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固体型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及其压敏粘合片

固体型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及其压敏粘合片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型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为非水性粘合剂组合物。其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增粘剂、软化剂和可与活性氢反应的异氰酸酯基交联剂添加到丙烯酸橡胶中,从而获得无溶剂和非水性的压敏粘合剂组合物,所述丙烯酸橡胶包含具有含活性氢官能团的单体作为共聚组分,并且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上述构成的固体型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其中上述丙烯酸橡胶包括共聚物,该共聚物含有作为主要组分的丙烯酸丁酯,以及作为共聚组分的单体,该单体具有作为含活性氢官能团的羟基或羧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47935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780024099.7

  • 申请日2007-07-02

  • 分类号C09J131/08;C09J7/02;C09J11/06;C09J113/00;C09J175/04;

  • 代理机构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郇春艳

  • 地址 日本大阪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2:18:5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8-1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9J131/08 授权公告日:20120208 终止日期:20150702 申请日:20070702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2-08

    授权

    授权

  • 2009-09-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7-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型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和一种通过将该组合物施用于基材上而获得的压敏粘合片。

背景技术

固体型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使用橡胶作为主要聚合物,并将其与增粘剂等混合,接着混炼以获得固体型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并且将该组合物施用于基材上以制备压敏粘合片。

用于该方法的固体型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是无溶剂和非水性的压敏粘合剂组合物,该组合物既不使用引起环境污染的任何有机溶剂,也不使用水,使用水使得需要许多能量用于干燥。通常,包括天然橡胶的橡胶聚合物被用作基础化合物,将增粘剂与其混合,并且将诸如细碳酸钙粉末的填料、诸如油的软化剂、抗氧化剂等以适当的量与其混合。该混合物通过分批式混炼机(诸如压力混炼机、班伯里(Banbury)混合机或开炼机)或连续式混炼机(诸如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混炼,并加热以获得在常温下为固体的压敏粘合剂组合物。

然而,虽然诸如天然橡胶、丁基橡胶或丁苯橡胶的非极性橡胶通常已被用于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并且其具有优良的粘合剂性能,但其在100℃以上无法用于耐热用途,这导致无法开拓耐热用途。

另一方面,专利文件1和2描述了以下内容:对于表面保护膜用压敏粘合剂,丙烯酸橡胶被用作基础化合物,并且将作为交联剂的羟甲基化合物,或者将作为交联剂的羟甲基化合物和多官能异氰酸酯与所述丙烯酸橡胶混合,以使上述交联剂能与被包含在丙烯酸橡胶中的官能团发生交联反应,从而达到改善压敏粘合剂的耐候性,或者抑制其在高温下存储较长时间后粘合强度随着时间的恶化。

专利文件1:日本专利No.2600360

专利文件2:日本专利No.2600361

发明内容

根据上面提出的压敏粘合剂,通过使用丙烯酸橡胶作为基础化合物并使其能够交联,使得开拓耐热用途变得可能。然而,其是有机溶剂溶解型,与通常的丙烯酸压敏粘合剂类似,使得必需使用大量引起环境污染的有机溶剂。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即粘度降低的压敏粘合剂仅可以薄的形式施用。

对于丙烯酸压敏粘合剂,乳液型压敏粘合剂是已知的。然而,在其被施用于基材后,需要许多能量用于干燥。此外,与有机溶剂溶解型压敏粘合剂类似,粘度降低的乳液型压敏粘合剂仅可以薄的形式施用。此外,虽然热熔型压敏粘合剂最近已经被知道,但其通过聚合单体而获得,并且用增粘剂等控制压敏粘合剂性能仍未实现,导致其昂贵而限制了其用途。

