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瓶子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有该瓶子的瓶子容器

瓶子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有该瓶子的瓶子容器

摘要

本发明说明了一种瓶子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有该瓶子的瓶子容器。该瓶子具有至少一个最薄部,在该最薄部中,瓶子的壁厚小于0.1mm,优选小于0.05mm。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41244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克朗斯股份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810170264.6

  • 发明设计人 乔奇恩·福索沃;

    申请日2008-10-16

  • 分类号B65D1/02(20060101);B65D1/40(20060101);B65D1/42(20060101);B65D85/72(20060101);B65D71/06(20060101);B29C49/78(20060101);B29K67/00(20060101);

  • 代理机构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德国诺特奥波林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1:49:1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2-09-19

    授权

    授权

  • 2010-08-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5D1/02 申请日:200810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4-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低固定负载(dead weight)的瓶子以及该瓶子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对饮料包装来说,包装的重量和材料消耗分别是包装制作的决定性因素。尤其对于一次性包装,必须注意使该包装具有低材料消耗以节约原材料和成本。

保持材料消耗小的一种可能性是用袋子包装饮料。然而,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在袋子的空状态和填充状态下,袋子的尺寸都是不稳定的。这可能具有例如以下效果:当握持饮料袋时,该饮料袋的填充物将会无意地排出。

相反,如玻璃瓶等瓶子的尺寸是稳定的,即瓶子的非故意压缩是不可能的或即使可能也是具有较大难度的。然而,即使在玻璃瓶的空状态下,玻璃瓶也较重。

与玻璃瓶相比,可以通过选择例如PET塑料(“PET”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缩写)、PLA、PP(“聚丙烯”)、PS(“聚苯乙烯”)或PEN(“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制造瓶子的合适材料来显著地减小该瓶子的重量。由现有技术可知能够以较低的固定负载制造PET瓶子;然而,这里,瓶子的大部分区域(除了嘴部区域)的壁厚大致相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瓶子的制造过程中分别进一步减小瓶子的重量和材料消耗。

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的瓶子、根据权利要求3的瓶子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8的瓶子的制造方法实现该目的。

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公开了优选实施例。

在一个实施例中识别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瓶子:该瓶子具有至少一个最薄部,在该最薄部中,瓶子的壁厚最大只有0.1mm,优选最大只有0.07mm,更优选最大只有0.05mm。利用这些特征,根据本发明的瓶子包括至少一个非常薄的部分,在制造过程中该部分仅需要很少的材料,使得本发明具有所述优势。

虽然这种瓶子的薄部能容易地被压缩,但是,该瓶子示出足够的尺寸稳定性。因此,在上下文中,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该瓶子包括握持部。典型地,该握持部的特征在于能够在该握持部中保持瓶子。例如,握持部可设置有用于防止瓶子从手中滑落的结构。优选地,握持部的圆周被选择成能用一只手舒适地握持瓶子。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瓶子具有形成瓶子的最大圆周的容积部和握持部,该握持部的圆周小于容积部的最大圆周的圆周。根据本发明的瓶子的容积部圆周与握持部圆周之比大于1.4,优选大于1.8,更优选大于2.4。

在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方面,瓶子的最薄部的壁厚不大于0.1mm,优选不大于0.07mm,更优选不大于0.05mm。典型地,最薄部是具有最大圆周的部分。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瓶子是PET瓶。此外,典型地,本发明的瓶子具有0.5升、0.75升、1.0升、1.25升、1.5升、1.75升或2.0升的容积或液体保持容量。然而,根据用途,该容积还可以更大。然而,这需要瓶子具有相适应的壁厚。

根据本发明的瓶子可具有多种形状;例如,截面可以是圆形、正方形或多边形,并且具有可选的圆形角部或非圆形角部。

有利地是,典型地,瓶子在较大圆周处的壁厚小于在较小圆周处的壁厚。这具有以下结果:在瓶嘴和握持部的区域中,瓶子典型地具有较大的壁厚,从而示出比具有最大圆周的区域中的稳定性更大的稳定性。根据瓶子填充物的类型,可在瓶底区域中设置额外的加强件。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瓶子构造有可以使瓶子放置在竖直状态的瓶底。该瓶底可以是例如具有加强件或没有加强件的香槟酒瓶底(或静水瓶底)或花瓣状瓶底。瓶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瓶子的用途。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瓶子的握持部设置有如槽或螺旋等加强件结构。此外,加强件结构能防止在保持瓶子时瓶子从手中滑落。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握持部与瓶盖螺纹间隔开至少0.5cm、1cm、2cm、3cm、4cm或5cm。优选地,瓶子的握持部的圆周应该是基本上相同的(除了槽或螺旋)。在本发明的典型的实施例中,握持部容积占瓶子的总容积的份额在至少10%、15%、20%、30%或40%和/或不超过15%、20%、30%、40%或50%的范围内。为了更有效的使用瓶子容积,在优选实施例中,在瓶子的填充状态下,握持部被液体部分填充或全部填充。

