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面向残障人士驾驶汽车的辅助上下车装置

面向残障人士驾驶汽车的辅助上下车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收折,调节式的面向残障人士驾驶汽车的辅助上下车装置。鉴于残障人士驾驶汽车首先就面对自行移动肢体进入汽车的困难,本装置的设计目的就是实现残障人士在车外从轮椅或是依靠其它辅助器械站立状态下,自行进入汽车驾驶座位的功能。该装置包括过渡板模块(3),升降系统(4),过渡轴(12),安装底座(5),升降系统(4)左右镜相对称安装,且通过过渡轴(12)连接,过渡模块(3)与升降系统(4)通过螺钉连接,过渡板模块(3)和升降系统(4)焊接在安装底座(5)上。通过在汽车上配打与装置安装底座相应的螺钉安装孔,本装置可被安装在汽车驾驶员座位和车门之间的空间内,从而避免占用较大空间。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40232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东华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0810041350.7

  • 申请日2008-08-04

  • 分类号B60P1/44(20060101);B60P1/43(20060101);A61G3/06(20060101);

  • 代理机构31233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黄志达;谢文凯

  • 地址 201620 上海市松江区松江新城区人民北路299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1:40:4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9-3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60P1/44 授权公告日:20120523 终止日期:20140804 申请日:20080804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5-23

    授权

    授权

  • 2009-06-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4-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汽车配套附件,特别是用于面向残障人士驾驶员使用的汽车。

背景技术

已有的残障人士辅助上下车机械装置一种是考虑将座椅旋转出车门外,另一种是考虑将残障人士及其乘坐的轮椅一起通过一套升降机构进入到车厢里面。常见的升降机构有:一种为坡道式轮椅手推升降机构,即从车尾部车门或侧门处伸出一坡道至地面,残障人士上下车时需要正常人帮助,将其推入车内;另一种采用双四杆机构,实现残障人士乘坐轮椅驶入车载式平台,依靠四杆机构的运动从而实现平台的从地面抬起,收缩进入车厢内。

总的来说,国内目前的辅助残障人士上下车的装置存在以下缺陷:

(1)不能完全适应汽车驾驶舱的空间。座椅旋转式由于旋转运动所占用的空间较大,所以该种方法是用于辅助上下副驾驶座位;对于升降机构,无论是坡道式还是四杆机构式,由于机构所占空间较大,我国目前已有的辅助上下装置都是帮助残障人士进入车厢的后半部,如果想要到驾驶员的位置必须移除车厢后半部的座位,这样就浪费了车厢的原有空间,同时对车的改动也比较大。

(2)操控较为复杂。这主要体现在使用手控的坡道式升降机构上。需要有专人负责平台的伸缩。即便是电控,元件的有效性也必须考虑。而且无论手控还是电控,都应最好有正常人的帮助使得残障人士可以进入车厢。

综上,我国帮助残障人士上下驾驶员座位的辅助上下装置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市场上还未出现相应的,成熟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面向残障人士驾驶汽车的辅助上下车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有效解决帮助残障人士上下驾驶员座位的缺陷。

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残障人士驾驶汽车的辅助上下车装置,渡板模块,升降系统,过渡轴,安装底座,升降系统左右镜像对称安装,且通过过渡轴连接,过渡模块与升降系统通过螺钉连接,过渡板模块和升降系统焊接在安装底座上。

所述的过渡板模块包括过渡板、托板、钢珠、支杆、角钢支架、连杠、支撑架、支杆,过渡板通过螺钉与托板、角钢支架连接,托板上有钢珠槽,内嵌钢珠,角钢支架与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焊接,转把的一头通过螺钉和角钢支架连接,另一头通过螺钉和支撑架连接。

所述过渡模块中的托板、钢珠、第一支杆、角钢支架、连杆、支撑架、第二支杆,分别呈左右镜像对称,连接在过渡板的两侧。

所述升降系统包括抬升架、左右蜗杆支座、转把、手柄、蜗杆、蜗轮、压轮、齿条、齿轮轴、平键、安装轴、连接条,转把通过螺纹和手柄的一头连接,手柄的另一头通过滚动轴承和蜗杆的一端连接并安装在左蜗杆支座上,蜗杆的另一端通过滚动轴承安装在右蜗杆支座上,蜗杆所传动的蜗轮通过平键安装于齿轮轴上,压轮、齿轮轴内带轴承孔,分别通过滚动轴承连接安装轴于其轴孔内部,安装轴的一端自带螺纹,通过螺母固定在抬升架上的安装孔内,齿条通过螺钉与连接条连接,连接条焊接在安装底座上。