根据这种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其使用丙烯酸橡胶作为基础化合物,在常温下为固体,并且是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耐久性、令人满意的粘合强度和高温保持力的无溶剂、非水性的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其既不使用引起环境污染的任何有机溶剂,也不使用水(这会使得需要许多能量用于干燥),并且易于通过加热涂覆,能够根据其用途任意设定从薄到厚的粘合剂厚度;以及提供一种使用该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的压敏粘合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人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已经发现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在常温下为固体,并且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耐久性、令人满意的粘合强度和高温保持力,既不使用引起环境污染的任何有机溶剂也不使用水(这会使得需要许多能量用于干燥),易于通过加热涂覆,能够根据其用途任意设定从薄到厚的粘合剂厚度,其通过使用丙烯酸橡胶并向其中添加增粘剂、软化剂和可与活性氢反应的异氰酸酯基交联剂,接着混炼,从而获得该组合物作为无溶剂和非水性的压敏粘合剂组合物,所述丙烯酸橡胶包含具有含活性氢官能团的单体作为共聚组分;并且也因而获得使用该组合物的压敏粘合片,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以下(1)-(8):

(1)一种固体型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其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增粘剂、软化剂和可与活性氢反应的异氰酸酯基交联剂添加到丙烯酸橡胶中,该丙烯酸橡胶包含作为共聚组分的具有含活性氢官能团的单体,从而获得无溶剂和非水性的压敏粘合剂组合物。

(2)根据(1)所述的固体型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其中所述丙烯酸橡胶包含共聚物,该共聚物含有作为主要组分的丙烯酸丁酯以及作为共聚组分的单体,该单体具有羟基或羧基作为含活性氢的官能团。

(3)根据(1)或(2)所述的的固体型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其中基于100重量份的丙烯酸橡胶,所述组合物包含5~150重量份的增粘剂、5~80重量份的软化剂和0.1~20重量份的异氰酸酯基交联剂。

(4)一种压敏粘合片,其包含基材和含有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固体型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的层,该层被设置在所述基材上。

(5)一种用于制备固体型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增粘剂、软化剂和可与活性氢反应的异氰酸酯基交联剂添加到丙烯酸橡胶中,该丙烯酸橡胶包含作为共聚合组分的具有含活性氢官能团的单体,接着将它们混炼,从而制备无溶剂和非水性的压敏粘合剂组合物。

(6)根据(5)所述的用于制备固体型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丙烯酸橡胶包含共聚物,该共聚物含有主要组分的丙烯酸丁酯以及作为共聚组分的单体,该单体具有羟基或羧基作为含活性氢的官能团。

(7)根据(5)或(6)所述的用于制备固体型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的方法,其中基于100重量份的丙烯酸橡胶,所述组合物包含5~150重量份的增粘剂、5~80重量份的软化剂和0.1~20重量份的异氰酸酯基交联剂。

(8)一种用于制备压敏粘合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加热下将根据(5)~(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固体型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施用于基材上。

附带地讲,在本发明(本说明书)中,术语"压敏粘合片"不仅指通常具有较宽宽度的压敏粘合片,而且还指通常具有较窄宽度的压敏粘合胶带,并且还广泛地指各种传统的压敏粘合剂产品,例如压敏粘合剂标签。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包括丙烯酸橡胶作为基础组分并且在常温下为固体。因此,通过交联处理这种压敏粘合剂组合物能够制备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耐久性、令人满意的粘合强度和高温保持力的压敏粘合片。此外,由于压敏粘合剂组合物通过加热变软而易于成形,因此有可能将其涂覆到基材上而无需使用任何有机溶剂或水,并能够任意设定其粘合剂厚度。此外,由于没有使用有机溶剂或水,在涂覆到基材后无需干燥处理,这可有助于节约能量并且对于整个环境也是合乎期望的。

最佳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丙烯酸橡胶是高分子量橡胶弹性体,其通过使用丙烯酸酯(诸如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或丙烯酸甲氧基乙酯)作为主要组分和具有含活性氢官能团的单体作为共聚组分,并通过乳液聚合方法等使这些单体共聚而获得,并且通常使用具有门尼粘度(ML1+4,100℃)为28~65的丙烯酸橡胶。

