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提高雏鸡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的中药制剂

提高雏鸡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的中药制剂

摘要

本发明的提高雏鸡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的中药制剂,涉及雏鸡的保健、抗氧化和提高免疫力中药添加剂,由黄芪、白术、防风、党参、茯苓、陈皮、山楂、淫羊藿组成,其制备方法包括原料、提取、浓缩、加淀粉、干燥、粉碎。成药在外观上呈暗黄色粉末状,粒度和松密度均匀,添加于饲料粘附性强,色泽协调且不会使饲料染色变色,不影响饲料原色,本中药制剂能明显降低雏鸡发病率,提高鸡只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和抗氧化作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24915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农林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0810070885.7

  • 申请日2008-04-11

  • 分类号A61K36/734(20060101);A23K1/14(20060101);A23K1/16(20060101);A61P37/04(20060101);A61P39/06(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金山福建农林大学知识产权管理处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0:36:4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7-21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36/734 登记生效日:20170703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8041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0-12-08

    授权

    授权

  • 2008-10-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8-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雏鸡的中药添加剂,特别是一种雏鸡的保健、抗氧化和提高免疫力中药添加剂。

背景技术

抗生素类药物和化学药物的应用使得近20年来的畜牧业生产取得了极大的成绩,但是在不断取得畜产品高产量的同时,却亮起了食品安全的红灯。食品安全问题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在种种食品污染和中毒事件中,兽药的不科学应用,成为有毒有害物质在动物产品中残留,甚至引起环境污染和公害等严重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给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损害。同时,在国际贸易过程,出口的动物食品常因“绿色壁垒”而遭受经济上的重大损失。

针对上述不利局面,生产无药物残留的肉类产品、与国际标准接轨、冲破贸易技术壁垒、增加出口、提高效益已经成为肉类生产企业、特别是产业化程度高的肉鸡生产企业的强烈需求。中药具有多方位的调节和治疗作用,即使是中长期使用,由于其低毒、副作用小的特点,符合日益严格的食品安全要求。

王德云等于2006年在《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第3期发表文章“复方中药成分与IL 2的免疫协同作用及对鸡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介绍了以淫羊藿多糖加蜂胶黄酮(方1)、人参皂苷加黄芪多糖(方2)组成2个复方,各加IL-2配合新城疫苗免疫雏鸡,分别于免疫后第7、14、21和28d用微量法检测血清抗体效价的动态变化;同时将2个复方各分3种剂量加入到培养的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分别培养7和24h后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淋巴细胞IL-2和IFN-γ的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2个复方单用或与IL-2合用均能显著提高抗体效价,而复方与IL-2的免疫协同作用不明显;方1的3个剂量和方2的高剂量能显著促进IL-2的基因表达,而2个复方的3个剂量能显著促进IFN-γ的基因表达,解释了复方中药成分与IL-2免疫协同作用不明显的原因。

王俊东等于2002年在《动物医学进展》第4期发表文章“四个中药组方对肉仔鸡某些性能的影响”,介绍了以125只7日龄肉仔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25只,I~IV组为试验组,第V组为对照组,对照组喂基础日粮,其他4组分别喂含1%的4个中药组方的日粮,饲喂6周后观察它们对肉仔鸡抗氧化能力、免疫器官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组鸡血清及组织中的SOD、GSH-Px活性较对照组均有提高,MDA含量均有下降,其中III、IV组各指标均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III组又优于IV组;脾体比试验I、II、III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IV组与对照组无差异;各试验组生产性能也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说明中药组方可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并可提高肉仔鸡生产性能。

王自力等于2007年在《中国兽医科学》第6期发表文章“中药复方对鸡免疫器官指数及IL-2表达的动态影响”,介绍了将300只1日龄公雏鸡随机分为3组,两组分别给予中药方I和方II(由石膏、苍术、黄柏、藿香分别按质量比1∶1∶1∶1和0.5∶1∶1∶1比例组成,按体重0.3mg/kg的剂量饮水),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饲养。分别于雏鸡第7、21、35、49日龄时,每组随机抽取5只鸡剖杀,取腔上囊、脾、胸腺测定免疫器官指数和IL-2平均阳性表达率,以探讨中药复方对雏鸡免疫器官指数及其IL-2表达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用药时间的增加,中药方I和方II可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提高腔上囊、脾和胸腺等免疫器官指数及其IL-2的平均阳性表达率,方I对各免疫器官IL-2阳性表达率的影响最为显著(P<0.05)。证实该中药复方可促进雏鸡细胞免疫水平,增强其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并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一种雏鸡保健、抗氧化和提高免疫力中药添加剂。

