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新的独柱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一种新的独柱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摘要

一种新的独柱结构及其安装方法,是由吸力桩+打入桩8、中央立柱9和小平台10组成,其特征在于采用吸力式+打入式的联合基础,小平台10与中央立柱9焊接为一体结构。中心导向筒3位于筒体1中央,上端高出顶盖2,成喇叭口形状,下端与筒体1底端齐平。在中心导向筒3的下肋板5中间处设有清泥喷冲环7;在中心导向筒3的中间处设有灌浆喷冲环6。顶盖2设有泵口12,用来安装潜水泵13或气力泵。本发明的优越性在于新的独柱结构改变了表层土壤的P-Y曲线,有利于减小水平力作用下的位移,同时也提高了桩的结构强度。在施工中,新的独柱结构联合基础可以分体吊装,减小吊装重量,同时吸力桩对打入桩起扶正定位作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29876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11-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0710141493.0

  • 发明设计人 王翎羽;

    申请日2007-08-27

  • 分类号E02B17/0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00384 天津市南开区华苑产业园区工华道1号南大科技园E座6层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0:58: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6-20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注销 IPC(主分类):E02B17/00 授权公告日:20100421 登记号:2016120000003 出质人:天津市海王星海上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质权人: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行 解除日:20170527 申请日:20070827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6-02-24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 IPC(主分类):E02B17/00 登记号:2016120000003 登记生效日:20160125 出质人:天津市海王星海上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质权人: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行 发明名称:一种新的独柱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授权公告日:20100421 申请日:20070827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6-02-03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注销 IPC(主分类):E02B17/00 授权公告日:20100421 登记号:2014990000973 出质人:天津市海王星海上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质权人: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行 解除日:20160108 申请日:20070827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5-03-18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 IPC(主分类):E02B17/00 登记号:2014990000973 登记生效日:20141120 出质人:天津市海王星海上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质权人: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行 发明名称:一种新的独柱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授权公告日:20100421 申请日:20070827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4-03-12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E02B17/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70827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3-09-18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 IPC(主分类):E02B17/00 登记号:2013990000500 登记生效日:20130724 出质人:天津市海王星海上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无棣海忠软管制造有限公司 质权人: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行 发明名称:一种新的独柱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授权公告日:20100421 申请日:20070827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0-04-21

    授权

    授权

  • 2008-12-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11-05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工程领域海上独柱结构型式及其安装方法的创新。

背景技术

目前在海洋工程中广泛应用的有两类独柱结构,一类是打入桩柱结构,另一类是吸力桩柱结构。根据土抗力的特性,表层土壤的承载力很弱,而打入桩柱结构又呈细长形,因此它在受自然环境力作用时在泥面处会产生较大水平位移,容易导致打入桩柱结构疲劳使其损坏,同时打入桩在海上进行施工时还需要扶正装置辅助作业,但这类结构的特点是海上施工技术成熟;而吸力桩柱则通过自身结构提高了表层土壤的承载能力,但由于吸力桩柱结构呈短粗形,在受自然环境力作用时会导致结构发生倾覆,但这类结构的特点是海上施工工期短并可重复利用。另外,吸力桩柱结构形式与特殊的海上吸力沉放法相适应。在上述两类独柱结构在自身受外力作用时都存在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为优化结构并弥补两类独柱结构的各自缺陷,有效降低对海上施工资源的使用,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独柱结构及其安装方法。这种独柱结构兼有吸力桩柱和打入桩柱两类结构的型式,通过钢缆将吸力桩和打入桩连接成一体或分体吊装入水下放。这种独柱结构由于本身所具有的结构型式,相应的海上安装方法也特殊——即吸力沉放法与打入法的联合,结构靠自重入泥形成吸力密封条件,并可在吸力桩吸力沉放贯入过程中完成调平与清泥,贯入到位后,用打桩锤使打入桩贯入海底土壤预定深度,然后灌浆使打入桩和吸力桩固结成一体,改善打入桩和吸力桩各自的不足,提高独柱结构承受环境力的能力,并达到了降低对海上施工资源的使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的独柱结构由筒体、顶盖、中心导向筒、上肋板、下肋板、灌浆喷冲环、清泥喷冲环、打入桩、中央立柱和小平台组成,其特征在于采用吸力式+打入式的联合基础,筒体与中心导向筒之间通过顶盖、上肋板和下肋板连接为一体结构(简称吸力桩)。中心导向筒位于筒体中央,上端高出顶盖,成喇叭口形状,用于打入桩的插桩导向,下端与筒体底端齐平。在中心导向筒的下肋板中间处设有清泥喷冲环,上端在吸力桩贯入时与高压泵连接;在中心导向筒的中间处设有灌浆喷冲环,上端与施工支持船上的注浆泵连接。顶盖设有泵口,用来安装抽取吸力桩内水的泵,如潜水泵或气力泵。新的独柱结构在海上安装时,可由驳船装载运输,起重船吊装入水,依靠自重使吸力桩入泥达到初始密封条件,启动清泥喷冲环的高压泵,清除中心导向筒内的土塞,并通过潜水泵抽取吸力桩内的水,使吸力桩在贯入海底土壤过程中完成中心导向筒内的清泥。该过程可通过控制吸力桩顶部泵阀系统使潜水泵抽水或注水,来调整吸力桩的入泥深度与水平度。吸力桩到位后,进行打桩作业,打入桩达到预定要求后,即可进行吸力桩和打入桩之间的灌浆作业,最后将中央立柱连同小平台一起安装于打入桩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新的独柱结构在泥面处P-Y曲线的土反力P大,有利于减小水平力作用下的位移,同时也提高了桩的结构强度。在施工中,新的独柱结构可以将吸力桩与打入桩柱分别吊装,减小吊装重量,降低了对起重船的要求,同时吸力桩对打入桩起扶正定位作用,无需打入桩的扶正装置。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正视图和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体吊装入水下放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安装完毕示意图。

其中:1-筒体;2-顶盖;3-中心导向筒;4-上肋板;5-下肋板;6-灌浆喷冲环;7-清泥喷冲环;8-打入桩;9-中央立柱;10-小平台;11-送桩;12-泵口;13-潜水泵;14-浮吊;15-水面;16-土壤。

具体实施方式

新的独柱结构见图1,由筒体1、顶盖2、中心导向筒3、上肋板4、下肋板5、灌浆喷冲环6、清泥喷冲环7、打入桩8、中央立柱9、小平台10和泵口12组成,打入桩8位于中心导向筒3内,中央立柱9和小平台10与打入桩8连接;顶盖2顶面设有泵口12,其上方安装潜水泵13或气力泵。

新的独柱结构一体吊装入水下放见图2,此时由浮吊14吊起吸力桩、打入桩8以及送桩11和潜水泵13下放至海底泥面,并靠自重使吸力桩和打入桩8基础初始入泥达到密封条件。

新的独柱结构通过抽取吸力桩内的水,使吸力桩贯入海底土壤16中,在贯入土壤16过程中,通过控制吸力桩顶部泵阀系统使潜水泵13抽水或注水,来调整吸力桩入泥深度和水平度,同时高压水通过清泥喷冲环7对中心导向筒3内的土塞进行清除。吸力桩贯入到位后,用打桩锤击打送桩11使打入桩8也贯入到土壤16预定深度,然后通过灌浆喷冲环6往中心导向筒3内壁与打入桩8外壁之间的环形空间灌浆,最后将中央立柱9连同小平台10安装至打入桩8上,见图3。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