在该丙烯酸橡胶中,具有含活性氢官能团的单体构成交联点用于与异氰酸酯基交联剂进行交联反应,并且基于作为主要组分的丙烯酸酯的总量,通常以1~20重量%的量使用。

在这种丙烯酸橡胶中,高分子量橡胶弹性体包括共聚物,在该共聚物中,丙烯酸丁酯被用作主要组分,并且具有羟基或羧基作为含活性氢官能团的单体特别优选被用作共聚组分。

对于具有羟基或羧基作为含活性氢官能团的单体,能够使用任何一种具有各官能团的各种常规单体。具体地讲,含羟基单体的实例包括(甲基)丙烯酸羟烷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等。此外,含羧基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等。

在本发明中,增粘剂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其与丙烯酸橡胶具有优良的相容性,即其具有的SP值接近丙烯酸橡胶的SP值即可,并且能够广泛地使用任何传统的增粘剂。其具体实例包括萜烯-酚树脂、松香脂树脂、香豆酮-茚树脂、苯乙烯树脂等。

基于100重量份的丙烯酸橡胶,这些增粘剂通常以5~150重量份、优选50~100重量份的量使用。

在本发明中,软化剂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其与丙烯酸橡胶具有优良的相容性即可,并且能够广泛地使用任何传统的软化剂。其具体实例包括己二酸基醚酯、己二酸基聚酯、聚醚酯、脂肪酸烷基酯等。此外,增粘剂中,由于在常温下为液体的增粘剂也具有作为软化剂的功能,因此可将其视为软化剂。基于100重量份的丙烯酸橡胶,这些软化剂通常以5~80重量份、优选10~30重量份的量使用。

在本发明中,异氰酸酯基交联剂可为任意异氰酸酯基交联剂,只要其具有可与活性氢反应的异氰酸酯基团即可。其具体实例包括低级脂肪族、脂环族或芳香族多异氰酸酯、多元醇的异氰酸酯加合物等。

基于100重量份的丙烯酸橡胶,这种异氰酸酯基交联剂通常以0.1~20重量份、优选0.5~5重量份的量使用。

在本发明中,将上述增粘剂、软化剂和可与活性氢反应的异氰酸酯基交联剂连续地添加到上述丙烯酸橡胶中,接着混炼,从而制备在常温下为固体的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由于在混炼中既不使用引起环境污染的任何有机溶剂也不使用水(这会使得需要许多能量以用于干燥),因此本发明的组合物对于整个环境是有利的,并且在节约能量方面也是合乎期望的。

此外,当添加交联剂并混炼时,该交联剂能被均匀地分散在组合物中,并且同时与作为丙烯酸橡胶交联点的含活性氢的官能团均匀地反应。通过该交联反应获得的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具有以下结构:其中对丙烯酸橡胶进行交联处理达到中等程度。

所述混炼可通过分批式混炼机(诸如压力混炼机、班伯里混合机或开炼机)或连续式混炼机(诸如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混炼。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丙烯酸橡胶的粘度等,混炼温度在约100~200℃的范围内适当地选择。

混炼时间根据混炼温度设定在这样的范围内,使得各组分的总混炼时间达到3~60分钟,同时观察混炼时的扭矩。此外,在混炼中当添加交联剂时,选择这些条件使得交联结构部分由于交联反应而不发生分裂。

附带地讲,根据需要,在上述混炼中,基于100重量份的丙烯酸橡胶,诸如碳酸钙、滑石或氧化镁的填料可作为任选组分以200重量份以下的量添加,接着进行混炼。

此外,基于100重量份的丙烯酸橡胶,各种传统的抗氧化剂可以5重量份的量添加,接着进行混炼。另外,可以添加传统的增塑剂和各种添加剂,接着进行混炼。

具有这种交联结构的固体型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具有优良的可成形性(即加热后其易于变软),使得其在加热后能被施用于诸如布、纸、塑料膜、无纺布或织造物的基材上,从而能够制备压敏粘合片,该压敏粘合片具有在基材上的由上述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组成的层。

