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形成放针线圈的方法及在针织物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的内侧形成放针线圈的针织物

形成放针线圈的方法及在针织物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的内侧形成放针线圈的针织物

摘要

提供容易编织、对纱线的负担小且使在放针线圈形成部位产生的孔不显眼的形成放针线圈的方法以及具有放针线圈的针织物。通过下述步骤形成放针线圈:步骤a,将已经保持在形成放针线圈的织针上的线圈向相对的针床的空针移圈,使形成放针线圈的织针成为空针;步骤b,在具有成为空针的形成放针线圈的织针的针床中从编织区域的一端至另一端进行下一个线圈横列的编织,进行该编织时在形成放针线圈的织针上进行空针成圈;步骤c,将在步骤b中编织出的线圈中的、保持在与形成放针线圈的织针的一方相邻的织针侧的织针上的线圈向相对的针床的空针移圈;步骤d,横移针床,以使在步骤c中进行移圈的线圈远离进行空针成圈的线圈后,将在步骤a和步骤c中移圈的线圈向相对的针床的空针移圈。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39531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申请/专利号CN200780007133.X

  • 发明设计人 岛崎宜纪;由井学;

    申请日2007-02-27

  • 分类号D04B7/10;D04B1/22;D04B7/00;

  • 代理机构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梁晓广

  • 地址 日本和歌山县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1:44:5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4-1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D04B7/10 授权公告日:20110615 终止日期:20130227 申请日:2007022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06-15

    授权

    授权

  • 2009-05-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3-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横机编织针织物时在针织物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的内侧形成放针线圈的方法和形成这种放针线圈的针织物。

背景技术

在利用横机编织针织物的过程中,为了将针织物编织成所希望的形状,进行放针或收针。在这里,作为形成放针线圈的方法,公知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在位于前侧针织物部或后侧针织物部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的线圈外侧的空针上新形成线圈以增加编织宽度的方法(下面称为外放针)。另一个是使针织物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的多个纵行的线圈向编织宽度外侧移动而在针织物的编织区域内产生空针,在该空针上新形成线圈而增加编织宽度的方法(下面称为内放针)。

作为进行外放针的编织方法,例如公开于专利文献1中。专利文献1公开的编织方法,通过使2个喂纱口在针床的长度方向上错开时间移动而编织的双系统编织将针织物编织成筒状的同时进行外放针。

在这里,在外放针中,由于每次形成放针线圈时在针织物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新形成纵行,因而针织物的端缘部不整齐,外观不太美观。相对于此,在内放针中,由于在针织物的端缘以外的部位形成新纵行,因而在针织物的端缘部出现一连串形成的纵行,夹着前后针织物部的边界线的纵行成为平行美观地整齐一致的状态。

但是,在上述任意的放针线圈的形成方法中,都通过向不存在前线圈横列的线圈的空针喂纱,形成放针线圈。因此,在放针线圈形成部位,新形成的线圈被下一个线圈横列的线圈上拉而在放针线圈形成部位产生较大的孔,存在外观变差的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该开孔的问题,本申请人提出了使在放针线圈形成部位产生的孔难以显眼的利用内放针形成放针线圈的形成方法(参照专利文献2)。该放针线圈形成方法,首先,将保持于在前后的不同针床上相对配置的第一针和第二针中的第一针上的线圈向第二针移圈,并且向第一针喂纱,紧接着向第二针移圈的线圈而在该第一针上新形成线圈。通过在该第一针上新形成线圈,向第二针移圈的线圈成为放针线圈。然后,通过横移使针床横向移动,在第一针的旁边设置空针后,通过将向第二针移圈的线圈向该空针移动,成为在保持在第一针上的线圈的侧旁形成放针线圈的状态。在该放针线圈形成方法中,利用设在前后不同针床上的针之间的移圈形成放针线圈,成为一个线圈被分割为2部分而形成放针线圈的状态(下面称为分割放针)。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12128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昭62—52063号公报

