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吸湿剂组合物、吸湿剂成型品、控制平衡湿度的方法、控制平衡湿度维持时间的方法

吸湿剂组合物、吸湿剂成型品、控制平衡湿度的方法、控制平衡湿度维持时间的方法

摘要

吸湿剂组合物和吸湿剂成型品,其各自含有与吸湿剂复合的热塑性树脂。配制组合物和成型品,通过改变同一种类但是比重不同的树脂而得到不同的平衡湿度。可以简单地形成适于保持多样产品的环境。该吸湿剂组合物包括与具有平衡蒸汽压的吸湿剂复合的热塑性树脂,该吸湿剂为由式MgSO4·nH2O(0≤n≤3)表示的硫酸镁。吸湿剂的表面涂有脂肪酸金属盐,使吸湿剂分散到热塑性树脂中时具有的二级粒子粒径为1~40μm。通过增加/减少比重一定的值而不改变热塑性树脂的种类,能够使平衡湿度升高/降低给定的值。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36079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0780001772.5

  • 发明设计人 上垣胜彦;先山徹;

    申请日2007-08-28

  • 分类号C08L101/00(20060101);C08J3/20(20060101);C08K3/30(20060101);C08K9/04(20060101);

  • 代理机构72003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吴小瑛;刘春生

  • 地址 日本京都府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1:23:4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1-11-23

    授权

    授权

  • 2009-04-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2-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湿剂组合物和吸湿剂成型品,特别涉及具有可以 保持湿度常数的湿度调节功能的吸湿剂组合物和吸湿剂成型品。本发明进 一步涉及控制平衡湿度的方法和控制平衡湿度维持时间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食品、药品、电子元件或精密仪器等领域中,为了防止由于 吸湿引起氧化等造成产品质量下降,通常使用吸湿剂,例如硅胶、氯化钙、 生石灰和沸石等。用纸或无纺布等包裹这些颗粒或粉末状态的吸湿剂,或 者将其置于容器里,并且与产品一起放入包装中。 另一方面,例如,专利文件1(JP 07-53222B)和专利文件2(JP 07-96092B)建议提供吸湿剂组合物和吸湿剂成型品,其中具体的吸湿剂(例 如,硫酸镁)捏合到热塑性树脂中,显示高吸湿性和保水能力,而没有例如 飞散性、吸湿性和由于潮解导致的漏液的缺陷。

同时,近年来,由于对产品多元化的需求或制造技术的发展等 正不断开发各种产品,因此,倾向于产品储存环境等的多样化。例如,谷 类在湿度太低时会龟裂,相反,湿度过高时会发生酶促反应损害质量。因 此,可以在平衡湿度区(接近RH 50%)储存谷类的环境是理想的储存环境。 进而,例如水分蒸发了一定程度的茶叶等产品在吸湿造成湿度升高时会通 过酶促反应或氧化而变质。因此,可以在平衡湿度区(接近RH 20%)储存产 品的环境是理想的储存环境。

然而,例如硅胶、氯化钙、生石灰和沸石等常被作为吸湿剂使 用的吸湿剂,具有强干燥能力和吸湿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当这些吸湿剂被 放到密封的容器或袋等中时,吸湿剂短时间内吸收内部的水分,且继续吸 收水分直到湿度达到0%。因此,常规的吸湿剂不具有控制水分的功能, 且还具有不能适于储存越来越多样化的产品的问题。 另一方面,例如,专利文件3(JP 05-39379A)建议了通过将具体的吸 湿剂(硫酸镁)捏合到热塑性树脂中而具有湿度调节功能的湿度调节组合物 和湿度调节成型品。

在硫酸镁捏合到热塑性树脂中作为具体吸湿剂的情况下,树脂 与硫酸镁的复合物产生恒定的蒸汽压。但是上述专利文件3关注于此情况 下的蒸汽压受到捏合的树脂影响,且显示出与使用硫酸镁单体时的值不 同。因此,通过改变树脂的种类可以合适的控制所保持的一定的湿度。 即,上述专利文件3的说明书是基于利用透湿性变化取决于树脂种类 这一事实,通过改变树脂的种类而得到具有不同平衡湿度的组合物和成型 品。因此,上述专利文件3没有将树脂自身的比重考虑在内。这可能是基 于以下原因。

通常,气体渗透量通过下式确定:(气体渗透量)=(气体渗透 系数)×(气压差)×(面积)×(时间)÷(膜厚度)。气体渗透度(透湿性)通过固 定式中的压力差、面积、时间和膜厚度进行测量而获得。气体渗透度是一 个值,其变化取决于气体渗透系数,且一般气体渗透系数通过下式确定: (气体渗透系数)=(扩散系数)×(溶解系数)。因此,当用相同的膜厚度、相 同的面积、相同的时间和相同气体的分压差进行比较时,穿过树脂膜的气 体的量(气体渗透量)为气体进入膜中的难易度(溶解系数)和气体在膜中移 动的难易度(扩散系数)的乘积。 如果确定了气体的种类,即便改变了树脂(聚合物)的种类溶解系数 也不会有很大的变化,但随着预定聚合物膜的气体变化而发生显著的变 化。 对于同一气体,扩散系数随着形成聚合物膜的树脂(聚合物)的种类 而显著变化,且与同类聚合物膜中气体种类(即,分子大小和分子量)没 有定量关系。

进而,虽然聚合物通过氢键紧紧结合在一起,但是树脂中具有 羟基(-OH)或酰胺基(-CONH-)的树脂对于水汽敏感。 当水进入到这样的树脂时,氢键被破坏并消失,导致树脂的分子间力 显著减弱。即,水将树脂链塑化,气体渗透度提高,且树脂链的运动被活 化。因此,气体容易扩散。表1表示对水敏感的聚合物吸收水时,气体渗 透度的增加(摘录自Japan Packaging Institute出版的″Food Packaging Handbook″)。另一方面,具有疏水结构的聚合物(聚乙烯和聚丙烯)和低极 性的聚合物(PVC、PVCD和PET)、由于双极子相互作用而具有低气体渗 透性的聚合物(PAN)等具有较小的吸水量,且即便在聚合物含有水的时候 气体渗透度也不改变。 [表1]

