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直下式背光模组与应用此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器

直下式背光模组与应用此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与应用此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器。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一灯箱、一光学膜片组、多个光源、一造型反射片与多个定位件。其中,灯箱具有一开口,而光学膜片组配置于开口处。此外,光源配置于灯箱内,而造型反射片配置于光源与灯箱底部之间。此造型反射片具有多个反射斜面,且光源分别位于两相邻的反射斜面之间。上述的定位件配置于灯箱底部,以分别定位反射斜面。造型反射片能将射向灯箱底部的光线反射,进而能提升直下式背光模组所提供光线的均匀度。同时可借由定位件或定位销至少其中之一而稳固地定位于灯箱内,具有良好的可靠度。可提升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品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35871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710141335.5

  • 发明设计人 陈炜森;

    申请日2007-08-01

  • 分类号F21V13/04;F21V7/04;F21V17/10;G02F1/13357;G02F1/133;

  • 代理机构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左一平

  • 地址 台湾省台南县台南科学工业园区奇业路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1:27:5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7-1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F21V13/04 授权公告日:20140402 终止日期:20190801 申请日:2007080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04-02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F21V13/04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70801

    著录事项变更

  • 2014-04-02

    授权

    授权

  • 2014-04-02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F21V13/04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40310 申请日:2007080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0-09-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21V13/04 申请日:200708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2-04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发光元件与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与应用此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在一般液晶显示器中,通常包含一色彩显示功能的组件,例如是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由于液晶显示面板并不具有发光的功能,故在液晶显示面板下方必须配置一背光模组以提供一面光源,以使液晶显示面板能达到显示的目的。

图1是现有的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1,现有的背光模组100是由一灯箱110、多个光源120、一扩散片130与一反射片140所构成。其中,光源120配置于灯箱110内,而扩散片130配置于灯箱110的开口110a处。一般来说,反射片140都是直接配置于灯箱110内的底面上,而光源120所提供的部分光线会直接由上方的扩散片130而出射至外界,而部分射向灯箱110底面的光线会透过反射片140而反射,且最后由扩散片130而出射,这样便可以提升光线的利用率。

值得留意的是,由于反射片140直接放置于灯箱110内的底面上,因此背光模组100很可能因外力的碰撞而使反射片140产生移位或由底面上脱落。这会对背光模组100的可靠度以及其所呈现的光学特性造成严重的影响。

此外,光源120通常都是点光源或线光源。这很容易造成背光模组100因光源120的数目或排列不当而使背光模组100所呈现的亮度不均匀。上述的反射片140虽能提升光线的利用率,但对于提升背光模组100所呈现亮度的均匀性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以解决现有的背光模组可靠度不佳与其所呈现的亮度不均匀等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可应用上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以提供较佳的显示品质与产品良率。

为达上述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其包括一灯箱、一光学膜片组、多个光源、一造型反射片与多个定位件。其中,灯箱具有一开口,而光学膜片组配置于开口处。此外,光源配置于灯箱内,而造型反射片配置于光源与灯箱底部之间。此造型反射片具有多个反射斜面,且光源分别位于两相邻的反射斜面之间。上述的定位件配置于灯箱底部,并分别承靠反射斜面相对于光源的另一侧,以定位反射斜面。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定位件可以是片状。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定位件与灯箱底部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定位件可以由灯箱底部冲压成型而成。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反射斜面可以为条状斜面。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条状斜面可以构成山形或梯形。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更包括至少一定位销,其配置于灯箱底部,并穿过造型反射片。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定位销可以具有一第一定位凸起以及一第二定位凸起,用以夹持造型反射片。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定位销包括一底座与一套件。其中,底座配置于灯箱底部,且底座的顶部具有一凸柱穿过造型反射片。此外,套件套置于底座顶部的凸柱上,而与底座共同夹持造型反射片。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定位销可以借由螺丝锁附于灯箱底部。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光学膜片组可以包括扩散片、增光片与棱镜片至少其中之一。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更包括一粘胶带,其配置于造型反射片与灯箱底部之间。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上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与一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液晶显示面板对应于灯箱的开口而配置于直下式背光模组旁。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一灯箱、一光学膜片组、多个光源、一造型反射片与至少一定位销。其中,灯箱具有一开口,而光学膜片组配置于开口处。此外,光源配置于灯箱内,而造型反射片配置于光源与灯箱底部之间。上述的造型反射片具有多个反射斜面,且光源分别位于两相邻的反射斜面之间。另外,定位销配置于灯箱底部,并穿过造型反射片。此外,定位销包括一底座与一套件。其中,底座配置于灯箱底部,且底座的顶部具有一凸柱穿过造型反射片,而套件套置于底座顶部的凸柱上,并与底座共同夹持造型反射片。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反射斜面可以为条状斜面。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条状斜面可以构成山形或梯形。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定位销的侧面可以具有一第一定位凸起以及一第二定位凸起,用以夹持造型反射片。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定位销可以借由螺丝锁附于灯箱底部。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光学膜片组可以包括扩散片、增光片与棱镜片至少其中之一。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更包括一粘胶带,其配置于造型反射片与灯箱底部之间。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包括上述仅有定位销而无定位件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与一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液晶显示面板对应于灯箱的开口而配置于直下式背光模组旁。

