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照明装置用壳罩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使用该结构体的背光照明装置

照明装置用壳罩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使用该结构体的背光照明装置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用壳罩结构体,其是将光源末端的固定部与1.5~3.5mm厚的成型体的内部侧面部成型为一体而形成的,所述成型体由含有20~60质量%氧化钛的聚碳酸酯类树脂组合物而制得;以及一种照明装置用壳罩结构体的制造方法,该方法通过将含有20~60质量%氧化钛的聚碳酸酯类树脂组合物进行片成型,将该片进行真空成型或压机成型,由此来制造光源末端的固定部与内部侧面部一体成型的箱型成型体。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轻量且组装工时数少的照明装置用壳罩及其制造方法、使用该照明装置壳罩的背光照明装置、和液晶显示部件。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24830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8-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680031003.5

  • 发明设计人 木暮真巳;川东宏至;

    申请日2006-08-11

  • 分类号F21V7/22;B29C51/08;B29C51/10;F21S2/00;F21V7/00;F21V19/00;G02F1/13357;B29K69/00;B29K105/16;F21Y103/00;

  • 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孙秀武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0:41:0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10-0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F21V7/22 授权公告日:20110810 终止日期:20130811 申请日:2006081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08-10

    授权

    授权

  • 2008-10-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8-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液晶显示器等中使用的以背光照明装置的结构为主的照明装置用壳罩结构体、背光照明装置、液晶显示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照明装置和液晶面板。背光照明装置由包括板金制后底板和前底板、光反射板、光源支持部、光源、光漫射板、根据需要使用的导光板或变换器等光源驱动电路的背光照明装置构成,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为:在该背光照明装置中还配置、固定了液晶面板。该背光照明装置大致被分类为直下型、导光型、作为该两者的混合的串联型3种类型。其中,在大画面液晶TV中使用的背光照明装置由于要求高亮度,因此,近年来,直下型和串联(混合)型(参照专利文献1)的背光照明装置的开发非常活跃。

以往的直下型背光照明装置由包含平板状或波纹板状的光反射板、多个光源、光源支持体、光漫射板、多个光学膜、板金制框体等(后底板、前底板)的壳罩结构体构成,所述光反射板是树脂发泡体粘接叠层在铝板金基材上而形成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4)。

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是在上述背光照明装置中配置液晶面板而构成的。

为了反射板的翘曲、变形以及保持结构,使用的光反射板采用将树脂发泡体粘接叠层在铝板金基材上而得到的光反射板。通常采用板金加工来实施用于形成波纹板形状的压机加工或者用于形成侧面的弯曲加工等,从而制作反射器。

光源根据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尺寸、背光照明装置所要求的亮度而使用多个光源。作为光源,使用线状或U字形等的冷阴极管(CCFL)、光半导体元件(LED)等点光源或者将它们排列成线状或面状的光源等。

光源支持体不是板金制的,大多使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注塑成型体。其中,为了具有光线反射功能,提高光反射板的扭转刚性,使用含有氧化钛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而成型的光源支持体采用如下结构的光源支持体,该光源支持体除了光源支持功能以外,还形成了肋状结构。

光漫射板通常使用丙烯酸类树脂、丙烯酸类单体和苯乙烯的共聚树脂或聚碳酸酯树脂,最近,使用在环状烯烃树脂等透明性树脂中配合了光扩散剂而得到的树脂组合物,其厚度为1~3mm左右,根据液晶显示画面尺寸或照明装置方式来选择。

另外,光漫射板支持体框架不仅使用光源支持部,而且有时也使用由含有氧化钛的聚碳酸酯类树脂组合物的注塑成型体制成的具有肋状结构的框架。

对于光学薄膜,叠层具有多种功能的薄膜。通常使用为了使背光照明装置的表面亮度均匀化而使用的光漫射薄膜或具有提高亮度功能的棱镜片等。它们可以根据亮度和亮度的均匀性调整而叠层多张使用。

这些以往的背光照明装置的部件数目都多,组装工序也都多。

而且,由于要经过2回来进行用于制作反射器的板金加工、和用于制作底板(框体)即壳罩结构体的板金加工,因此要花费2回的时间和劳力,并且不能避免装置整体重量的增加,其中,所述反射器的制作采用光反射板的波纹板加工或用于形成侧面的弯曲加工。在板金加工中,将树脂发泡体粘接叠层在铝板金基材上而形成的光反射板由于树脂发泡体层容易从铝基材上剥离而产生位置偏离等,因此难以进行复杂形状的板金加工。这里使用的铝板金基材是铝制的或铝合金制成的,但为了赋予板金加工特性,不能使用通常可以比较廉价获得的铝原料52S材料,必须使用高价的材料。由于复杂形状的板金加工困难,因此,有必要另外通过注塑成型法使用树脂组合物制作光源支持体,在该光反射板上配置光源后,进行安装、固定,从而制成反射器,所述光源支持体兼备光反射板的防扭转增强结构或光源的支持、反射部的支持、光源电极端子发热的隔热功能等。另外,在铝板金制造的情况下,显示画面尺寸为22英寸等级时,形成壳罩结构体的骨架的支架使用厚度1mm的壁厚,30英寸等级使用厚度1.5mm的壁厚,40英寸等级使用厚度2mm的壁厚,仍然成为重量增加的原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6)。

另外,提出了预先在光反射板用板金基材上实施具有光反射性能的涂装的板金基材。但是,这些板金基材只适用于光反射板,并未提出兼备后支架和/或光源支持体的结构的反射器,与上述相同,有必要在光源支持部中使用另行通过注塑成型法制作的光源支持体。

另一方面,在不使用该铝板金基材而是使用具有光线反射功能的含有氧化钛的聚碳酸酯类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形成光反射板时,难以抑制伴随着来自光源的热产生的温度上升引起的热膨胀所导致的翘曲、变形。

另外,在根据需要形成以支持液晶面板为目的的支架时,难以确保刚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7、8)。

此外,提出了改善作为热的发生源的光源电极端子的结构来提高散热性的方法,但是都不能减少部件的数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9~11)。