  树脂   条件   25℃下O2渗透度(注释1)  聚乙烯醇   干燥   0.06   聚乙烯醇   RH 95%   310   玻璃纸(未涂覆材料)   干燥   2   RH 100%   3,110   尼龙6   干燥   18   尼龙6   RH 100%   78   Eval F(注释2)  干燥   0.26   Eval F   RH 100%   31   PE   干燥   7,510   PE   RH100%   7,510   聚丙烯腈   干燥   1.6   聚丙烯腈   RH 100%   1.7
(注释1)O2渗透度:cc·25.4μ/m2·24hr/atm (注释2)Eval F是乙烯和乙烯醇的共聚物,其中乙烯醇的含量接近 70%。

表2表示目前一般用的树脂的O2和H2O渗透度(摘录自Japan Packaging Institute出版的”Food Packaging Handbook”)。如表中清楚显示, 在O2渗透度和H2O渗透度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并无显著的特点。 在气体渗透度的情况下,扩散是一个控制因子,且在水蒸气渗透度的 情况下,水和树脂之间的亲和性是个控制因子。即,疏水性树脂常具有低 水蒸气渗透度,且亲水性树脂常具有高水蒸气渗透度。 [表2] (注释1)O2:cc·25.4μ/m2·24hr·atm,RH 65% H2O:g/m2·24hr·atm

如上所述,气体渗透度,特别是水蒸气渗透度,是根据气体和 树脂种类而改变的值。因此,可以理解为该值与树脂的比重差完全无关。 因此,当常规得到具有不同平衡湿度的组合物和成型品时,没有考虑树脂 的比重。

进而,树脂制造商的技术信息(Sumitomo Chemical Co.,Ltd., ″Moisture vapor permeation rate of polyethylene film″,PE technical information III-4①)教导出如图18所示(样品:LDPE 60μ-单层膜;测量条 件:40℃,RH 90%),可以推测,考虑了相同树脂的比重差时,具有教大比 重的树脂具有较小透水度。但是,在常规一般技术常识中,认为“不需要 考虑比重,因为由于比重不同造成的透水度的差非常小”,且相同树脂的 比重差没有明确的关系式,且比重差没有产生大的差异,因此很少考虑树 脂的比重。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现有技术中一种树脂只能设定一个平衡湿 度,且需要改变树脂的种类以改变要保持的一定湿度(平衡湿度)。 但是,具有不同的阻气性质或物理性质等的制成品需要改变树脂的种 类,在很多情况下,难以确保要储存的产品的感官性质,或加工方法太复 杂对成本和技术有不良影响,这导致难以形成用于高多样性产品的合适的 储存环境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并提供一种技术,其通过将吸 湿剂捏合到热塑性树脂中,选择具有不同比重的同种树脂,得到具有不同 平衡湿度的吸湿剂组合物和吸湿剂成型品,并可以容易地形成适于储存越 来越多样化的产品的环境。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吸湿剂组合物包 括热塑性树脂和吸湿剂,所述热塑性树脂选自以下物质组成的组:聚乙烯、 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丙烯腈、PBT、 ABS、聚酰胺、聚苯乙烯、聚乙烯醇、聚碳酸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 物、聚缩醛、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thylene-vinylacetate copolymer)、聚 丙烯酸酯、聚乳酸、聚酰亚胺、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纤维素和硝酸纤维 素;所述吸湿剂具有平衡蒸汽压,其被捏合到热塑性树脂中,所述吸湿剂 由式MgSO4·nH2O(0≤n≤3)表示的硫酸镁组成;其中吸湿剂的表面涂 有脂肪酸金属盐,使吸湿剂分散到热塑性树脂中时具有的二级粒子粒径基 本为1~40μm;在热塑性树脂为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丙烯腈或PBT的条件下,随着热塑性树脂的 比重升高/降低0.01,平衡湿度基本上上升/下降RH 12%,而在热塑性树脂 为ABS、聚酰胺、聚苯乙烯、聚乙烯醇、聚碳酸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 共聚物、聚缩醛、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丙烯酸酯、聚乳酸、聚酰亚 胺、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纤维素或硝酸纤维素的情况下,随着热塑性树 脂的比重升高/降低0.01,平衡湿度基本上上升/下降RH 3%。

脂肪酸金属盐可以是金属皂。

二级粒子粒径与热塑性树脂厚度的比基本上为0.0003~4。

根据本发明包括第二方面,吸湿剂组合物包括第一热塑性树脂 或第二热塑性树脂和吸湿剂,第一热塑性树脂的透湿性为0.1~50g/m2· 24hr·atm(40℃,RH 90%),第二热塑性树脂的透湿性为80~10000g/m2·24hr·atm(40℃,RH 90%);所述吸湿剂具有平衡蒸汽压,其被捏合到 热塑性树脂中,所述吸湿剂由式MgSO4·nH2O(0≤n≤3)表示的硫酸镁 组成;其中吸湿剂的表面涂有脂肪酸金属盐,使吸湿剂分散到热塑性树脂 中时具有的二级粒子粒径基本为1~40μm。