本发明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底部与光源之间因有造型反射片,且造型反射片有多个反射斜面。因此,造型反射片能将射向灯箱底部的光线反射,而反射斜面能将光线均匀的散射,进而能提升直下式背光模组所提供光线的均匀度。此外,造型反射片可以借由定位件或定位销至少其中之一而稳固地定位于灯箱内,因此本发明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具有良好的可靠度。本发明的背光模组亦能提供更为均匀的光线至液晶显示面板,以提升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品质。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现有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剖面示意图。

图3是依照第一实施例的造型反射片示意图。

图4是依照第一实施例的定位销放大示意图。

图5是依照第二实施例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示意图。

图6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7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另一种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00:背光模组

110、210、211:灯箱

110a、210a、211a:开口

120、220:光源

130:扩散片

140:反射片

200、300:直下式背光模组

210b:定位件

230:光学膜片组

240:造型反射片

240a:反射斜面

250:定位销

252:底座

252a:凸柱

252b:第一定位凸起

254:套件

254a:第二定位凸起

256:螺丝

260:粘胶带

400:液晶显示面板

500、600:液晶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2,本发明的直下式背光模组200包括一灯箱210、多个光源220、一光学膜片组230、一造型反射片240与多个定位件210b。其中,灯箱210具有一开口210a,而光源220配置于灯箱210内,且光学膜片组230配置于开口210a处。

一般而言,光学膜片组230可以包括扩散片(Diffuser film)、增光片(Brightness enhanced film,BEF)与棱镜片(Prism sheet)至少其中之一,上述的扩散片可以使光源220所发出的光线更均匀地散射,而增光片可以提升直下式背光模组200所呈现的亮度。此外,棱镜片可以提升光线出射方向的正确性。本发明的直下式背光模组200可以依据所欲呈现出的光学效果而选用上述的光学膜片。

由图2可知,造型反射片240配置于光源220与灯箱210底部之间。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造型反射片240上具有多个反射斜面240a,此立体的反射斜面240a可以为条状斜面。图3是依照第一实施例的造型反射片示意图。请参考图3,本发明造型反射片240的条状斜面可以构成山形或梯形,例如图3中a是山形,b是梯形。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立体形状,在并此不加以局限。

具体而言,上述的光源220分别位于两相邻立体的反射斜面240a之间。一般而言,光源220可以为冷阴极萤光灯管(Cold cathodefluorescent lamp,CCFL)或是发光二极管(LED)。若以冷阴极萤光灯管作为光源220,由于冷阴极萤光灯管所发出的光线较无方向集中性,因此部分朝向灯箱210底部所射出的光线会借由造型反射片240反射,而最后从上方的光学膜片组230出射,这样便能提升光线的利用率。值得留意的是,反射斜面240a具有山形(梯形或其他立体形状)的条状斜面。因此,位于两相邻的反射斜面240a之间的光源220,其所发出的光线可以借由反射斜面240a而均匀地往侧向散射出去。

若以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220,则可以选用侧边发光型发光二极管(Side emitting type LED)作为光源220,由于侧边发光型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线大部分集中于侧向。因此,光源220所发出大部分的光线可以借由位于光源220两侧立体的反射斜面240a而均匀地散射出去,进一步提升本发明的直下式背光模组200的所提供光线的均匀性。

