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获得码道资源信道质量评估结果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获得码道资源信道质量评估结果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得码道资源信道质量评估结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用户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系统资源分配结果的通知消息,并根据所述通知消息确定本用户终端获得的码道资源;以及确定所述码道资源包含的所有码道的原始信息质量评估结果,并以预设的信道估计窗为单位,根据所述原始信息质量评估结果获得各信道估计窗的平均信道质量评估结果,再根据所述平均信道质量评估结果获得所述码道资源中每条码道的信道质量评估结果。这样,用户终端便能根据每条码道的信道质量评估结果准确解析出基站发送的信号中所携带的业务数据,从而保证了系统的服务性能,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用户体验。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通信装置和一种通信系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48387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810055774.9

  • 发明设计人 郭保娟;

    申请日2008-01-08

  • 分类号H04W24/00(20060101);H04B7/216(20060101);H04B7/26(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91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刘松

  • 地址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2:14:4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1-06-01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4W24/00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10422 申请日:20080108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0-12-01

    授权

    授权

  • 2009-09-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7-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获得码道资源信道质量评估结果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根据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合作项目(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标准规定,在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TD-SCDMA)系统中,用户使用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igh-SpeedDownlink Packet Access,HSDPA)业务时,基站(NodeB)通过共享控制信道(Shared Control Channel for HS-DSCH,HS-SCCH)向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传送用于指示其资源配置结果的通知消息,该资源配置结果包括码道资源和时隙资源。

但是,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合适的方法来解析上述通知消息,从而令UE获得NodeB为其分配的码道资源中每一条码道的信道质量评估结果。那么,当UE进行联合检测处理(包括组合信道响应计算、匹配滤波、相关矩阵生成、中间码干扰抵消、Cholesky分解、解调等操作)时,便无法准确解析出NodeB发送的信号中所携带的业务数据,从而影响了整个系统的服务性能,进而降低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获得码道资源质量评估结果的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以在TD-SCDMA系统中,令使用HSDPA业务的用户终端准确掌握自身根本分配到码道资源中各码道的信道质量评估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获得码道资源信道质量评估结果的方法,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系统资源分配结果的通知消息,并根据所述通知消息确定自身获得的码道资源;

确定所述码道资源包含的所有码道的原始信息质量评估结果,并以预设的信道估计窗为单位,根据所述原始信息质量评估结果获得各信道估计窗的平均信道质量评估结果;

根据所述平均信道质量评估结果获得所述码道资源中每条码道的信道质量评估结果。

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系统资源分配结果的通知消息;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通知消息确定自身获得的码道资源;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码道资源包含的所有码道的原始信息质量评估结果;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以预设的信道估计窗为单位,根据所述原始信息质量评估结果获得各信道估计窗的平均信道质量评估结果;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平均信道质量评估结果获得所述码道资源中每条码道的质量评估结果每条码道的信道质量评估结果。

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基站,用于向用户终端发送的用于指示系统资源分配结果的通知消息;

用户终端,用于接收所述通知消息,并根据该通知消息确定自身获得的码道资源,以及确定所述码道资源包含的所有码道的原始信息质量评估结果,并以预设的信道估计窗为单位,根据所述原始信息质量评估结果获得各信道估计窗的平均信道质量评估结果,根据所述平均信道质量评估结果获得所述码道资源中每条码道的信道质量评估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系统资源分配结果的通知消息后,根据所述通知消息确定自身获得的码道资源以及该码道资源包含的所有码道的原始信息质量评估结果,并以预设的信道估计窗为单位,根据所述原始信息质量评估结果获得各信道估计窗的平均信道质量评估结果;以及根据所述平均信道质量评估结果获得所述码道资源中每条码道的信道质量评估结果。这样,用户终端便能根据自身获得的每条码道的信道质量评估结果准确解析出基站发送的信号中所携带的业务数据,从而保证了系统的服务性能,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TD-SCDMA系统体系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UE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UE获得自身分配到的码道资源中各码道的信道质量评估结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TD-SCDMA系统中,为了使用户终端(UE)能够获得分配到的码道资源中每条码道的信道质量评估结果,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系统资源分配结果的通知消息,并根据所述通知消息确定自身获得的码道资源;以及确定所述码道资源包含的所有码道的原始信息质量评估结果,并以预设的信道估计窗为单位,根据所述原始信息质量评估结果获得各信道估计窗的平均信道质量评估结果;再根据所述平均信道质量评估结果获得所述码道资源中每条码道的信道质量评估结果。