在第一热塑性树脂的情况下,随着第一热塑性树脂的比重升高 /降低0.01,平衡湿度基本上可上升/下降RH 12%,且在第二热塑性树脂的 情况下,随着第二热塑性树脂的比重升高/降低0.01,平衡湿度基本上可上 升/下降RH 3%。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吸湿剂成型品包括吸湿剂组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控制吸湿剂组合物中平衡湿度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用脂肪酸金属盐涂覆具有平衡蒸汽压的吸湿剂的表面,所 述吸湿剂由式MgSO4·nH2O(0≤n≤3)表示的硫酸镁组成;并将吸湿剂 捏合到热塑性树脂中,使吸湿剂分散到热塑性树脂中时具有的二级粒子粒 径基本为1~40μm;所述热塑性树脂选自以下物质组成的组:聚乙烯、聚 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丙烯腈、PBT、 ABS、聚酰胺、聚苯乙烯、聚乙烯醇、聚碳酸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 物、聚缩醛、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丙烯酸酯、聚乳酸、聚酰亚胺、 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纤维素和硝酸纤维素;其中当热塑性树脂为聚乙烯、 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丙烯腈或PBT 的情况下,随着热塑性树脂的比重升高/降低0.01,平衡湿度基本上上升/ 下降RH 12%,且当热塑性树脂为ABS、聚酰胺、聚苯乙烯、聚乙烯醇、 聚碳酸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聚缩醛、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聚丙烯酸酯、聚乳酸、聚酰亚胺、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纤维素或硝酸纤 维素时,随着热塑性树脂的比重升高/降低0.01,平衡湿度基本上上升/下 降RH 3%。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控制吸湿剂组合物中平衡湿度的维持 时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脂肪酸金属盐涂覆具有平衡蒸汽压的吸湿剂 的表面,所述吸湿剂由式MgSO4·nH2O(0≤n≤3)表示的硫酸镁组成; 并将吸湿剂捏合到热塑性树脂中使吸湿剂分散到热塑性树脂中时具有的 二级粒子粒径基本为1~40μm;所述热塑性树脂选自以下物质组成的组: 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丙 烯腈、PBT、ABS、聚酰胺、聚苯乙烯、聚乙烯醇、聚碳酸酯、乙烯-甲基 丙烯酸酯共聚物、聚缩醛、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丙烯酸酯、聚乳酸、 聚酰亚胺、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纤维素和硝酸纤维素;因而平衡湿度的 维持时间随着吸湿剂在热塑性树脂中的含量的增加(wt%)而延长。

根据本发明,在通过将吸湿剂捏合到热塑性树脂中得到的吸湿 剂组合物中,捏合吸湿剂使分散的吸湿剂的二级粒子粒径为1~40μm,且 通过选择热塑性树脂的比重控制平衡湿度。因此,即使同类树脂,也可被 轻易赋予不同的平衡湿度。因此,当给予待储存产品合适的平衡湿度时, 不需要改变树脂的种类,或对应该变化研究新的加工方法和去除不良影响 等,且可以容易地形成对于待储存产品而言最佳的储存环境。

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优点将通过以下详细说明的优选实施方 式而明了,通过参考附图而得到最佳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实施例1的平衡湿度的测量结果。 图2表示实施例2的能力消耗率的测量结果。 图3表示实施例3的平衡湿度的测量结果。 图4表示实施例4的能力消耗率的测量结果。 图5表示参考例(样品P)的平衡湿度的测量结果。 图6表示参考例(样品Q)的平衡湿度的测量结果。 图7表示实施例5的平衡湿度的测量结果。 图8表示实施例6的平衡湿度的测量结果。 图9是放大图,其表示实施例7(样本″a″)的吸湿剂的分散状态。 图10是放大图,其表示实施例7(样本″a″)的吸湿剂的分散状态。 图11是放大图,其表示实施例7(样本″b″)的吸湿剂的分散状态。 图12是放大图,其表示实施例7(样本″b″)的吸湿剂的分散状态。 图13是放大图,其表示实施例7的吸湿剂(样本″c″)的分散状态。 图14是放大图,其表示实施例7的吸湿剂(样本″c″)的分散状态。 图15是放大图,其表示实施例7的吸湿剂(样本″d″)的分散状态。 图16是放大图,其表示实施例7的吸湿剂(样本″d″)的分散状态。 图17是放大图,其表示实施例7的吸湿剂(样本″i″)的分散状态。 图18表示树脂比重与透湿性的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选择热塑性树脂的比重控制吸湿剂组合物的平衡 湿度,所述吸湿剂组合物通过将吸湿剂捏合到热塑性树脂中得到。本发明 得到的吸湿剂组合物可以根据用途轻易地加工成型为任意形式,例如膜、 薄片、板材或进一步袋状、丸状或容器等。所得成型品本身为吸湿剂,而 且可以作为包装材料。

对于热塑性树脂没有限制,可以使用公众已知的树脂,只要该 树脂具有两个或以上可选择的比重等级。例如,可以使用聚乙烯、聚丙烯、 聚碳酸酯、聚酰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 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酯、聚丙烯酸酯、聚偏二氯乙烯、ABS、聚乳酸、 聚缩醛、聚丙烯腈、聚酰亚胺、聚苯二甲酸丁二酯(PBT)中的一种、两种 或多种。

虽然可以使用的比重的变化范围取决于热塑性树脂的基本比 重,一般的范围优选为0.01或以上,且更优选0.02或以上以充分分辨所 得平衡湿度。 从这个角度考虑,例如,LLDPE、LDPE、ABS、PS或PA等为适用 的,且特别优选LLDPE和ABS。目前市场上的树脂中,LLDPE尤其合适, 因为其比重范围宽且可加工产品种类多,而且可以通过更简单的方法进一 步加工。

例如LLDPE的比重范围为0.900~0.930,ABS的比重范围为 1.07~1.15,聚酰胺(尼龙6)的比重范围为1.09~1.17,聚丙烯的比重范围 为0.90~0.92,聚苯乙烯的比重范围为1.04~1.10,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 的比重范围为1.17~1.20。氯乙烯树脂(硬质)的比重范围为1.35~1.45,氯 乙烯树脂(软质)的比重范围为1.15~1.70,偏氯乙烯的比重范围为1.7~ 1.8,聚乙烯醇的比重范围为1.17~1.18,醋酸纤维素的比重范围为1.22~ 1.34和硝酸纤维素的比重范围为1.35~1.40。因此,任何树脂都可以用于 本发明。

上述热塑性树脂一般在技术上分成如表2所示的两组。一组是 具有良好隔水屏障的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氯 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丙烯腈和聚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等。另一组 是隔水屏障表现较差的树脂:ABS、聚酰胺、聚苯乙烯、聚乙烯醇、聚碳 酸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聚缩醛、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 丙烯酸酯、聚乳酸、聚酰亚胺、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纤维素和硝酸纤维 素等。 具有良好的隔水屏障的热塑性树脂(第一热塑性树脂)的透湿性为 0.1~50,优选1~50g/m2·24hr·atm(40℃,RH 90%)。对隔水屏障表现较 差的热塑性树脂(第二热塑性树脂)的透湿性为80~10000,优选80~3000 g/m2·24hr·atm(40℃,RH 90%)。表3显示根据过去的文件得到的每个 树脂的透湿性(例如,TOYO KEIZAI INC.出版的”Hosozairyo no Jissaichishiki,2nd Ed.(Practical knowledge of packaging materials)”)。 [表3] (注释1)g/m2·24hr·atm(40℃,RH 90%) 将数值换算为树脂厚度25μm。

