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多层膜耐冲击性及耐热性良好的眼镜镜片用树脂组合物、使用其的塑料眼镜镜片及制备方法

多层膜耐冲击性及耐热性良好的眼镜镜片用树脂组合物、使用其的塑料眼镜镜片及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膜耐热性和耐冲撞性良好的光学树脂组合物以及利用该组合物的光学透镜制备方法,尤其是具有良好的轻便性、成型性、染色性、阿贝数、透明性以及阻挡紫外线等功能,并具有多层膜耐热性和耐冲撞性的塑料眼镜镜片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38~68重量%的三价硫羟酸酯化合物和32~62重量%的二异氰酸酯化合物,并且混合紫外线吸收剂、脱模剂、聚合引发剂后获得的光学树脂组合物,使用上述组合物制备的眼镜镜片的热膨胀系数较低,所以多层膜不会因加热而容易分裂,由热引起变形的情况较少,具有良好的耐冲撞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46905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新大特殊材料;

    申请/专利号CN200810187922.2

  • 发明设计人 张东奎;金钟孝;卢守均;徐真武;

    申请日2008-12-23

  • 分类号C08G18/38(20060101);G02B1/04(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40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章社杲;吴贵明

  • 地址 韩国大田广域市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2:10:2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0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8G18/38 专利号:ZL2008101879222 申请日:20081223 授权公告日:2012020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2-01

    授权

    授权

  • 2009-08-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7-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树脂组合物以及利用该组合物的光学透镜的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多层膜的耐热性以及耐冲击性良好的光学树脂组合物以及利用该组合物的光学透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光学透镜广泛使用的玻璃透镜具有如下优点:热膨胀系数较低,所以由外部温度的变化而引起的透镜度数的变形较少,且为了提高透过率而涂布在表面上的多层膜因温度变化而受到的损伤较少。但是,玻璃透镜抗冲击力较弱,且比重较重,从而如今逐渐以轻便且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性,并且与玻璃透镜相比,具有良好的染色性等加工性的塑料透镜来代替玻璃透镜。

随着对塑料透镜的透过率和稳定性标准要求的逐渐提高,大部分的光学透镜,尤其眼镜镜片(或透镜)通过在透镜两面进行多层涂布(SiO2,ZrO2)来提高透过率,但是,这样的多层涂层将来自外部的冲击集中在一个地方,所以透镜容易破碎。

尤其是,使用在韩国公开专利第1992-0004464号公开的间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iallylisophthalate)、添加二价醇的间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以及二甘醇双(烯丙基碳酸酯)(diethyleneglycolbisallylcarbonate)的共聚合体、韩国公开专利第1994-004010号公开的二甲苯二异氰酸酯(xylenediisocyanate)和1,2-二巯基乙基-3-巯基丙烷(1,2-bismercaptoethyl-3-mercaptopropan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acrylate)共聚合体制备的塑料眼镜镜片也存在相同的问题,即,为了提高透过率而涂布多层的话,则眼镜镜片容易破碎。

并且,注射成型的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光学透镜在涂布多层之后,透镜的冲击强度较好,但是由于是由热塑性树脂构成,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因热引起的变形较严重,且厚度较薄的中心部比厚度较厚的边缘更加容易变形,从而使用这样的眼镜时会导致发晕,且为重要的光学特征的阿贝数降低。

为了解决与由上述的热塑性树脂制备的透镜的热稳定性有关的问题,提供热交联型塑料透镜用树脂,在韩国授权专利第0638194号以及第0688698号中公开了通过混合变性多元醇(polyol)和二异氰酸酯(diisocyanate)来制备光学透镜的方法。但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耐冲击性和耐热性,但由于单体组合液的粘度较高,为了铸造透镜而注入玻璃模具中时的注入速度较慢,很难去除注入时产生的气泡,从而热硬化之后,产生很多气泡,从而引起不良,且透镜中留下注入时的痕迹。并且,由于聚合不均匀而引起较多的不良产品,并且折射率低至1.523的程度,从而透镜的边缘变厚。

在韩国专利公告第472837号中,在二异氰酸酯中添加二价醇之后,与四价聚硫醇(polythiol)混合并进行反应,之后进行热硬化来制备光学透镜,从而提高了透镜的冲击强度。但是,根据上述专利制备的光学透镜组合物在坯料(未进行后处理的塑料透镜)状态下可以提高冲击强度,但是,在进行多层涂布之后,冲击强度降低,无法满足FDA规格(127cm的高度,16.3g)。该光学透镜组合物可以用于制备无框眼镜镜片,但是无法用于制备相对冲击安全的眼镜镜片。并且,通过在二异氰酸酯中事先添加二价醇后制备光学透镜用单体组合物,因此存在较多的由于较高的组合物粘度引起的不良。