优选地,用静水或果汁填充本发明的瓶子。然而,例如碳酸饮料或由氮气加压的饮料等其它填充物也是可以的。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在填充或非填充状态下,瓶子的尺寸是稳定的,即在不对瓶子施加额外力(例如在挤压瓶子时产生的力)的条件下,瓶子能保持它的原始形状。当在瓶子容器中分别堆叠和储存瓶子时,该尺寸稳定性也是有益的。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以空间节约的方式在瓶子容器里布置瓶子,使得瓶嘴交替向上和向下定向或者向左和向右定向或者向后和向前定向。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瓶子的方法包括吹塑方法,在瓶子材料膨胀时,该吹塑方法示出超过15、20、25、30、35、40、45或50的最大面积拉伸。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这样制造的瓶子具有相同或至少类似的性能。

附图说明

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可能实施例的其它方面,其中: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可能实施例的瓶子的示意图;

图1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可能实施例的瓶子的示意图;

图2a是香槟酒瓶底的示意图;

图2b是花瓣状瓶底的示意图;

图3是瓶子容器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吹塑方法的工作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瓶子100的第一可能实施例。典型地,瓶嘴被定位在瓶子的上部,接下来是如果瓶子使用拧盖的可选螺纹102、锁定环103和支撑环104。在机械加工瓶子时,锁定环103和支撑环104是很重要的。通常,握持瓶子的夹具与支撑环104和锁定环103之间的下一个夹具交替使用,并且使一个夹具握持支撑环104的下方而另一个夹具握持支撑环104的上方。然而,作为可选方案,还有一些瓶子没有支撑环104或只有一个基本形状的支撑环。在没有支撑环104的情况下,同样使用锁定环103。

典型地,握持部105被定位在支撑环104的下方。在日常使用中,该握持部105特别适于握持瓶子(用手)。在图1a所示的情况中,借助于槽108有利于握持。握持部105的上方区域和下方区域优选用于为瓶子贴标签。首先由下述特征识别瓶子的容积部106:在该容积部中容纳瓶子填充物的大部分。因此,典型地,具有最大圆周的部分形成容积部106的一部分。可选的瓶底107使得可以将瓶子放置在竖直状态。

在图1b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瓶子100的另一个可能实施例。该瓶子100包括类似的元件,但是借助于螺旋109使握持部105稳定,这还为瓶子额外提供了改进的握持。此外,在该例子中,握持部容积占瓶子总容积的份额小于图1a的例子中的握持部容积占瓶子总容积的份额。

参照图2a和图2b进行说明可能的瓶底107。根据应用(例如瓶子填充物的类型),香槟酒瓶底201或花瓣状瓶底202是更合适的。香槟酒瓶底201的优点是:因为香槟酒瓶底201具有更小的表面,因此,在同样壁厚的情况下,香槟酒瓶底201使用的材料比花瓣状瓶底202使用的材料少。花瓣状瓶底202的优点是:如果瓶子承受高压(例如,如果瓶子填充有碳酸饮料),则花瓣状瓶底202是非常稳定的。根据需求,香槟酒瓶底201和花瓣状瓶底202二者都可以使用额外的加强件元件。

图3示出了瓶子容器300。在该例子中,瓶子100以瓶颈向上开口和向下开口的交替方式并排布置,从而使得瓶子得存储可以节约空间。此外,在堆叠过程中,可以通过以适当的方式选择瓶子的形状而额外节约空间。

图4说明了吹塑方法400。在步骤401中,加热预成型体(瓶坯),从而该预成型体变为可变形的。在步骤402中,例如借助于空气压力使预成型体在模具内膨胀。根据膨胀程度,瓶子材料被面积拉伸大于20的系数(1cm2的预成型体被膨胀到大于20cm2的面积)。同时,在面积拉伸操作过程中,壁厚是减小的。在瓶子100的情况下,这通常意味着利用大面积拉伸获得相应大的瓶子容积。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