本发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通过选择热塑性树脂的比重控制吸 湿剂组合物的平衡湿度。 术语″选择热塑性树脂的比重″指通过从热塑性树脂的两种或以上比重 级别中选择预定的比重而利用树脂。 当将具有平衡蒸汽压的物质(吸湿剂)捏合到树脂中时,树脂和吸湿剂 形成的组合物受树脂的影响,表现出与单独的吸湿剂物质不同的平衡蒸汽 压。树脂和吸湿剂形成的组合物的蒸汽压的分压和外界环境的水蒸气分压 平衡,这称为平衡蒸汽压,且此时由水蒸气分压指示的相对湿度称为″平 衡湿度″。

要提供给本发明的吸湿剂组合物的″平衡湿度″基于储存待储 存物品(例如商品和产品)的最佳湿度(相对湿度),由此所述物品能够表 现出物品的原始性能,且能够对应待储存的物品而具体设置。这样的最佳 湿度根据不同的待储存物品而不同,但是一般为RH 10%~RH 60%。上述 的″平衡湿度″优选在最佳湿度的±10%范围内,且更优选在±5%范围内。 如果平衡湿度在这样的范围,可以形成特别适合待储存物品的储存环境。

″控制平衡湿度″意指将″平衡湿度″保持在吸湿剂组合物应有的 ″平衡湿度″。根据原料控制范围或加工期间的季节因素等,待储存物品的 最佳湿度有一定范围。如果″平衡湿度″的范围控制到过小,需要几种组合 物(成型品)处理一种待储存物品,因此,产品控制和包装材料的选择等太 复杂,因此不优选。

待捏合到热塑性树脂中的吸湿剂优选为具有平衡蒸汽压(平衡 湿度)并吸收结晶水的物质的无水物,可以使用例如硫酸镁、硫酸铜、氯化 钴、氯化钙或氯化镁等。考虑到在树脂中的分散性、吸湿效率、吸湿最终 步骤的状态(没有潮解等)或热稳定性等的优异性,由式MgSO4·nH2O(0 ≤n≤3)表示的硫酸镁,特别是无水硫酸镁很合适。 捏合到树脂中时,由于捏合中产生的热,超过三水合的水合硫酸镁释 放出其水合水,并阻碍生产。不能得到可以显示有效功能的湿度调节组合 物,甚至在试图由该组合物制造成型品(例如膜、薄片和容器)时,不能 得到有销售价值的成型品。如果使用无水硫酸镁,在树脂完成温度区域 (100℃~400℃),加工中的放湿量(moisture desorption)降低,可以改善成型 品中的吸湿量,由于热稳定性很高(在加工中不分解),因而特别优选。

在下文中,以硫酸镁为具体的实施例说明捏合到热塑性树脂中 的吸湿剂的作用。 当本发明所用的硫酸镁在恒定温度条件下开始吸收水分时,蒸汽压随 着水合阶段发展而增加。与此相关,与环境水蒸气的分压的差降低,因此, 吸湿率下降。结果,可以获得保持一定湿度并具有湿度调节功能的组合物。 进而,当本发明所用的硫酸镁吸收湿气时,产生六水合物。然后,随着吸 湿的增加仅增加六水合物,且同时不产生一至五水合物。此时,当无水硫 酸镁的量可忽略时,即,吸水达到43~48%,六水合物变为七水合物。根 据这一事实,无水物在高吸湿下存在,而不像利用其他水合物形成盐的吸 湿剂,因此,本发明的吸湿剂成为保持吸湿性常数并具有湿度调节功能的 组合物。

进而,本发明所用的硫酸镁自身显示恒定的蒸汽压,且可以吸 湿,直到环境水蒸气的分压与自身蒸汽压平衡。当将上述硫酸镁捏合到树 脂中时,硫酸镁与树脂的复合物显示一定的蒸汽压。与硫酸镁单独的蒸汽 压不同,此时的蒸汽压受到捏合了硫酸镁的树脂的透湿性的影响,且根据 树脂而具有不同的值。进而,在本发明中,发现通过在同种树脂中选择具 有不同比重的树脂可以将所关注的蒸汽压控制成不同的值。这种情况下, 导致平衡的点自然是不同的,且不能再吸湿时的平衡湿度也不同。因此, 通过适当地选择树脂的比重可控制待保持的一定的湿度(平衡湿度)。

吸湿剂优选在吸湿前后粒径变化小(或者没变化)。原因是当吸 湿剂吸湿后膨胀时,成型品本身膨胀,使不能保持产品的形状。 进而,由于一些因素(例如带电、吸湿和压力),吸湿剂在空气中产 生团聚物质。但是,在本发明中,吸湿剂的二级粒子维持在预定的尺寸, 且在将吸湿剂捏合到树脂中的阶段尽可能均匀分散。

为了利用树脂的比重范围等级区别性能(平衡湿度),更具体地, 吸湿剂的二级粒子粒径在捏合并分散到树脂中时,优选设为基本上1~40 μm。特别是,平均粒径优选设为约20μm,且最大粒子粒径减去最小粒子 粒径为约30μm。因此,吸湿剂初级粒子的粒子粒径优选设为约1~30μm, 且平均粒径约4~6μm。

待与吸湿剂捏合的热塑性树脂的有效厚度通常为10μm~3 mm。二级粒子粒径与分散了吸湿剂的热塑性树脂的厚度的比优选基本为 0.0003~4,且更优选基本为0.0004~1。当关注的比例在此范围内且吸湿剂 的二级粒子粒径也在所述范围内时,热塑性树脂可以充分涂覆吸湿剂,且 其使能够更可靠地获得本发明的效果。

