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全球数字广播系统中的LDPC分层信道编解码实现方法

全球数字广播系统中的LDPC分层信道编解码实现方法

摘要

全球数字广播系统中的LDPC分层信道编解码实现方法属于DRM系统LDPC编解码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编码时用比特分割电路把需要编码的数据分成多个层次,对各层数据用一个生成矩阵编码,再经过星座图影射电路形成星座图数据;在解码时则相反。本发明具有编解码增益高,运算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27222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9-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清华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0810105866.3

  • 申请日2008-05-04

  • 分类号H04L1/00;H04L25/03;H03M13/11;

  • 代理机构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朱琨

  • 地址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00084-82信箱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0:49:3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6-2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L1/00 授权公告日:20111109 终止日期:20140504 申请日:20080504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11-09

    授权

    授权

  • 2008-11-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9-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球数字广播(DRM)系统中信道编解码LDPC的具体实现方案,采用本方法替代原方案中的卷积编码,具有编解码运算简单,实现复杂度小等优点,同时比卷积编码方案具有更高的编码增益,属于无线通信的接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DRM(Digital Radio Mondiale)是全球数字广播标准,它适用于频率在30Mhz以下包括短波、中波和长波在内的数字调幅广播。2001年4月,DRM联盟提出的系统建议在国际电信联盟(ITU)作为正式建议书而获得通过;在2001年10月被欧洲电信标准化组织(ETSI)标准化;并在2002年3月经国际电工协会(IEC)通过,DRM系统规范正式生效,为调幅广播的数字化铺平了道路。国际上不少广播机构的部分发射台已经从2003年6月开始以DRM方式正式投入商业广播运行中了。

DRM系统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方式,将待传输的数据经过止交幅度调制(QAM)调制后,和导频信息一起映射到不同子载波上,然后利用反离散傅立叶变换(IDFT)完成OFDM调制,将频域信号转化到时域。由于调制采用64QAM或者16QAM,因此可将信道分成2~3个速率和保护程度不等的层,各层可以采用独立的信道编码方式。DRM标准建议采用卷积编码和viterbi译码方式,各层选择相同的生成多项式,通过采用不同的尾部删除模式实现不同的编码速率。近年来人们对LDPC编码方式有了比较多地关注,发现LDPC具有更好的编码增益。因此利用LDPC编码方式替代卷积编码能够使DRM系统获得更高的信道增益。

DRM标准中规定了A、B、C、D四种鲁棒性模式和4.5Khz、5Khz、9Khz、10Khz、18Khz、20Khz 6种频带占用模式。信道划分为FAC、SDC、MSC三个信道,其中FAC信道采用4QAM调制,SDC信道采用4QAM或者16QAM调制,MSC信道采用16QAM或者64QAM。各个鲁棒性模式和频带占用模式下,每个信道的不同层都有不同的信道容量。根据对每个信道的保护程度要求,各信道的各层具有不同的编码速率。如表1所示。

  鲁棒模式  频带模  式  信道  层  编码  前  编码后  码率  A/B/C/D  9/10K  FAC  1  72  130  0.55385  A  10K  SDC  1  266  810  0.3284  A  10K  SDC  2  532  810  0.65679  A  10K  MSC  1  1968  5918  0.33254  A  10K  MSC  2  3936  5918  0.66509  A  10K  MSC  3  4724  5918  0.79824  B  10K  SDC  1  210  644  0.32609  B  10K  SDC  2  420  644  0.65217  B  10K  MSC  1  1554  4674  0.33248  B  10K  MSC  2  3108  4674  0.66496  B  10K  MSC  3  3728  4674  0.7976  C  10K  SDC  1  188  576  0.32639  C  10K  SDC  2  376  576  0.65278  C  10K  MSC  1  1225  3688  0.33216  C  10K  MSC  2  2450  3688  0.66432  C  10K  MSC  3  2940  3688  0.79718  D  10K  SDC  1  97  304  0.31908  D  10K  SDC  2  194  304  0.63816  D  10K  MSC  1  813  2453  0.33143  D  10K  MSC  2  1626  2453  0.66286  D  10K  MSC  3  1952  2453  0.79576  A  9K  SDC  1  235  718  0.3273  A  9K  SDC  2  470  718  0.6546  A  9K  MSC  1  1750  5264  0.33245  A  9K  MSC  2  3500  5264  0.66489  A  9K  MSC  3  4200  5264  0.79787  B  9K  SDC  1  184  564  0.32624  B  9K  SDC  2  368  564  0.65248  B  9K  MSC  1  1363  4102  0.33228  B  9K  MSC  2  2726  4102  0.66455  B  9K  MSC  3  3272  4102  0.79766