在韩国授权专利第771176号中,使四价聚硫醇在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diisophorone diisocyanate)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进行反应,从而制备耐冲击性的光学透镜。所制备的光学透镜不仅在坯料状态下,在进行多层涂布之后,透镜的冲击强度也可以通过FDA耐冲击实验(127cm,16.3g),但是没有通过生产安全用眼镜镜片规格(ANS规格,127cm,67g)。并且,固体树脂的热膨胀系数较高,所以在高温的生产现场、桑拿室等中,因为较热引起变形或透镜的多层膜容易分裂。由于多层膜的分裂,大大降低了透镜的透过率,结果,失去了作为光学透镜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树脂组合物以及利用该组合物的塑料眼镜镜片,上述光学透镜组合物具有良好的光学特征,例如,轻便、成型性、染色性、阿贝数、透明性以及阻挡紫外线等,并且在进行多层涂布之后,耐冲击性依然较高,不仅可以满足FDA规格(127cm,16.3g落球实验),而且还可以满足工业安全规格(ANS规格,127cm,67g落球实验),并且热膨胀系数较低,从而多层膜不会因热而分裂(90℃,60分钟)。

本发明的发明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经过研究发现,进行交联反应时非交联性越大,热膨胀系数就越低,交联无规律且分子内氢气结合的程度越高,耐冲击性就越好,从而由下面化学式1表示的三价硫羟酸酯(thiol ester)化合物来代替反应基为4个的化合物,在38-68重量%的三价硫羟酸酯化合物中混合32-62重量%的二异氰酸酯化合物,再混合紫外线吸收剂、有机颜料、脱模剂、聚合引发剂后使其进行反应,从而制备了多层膜耐热性及耐冲击性良好的眼镜镜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眼镜镜片用树脂组合物、将该眼镜镜片用树脂组合物热硬化而获得耐冲击性良好且多层膜不分裂的塑料眼镜透镜以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该眼镜镜片用树脂组合物包括:

(a)38-68重量%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由下面的化学式1表示的三价硫羟酸酯化合物(成分I);以及

(b)32-62重量%的单独由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sophoronediisocyanate)(IPDI)构成或者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中混合选自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4,4’-亚甲基二(环己基二异氰酸酯)(H12MDI)、三甲基-1,6-二异氰酸酯(Trimethyl1,6-diisocyanatehexan)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而构成的二异氰酸酯化合物(成分II)。

[化学式1]

R1=氢、甲基、乙基、氯甲烷(甲基氯,methyl chloride)基,R2=碳数为1-4的烷基。

对本发明的光学透镜用组合物进行热硬化后获得的眼镜镜片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且多层膜的耐热性良好,在90℃下处理60分钟,多层膜也不会分裂,并且,具有符合工业安全用眼镜镜片规格(ANS规格,127cm,67g落球实验)的耐冲撞性,从而可广泛应用于高温环境以及各种工业现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使用的硫羟酸酯化合物(成分I)是在一个分子内存在三个硫醇基的三价硫羟酸酯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混合两种以上使用三羟甲基丙烷三(巯基丙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巯基丙酸酯)、甘油三(巯基丙酸酯)、三羟甲基氯三(巯基丙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巯基乙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巯基乙酸酯)等,优选包括38-68重量%的本发明的眼镜镜片用树脂组合物。

与反应基为四个的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pentaerythritoltetrakismercaptopropionate)或者季戊四醇四巯基乙酸酯(pentaerythritoltetrakismercaptoacetate)不同,硫醇反应基为三个的三价硫羟酸酯(thiol esterase)化合物在与二异氰酸酯交联结合时,非交联性较大,从而固体树脂的热膨胀系数较低。从而可以减少制备眼镜镜片后保管和使用时,因热引起的多层膜分裂的现象。并且,与使用了分子内没有酯基的硫醇化合物1,2-二巯基乙基-3-巯基丙烷时相比,使用了反应基为四个的季戊四醇四巯基丙酸酯或者季戊四醇四巯基乙酸酯时的冲击强度更强。不仅交联无规律,而且分子内的氢结合程度越高,冲击强度就越高。