下面以UE使用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igh Speed Downlink PackageAccess,HSDPA)业务为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所示,TD-SCDMA系统可以包含多个基站10和多个用户终端11,本发明实施例仅以一个基站10(以下称为NodeB)和一个用户终端11(以下称为UE)为例进行说明。

NodeB用于用于向UE发送的用于指示系统资源分配结果的通知消息;

UE用于接收NodeB发送的通知消息,并根据该通知消息确定自身获得的码道资源,以及确定所述码道资源包含的所有码道的原始信息质量评估结果,并以预设的信道估计窗为单位,根据所述原始信息质量评估结果获得各信道估计窗的平均信道质量评估结果,根据所述平均信道质量评估结果获得所述码道资源中每条码道的信道质量评估结果。

参阅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UE包括通信单元110、确定单元111、第一处理单元112、第二处理单元113和第三处理单元114。

通信单元110用于接收NodeB发送的用于指示系统资源分配结果的通知消息;

确定单元111用于根据所述通知消息确定自身获得的码道资源;

第一处理单元112用于获得所述码道资源包含的所有码道的原始信息质量评估结果;

第二处理单113用于以预设的信道估计窗为单位,根据所述原始信息质量评估结果获得各信道估计窗的平均信道质量评估结果;

第三处理单元114,用于根据所述平均信道质量评估结果获得所述码道资源中每条码道的质量评估结果每条码道的信道质量评估结果。

基于上述系统架构,本实施例中,UE在使用HSDPA业务时,NodeB通过共享控制信道(Shared Control Channel for HS-DSCH,HS-SCCH)向UE传送指示其系统资源分配结果的通知消息,该资源分配结果包括码道资源和时隙资源,参阅图3所示,UE根据上述通知消息获得自身分配到的码道资源中包含的各码道的信道质量评估结果的详细流程如下:

步骤300:UE通过HS-SCCH信道接收NodeB发送的用于通知其系统资源分配结果的消息(以下称为消息A)。

步骤310:UE根据消息A确定NodeB为自身分配的系统资源,该系统资源包括码道资源和时隙资源。

在实际应用中,NodeB向UE通知为其分配的码道资源的方法有多种,本实施例中,NodeB通过在消息A中携带自身执行扩频操作时所使用的信道化码标号来向UE通知为其分配的码道资源。

本实施例中,通信系统内的全部码道资源包含16条码道,其标号分别为0、1、2......15。而UE从消息A中获得的信道化码的数据长度通常为8bits,其中,前4bits的数据表示NodeB分配的码道资源中起始码道的标号,而后4bits的数据表示NodeB分配的码道资源中终止码道的标号;例如,NodeB使用的信道化码用二进制表示为“00010111”,可见,NodeB为UE分配的起始码道的标号为“1”,而NodeB为UE分配的终止码道的标号为“7”,那么,UE获得的码道资源即是1号码道、2号码道......7号码道。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中,将UE获得的时隙资源称为时隙A。

步骤320:UE获得自身占用的码道资源的原始信道质量评估结果,该原始信道质量评估结果包含每个信道质量估计窗中包含的所有码道的信道质量评估结果。

本实施例中,UE使用公式1对在时隙A中获得的码道资源进行质量评估:

hraw=[hraw,0,hraw,1,······,hraw,j,······hraw,127]

