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透明通道建立方法及SIP终端、SIP服务器

透明通道建立方法及SIP终端、SIP服务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透明通道建立方法及SIP终端、SIP服务器。方法包括:当第一SIP终端想要与第二SIP终端建立透明通道时,确定一个透明通道标识,将该透明通道标识和第二SIP终端标识携带在透明通道建立请求中发送给SIP服务器;SIP服务器将该请求转发给第二SIP终端,并保存透明通道标识与第一SIP终端标识、第二SIP终端标识间的映射关系;第二SIP终端接收到所述请求,向SIP服务器返回透明通道建立响应,SIP服务器将该响应转发给第一SIP终端,第一SIP终端接收到所述响应,第一、二SIP终端之间的透明通道建立。本发明实现了点到点的透明通道的建立。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55739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10-1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910084763.8

  • 发明设计人 董沅;

    申请日2009-05-19

  • 分类号H04L29/06(20060101);

  • 代理机构11018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一斌;王琦

  • 地址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江科技工业园六和路310号华为杭州生产基地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2:53:0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5-10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H04L29/0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90519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2-04-18

    授权

    授权

  • 2010-01-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10-1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透明通道建立方法及SIP终端、SIP服务器。

背景技术

在以会话初始化协议(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协议构建的多媒体网络中,SIP协议规定了会话的控制信令以及媒体的传送过程。但除此之外,在多媒体业务应用中还有一些除控制信令和媒体之外的数据的传输需要,比如:在监控系统前端的报警器和监控系统后端的报警主机之间通常需要传输非SIP信令非媒体类数据,目前,采用透明通道承担前端报警器串口和报警主机串口通过IP网络传输数据的工作。

图1给出了透明通道的示意图,如图1中的实线部分所示,SIP网络中的SIP终端和SIP服务器之间通过SIP协议进行信令控制交互。如图1中的虚线部分所示,两个SIP终端之间若要传送数据,该数据指的是非SIP信令、非音视频媒体类数据如:从串口采集的2进制数据,则需要先建立一个数据通道。这条数据通道中可以传送任何类型的非SIP信令、非音视频媒体类数据,但是通道的建立、拆除过程和将要在该通道中传送的数据类型之间没有相关性。换句话说,通道传送的数据的类型对于通道本身来说是透明的,所以将这条数据传送通道叫做“透明通道”。

现有技术虽然给出了透明通道的概念,但是并未给出透明通道的建立过程;另外,现有的透明通道只限于单点到单点的传输,而在实际组网应用中,会存在多个前端和多个后端之间互相通信的情况,目前还未给出透明通道实现多点到多点传输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透明通道建立方法及SIP终端、SIP服务器,以实现透明通道的建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透明通道建立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一SIP终端想要与第二SIP终端建立透明通道,确定一个透明通道标识,将该透明通道标识和第二SIP终端标识携带在透明通道建立请求中发送给SIP服务器;SIP服务器将该请求转发给第二SIP终端,并保存透明通道标识与第一SIP终端标识、第二SIP终端标识间的映射关系;

第二SIP终端接收到所述请求,向SIP服务器返回透明通道建立响应,SIP服务器将该响应转发给第一SIP终端,第一SIP终端接收到所述响应,第一、二SIP终端之间的透明通道建立。

所述第一SIP终端与第二SIP终端之间的透明通道建立之后进一步包括:

第一SIP终端确定要向第二SIP终端发送数据,将该数据和所述透明通道标识发送给SIP服务器,SIP服务器根据所述透明通道标识和第一SIP终端标识,在所述映射关系中查找到第二SIP终端标识,将数据发送给第二SIP终端;

或者,第二SIP终端确定要向第一SIP终端发送数据,将该数据和所述透明通道标识发送给SIP服务器,SIP服务器根据所述透明通道标识和第二SIP终端标识,在所述映射关系中查找到第一SIP终端标识,将数据发送给第一SIP终端。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第一SIP终端想要将第三SIP终端加入已建立的透明通道中,将该已建立的透明通道标识和第三SIP终端标识携带在透明通道建立请求中发送给SIP服务器,SIP服务器将该请求转发给第三SIP终端,并保存该已建立的透明通道标识与第一、三SIP终端标识间的映射关系;

第三SIP终端接收所述请求,向SIP服务器返回透明通道建立响应,SIP服务器将该响应转发给第一SIP终端,第一、三SIP终端间的透明通道建立。

所述第一、三SIP终端间的透明通道建立之后进一步包括:

第一SIP终端将数据和所述已建立的透明通道标识发送给SIP服务器,SIP服务器查找与所述已建立的透明通道标识和第一SIP终端标识对应的所有SIP终端标识,根据查找到的所有SIP终端标识的数目,复制数据,将数据分别发送给所有查找到的SIP终端。

所述第一、二SIP终端之间的透明通道建立之后进一步包括:

第一SIP终端确定要释放与第二SIP终端间的透明通道,将透明通道标识和第二SIP终端标识携带在透明通道释放请求中发送给SIP服务器,SIP服务器将该请求转发给第二SIP终端,第二SIP终端接收到该请求,并向SIP服务器返回透明通道释放响应,SIP服务器接收到该响应,删除自身保存的透明通道标识与第一、二SIP终端标识间的映射关系;

或者,第二SIP终端确定要释放与第一SIP终端间的透明通道,将透明通道标识和第一SIP终端标识携带在透明通道释放请求中发送给SIP服务器,SIP服务器将该请求转发给第一SIP终端,第一SIP终端接收到该请求,并向SIP服务器返回透明通道释放响应,SIP服务器接收到该响应,删除自身保存的透明通道标识与第一、二SIP终端标识间的映射关系。

所述第一、三SIP终端之间的透明通道建立之后进一步包括:

第一SIP终端确定要释放与第三SIP终端间的透明通道,将透明通道标识和第三SIP终端标识携带在透明通道释放请求中发送给SIP服务器,SIP服务器将该请求转发给第三SIP终端,第三SIP终端接收到该请求,并向SIP服务器返回透明通道释放响应,SIP服务器接收到该响应,删除自身保存的透明通道标识与第一、三SIP终端标识间的映射关系;

或者,第三SIP终端确定要释放与第一SIP终端间的透明通道,将透明通道标识和第一SIP终端标识携带在透明通道释放请求中发送给SIP服务器,SIP服务器将该请求转发给第一SIP终端,第一SIP终端接收到该请求,并向SIP服务器返回透明通道释放响应,SIP服务器接收到该响应,删除自身保存的透明通道标识与第一、三SIP终端标识间的映射关系。

所述数据为非SIP信令、非音视频媒体数据。

一种SIP终端,该SIP终端包括:

通道建立请求模块,想要与第二SIP终端建立透明通道,确定一个透明通道标识,将该透明通道标识和第二SIP终端标识携带在透明通道建立请求中发送给SIP服务器;

通道建立确认模块,接收SIP服务器发来的携带透明通道标识的透明通道建立响应,确定透明通道建立。

所述SIP终端进一步包括:

数据传输模块,确定要向第二SIP终端发送数据,将该数据和本SIP终端与第二SIP终端间的透明通道标识发送给SIP服务器。

所述SIP终端进一步包括:

通道加入请求模块,想要将第三SIP终端加入已建立的透明通道中,将该已建立的透明通道标识和第三SIP终端标识携带在透明通道建立请求中发送给SIP服务器。

所述SIP终端进一步包括:

通道释放请求模块,想要释放与其它SIP终端间的透明通道,将该透明通道标识和该其它SIP终端标识携带在透明通道释放请求中发送给SIP服务器。

一种SIP服务器,该SIP服务器包括:

通道建立处理模块,接收第一SIP终端发来的携带透明通道标识和第二SIP终端标识的透明通道建立请求,将该请求转发给第二SIP终端,并在通道信息记录模块中记录透明通道标识与第一SIP终端标识、第二SIP终端标识间的映射关系,将第二SIP终端返回的透明通道建立响应转发给第一SIP终端;

通道信息记录模块,保存已建立的透明通道标识与通道两端的SIP终端标识的映射关系。

所述SIP服务器进一步包括:

数据传输处理模块,接收第一SIP终端发来的透明通道标识和数据,在通道信息记录模块中查找与透明通道标识和第一SIP终端标识对应的所有SIP终端标识,根据查找到的所有SIP终端标识的数目,复制数据,将数据分别发送给每个查找到的SIP终端。

所述SIP服务器进一步包括:

通道释放处理模块,接收第一SIP终端发来的携带透明通道标识和要释放的SIP终端标识的透明通道释放请求,将该请求转发给要释放的SIP终端,接收要释放的SIP终端返回的透明通道释放响应,删除通道信息记录模块中记录的透明通道标识与第一终端标识、要释放的SIP终端标识间的映射关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当第一SIP终端想要与第二SIP终端建立透明通道时,确定一个透明通道标识,将该透明通道标识和第二SIP终端标识携带在透明通道建立请求中发送给SIP服务器;SIP服务器将该请求转发给第二SIP终端,并保存透明通道标识与第一SIP终端标识、第二SIP终端标识间的映射关系;第二SIP终端接收到所述请求,向SIP服务器返回透明通道建立响应,SIP服务器将该响应转发给第一SIP终端,第一SIP终端接收到所述响应,第一、二SIP终端之间的透明通道建立。本发明实现了点到点的透明通道的建立。

另外,本发明中,透明通道建立的过程不受网络传输方式的限制,在SIP开发环境中直接利用SIP协议,不额外使用其它协议,只要终端支持SIP就能进行数据传输,减少开发和维护成本;利用SIP成熟协议和公认标准,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SIP终端想要将第三SIP终端加入已建立的透明通道中时,将该已建立的透明通道标识和第三SIP终端标识携带在透明通道建立请求中发送给SIP服务器,SIP服务器将该请求转发给第三SIP终端,并保存该已建立的透明通道标识与第一、三SIP终端标识间的映射关系;第三SIP终端接收所述请求,向SIP服务器返回透明通道建立响应,SIP服务器将该响应转发给第一SIP终端,第一、三SIP终端间的透明通道建立。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点到多点的透明通道的建立。且,数据在SIP服务器上进行复制分发,减少了终端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透明通道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立点到点的透明通道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立点到多点的透明通道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释放透明通道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明通道建立系统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SIP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SIP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立点到点的透明通道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01:第一SIP终端想要与第二SIP终端建立透明通道,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确定一个透明通道标识,设为透明通道标识1,向SIP服务器发送透明通道建立请求消息,该消息携带第二SIP终端地址和透明通道标识1。

为了保证透明通道标识的唯一性,可设定:透明通道标识包含发起透明通道建立请求的SIP终端的IP地址或者设备号等。

步骤202:SIP服务器接收透明通道建立请求消息,根据该消息中的第二SIP终端地址,将透明通道建立请求消息转发给第二SIP终端,同时保存透明通道标识1与第一、二SIP终端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

通常,第一SIP终端上保存的是第二SIP终端的号码,此时,第一SIP终端发出的透明通道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是第二SIP终端号码,SIP服务器会根据该第二SIP终端号码查询到第二SIP终端地址。

步骤203:第二SIP终端接收透明通道建立请求消息,向SIP服务器返回携带成功指示的200ok消息,该消息中携带透明通道标识1。

当有如下情形发生时,透明通道建立会失败:

一、要建立的透明通道已存在;

二、SIP终端不支持透明通道。

当透明通道建立失败时,第二SIP终端会在200ok消息中携带失败指示,或者向SIP服务器返回487响应。

步骤204:SIP服务器接收携带成功指示的200ok消息,根据消息中的透明通道标识1和第二SIP终端地址,查找到第一SIP终端地址,将消息转发给第一SIP终端,第一SIP终端接收消息,第一、二SIP终端间的透明通道建立。

若SIP服务器发现200ok消息携带失败指示,则会删除步骤202中保存的透明通道标识1与第一、二SIP终端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

步骤205:第一SIP终端向SIP服务器发送数据传输消息,该消息中携带数据和透明通道标识1。

步骤206:SIP服务器接收数据传输消息,根据消息中的透明通道标识1和第一SIP终端地址,查找到第二SIP终端地址,将数据传输消息转发给第二SIP终端。

步骤207:第二SIP终端接收数据传输消息,向SIP服务器返回200ok消息,该消息携带透明通道标识1。

步骤208:SIP服务器接收200ok消息,根据消息中的透明通道标识1和第二SIP终端地址,查找到第一SIP终端地址,将消息转发给第一SIP终端。

以下仍以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一SIP终端为例,设第一SIP终端在与第二SIP终端建立透明通道后,还想要将第三SIP终端加入该透明通道,即实现透明通道的点到多点传输,此时,其具体实现如下: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立点到多点的透明通道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301:第一SIP终端在与第二SIP终端建立透明通道后,想要将第三SIP终端加入该透明通道,向SIP服务器发送透明通道建立请求消息,该消息携带第三SIP终端地址,同时携带第一、二SIP终端间的透明通道标识即:透明通道标识1。