在通过分割放针形成放针线圈的情况下,由于放针线圈处于保持在前线圈横列的线圈上的状态,因而不会被下一个线圈横列的线圈上拉。因此,可在孔的开度非常小的状态下编织具有放针线圈的针织物,能够提供外观美观的针织物。

但是,在通过分割放针形成放针线圈的情况下,将已经形成的线圈分割为两个而新形成线圈。因此,在使用容易产生断头的纱线以较小的线圈密度进行编织的情况下,由于放针线圈比其他线圈小,因而存在难以进行移圈等编织,产生脱圈的担心。并且,线圈变得很小时对纱线的负担也变大。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容易编织、对纱线的负担小且使在放针线圈形成部位产生的孔不显眼的形成放针线圈的方法以及通过该方法编织的具有放针线圈的针织物。

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使用横机在针织物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的内侧形成放针线圈,该横机至少具有前后一对的针床,前后针床中的至少一方可左右横移,并且能够在前后针床间进行线圈的移圈,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形成放针线圈。

步骤a,将已经保持在形成放针线圈的织针上的线圈向相对的针床的空针移圈,使形成放针线圈的织针成为空针;

步骤b,在具有成为空针的形成上述放针线圈的织针的针床中从编织区域的一端至另一端进行下一个线圈横列的编织,进行该编织时进行将针织纱保持在形成上述放针线圈的织针的针钩内的空针成圈;

步骤c,将步骤b中编织出的线圈中的、保持在与形成上述放针线圈的织针的一方相邻的织针侧的织针上的线圈向相对的针床的空针移圈;

步骤d,使针床横移以使步骤c中移圈的线圈远离空针成圈的线圈后,将步骤a中移圈的线圈和在步骤c中移圈的线圈向相对的针床的空针移圈。

本发明的形成放针线圈的方法,优选的是,至少进行1次下述步骤:紧接着形成上述放针线圈的方法的步骤d,使保持有在步骤d中移圈的线圈中的在步骤a移圈的线圈的织针漏针,同时从编织区域的一端至另一端进行下一个线圈横列的编织。

本发明的形成放针线圈的方法,优选的是,还在步骤b和步骤c之间,包括下述步骤而进行编织:与在步骤b中编织的空针成圈的线圈连续地,从编织区域的一端至另一端进行下一个线圈横列的编织。

本发明的放针线圈的形成方法,还能够适用于使上述横机进而构成具有第一喂纱口和第二喂纱口,使用所述两个喂纱口进行双系统编织的同时在针织物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的内侧形成放针线圈的情况。在进行双系统编织的情况下,优选的是以筒状编织针织物。

在通过双系统编织方式以筒状编织针织物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将后行的第二喂纱口5设在从针织机前面侧看时的靠前侧,将先行的第一喂纱口6设在内侧而编织成筒状时,存在2根针织纱在成为喂纱口的行进方向的反转位置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的一方交叉的问题。该针织纱的交叉部分,因周围的线圈拉紧针织纱,在前后针织物部的边界X产生如图10所示的孔g。在专利文献1中,进行编织以使该交叉部分的孔不显眼,但孔仅是不显眼,可在针织物上依然形成有孔。

本发明的形成放针线圈的方法,优选的是,在通过双系统编织方式以筒状编织针织物的同时形成放针线圈的情况下,形成作为前侧针织物部和后侧针织物部的前后边界的边界纵行。该边界纵行,在扭转线圈的同时连续形成线圈,并且将与形成该扭转的线圈的针织纱不同的针织纱卷绕在扭转的线圈上而形成,由此不会在纱线的交叉部分形成孔。

通过上述方法在针织物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的内侧形成放针线圈的针织物,在相对的针床上放置已经保持在要形成放针线圈的织针上的线圈,由此在使要形成该放针线圈的织针成为空针的状态下具有使针织纱保持在该空针的针钩内而形成的放针线圈。此外,通过上述方法形成的针织物,具有穿过该放针线圈和与该放针线圈相邻的线圈之间的在上述相对的针床上放置的线圈,形成与该穿过的线圈连续的新线圈。

