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模具协同设计系统及方法

模具协同设计系统及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具协同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新建一个空的模具图档并设定相关参数,将所述模具图档上传至服务器;根据设定的相关参数将该模具图档分段,并将分段后的图档发送给客户端对应的设计者;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整合消息,获取所述设计者的所有设计图档,并将所述设计图档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该整合消息及上述发送的设计图档;整合所接收的设计图档,并将完成整合的设计图档存储到数据库;将所述完成整合的设计图档发送给所述设计者;对设计者原来的设计图档进行备份,及将原来的设计图档更新为上述完成整合的设计图档。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模具协同设计系统。利用该模具协同设计系统及方法,能够快速方便地实现模具的协同设计。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28155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10-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0710200382.2

  • 发明设计人 常春明;

    申请日2007-04-02

  • 分类号G06F17/50(20060101);H04L29/06(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0:49:3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5-2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6F17/50 授权公告日:20101110 终止日期:20160402 申请日:20070402

    专利权的终止

  • 2010-11-10

    授权

    授权

  • 2009-09-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10-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协同设计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经济的全球化,给企业带来了无限商机,同时也给企业的设计和生产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一方面,客户个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质量、交货期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另一方面,跨区域的设计和生产活动又给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企业必须采用新的技术进行跨区域协同作业,以压缩产品生命周期,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对于模具设计而言,早期的设计都是一对一的作业模式,即由单人独立完成。随着设计要求的提高,模具设计开始向多人设计发展,多个设计者之间在模具设计过程中依靠传统的方式沟通:当一个设计者完成自己的那部分设计后,将设计图档以人工方式送给下一个设计者,如此重复,直至完成整个模具设计。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不同设计者之间已经可以利用网络来传输设计图档。由于目前尚未有支持模具协同设计的系统或方法,设计者只能通过网络相互传输各自的设计图档,再由其中一个设计者来整合这些图档;或者其中一个设计者将自己的设计图档完成之后再传给下一个设计者继续设计。

以上的模具设计方式无疑增长了模具的设计时间,并且无法体现模具协同设计的优势。如此,存在如下不足之处:一是效率低下,图档的传输浪费了大量时间;二是图档修改困难,在设计过程中发现的图档错误很难修改。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模具协同设计系统,其可快速方便地实现模具的协同设计。

鉴于以上内容,还有必要提供一种模具协同设计方法,其可快速方便地实现模具的协同设计。

一种模具协同设计系统,该系统包括客户端、服务器及数据库,所述客户端包括新建模块、处理模块及更新模块,所述服务器包括发送模块、接收模块及整合模块,其中:所述的新建模块,用于新建一个空的模具图档并设定相关参数,及将所述模具图档上传至服务器;所述的发送模块,用于根据设定的相关参数将该模具图档分段,并将分段后的图档发送给客户端对应的设计者;所述的处理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整合消息,获取所述设计者的所有设计图档,并将所述设计图档发送至服务器;所述的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该整合消息及上述发送的设计图档;所述的整合模块,用于整合接收的设计图档,并将完成整合的设计图档存储到数据库;所述的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完成整合的设计图档分别发送给所述设计者;及所述的更新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完成整合的设计图档,及将设计者原来的设计图档更新为上述完成整合的设计图档。

一种模具协同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新建一个空的模具图档并设定相关参数,将所述模具图档上传至服务器;(b)根据设定的相关参数将该模具图档分段,并将分段后的图档发送给客户端对应的设计者;(c)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整合消息,获取所述设计者的所有设计图档,并将所述设计图档发送至服务器;(d)服务器接收该整合消息及上述发送的设计图档;(e)整合所接收的设计图档,并将完成整合的设计图档存储到数据库;(f)将所述完成整合的设计图档分别发送给所述设计者;(g)客户端接收所述完成整合的设计图档,并对设计者原来的设计图档进行备份,及将所述原来的设计图档更新为上述完成整合的设计图档。

所述模具协同设计系统及方法,能够快速方便地实现模具的协同设计。因而,可以缩短模具的设计时间,提高模具的设计效率,方便设计图档的修改,并且充分体现模具协同设计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模具协同设计系统较佳实施例的硬件架构图。

图2是图1中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关联图。

图3是本发明模具协同设计方法较佳实施例的作业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是本发明模具协同设计系统的运行环境示意图。该模具协同设计系统安装于主从式架构(Server/Client)内。该主从式架构包括服务器101、数据库102和多个分散的客户端(仅示出111、112、113及115)。以上所述各设备通过网络104相连,从而实现各设备间协同工作。

其中,所述客户端111、112、113及115是系统应用的接口,负责提供交互式使用者界面,以便于多个设计者对模具图档进行协同设计。

所述网络104是一种电子网络,其可以为企业内部网(Intranet)、国际互联网(Internet)或其它基于TCP/I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国际互联网协议)的网络,可用来执行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及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档案传输协议)的网络。