吸湿剂(例如,硫酸镁)容易产生紧实的团聚体,其难以像前 面所讨论的那样分散。但是,通常,不会注意到在吸湿剂捏合和分散到树 脂中的阶段将二级粒子制成一定的小粒径。因此,即便在初级粒子阶段, 吸湿剂的粒子粒径接近1~40μm,在捏合中容易发生团聚,且最大产生几 百微米的大块。 因此,得到在树脂中分散有这样的团聚体的组合物和成型品。但是, 在这样的分散状态下,引发在捏合吸湿剂的树脂层的界面中,很多粗吸湿 剂的二级粒子伸出而没有包容在树脂层中的部分。 在吸湿剂的二级粒子包容在树脂层中的部分,粒子粒径差异过大,且 树脂层表面到捏合的吸湿剂之间的距离各异。因此,树脂中的吸湿剂的吸 湿能力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树脂中的吸湿剂的性能不均匀,且不是能用树脂比重 差说明性能差异的状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当吸湿剂捏合并分散到热塑性树脂中时,吸 湿剂的二级粒子粒径具有均匀性。通过抑制吸湿和制造精细的初级粒子, 很难形成团聚体。即便形成团聚体,团聚体也容易瓦解。而且,在捏合阶 段通过改善树脂组分与吸湿剂间的亲和力,并将吸湿剂以更易于适应的状 态捏合到树脂中,通过将粒子粒径均一地保持在1~40μm而分散二级粒子。 为此,优选用与树脂的亲和性高的物质(例如表面活性剂类分散剂(例如, 金属皂等脂肪酸金属盐)涂覆吸湿剂的表面。

更特别地,吸湿剂在脂肪酸金属盐熔点以上的温度条件下与脂 肪酸金属盐复合,比例为15重量份或以上脂肪酸金属盐:100重量份吸湿 剂。结果,吸湿剂的表面涂有脂肪酸金属盐。

通过将分散的吸湿剂的二级粒子粒径控制到预定尺寸,热塑性 树脂可以完全涂覆吸湿剂,且树脂表面到吸湿剂的距离基本均一。因此, 仅在获得这样的分散状态下,能够利用树脂比重差的微小区别性能(平衡湿 度)。 当吸湿剂的二级粒子从捏合树脂表面突起而没有被树脂涂覆时,粒子 不受树脂影响,但是在吸湿剂自身的平衡湿度(无水硫酸镁时是RH 4%)吸 湿。当分散不良的吸湿剂增加时,吸湿剂受到树脂影响较少,且取决于相 对于受到树脂影响的吸湿剂部分的比例,整个组合物的平衡湿度与树脂完 全涂覆吸湿剂粒子时的平衡湿度显著不同。进而,组合物的性能不为常数, 每次生产受到分散条件等影响,且形成具有不同性能的产品。

在吸湿剂捏合到热塑性树脂中的加工中,吸湿剂和树脂成为流 化状态。可能是由于两边的流动性差异,因为与管道内表面摩擦等,粗粒 子倾向于从树脂表面升起。根据本发明人实验观察,当吸湿剂的二级粒子 粒径超过约40μm,这种倾向成为主流,且当二级粒子粒径约30μm或以 下时,特别是,很清楚,所有粒子完全被树脂涂覆,即便粒子会分散在树 脂表面附近。

在本发明中,待捏合的原料部分为约5~400重量份吸湿剂:100 重量份热塑性树脂,且可以根据组合物的应用而适当变化。当吸湿剂部分 在上述范围内时,吸湿剂在树脂中的分散度令人满意,且表现出高吸湿性 和保水性能。进而,得到具有优异成型能力的吸湿剂组合物。

除了上述热塑性树脂和吸湿剂,可以向本发明的吸湿剂组合物 适当地加入预定的发泡剂和添加剂,只要不影响本发明的目的。作为发泡 剂,可以使用例如偶氮异丁腈、偶氮甲酰胺或4,4′-羟苯磺酰肼 (4,4′-oxybenzene sulfonyl hydrazide)等,且作为添加剂,可以使用公众已知 的添加剂,例如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和着色剂。

对于制造本发明的吸湿剂组合物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且组 合物通常可以用以下方法制造。即,将热塑性树脂、吸湿剂和其他添加剂 在100~350℃用混合辊等捏合约5~40分钟。但是为了得到高分散和高浓 度颗粒(pellet,下同),生产优选利用特别在制粒阶段具有令人满意的分散 能力的加工机械进行。 用上述方法得到的组合物可以通过挤压成型、共挤压成型、注塑成型、 中空成型、挤压涂覆成型或交联泡沫成型等加工成型为任意形式。组合物 还可以形成层压体,其中需要的话可以层叠其他层压材料。对于层压材料, 除了诸如上述的热塑性树脂的树脂外,还可以使用纸、纤维、金属、各种 涂覆材料、各种粘结剂和具有不同组合物的本发明的吸湿剂成型品。 实施例1

混合100重量份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比重0.909)和 50重量份无水硫酸镁(平均初级粒子粒径4~6μm),用实验混合辊在 180℃加热捏合所得混合物10分钟试制成颗粒。通过在捏合时加入脂肪酸 金属盐,使硫酸镁表面涂覆有脂肪酸金属盐。分散的硫酸镁的二级粒子粒 径设为1~40μm(平均10~20μm)。硫酸镁与脂肪酸金属盐的重量比为 100/15。 使用这些颗粒,通过膨胀成型机械得到具有LLDPE外层、上述试制 的颗粒作为中间层、LLDPE内层的三层膨胀膜(LLDPE 20μm/试制颗粒 30μm/LLDPE 10μ)。 接下来,用压辊将上述三层膨胀膜与聚乙烯膜和铝箔进行干层压加工 得到0.81mm厚的板材(PET 12μm/D/AL 9μm/D/LLDPE 20μm/试制颗粒 30μm/LLDPE 10μm;D为干层压层)。然后,该板材加工成A4大小(体积 2.4L)的包装袋,作为样品A。