本发明的提高雏鸡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的中药制剂是一种中药散剂,为淡黄色的粉末,气微香、味甘微苦。

本发明的提高雏鸡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的中药制剂,由黄芪、白术、防风、党参、茯苓、陈皮、山楂、淫羊藿组成,各味中药所占的重量百分率如下:

黄芪28%~32%    白术8%~12%    防风3%~7%

党参18%~22%    茯苓8%~12%    陈皮3%~7%

山楂8%~12%     淫羊藿8%~10%

其制备方法,包括原料、提取、浓缩、加淀粉、干燥、粉碎。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原料:将上述配方中的8味药烘干、按组方配比混合备用;

2、提取:在温度55~60℃、压力不高于0.05Mpa的条件下,将上述原料与等体积的浓度为70%~75%的乙醇,在中药多功能提取机组中连续浸提两次,浸提时间都为1h,合并两次浸提所得的粗提物;

3、浓缩:置粗提物于浓缩设备中,在真空度为-0.06~0.07Mpa、温度50~55℃的条件下,浓缩至比重为1.2~1.3,得浸膏;

4、加淀粉:按浸膏∶淀粉=1∶1的重量比添加淀粉于浸膏中,并搅拌均匀;

5、干燥:置上述淀粉和浸膏的混和物于电热热风循环干燥箱中,在温度60~80℃的条件下,干燥至含水率≤8%;

6、粉碎:取出上述干燥物用粉碎整粒机粉碎至细度为50~60目,即为成品。

本发明的提高雏鸡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的中药制剂,在外观上呈暗黄色粉末状,粒度和松密度均匀,添加于饲料粘附性强,色泽协调且不会使饲料染色变色,不影响饲料原色,可在雏鸡生长全过程使用,对于鸡群的保健和促生长以及提高鸡只的抗氧化力和免疫力都有独到的效果。本发明中采用黄芪、白术和党参补中益气、健脾固表;茯苓健脾利水、宁心安神,可助黄芪补气利湿;山楂消食导滞、健胃止泻,陈皮理气燥湿。

针对雏鸡属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的特点,根据补气健脾,消食导滞,清热化湿原则组方。处方配合严谨,不存在十八反、十九畏的配伍禁忌,本中药制剂能明显降低雏鸡发病率,提高鸡只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和抗氧化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充分公开本发明的提高雏鸡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的中药制剂,以下结合实施例加以说明。

实施例:一种提高雏鸡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的中药制剂----“鸡芪灵”的制备方法。

“鸡芪灵”由黄芪、白术、防风、党参、茯苓、陈皮、山楂、淫羊藿组成,各味中药所占的重量百分率如下:

黄芪31%  白术10%   防风5%    党参20%    茯苓10%

陈皮5%   山楂10%   淫羊藿9%

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将上述8味中药烘干、按组方配比混合备用;

2、提取:在温度60℃、压力0.05Mpa的条件下,将上述原料与等体积的浓度为75%的乙醇,在中药多功能提取机组中连续浸提两次,浸提时间都为1h,合并两次浸提所得的粗提物;

3、浓缩:将粗提物用真空活塞浓缩器,在真空度为-0.06Mpa、温度55℃的条件下,浓缩至比重为1.2,得浸膏;

4、加淀粉:按浸膏∶淀粉=1∶1的重量比添加淀粉于浸膏中,并搅拌均匀;

5、干燥:置上述淀粉和浸膏的混和物于电热热风循环干燥箱中,在温度70℃的条件下,干燥至含水率8%;

6、粉碎:取出上述干燥物用粉碎整粒机粉碎至细度为50目,即为成品;