这些以往的背光照明装置的部件数目都多,组装工序也都多。另外,由在反射器背面配置了铁或铝的板金支架的壳罩结构体构成,成为液晶显示器的重量增加的原因。

以往的反射材料为将聚酯、聚丙烯类材料拉伸而得到的薄壁(190μm)膜或通过超临界流体发泡法获得的聚酯类发泡片材(1mm),其难以通过热加工等赋予形状并维持本来的特性。因此,在薄壁膜的情况下,使用了与铝板金贴合而压机加工的工序,超临界发泡片材使用了通过切口进行弯曲等的工序。可是,这些工序不仅需要高成本以及时间和劳力,而且在光学特性上,设想的形状设计值与实测值也存在偏离。

专利文献1:特开2002-72204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4-22352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4-127643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01-215497号公报

专利文献5:特开2004-55182号公报

专利文献6:特开2004-139871号公报

专利文献7:特开2004-102119号公报

专利文献8:特开2003-162901号公报

专利文献9:特开2004-134281号公报

专利文献10:特开2001-216807号公报

专利文献11:特开2003-2340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用壳罩及其制造方法、使用该照明装置壳罩的直下型和串联型的背光照明装置、使用该背光照明装置的液晶显示部件,所述照明装置用壳罩为如下结构:将从配置在内部的光源发出的光反射到特定方向的反射板与光源、光学片材等的支持部、固定部一体化,并且其本身兼作结构体,该照明装置用壳罩可组装成轻量,且工时数少。

本发明人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制成如下的照明装置用壳罩,可以解决上述课题,所述照明装置用壳罩包含含有氧化钛的聚碳酸酯类树脂组合物,并将从配置在内部的光源发出的光反射到特定方向的反射板与光源、光学片材等的支持部、固定部一体化,并且其本身兼作结构体。本发明就是基于该发现而完成的。

即,本发明提供如下内容:(1)照明装置用壳罩结构体,其是从聚碳酸酯类树脂组合物获得的具有1.5~3.5mm厚度的箱型形状的成型体,所述聚碳酸酯类树脂组合物含有20~60质量%氧化钛,其中,光源末端的固定部与该成型体的内部侧面部分成型为一体;(2)背光照明装置,其是在上述(1)所述的照明装置用壳罩结构体内组装线状或点状光源,在其上部配置光漫射板,进一步将光学薄膜叠层而构成的;(3)液晶显示部件,其是在上述(1)所述的照明装置用壳罩结构体内组装线状或点状光源,在其上部依次配置光漫射板、光学薄膜和液晶面板,并在其外周安装外周框架部件而形成的;(4)照明装置用壳罩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将含有20~60质量%氧化钛的聚碳酸酯类树脂组合物成型为片材,再将该片材进行真空成型或压机成型,由此制造光源末端的固定部与内部侧面部分成型为一体的1.5~3.5mm厚的箱型成型体。

附图说明

[图1]采用本发明的壳罩的一例的背光照明装置的平面图。

[图2](A)示出荧光管末端固定部的例子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B)该荧光管安装状况说明图。

[图3](A)示出荧光管支持部的例子的图1的A-A面侧面图;(B)其放大说明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4的采用壳罩底部波纹形状的背光照明装置的说明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6的实施了遮光涂层的背光照明装置的说明图。

[图6](A)本发明实施例7的在背面形成了螺孔的背光照明壳罩的说明图;(B)螺孔部放大说明图。

[图7]本发明实施例8的贴附了反射膜的背光照明壳罩的说明图。

[图8]本发明实施例9的设置了光漫射板支持部的背光照明壳罩的说明图。

[图9]示出本发明实施例9的光漫射板支持部的配置的背光照明壳罩的说明图。

[图10]本发明实施例10的具有光漫射板支持部的背光照明壳罩的说明图。

[图11]本发明实施例11的具有光漫射板支持部的背光照明壳罩的说明图。

[图12]本发明实施例12的具有基板容纳部的背光照明壳罩的说明图。

[图13]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部件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

[图14]壳罩结构体的挠曲量测定要领说明图。

符号说明

1、10、20、30、40、50、60、70、80:背光照明用壳罩结构体

2:荧光管

3:荧光管末端保持部(固定部)

4:荧光管支持部

5:光漫射板固定部

6、61、62、63:光漫射板支持部

7、70:光漫射板

8: 折返肋

9: 凸缘部

11:波纹形状反射部

12:凹型容纳部

13:液晶驱动用基板

14:液晶面板

15:FPC

16:连接器

17:外周框架部件

18:增强框架

21:遮光层

31:螺孔部

41:反射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用壳罩结构体是由聚碳酸酯类树脂组合物获得的具有1.5~3.5mm厚度的箱型形状的成型体,所述聚碳酸酯类树脂组合物含有20~60质量%氧化钛,其中,光源末端的固定部与该成型体的内部侧面部分成型为一体。

在本发明中,所谓光源末端,在背光照明装置等中,作为光源,使用线状或U字状等的冷阴极管(CCFL)或光半导体元件(LED)等的点光源或者将它们排列成线状或面状的光源等,但主要是指线状或U字状等的冷阴极管(CCFL),更具体地,是指荧光管等的光源电极端子的保持部。

在本发明中,所谓光源末端的固定部(保持部)成型为一体,是指在整体成型时同时成型光源末端固定所需要的凹状或凸状。

为了赋予高反射性和低透明性、也就是高遮光性,本发明中使用的氧化钛在聚碳酸酯类聚合物混合物中以微细粉末的形态使用,各种粒度的微细粉末的氧化钛可以通过氯法或硫酸法中的任一种方法制造。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氧化钛可以是金红石型和锐钛矿型中的任一种,但从热稳定性、耐候性等方面看,优选金红石型。另外,该微细粉末粒子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当选择使用鳞片状、球状、无定形等。

该氧化钛优选用铝和/或硅的含水氧化物、以及胺化合物、多元醇化合物等进行表面处理。通过进行该处理,提高了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的均匀分散性及其分散状态的稳定性,此外还提高与根据需要添加的阻燃剂的亲和性,因此在制造均匀的组合物这点上是优选的。作为这里所说的铝或硅的含水氧化物、胺化合物和多元醇化合物,可分别列举含水氧化铝、含水二氧化硅、三乙醇胺和三羟甲基乙烷等。上述表面处理中的处理方法本身没有特别限定,可适当选择任意的方法。通过该处理赋予给氧化钛粒子表面的表面处理剂的量没有特别限定,但如果考虑氧化钛的光反射性和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成型性,则相对于氧化钛,0.1~10.0质量%左右是合适的。