将100重量份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比重0.920),50 重量份无水硫酸镁(平均初级粒子粒径为4~6μm)混合,然后以制备样 品A的相似方式,试制颗粒得到三层膨胀膜(LLDPE 20μm/试制颗粒30 μm/LLDPE 10μm)。通过在捏合时加入脂肪酸金属盐,使硫酸镁表面涂覆 有脂肪酸金属盐。分散的硫酸镁的二级粒子粒径设为1~40μm(平均10~ 20μm)。硫酸镁与脂肪酸金属盐的重量比为100/15。 然后,与样品A相似,用三层膨胀膜与聚乙烯膜和铝箔层压加工得到 板材(PET 12μm/D/AL 9μm/D/LLDPE 20μm/试制颗粒30μm/LLDPE 10μm;D为干层压层)。该板材加工成样品A大小的包装袋,作为样品B。 另外,样品A和样品B中,在试制颗粒两侧放置相同的LLDPE板(比 重0.922)。

上述样品A和B用作测试样品,且在恒定温度25℃条件下, 在每个袋中装上温度和湿度探测器,然后从RH 100%开始吸湿以测量平衡 湿度。在达到平衡湿度后回到RH 100%并重复吸湿以进行测量。 结果示于图1。

如图1中清晰显示,样品A的平衡湿度为RH 16~17%,且样品 B的平衡湿度RH 29~30%。因此,即便硫酸镁的含量相同,通过选择具有 不同比重的LLDPE作为待与硫酸镁捏合的树脂,也可以得到平衡湿度不 同的吸湿剂组合物。在本实施方式中,LLDPE比重差为0.011则平衡湿度 差为RH 13~14%,且比重较低的LLDPE在较低湿度下保持平衡。换句话 说,很清楚,LLDPE比重增加/减少0.01,则平衡湿度升高/降低约RH 12%。

根据本实施例,可以通过选择合适比重的LLDPE轻易控制要 提供的平衡湿度。因此,可以根据待储存的物品得到合适的储存环境。 例如,具有本发明的样品A的组合物的包装袋有效用于使用抗体或酶 的药品或诊断剂和软胶囊等待储存物品,且具有本发明的样品B的组合物 的包装袋有效用于经皮吸收药品和软胶囊(具有接近的平衡湿度)等待储 存物品。因此,需要改变树脂的种类以支持形成这样的最佳储存环境。但 是,根据本实施例,可以根据待储存的物品通过改变树脂的比重控制得到 适于待储存物品的平衡湿度。 实施例2

实施例1样品A生产中制得的三层膨胀膜(LLDPE 20μm/试 制颗粒30μm/LLDPE 10μm)作为样品C。

实施例1样品B生产中制得的三层膨胀膜(LLDPE 20μm/试制 颗粒30μm/LLDPE 10μm)作为样品D。

用上述样品C和D作为测试样品,并置于恒定温度25℃,恒 定湿度分别为RH 20%、50%和75%的三种条件下。然后测量重量变化。 图2显示以能力消耗率表示的测量结果。 吸湿剂的能力在很多情况下一般以吸湿率表示(增加量除以原始重量 乘以100(%)的值),但是根据吸收剂的量或者甚至是同样厚度的吸湿层中 其他层的结构,吸湿率会不同。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组合物和成型 品可以提供的最大能力被认为是100%,用能力消耗率表明消耗状况便于 比较。

图2观察到RH 20%条件下能力消耗状态,样品C重量改变, 且表现出有能力消耗,但是样品D从始至终没有重量变化,且没有表现出 能力消耗。由于在此测试中的环境是恒定湿度的条件,这个测试表明可以 在此环境吸湿的样品的平衡湿度(样品吸湿的极限)等于或低于环境条件。 相反,不能在此环境吸湿的样品的平衡湿度(样品吸湿的极限)等于或高 于环境条件。 结果,样品C的平衡湿度低于RH 20%,而样品D的平衡湿度为RH 20~50%。因此,可以理解为样品C和D显示不同的平衡湿度。

本实施例还支持:即便硫酸镁的含量相同,通过选择具有不同 比重的LLDPE作为待与硫酸镁捏合的树脂,可以得到平衡湿度不同的吸 湿剂组合物。 实施例3

将100重量份LDPE(低密度聚乙烯)(比重0.922)、150重量份 无水硫酸镁(平均初级粒子粒径为4~6μm)混合,然后类似于实施例1, 试制颗粒得到三层膨胀膜(LDPE 20μm/试制颗粒30μm/LDPE 10μm)。 通过在捏合时加入脂肪酸金属盐,使硫酸镁表面涂覆有脂肪酸金属盐。分 散的硫酸镁的二级粒子粒径设为1~40μm(平均10~20μm)。硫酸镁与脂 肪酸金属盐的重量比为100/15。 然后,类似于实施例1,用三层膨胀膜与聚乙烯膜和铝箔层压得到板 材(PET 12μm/D/AL 9μm/D/LDPE 20μm/试制颗粒30μm/LDPE 10μm; D为干层压层)。将该板材切成21cm×30cm大小得到样品E。

将100重量份LDPE(比重0.922)、50重量份无水硫酸镁(平 均初级粒子粒径为4~6μm)混合,然后类似于样品E,试制颗粒得到三层 膨胀膜(LDPE 20μm/试制颗粒30μm/LDPE 10μm)。通过在捏合时加入 脂肪酸金属盐,使硫酸镁表面涂覆有脂肪酸金属盐涂覆。分散的硫酸镁的 二级粒子粒径设为1~40μm(平均10~20μm)。硫酸镁与脂肪酸金属盐的 重量比为100/15。 然后,类似于样品E,用三层膨胀膜与聚乙烯膜和铝箔层压得到板材 (PET 12μm/D/AL 9μm/D/LDPE 20μm/试制颗粒30μm/LDPE 10μm;D为 干层压层)。将这个板材加工成与样品E相同的大小得到样品F。

上述样品E和F作为测试样品,置于分别的玻璃容器中(体积 0.9L)。然后在恒定温度25℃条件下,在每个容器中装上温度和湿度探测 器,然后从RH 100%开始吸湿以测量平衡湿度。在达到平衡湿度后回到 RH 100%并重复吸湿以进行测量。结果示于图3。

如图3中清晰显示,样品E和F具有基本相同的平衡湿度,分 别为RH26~29%。 因此,即便硫酸镁的含量改变,但是待与硫酸镁捏合的树脂LDPE的 比重相同时,吸湿剂组合物具有大致相同的平衡湿度。 实施例4