优选单独或混合使用三羟甲基丙烷三(巯基丙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巯基丙酸酯)。单独或混合使用两种以上的甘油三(巯基丙酸酯)、三羟甲基氯三(巯基丙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巯基乙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巯基乙酸酯),或者添加在三羟甲基丙烷三(巯基丙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巯基丙酸酯)中使用,但是使用三羟甲基氯三(巯基丙酸酯)可降低眼镜镜片的耐光性,使用甘油三(巯基丙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巯基乙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巯基乙酸酯),将单体组合物注入玻璃模具后进行热硬化时,在透镜的边缘发生气泡,导致不良。

本发明使用的二异氰酸酯化合物(成分II)是单独使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或者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中混合选自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4,4’-亚甲基二(环己基二异氰酸酯)(H12MDI)、三甲基1,6-二异氰酸酯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来使用。优选地,本发明的眼镜镜片中包括32-62重量%的二异氰酸酯化合物。单独使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可降低热膨胀系数,但是进行硬化时,在透镜的边缘部分发生气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冲击强度。但是,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中混合选自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4,4’-亚甲基二(环己基二异氰酸酯)(H12MDI)、三甲基1,6-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来使用,则可以获得透镜边缘不发生气泡、热膨胀系数较低、且冲击强度较好的眼镜镜片,混合比率优选为5-40重量%。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中混合大于等于40%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4,4’-亚甲基二(环己基二异氰酸酯)(H12MDI)、三甲基1,6-二异氰酸酯来使用,则固体树脂的耐热性急剧下降,热膨胀系数急剧上升。更加优选地,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中混合使用5-30%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4,4’-亚甲基二(环己基二异氰酸酯)(H12MDI)、三甲基1,6-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并且为了提高折射率,可以混合使用m-二甲苯-二异氰酸酯,但是可导致降低耐冲击性的问题。

本发明的眼镜镜片用树脂组合物还包括相对于混合上述成分I以及成分II的组合物整体重量的0.001~4重量%的紫外线吸收剂、0.0001~3重量%的脱模剂、以及0.001~4重量%的聚合引发剂。

只要是可用于塑料眼镜镜片中的公知的紫外线吸收剂,则均可以用作在本发明中为了提高塑料眼镜镜片的耐光性以及阻挡紫外线而使用的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以单独使用乙基-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酸酯(ethyl-2-cyano-3,3’-diphenylarcylate)、2-(2’-羟基-5-甲基苯基)-2H-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2H-苯并三唑、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2H-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戊基苯基)-2H-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2H-苯并三唑、2-(2′-羟基-5′-叔丁基苯基)-2H-苯并三唑、2-(2′-羟基-5′-叔辛基苯基)-2H-苯并三唑、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4-十二烷氧基-2-羟基二苯甲酮(4-dodecyloxy-2-hydroxybenzophenone)、2-羟基-4-二苯甲酮(2-hydroxy-4-benzophenone)、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等或混合两种以上的上述物质来使用。优选地,使用在400nm以下的波长区域中具有良好的吸收紫外线功能且对本发明的组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的2-(2’-羟基-5-甲基苯基)-2H-苯并三唑、2-羟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乙基-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酸酯、2-(2′-羟基-5′-叔辛基苯基)-2H-苯并三唑,或者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2,2’-dihydroxy-4,4′-dimethoxybenzophenone)、2-(2′-羟基-3′,5′-二叔戊基苯基)-2H-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2H-苯并三唑、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2H-苯并三唑等。

为了改变透镜的初始色相,本发明的组合物还包括有机颜料。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使用了1-羟基-4-(对甲基苯胺)蒽醌(1-hydroxy-4-(p-toluidin)anthraquinone)、茜酮类染料等。在每1kg单体组合物中添加0.001~50,000ppm的上述有机颜料,优选添加0.005~1000ppm,从而可以防止由添加紫外线吸收剂引起的透镜变黄现象。