本发明中使用的氧化钛的表面酸量优选为10微摩尔/g以上,表面碱量优选为10微摩尔/g以上。表面酸量比10微摩尔/g小或者表面碱量比10微摩尔/g小的情况下,由于与作为稳定剂的有机硅氧烷化合物的反应性变低,因此担心氧化钛的分散变得不充分、成型体的高亮度化变得不充分。氧化钛的表面酸量更优选为15微摩尔/g以上,更优选为16微摩尔/g以上;表面碱量更优选为20微摩尔/g以上,更优选为25微摩尔/g以上。

对于上述氧化钛粉末的粒径,没有特别限制,但为了高效地发挥上述效果,优选平均粒径为0.1~0.5μm左右的粉末。

本发明涉及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的氧化钛的配合量如下:相对于聚碳酸酯类聚合物混合物+氧化钛各成分的总量100质量份,为20~60质量%,优选为30~50质量%。如果配合量比20质量%少,则光线反射率的降低变大,遮光性不充分,不优选。另外,如果配合量超过60质量%,则片材化变得困难。

尤其是作为液晶电视、监视器用途等的背光照明装置的壳罩结构体,由于要求遮光性和高的光反射性,因此,氧化钛的配合量更加优选为30~50质量%。

向聚碳酸酯树脂中配合氧化钛时,为了抑制由该氧化钛引起的树脂的分解、劣化,有必要配合分解抑制剂。基于组合物总量,该分解抑制剂配合0.1~5质量%。如果该分解抑制剂的配合量为上述范围内,则树脂的分解、劣化的抑制效果充分,另外还不会发生模垢。作为该分解抑制剂,优选使用有机硅氧烷,作为该有机硅氧烷,可列举烷基氢硅氧烷、含有甲氧基、乙氧基等反应性基团的烷氧基硅氧烷等。作为烷基氢硅氧烷,例如可列举甲基氢硅氧烷、乙基氢硅氧烷等,作为烷氧基硅氧烷,例如可列举甲氧基硅氧烷、乙氧基硅氧烷等。

根据需要使用的阻燃剂可以使用有机金属盐化合物、无机硅酸及其硅酸盐化合物、磷酸酯类化合物、溴类化合物、三嗪类化合物、聚有机硅氧烷类化合物等公知的物质。作为阻燃助剂,可以利用聚四氟乙烯树脂作为防滴落剂。相对于组合物总量,这些阻燃剂和阻燃助剂的总配合量为0.1~5质量%,优选为1~4质量%。

另外,本发明中使用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可以是通过例如特开2004-91567号公报中公开的方法而获得的聚碳酸酯树脂。即,例如可以在二氯甲烷等溶剂中,在公知的酸受体或分子量调节剂的存在下,通过使二元酚和光气这样的碳酸酯前体反应、或者通过二元酚和碳酸二苯酯这样的碳酸酯前体的酯交换反应等而制造。这里,作为二元酚,没有特别限制。

可以是使用一种二元酚的均聚物,也可以是使用2种以上的共聚物。此外,还可以是同时使用多官能性芳香族化合物和二元酚而得到的热塑性无规聚碳酸酯。

作为聚碳酸酯类树脂组合物,可以使用聚碳酸酯-聚有机硅氧烷共聚物(下面,称为PC-PDMS共聚物)。该共聚物是包括聚碳酸酯部分和聚有机硅氧烷部分的嵌段共聚物,其粘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0~40000,更优选为12000~35000。

这样的PC-PDMS共聚物可以通过例如特开2004-91567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而获得。即,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制造:使预先制造的构成聚碳酸酯部分的聚碳酸酯低聚物(下面,称为PC低聚物)和构成聚有机硅氧烷部分的末端具有反应性基团的聚有机硅氧烷[例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二乙基硅氧烷等聚二烷基硅氧烷,或聚甲基苯基硅氧烷等]溶解在二氯甲烷、氯苯、氯仿等溶剂中,加入双酚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并使用三乙胺或三甲基苄基氯化铵等作为催化剂,进行界面缩聚反应。另外,还可以使用通过特公昭44-30105号公报记载的方法或特公昭45-20510号公报记载的方法制造的PC-PDMS共聚物。

如果选定这样的共聚物作为聚碳酸酯类树脂组合物,则得到的壳罩结构体即使不配合磷类阻燃剂,在片材厚度1mm以下也可以实现与阻燃性有关的UL94标准的V-0的阻燃等级。

含有20~60质量%氧化钛而得到的聚碳酸酯类树脂组合物可以通过配合各自规定量的聚碳酸酯类树脂、氧化钛、抗氧剂或分解抑制剂以及根据需要添加的阻燃剂和阻燃助剂,进行熔融混炼而获得。该配合和熔融混炼可以采用通常使用的方法,例如使用螺带式掺混机、亨舍尔混合机(商品名)、班伯里混合机、鼓式拌合机、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co-kneader、多螺杆挤出机等的方法来进行。另外,在熔融混炼时的加热温度,通常在240~320℃的范围选择。

在本发明的聚碳酸酯类树脂组合物中还可以适当添加脱模剂、防静电剂、着色剂等。

含有氧化钛的聚碳酸酯类树脂组合物通过公知的挤出成型法或辊成型法等成型加工成厚度1.5~4mm的片材。

可以将得到的厚度1.5~4mm的片材作为坯材,通过真空成型、压机成型等各种热成型法,以功能上要求的形状,例如包含平板状、波纹板状、孔状、凹状、凸状等形状的箱状等任意形状成型成型品厚度为1.5~3.5mm的照明装置用壳罩结构体。

如果成型品厚度为1.5mm以上,则作为照明装置的壳罩结构体的强度不会不充分,如果成型品厚度为3.5mm以内,则成型用片材不必使用厚的片材,也没有必要长的预热时间,没有因表面过热而引起的表面粗糙,可以确保良好的外观和反射率,另外还不会导致重量增加。