另外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的内侧形成放针线圈的针织物形成筒状针织物。

根据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在形成放针线圈的织针预先形成线圈的状态下,将该线圈向相对的针床移圈,通过该移圈在成为空针的织针上形成放针线圈后,将移圈的线圈返回该放针线圈的旁边。其结果,由于即使成为通过放针线圈形成孔的状态,也形成通过该移圈而返回的线圈堵住孔的一部分的状态,因而能够使在放针线圈形成部位产生的孔不显眼。

在用本发明的方法形成放针线圈的情况下,由于不将已经形成的线圈分割为两个而形成放针线圈,因而无论在用容易断头的纱线编织的情况下,还是在以较小的线圈密度编织的情况下,都能够简单地编织放针线圈,对纱线的负担也小。

并且,通过在紧接着上述步骤d的编织中,使保持有在上述步骤a移圈的线圈的织针漏针的同时,从编织区域的一端至另一端进行下一个线圈横列的编织,与在步骤a移圈的线圈连续的新线圈,在形成漏针(miss)的线圈横列的下一个线圈横列中形成。通过该新形成的线圈,在步骤a中移圈的线圈被上拉,能够使放针线圈形成部位产生的孔进一步变得不显眼。

并且,通过在上述步骤b和步骤c之间,与空针成圈连续地编织下一个线圈横列,也能够在形成与步骤a移圈的线圈连续的新线圈时,在步骤a中移圈的线圈被上拉,能够使放针线圈形成部位产生的孔进一步变得不显眼。

并且,本发明的形成放针线圈的方法,以双系统方式进行编织的同时形成放针线圈时,能够在使搭载多个编织系统的三角座滑架移动1线圈横列的期间,能够进行2线圈横列的编织的移圈。其结果,不仅能够避免在放针线圈形成部位形成较大的孔地容易形成放针线圈,还能够提高生产率。

在双系统编织的情况下,针织物通过以筒状进行编织,生产率变好。并且,在以双系统编织方式以筒状进行编织的情况下,形成作为前侧针织物部和后侧针织物的前后边界的边界纵行,该边界纵行,在扭转线圈的同时将与形成该扭转的线圈的针织纱不同的针织纱卷绕在扭转的线圈上而编织时,通过该边界纵行,不会有以往产生的开孔的情形。并且,通过扭转线圈和针织纱的卷绕,可得到如缝纫针迹(ミシンステッチ)一样的外观,还能够制作设计上优良的针织物。

附图说明

图1是用本发明的形成放针线圈的方法编织的具有放针线圈的针织物的线圈图。

图2是用于形成放针线圈的编织工序图。

图3是用于形成放针线圈的编织工序图。

图4是表示用双系统编织方式编织成筒状时的在前后的针织物部的边界部形成边界纵行的状态的针织物的线圈图,是筒部的编织宽度方向左侧端部的线圈图。

图5是表示用双系统编织方式编织成筒状时的在前后的针织物部的边界部形成边界纵行的状态的针织物的线圈图,是筒部的编织宽度方向右侧端部的线圈图。

图6是用于形成边界纵行的编织工序图。

图7是表示在用双系统编织方式编织成筒状时的在前后的针织物部的边界部形成边界纵行、在该边界部的附近形成放针线圈的状态的针织物表面的图像。

图8是用本发明的形成放针线圈的方法将左右袖子的编织宽度扩大而编织的针织套衫的从前身片一侧观察的衣片平面图。

图9是表示用双系统编织方式编织成筒状时的2个喂纱口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用双系统编织方式编织成筒状时的在前后的针织物部的边界部产生的孔的状态的线圈图。

标号说明

1 针织套衫

2 身片

3 右袖

4 左袖

6 第一喂纱口

5 第二喂纱口

FF 前侧针织物部

BF 后侧针织物部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使用4针床的横机编织针织物,该横机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彼此相对的前后一对的针床,后针床可左右横移,并且能够在前后针床间进行线圈的移圈。

