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无线通讯系统改善不连续下链路接收功能的方法及装置

无线通讯系统改善不连续下链路接收功能的方法及装置

摘要

为了避免系统错误,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一用户端改善不连续下链路接收功能的方法,包含有于该用户端包含有一专属的无线网络暂时识别且该用户端因进行一上链路数据传输,而由一单元传呼通道状态移至一单元前向接取通道状态时,停止一定时器;其中,该定时器是该用户端进入该单元传呼通道状态时所启动的一定时器,用来决定一第一不连续下链路接收周期的使用时间。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32581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810125465.4

  • 发明设计人 郭丰旗;

    申请日2008-06-13

  • 分类号H04Q7/38(20060101);H04L12/56(20060101);

  • 代理机构11105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蒲迈文

  •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1:06:4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7-30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H04W60/0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80613

    著录事项变更

  • 2014-07-16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H04W60/0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80613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1-12-21

    授权

    授权

  • 2009-02-18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090123 申请日:20080613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 2009-02-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12-17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改善不连续下链路接收功能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于一用户端离开一特定状态之后,停止一定时器,以改善不连续下链路接收功能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第三代移动通讯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采用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的无线接取方式,其用以提供高度频谱利用效率、无远弗届的覆盖率及高质量、高速率的多媒体数据传输,同时还能满足各种不同的QoS服务要求,提供具有弹性的多样化双向传输服务,并提供较佳的通讯质量,有效降低通讯中断率。通过第三代移动通讯系统,使用者可藉无线通讯设备(如手机)实现实时影像通讯、会议电话(Conference Call)、实时游戏、在线音乐播放、电子邮件收发等。然而,这些功能必需仰赖快速而实时的传输。因此,针对第三代移动通讯系统,已知技术提供了高速分组存取系统(High Speed Packet Access,HSPA),其包含高速下行分组接入系统(HighSpeed Downlink Package Access,HSDPA)及高速上行分组接入系统(HighSpeed Uplink Package Access,HSUPA),用来提高频宽的使用效率及分组数据的处理效率,以改善上下链路的传输速度。此外,第三代移动通讯联盟还进一步提出长期演进系统(Long Term Evolution,LTE),其服务领域仅采分组交换技术,并且将导入更多元的服务及应用。

第三代移动通讯系统的通讯协议在接取相关部分(Access Stratum,AS)分为数个功能不同的子层,各子层的运作是业界所已知,在此不赘述。其中,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为第三层协议,位于无线网络控制台(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以下简称网络端)及用户端设备(User Equipment,UE,以下简称用户端),是接取相关部分的通讯协议的核心。无线资源控制层定义了多个无线资源控制程序(RRCProcedure),并通过无线资源控制讯息(RRC Message)来进行无线资源控制程序。此外,无线资源控制层定义了多个无线资源控制状态,用来表示用户端使用无线传输通道资源的情形。根据无线资源控制连结的建立与否,无线资源控制状态可分为两类:闲置模式(Idle Mode)及无线资源控制连结模式(RRC Connected Mode)。无线资源控制连结模式又分为单元专用通道(CELL DCH)状态、单元前向接取通道(CELL FACH)状态、单元传呼通道(CELL PCH)状态及无线注册区域传呼信道(URA PCH)状态。

用户端的无线资源控制层可根据特定的无线资源控制程序、无线资源控制讯息或无线资源控制状态的起始或变更,对应启动不同的定时器,以协助控制用户端与网络端的无线链接。在用户端所使用的多个定时器中,一定时器T319是于用户端进入单元传呼信道状态或无线注册区域传呼信道状态时,启动计时,直到用户端启始一单元更新程序(Cell Update Procedure)或一无线注册区域更新程序(URAUpdate Procedure)时才停止。另一方面,一不连续下链路接收(Downlink DRX)功能可根据网络端的设定,限制用户端的下链路接收时序。当不连续下链路接收功能启动时,用户端只需定期接收下链路实体信道,其它时间可处于待机状态,如此可降低功率消耗。在使用高速下链路分组存取系统及高速上链路分组存取系统的网络,亦即俗称3GPP REL-6的网络中,不连续下链路接收功能仅包含一组设定,该设定的一不连续下链路接收周期系数(DRX cycle length coefficient)是用来决定一不连续下链路接收周期(DRX cycle)。

更进一步地,第三代移动通讯联盟于后续演进系统中,增加一组不连续下链路接收设定,其目的是于用户端进入单元传呼信道状态或无线注册区域传呼信道状态后,先以第一组不连续下链路接收周期进行快速的传呼(Paging)讯息接收,并启动定时器T319。当定时器T319届期,用户端即切换到第二组不连续下链路接收周期进行传呼(Paging)讯息接收。相关设定请参考第三代移动通讯联盟会议数据3GPP TSG-RAN WG2 Meeting#58R2-072262。

值得注意的是,定时器T319是使用于单元传呼信道状态或无线注册区域传呼信道状态中,因此,当用户端离开单元传呼信道状态或无线注册区域传呼信道状态后,定时器T319即应停止,而非只有在用户端启始一单元更新程序或一无线注册区域更新程序时才停止。举例来说,若用户端于单元传呼通道状态并包含有一专属是无线网络暂时识别(HS-DSCH Radio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H-RNTI)时,用户端不须启始单元更新程序,即可因上链路数据传输(Uplink Data Transmission)之故而移至单元前向接取通道状态。由此可知,根据启始单元更新程序或无线注册区域更新程序为条件而停止定时器T319的方式,无法涵盖所有的状态切换状况。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当用户端离开单元传呼通道状态后,用户端即停止定时器,因而可避免系统错误,以改善不连续下链路接收功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主要提供一种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改善不连续下链路接收功能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一用户端改善不连续下链路接收功能的方法,包含有在该用户端包含有一专属的无线网络暂时识别且该用户端因进行一上链路数据传输,而由一单元传呼通道状态移至一单元前向接取通道状态时,停止一定时器;其中,该定时器系该用户端进入该单元传呼通道状态时所启动的一定时器,用来决定一第一不连续下链路接收周期的使用时间。