=IDFT(DFT(em)DFT(mP))                              公式1

其中,Raw表示原始值,DFT()和IDFT()分别为离散傅立叶变换和反离散傅立叶变换,em为UE根据消息A中的时隙资源信息从接收的信号中抽取的有效配置的时隙数据的中间码(即midamble码),其数据长度通常为128bits,mp为UE本地保存的由高层预设的中间码。其数据长度通常也为128bits。

步骤330:UE对获得的原始信道质量评估结果进行窗调整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每个小区下的多个UE只能分配一个基本中间码,所以同一个小区下的多个UE获得的不同中间码是通过对一个基本中间码进行移位来产生的,而一个UE获得的多个中间码也是通过对一个基本中间码进行移位来产生的。UE根据自身获得的一个中间码计算出的信道质量评估结果可以认为是一个信道质量估计窗的信道质量评估结果。那么UE根据多个中间码计算出的信道质量评估结果便可以认为是多个信道质量估计窗的信道质量评估结果。同时,由于UE获得的多个中间码是通过对一个基本中间码进行移位来产生的,那么,根据中间码的起始位置的不同便可以确定其归属于哪一个信道估计窗。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后续处理,UE需要通过窗处理调整将原始信道质量评估结果中包含的各信道质量估计窗及其对应的信道质量评估结果按照预设的顺序进行重新排序。

本实施例中,UE使用公式2对获得的原始信道质量评估结果进行窗处理调整:

hj=hraw,(j+P+112-(Km-1)W)modP,j=0,1,···,P-1     公式2

其中,h″raw表示通过公式1获得的原始信道质量评估结果,P表示原始信道质量评估结果的数据长度,通常情况下,P=128,Km表示系统预设的信道质量估计窗的数目,W为每个信道估计窗的长度j=0、1、......、P-1,表示原始信道质量评估结果中的某一个码片(CHIP)。

步骤340:UE根据经过窗调整处理的原始信道质量评估结果获得各信道质量估计窗中包含的码道的质量评估结果,该结果用公式3表示:

=[[h(1),h(2),······,h(Km-1),h(Km)]         公式3

其中,Km为系统预设的信道质量估计窗的数目,W每个信道估计窗的长度

步骤350:UE根据获得的起始码道的标号和终止码道的标号确定自身获得的码道的数目。

步骤360:UE对获得的各信道质量估计窗的信道质量评估结果进行平均处理,获得平均信道质量评估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各个信道质量估计窗的信道质量评估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在联合检测处理中避免因性能差异而产生的影响,需要通过平均处理来平衡各信道质量估计窗之间的性能差异。本实施例中,UE使用公式4来执行上述平均处理:

hav(f(kru))=KRU(f(kru))Σall>(kru)ofsame>KRU(f(kru))Σall>(kru)ofsame>(KRU(f(kru))h(f(kru))),kru=0...Kru-1          公式4

其中,Kru是UE获得的码道的数目,kru用于表示某一个码道,f(kvru)是第kru个码道对应的信道质量估计窗的编号,是第f(kru)个信道质量估计窗包含的码道个数,av表示平均值。

步骤370:UE根据码道数目对获得的平均信道质量评估结果进行相应调整,得到每个码道的信道质量评估结果。

本实施例中,UE使用公式5对平均信道质量评估结果进行调整:

hi(kru)=1KRU(f(kru))hi(f(kru)),kru=0...Kru-1,i=0...W-1   公式5

其中,Kru是UE获得的码道的数目,kru用于表示某一个码道,f(kvru)是第kru个码道对应的信道质量估计窗的编号,是第f(kru)个窗包含的码道的数目。

这样,经过上述实施例的处理过程,UE便已确认了自身将在时隙A中获得的码道资源中各码道的信道质量,那么,UE在进行联合检测处理时,便可以根据上述各码道的信道质量评估结果准确解析出NodeB在时隙A下发的信号中所携带的业务数据,从而保证了系统的服务性能,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用户体验。相应的,参阅图2所示,用户终端11中进一步包括检测单元115,该检测单元115用于根据获得的每条码道的信道质量评估结果执行联合检测处理。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