编织针织物时,也可以使用由前针床、后针床构成的双针床的横机进行编织。在使用双针床的横机编织针织物的情况下,在每隔一个地设置空针的状态下编织针织物。并且,在使用双针床的横机时,也可以在前后针床的一方或双方的上侧设置移圈底脚片针床而对针织物进行编织,在所述移圈底脚片针床上并列设置有移圈底脚片。

4针床横机,在下部前针床和下部后针床的上面,设有以与下部针床相同的间距并列设置多个织针的上部前针床和上部后针床。下面,将下部前针床仅称为FD,将下部后针床仅称为BD,将上部前针床仅称为FU,将上部后针床仅称为BU。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4针床的横机的FD编织前身片和左右袖子的前侧针织物部,用BD编织后身片和左右袖子的后侧针织物部。BU的针用于前身片和袖子的前侧针织物部的线圈的移圈。FU的针用于后身片和袖子的后侧针织物部的线圈的移圈。

通过使用上述FU和BU的空针,能够编织凹凸、双反面、罗纹等正面线圈和反面线圈混合存在的组织花纹,或能够进行线圈的转绕、线圈的重叠。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横机,还包括可滑动地设在从针织机看时位于靠前侧(前侧)的导轨上(未图示)的第二喂纱口5、和可滑动地设在位于内侧(后侧)的导轨上的第一喂纱口6。

在本实施方式的进行双系统编织的横机中,包括针床上移动、搭载有用于编织的三角系统S2、三角系统S3以及用于移圈的三角系统S1、三角系统S4的三角座滑架。下面将三角系统S1、三角系统S2、三角系统S3、三角系统S4仅称为S1、S2、S3、S4。在编织工序中,从三角座滑架的行进方向的先行侧起的三角系统始终作为S1、S2、S3、S4。

通过这些三角系统使三角座滑架进行1次往动和复动的期间,进行下述双系统编织:进行用从先行的第一喂纱口6喂纱的针织纱进行的编织、用从后行的第二喂纱口5喂纱的针织纱进行的编织以及移圈。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编织的针织套衫1是圆领的长袖针织套衫1,其包括身片2、右袖3、左袖4。该针织套衫1,对身片2连接前身片和后身片而编织成筒状,将左右袖子3、4也编织成筒状后,在身片2和袖子3、4的接合部分,编织身片2和袖子3、4并接合以成为一个连续的筒状。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身片、袖子的左右的用语,例如,左袖3、右袖4等的右和左,以穿着针织套衫1状态下的穿衣者作为基准。

左右两个袖子3、4通常在编织成筒状的同时从袖口侧慢慢扩大编织宽度而进行编织。为了扩大该编织宽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袖子3、4的前侧针织物部和后侧针织物部中的与身片2相邻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侧、以及从前后针织物部的前后边界起4~5线圈内侧形成放针线圈。

该放针线圈的形成,与进行编织的针织物的形状对应而每编织2个线圈横列时形成1线圈的放针线圈,或每编织4个线圈横列时形成1线圈的放针线圈,或每编织6个线圈横列时形成1线圈的放针线圈。

本实施方式的针织套衫1中,身片2的后身片、右袖3和左袖4的后侧针织物部,主要不设置空针而以总针状态使用BD进行编织。身片2的前身片、右袖3和左袖4的前侧针织物部,主要不设置空针而以总针状态使用FD进行编织。

下面根据图1的线圈图和图2及图3的编织工序图对本发明的形成放针线圈的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左右两个袖子3、4进行的编织,由于除了成为左右反转的状态这一点以外,编织方法本身相同,因而在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仅说明在右袖3形成放针线圈时的编织。

为了说明上的方便,将针织套衫1中的身片2、袖子3、4的编织组织设为平针组织的素织物,将身片2的下摆部和袖子3、4的袖口部分设为罗纹组织。

图1所示的针织物线圈图表示在右袖3的前侧针织物部形成放针线圈的状态。图1所示的英文字母H~K表示BD的针。在图2及图3中,表示在右袖3的某部分从以平针组织编织成筒状的状态开始形成放针线圈的工序图。