7、分装:将上述粉碎物分装成每袋500g,备用。

“鸡芪灵”采用的原料如实施实例所示。

“鸡芪灵”功能:清热化湿,补气健脾,增强免疫力,预防雏鸡各种常见疾病。

“鸡芪灵”主治:防治雏鸡各种常见疾病。

“鸡芪灵”用法与用量:按每公斤基础日粮中添加2g鸡芪灵的量添加。

临床试验效果

一、鸡芪灵中药添加剂对优质鸡半放养的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1.试验材料和方法

1.1试验材料采用鸡芪灵中药添加剂

1.2试验动物的选择和分组

在建瓯市东游镇辰山牧鸡开发总公司某鸡场,将育雏20日龄的辰山鸡384只,按照“品种相同,体重相当,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为I、II、III、IV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2只。其中第I、II组在基础日粮中均按2g/kg和4g/kg的量分别添加鸡芪灵中药添加剂(分别称为中药1组和中药2组);III组为添加抗生素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添加抗敌素6mg/kg和杆菌肽锌30mg/kg;IV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基础日粮的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1.3饲养管理与免疫程序

试验鸡在相同条件下,采用半放养放牧形式;白天在运动场放养,晚上在鸡舍内饲养,饲养密度为:舍内为0.12m2/只,舍外为2m2/只;各个试验组的鸡只保证自由采食,饮水,其他的日常管理相同。其免疫保健程序见表2。

1.4测定项目

供试鸡20日龄、70日龄、100日龄以及试130日龄从每个重复随机抽取10只空腹称个体重,记录每日采食量,计算日增重、饲料转化率、死亡率;试验结束当日(130日龄)从每个重复公母各随机抽取。

表1试验鸡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注:每千克预混料中含有禽用复合维生素24g、氯化胆碱100g、硫酸铜2.4kg、硫酸亚铁20g、硫酸锌23kg、硫酸锰20g、1%亚硒酸钠4.6g、1%碘酸钙4g、蛋氨酸100g。

取3只空腹测定屠体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腿肌率、胸肌率;并对鸡肉pH值、剪切力、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

1.5统计处理方法

试验数据应用SPSS12.0统计处理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多重比较。

2.结果与分析

2.1鸡芪苓中药添加剂对优质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2.1.1试验鸡增重比较

70日龄、100日龄、130日龄时,中药1组、中药2组、抗生素对照组体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70日龄、100日龄、130日龄时,中药1组、中药2组比空白对照组体重分别提高4.64%和5.45%,差异不显著(p>0.05);8.10%和9.42%,差异显著(p<0.05);10.60%和11.92%,差异极显著(p<0.01)。全程平均日增重中药1组和中药2组分别比抗生素对照组提高0.81%和2.12%,差异不显著(p>0.05);比空白对照组提高11.36%和12.81%,差异显著(p<0.05)。

表2试验鸡的免疫保健程序

2.1.2试验鸡全程料肉比比较

全程料肉比中药1组和中药2组与抗生素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比空白对照组降低11.32%和12.45%,差异极显著(p<0.01)。日采食量四个试验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本试验用复方中药添加剂不影响配合饲料的适口性,可以提高肉的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

2.1.3试验鸡全程死亡率比较

中药2组、中药1组、抗生素对照组死亡率分别比空白对照组降低2.0、1.0、1.0百分点,差异均不显著(p>0.05)。

2.2中药添加剂对供试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2.2.1试验鸡屠体率比较

中药1组和中药2组公鸡屠体率分别比抗生素组和空白组提高4.45%、5.30%和3.17%、4.07%差异均不显著(p>0.05);中药1组和中药2组母鸡屠体率比抗生素组和空白组分别提高4.38%、6.94%和0.60%、3.29%,差异均不显著(P>0.05)。

2.2.2试验鸡半净膛率比较

公鸡半净膛率中药1组和中药2组比抗生素组提高7.64%(P<0.05)和5.20%(P>0.05);比空白组提高7.54%(P<0.05)和5.10%(P>0.05);母鸡半净膛率中药1组比抗生素组提高了0.22%(P>0.05);中药1组和中药2组比空白组提高4.56%和3.88%差异均不显著(P>0.05)。