本发明中,作为脱模剂可以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两种以上的全氟烷基、羟烷基或者具有磷酸酯基的氟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二甲基聚硅氧烷(dimethylpolysiloxane)基、羟烷基(hydroxyalkyl)、或者具有磷酸酯基的硅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烷基)季铵盐,即,三甲基十六烷基铵(trimethylcethyl ammonium)、三甲基十八烷酰(trimethylstearyl)、二甲基乙基十六烷基铵(dimethylethylcethylammonium)、三乙基十二烷基铵(triethyldodecyl ammonium)、三辛基甲基铵(trioctylmethyl ammonium)、二乙基环己基十二烷基铵(diethylcyclohexadodecyl ammonium)、磷酸酯、膦酸酯等。优选使用磷酸酯或者膦酸酯。作为磷酸酯,可以单独使用磷酸异丙酯、磷酸二异丙酯、磷酸丁酯、磷酸辛酯、磷酸二辛酯、磷酸异癸酯、磷酸二异癸酯、十三烷醇磷酸酯、磷酸双(十三烷基)酯等或者混合使用两种以上的上述物质。用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结果发现磷酸酯基的ZELEC UN(DUPONT公司)在硬化之后使模具从透镜中脱离时,脱离状况最佳。可以添加0.0001~3重量%的脱模剂。如果脱模剂的添加量在0.0001重量%以下,则将成型的眼镜镜片从玻璃模具中脱离时,发生玻璃模具的表面贴在透镜上的现象,如果脱模剂的添加量在3重量%以上,则在铸型聚合中透镜从玻璃模具脱离,从而透镜表面上留下斑点。优选地,脱模剂的添加量在0.001~2重量%时,透镜与模具的脱离性最佳,且聚合率也较高。脱模剂的添加量在0.0001重量%以下时,则从玻璃模具中分离成型的眼镜镜片时发生玻璃模具的表面贴在透镜上的现象,如果添加量在2重量%以上,则进行铸型聚合时透镜从玻璃模具中脱离,从而透镜上留下斑点。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合引发剂可以是胺(amine)基或者锡基化合物等。作为锡基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二月桂酸丁基锡、二丁基二氯化锡、二乙酸二丁基锡(dibutyltin-diacetate)、辛酸亚锡(stannousoctoate)、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ilauric acid dibutyltin)、四氟化锡(tetrafluorotin)、四氯化锡(tetrachlorotin)、四溴化锡(tetrabromotin)、四碘化锡(tin tetra iodide)、甲基三氯化锡(methyltin trichloride)、丁基三氯化锡(butyltin trichloride)、二甲基二氯化锡(dimethyltindichloride)、二丁基二氯化锡、三甲基氯化锡(trimethyltin chloride)、三丁基氯化锡(tributyltin chloride)、三苯基氯化锡(triphenyltinchloride)、二丁基锡硫醚(dibutyltin sulfide)、二(2-(乙基己基))锡氧化物(di(2-ethylhexyl)tin oxide)或者混合使用两种以上的上述物质。使用这样的锡基化合物,则聚合率高,且不会发生气泡。优选使用整体组合物的0.001~4重量%。

优选本发明的眼镜镜片用树脂组合物具有1.45~1.57的液相折射率,1.52~1.59的固相折射率,32~52的阿贝数,以及20~800cps的液相粘度。

将本发明的光学树脂组合物进行热硬化后获得塑料光学透镜(尤其是塑料眼镜镜片)。将本发明的组合物热硬化后制造眼镜镜片的优选实施例如下。首先,在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最终添加聚合引发剂之后,置换为氮,并去除调配桶内的空气,之后减压搅拌2~5小时,停止搅拌,减压脱泡,注入模具中。这时,模具优选使用通过塑料密封垫圈或聚酯或聚丙烯粘贴剂固定的玻璃模具或者金属制品模具。将注入有混合物的玻璃模具放入钢制循环式烤炉中,在33~37℃维持2小时,经过3小时的升温到达38~42℃,经过10小时的升温达到80~90℃,经过2~4小时的升温达到120~140℃,保持在120~140℃2小时,冷却2小时至60~80℃,之后使固体物从模具中脱离而获得光学透镜。在120~140℃的温度下对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光学透镜进行1~4小时的热处理(annealing),从而获得最终的塑料眼镜镜片(坯料)。

并且,为了提高光学特征,可以对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光学透镜进行硬质涂布(hard coating)以及多层涂布。硬质涂层的形成是在以具有环氧基、烷氧基、乙烯基等官能基的至少一种硅烷化合物和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锑、氧化锡、氧化钨、氧化铝等至少一种以上的金属氧化物胶体为主要成分的涂布组合物中浸泡透镜,或者通过旋转涂布的方法,将涂布的组合物涂布在光学透镜表面上,厚度约为0.5~10μm,之后,进行加热或者UV硬化,从而可以形成涂布层。

