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模拟实战的对练桩

模拟实战的对练桩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习武者所用的模拟实战的对练桩。该发明包括桩身和底座,还包括至少一个贯穿所述桩身的推杆架和至少一个位于所述桩身侧面的摆架;其中推杆架包括贯穿所述桩身的、带有复位装置的推杆,其端部为用于拳手击打的击打盘,另一端通过轮廓大于桩身相应于推杆贯穿孔的限位块连接有从动杆;所述摆架通过销轴安装于位于桩身两侧的支架上,其包括相应于桩身正面的主动杆和其击打部,以及位于桩身后面的与主动杆连接的从动杆及其攻击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适于对实战进行有效模拟的模拟实战的对练桩。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41194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门德君;

    申请/专利号CN200810158684.2

  • 发明设计人 门德君;

    申请日2008-11-10

  • 分类号A63B69/34;

  • 代理机构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李桂存

  • 地址 250021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西新一街15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1:49:1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12-2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3B69/34 授权公告日:20100825 终止日期:20121110 申请日:20081110

    专利权的终止

  • 2010-08-25

    授权

    授权

  • 2009-06-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4-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习武者所用的模拟实战的对练桩,具体地,涉及一种可以与习武者互动的人桩,它包括桩体和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桩体上的多个供习武者练习用的臂。

(二)背景技术

现在的习武者所用的木人桩多数是固定设置的器材,主要用来锻炼习武者的力量。然而由于该木人桩没有思想,仅仅是个形状固定的器材,无法模拟实战中人的对打方式,起不到对实战中人的对打的模拟。当然,习武者可以在训练中,两两对练,以对实战进行模拟。不过大家在这种对练的过程中,很可能失手打伤对方,或者因心存芥蒂而出拳犹豫,达不到对实战的模拟。

因此,处于上述考虑,先后出现了一些模拟实战的木人桩,其中,国家知识产权局1999年1月13日公开了一种名称为“模拟活人桩”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9723400.9,其公开了一种包括立柱,通过肩架固定在立柱上端的弹性臂,从上向下以次排列固定在立柱上的勾拳臂、勾腿和拟脚。其目的在于该模拟活人桩能象活人一样,在你击打它时,反过来它也能击打你,从而提高练武者的进攻速度和后撤速度,使死的东西变成活的东西。但是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上述构件在受力缩回或者摆动,然后再复位的过程中,其运动是有规律的,那么习武者很快就能够很熟练的掌握这种规律,从而无法实现对实战的真正模拟。

此外,国家局第200610061317.1号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互动式木人桩”的木人桩,公开日为2006年12月6日,其包括外壳、底座、至少一个击打棒、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及控制装置,该外壳可转动安装在该底座上,该第一驱动装置与该外壳连接并可驱动其绕转动轴线转动,该击打棒通过支点安装在该外壳的外壁上,该第二驱动装置与该击打棒连接并可驱动其绕该支点转动,该控制装置与该第一、第二驱动装置连接。由于控制装置根据设定程序控制第一、第二驱动装置。其目的在于,在外壳转动的同时,击打棒随机击出,模拟对手的出拳动作,既可以训练练习者的力量,还可以训练练习者的反应和速度,使训练器材由单纯的靶子变成训练者的对手。不过,虽然其解决了随机出拳的问题,但是,练习者打击了那个部件,必然会击发相应的另一个部件,从而练习者会注意另一个部件,时间稍长,练习者也能很熟练的掌握这种规律,而使其失去对练习者反应速度的训练。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木人桩不能有效的对实战进行模拟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适于对实战进行有效模拟的模拟实战的对练桩。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发明包括桩身和底座,还包括至少一个贯穿所述桩身的推杆架和至少一个位于所述桩身侧面的摆架;其中推杆架包括贯穿所述桩身的、带有复位装置的推杆,其端部为用于拳手击打的击打盘,另一端通过轮廓大于桩身相应于推杆贯穿孔的限位块连接有从动杆;所述摆架通过销轴安装于位于桩身两侧的支架上,其包括相应于桩身正面的主动杆和其击打部,以及位于桩身后面的与主动杆连接的从动杆及其攻击部。

优选地,所述桩身通过用于调整其高度的调整支架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桩身侧面或者安装于位于桩身两边的独立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调整支架与所述桩身为轴孔配合,桩身上设置有用于压紧调整支架的紧固螺栓。

优选地,所述紧固螺栓为蝶形螺栓。

优选地,所述被动杆和从动杆为柔性杆。

优选地,所述复位装置为套在所述推杆上的压缩弹簧;所述摆架则设置有拉伸弹簧作为复位装置,或者其复位装置为盘绕在所述销轴上的盘簧。

优选地,所述桩身下端设置有一U型口,该U型口间设置有一击裆摆架。

优选地,所述从动杆和被动杆上的击打部为充气的包或柔性部。

优选地,所述推杆架设置相应于人体的腹部、腰部、左右胸部、头部五处;所述摆动架则设置相应于人腿部、颈头部的至少左右各一个摆动架。

优选地,所述摆动架还在所述桩身顶端还设置有一处。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能很好的模拟实战的木人桩,其既利于习武者练力量,也利于其训练反应速度。本发明所包含的木人桩实质上是适于两个人训练的木人桩,其中练力量和练习攻击者打击所述主动杆或者推杆使之驱动相应被动杆或者从动杆,从而练习了力量和攻击效率;而位于桩身背面的练习反应速度的练习者根据从动杆或者被动杆的动作来作相应的规避或者格挡动作,从而可以练习反应速度。此外,有些高手习惯于根据对方的步伐和身形来判断对方进攻的拳路,久之,就绝对反应速度上来说有些下降,而本发明则可避免这种情况,因桩身的存在使其不能很好利用上述方法判断对方的拳路,从而可以形成单纯的对反应速度的练习,也因此其对防守者更有挑战性,锻炼效果会更好,其防守时的步伐练习和反应速度练习得以最大限度的得到保障。