2.2.3试验鸡全净膛率比较

公鸡全净膛率中药1组和中药2组比抗生素组提高8.30%(P<0.05)和4.53%(P>0.05);比空白组提高9.03%(P<0.05)和5.24%(P>0.05);母鸡全净膛率中药1组和中药2组比抗生素组和空白组提高2.92%、1.21%和7.26%、5.48%,差异均不显著(P>0.05)。

2.2.4试验鸡胸、腿肌率比较

公鸡胸肌率中药2组比抗生素组提高了2.16%;中药1组和中药2组率比空白组提高2.87%和5.61%差异均不显著(P>0.05);母鸡胸肌率中药1组和中药2组比抗生素和空白组组提高0.72%、1.33%和2.02%、2.64%,差异均不显著(P>0.05)。公鸡腿肌率中药1组和中药2组比抗生素组和空白组分别提高0.71%、0.57%和2.22%、2.08%,差异均不显著(P>0.05);母鸡腿肌率中药1组和中药2组比抗生素组和空白组提高0.71%、1.73%和1.39%(P>0.05)、2.42%,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本中药添加剂可以改善肉鸡的屠宰性能。

2.3鸡芪苓中药添加剂对试验鸡胸肌pH值和剪切力的影响

2.3.1试验鸡胸肌率pH比较

试验公、母鸡胸肌pH值四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

2.3.2试验鸡胸肌率剪切力比较

公鸡胸肌的剪切力,中药1组和中药2组与比抗生素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中药1组和中药2组比空白组分别提高58.23%和98.26%,差异均显著(p<0.05)。母鸡胸肌的剪切力中药1组和中药2组比抗生素组和空白组分别提高67.12%、37.54%和71.60%、41.23%,差异均显著(p<0.05)。说明鸡芪苓中药添加剂对肉鸡肌肉的剪切力和品质有一定的影响。

2.4中药添加剂对肌肉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中药1组和中药2组的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牛璜酸、甲硫氨酸、总量与抗生素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并不显著。说明鸡芪苓中药添加剂对鸡肉中的氨基酸含量影响并不显著,保留了优质鸡肉的原有营养成分。

二、鸡芪苓中药添加剂试验组优质鸡的鸡肉达标测定

1.试验材料和方法

中药1、2组试验鸡饲养到130日龄,按相关的屠宰操作,对试验鸡进行放血、脱毛、开堂、分离胸、腿肌等工序进行屠宰。切取胸肌100g,剔除筋膜后用新购无毒包装薄膜妥为包装,立即送往预约的福建省中心检验所(国家加工食品监督检验中心),进行鸡肉无公害相关项目的测定。

2.鸡芪灵中药添加剂试验鸡肉NY5034-2001标准及实际测定情况(国家加工食品监督检验中心检验报告)见表3。

表中明显看出,鸡芪灵中药添加剂试验组屠宰测试结果,不仅完全达到鸡肉NY5034-2001标准,而且在土霉素、金霉素、磺胺类、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的项目为未检出,此结果实际达到GB标准。提示应用鸡芪灵中药添加剂可获得更高标准的安全鸡肉,同时有效改善鸡肉的品质及口味。

表3中药添加剂试验鸡肉实际测定结果

  序  号  检验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检验结果  单项  判定  备注  (检出  限)  1  砷(以As计)  mg/kg  ≤0.5  <0.1  合格  /  2  铅(以Pb计)  mg/kg  ≤0.1  0.1  合格  /  3  汞(以Hgy计)  mg/kg  ≤0.05  <0.05  合格  /  4  镉(以Cd计)  mg/kg  ≤0.1  <0.1  合格  /  5  土霉素  mg/kg  ≤0.10  未检出  合格  5×10-2  6  金霉素  mg/kg  ≤0.10  未检出  合格  5×10-2  7  磺胺类  (以磺胺类总量计)  mg/kg  ≤0.10  未检出  合格  1×10-2  8  恩诺沙星  mg/kg  ≤0.10  未检出  合格  1×10-2  9  环丙沙星  mg/kg  ≤0.10  未检出  合格  2×10-2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