对于片材成型、热成型,在后面叙述。

在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用壳罩结构体中,为了将光源支持部与内部底面部分设置为一体,可以使用为了在规定部位形成该光源支持部而设计的模具来成型片材。

在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用壳罩结构体中,在箱型形状壳罩的情况下,通过将上端部折返形成肋结构部,可以增加作为壳罩整体的刚性,并提高对外力的耐性。

通过将该肋结构部的上部制成凸缘部,可以将光漫射板固定部一体地形成在凸缘部上,故优选。

形成该肋结构部的情况下,还可以使用设计成规定形状的成型用模具。

另外,制成箱型形状的壳罩时,可以相应于光学设计,将底面部制成具有肋结构部或凸型形状部的结构,此时,也可以通过使用设计的规定的模具成型片材来实现。

光漫射板被固定在距离光源部10mm左右的部位,但由于热而成为挠曲、亮度不均等的原因,因此可以将规定高度的光漫射板支持部与底面部一体并以突出状态设置于底面部。光漫射板支持部的设置位置和所需要的数目可根据光漫射板(光学片)的厚度、材质来决定,并通过使用对应于此而设计的规定的模具成型片材,由此一体地以突出状态设置在底面部上。

此外,光漫射板支持部可以延伸设置在荧光管支持部、底面部的肋结构部、或相应于光学设计而设置的凸型形状部的上部而设置成一体成型体。制成这样的结构时,可以消除由于向底面部配置荧光管支持部或相应于光学设计而设置的凸型形状部、以及将光学片保持部配置在它们的间隙中而导致的设计上的繁杂。

另外,通过在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用壳罩结构体的外侧面设置遮光层,可以进一步提高遮光性。特别是在成型后的壳罩的厚度比较薄的情况下,或者聚碳酸酯中的氧化钛含量比较少的情况下,将这些层设置在外面对于提高遮光性是有效的。

可以在本发明中使用的遮光层是为了阻断可见光线到达反射层的相反面(最外层)或抑制可见光线透过到反射层的相反面(最外层)而设置的。遮光层使用在基剂(粘合剂)中分散了黑色颜料的。作为基剂,通常使用丙烯酸聚氨酯类树脂。作为黑色颜料,可以从炭黑、灯黑、骨炭、石墨、铁黑、苯胺黑、花青黑、以及染料或颜料的混色系色料等中选择使用,特别优选炭黑。

遮光层的厚度优选为1~30μm,更优选为1~20μm,进一步优选为2~20μm。如果遮光层的厚度不到1μm,则担心抑制可见光的透过变得不充分,如果超过30μm,则以涂层形成遮光层时,干燥效率降低,干燥时间变长,不优选。

作为这样的遮光层,例如可以优选使用市售的东京油墨株式会社制造的涂料“SY915墨JK”、大日本涂料株式会社制造的涂料“将アクリタンTSR-5和アクリタン固化剂以10∶1混合而得到的涂料”等。

在本发明中,可以在成型为箱型形状的成型体的内面部分设置耐光涂层。

本发明使用的耐光涂层具有阻断或吸收紫外光的功能。紫外光的阻断或吸收可以通过在耐光涂层中含有一种以上选自光稳定剂和紫外线吸收剂中的物质而实现。作为光稳定剂或紫外线吸收剂,优选受阻胺类、水杨酸类、二苯甲酮类、苯并三唑类、苯并嗪酮类、氰基丙烯酸酯类、三嗪类、苯甲酸酯类、N-草酰苯胺类、有机镍类等有机类化合物;或者溶胶凝胶等无机类化合物。

这些当中,优选受阻胺类化合物、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和苯并三唑类化合物。

在本发明中,为了更加容易地形成含有光稳定剂和/或紫外线吸收剂的耐光涂层,优选在光稳定剂和/或紫外线吸收剂中适当地混合其它的树脂成分而使用。即,优选使用下述作为涂布液,即,将树脂成分和光稳定剂和/或紫外线吸收剂溶解在溶剂中制成的混合溶液;使树脂成分、和光稳定剂和/或紫外线吸收剂之一溶解,并使另一个分散而得到的液体;使树脂成分和光稳定剂和/或紫外线吸收剂预先分别溶解或分散在溶剂中,再将其混合而得到的混合液。此时,可以适当使用选自水和有机溶剂中的一种以上作为溶剂。另外,还优选直接将光稳定剂成分和/或紫外线吸收剂成分和树脂成分的共聚物作为涂布液使用。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耐光涂层中使用光稳定剂成分和/或紫外线吸收剂成分共聚而得到的丙烯酸类树脂或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进行共聚时,优选使聚合性的光稳定剂成分和/或紫外线吸收剂成分与丙烯酸类单体成分或甲基丙烯酸类单体成分共聚。

作为聚合性的光稳定剂成分和紫外线吸收剂成分,优选使用选自受阻胺类、苯并三唑类、二苯甲酮类、苯并嗪酮类、氰基丙烯酸酯类、三嗪类和丙二酸酯类化合物中的一种以上。这些聚合性的光稳定剂成分和紫外线吸收剂成分只要是在基体骨架中含有受阻胺、苯并三唑、二苯甲酮、苯并嗪酮、氰基丙烯酸酯、三嗪或丙二酸酯,并且具有聚合生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即可。通常是在侧链具有衍生自具有光吸收能力或紫外线吸收能力的这些化合物的官能团的丙烯酸类或甲基丙烯酸类的单体化合物。

这些聚合性光稳定剂成分和/或紫外线吸收剂成分与共聚的单体类的共聚比例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聚合性光稳定剂成分和/或紫外线吸收剂成分的比率为1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2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5质量%以上。还可以是不使用上述单体类而将聚合性的光稳定剂成分和/或紫外线吸收剂成分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这些聚合物的分子量没有特别限定,但通常为5000以上,从涂布层的强韧性方面看,优选为10000以上,更优选为20000以上。这些聚合物以溶解或分散在有机溶剂、水或有机溶剂/水混合液的状态使用。除上述共聚物以外,还可以使用市售的混合类光稳定聚合物。另外,可以使用含有丙烯酸类单体和光稳定剂和紫外线吸收剂的共聚物作为有效成分的日本触媒株式会社制造的“ュ一ダブル”、含有丙烯酸类单体和紫外线吸收剂的共聚物作为有效成分的一方社油脂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HC-935UE”等。