实施例3样品E生产中制得的三层膨胀膜(LDPE 20μm/试制 颗粒30μm/LDPE 10μm)作为样品G。

实施例3样品F生产中制得的三层膨胀膜(LDPE 20μm/试制 颗粒30μm/LDPE 10μm)作为样品H。

上述样品G和H作为测试样品,并置于恒定温度25℃,恒定 湿度分别为RH 20%、50%和75%的三种条件下。然后测量重量变化。图4 显示以能力消耗率表示的测量结果。

如图4清楚显示,样品G和H在环境湿度为RH 20%时不吸湿, 但是在环境湿度为RH 50%时吸湿并消耗其能力。虽然,能力消耗率的进 程(progress time)不同,但吸湿和不吸湿表现出相同的状况,其表明平衡湿 度(两个样品的吸湿极限)都高于RH 20%,且低于RH 50%。

本实施例还支持:即便硫酸镁的含量变化,但是待捏合硫酸镁 的树脂LDPE具有相同的比重,平衡湿度几乎没有不同。 参考例

将100重量份LDPE(低密度聚乙烯)(比重0.920)、150重量份 无水硫酸镁(平均初级粒子粒径为4~6μm)混合,然后类似于实施例1, 试制颗粒得到三层膨胀膜(LDPE 20μm/试制颗粒30μm/LDPE 10μm)。 对于硫酸镁的分散状态,没有进行控制二级粒子变小的管理,且含有30% 粗二级粒子(粒子粒径约在大于40μm且小于约100μm的范围)。简而 言之,硫酸镁的表面没有涂脂肪酸金属盐。 接下来,用压辊将上述三层膨胀膜与聚乙烯膜和铝箔进行干层压加工 得到0.81mm厚的板材(PET 12μm/D/Al 9μm/D/LDPE 20μm/试制颗粒30 μm/LDPE 10μm;D为干层压层)。然后,该板材加工成A4大小的包装袋(体 积2.4L),作为样品P。

进而,通过注塑成型将试制颗粒制成板材(85mm×54mm,1.5 mm厚)作为样品Q。

上述样品P用作测试样品,且在恒定温度25℃条件下,在袋 中装上温度和湿度探测器,然后从RH 100%开始吸湿以测量平衡湿度。在 达到平衡湿度后回到RH 100%并重复吸湿以进行测量。结果示于图5.

上述样品Q作为测试样品,置于玻璃容器中(体积0.9L)。然 后在恒定温度25℃条件下,在容器中装上温度和湿度探测器,然后从RH 100%开始吸湿以测量平衡湿度。在达到平衡湿度后回到RH 100%并重复 吸湿以进行测量。结果示于图6。

如图5和6中清楚显示,样品P和Q显示初始平衡湿度约为 RH 20%,但是后来吸湿下降,显示平衡在等于或高于RH 30%处往复。当 硫酸镁的二级粒子粒径为1~40μm时,测试样品预期稳定地显示平衡湿度 约为30%,但是上述测量每次都得到显著不稳定的平衡湿度。

这一现象似乎是由于树脂表面存在的硫酸镁的粗粒子吸湿而 没有受到树脂的影响而引起的,且最初的平衡湿度整体下降。考虑为,在 第二次或第二次以后吸湿时,粗粒子已经失去了吸湿能力,且平衡湿度仅 受涂有树脂的硫酸镁粒子影响。

因此,当含有二级粒子粒径超过40μm的硫酸镁粗粒子时,制 成具有两个或多个平衡湿度等级的组合物和成型物。这一情况随着粗粒子 的含量或成型品的厚度等而变化,难以得到具有稳定性能的产品。因此, 不可能通过树脂比重差的微小程度差异赋予不同的平衡湿度。 实施例5

将100重量份ABS(比重1.05)、50重量份无水硫酸镁(平均 初级粒子粒径为4~6μm)混合,然后类似于实施例1,试制颗粒。通过在 捏合时加入脂肪酸金属盐,使硫酸镁表面涂覆有脂肪酸金属盐涂覆。分散 的硫酸镁的二级粒子粒径设为1~40μm(平均10~20μm)。硫酸镁与脂肪 酸金属盐的重量比为100/15。 通过注塑成型用这些颗粒制造板材(54mm×84mm,2mm厚)作为样 品I。

将100重量份ABS(比重1.01)、50重量份无水硫酸镁(平均 初级粒子粒径为4~6μm)混合,然后类似于实施例1,试制颗粒。通过在 捏合时加入脂肪酸金属盐,使硫酸镁表面涂覆有脂肪酸金属盐。分散的硫 酸镁的二级粒子粒径设为1~40μm(平均10~20μm)。硫酸镁与脂肪酸金 属盐的重量比为100/15。 通过注塑成型用这些颗粒制造板(54mm×84mm,2mm厚)作为样品 J。

上述样品I和J作为测试样品,将同种样品的两个板分别置于 分别的玻璃容器中(体积0.9L)。接下来,在恒定温度25℃条件下,在每 个容器中装上温度和湿度探测器,然后从RH 100%开始吸湿以测量平衡湿 度。在达到平衡湿度后回到RH 100%并重复吸湿以进行测量。结果示于图 7。

如图7清楚所示,样品I的平衡湿度为RH 20~21%,且样品J 的平衡湿度为RH 8~9%。 虽然,在样品I中,在第1、2和3次测量中,平衡湿度的差异约为 RH 10%,但是在厚度大且表面积小的时候,才在样品中观察到这一现象, 这是因为吸湿先在表面进行,逐渐发展到样品内部,这种发展延迟了达到 平衡的时间。即,平衡湿度没有升高,但是下降速度变慢。如果用更长的 时间采集数据,平衡湿度会下降到可与第一或第二次的平衡相比的平衡 (RH 20~21%)。

因此,类似于实施例1,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比重作为捏合硫 酸镁的ABS的比重得到显示出不同的平衡湿度的吸湿剂组合物。在本实 施例中,平衡湿度差RH 11~13%是由ABS的比重差0.04引起的,且比 重较低的ABS在较低湿度下平衡。换句话说,很清楚,随着ABS比重增 加/减少0.01,平衡湿度升高/降低约RH 3%。 实施例6

