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既有生土建筑土墙体钢丝网加固技术

既有生土建筑土墙体钢丝网加固技术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既有生土建筑土墙体钢丝网加固技术,属于土木工程的生土建筑加固技术领域。是对生土建筑土墙体采用钢丝网加固技术,对墙体表面双侧进行钢丝网加固,采用墙体对穿钢筋与斜向钢筋固定,其中钢丝网为镀锌电焊式,钢丝直径为1mm,网格尺寸为12mm×12mm。通过这样的加固措施可以使生土墙的抗震性能得到较大的加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34911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昆明理工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0810058826.8

  • 申请日2008-08-18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赛晓刚

  • 地址 650093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学府路253号(昆明理工大学)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1:23:4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10-1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E04G23/04 授权公告日:20120829 终止日期:20150818 申请日:2008081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8-29

    授权

    授权

  • 2009-03-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1-2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既有生土建筑土墙体钢丝网加固技术,属于土木工程的生土建筑加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力不断增强,目前我国大中型城市抵御地震震害的能力有所提升,但广大西部农村地区由于贫困,房屋为生土建筑的依然大量存在,这部分房屋的抗震能力十分低下,而短期内无法用现代建筑取代,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进行加固改造,因此,对我国农村既有生土建筑土墙体加固技术的需求显得非常的迫切,而这方面的研究几为空白,与此同时全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已全面启动,可见这方面的需求是迫在眉睫且有重大意义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广大西部农村地区由于贫困,生土结构建筑在一段时间内还将广泛存在,该类房屋墙体的抗剪能力较低,抗震性能差,特别是长时间暴露在阳光或雨水当中,其隐患可想而知。为降低农村地区现役生土结构房屋的震害损失,针对生土墙的特性和村镇的经济能力提出了实用的加固方法,以提高此类现存建筑的抗震性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其工艺流程如下:

(1)在既有墙体上布设对穿钢筋;

(2)将墙体表面的浮土颗粒用刷子刷干净,然后在土墙表面用素水泥浆做一厚度2mm的面层并干燥;

(3)所用钢丝网为镀锌电焊式,钢丝直径为1mm,网格尺寸为12mm×12mm,用铁钉将钢丝网锚固在墙体表面两侧;

(4)将两根斜向钢筋与墙体对穿钢筋绑扎牢固,为使钢筋贴服在墙面上,采用铁钉将钢筋锚固于墙体上,然后在墙面上抹一层20mm的水泥砂浆;

(5)干燥半小时左右,用素水泥砂浆将其表面找平。

本发明先对需要加固的土墙两侧表面用素水泥浆做面层,待其干燥后,布置钢丝网片,并通过墙体对穿钢筋与斜向钢筋固定,最后抹水泥砂浆面层找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技术具有在不增加结构自重或增加极小和不改变原来构件尺寸等优点,以及造价低、施工工艺简单、施工便捷,改善土墙体外观和防水性能。加固后墙体的极限抗剪承载力、极限位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既有生土建筑土墙体钢丝网加固技术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既有生土建筑土墙体钢丝网加固技术,其工艺流程如下:

(1)在既有墙体上布设对穿钢筋;

(2)将墙体表面的浮土颗粒用刷子刷干净,然后在土墙表面用素水泥浆做一厚度约2mm的面层并干燥;

(3)所用钢丝网为镀锌电焊式,钢丝直径为1mm,网格尺寸为12mm×12mm,用铁钉将钢丝网锚固在墙体表面两侧;

(4)将两根斜向钢筋与对穿钢筋绑扎牢固,为使钢筋贴服在墙面上,采用铁钉将钢筋锚固于墙体上,然后在墙面上抹一层约20mm的水泥砂浆;

(5)干燥半小时左右,用素水泥砂浆将其表面找平。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