在本发明中,可以在不损害耐光涂层的反射特性和耐光性的范围内添加荧光增白剂、防静电剂等添加剂。作为荧光增白剂,可以使用ュビテック(商品名:チバ·スペシャルティ·ケミカルズ公司制造)、OB-1(商品名:ィ一ストマン公司制造)、TBO(商品名:住友精化株式会社制造)、ケィコ一ル(商品名:日本曹达株式会社制造)、カャラィト(商品名:日本化药株式会社制造)、リュ一コプアEGM(商品名:クラリアントヅャパン株式会社制造)等市售品。耐光层中的荧光增白剂的含量优选为0.01~2质量%,更优选为0.03~1.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5~1质量%。不到0.01质量%时,其效果小,如果超过2质量%,则反而担心会带有黄色,或者耐久性容易降低。作为防静电剂,可以使用磺酸盐等。

本发明的壳罩结构体虽然由于本发明的聚碳酸酯类树脂组合物的特征而具有光反射层或光反射板(光反射片)的功能,但在本发明照明装置的壳罩结构体中,通过在反射面(结构体内部底面和侧面)贴附光反射膜,可以进一步提高反射率。作为光反射膜的厚度,为50μm~1.5mm左右,优选为0.2mm~1.5mm左右。

作为光反射膜,优选具有95%以上的光线反射率的将非晶质状态且透明的热塑性树脂拉伸而得到的多孔体或者采用超临界流体发泡法而得到的发泡体。

作为非晶质状态且透明的热塑性树脂,可列举结晶速度为几分钟左右的聚丙烯类树脂或聚酯(PET)类树脂。

作为通过拉伸而得到多孔体的非晶质状态且透明的树脂,可列举添加了少量无机粒状物作为成核剂的透明性树脂,所述成核剂用于控制由于共聚而结晶、或由于拉伸而形成空隙。

作为无机的粒状物,可列举碳酸钙、硫酸钙、硫酸钡、滑石、二氧化硅、氧化铝等无机填充剂,它们的添加量通常为0.1~20质量%左右。使用将加入了这些无机填充剂的树脂用通常的挤出成型法等成型为膜或片状,再通过将得到的膜或片拉伸而得到的多孔体。

作为通过拉伸形成空隙而制成的多孔体,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类可列举東レ株式会社制造的E60L,聚丙烯树脂类可列举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ホヮィトレフスタ一。

作为通过超临界发泡法而获得的发泡体,可列举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MC-PET。

另外,采用这些发泡体制成的膜或片材由于背光照明装置等照明装置的设计形状而难以一体贴附时,可以通过将这些膜或片材进行裁断加工、穿孔加工、弯曲加工等而加工成规定的形状,再将它们与壳罩结构体的反射面叠层配置。作为贴附的方法,优选使用双面胶粘带的方法。作为该双面胶粘带,优选例如住友3M株式会社制造的VHR アクリルフォ一ム构造用接合胶带Y-4950。

另外,作为光反射膜,可以使用由光反射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成型而得到的膜,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以聚碳酸酯类树脂、聚酯类树脂或聚丙烯类树脂为基体树脂成分,并含有8~50质量%的白色颜料、0.1~5质量%的抗氧剂或分解抑制剂、根据需要添加的阻燃剂和阻燃助剂的比例共计0.1~5质量%。通过使用这样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得到的光反射层或光反射板的反射率、遮光性、耐光性优异。如果白色颜料的含量为上述范围内,则遮光性、反射率优异,可以没有问题地进行该白色颜料向以聚碳酸酯类树脂为代表的聚酯类树脂或聚丙烯类树脂的配合。

作为将反射性白色颜料固定的基体树脂成分的聚碳酸酯类树脂,例如可通过特开2004-91567号公报中公开的方法而获得。例如,可以在二氯甲烷等溶剂中,在公知的酸受体或分子量调节剂的存在下,通过使二元酚和光气这样的碳酸酯前体反应、或者通过二元酚和碳酸二苯酯这样的碳酸酯前体的酯交换反应等而制造。这里,作为二元酚,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是使用1种二元酚的均聚物,也可以是使用2种以上二元酚的共聚物。此外,还可以是同时使用多官能性芳香族化合物和二元酚而得到的热塑性无规聚碳酸酯。

作为聚酯类树脂,可列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PET)或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的共聚物、对苯二甲酸和1,3-丙二醇或1,4-丁二醇的聚合物、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PBT),作为聚丙烯类树脂,可列举丙烯的均聚物、丙烯与选自乙烯以及碳原子数4以上的烯烃类,例如碳原子数4~20的烯烃类中的1种以上共聚单体的共聚物。

作为白色颜料,可使用各种颜料,具体地,例如可列举氧化钛、氧化锌、锌钡白、硫化锌、铅白等。这些当中,优选着色力优异的氧化钛。作为该氧化钛,可以是金红石型和锐钛矿型中的任一种,但优选使用热稳定性、耐候性优异的金红石型。该氧化钛优选用各种表面处理剂,例如水合氧化铝、二氧化硅、锌等进行表面处理。

在本发明的壳罩结构体中,优选成型为箱型形状的成型体的底面部分的反射光的总光线反射率(Y值)为95%以上,总光线透过率为1%以下。

为此,可以通过调节聚碳酸酯类树脂组成,并同时使用上述光反射膜或实施遮光层而实现。

如果成型体的底面部分的Y值为95%以上,则可以实现实用水平的亮度,如果总光线透过率为1%以下,则可以抑制光泄漏到背面侧。

另外,可以在壳罩结构体的背面或前面实施用于安装其它部件的螺孔加工。螺孔通过为不与光源(荧光管)支持部等重叠而设计的模具在背面部分或侧面部分以凸起状态设置必要的数量。