在本实施例中,用实施例3中的样品E和F进行与实施例3 相似的测试,且观察到在能力初期阶段(early stage of capability)和能力50% 消耗阶段(stage of capability consumption of 50%)实现平衡湿度。该结果示 示于图8。

如图8清晰所示,硫酸镁含量(wt%)较高的样品E达到平衡湿 度的时间短于样品F。进而,一般而言,平衡湿度具有确定的值,倾向于 在范围内随着能力消耗增加而提高。但是,即便吸湿发展且能力消耗也发 展,样品E可以长时间保持与初期相似的平衡湿度。

因此,即便能力消耗阶段由于增加了作为吸湿剂的硫酸镁的量 而发展,还是可以抑止平衡湿度的增加,并长时间保持与初期阶段的平衡 湿度基本相同的值。相反,保持初期平衡湿度的时间可以通过降低吸湿剂 含量而缩短。 即,很清楚,当吸湿剂在预定的分散状态下时,维持平衡湿度的时间 可以通过改变吸湿剂的含量而控制。仅在通过本发明改善了吸湿剂的二级 粒子大的分散状态以后才得到。 实施例7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现有技术吸湿剂的分散状 况、使用了样品″a″~″j″的本发明的吸湿剂的分散状况而进行测量和分析。 表4显示测量结果并说明捏合了吸湿剂的树脂(α)(吸湿层)厚度的测量 结果、吸湿剂(β)的二级粒子粒径的测量结果及其比例(β/α)。进而,图9~ 图17显示在表明每个样本的吸湿剂的分散状况的放大照片中的代表实例。 [表4]

  样本   树脂厚度(α)   吸湿剂的粒子粒径(β)   β/α   A   25μm   大:177μm   中:33μm   小:11μm   0.44000~7.08000   B   50μm   大:175μm   中:18μm   小:3μm   0.06000~3.50000   C   30μm   大:12μm   中:5μm   小:1μm   0.03333~0.40000   D   35μm   大:13μm   中:10μm   小:2μm   0.05714~0.37143
  E   50μm   大:13μm   中:6μm   小:2μm   0.04000~0.26000   F   42μm   大:7μm   中:5μm   小:2μm   0.04762~0.16667   G   1.4mm   大:21μm   中:11μm   小:5μm   0.00357~0.01500   H   2.6mm   大:30μm   中:18μm   小:5μm   0.00192~0.01154   I   1.4mm   大:18μm   中:13μm   小:3μm   0.00214~0.01286   J   2.2mm   大:25μm   中:13μm   小:5μm   0.00227~0.01136

在上述说明中,样本″a″和″b″是根据现有技术制造的,吸湿剂 的二级粒子粒径没有控制在预定尺寸,硫酸镁的表面没有涂脂肪酸金属 盐。样本″c″~″j″是根据本发明制造的,吸湿剂的二级粒子粒径控制在预定 尺寸内,吸湿剂的表面涂有脂肪酸金属盐。 每个样本根据以下条件形成,用无水硫酸镁作为吸湿剂,且吸湿层的 厚度为设计值。 -样本a LDPE 20μ/吸湿层30μ/LDPE10μ (吸湿层:LDPE(比重0.922)基层(base),吸湿剂含量(wt%,下同)33%) -样本b PET 12μ//AL 9μ//LDPE 17μ/吸湿层50μ/LDPE17μ (吸湿层:LDPE(比重0.920)基层,吸湿剂含量33%) -样本c LDPE 20μ/吸湿层30μ/LDPE 10μ (吸湿层:LDPE(比重0.922)基层,吸湿剂含量33%) -样本d PET 12μ//AL 9μ//LDPE 17μ/吸湿层50μ/LDPE 17μ (吸湿层:LDPE(比重0.922)基层,吸湿剂含量33%) -样本e 吸湿层,单层50μ (吸湿层:LDPE(比重0.922)基层,吸湿剂含量33%) -样本f 吸湿层,单层60μ(吸湿层:LLDPE(比重0.909)基层,吸湿剂含量 33%) -样本g 吸湿层,单层1.5mm (吸湿层:LLDPE(比重0.909)基层,吸湿剂含量33%) -样本h 吸湿层,单层2.5mm (吸湿层:LDPE(比重0.922)基层,吸湿剂含量33%) -样本i 吸湿层,单层1.5mm (吸湿层:ABS(比重1.05)基层,吸湿剂含量33%) -样本j 吸湿层,单层2.5mm (吸湿层:ABS(比重1.05)基层,吸湿剂含量33%)

图9~图17显示,在现有技术的样本″a″和″b″中,观察到硫酸 镁的粒子冲破吸湿层,伸出表面。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样本″c″~″j″中, 所有样本的硫酸镁的粒子包含在吸湿层中。

表3清楚显示,在本发明的样本″c″~″j″中,硫酸镁的粒子粒径 (二级粒子粒径)为1~30μm。硫酸镁粒子粒径(二级粒子粒径)与树脂层(吸 湿层)厚度的比为最大0.4,最小0.00192。 但是,在样本″c″~″j″中,硫酸镁在树脂中的捏合和分散通过同样的 方法进行。因此,据估计,在具有最小树脂膜厚度(30μm)的样本″c″中, 粒子粒径为约30μm的硫酸镁被分散,且相似地,在具有最大树脂膜厚度 (2.6mm)的样本″h″中,粒子粒径为约1μm的硫酸镁被分散。因此,在本 实施例中,具有硫酸镁粒子粒径(二级粒子粒径)的树脂层(吸湿层)与膜厚度 的比例估计最大约为1(=30μm/30μm),最小约为0.00038(=1μm/2.6 mm)。

本发明提供了便于形成适于高多样性产品的储存条件的技术。 即,在通过将吸湿剂捏合到热塑性树脂中得到的吸湿剂组合物和吸湿剂成 型品中,通过选择同种树脂中的树脂比重获得不同的平衡湿度。因此,本 发明可用于食品、电子元件或精密仪器等各种领域,且具有工业实用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对于上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细 节上的很多改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该由后面的权利要 求书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