本发明优点体现在,击打者的进攻具有随机性,从而相应从动杆和被动杆的动作就有随机性,很类似于两个习武者对练。重要的是,这种对练不会伤到对方,由于设备可选择性强,从动杆部分可以做成柔性的,即便是练习反应速度者被击中,也不会造成伤害,那么击打者就可以放开手脚进行攻击和力量练习,从而该木人桩的模拟效果会非常好。当然对于很多地方,还要练习抗击大能力,所以上述攻击部也可以做成刚性的。对于其中的推杆架和摆架,主要基于现有正面击打和边路进攻来设计,以对实战进行更好的模拟。对于摆架和推杆架的个数可以根据拳种不同进行设置,比如拳击,主要是拳的攻防练习,主要是上肢的练习,所以摆架和推杆架主要集中于上肢。本发明相对于背景技术中所描述的具有随机出拳的木人桩,由于其本身为纯粹的机械结构,结构比较简单,成本相对来说比较低。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攻击部,2、被动杆,3、桩身,4、支架,5、主动杆,6、击打部,7、击打盘,8、压缩弹簧,9、推杆,10、摆架,11、调整支架,12、底座,13、紧固螺栓,14、击裆摆架,15、限位块,16、摆架,17、从动杆,18、销轴,19、转轴,20、下摆架,21、支腿。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1至3,本实施例模拟实战的对练桩,包括桩身3和底座12,还包括至少一个贯穿所述桩身的推杆架和至少一个位于所述桩身侧面的摆架10;其中推杆架包括贯穿所述桩身的、带有复位装置的推杆9,其端部为用于拳手击打的击打盘7,另一端通过轮廓大于桩身相应于推杆贯穿孔的限位块15连接有从动杆17;所述摆架通过销轴18安装于位于桩身两侧的支架4上,其包括相应于桩身正面的主动杆和其击打部6,以及位于桩身后面的与主动杆连接的从动杆2及其攻击部1。其中推杆架在这里定义为用于练习力量者正面击打,使之正面击打练习反应速度者的杆架;摆动架在这里则相应的定义为用于练习力量者侧面对其击打,使之从侧面击打练习反应速度者的杆架。从运动规律来看,推杆架受击打后其攻击端必然沿直线运动,比如,类似于直拳、刺拳等进攻;而对于摆架,其攻击端运行规律则为弧线,类似于比如侧踢等进攻。

为了适应不同身高的练习者,所述桩身通过用于调整其高度的调整支架11安装于所述底座上,从而便于练习者根据自己身高来调整其高度;所述桩身相应于推杆设置有纵向条形孔,推杆通过与其滑动配合的套筒安装于该纵向条形孔,这样则利于调整个推杆间的间距,适合不同人体轮廓的需要;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桩身侧面或者安装于位于桩身两边的独立支架上,其中安装于所述桩身侧面时,整体性好,而位于两侧时的独立支架上时,则便于运输。实际上对于身材比较宽的,如果能够很方便的调整摆架是最好的,当然,人是活动的,所以相对来说这种结构并不太重要;其实,利用伸缩杆,或者单独的支架进行移动放置,可以很容易的达到这个要求。

所述调整支架11与所述桩身为轴孔配合,桩身上设置有用于压紧调整支架的紧固螺栓13,这种结构是一种使用方便的结构,便于调整桩身的高度。

为了便于手动调整桩身高度,所述紧固螺栓采用蝶形螺栓或者其他便于手动调整的螺栓。

为了更形象地模拟真人攻击,所述被动杆和从动杆为柔性杆,从而当练习反应者进行格挡是,该柔性杆会像真的人腿或者胳膊被格挡开,比刚性的杆更具有实战模拟价值。

所述复位装置为套在所述推杆上的压缩弹簧8;所述摆架则设置有拉伸弹簧作为复位装置,或者其复位装置为盘绕在所述销轴上的盘簧。

所述桩身下端设置有一U型口,该U型口间设置有一击裆摆架14,对于此摆架,如果练习进攻者练习正蹬或者侧踹,则其被动杆会向上运动,从而会产生击打裆部的动作。对于其击打部,由于所极大的是要害部位,所以必须用柔性的或者充气的包,即便是被打中,也不会产生严重后果,从而主动进攻者会放心的进行进攻练习。

当然,所有的从动杆和被动杆上的击打部可以均采用充气的包或柔性部。其实对于一些不怕击打的部位,可以用刚性的部件,以锻炼抗击打能力,当然,我们的根本目的在于锻炼练习者的反应速度。

所述推杆架设置相应于人体的腹部、腰部、左右胸部、头部五处;所述摆动架则设置相应于人腿部、颈头部的至少左右各一个摆动架,从而可以便于练习者更好的模拟实战。

对于正踢、上勾拳、高提和下劈的模拟一直是个问题,本实施例中所述摆动架还在所述桩身顶端还设置有一处,比如下劈动作,则该摆架的从动杆会向上运动,从而模拟了上勾拳的动作。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