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通讯装置,用以改善不连续下链路接收功能,该通讯装置包含有一控制电路,用来实现该通讯装置的功能;一中央处理器,设于该控制电路中,用来执行一程序代码以操控该控制电路;以及一储存装置,设于该控制电路中且耦接于该中央处理器,用来储存该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中包含有于该通讯装置包含有一专属的无线网络暂时识别且该通讯装置因进行一上链路数据传输,而由一单元传呼通道状态移至一单元前向接取通道状态时,停止一定时器;其中,该定时器是该通讯装置进入该单元传呼通道状态时所启动的一定时器,用来决定一第一不连续下链路接收周期的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无线通讯装置的功能方块图。

图2为图1中一程序代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流程的示意图。

图4为一无线通讯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4,图4为一无线通讯系统400的示意图。无线通讯系统400较佳地为一第三代移动通讯联盟后续演进系统,其简略地是由一网络端及多个用户端所组成。在图4中,网络端及用户端是用来说明无线通讯系统400的架构;实际上,网络端可视不同需求包含有多个基站、无线网络控制器等;而用户端则可能是移动电话、计算机系统等设备。

请参考图1,图1为一无线通讯系统的无线通讯装置100的功能方块图。无线通讯装置100用来实现图4中用户端或网络端。为求简洁,图1仅示出无线通讯装置100的一输入装置102、一输出装置104、一控制电路106、一中央处理器108、一储存装置110、一程序代码112及一收发器114。在无线通讯装置100中,控制电路106通过中央处理器108执行储存于储存装置110中的程序代码112,从而控制无线通讯装置100的运作,其可通过输入装置102(如键盘)接收使用者输入的讯号,或通过输出装置104(如屏幕、喇叭等)输出画面、声音等讯号。收发器114用以接收或发送无线讯号,并将所接收的讯号传送至控制电路106,或将控制电路106所产生的讯号以无线电方式输出。换言之,以通讯协议的架构而言,收发器114可视为第一层的一部分,而控制电路106则用来实现第二层及第三层的功能。

请继续参考图2,图2为图1中程序代码112的示意图。程序代码112包含有一应用程序层200、一第三层界面202及一第二层界面206,并与一第一层界面208连接。第三层界面202用来实现无线资源控制,其可根据网络系统需求或通讯环境变化,改变无线通讯装置100的无线资源控制状态。第二层界面206用来控制无线链接,第一层界面208则用来实现实体连结。

在已知技术中,当用户端处于一单元传呼通道状态(CELL_PCH)并包含有一专属的无线网络暂时识别(HS-DSCH 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fier,H-RNTI)时,用户端不须启始一单元更新程序(Cell Updateprocedure),即可因上链路数据传输(Uplink Data Transmission)之故而移至一单元前向接取通道状态(CELL_FACH)。然而,由于用户端未启始单元更新程序,因此已知定时器T319并未停止。在此情形下,本发明实施例于第三层界面202中提供一定时器终止程序代码220,用来于用户端离开单元传呼信道状态或无线注册区域传呼信道状态时,停止定时器T319,进而改善不连续下链路接收功能(DRX Operation)。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30的示意图。流程30用于无线通讯系统400的一用户端中改善不连续下链路接收功能,其可被编译为定时器终止程序代码220。流程30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300:开始。

步骤302:在该用户端包含有一专属的无线网络暂时识别且该用户端因进行一上链路数据传输,而由一单元传呼通道状态移至一单元前向接取通道状态时,停止一定时器;其中,该定时器是该用户端进入该单元传呼通道状态时所启动的一定时器,用来决定一第一不连续下链路接收周期的使用时间。

步骤304:结束。

在流程30中,定时器是定时器T319,其是在用户端进入单元传呼通道状态时,启动计时,用来决定第一不连续下链路接收周期的使用时间。第一不连续下链路接收周期(DRX cycle 1)是根据一第一不连续下链路接收周期长度系数(DRX cycle length coefficient 1)计算所得,用来表示用户端听取一传呼通道的时间间隔。因此,根据流程30,当用户端因进行上链路数据传输而离开单元传呼通道状态后,本发明实施例即停止定时器T319,以避免系统错误。此外,当定时器T319届期时,用户端即切换到一第二不连续下链路接收周期(DRX cycle 2),改以第二不连续下链路接收周期的时间间隔设定听取传呼通道。第二不连续下链路接收周期不同于第一不连续下链路接收周期,其是根据一第二不连续下链路接收周期长度系数(DRXcycle length coefficient 2)计算所得。

在已知技术中,定时器T319是在用户端启始单元更新程序或无线注册区域更新程序时才停止,造成用户端可能因为软件的错误保护不够完善,而导致错误发生。相较之下,本发明实施例是于用户端因进行上链路数据传输而由单元传呼通道状态移至单元前向接取通道状态时,停止定时器T319,因此可避免错误发生,进而改善不连续下链路接收功能。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当用户端离开单元传呼通道状态后,用户端即停止定时器T319,因而可避免系统错误,以改善不连续下链路接收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