表1DRM信道码率

表1中列出了频谱占用模式9K和10K时不同鲁棒性模式下各信道各层的码率。

LDPC码是一种线性分组码,它于1962年由Gallager提出,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1993年Berrou等提出了turbo码,人们发现turbo码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是一种LDPC码,近几年人们重新认识到LDPC码所具有的优越性能和巨大的实用价值。1996年MacKay和Neal的研究表明.采用LDPC长码可以达到turbo码的性能,而最近的研究表明,被优化了的非规则LDPC码采用可信传播(Belief Propagation)译码算法时,能得到比turbo码更好的性能。目前,LDPC码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性能最好的码。LDPC码是当今信道编码领域的最令人瞩目的研究热点,近几年国际上对LDPC码的理论研究以及工程应用和V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方面的研究都已取得重要进展。基于LDPC码的上述优异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卫星通信、深空通信、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高速与甚高速率数字用户线、光和磁记录系统等。

发明内容

为了将LDPC编码方式应用于DRM系统,需要解决分层编码和译码的问题,这里提出了一种针对DRM系统的LDPC编码方案和分层迭代译码方案。

对于各种鲁棒性模式、频谱占用模式以及不同信道,采用的编解码流程相同。这里以鲁棒性B模式,频谱占用模式10K,MSC信道的编解码流程为例展开说明。

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文中符号按照以下约定:

Li:第i层信息比特数量,

Mi:第i层校验比特数量,

Ni:第i层信道比特数量,

Li,Ni,Mi三者之间总是满足Li=Ni-Mi

xi:向量xi=[xi,1,xi,2,......,xi,Li]T代表原始信息序列,

yi:向量yi=[yi,1,yi,2,......,yi,Ni]T代表编码后序列,

Ii:向量Ii=[Ii,1,Ii,2,......ILi]代表原始信息序列在编码后序列的位置索引,

Ii,xi,yi之间满足xi={yi,Ii,1,yi,Ii,2,......yi,Ii,Li},

Gi:第i层生成矩阵,大小为Li×Ni

Hi:第i层校验矩阵,大小为Ni×Li

Gi,Hi之间满足Hi×Gi=ILi×Li,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依次含有以下步骤。

编码过程参考图2,其中中包含:

步骤(1)获取需要进行编码的MSC数据,将数据按照每幀长度8390bit划分成MSC幀,每幀按照第一层1554bit,第二层3108bit,第三层3728bit划分成3层;

步骤(2)对各层数据分别编码,编码过程按照(1)式进行;

yi=Gi×xi(1)

步骤(3)星座图影射,比特顺序按照{i0,i1,i2,q0,q1,q2}={y′0,y′1,y′2,y′3,y′4,y′5}。各层数据的影射顺序按照{y′0,y′1,y′2,y′3,y′4,y′5}={y0,2k,y1,2k,y2,2k,y0,2k+1,y1,2k+1,y2,2k+1}。如图(1)所示。得到星座图数据;

解码过程参考图3,其中包含:

步骤(1)对接收到的星座图数据si解影射,解影射采用最小欧氏距离原则度量方法,将该星座点映射为理想星座点中距离最近的一个。每个标准星座点的坐标为(i0i1i2,q0q1q2);

步骤(2)记{i0,i1,i2,q0,q1,q2}={y′0,y′1,y′2,y′3,y′4,y′5}={y0,2k,y1,2k,y2,2k,y0,2k+1,y1,2k+1,y2,2k+1},按照yi=[yi,0,yi,1,......yi,Ni]T将数据分成y1,y2,y3三层;