在本发明的壳罩结构体中,可以将用于容纳驱动用基板的凹型容纳部与箱型形状上端部的任一个上缘制成一体化的结构。

更具体地,例如可以在上下(图12中为左右)肋结构部的任一个之中,在上端侧开口设置相应于液晶面板驱动用电路基板的大小的袋状或沟状的凹部。

该凹型容纳部也可以通过使用对应于其形状设计的规定的模具成型为片材,从而与箱型形状的上端部成一体凹下设置。

此外,可以通过在本发明的亮罩结构体内组装线状或点状光源,在其上部配置光漫射板,进一步将光学薄膜叠层而构成背光照明装置。

作为叠层的光学膜,使用用于使背光照明装置的表面亮度均匀化的光漫射膜或具有提高亮度功能的棱镜片等,它们根据亮度和亮度均匀性的调节而叠层多张使用。

还可以在上述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用壳罩结构体内组装线状或点状光源,在其上部依次配置光漫射板、光学薄膜和液晶面板,并在其外周安装外周框架部件一体化,从而制成液晶显示部件。

外周框架部件由于是保护液晶显示部件并一体化的部件,因此需要具备对来自外部的冲击或损伤的耐性,从这些观点看,优选为金属。

作为金属,从刚性、加工性、轻量性、使用效果等观点看,优选作为各种电子设备等的框体(支架)使用的铝合金、钛合金或铁等。`    上述金属通常以板材使用,并可以通过用压机加工弯曲、冲裁等而形成规定形状的外周框架部件。

另外,除上述板材以外,还可以将异型铝挤出材料切断成规定的尺寸使用,所述异型铝挤出材料如建材的铝窗框那样,通过铝或铝合金的异型挤压而直线状地挤压成具有可以容纳照明装置用壳罩和液晶显示部件的规定尺寸的沟的形状。

外周框架部件根据设计性、防反射、防锈等的需要,涂装成期望的色彩而使用。涂装以底涂涂装、中间涂装、饰面涂装的顺序进行,还可以在组装安装了4周的框架部件之后进行涂装。

外周框架部件在整体上需要有4个边,可以在上下、左右各使用规定长度的材料,并使用L状的角部件接合成角,从而制成4周接合的外周框架。另外,由直线状的部件将角部分的侧壁切口而弯曲,制成底边、左右侧边连接的U字型,或者制成左右任意一边和上、底边连接的コ字型,如果用上述角部件等将对应于开口侧的边的尺寸的外周框架部件接合,则可以用外周框架部件将4周围绕。另外,还可以将左侧边和底边、右侧边和上边分别连接,制成2个L型的角部件,再将其接合而制成四周状的外周框架。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部件中,为了提高整体强度,还可以在背面的外周框架部件上安装增强框架。此时,在背面侧的上、下(底)框架间固定适当根数的增强框架,或者安装以对角线连接四个角的交叉状的增强框架是有效的。从轻量性和刚性的平衡等来看,增强框架的截面形状优选为平板状、中空平管状、反U字型截面管状等。固定可以是叠接、铆接、粘合剂等任意方式。另外,从增强效果来看,希望增强框架的材质为高刚性的增强塑料或与外周框架同样的材质。

另外,增强框架并不限于上述柱状的框架,也可以制成将整个背面或背面的一部分包覆的面状,并具有增强用肋或膨出部分的框架。

在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用壳罩结构体的制造方法中,含有氧化钛的聚碳酸酯类树脂组合物可通过公知的挤出成型法或辊成型法等成型加工成厚度1.5~4mm的片。

可以将得到的厚度1.5~4mm的片作为坯材,通过真空成型、压机成型等各种热成型法,成型为包含功能上要求的形状,例如平板状、波纹板状、孔状、凹状、凸状等形状,并且光源末端固定部与内部侧面成型为一体而得到的成型品厚度1.5~3.5mm的照明装置用壳罩结构体。

如果成型品厚度为1.5mm以上,则作为照明装置壳罩结构体的强度不会不充分,如果成型品厚度为3.5mm以内,则成型用片不必使用厚的片材,也不必延长预热时间,没有表面过热引起的表面粗糙,可以确保良好的外观和反射率,还不会导致重量增加。

作为热成型法,具体地,可列举将得到的片进行加热,并通过真空和/或压缩空气的压力而成型的方法。加热可以从片的一侧或两侧的任一处进行,也可以直接与热源接触而加热。热成型时的片加热温度(片表面温度)为160~200℃,优选为170~200℃,平均展开倍率为1.2~2倍,优选为1.2~1.8倍。

加热温度不到150℃时,有时不能均匀地成型,如果超过200℃,则容易产生片的发泡。热成型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单纯的真空成型法、包模成型法、对模成型法、气胀模塞助压真空成型法、模塞助压成型法、反吸真空成型法、气胀阳模真空反吸成型法、气胀包模成型法、夹气片材接触热压成型法、单纯压缩空气成型法等。该成型时的压力在真空成型法时优选为101kPaG以下,在压缩空气成型法时优选为294~784kPaG,真空成型法和压缩空气成型法可以组合进行。通过该热成型法可以制成对应于光源的类型、个数并可以均匀面反射的形状。

另外,在上述热成型时使用的片优选进行预干燥后使用,可以防止由吸湿引起的发泡现象。此时的干燥条件优选在120~140℃下干燥2~10小时。

按照本发明,由于利用含有氧化钛的聚碳酸酯类树脂组合物而制成将来自配置在内部的光源的光反射到特定方向的反射板与光源、光学片等的支持部、固定部一体化,并且其本身还兼作作为支架的结构体的结构,因此可以提供轻量地组装且工时数少的照明装置用壳罩结构体以及使用该照明装置用壳罩结构体的背光照明装置。

另外,由于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用壳罩结构体的制造方法是将反射性能优异的含有20~60质量%氧化钛的聚碳酸酯类树脂组合物进行片成型,再将该片进行真空成型或压机成型的方法,因此可以提供不需要以往那样的与金属支架的镶嵌成型、安装灯座、灯架等其它部件,轻量地组装且工时数少的照明装置用壳罩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此外,由于用外周框架部件将背光照明装置、液晶单元一体化而制成液晶显示部件,因此可以组装并谋求削减工时数,所述背光照明装置将光源组装在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用壳罩结构体中。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更详细地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受实施例的任何限制。