步骤302:SIP服务器接收透明通道建立请求消息,根据该消息中的第三SIP终端地址,将消息转发给第三SIP终端,同时保存透明通道标识1与第一、三SIP终端地址的映射关系。

步骤303:第三SIP终端接收透明通道建立请求消息,向SIP服务器返回携带成功指示的200ok消息,该消息中携带透明通道标识1。

步骤304:SIP服务器接收携带成功指示的200ok消息,根据消息中的透明通道标识1和第三SIP终端地址,查找到第一SIP终端地址,将消息转发给第一SIP终端,第一SIP终端接收消息,第一、三SIP终端间的透明通道建立。

步骤305:第一SIP终端发送数据传输消息,该消息中携带数据和透明通道标识1。

步骤306:SIP服务器接收数据传输消息,根据消息中的透明通道标识1和第一SIP终端地址,查找到第二、三SIP终端地址,则从数据传输消息中取出数据,复制该数据,将数据携带在数据传输消息中分别转发给第二、三SIP终端。

步骤307:第二、三SIP终端接收数据传输消息,分别向SIP服务器返回200ok消息,SIP服务器接收200ok消息,根据消息中的透明通道标识1、第二或三SIP终端地址,查找到第一SIP终端地址,将消息转发给第一SIP终端。

需要指出的是,一个SIP终端可以根据自身应用需要,建立多条透明通道,例如:SIP终端1与SIP终端2、3之间传输的数据相同,与SIP终端4、5之间传输的数据相同,则SIP终端1可以建立两条透明通道:一条透明通道的对端为SIP终端2、3,另一条透明通道的对端为SIP终端4、5。

图2、3所示实施例给出的是第一SIP终端与第二、三SIP终端建立点到点、点到两点的透明通道的具体实现方式,点到多点间的透明通道建立过程可由图2、3所示实施例直接地、毫无疑义地推理得到,在此不再赘述。

当一个SIP终端与多个SIP终端间建立透明通道后,若与其中一个SIP终端间的数据传输完毕,则需要释放与该SIP终端间的透明通道,以下以图2、3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一、三SIP终端为例,对透明通道的释放过程进行说明: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释放透明通道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401:第一SIP终端确定要释放与第三SIP终端间的透明通道,向SIP服务器发送透明通道释放请求消息,该消息携带透明通道标识1和第三SIP终端地址。

在实际应用中,透明通道释放的方向不受建立方向的限制,透明通道的任何一端都可发送透明通道释放请求。

步骤402:SIP服务器接收透明通道释放请求消息,根据消息中的第三SIP终端地址,向第三SIP终端转发该消息。

步骤403:第三SIP终端接收透明通道释放请求消息,向SIP服务器返回携带成功指示的200ok消息。

步骤404:SIP服务器接收携带成功指示的200ok消息,根据消息中的透明通道标识1和第三SIP终端地址,查找到透明通道标识1和第一、三SIP终端地址的映射关系,删除该映射关系,并将消息转发给第一SIP终端。

由于一条透明通道两端可能会有多个SIP终端,当一个SIP终端从该透明通道中释放时,若该透明通道两端还存在其它SIP终端,则该透明通道仍存在,仍继续为该其它SIP终端服务。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明通道建立系统示意图,如图5所示,其主要包括:第一SIP终端51、SIP服务器52和第二SIP终端53,其中:

第一SIP终端51:想要与第二SIP终端53建立透明通道,确定一个透明通道标识,将该透明通道标识和第二SIP终端标识携带在透明通道建立请求中发送给SIP服务器52;接收SIP服务器52发来的携带透明通道标识的透明通道建立响应,确定第一、二SIP终端间的透明通道建立。

SIP服务器52:将第一SIP终端51发来的透明通道建立请求转发给第二SIP终端53,并保存透明通道标识与第一SIP终端标识、第二SIP终端标识间的映射关系;将第二SIP终端53返回的透明通道建立响应转发给第一SIP终端51。

第二SIP终端53:接收到SIP服务器52发来的携带透明通道标识的透明通道建立请求,向SIP服务器52返回携带透明通道标识的透明通道建立响应。

如图6所示,第一SIP终端51可包括:通道建立请求模块511、通道建立确认模块512、通道加入请求模块513、数据传输模块514和通道释放请求模块515,其中:

通道建立请求模块511:想要与第二SIP终端53建立透明通道,确定一个透明通道标识,在通道建立确认模块512中记录该透明通道标识与第二SIP终端标识间的映射关系,将该透明通道标识和第二SIP终端标识携带在透明通道建立请求中发送给SIP服务器52。

通道建立确认模块512:记录已建立的透明通道标识与该透明通道对端SIP终端间的映射关系,接收SIP服务器52发来的携带透明通道标识的透明通道建立响应。

通道加入请求模块513:想要将第三SIP终端加入已建立的透明通道中,从通道建立确认模块512中获取该已建立的透明通道标识,将该已建立的透明通道标识和第三SIP终端标识携带在透明通道建立请求中发送给SIP服务器52。

且,所述SIP服务器52还可用于,在接收到第一SIP终端51发来的携带已建立的透明通道标识和第三SIP终端标识的透明通道建立请求后,将该请求转发给第三SIP终端,同时保存该已建立的透明通道标识和第一、三SIP终端标识的映射关系。

数据传输模块514:确定要向第二SIP终端53发送数据,从通道建立确认模块512中获取第二SIP终端标识对应的透明通道标识,将该数据、透明通道标识发送给SIP服务器52。

且,所述SIP服务器52还可用于,根据第一SIP终端51发来的透明通道标识和第一SIP终端标识,查找到第二SIP终端标识,将第一SIP终端51发来的数据转发给第二SIP终端53。

通道释放请求模块515:想要释放与其它SIP终端间的透明通道,从通道建立确认模块512中获取要释放的SIP终端标识对应的透明通道标识,将该透明通道标识和该要释放的SIP终端标识携带在透明通道释放请求中发送给SIP服务器52;接收SIP服务器52发来的携带透明通道标识的透明通道释放响应,删除通道建立确认模块512中记录的该透明通道标识与要释放的SIP终端标识间的映射关系。

且,所述SIP服务器52还可用于,将所述透明通道释放请求转发给要释放的SIP终端,并在收到要释放的SIP终端返回的透明通道释放响应后,删除自身记录的所述透明标识与第一SIP终端标识、要释放的SIP终端标识间的映射关系。

如图7所示,SIP服务器52可包括:通道建立处理模块521、通道信息记录模块522、数据传输处理模块523和通道释放处理模块524,其中:

通道建立处理模块521:接收第一SIP终端51发来的携带透明通道标识和第二SIP终端标识的透明通道建立请求,将该请求转发给第二SIP终端53,并在通道信息记录模块522中记录透明通道标识与第一SIP终端标识、第二SIP终端标识间的映射关系;将第二SIP终端53返回的透明通道建立响应转发给第一SIP终端51。

通道信息记录模块522:保存已建立的透明通道标识与通道两端的SIP终端标识的映射关系。

数据传输处理模块523:接收第一SIP终端51发来的透明通道标识和数据,在通道信息记录模块522中查找与透明通道标识和第一SIP终端标识对应的所有SIP终端标识,根据查找到的所有SIP终端标识的数目,复制数据,将数据分别发送给每个查找到的SIP终端。

通道释放处理模块524:接收第一SIP终端51发来的携带透明通道标识和要释放的SIP终端标识的透明通道释放请求,将该请求转发给要释放的SIP终端;接收要释放的SIP终端返回的透明通道释放响应,删除通道信息记录模块522中记录的透明通道标识与第一终端标识、要释放的SIP终端标识间的映射关系。

本发明中的透明通道建立请求消息、透明通道释放请求消息、数据传输消息,可通过SIP协议中的INFO消息、NOTIFY消息或MESSAGE消息等实现。可通过INFO消息、NOTIFY消息或MESSAGE消息的消息体(SIPBody)中携带透明通道相关信息,其中:

可用command字段来表示该消息的类型:如:值为TC_Setup时,表示该消息为透明通道建立请求消息,值为TC_Release时,表示该消息为透明通道释放请求消息,值为TC_Transmit时,表示该消息为数据传输消息;可用Tag字段来表示透明通道标识;可用Context字段来表示传输的数据类型。

本发明中的透明通道建立响应消息、透明通道释放响应消息、数据传输响应消息,可通过SIP协议中的200ok消息、487消息实现。

本发明中,在透明通道中传输的数据为非SIP信令、非音视频媒体数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过程及方法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