所述升降系统中的齿条带齿牙的一侧与窝轮啮合,不带齿牙的一侧是压轮。

所述过渡轴与两侧蜗杆分别通过方榫和方孔套筒连接。

所述的安装底座由两块相垂直的钢板焊接而成水平钢板与车内相应位置配打螺孔,通过螺钉可将本装置安装于车内。

有益效果

鉴于残障人士驾驶汽车首先就面对自行移动肢体进入汽车的困难,本装置的设计目的就是实现残障人士在车外从轮椅或是依靠其它辅助器械站立状态下,自行进入汽车驾驶座位的功能。与市场现有的辅助上下车装置最大的区别是本发明旨在设计针对驾驶员座位的辅助上下车机械装置。因此,本发明是根据目前市场的需求和市场的空缺并尽量避免出现现有残障人士辅助上下车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残障人士士辅助驾驶系统的设计,具有良好的开发和实用价值。

由于设计上考虑驾驶舱空间局限性,该装置结构紧凑,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折叠于驾驶座位和车门之间,不影响原车的外观完整性。装置总体上可以分为过渡板模块和升降模块。过渡板模块通过人工操作可以外伸出车门,用于搭载残障人士,帮助残障人士从车外自行移动身体进入车内驾驶员座位。升降模块利用了蜗轮蜗杆传动,依靠齿轮齿条的啮合实现了过渡板在升降模块带动下的上下高度调节,便于适应轮椅的高度。并且还可以利用蜗轮蜗杆可以自锁的特点,实现在调节至合适高度时,人放开控制把手之后,支撑板上下高度保持不变,方便人体的移动。

此外该辅助装置可调性强,操作方便,易于掌握,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安装于车内处于工作状态外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安装于车内处于非工作状态收折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过渡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升降系统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升降系统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3所示,所述的面向残障人士驾驶汽车的辅助上下车装置,包括过渡板模块3,升降系统4,过渡轴12,安装底座5,升降系统4左右镜相对称安装,且通过过渡轴12连接,过渡模块3与升降系统4通过螺钉连接,过渡板模块3和升降系统4焊接在安装底座5上。

实施示例

如图4所示,过渡板13通过螺钉与托板14,角钢支架17连接。托板14上有钢珠槽,内嵌钢珠15,安装后钢珠15与角钢支架17上平面接触,从而可带动过渡板水平方向上前后滑动,便于过渡板在车门处外伸(内收)。角钢支架15与第一支杆16,第二支杆20焊接。通过人工施加拉力于第一支杆16上,从而带动第二支杆20在支撑架19上的“L”型通槽中滑动,从而带动过渡板13由垂直收折状态转变为水平外伸状态。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整体安装于车内处于工作状态外伸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整体安装于车内处于非工作状态收折结构示意图;当过渡板模块3在工作状态时,水平外伸出车门并呈打开状态,用来帮助残障人士从车外站立状态下或轮椅上自行移动到过渡板13上,方便残障人士由过渡板上移动到车内座位上。

如图5、6所示,待过渡板13放至水平状态后,人工双手依次同向转动手把8,输入驱动转矩。驱动转矩通过手柄9传递到蜗杆10。蜗杆10两端通过滚动轴承安装在左右蜗杆支座7L,7R内。左右蜗杆支座通过螺钉与抬升架6安装连接。蜗杆10所传动的蜗轮21通过平键25安装于齿轮轴24上,压轮22、齿轮轴24内带轴承孔,分别通过滚动轴承连接安装轴26于其轴孔内部,安装轴26的一端自带螺纹,通过螺母固定在抬升架6上的安装孔内。经蜗轮传动的齿轮轴24沿于其啮合的垂直安装的齿条23上下运动,从而使升降系统完成带动过渡板模块调节高度的作用。

为保证运动的平稳性,在齿条非啮合表面一侧安装有压轮22。该压轮22主要起导向作用防止产生侧向偏转、齿轮咬死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从而保证运动的平稳和有效性。

将过渡板13调节至与轮椅相应高度或者适合站立者坐下的高度后,重新转动手把,重复上述调节过程,将过渡板13调节至与车内座椅相应的高度,便于从过渡板上移动至驾驶员座椅。

所述的升降系统在本装置需左右镜相对称安装两套。通过过渡轴12可连接左右两套升降系统。过渡轴12与两侧蜗杆通过方榫和方孔套筒11A,11B连接。通过抬升架6与支撑架19上配打的螺孔,用螺钉可连接升降系统和过渡板模块。

所述的齿条23通过螺钉与连接条27连接,连接条27通过焊接固定安装在安装底座5上。

所述的安装底座由两块钢板焊接而成。水平钢板与车内相应位置配打螺孔,通过螺钉可将本装置安装于车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