在图2及图3的编织工序图以及后述的编织边界纵行时的编织工序图(图6)中,为了说明上的方便,右袖3的线圈的数量表示成比在实际编织中使用的数量少。图2及图3所示的英文字母A~R表示在前后相对配置的FD、BD、FU、BU的针。其中,在图6的编织工序图中,省略FU、BU。并且,使针织物线圈图的大写英文字母和在编织工序图中表示的英文字母对应。在图2、图3、图6中,左端的数字表示编织框编号。

在图2、图3的各编织框中,右端栏的箭头表示后针床的横移方向,在其箭头下表示节距数。并且,右端栏的左邻栏的箭头表示编织方向。在图6的各编织框中,右端栏的箭头表示编织方向。

图2所示的步骤S表示在右袖3的编织过程中的阶段开始形成放针线圈之前的状态。进而,在步骤S中,表示线圈保持在FD和BD的针C~N上,右袖3被编织成筒状的状态。

保持在FD上的线圈是右袖3的前侧针织物部的线圈,保持在BD上的线圈是右袖3的后侧针织物部的线圈。

图2的编织框1中,使三角座滑架向左方向移动,首先从第一喂纱口6向FD喂纱,以先行的S2对前侧针织物部编织1线圈横列。接着,从第二喂纱口5向FD喂纱,以后行的S3与由S2编织的线圈连续地编织下一个线圈横列。最后,由S4将已经编织的后侧针织物部的线圈中的、保持在BD的针J上的线圈向相对的FU的针J移圈。通过该移圈,BD的针J成为空针。

在下一个编织框2中,首先从第一喂纱口6向BD喂纱,以先行的S2对后侧针织物部编织1线圈横列。此时,由于BD的针J成为空针,因而使针织纱保持在该空针的针钩内并进行空针成圈。接着,从第二喂纱口5向BD喂纱,以后行的S3与由S2编织的线圈连续地编织下一个线圈横列。最后,由S4将在S3编织的后侧针织物部的线圈中的、保持在BD的针K、L、M、N上的4个线圈向相对的FU的针K、L、M、N移圈。

在下一个编织框3中,将后针床向左横移1节距后,首先通过先行的S1,将保持在FU的针J、K、L、M、N上的5个线圈向相对的BD的针K、L、M、N、O移圈。通过该移圈,由编织框1的S4移圈至FU的针J上的线圈,处于保持在进行空针成圈的BD的针J的相邻的针K上的状态,在后侧针织物部形成放针线圈。并且在编织框3的S1中,将保持在FD的针I上的前侧针织物部的线圈向相对的BU的针J移圈。

同样在编织框3中,从第一喂纱口6向FD喂纱,以下一个S2对前侧针织物部编织1线圈横列。此时,由于FD的针I成为空针,因而使针织纱保持在该空针的针钩内并进行空针成圈。接着,从第二喂纱口5向FD喂纱,以后行的S3与由S2编织的线圈连续地编织下一个线圈横列。最后,由S4将在S3编织的前侧针织物部的线圈中的、保持在FD的针J、K、L、M、N上的4个线圈向相对的BU的针K、L、M、N、O移圈。

在下一个编织框4(参照图3)中,将后针床向右横移1节距后,首先通过先行的S1,将保持在BU的针J、K、L、M、N、O上的6个线圈向相对的FD的针J、K、L、M、N、O移圈。通过该移圈,由编织框3的S1移圈至BU的针J上的线圈,处于保持在进行空针成圈的FD的针I的相邻的针J上的状态,在前侧针织物部形成放针线圈。

同样在编织框4中,从第一喂纱口6向BD喂纱,以下一个S2对后侧针织物部编织1线圈横列。此时,BD的针K进行漏针。接着,从第二喂纱口5向BD喂纱,以后行的S3与由S2编织的线圈连续地对下一个线圈横列编织1线圈横列。此时,BD的针K也漏针。通过这些漏针,形成在BD的针K上原样保持有线圈的状态。