制造例1

相对于46质量%聚碳酸酯-聚有机硅氧烷共聚物[PC-PDMS,Mv=17000,PDMS含有率3.0%:相对于以双酚A为原料的聚碳酸酯嵌段单元,含有3质量%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嵌段单元(重复单元数30),其粘均分子量为17000]、24质量%双酚A型直链聚碳酸酯(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タフ口ンFN2500A,Mv=25000)、和30质量%氧化钛粉末(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PF726)总计100质量份,混合1.1质量份反应性聚有机硅氧烷(東レ·ダゥコ一ニング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BY16-161)、0.3质量份聚四氟乙烯(PTFE,旭硝子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CD076)、0.1质量份作为抗氧剂的三苯基膦(城北化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JC263),使用双轴挤出机进行熔融混炼,得到聚碳酸酯制树脂组合物PC1。

制造例2

使制造例1使用的PC-PDMS为33质量%、双酚A型直链聚碳酸酯FN2500A为16质量%、氧化钛粉末PF740(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制造)为50质量%,总计为100质量份,除此之外,与制造例1同样地进行配合、混炼,得到聚碳酸酯制树脂组合物PC2。

制造例3

使制造例1使用的PC-PDMS为59质量%、双酚A型直链聚碳酸酯FN2500A为31质量%、氧化钛粉末PF726为10质量%,总计为100质量份,除此之外,与制造例1同样地进行配合、混炼,得到聚碳酸酯制树脂组合物PC3。

片制造例

使用具有口径90mm、1000mm宽度的衣架式模头的单轴挤出机在料筒温度260~290℃、模口温度290℃下沿水平方向挤出,并以纵向3根冷却辊方式进行片成型,得到实施例记载的2mm、3mm厚的反射片。

实施例1

将聚碳酸酯制树脂组合物PC1的厚度2mm的片在180℃下加热,并在100kPaG下进行真空成型,得到图1所示的纵向×横向为750mm×400mm(外尺寸)、对角尺寸800mm(内尺寸),并且在上端部具有与凸缘部9呈折返的肋结构8的使用16根荧光管的背光照明装置壳罩1的热成型品。

该热成型品将荧光管2的电极保持部3一体成型于32个部位、荧光管支架4一体成型于32个部位。相邻接的荧光管的距离为26mm。

如图2(A)所示,电极保持部的形状为凹形,如图3(B)所示,形成荧光管支架以可以在一个部位保持2根荧光管,其尺寸为长30mm×宽5mm×高4.5mm的突起状,并形成一体。另外,如图1所示,在成型品上部的凸缘部9(宽18mm),四角形状的漫射板固定部5(尺寸:长20×宽5mm×高5mm)在10个部位成型为一体。整体尺寸如图3(A)所示。

另外,如作为图1中的A-A向视侧视图的图3(A)的所示,荧光管支架4并不是在荧光管长度方向连续布置,在本实施例中,以规定的间距设置成2列。

实施例2

除了使PC 1的片厚度为3mm、壳罩对角尺寸为925mm、并且使用20个灯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成型品。

实施例3

除了使用聚碳酸酯制树脂组合物PC2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成型品。

实施例4

对于反射面,如图4所示,在荧光管和荧光管之间布置波纹形状11(宽20mm、高10mm),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成型品。

实施例5

将日本触媒株式会社制造的光稳定剂ュ一ダブルUV-G12在双丙酮醇中稀释成固体成分浓度为20%,再使用凹印辊使得到的溶液在反射面上形成10μm厚度的涂膜,用热风烘箱在80℃~120℃下干燥,在反射面上形成耐光涂层,除此之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得到成型品。

实施例6

如图5所示,将东京油墨株式会社制造的涂料SY915墨JK丝网印刷到反射面的相反侧,在80℃~120℃下干燥,形成厚度30μm的遮光层21,除此之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得到成型品。

实施例7

如图6所示,在背面进行热成型的同时,将基板安装用螺孔部31(用于3mm)一体成型。

实施例8

如图7所示,用双面胶带在反射面上贴附東レ制造的反射膜41(商品名:E60V)。

实施例9

对于反射面,如图8所示,在底面平坦部如图9所示地将底部的圆直径为5mm、前端部的曲率半径为0.5mm、高度为18mm的圆锥型的光漫射板支持部排列成3个/列×3列,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成型品(在本实施例中,壳罩内部尺寸高度为18mm)。

实施例10

对于反射面,如图10所示,在荧光管支架上延伸设置底部的圆直径为5mm、前端部的曲率半径为0.5mm、高度为8mm的圆锥型的光漫射板支持部,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成型品(本实施例的壳罩内部尺寸高度为18mm)。

实施例11

对于具有截面为△状的凸部的反射面,如图11所示,在凸部连续地延伸设置底部的圆直径为8mm、前端部的曲率半径为0.5mm的圆锥型的光漫射板支持部,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成型品(本实施例的壳罩内部尺寸高度为18mm)。

实施例12

将以突出状态设置了光漫射板支持部的上端部的宽度扩宽的右上端边,如图12所示地与容纳液晶驱动用基板的宽10mm、长20mm、深30mm的凹型容纳部12成型为一体。

实施例13

在实施例9的对角尺寸800mm,且在上端部具有凸缘部9和折返部8的背光照明壳罩中安装16个荧光管(冷阴极管光源)2,如图8和图9所示,使得能够用光漫射板支持部61支持光漫射板(帝人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パンラィトシ一ト,质量720g),得到如实施例12那样的在上端一侧(图中右侧)具有凹型容纳部12的背光照明装置。

在该背光照明装置上装载包括棱镜片(200μm厚)、反射偏光膜(400μm厚)、液晶面板14的液晶单元,并在凹型容纳部12中收纳由FPC 15连接的液晶驱动用电路基板13,将连接器16面向外部,组合成液晶显示部件,再用图13所示的金属制(铝的异型挤压制品)的外周框架17固定其外周。外周框架17的结构为:具有对应于背光照明装置、液晶单元的厚度的宽度的槽,并以嵌入到该槽中的状态组合保持之。4边的外周框架17使用省略图示的接近L字状的接合部件通过螺丝固定,在背面侧,在上下外周框架17之间固定3根厚度2mm、宽50mm的平板状增强框架18。