多层涂层、即,防反射涂布层可以通过将二氧化硅、氟化镁、氧化铝、二氧化锆、二氧化钛、五氧化钽、氧化钇等金属氧化物真空蒸镀或者通过溅射的方法形成。最优选为在透镜双面硬质涂层膜上对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锆膜重复真空蒸镀3次以上之后,最终真空蒸镀二氧化硅层。并且,根据需要,在最终层上形成水膜层(氟树脂)。

并且,根据需要,可以在硬(hard,抗腐蚀)的溶液中混合分散颜料或光变色颜料等后进行涂布。

实施例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下面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和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各种修改以及变更。

实施例1

本发明的光学材料以及透镜的制备方法如下:三羟甲基丙烷三(巯基丙酸酯)536g中混合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358g、4,4’-亚甲基二(环己基二异氰酸酯)106g制备单体组合物之后,将作为紫外线吸收剂的2-(2′-羟基-5′-叔辛基苯基)-2H-苯并三唑(2-(2′-hydroxy-5′-t-octylphenyl)-2H-benzotriazole)18g、作为脱模剂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0.9g、作为有机颜料的1-羟基-4-(对甲基苯胺)蒽醌(1-hydroxy-4-(p-toluidine)anthraquinone)(蓝色)20ppm、茜酮类染料(红色)10ppm、作为聚合引发剂的二月桂酸二丁锡1.8g放入安装有搅拌器的调配桶中,置换成氮,去除调配桶内的空气之后,减压搅拌2小时,停止搅拌,减压脱泡,注入到以聚酯胶带固定的玻璃模具中(屈光度-5.00)。

(2)将注入有混合物的玻璃模具放入钢制循环式烤炉内在35℃放置2小时,升温3小时至40℃,升温12小时至120℃,在120℃放置2小时,冷却2小时至70℃后加热硬化,之后从模具中脱离固体物,从而获得中心厚度为1.2mm的光学透镜。

(3)将在(2)中获得的透镜加工成直径为72mm之后,在碱性水性洗涤液中进行超声波洗涤,之后在120℃的温度下进行2小时的热处理(annealing)。

(4)将在(3)中获得的透镜浸到Fine Coat公司的ST11水-8H硬化液后进行热硬化,在两面上依次真空蒸镀二氧化硅→二氧化锆→二氧化硅→ITO→二氧化锆→二氧化硅→二氧化锆→氟基树脂(水膜),从而获得进行了硬质涂布和多层涂布的光学透镜。

物性实验方法

通过下面的物性实验方法测量每个光学透镜的物性,将其结果表示在表1中。

1)折射率以及阿贝数:使用Atacota Co 1T型的阿贝折射仪进行了测量。

2)透光率: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了测量。

3)由加热引起多层膜分裂现象:在90℃的烤炉中将透镜的实验片放置60分钟之后,用肉眼观察,如果完全没有多层膜分裂现象,则评价为A,如果1mm以下的裂纹在10个以下,则评价为B,如果裂纹在10个以上,则评价为C。

4)耐冲击性:第一次,从127cm的高度向完成硬质涂布处理的10个透镜(-5.00,中心厚度1.2mm)落下16.3g的钢球,如果10个透镜中一个也没有被粉碎,则表示为O,有被粉碎的透镜,则表示为X(FDA规格)。第二次,从127cm的高度再次向经过第一次实验的10个透镜落下67g的钢球,如果10个透镜中一个也没有被粉碎,则表示为◎(ANS规格)。

5)热硬化时,透镜边缘是否发生气泡:热硬化之后将模具脱离透镜,用肉眼观察透镜的边缘是否发生气泡,如果10个透镜中一个也没有发生气泡,则评价为A,如果10个透镜中有2个以下的透镜发生3个以下的1mm以下的气泡,则评价为B,如果发生有3个以上的气泡,则评价为C。

实施例2~16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以表1、2中记载的组合分别制备组合物以及透镜,且将其结果记录在表1、2中。

比较例1

以表3记载的组合,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426g中混合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56g和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PETMP)518g,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组合物以及透镜,并且将其特征记录在表3中。

比较例2~8

按照与比较例1相同的方法,以表3记载的组合分别制备组合物以及透镜,将其结果记录在表3中。

[表1]

[表2]

[表3]

表1~3缩写表示

单体

TMPMP:三羟甲基丙烷三(巯基丙酸酯)(trimethylol propanetris(mercaptopropionate))