所述服务器101用于接收并整合上述设计者的设计图档,及将完成整合的设计图档发送给所述设计者进行同步。

所述数据库102用于存储每次整合完成后的设计图档,负责对所述设计图档的信息进行读写和维护,并能够迅速执行大量数据的更新。

参阅图2所示,是服务器101和客户端111之间的关联图。

本发明所称的模块是完成特定功能的计算机程序段,比程序更适合于描述软件在计算机中的执行过程。因此本发明以下对软件都以模块描述。所述客户端111包括新建模块300、处理模块303及更新模块306;所述服务器101包括发送模块302、接收模块304及整合模块305。

所述新建模块300用于通过客户端111新建一个空的模具图档,并设定相关参数以定义模具的主体结构。所述相关参数包括模具的价位、类型、分段、图层、ECN(Engineer ChangeNotice,工程变更通知)号、标注精度及整合时间。其中,所述类型包括:连续模具、大型连续模具、冲孔模具、复合模具及折弯模具;所述整合时间为该模具协同设计的同步周期,用于对整合计时器进行设定。新建模块300还用于将所述模具图档上传至服务器101。

所述发送模块302用于根据上述设定的分段参数将该模具图档分段,然后将所述分段后的图档分别发送给对应的设计者,同时整合计时器开始计时。例如,发送模块302根据设定的分段参数,将该模具图档从左至右分为A、B、C三段,然后将所述A、B、C三段图档分别发送给其对应的设计者,以便于所述设计者进行设计。

所述处理模块303用于当所述整合计时器所计的时间到达上述设定的整合时间时,向服务器101发送整合消息,并获取所述设计者的所有设计图档,随后将所述设计图档发送至服务器101。

所述接收模块304用于接收该整合消息,并按先后顺序接收上述发送的设计图档。

所述整合模块305用于整合接收的所有设计图档,并将完成整合的设计图档存储到数据库102中。具体而言,整合模块305按先后顺序获取上述所有设计图档的信息,并根据所述获取的信息生成新的设计图档,即完成整合的设计图档。

所述发送模块302还用于将所述完成整合的设计图档分别发送给上述设计者。

所述更新模块306用于接收所述完成整合的设计图档,并对原来的设计图档备份,以防止整合出错,而后将所述原来的设计图档更新为上述完成整合后的设计图档,以实现模具的协同设计。

本发明的客户端112、113及115皆包含与客户端111有类似功能的模块。以上所述各模块也可包括于单独的计算机设备中,而包含上述模块的单独计算机设备亦可完成本发明所述各项功能。

参阅图3所示,是本发明模具协同设计方法较佳实施例的作业流程图。

步骤S401,新建模块300首先通过客户端111、112、113或115新建一个空的模具图档,随后设定相关参数以定义模具的主体结构。所述相关参数包括模具的价位、类型、分段、图层、ECN(Engineer Change Notice,工程变更通知)号、标注精度及整合时间。其中,所述类型包括:连续模具、大型连续模具、冲孔模具、复合模具及折弯模具;所述整合时间为该模具协同设计的同步周期,用于对整合计时器进行设定。而后新建模块300将所述模具图档上传至服务器101。

步骤S402,发送模块302根据上述设定的分段参数将该模具图档分段,然后将所述分段后的图档分别发送给对应的设计者。例如,发送模块302根据设定的分段参数,将该模具图档从左至右分为A、B、C三段,然后将所述A、B、C三段图档分别发送给其对应的设计者。

步骤S403,所述设计者开始设计其对应的那段图档,同时整合计时器开始计时。当所述整合计时器所计的时间到达上述设定的整合时间时,该整合计时器清零。同时,处理模块303向服务器101发送整合消息,并获取所述设计者的所有设计图档,随后将所述设计图档发送至服务器101。

步骤S404,接收模块304收到该整合消息后,按先后顺序接收上述发送的设计图档。整合模块305整合接收的所有设计图档,并将完成整合的设计图档存储到数据库102中。具体而言,整合模块305按先后顺序获取上述所有设计图档的信息,并根据所述获取的信息生成新的设计图档,即完成整合的设计图档。

步骤S405,发送模块302将所述完成整合的设计图档分别发送给上述设计者。

步骤S406,更新模块306接收所述完成整合的设计图档,并对原来的设计图档备份,以防止整合出错,而后将所述原来的设计图档更新为上述完成整合后的设计图档,以实现模具的协同设计。

步骤S407,设计者判断是否完成了整个模具图档的设计。若尚未完成整个模具图档的设计,则返回步骤S403,所述设计者继续进行其对应图档的设计;若完成了整个模具图档的设计,则流程结束。

本发明所提供的模具协同设计系统及方法,在新建一个模具图档并设定相关参数后,所有的步骤均可自动完成,因此对于模具图档的批量设计,可直接调用上述记录全自动进行协同设计,无需人为干预,使用极为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