此外,上述的定位件210b配置于灯箱210底部,并分别承靠住反射斜面240a背对光源220的一侧。这样一来,定位件210b能将造型反射片240固定住,以避免造型反射片240移位,进而对整体直下式背光模组200所呈现的光学特性造成影响。详细地说,定位件210b可以是片状或是其他形状,当然,定位件210b的外形端视造型反射片240的外形而定,只要定位件210b能将造型反射片240定位即可,在此并不对定位件210b的外形以及数目加以局限。

值得留意的是,定位件210b可以对应造型反射片240的外形,并透过对灯箱210底部冲压成型而成。换言之,定位件210b与灯箱210底部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这样一来,不论何种立体形状的造型反射片240都能被定位件210b定位而固定于灯箱210的底部。为了进一步确保造型反射片240能稳固的定位于灯箱210的底部,本发明的直下式背光模组2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定位销250。此定位销250配置于灯箱210底部,并穿过造型反射片240,以进一步固定住造型反射片240。

图4是依照第一实施例的定位销放大示意图。请参考图4,定位销250包括一底座252与一套件254。其中,底座252配置于灯箱210底部,且底座252的顶部具有一穿过造型反射片240的凸柱252a。此外,套件254套设于底座252顶部的凸柱252a上,而与底座252共同夹持造型反射片240。上述的底座252可以借由螺丝256锁附于灯箱210底部或是透过卡合的方式固定于灯箱210底部。此外,定位销250可以具有一第一定位凸起252b以及一第二定位凸起254a,透过增加定位销250与造型反射片240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底座252与套件254能更稳固地夹持造型反射片240。

当然,本发明的直下式背光模组200还可以包括一粘胶带260,其配置于造型反射片240与灯箱210底部之间,以防止造型反射片240由灯箱210的底部脱落。如此一来,本发明的直下式背光模组200的可靠度便能大幅提升。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非常类似,两者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直下式背光模组是以定位件来固定造型反射片而不使用定位销。图5是依照第二实施例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示意图。请参考图5,本发明的直下式背光模组300包括一灯箱210、多个光源220、一光学膜片组230与一造型反射片240。其中,灯箱211具有一开口211a,而光源220配置于灯箱211内。

此外,光学膜片组230配置于开口211a处,而造型反射片240配置于光源220与灯箱211底部之间。上述的造型反射片240具有多个反射斜面240a,且光源220分别位于任两相邻的反射斜面240a之间。值得留意的是,灯箱210的底部上形成有定位件210b,并分别承靠住反射斜面240a背对光源220的一侧。这样一来,定位件210b能将造型反射片240固定住,以避免造型反射片240移位,进而对整体直下式背光模组300所呈现的光学特性造成影响。值得留意的是,定位件210b可以对应造型反射片240的外形,并透过对灯箱210底部冲压成型而成。换言的,定位件210b与灯箱210底部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这样一来,不论何种立体形状的造型反射片240都能被定位件210b准确且快速地定位于灯箱210的底部。

第三实施例

图6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请参考图6,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500包括上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200与一液晶显示面板400。其中,直下式背光模组200的结构已清楚揭露于第一实施例中,而液晶显示面板400对应于灯箱210的开口210a而配置于直下式背光模组200旁。

请参考图7,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400也可以搭配直下式背光模组300而组成一液晶显示器600。其中,背光模组300的结构已清楚揭露于第二实施例中,而液晶显示面板400对应于灯箱211的开口211a而配置于直下式背光模组300旁。上述的液晶显示器500与600都可以分别借由本发明的直下式背光模组200与300而具有较佳的光学显示特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底部与光源之间因有造型反射片,且造型反射片上有反射斜面。因此,射向灯箱底部的光线能借由反射斜面而均匀地散射,最后由上方的光学膜片组而出射。因此,本发明的直下式背光模组能提供均匀度较佳的光线,进而使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有良好的光学显示特性。此外,具有立体反射斜面的造型反射片可以透过定位件或定位销至少其中之一而稳固地定位于灯箱内,因此本发明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具有良好的可靠度。另外,在组装造型反射片时,由于本发明的定位件为对应造型反射片的外形而设计,且具有对位功能。因此,造型反射片可借由定位件准确且有效率地定位于灯箱底部,以有效避免造型反射片移位。因此,本发明的直下式背光模组能提供品质良好的光源。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