置。

因此,可枢转运输输送区段6能够通过凸轮机构12实现大约180°的 枢转移动。

在这种结构中,支承辊60在图6所示的圆形轨迹20上绕铰链23移 动。第一杠杆臂28优选比第二杠杆臂30更短,其中第二杠杆臂30可以 是第一杠杆臂28的长度的二倍或三倍。

凸轮机构12包括控制板34,控制凸轮16在其上被设置成切口36的 形状。控制板34以永久方式与第二运输输送区段6相连,也就是优选被 焊接在第二运输输送区段6的支杆上。

可以从图3和7中最清楚地看到,优选由两个致动装置22同步致动 的两个凸轮机构12布置在运输输送区段4,6的两侧。在这一结构中,至 少一个横支杆70代表了左侧和右侧控制板34之间的桥接,这样实现了控 制板34的加固。通过轴72实现左侧和右侧连接元件18之间相应的桥接, 这样确保提高枢转机构两侧的同步操作性。轴72是用于两侧上的支承辊 60的共用轴,同时加固两侧上的枢转杠杆结构。支承辊在切口36内运行 并在两侧具有防止支承辊60滑出控制凸轮的锥形侧盘61。

可以在控制板34之间设置几个横支杆70,并且可以在凸轮机构12 的共用轴线上布置铰链23,26,所述凸轮机构12布置在运输输送器2的 两侧。

可以认识到还可以通过运动转换实现凸轮机构12的机构布置。然而 重要的是凸轮机构12的操作仅需要一个单独的活塞缸单元22,并且可枢 转运输输送区段6的两个限定位置不需要任何附加锁定装置。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