步骤(3)第n次第i层迭代开始,

对该层数据进行解码,解码按照式(2)进行;

xi={yi,Ii,1,yi,Ii,2,......yi,Ii,Li}---(2)

步骤(4)对接收数据进行校验,效验按照(3)进行;

Ci=sum(Hi×yi)(3)

步骤(5)如果Ci=0则该层解码结束;

步骤(6)按照式(1)编码得到yi′;

步骤(7)利用yi′以及yi-1′...y1′低层解码结果以及si重新度量第i+1层。度量准则为在第i层为yi′,.....第1层为y1′的情况下,离si最近的标准星座点;

步骤(8)如果i+1<=最大层数,i=i+1跳转到2进入下一层的解码循环;

如果i+1>最大层数,各层在步骤5中结束,则整个解码结束;

否则,进入下一次迭代。i=1,n=n+1;

当n>10时强行结束迭代过程。

本发明提出的DRM系统中信道编解码方案,其优点主要包括LDPC码具有较好的随机码特性,在与信源或者信道级联时不需要额外加交织器,系统的复杂度和延时都比Turbo码低,LDPC码具有接近Shannon限的优异性能。同时本发明中将LDPC编码、分层迭代译码方式巧妙结合,充分利用LDPC编码本身较好的随即特性,在编码之前省去比特交织过程,从一定程度上也简化了编码和解码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DRM系统中星座图影射方式

图2是LDPC+分层编码结构图

图3是LDPC+分层迭代译码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编码过程:获取需要进行编码的MSC数据,将数据按照每幀长度8390bit划分成MSC幀,将每镇数据分成3层,每层比特数按照表1中所述,这里以鲁棒性模式B频谱占用模式10K为例,第一层1554bit,第二层3108bit,第三层3728bit。3层编码后的长度均为4674bit。

对各层数据分别编码,编码过程按照(4)式进行。

yi=Gi×xi(4)

编码完成后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星座图影射,由于各层编码后的长度均相等,所以编码后的数据可以按照{i0,i1,i2,q0,q1,q2}={y′0,y′1,y′2,y′3,y′4,y′5}影射到星座图。各层数据的影射顺序按照{y′0,y′1,y′2,y′3,y′4,y′5}={y0,2k,y1,2k,y2,2k,y0,2k+1,y1,2k+1,y2,2k+1}。如图(1)所示。得到星座图数据。

解码过程参考图3:对接收到的星座图数据si解影射。解影射采用最小欧氏距离原则度量方法。将该星座点映射为理想星座点中距离最近的一个。每个标准星座点的坐标为(i0i1i2,q0q1q2)。记{i0,i1,i2,q0,q1,q2}={y′0,y′1,y′2,y′3,y′4,y′5}={y0,2k,y1,2k,y2,2k,y0,2k+1,y1,2k+1,y2,2k+1},按照yi=[yi,0,yi,1,......yi,Ni]T将对应标准星座点数据分成y1,y2,y3三层。将这些数据作为下面迭代过程的初始状态。Ci=10000,Ci为0是i层解码停止条件,因此需要在起始状态设置为一个任意大数。

第n次第i层迭代开始:

如果Ci≠0则对该层数据进行解码,否则跳过本层解码和编码过程,直接进行下一层度量,解码按照式(5)进行。

xi={yi,Ii,1,yi,Ii,2,......yi,Ii,Li}---(5)

完成解码后对接收数据进行校验,效验按照(6)进行。

Ci=sum(Hi×yi)(6)

如果接收数据度量后无误的情况下C=0则该层解码结束,否则该层存在误码,

按照式(7)编码得到yi′。

yi′=Gi×xi(7)

下一层度量:

利用yi′以及yi-1′等低层解码结果以及si重新度量第i+1层。度量准则为在第i层为yi′,.....第1层为y1′的情况下,离si最近的标准星座点。

如果i+1<=最大层数,i=i+1跳转到2进入下一层的解码循环。

如果i+1>最大层数,且C1=0,C2=0,C2=0,则整个解码结束。

否则,i=1,n=n+1,进入下一次迭代。

当n>10时强行结束迭代过程。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