在下一个编织框5中,首先从第一喂纱口6向FD喂纱,以先行的S2对前侧针织物部编织1线圈横列。此时,FD的针J漏针。接着,从第二喂纱口5向FD喂纱,以后行的S3与由S2编织的线圈连续地对下一个线圈横列编织1线圈横列。此时,FD的针J也漏针。通过所述漏针,形成在FD的针J上原样保持有线圈的状态。

在下一个编织框6中,首先从第一喂纱口6向BD喂纱,以先行的S2对后侧针织物部编织1线圈横列。接着,从第二喂纱口5向BD喂纱,以后行的S3与由S2编织的线圈连续地编织下一个线圈横列。

在下一个编织框7中,首先从第一喂纱口6向FD喂纱,以先行的S2对前侧针织物部编织1线圈横列。接着,从第二喂纱口5向FD喂纱,以后行的S3与由S2编织的线圈连续地编织下一个线圈横列。

通过如上所述地编织针织物,可在筒状针织物的一侧编织宽度方向端部附近的形成放针线圈的部位形成如图1所示的放针线圈。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已经保持在要形成放针线圈的织针上的线圈放置在相对的针床上。接着,通过在已成为空针的用于形成放针线圈的织针上进行空针成圈而形成放针线圈,使放置在相对的针床上的线圈以穿过该放针线圈和与该放针线圈相邻的线圈之间的方式返回原来的针床,从而即使在放针线圈形成部位产生孔,也会堵住该孔。并且,通过与该穿过的线圈连续地形成新线圈,穿过的线圈被上述新线圈上拉,从而放针线圈形成部位的孔变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穿过放针线圈和与该放针线圈相邻的线圈之间的线圈进行2次漏针后,形成与该穿过的线圈连续的新线圈。因此,在使穿过的线圈位于与编织该穿过的线圈的线圈横列起4线圈横列之上的线圈相同的线圈横列上的状态下,编织从编织该穿过的线圈的线圈横列起5线圈横列之上的线圈横列。其结果,该穿过的线圈,被与该线圈连续的5线圈横列上的新线圈强力地上拉。其结果,能够使放针线圈形成部位的孔更加不显眼。图1的线圈图中,为了容易理解编织状态而将穿过的线圈较长地形成,但实际上也可以如图7所示的针织物的图像那样,穿过的线圈变小。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进行双系统编织的同时形成放针线圈,因而可在使三角座滑架移动1线圈横列的期间,进行2线圈横列的编织和移圈。其结果,不仅能够避免在放针线圈形成部位形成较大的孔地形成针织物,而且不必仅为了移圈而使三角座滑架移动,能够提高针织物的生产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双系统编织使用两个喂纱口的同时进行编织,但在仅从一个喂纱口喂纱而编织成筒状的情况下,也可以同样形成放针线圈,并且能够进行用于使由放针线圈形成的孔变小的在线圈之上漏针的编织。进而,该漏针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了2次,但漏针也可以仅进行1次,也可以不进行漏针。是否如此进行漏针以及进行漏针的情况下漏针的次数为几次的判断,可通过所使用的针织纱的种类、原材决定。例如如果为具有伸缩性的针织纱,也可以不进行漏针。如果是伸缩性较小的针织纱,则增加漏针的次数,通过距穿过的线圈远的上方的线圈强力地上拉线圈。

但是,在通过双系统编织方式以筒状编织针织物的情况下,两方的喂纱口向前后两个针床的针以环状喂纱而编织筒状针织物。其结果,在作为喂纱口的行进方向的反转位置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的一侧,从先行的喂纱口喂纱的针织纱和从后行的喂纱口喂纱的针织纱交叉而如图10所示地在前后针织物部的边界部分X处开有孔g。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过双系统编织以筒状进行编织的同时形成放针线圈的情况下,在筒状针织物的前侧针织物部和后侧针织物部的前后边界部,形成作为前后边界的边界纵行。并且,该边界纵行在扭转的同时形成线圈,并且将与形成该扭转的线圈的针织纱不同的针织纱卷绕在扭转的线圈上而形成。