这里,加热下的涂覆能使用压延辊、挤出机等进行,并且粘合剂厚度可被任意设定为如0.05mm那么薄到如3mm那么厚。即,粘合剂厚度可根据用途被任意设定在0.05~3mm的宽范围内。此外,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压敏粘合剂组合物是无溶剂和非水性的,因此没有环境污染的问题,从而对于整个环境是友好的。此外,无需加热处理,这非常有助于节约能量。

由此制备的本发明的压敏粘合片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耐久性、令人满意的粘合强度和高温保持力。几乎未观察到当将所述压敏粘合片在高温下放置时保持力的降低。因此,其可作为单面或双面压敏粘合片广泛地用于需要高温粘附和耐久性的各种用途。

实施例

本发明将参考其实施例在下面进行更详细地说明。然而,本发明不应被理解为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份”是指“重量份”。

实施例1

将1,500g丙烯酸橡胶(Mooney粘度(ML1+4,100℃):30)引入3升被加热至150℃的压力混炼机中,并混炼2分钟,所述丙烯酸橡胶包括95份丙烯酸丁酯和5份丙烯酸的共聚物。然后,将750g的萜烯-酚树脂(由ャスハラクミカル(安原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Mighty AceG125”)分批引入其中作为增粘剂,接着混炼约15分钟。此外,将300g的聚醚酯(由旭電化社(艾迪科有限公司)制造的“ADK CIZER RG735”)分批引入其中作为软化剂,接着混炼约15分钟。

最后,将30g的异氰酸酯基交联剂(由日本ポリウレタン(日本聚氨酯公司)制造的“Coronate HX”)引入其中作为交联剂,接着混炼约5分钟。然后,将所得产物从混炼机中取出以制备固体型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

随后,使用直径为25mm的挤出机,在150℃下加热,将该固体型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施用于基材(厚度为38μm的背面处理的聚酯膜)上至0.05mm的粘合剂厚度,从而制备压敏粘合片。

对于该压敏粘合片,通过以下方法进行粘合强度测试和保持力测试。结果,粘合强度(23℃)为7.5N/25mm,以及保持力(80℃)在其剪切距离中为0.1mm。该片满足了粘合强度和高温保持力。

粘合强度测试

将不锈钢钢板用作粘附体,并且在2kg的负荷下,将宽度为25mm的压敏粘合片粘附到其上,并在23℃的温度下,以180度的剥离角度和300mm/分的剥离速率将该压敏粘合片剥离。测量此时的粘合强度(N/25mm宽)。

保持力测试

将不锈钢钢板用作粘附体,并且将尺寸为25mm×25mm的压敏粘合片粘附到其上。在60℃的气氛中,将500g的静载荷垂直地施加到压敏粘合片的一端,并且对该压敏粘合片在60分钟后的剪切距离(mm)进行测量。

实施例2

将1,500g丙烯酸橡胶(Mooney粘度(ML1+4,100℃):30)引入3公升被加热至130℃的压力混炼机中,并混炼2分钟,所述丙烯酸橡胶包括70份丙烯酸丁酯、30份丙烯酸乙酯和5份丙烯酸羟乙酯的共聚物。然后,将750g的萜烯-酚树脂(由ャスハラクミカル(安原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Mighty Ace K125”)分批引入其中作为增粘剂,接着混炼约10分钟。此外,将300g的丙烯酸聚合物增粘剂(由東亞合成(东亚合成公司)制造的“Arufon UP1000”)分批引入其中作为软化剂,接着混炼约10分钟。

最后,将30g的异氰酸酯基交联剂(由日本ポリウレタン(日本聚氨酯公司)制造的“Coronate HX”)引入其中作为交联剂,接着混炼约2分钟。然后,将所得产物从混炼机中取出以制备固体型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

随后,使用该固体型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备压敏粘合片。

对于该压敏粘合片,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进行粘合强度测试和保持力测试。结果,粘合强度(23℃)为22N/25mm宽,以及保持力(80℃)在其剪切距离中为0.15mm。该片满足了粘合强度和高温保持力。