TMEMP:三羟甲基乙烷三(巯基丙酸酯)(trimethylol ethanetris(mercaptopropionate))

GMP:甘油三(巯基丙酸酯)(glycerol tris(mercaptopropionate))

TMCMP:三羟甲基氯三(巯基丙酸酯)(trimethylol chlorotris(mercaptopropionate))

TMPMA:三羟甲基丙烷三(巯基乙酸酯)(trimethylol propanetris(mercaptoacetate))

TMEMA:三羟甲基乙烷三(巯基乙酸酯)(trimethylol ethanetris(mercaptoacetate))

PETMP: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pentaerythritoltetrakis(3-mercaptopropionate))

PETMA:季戊四醇四(巯基乙酸酯)(pentaerythritoltetrakis(mercaptoacetate))

BMEMP:1,2-二(巯基乙基)-3-巯基丙烷(1,2-bis(mercaptoethyl)-3-mercaptopropan)

IP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sophorone diisocyanate)

H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examethylene diisocyanate)

H12MDI:4,4’-亚甲基二(环己基二异氰酸酯)(4,4’-methylenebis(cyclohexyl isocyanate))

TMDI:三甲基1,6-二异氰酸酯(Trimethyl 1,6-diisocyanate)hexan

XDI:m-二甲苯-二异氰酸酯(m-xylene-diisocyanate)

2PIPDI:0.4摩尔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0.6摩尔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添加0.1摩尔的丙二醇(propyleneglycol)的二异氰酸酯(diisocyanate)化合物

紫外线

HMBT:2-(2’-羟基-5-甲基苯基)-2H-苯并三唑(2-(2′-hydroxy-5-methylphenyl)-2H-benzotriazole)

HBCBT: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2H-苯并三唑(2-(2′-hydroxy-3′,5′-di-t-butylphenyl)-5-chloro-2H-benzotriazole)

HBMCBT: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2H-苯并三唑(2-(2′-hydroxy-3′-t-butyl-5′-methyphenyl)-5-chloro-2H-benzotriazole)

HAPBT:2-(2′-羟基-3′,5′-二叔戊基苯基)-2H-苯并三唑(2-(2′-hydroxy-3′,5′-di-t-amylphenyl)-2H-benzotriazole)

HDBPBT: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2H-苯并三唑(2-(2′-hydroxy-3′,5′-di-t-butylphenyl)-2H-benzotriazole)

HBPBT:2-(2′-羟基-5′-叔丁基苯基)-2H-苯并三唑(2-(2′-hydroxy-5′-t-butylphenyl)-2H-benzotriazole)

HOPBT:2-(2′-羟基-5′-叔辛基苯基)-2H-苯并三唑(2-(2′-hydroxy-5′-t-octylphenyl)-2H-benzotriazole)

DHBP:2,4-二羟基二苯甲酮(2,4-dihydroxybenzophenone)

HMBP: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hydroxy-4-methoxybenzophenone)

HOOBP:2-羟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2-hydroxy-4-octyloxybenzophenone)

BHBP:4-苯酰氧基-2-羟基二苯甲酮(4-benzoxy-2-hydroxybenzophenone)

THBP: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2,2′,4,4′-tetrahydroxybenzophenone)

DHMBP: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2,2′-dihydroxy-4,4′-dimethoxybenzophenone)

BHMCBT:2-(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3′-t-butyl-2′-hydroxy-methylphenyl)-5-chlorobenzotriazole)

脱模剂

IPP:磷酸异丙酯(isopropyl phosphate)

DIPP:磷酸二异丙酯(diisopropyl phosphate)

DBP:磷酸二丁酯(dibutyl phosphate)

OP:磷酸辛酯(octyl phosphate)

DOP:磷酸二辛酯(dioctyl phosphate)

IDP:磷酸异癸酯(isodecyl phosphate)

DIDP:二异癸基磷酸酯(diisodecyl phosphate)

TDP:十三烷醇磷酸酯(tridecanol phosphate)

BTDP:磷酸双(十三烷基)酯(bis(tridecanol)phosphate)

有机颜料

HTAQ:1-羟基-4-(对甲苯胺)蒽醌(1-hydroxy-4-(p-toluidine)anthraquinone)

PRD:茜酮类染料(Perinone dye)

聚合引发剂

BTL:二月桂酸二丁锡(butyltin dilaurate)

BTC:二丁基二氯化锡(dibutyltin dichloride)。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