根据图4至图6对该边界纵行的编织方法进行说明。图4表示右袖3的前侧针织物部FF和后侧针织物部BF的边界部分中的身片侧即袖子内侧的针织物线圈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右袖3的身片侧边界部分在双系统编织中成为2个针织纱交叉的一侧。并且,图5表示右袖3的前侧针织物部FF和后侧针织物部BF的边界部分中的与身片相反的一侧即袖子外侧的针织物线圈图。将用于编织边界纵行的编织工序图表示在图6。

图4及图5所示的英文字母L~N、B~D表示FD和BD的针。图4及图5的单点划线X表示前侧针织物部FF和后侧针织物部BF的边界线。

图6所示的步骤S表示在右袖3的编织过程中的阶段,线圈保持在FD和BD的针C~N上,右袖3被编织成筒状的状态。在该编织工序图中,为了区别放针线圈的形成方法和边界纵行的形成方法,省略放针线圈的形成。保持在FD上的线圈是右袖3的前侧针织物部FF的线圈,保持在BD上的线圈是右袖3的后侧针织物部BF的线圈。

图6的编织框1中,使三角座滑架向左方向移动,首先从第一喂纱口6向FD喂纱,以先行的S2对前侧针织物部FF编织1线圈横列。接着,从第二喂纱口5向FD喂纱,以后行的S3与由S2编织的线圈连续地编织下一个线圈横列。在S3中,编织宽度方向两端的线圈,与由S2从第一喂纱口6喂纱而编织的线圈数量相比每次多1线圈地形成线圈。即,在FD的针B和针O也形成线圈。最后,由S4将前侧针织物部FF的由S3编织的线圈中的、保持在FD的针O上的线圈向相对的BD的针O移圈,并且将保持在FD的针B上的线圈向相对的BD的针B移圈。此时,图6的左侧端部的线圈,由于第一喂纱口6配置在第二喂纱口5的后侧,因而将保持在FD的针B上的线圈向相对的BD的针B移圈时,从第二喂纱口5喂纱的针织纱处于跨过从第一喂纱口6喂纱的针织纱之上的状态。

在下一个编织框2中,首先从第一喂纱口6向BD喂纱,以先行的S2对后侧针织物部编织1线圈横列。此时,在保持有由编织框1的S4移圈的线圈的BD的针B上不形成线圈,在BD的针O上形成线圈。通过由该S2进行的编织,保持在BD的针B上的线圈成为卷绕从第一喂纱口6喂纱的针织纱的状态(图5的线圈图所示的针织纱a)。

在编织框2中,接着,从第二喂纱口5向BD喂纱,以后行的S3与由S2编织的线圈连续地编织下一个线圈横列。在BD的针B上形成线圈,在BD的针O上不形成线圈。通过由S3进行的编织,由编织框1的S4移圈而保持在BD的针B上的线圈成为被扭转的状态(图5的线圈图所示的线圈b)。并且,与该扭转的线圈连续地,在针B上以相同的针织纱(从第二喂纱口5喂纱的针织纱)形成线圈(图5的线圈图所示的线圈c)。

在编织框2中,最后,由S4将以S2从第一喂纱口6喂纱并编织的BD的针O的线圈向相对的FD的针O移圈,并且将以S3从第二喂纱口5喂纱并保持在BD的针B上的线圈向相对的FD的针B移圈。通过这些移圈,保持在FD的针B上的线圈成为被扭转的状态(图5的线圈图所示的线圈c),保持在针O上的线圈成为被扭转的状态(图4的线圈图所示的线圈e)。