实施例3

将1,500g丙烯酸橡胶(Mooney粘度(ML1+4,100℃):30)引入3公升被加热至130℃的压力混炼机中,并混炼2分钟,所述丙烯酸橡胶包括95份丙烯酸丁酯和5份丙烯酸羟乙酯的共聚物。然后,将750g的萜烯-酚树脂(由ャスハラクミカル(安原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YP90L”)分批引入其中作为增粘剂,接着混炼约10分钟。此外,将150g的聚醚酯(由旭電化社(艾迪科有限公司)制造的“ADK CIZERRG735”)分批引入其中作为软化剂,接着混炼约10分钟。

最后,将7.5g的异氰酸酯基交联剂(由日本ポリウレタン(日本聚氨酯公司)制造的“Coronate HX”)引入其中作为交联剂,接着混炼约2分钟。然后,将所得产物从混炼机中取出以制备固体型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

随后,使用该固体型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备压敏粘合片。

对于该压敏粘合片,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进行粘合强度测试和保持力测试。结果,粘合强度(23℃)为10N/25mm宽,以及保持力(80℃)在其剪切距离中为0.15mm。该片满足了粘合强度和高温保持力。

实施例4

将1,500g丙烯酸橡胶(Mooney粘度(ML1+4,100℃):30)引入3公升被加热至130℃的压力混炼机中,并混炼2分钟,所述丙烯酸橡胶包括95份丙烯酸丁酯和5份丙烯酸羟乙酯的共聚物。然后,将1,050g的萜烯-酚树脂(由ャスハラクミカル(安原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YP90L”)分批引入其中作为增粘剂,接着混炼约10分钟。此外,将150g的二甲苯树脂(由フド—(福道公司)制造的“Nikanol Y-1001”)分批引入其中作为软化剂,接着混炼约10分钟。

最后,将15g的异氰酸酯基交联剂(由日本ポリウレタン(日本聚氨酯公司)制造的“Coronate HX”)引入其中作为交联剂,接着混炼约2分钟。然后,将所得产物从混炼机中取出以制备固体型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

随后,使用该固体型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备压敏粘合片。

对于该压敏粘合片,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进行粘合强度测试和保持力测试。结果,粘合强度(23℃)为19.5N/25mm宽,以及保持力(80℃)在其剪切距离中为0.55mm。该片满足了粘合强度和高温保持力。

实施例5

将1,250g丙烯酸橡胶(Mooney粘度(ML1+4,100℃):30)引入3公升被加热至130℃的压力混炼机中,并混炼2分钟,所述丙烯酸橡胶包括95份丙烯酸丁酯和5份丙烯酸羟乙酯的共聚物。然后,将1,250g的萜烯-酚树脂(由ャスハラクミカル(安原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YP90L”)分批引入其中作为增粘剂,接着混炼约10分钟。此外,将125g的二甲苯树脂(由フド—(福道公司)制造的“Nikanol Y-1001”)分批引入其中作为软化剂,接着混炼约10分钟。

最后,将12.5g的异氰酸酯基交联剂(由日本ポリウレタン(日本聚氨酯公司)制造的“Coronate HX”)引入其中作为交联剂,接着混炼约2分钟。然后,将所得产物从混炼机中取出以制备固体型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

随后,使用该固体型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备压敏粘合片。

对于该压敏粘合片,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进行粘合强度测试和保持力测试。结果,粘合强度(23℃)为21N/25mm宽,以及保持力(80℃)在其剪切距离中为1.2mm。该片满足了粘合强度和高温保持力。