组装后的液晶显示部件作为整体具有牢固的强度,在进行启动测试时,没有亮度不均和失真,得到清晰的液晶显示。

比较例1

使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PC1,制作厚度1mm的成型片,使用该片,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成型品的平均厚度为1mm、与实施例1同样形状的800mm(32英寸)的背光照明壳罩。

比较例2

使用与上述同样的PC1,制作厚度5mm的成型片,制作成型品的平均厚度为4mm的与实施例1同样的800mm(32英寸)的背光照明壳罩。

比较例3

将聚碳酸酯制树脂组合物PC3的厚度2mm的片加热到180℃,进行真空成型,得到与实施例1同样的16灯用背光照明壳罩的热成型品。

参考例1

在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大小的1mm厚的铁板金制成的背光照明壳罩(支架)上安装荧光管末端固定部件、荧光管支架、和其它必要部件,组装背光照明装置。

参考例2

将MCPET(古河电工株式会社制造,PET反射片)加工成波纹形状作为反射层贴附在与参考例同样的壳罩上,其它与参考例1相同,组装背光照明装置。

对于以上各实施例、比较例、参考例的背光照明壳罩的结构,归纳示于表1。

[表1]

  PC  成型品平均  厚度(mm)  成型品对角尺寸  (内部尺寸、mm)  层结构  反射面形状  其它  实施例1  PC1  2  800(32英寸)  单层  平面  -  实施例2  PC1  3  925(37英寸)  单层  平面  -  实施例3  PC2  2  800(32英寸)  单层  平面  -  实施例4  PC1  2  800(32英寸)  单层  波纹形状  -  实施例5  PC1  2  800(32英寸)  有耐光涂层  波纹形状  -  实施例6  PC1  2  800(32英寸)  有耐光涂层  波纹形状  -  实施例7  PC1  2  800(32英寸)  单层  波纹形状  在背面进行螺孔  加工  实施例8  PC1  2  800(32英寸)  叠层反射膜  平面  反射膜组合  实施例9  PC1  2  800(32英寸)  单层  平面  带有光学片支架  实施例10  PC1  2  800(32英寸)  单层  平面  带有光学片支架  实施例11  PC1  2  800(32英寸)  单层  波纹形状  带有光学片支架  实施例12  PC1  2  800(32英寸)  单层  平面  带有液晶基板容  纳部  比较例1  PC1  1  800(32英寸)  单层  平面  -  比较例2  PC1  4  800(32英寸)  单层  平面  -  比较例3  PC3  2  800(32英寸)  单层  平面  -  参考例1  板金(铁)支架1mm  800(32英寸)  -  -  参考例2  板金(铁)支架1mm  800(33英寸)  叠层  MCPET  波纹形状  在反射面贴附波  纹形状MCPET

对于各实施例、比较例、参考例得到的背光照明装置壳罩,用下述方法进行评价。

(1)成型品平均厚度:底面的中心部和四角的厚度的平均值。

(2)挠曲量:将如图14所示的热成型品(背光照明装置壳罩)置于平面,提起处于对角的两个角时,剩余的对角的两个角保持同时置于平面上,将此时的提起高度作为挠曲量。

(3)总光线透过率:基于JIS K 7105,使用Suga试验机株式会社制造的直读雾度计算机(ヘ一ズコンピュ一タ一)HGM-2DP(商品名),测定成型品最薄部分的透过率。

(4)遮光性:在壳罩内设置荧光管,用肉眼从背面确认有无漏光。

(5)表面粗糙:用肉眼观察,将表面凹凸严重的情况作为NG。

(6)反射率(Y值):是指基于JIS K 7105记载的方法,通过分光测色法求出关于试样(成型体)的颜色的三刺激值X、Y、Z时的刺激值Y,该Y值相当于亮度率或视感反射率。使用Mcboth公司制造的色差计MS2020プラス(商品名),在D65光源、视野角10°的条件下测定包含镜面反射的400~700nm的反射率,作为反射率(Y值)。

(7)组装性:比较使用参考例的结构的支架,组装反射膜、荧光管保持部、荧光管支架、漫射板支架等时以及使用本实施例等的壳罩制成背光照明单元时的组装难易程度。

这些评价结果归纳示于表2。

[表2]

  挠曲量  (mm)  总光线透过率  (%)  表面粗糙 反射率(Y值) (%)  组装性  实施例1  30  0.2  无  98.6  ○  实施例2  50  <0.1  无  98.6  ○  实施例3  30  0.2  无  98.8  ○  实施例4  30  0.2  无  98.6  ○  实施例5  30  0.2  无  98.3  ○  实施例6  30  <0.1  无  98.6  ○  实施例7  30  0.2  无  98.6  ○  实施例8  30  <0.1  无  100.5  ○  实施例9  30  0.2  无  98.6  ○  实施例10  30  0.2  无  98.6  ○  实施例11  30  0.2  无  98.6  ○  实施例12  30  0.2  无  98.6  ○  比较例1  80  0.7  无  98.6  ○  比较例2  15  <0.1  有  97.8  ○  比较例3  30  0.5  无  97.0  ○  参考例1  20  0  -  -  ×  参考例2  20  0  -  -  ×

产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用壳罩结构体通过含有氧化钛的聚碳酸酯类树脂组合物,将从配置在内部的光源发出的光反射到特定方向的反射板和光源、光学片材等的支持部、固定部一体化,并且其本身还兼作作为支架的结构体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上端缘设置驱动用基板的容纳部,因此可制成轻量、且组装工时数少的照明装置用壳罩结构体利用在背光照明装置中。

另外,由于在本发明的壳罩结构体中组装冷阴极管的光源,并将安装了光漫射板、需要的光学膜等的背光照明装置和包括液晶面板和需要的光学片等的液晶单元集合在一起,用外周框架部件和增强框架围绕其外周,因此可以以少的组装工时数提供牢固的液晶显示部件。

此外,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用壳罩结构体的制造方法由于是将反射性能优异的含有20~60质量%氧化钛的聚碳酸酯类树脂组合物进行片成型,再将该片进行真空成型或压机成型的方法,因此,可以作为轻量且组装工时数少的背光照明等照明装置用壳罩结构体的制造方法使用,而不需要以往那样的与金属支架进行镶嵌成型、安装灯座、灯支架等其它部件等。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