下一个编织框3进行与编织框1相同的编织。从编织框2的关系出发对形成于编织宽度方向端部上的线圈的状态进行说明。从第一喂纱口6向FD喂纱,以先行的S2对前侧针织物部FF编织1线圈横列,但在FD的针O和针B上不形成线圈。因此,与保持在以编织框2的S2形成的针O上的线圈连续地在相邻的针N上形成线圈。此时,成为在保持在针O上的线圈上卷绕有从第二喂纱口5喂纱的针织纱的状态(图4的线圈图所示的针织纱d)。

在编织框3的S3中,从第二喂纱口5喂纱而编织的线圈中的、由编织宽度方向端部的FD的针O编织的线圈,与由从第一喂纱口6供给的针织纱编织的线圈连续而形成,由针B编织的线圈同样与由从第二喂纱口5供给的针织纱编织的线圈连续而形成。

在编织框3的S4中,将保持在FD的针B和针O上的线圈向相对的BD的针B和针O移圈。此时,保持在BD的针O上的线圈,处于被扭转的状态(图4的线圈图所示的线圈f)。

由此,通过编织边界纵行,该边界纵行在扭转线圈的同时连续编织,进而处于将与形成该扭转的线圈的针织纱不同的针织纱卷绕在扭转的线圈上的状态。其结果,通过该边界纵行,不会有以往因双系统编织而产生的开孔的情况,并且因扭转线圈和针织纱的卷绕,可得到如缝纫针迹一样的外观,能够编织出设计上也优良的针织物。并且,边界纵行的线圈在成为被扭转的状态的基础上,还成为卷绕着其他针织纱的状态,因而能够形成难以延伸针织物的边界部分的状态。

另外,图4及图5所示的线圈图中,为了说明上的方便,在与各针对应的位置处表现边界纵行的线圈,但实际成为线圈稳定的状态时,如图7的图像所示,边界纵行的线圈处于向纵行方向笔直地延伸的状态。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右袖3中,2根针织纱在袖子的内侧交叉。因此,在因现有的双系统编织而纱线不会交叉的一侧、即袖子的外侧,也可以不形成本发明的边界纵行,仅在袖子的内侧形成边界纵行。

并且,在进行双系统编织的情况下,供给2根针织纱的喂纱口,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靠前侧设置第二喂纱口5,在内侧设置第一喂纱口6,总是使第一喂纱口6先行。但是,本发明的编织方法也可以适用于在往路中使内侧的第一喂纱口6先行后,在返回路中使靠前侧的第二喂纱口5先行的情况。并且,在将4个喂纱口分别配置在不同的导轨上,在切换喂纱口的同时用2根纱线进行编织的情况下也能够适用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在相同的导轨上配置2个喂纱口而进行编织的情况。进行这种喂纱口的配置时,纱线产生交叉的方式与本实施方式不同,例如有在与本实施方式相反的一侧端部产生纱线的交叉,或在编织宽度方向两端部产生纱线的交叉的情况,但本发明的边界纵行的形成方法,即使纱线交叉的状态不同也能够适当地应对。

进而,通过双系统编织方式进行本发明的编织方法的情况下,不仅适用于以筒状编织针织物的情况,而且还适用于通过成型编织方式编织针织物的情况。另外,在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的内侧形成放针线圈的针织物,不限于用双系统编织方式编织的成型针织物或筒状针织物。

并且,将以包括空针成圈的方式编织1线圈横列的线圈中的、保持在与形成放针线圈的织针的一方相邻的织针侧的织针上的线圈向相对的针床的空针移圈的动作,不仅适用于增加编织宽度的情况,还适用于进行线圈的放针和收针而在编织宽度一定的状态下进行编织的情况。例如在增加编织宽度的情况下,将相对于形成放针线圈的织针保持在一侧的织针上的全部线圈向相对的针床的空针移圈。并且,在编织宽度一定的状态下进行编织的情况下,在针织物内进行放针和收针即可,从形成放针线圈的织针将保持在形成收针线圈(重叠线圈)的织针之间的线圈移圈,形成重叠线圈。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放针线圈的形成方法,适用于在进行生产率良好的双系统编织的同时编织形成放针线圈的针织物的情况。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