实施例6

将1,000g丙烯酸橡胶(Mooney粘度(ML1+4,100℃):30)引入被加热至130℃的3公升压力混炼机中,并混炼2分钟,所述丙烯酸橡胶包括95份丙烯酸丁酯和5份丙烯酸羟乙酯的共聚物。然后,将2,000g的碳酸氢钙(由丸尾カルシウム(丸尾钙公司)制造)分批引入其中作为填料,接着混炼约5分钟。接着,将700g的萜烯-酚树脂(由ャスハラクミカル(安原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Mighty Ace G125”)分批引入其中作为增粘剂,接着混炼约10分钟。此外,将300g的聚醚酯(由旭電化(艾迪科有限公司)制造的“ADK CIZER RG735”)分批引入其中作为软化剂,接着混炼约10分钟。

最后,将10g的异氰酸酯基交联剂(由日本ポリウレタン(日本聚氨酯公司)制造的“Coronate HX”)引入其中作为交联剂,接着混炼约2分钟。然后,将所得产物从混炼机中取出以制备固体型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

随后,使用该固体型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备压敏粘合片。

对于该压敏粘合片,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进行粘合强度测试和保持力测试。结果,粘合强度(23℃)为7N/25mm宽,以及保持力(80℃)在其剪切距离中为0.25mm。该片满足了粘合强度和高温保持力。

对比例1

除了不引入交联剂,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备固体型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此外,使用该固体型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备压敏粘合片。

对于该压敏粘合片,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进行粘合强度测试和保持力测试。结果,粘合强度(23℃)为8.5N/25mm宽,以及保持力(80℃)在其剪切距离中为8.5mm。该片在高温保持力方面显著较差。

对比例2

通过逆辊式涂布机将有机溶剂溶解型压敏粘合剂组合物施用于基材(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聚酯膜)上至0.05mm的粘合剂厚度,然后,通过加热干燥以制备压敏粘合片,所述压敏粘合剂组合物是这样获得的:通过在甲苯中自由基共聚95份丙烯酸丁酯和5份丙烯酸以获得共聚物,将固体含量调节至25重量%,并将2份异氰酸酯基交联剂(与实施例1中相同)与其混合。

对于该压敏粘合片,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进行粘合强度测试和保持力测试。结果,粘合强度(23℃)为14.0N/25mm宽,以及保持力(80℃)在其剪切距离中为0.6mm。

对比例3

除了不引入交联剂,以与实施例4中相同的方法制备固体型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此外,使用该固体型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备压敏粘合片。

对于该压敏粘合片,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进行粘合强度测试和保持力测试。结果,粘合强度(23℃)为23.0N/25mm宽,以及保持力(80℃)在约5分钟后“下降”。该片在高温保持力方面显著较差。

对比例4

除了不引入交联剂,以与实施例5中相同的方法制备固体型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此外,使用该固体型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备压敏粘合片。

对于该压敏粘合片,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进行粘合强度测试和保持力测试。结果,粘合强度(23℃)为20.0N/25mm宽,以及保持力(80℃)在约1分钟后“下降”。该片在高温保持力方面显著较差。

从上述实施例1~6和对比例1~4的结果中显而易见,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6中,使用了无溶剂和非水性的固体型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并将其施用于加热的基材上,从而能够显示出满足粘合强度和高温保持力的均衡粘合剂特性,而无需如对比例2中那样的干燥处理。

相反,使用有机溶剂的对比例2需要干燥处理,以及未使用交联剂的对比例1、3和4导致高温保持力显著较差。

虽然已参考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其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

附带地讲,该专利基于2006年7月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6-183161和2007年6月2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7-164320,因此其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此外,所有在本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均以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工业适用性

本发明的橡胶基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包括丙烯酸橡胶作为基本组分并且在常温下为固体。因此,通过交联处理这种压敏粘合剂组合物能够制备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耐久性、令人满意的粘合强度和高温保持力的压敏粘合片。此外,其通过加热变软易于成形。因此,可能涂覆到基材上而无需使用任何有机溶剂或水,其粘合剂厚度可被任意设定,并且此外,由于没有使用有机溶剂或水,在涂覆到基材后无需干燥处理,这可有助于节约能量并且对于整个环境也是合乎期望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